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 小学教育科研第1阶段测试题 (带答案)

时间:2019-05-14 21:5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秋 小学教育科研第1阶段测试题 (带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秋 小学教育科研第1阶段测试题 (带答案)》。

第一篇:2018秋 小学教育科研第1阶段测试题 (带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小学教育科研》导论、第一、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A、为了学校 B、在学校中 C、基于学校 D、校本研究

2.(C)“校本”主要落实、体现在这样四个方面:校本研究、校本培训、和校本管理。

A、校本资源 B、学校文化 C、校本课程 D、学校特色

3.(A)依据研究方法在现代科学中应用的范围,大体可以把研究方法区分为四个层次。哲学研究方法属于。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 4.(C)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这是以 对教育研究所作的分类。A、研究对象 B、研究方法 C、研究目的 D、研究过程

5.(B)了解学生对教学改革有多少种态度,这些态度各是什么,属于。A、基础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解释性研究 D、探索性研究 6.(D)宏观研究与中观、微观研究,这是按照教育研究的 来分的。A、对象 B、方法 C、目的 D、内容 析的主要方法,测验、测量、实验都是其研究中的主要方式。A、归纳 B、演绎 C、思辨 D、实证

8.(B)对归纳法进行系统研究,并把它确立为获取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逻辑方法的是。

A、怀特海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9.(A)被西方学者称为是使教育“科学化”的第一人。他最杰出的贡献是把教育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知识基础之上,使教育理论拥有自己的科学依据,而不再把教育研究的途径归于“模仿自然”。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夸美纽斯

7.(B)实证则是从一定的假设出发,对假设逐步加以验证的,也就是以 为资料分

10.(B)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研究儿童的热潮,在这场运动中,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克大学的校长 表现得尤为热情,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而被誉为“儿童研究”之父。A、怀特海 B、霍尔 C、洛克 D、柏拉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改进 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指要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指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2.经营 意指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的更彻底。

3.给学校以管理的自主权,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是 校园管理 的基本主张。4.学校部分教师结成的共同体,这一类型的共同体所进行的研究是最能体现校本研究的基本要求。

5.一般认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概括起来,“研究”主要包括这样几个要素:目的、过程、方法。

6.基础性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描述、解释某些现象和过程,以及它们的活动机制与内在规律。大体可分为形成系统知识的研究、学习的研究、趣念 的研究。7.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这两类研究,也被称之为教育研究的两种不同的 范式。8.在学校里开展的研究课题将围绕着 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及管理活动等几方面进行。9.教育研究方法这一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紧密相连的4个不同阶段:注重思辨的阶段、强化实证的阶段、福星定性、融合定性与定量的阶段。

10.对归纳法进行系统研究,并把它确立为获取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逻辑方法的是亚里士多德。并提出三种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枚举归纳、直觉归纳。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 “√”错的打 “×”,不需要改错。)

1.(×)真正对学校问题有发言权的,是那些专业研究人员、社区的行政领导以及上级部门的领导等。

2.(√)校本研究在校本之中 “当仁不让”地应成为起始点。3.(×)只要在学校里开展的研究活动就是校本研究。

4.(√)“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既有别于日常生活中偶发的认识活动,也不能用谁在做,在什么地方做来简单地界定。

5.(√)独特的研究方法并不是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

6.(×)实际上,教育中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分是绝对的,并且他们之间有高低之分。

7.(√)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这也是依据研究的目的对研究所作的分类。8.(×)在学校情境中开展的教育研究,是属于宏观层次的研究。

9.(√)实证的方法不是导自于哲学,而是来源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也可以说,在强化实证阶段,教育自身仍缺乏独有的研究方法,是依托其他学科来发展研究方法的。

