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邮电大学2018人才派遣应聘人员报名表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指南(下)
南京邮电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设立,旨在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和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改研究项目应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为指导,从学校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各方面的研究出发,全面系统深入地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研究探索。2017年下半年拟设立的教改项目分为如下几类。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类
1-1 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1-2 高等学校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1-3 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1-4 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1-5 学与研(政、产)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6 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7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研究与实践 1-8 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研究与探索 1-9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1-10 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1-11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二、专业教学改革类
2-12 南京邮电大学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研究
2-13 南京邮电大学巩固优势学科、发展新兴/交叉专业的研究 2-14 南京邮电大学本科专业的品牌化、特色化建设研究 2-15 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属性与学校属性的研究与探索 2-16 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的研究 2-17 专业认证、评估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2-18 专业动态调控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2-19 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
2-20 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2-2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专业内涵建设研究与实践
三、课程建设类
3-22 课程体系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3-23 各学科大类课程平台的整合优化研究 3-24 “互联网+”时代的课程创新研究 3-25 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效果研究 3-26 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 1 ─
3-27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3-28 综合素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核心课程建设研究 3-29 基于卓越计划的校企共建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3-30 学分制条件下课程模块的构建及相关问题研究 3-31 课程模块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32 OBE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3-33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四、研究性教学类
4-34 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4-35 推进研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4-36 专业课程案例化、专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37 改进实验教学、加强课外实践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改革与探索 4-38 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建立研究性教学考核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4-39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4-40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主客观要素及制约因素的研究 4-41 课内外一体、学研并重的教学模式探索
五、实践教学研究类
5-42 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5-43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验室及创新平台的改革与实践 5-44 加强校企结合,巩固和扩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 5-45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与实践
5-46 改革实习、实训内容、方式和考核办法,提高实习、实训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5-47 实验教学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创新探索与实践 5-48 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5-49 加强实验室开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5-50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改革研究与实践 5-51 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的改革与创新 5-52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5-53 大学生竞赛活动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 5-54 学生校外实习、实践质量管理与保障的研究与实践 5-55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训练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5-56 校外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5-57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
六、创新型教学
6-58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创新意识的方式方法
6-59 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6-60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2 ─
