第一篇:何山川 学习师德的体会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何山川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又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既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严谨治学、勤于进取”、“认真授业”、“热爱学生、积极育人”、“勇于科研、平等竞争”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要有良好职业道德。通过这次的培训与学习,使我从中加深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那份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用师爱建立与学生间崇高、无私、美丽的情感,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情感力量来引导、爱护、教育学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能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如果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则比较融洽。师爱最受公众期待。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尺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
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风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勿以恶不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教育在发展,学生在提高,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对学生,更重要的是对教师。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尊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现在的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相信大部分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总是对课外的自己不熟悉的知识更感兴趣。每次站在讲台上,我总是觉得自己知识不够用,很害怕误人子弟,所以我尽量花多点时间在备课上,在分析文本的同时,尽可能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穿插进其它知识,让课堂不陷于单调和沉闷。在空余时间坚持浏览报刊杂志,并及时上网查阅不懂的东西,努力做到每天有所得。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改革更是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具备创新精神,勤于实践,勇于改革,所以教师职业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职业,是一个充满着智慧而又不断创造智慧的职业。只有这样,才会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会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真挚的师爱建立起与学生之间崇高、无私、美好的情感,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和情感力量来关心、教育、引导学生;也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爱岗敬业,成为无私奉献的表率。“教师职业不仅仅是一份挣钱养家的工作,更是一份培养人才的崇高事业。”这说出了我们的共同感受,同时我也时刻用这样的目标激励自己,拿出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自己的智慧和爱心无私地奉献给我的学生们。
总之,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我认为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仅是对学生,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的选择自己的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教师总是面临新的选择考验,教师道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要求越来越高,永无止境。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长期修养,不断磨练,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国内外不断优化的教育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来规划自己的工作;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用完善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学习各种先进的文化,用先进的文化来提升自己的境界,陶冶自己的情操;学习广博的知识,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努力工作之余,每天挤时间学习新时期教师道德修养。但我深知,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只有具备了完善广博的知识结构,学生才能信服你、信任你,只有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在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知识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素养,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第二篇:何山川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何山川
【摘要】:
针对时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出现的几种问题,我校经过实践,树立了体验性、拓展性、创造性的阅读教学观,并提出了和这几个观点相对应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引导学生体验性朗读、充分想象和体验、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关 键词】:
阅读教学;体验性朗读;实效性
【正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影响决定着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圆满成功。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在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体会到恰当的教学方的指导作用
学生初步接触语言文字,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让学生把书面语言和客观事物有机联系起来,透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大一,进一步总结文章的主题。如果学生连课文内容也弄不清楚,急于求成,让学生概括中心思想,体会思想感情,那是概念化·形式化的表现,从根本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原则。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熟了,意思自然明白。提倡学生多读,善于引导学生把“熟读”和“精思’’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训练感悟,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地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通过朗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沟通。天长日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切莫一味强调多读,“有口无心”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
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
用。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在阅读教学中,把理解语言文字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语文教材将思想内容的触角延伸到了现实与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领悟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内容的。
教师要善于把握思想教育的“渗透点。
1,通过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渗透思想教育。语文教材《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都是由“代价”换来的,抓住“代价”这个重点词语,启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学生不难答出:朝鲜人民为了志愿军战士,大娘、小金华先后失去亲人,大嫂失去双脚„„.教师要适时补充:同样,志愿军战士为了朝鲜人民,罗盛教、邱少云„„在朝鲜战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代价”是惨痛的,是“血”的代价。学生自然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个思想就深深地扎在学生心中。
2,创设情景,自然渗透。《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教师可将场面“搬”上讲台,让学生去演示。使学生体会到:五名战士为了掩护部队转移,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与敌人周旋,为部队转移赢得了时间,当弹尽,把敌人引向绝路时,果断地炸毁枪支,誓不投降,英勇跳崖。这伟大的壮举,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未见其人,入临其境,多么伟大坚强的战士啊!使学生自然的受到感染和教育。
3,通过朗读,激发感情,引起共鸣。对于充满思想感情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燃起激情。《桂林山水》一文,通过规范的朗读,启发学生朗读中,脑海浮现南国美丽的画面,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山美水秀、山河壮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油然升起。
三、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畅所欲言,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有益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阅读中,学生对课文里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同的意见要持欢迎态度,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学生有时理解很有深度,甚至连教师也没有想到,对此,教师不应该做简单的处理,一声“好“了之,应及时地把其纳入教学中去。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这样有利于激发全班同学独立思考,充分分布自己见解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思考中 质疑,寓教于乐中解决问题。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四、把阅读教学和听话、说话,作文教学相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听、说、读是为了写,教学中,鼓励学生去想、去说,要让学生在说话中理解文章的重点词语,并在说话中去应用它,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让他们在说话中积累词语。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写了什么,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懂得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述内容的。从阅读中吸取知识,开阔视野。通过语言训练,积累语言材料,为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在作文中也感悟到阅读的无穷魅力,要写好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促进了作文能力的提高。