10.(√)应该说,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研究传统在目的、宗旨、任务等方面是有着一定区别的,他们两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正是这种相互间的不可替代性,使得它们都有其存在的必要。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校本:“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主要有三方面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2.教育研究: 一般认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索研究。概括起来,“研究”主要包括这样几个要素:目的、过程、方法。从以上这三个要素来界定教育研究,即教育研究通过一系列规划好活动步骤的实施及方法、技术的运用,来认识教育现象,为教育领域提供有价值、可信赖的知识:它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

3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对一段时期内的情况所进行的研究。它包括以下3种特定的类型。趋势研究:对一般总体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各年龄组的特征研究: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定组研究:这种研究与趋势研究及各年龄组的特征研究类似区别在于每次研究都用同一个样本。

4.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主要是模仿自然科学,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一经验的、可定量化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定性的方法,是从人文学科中推衍出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的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校本的四个方面呈何关系呢?

答:校本研究是起点,校本培训是中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脚点,校本管理则贯穿、渗透在他们之间,起着协调、组织的作用。

2.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在这一研究共同体的构建中,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第一,从校本研究的旨趣出发,大学教师不应带着自己的课题走进中小学,要求以改进学校工作状况为目的,以学校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为出发点。

第二,双方应该是以平等、合作的姿态开展研究活动的,不应存在上下之分、尊卑之别。

第三,大学教师要注意到不要剥夺中小学教师的话语权利,双方都要注重彼此间的倾听与互动式的交流。

第四,在这个研究共同体中,双方要注意如何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水平,逐渐增强中小学教师“造血”的能力。

3.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活动,一般体现出哪些特点?

答:.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活动,一般体现出以下这些特点:

第一,它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组织性。目的明确、计划周密是它区别于非研究活动的特点所在。

第二,它有着自觉的继承性和创造性。第三,它有着极强的探索性。

教育研究的上述特性,使得研究活动中的方法的重要性显得非常突出。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校本研究的含义是什么,具体需要注意哪几点?

答:校本研究应该是以学校所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结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改变的研究活动。

在这当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以注意。

第一,能够称之为校本研究的活动,其研究课题应该主要来自于学校实际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二,能够称之为校本研究的活动,其研究的主体应该是学校中的教师。第三,能够称之为校本研究的活动,应该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

第四,能够称之为校本研究的活动,研究的结果应直接用于学校实践的改进。校本研究的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并且构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2.谈谈定性研究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定向研究倾向于通过与研究对象的长期性接触,在他们自然生活情境中收集资料。定性研究较常用的是参与性观察法与深入交流法。

定性研究的雏形在20世纪初即已出现,在社会学领域运用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芝加哥学派”。

到了60年代,定性研究才进入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质的繁荣期。主要有3个原因:

(1)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校园风暴”、教育一时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和大众关注的焦点。这客观上怂恿了研究者去观察学校的日常生活,重视他们的意见。这可能是定性研究形成的最为根本的原因。

(2)来自社会底层的人们要求尊重他们的权利,重视他们的意见。这可能是定性研究形成的最为根本的原因。

(3)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为定性研究的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82年第一本系统介绍定性研究方法的专著,即由博格丹和克比林合著的《定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导论》正式出版。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第1阶段测试题(带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第一编第一章至第二编第四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诗经》中的诗歌是怎样收集起来的呢?归结起来,不外乎采诗和 献诗 两种途径。

2、《 春秋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3、《左传》,西汉人称它为《左氏春秋》,东汉人称《 春秋左氏传 》。

4、《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料汇编。它的思想倾向,主要是以下三点:崇计、贵士和 尚贤。

5、宋人黄伯思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6、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李斯。作于始皇十年的《 谏逐客书 》是他的一篇名作。

7、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一篇和有名的《 报任安书 》。

8、《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

9、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品,有贾谊的《鵩鸟赋》和《 吊屈原赋 》。

10、汉代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中的 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

a.《诗经》 b.《楚辞》 c.《文选》 d.《玉台新咏》

2、《氓》选自(C)

a.邶风 b.鄘风 c.卫风 d.王风

3、《左传》编年叙事,用的是(A)

a.鲁君的世次 b.晋君的世次 c.齐君的世次 d.楚君的世次

4、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具有“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特点的是(B)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5、《九歌》中的作品,其祭祀对象有天神、地祗、人鬼三类,下列作品中,祭祀对象属于“人