6-61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载体研究 6-62 大学生学习行为研究 6-63 科研反哺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七、考试的改革与实践
7-64 综合性全程考试的模式改革与实践
7-65 高等学校课程教学中创建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测定的考试模式探索与实践 7-66 学生自主式、小组式或项目式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 7-67 实验、实践教学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7-68 考教分离制度的研究与实践 7-69 试题库、试卷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70 加强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 科学规范评定成绩的改革与实践
八、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教学建设类
8-71 信息化条件下高等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 8-72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新型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8-73 实验实习仿真软件开发与建设
8-74 基于学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建设 8-75 合理有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的研究 8-76 教学信息化水平评价系统研究
8-77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模式的改革与探索。8-78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研究 8-79 现代教育应用平台建设研究
九、教学管理改革类
9-80 加强科学管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 9-81 教学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 9-82 适应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的研究 9-83 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9-84 完善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加强考核管理的研究 9-85 教材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9-86 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9-87 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与保障制度的实践和研究;9-88 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9-89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及其绩效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十、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类 10-90 师德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
10-91 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
10-92 推进教授、副教授为本专科生授课制度的实践与研究 10-93 南京邮电大学“双语授课”教师队伍的建设研究
─ 3 ─
10-94 实验和实习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十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类 11-9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11-96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保障机制研究
11-97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共性、通用性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 11-98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研究 11-99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与实践 11-10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11-101 课内外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11-102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11-103“大思政”模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1-104“五个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十二、大学生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研究类 12-105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途径及方法研究 12-106 南京邮电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12-10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十三、教材建设类
13-108 规划(重点)教材建设 13-109 特色教材建设
十四、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专项课题 14-110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职业规划 14-111 大学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研究 14-112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 14-113 教师专业发展及评价体系研究 14-114 教师教学卓越发展研究
14-115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 14-116 教师教学培训研究与实践 14-117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 14-118 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4-119 教师教学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十五、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专项课题 15-120 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15-121 高校课程评估研究
15-122 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15-123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 15-124 课程有效教学的案例研究 15-125 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研究
─ 4 ─
15-126 质量文化建设研究 15-127 提高课程考核有效性的研究 15-128 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保障研究
15-129 “双一流”建设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15-130 大数据与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研究 15-131 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研究