【结 束 语】: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版。
(2)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
(4)《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报刊社。
第三篇:学习师德体会
学习师德体会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最近学习了《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学习后我觉得收益很大,《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让我对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幼儿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幼儿园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情系幼儿,像父亲一般爱每个孩子。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关爱每个孩子。其一,关心他们的生活;其二,熟悉孩子们的基本情况;其三,平等对待每个孩子。
第二,运用多元智能理念,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幼儿教师的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教师对幼儿尊重。
第三,在教育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与每一个孩子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在优秀品质,正确处理教师与孩子家长的关系。贯彻《幼儿教育新纲要》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的理念,使幼儿获得终身受益的品质和良好个性,态度,能力等。
第四,塑造师德风范,潜心练功。“给孩子一杯水,教师本身应该有一桶水”,此话很有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我感到在孩子们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是最可值得依赖的人,你的投手举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孩子从教师身上看到无私奉献,孜孜不倦追求精神,看到社会的形象,师德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问题。因此对于师德除了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更关键就是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师德。
今后我将不断强化师德,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不懈努力进取,不断攀登教师道德修养的新高度、新水平,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勤奋工作,用爱心和行动谱写幼儿教育事业更新的、更大的篇章。
第四篇:学习师德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心得体会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
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
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这段时间学习了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办法共有十四条,其中第四条明确
规定有下列十种行为即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
(三)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
面影响的;
(四)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五)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六)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七)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八)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
刊等谋取利益的;
(九)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
学生有偿补课的;
(十)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的。之一的,将视其情
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通过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热爱爱教育事业。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
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
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
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热爱每一名学生。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学生的“爱”
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
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
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
“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
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
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爱教育、爱学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出发,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在教育工作的诸多矛盾中,教和学是主要矛盾。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和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教师,有了教师“乐教”,才会有学生的“乐学”,尽管其他条件都具备,如果没有教师的“乐教”,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快乐不起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热爱学生,全面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乐于其业,善于其业的基础是对学生的爱。爱的真谛是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人格的人来对待。教师尊重和相信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有了自尊、自信,才能形成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才能促成集体的良好关系的形成。学生有安全感、宽松感、愉快感,就能有效地发挥教师在“快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生动、活动、主动地得到发展。
我一定严格遵守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不断加强学习,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五篇:学习师德体会
学习《新时期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息烽二中 杨少荣
《新时期师德修养》,无疑是一股清风荡涤我心中一些阴暗斑点,使我更加看清了前路,明确了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师德的内涵:一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二是教师对待受教育者的道德;三是教师对待同事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四是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我想这是根据教师工作的内容和接触的对象来划定的四个范围内的道德吧。我想做为一名息烽二中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待教育事业:
忠诚并献身与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指导下,在处理个人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时候,应采取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所谓的“甘为人梯”、“燃烧的蜡烛”精神。
二、对待受教育者: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强调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最高境界。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严格要求而又尊重信任学生。
三、对待同事及教师群体:
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在教育现实中要表现为理解、团结和谦让。
四、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
真诚相待、主动参与。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往的时候,表现出一种对家长的坦诚的沟通愿望,以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发起或者参
教育有关的社会性活动。
经过学习,我思考自己,反思自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
我想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行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提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其次。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想“平平淡淡的一生,倒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正因如此,我羡慕那诗意的生存,羡慕那丰富多彩的人生,不甘于过平淡、庸常的生活。如今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传递者。因此,师德的形象,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形象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共同携手撑起那片教育的蔚蓝天空吧。
201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