鬼”的是(A)

a.国殇 b.东君 c.湘君 d.河伯

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B)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7、《汉书》凡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其中由《史记》的“书”改变而来的是(C)a.帝纪 b.表 c.志 d.列传

8、汉赋作为一种文体,它的最本质性的特点是:A a.铺陈排比 b.主客答问 c.韵散相间 d.劝百讽一

9、收录历代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总集是宋人郭茂倩所编的(B)a.《玉台新咏》 b.《乐府诗集》 c.《文选》 d.《八代诗选》

10、汉乐府民歌中,出现了两种新体诗:一种是杂言体,另一种是(D)a.三言体 b.四言体 c.七言体 d.五言体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下列《诗经》的作品中,属于民族史诗的是(BD)

a.《魏风·伐檀》 b.《大雅·生民》 c.《秦风·无衣》 d.《大雅·公刘》

2、在下列先秦诸子散文中,为本人自著的是(CD)a.《论语》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3、“楚辞”还曾经被称作(AC)a.辞 b.书 c.骚 d.骈文

4、在下列作品中,属于贾谊所作的是(AD)

a.《过秦论》 b.《陈政事疏》 c.《守边劝农疏》 d.《论贵粟疏》

5、《古诗十九首》里的作品都是(BD)a.田园诗 b.游子诗 c.山水诗 d.思妇诗

四、判断改错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是错的,请说明错在何处。)

1、《诗经》三百篇是经过孔子删订而成的。2。在6世纪中叶,在孔子出生以前

2、《诗经》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篇205篇。2.305篇

3、甲骨卜辞和钟鼎铭文并非文学作品,但可看作是散文的萌芽。1

4、《国语》主要记载战国时谋臣策士(游士)的言论活动,也保存了战国时代各国之间一些历史事件的重要资料。2.战国策

5、到了西汉,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撰《论六家要旨》,第一次对百家争鸣的情况作了总结。1

6、在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所收的作品中,《卜居》和《渔父》也是屈原的作品。2.是后人所做。

7、《湘君》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同样,《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夫人。2.《湘君》是湘夫人,《湘夫人》是湘君

8、完成于秦国统一中国前的《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著作。1

9、概括说来,五言诗的作品大致经历了一个民间谣谚→乐府民歌→文人作品的发展变化过程。1

10、《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诗,表现了不少方面的内容,但无论那方面的内容,都是同感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中心主题联系在一起的。1

五、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风雅颂

2、春秋笔法

3、香草美人

4、汉赋

六、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2、和《左传》相比,《国语》在文学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简述《论语》的文学特点。

4、说说《古诗十九首》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七、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左传》叙事艺术的特点。

2、分析《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方面的成就。

第三篇:社会工作实务第1阶段测试题(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早期的社会福利机构出现于(C)的城市。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2、第一批带薪的社会工作者是19世纪晚期慈善组织会社的(B)。

A、友好访问员 B、行政秘书 C、社会工作者 D、社区组织者

3、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社会工作者又重新对(A)模式或者改善模式发生了兴趣。A、社会学 B、心理学 C、经济学 D、人类学

4、(B)是接案阶段的第二个重要工作。

A、收集资料 B、面谈 C、预估 D、设计方案

5、(A)在初次面谈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A、主动介绍自己 B、沟通 C、理解 D、接纳

6、中国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A)。

A、0~14岁 B、受孕起到18岁 C、自出生至18岁 D、0~5岁

7、行为主义理论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以(B)作为核心概念。A、教育 B、学习C、成长 D、奖惩