15-132 新工科背景下实验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 15-133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研究 15-134 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十六、招标课题
16-135 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16-136 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 16-137 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16-138 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 16-139 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研究和探索
16-140 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 16-141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 16-142 “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6-143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体制机制研究 16-144 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研究 16-145 地方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
16-146 地方高校系列课程(MOOC、SPOC、微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6-147 具有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项目指南中尚未涉及,但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项目经评审也可立项。
上述各类项目将按高水平、强支持的原则予以经费资助,其成果形式可以为研究报告、论文、方案、教学软件和教材等。
─ 5 ─
第二篇:河北新能源公司应聘人员报名表
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
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规范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结合河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技术创新中心是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服务、技术创新人才聚集培养、面向社会开放的技术创新平台。
第三条
技术创新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集成,为产业化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标准、工艺、装备和新产品;实行开放服务,承接委托的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业务;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推动技术扩散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集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加强与重点实验室等其他类型研发基地的协同联动,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
第四条 技术创新中心主要依托我省规模以上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机构建设,支持产学研联合共建。
第五条 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坚持“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增量提质、科学发展”的原则,实行择优建设、绩效评估、动态管理、有序进出的管理机制。
第六条 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运行、管理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七条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是全省技术创新中心规划布局和宏观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和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管理的政策和规章。
(二)制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及工作规则。
(三)编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发展的规划和计划,指导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行。
(四)组织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任务验收和管理与运行绩效评估(以下简称绩效评估)。
(五)审定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调整和撤销。
第八条
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区科技工作主管部门(单位)是技术创新中心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技术创新中心的规划建设和重点培育,指导申请单位编制《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和《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组织建设项目申报推荐。
(二)指导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协调解决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和发展中的问题,统筹资源支持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三)组织实施对技术创新中心的考核。
(四)协助省科技厅做好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任务验收、绩效评估、年报统计、动态管理等工作。
第九条 依托单位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实施主体和责任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牵头研究编制《申请书》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中心的管理体制、工作体系、运行机制。
(二)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和发展提供相应的人员、经费、设施、政策等保障。
(三)组建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聘任技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和成员。
(四)组建管理委员会,聘任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对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工作进行考核。
(五)接受归口管理部门和省科技厅的管理和指导。
(六)代表技术创新中心对外履行法人义务,承担法人责任。第十条 共建单位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和发展的协同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明确参加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的具体机构和人员。
(二)根据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协议履行共建职责和义务,承
4第十四条 省科技厅随时受理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申请,每年分批次组织专家进行立项评审。
第十五条 省科技厅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和建设计划任务目标,择优确定拟新建技术创新中心名单,报经厅务会研究审定后进行社会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技术创新中心,印发同意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公文,技术创新中心进入建设期。
第十六条 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内,在归口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下,依托单位按照建设运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
第十七条 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任务完成后,依托单位应提交验收申请和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报告,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省科技厅,省科技厅组织专家根据建设运行实施方案进行建设任务验收。
第十八条 通过建设任务验收的技术创新中心,统一命名为“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纳入绩效评估范围,按照评估工作安排参加所在专业领域的评估。
第十九条 建设期内不能完成建设任务的,经申请同意,可给予不超过1年的建设延长期,期满后再申请进行建设任务验收。
第四章 运行和管理
第二十条
技术创新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管理下的主任负责制,建立人财物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技术指导委员会指导咨询作用。
第二十一条 技术创新中心须由依托单位、共建单位的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无共建单位的由依托单位相关人员组成),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审定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计划、重大项目、经费预决算、主任聘用等重大事项,为技术创新中心规范建设、科学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人财物等保障。
第二十二条
技术创新中心须设立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机构、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的技术经济专家和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委员会,人数一般为7-11人,其中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的人员不超过三分之一。技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应由非依托单位、共建单位的有影响的专家担任。技术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对技术创新中心的研发方向和研发内容、科研计划和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服务、重大学术活动以及工作等提出咨询指导意见。
第二十三条 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应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工作组织管理能力,每年在技术创新中心工作时间不少于8个月。主任的聘任与调整须经管理委员会研究、依托单位决定,报归口管理部门和省科技厅备案。
第二十四条 管理委员会应赋予主任在技术创新中心内部岗位设置、科研活动组织、工作任务安排、人员调整、绩效奖励等方面的一定自主权。
8个评估周期,每年评估若干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并及时公告评估结果。
技术创新中心管理与运行绩效评估办法另行制订印发。第三十九条 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管理、研发条件、研发产出、转化应用、开放协作等。
第四十条 省科技厅根据绩效评估专家组对技术创新中心进行绩效评估给出的评价分数,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确定绩效评估结果。
第四十一条 省科技厅按照绩效评估结果,对优秀、良好、合格档次的技术创新中心给予差别性财政后补助经费奖励。
第四十二条 评估为不合格档次的技术创新中心,由依托单位在归口管理部门指导下限期一年时间进行整改。整改到期后,由依托单位提出整改验收申请,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科技厅,由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整改验收。
第四十三条 为提升技术创新中心队伍整体建设发展水平,省科技厅建立“鼓励发展、激励争先”机制,上一轮评估结果为“优秀”档次的本轮不再参加绩效评估,本轮绩效评估档次直接确定为“良好”档次,按“良好”档次给予后补助奖励,下一轮正常参加绩效评估。
第四十四条 技术创新中心确需变更名称或调整共建单位的,须由依托单位提出申请、归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经省科技厅审核同意进行相应变更。
第四十六条 依托单位如出现被兼并或重组、更名等重大变化的,需及时向归口管理部门和省科技厅报告备案。
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技术创新中心资格:
(一)延期一年建设仍不能完成建设任务通过验收的;
(二)绩效评价不合格且未通过整改验收的;
(三)无故不参加评估的;
(四)严重弄虚作假,提供虚假材料和不真实数据的;
(五)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严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受到重大处罚的;
(七)依托单位停产、破产,不能保障技术创新中心正常运行的。
第四十六条 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绩效评估取得合格等次以上或绩效评估不合格经整改合格的,更名为技术创新中心,纳入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序列。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解释。有效期五年。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印发之日起施行。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冀科平〔2008〕4号)同时废止。
附件:1.《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申请书》编写提纲 2.《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112
七、附表
(三)现有仪器设备、中试线汇总表
(一)近三年承担研发项目及经费表
(二)近三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及成果转化情况表
八、附件(证明材料)。-147.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8.经费管理制度 ……
三、两年建设期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科研和办公用房,研发、分析检测仪器设备、中间试验条件建设
(二)人才与团队建设
(三)研究开发能力建设
(四)成果转化能力建设
(五)开放服务与合作交流能力建设
四、建设期工作计划与验收指标
五、建设期经费投入与保障措施
六、共建单位概况(无共建单位不用填写)
(一)共建单位简介
(二)与依托单位已有的合作基础
(三)任务分工
七、专家论证意见及论证专家名单
八、有关单位意见
(一)依托单位意见
(二)共建单位意见(无共建单位不用填写)
(三)归口管理部门意见
九、附表
第三篇:宝安区政务服务局劳务派遣人员报名表
宝安区保安服务项目预选采购合同
供应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采购中心
2018年1月
宝安区保安服务项目预选采购合同
甲方: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采购中心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市财委和市采购中心《关于做好2017—2019保安服务、土地储备管理、家具、图书和党政机关会议定点酒店等五类项目预选采购的通知》(深财购〔2017〕19号)以及区财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区公共安全政府采购项目相关事宜的通知》(深宝财〔2017〕444号)通知要求,宝安区保安服务项目采用预选供应商方式进行采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就该类项目的有关事宜达成共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条 协议对象
“甲方”为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采购中心。
“乙方”为根据市财政委员会、市政府采购中心《关于做好2017—2019保安服务、土地储备管理、家具、图书和党政机关会议定点酒店等五类项目预选采购的通知》(深财购〔2017〕19号),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的2017-2018深圳市本级保安服务预选供应商招标项目的公开招标并确定的保安服务预选供应商。本次签订合同的预选供应商只是具备承接各用户单位保安服务的资格。
第二条 服务内容
根据宝安区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用户单位”)保安服务的需要,向各用户单位提供相应安全保障服务。
具体服务项目由用户单位与服务提供单位另行按本合同的规定约定。
第三条 预选供应商名录使用办法
(一)适用范围。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且预算金额达到当年我区集中采购限额标准以上300万元以下的保安服务项目实行预选采购;3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采取公开招标。对于符合国家保密政策要
求等特殊情况的项目,不纳入预选采购。
(二)预选实施规则。
1、采购公示。由采购人或者集中采购机构发布竞价公告,公布财政预算及采购需求。竞价公告时间不少于7天,结果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
2、预选供应商报名。采购人可从预选供应商库中推荐不多于2家供应商,系统从在采购项目公示期内投标响应的预选供应商中随机抽取8家(响应不足8家的则全部抽取,不再补抽)参与竞价。
3、有效供应商及数量。有效供应商(指参加具体项目竞价,且对项目进行实质性响应的供应商,下同)数量应不少于2×(N+2)家(N为成交供应商的数量),否则项目竞价失败。
4、成交规则。采用“N+2”定标法,即以《采购结果确认通知书》形式列示供应商名称及报价信息发给采购人,由采购人对各报价供应商是否完全满足竞价文件的实质性要求进行判定后,在报价最低的前“N+2”家供应商中选择成交供应商,并分别说明不选择其他供应商的理由(选择最低价者不需说明理由),由行政首长在该通知书上签字,采购人盖章确认后,再送回区政府采购中心发出《成交通知书》。(注:
1、具体内容以后续发布的《宝安区保安服务项目预选采购实施方案》为准;
2、新竞价系统上线后,《采购结果确认通知书》签字盖章后可直接扫描并上传至竞价系统)。
第四条 甲方权利及义务
(一)本合同及相关补充文件中所确定的权利。
(二)有权对具体项目进行监督。
(三)积极配合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
(四)督促用户单位依照规定向乙方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依规定支付服务费用。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 乙方权利及义务
(一)具有完成具体预选项目的履约能力。当在预选服务期内出现资质条件变更、经营范围变更等不再符合预选资格要求或不能承担履行预选项目的能力时,有义务及时书面告知深圳市宝安区财政局和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采购中心,主动申请放弃或者由市财政委员会取消其预选供应商资格。
(二)作为政府采购的预选供应商,须认真执行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预选项目所约定的要求,按照“公平、公正、公开、诚实信用”的原则参与
项目的竞争,深知成为预选供应商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如中标履约,将确保质量,力争优良。
(三)接受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采购中心的日常业务管理,以及深圳市宝安区财政局的监管,积极配合上述部门的工作检查,提供相应资料。
(四)理解并遵照执行区政府采购中心和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预选供应商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求,并接受违反制度的相应处理。当管理要求发生变更时,若认同变更后的要求,则遵照有关制度执行并接受相应违反管理要求的处罚;若不认同变更,可书面申请退出预选供应商。
(五)当在预选服务期内出现履约评价为差等情况时,接受被取消预选供应商资格的处理。
(六)承诺积极参与预选项目的竞争,并按不高于提供给政府采购之外的其他服务对象的价格向政府采购提供货物、服务或工程。若承诺了更优惠的价格则严格执行。
(七)承担的预选项目须保证符合国家的质量、服务、安全等相关标准,若项目有高于国家标准的质量、服务、安全等要求,则按照项目具体要求执行。
(八)严格按照国家对保安服务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规定进行经营。
(九)积极配合参与区财政局或区政府采购中心对预选管理方面可能新制订的管理制度,如不能符合新的管理标准要求,应主动申请退出或者由市财政委员会暂停或取消预选供应商的资格。
(十)按照所投项目承诺的各项条款严格执行,如:配备人员、服务内容、所需设备等;并配合区财政局或区政府采购中心委托的第三方检查机构的检查,如确实出现与投标文件承诺的不一致情形,经查明后,自愿接受相应处理。
(十一)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 违约责任
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甲方将取消其预选供应商资格,并终止本合同;其正在履行的具体项目合同,按相关法律规定处理;有违反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由甲方报宝安区政府采购主管部门,按规定对其实施行政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取得中标资格后,对招标文件已明确规定的需求条款,与采购人提出谈判,要求增加费用的。
(二)中标供应商无正当理由不能按采购单位服务需求提供服务的。
(三)有转包、挂靠等违规行为的。
(四)在合同执行期间,用户单位提供的履约监管考核报告中评定为“差”的供应商,招标单位有权终止合同,并给予中标单位履约差评。
(五)不按深圳市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或具体项目采购文件的承诺发放人员工资、福利以及购买社保、其他保险的。
(六)拒绝配合政府采购监督部门及采购中心的监督检查工作的。
(七)供应商因违法违规而受到相关部门行政处罚的。
(八)恶意质疑投诉的。
第七条 合同期限
本合同有效期自宝安区保安服务项目预选采购实施方案发文日起至2019年4月17日。
第八条 争议解决及监督管理
(一)如甲乙双方在履行合同时发生纠纷,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涉及用户单位与乙方发生的纠纷,甲方可以协助调解,如调解无效的,由乙方与用户单位按有关规定处理,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甲方对乙方履约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在预选执行期内,用户单位如发现乙方存在未履行价格承诺、服务承诺等违约情况,可向甲方反映。
(四)深圳市宝安区财政局负责对预选采购活动进行监督,任何人发现政府采购经办人和供应商有违法行为的,可以向深圳市宝安区财政局反映情况。
第九条 其他约定事项
(一)甲方无法预计,同时无法保证乙方能够签订的服务合同的数量。
(二)签订本合同的甲乙双方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及市财政委员会、市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后,可对本合同条款进行适当修改或补充。
(三)在实施预选采购过程中,若有新方案出台或其它改革事项,相关预选
采购项目将适时变更或终止,如需要终止或变更本合同的,甲方有权单方终止本合同或作出相应变更,对此甲方不负赔偿责任。
(四)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送宝安区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备案一份。
甲方(盖章):
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采购中心
负 责 人: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0755-29993888
甲方联系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湖滨东路40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约时间: 年 月 日
签约地址:深圳市宝安区
乙方(盖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联系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人才派遣
服务名称: 人才派遣
类别: 人才派遣
联系电话:
服务类别: 人才派遣
服 务 说 明
人才派遣也称人才租赁,是指用人单位选聘急需的人才,由我们分别与用人单位和派遣人员签订人才派遣合同和派遣员工合同,以规范三方在派遣期间的权利与义务,同时,通过派遣公司为所聘员工发放薪酬、代办社会保险、管理档案等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公司的人才派遣分为两类,一类是专才派遣,面向企业招聘难度较大或招聘成本与职位重要程度不匹配的职位,例如某些行业专门人才、前台行政财务等事务性人才等;另一类是劳务派遣,针对事业单位超编制用人、企业发展扩大用人、急增订单用人等。
办理所需材料:
1、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经办人身份证。
2、用工单位填写《人才派遣需求意向书》并盖章确认。
3、派遣人员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提供相关证件及材料。人才派遣的操作流程
1、与用工单位协商签订人才(劳务)派遣协议;
2、根据用工单位人员派遣需求和工资福利待遇等,组织招聘、面试、测评,提供候选人员由用工单位筛选;
3、用工单位确定上岗人员,与人才服务公司签订派遣人员名单确认书;
4、对选定的派遣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体检、调档、培训等项工作;
5、人才服务公司与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有关手续、派遣人员到用人单位就职。
6、根据用工单位提供的派遣人员的薪酬标准和考核结果,由郑州新城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按时发放薪酬;
7、派遣合作期间,为派遣员工提供日常人事服务;
8、派遣期满,人才服务公司分别与租赁单位和派遣人员续签或终止协议。
第五篇:人才派遣
人才派遣
人才派遣也称人才派送、人才租赁,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人才服务机构根据自己提出的人才标准、条件、工资,由人才服务公司选聘急需的人才备选最终确定录用人员,并由该服务机构分别与用人单位签订人才派遣合同,形成劳务关系;与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以此规范三方在派遣期间的权利与义务,同时通过该机构为所聘人才发放薪酬、代办社会保险、管理档案等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特征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不存在直接的劳动关系,单位用人不养人,用人单位与派遣机构共同对派遣人员实行双轨制的考核管理。
人才派遣的服务形式:
(一)按性质分
1、完全派遣(全程派遣):由人才派遣机构承担从人才招聘、选拔、培训、素质测评体检等,到合同签订、人事档案关系转接、工资计发、社会保险的办理、职称评审等一系列的人事管理服务。
2、接转派遣(转移派遣):由用人单位自行招募、选拔、培训人员,再由派遣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上岗,并由派遣公司负责员工的报酬、福利、绩效评估、处理劳动纠纷等事务。
3、减员派遣:企业对自行招募或者已雇佣的员工,将其雇主身份转移至派遣公司,并由派遣公司负责员工的人事档案关系接转、工资计发、社会保险的办理、绩效考核评价、职称评审、党团组织关系管理等人事事务。其目的是减少企业固定员工,增强企业面对风险时候的组织应变能力和人力资源的弹性。
4、试用派遣:这是一种新的派遣方式,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将新员工转至派遣公司,然后以派遣的形式试用,其目的是使用单位在准确选才方面更具保障,免去了由于选拔和测试时产生误差风险,有效降低了人事成本。
5、项目派遣:企事业单位为了一个生产或科研项目而专业聘用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以时间划分
1、长期派遣:适用于人员流动性不大、比较重要、稳定的工岗位,一般派遣期限在一年以上。如:客户经理、银行柜员等岗位。
2、短期派遣:适用于人员流动性大、工作性质和内容较为简单的岗位,一般派遣期限在一年以内。如:钟点派遣、双休日派遣等岗位。
3、阶段性派遣:适用于项目性、阶段性的工作岗位,一般派遣期限根据工作项目所需的时间长短而定。如:项目经理、技术顾问、程序员等岗位。
人才派遣是一种非常机动灵活、合理有效的用人机制,它做到了人尽其所、才尽其用,人由人才派遣机构管理,才为用人单位所用,充分实现了用人单位“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新用人理念。
用人单位使用人才派遣的十大益处:
1、用人机制灵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业务变化很大,采用人才派遣,可以在业务发展时增加人员,在公司的雇用需求下降时,也可以随时减员。
2、人事管理便捷。
人才派遣打破了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一体管理的传统方式,派遣单位用人,专业机构管人,免去办理各种琐碎的人员招、录用、签订劳动合同、统筹保险、工伤生育申报等各种人事、劳动手续,使用人单位既节省了人事管理费用,也减轻了人事管理人员的负担,人力资源工作者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做更重要的工作。
3、降低用人成本和人事管理成本
使用人才派遣,用人单位直接使用推荐人才,在招聘、选拔、录用、培训、离退休、人事管理等环节上,员工使用城本降低,以岗租人,有效控制员工数量,精简管理机构,人力资源使用率提高。
4、减少人事(劳动)纠纷
由于用人单位和人才派遣机构是一种劳务关系,它没有与被派遣人员发生劳动关系,被派遣人员的劳动关系隶属于人才派遣机构。这样,作为用人单位就避免了与被派遣人员人事(劳动)纠纷的发生,从而省却用人单位的管理精力,专心于事业的发展。
5、享受专业高效服务
人才派遣机构是专门从事人事、劳动工作的专业化服务部门,对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熟识与掌握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有长感人肺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家,有强大的信息和业务支撑、广泛的人才资源网络。用人单位通过人才派遣可以得到专业、高效的、便捷的、优质的服务。
6、转移用人风险
7、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派遣能使用人单位把资源集中于那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关的活动上。在激烈竞争的情势下企业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关注于企业价值链的其他环节。对公司的如招聘员工、新员工培训、工资发放、人事档案管理等转义给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或顾问人员,从而使这些活动尽可能少地干扰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
8、使人才和岗位更匹配
9、间接延长重要岗位人员的考察期
10、解决人事编制与劳动力需求的矛盾
人力派遣业务范围:
1、为各类企业有较大流动性岗位和需实行灵活的人事管理的岗位,提供人才派遣服务。
2、为受编制、计划等政策限制的机关、事业单位提供人才派遣服务。
3、为各企事业单位突击性工作用人、阶段性工作用人提供人才派遣服务。
办理所需材料:
1、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经办人身份证。
2、用工单位填写《人才派遣需求意向书》并盖章确认。
3、派遣人员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提供相关证件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