8、按照中国有关法律规定和公安机关的惯例,青少年的年龄一般界定为(D)。A、11~18岁 B、13~22岁 C、12~21岁 D、14~25岁

9、以救济为主的混合青少年社会工作时期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第(B)阶段。A、1 B、2 C、3 D、4

10、青少年期的发展任务是(C)。

A、信任与不信任 B、主动与内疚 C、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分散 D、勤奋与自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社会工作传统实践方法的组成部分是(BCD)

A、社会政策 B、个案工作 C、小组工作 D、社区工作 E、社会行政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的认识论从过去的实证主义一元论转型至(ABC)多元共存之局面。

A、实证主义 B、社会建构主义 C、女性主义 D、精神分析 E、社会批判

3、面谈的技巧有(ADE)。

A、主动介绍自己 B、面谈 C、沟通 D、倾听 E、接纳

4、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包括(ACD)。

A、个人资料 B、身体情况 C、服务对象的特点 D、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 E、服务对象的类型

5、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包括(ABCD)。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早期 D、儿童中期 E、儿童晚期

6、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可分为(BCDE)。

A、无知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

7、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的救助服务包括(ACDE)。A、支持性 B、保护性 C、福利性 D、补充性 E、替代性

8、青少年的社会性特点是(AB)。A、自我意识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B、社会性交往进一步发展 C、反叛情绪明显

D、情感日益丰富,情绪容易激动 E、个性趋于稳定,但可塑性大

9、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主要表现为(DE)。

A、内在我与外在我的矛盾 B、本我与自我的矛盾 C、自我与超我的矛盾 D、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E、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

10、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包括(ACD)。

A、因身体不适而难以自理 B、失业 C、儿童无人抚养 D、心理失调 E、赌博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以及1935年颁布 社会保障法 后,公共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者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大。

2、职业化是以 专业化 为基础的。

3、生态系统图 展示了服务对象的社会环境。

4、社会网络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泛指 社会支持系统。

5、回避的依恋、反抗的依恋属于 不安全 依恋。

6、充分完善和利用 社区组织 是儿童社区工作的重要原则。

7、成人型交流即AA对AA的平行交流方式,是 成熟 的人际交往类型,也是交流分析的重点和目标。

8、ABC理论认为个人的 非理性信念 导致了个人的情绪问题。

9、随着社会变化和新问题的出现,社会工作领域也在 扩展。

10、生态学观点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专业工作者把着眼点置于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的 互动。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优势视角

答:优势视角在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2、间接介入

答: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他们的行动。间接系统的介入,通常也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中观和宏观社会工作实务。

3、依恋

答:依恋是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喊叫、身体偎依和跟随等行为。

4、抗逆力

答:抗逆力:可从个人潜能、经历的过程以及结果三方面来解释。从能力来界定,抗逆力指的是个人健康地适应事情转变和处理所引致的压力之能力。从个人经历来看,抗逆力可视为在保

护性因素支持下,个人回复正常生活的重整过程。而抗逆力作为结果时,便是经历事件后的正面、有建设性的结果。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4小题,共40分)

1、什么是社会系统理论?

答:社会系统理论是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2、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特征:(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2)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3)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些专业方法可能是由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出来的。

3、生态系统图的下功能是什么?

答:生态系统图展示了服务对象的社会环境,清晰地呈现出个人、家庭及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效地将服务对象与外在环境系统的关系通过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说明了系统之间能量的流动和各系统间的关系本质,及其与服务对象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系统、服务对象问题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图具有如下功能:(1)描述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2)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服务对象与这些系统的关系。(3)勾勒出系统间的交流。(4)呈现可使用资源的相关信息。

从生态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一幅整体图像,从中可以看出:哪些是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可运用的资源;哪些资源支持不足或不存在;从而认识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本质(通常以连接图中各系统的不同线段表示关系的性质,包括强、弱、紧张等,以箭头表示关系及资源的流向)

4、简述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1)改善青少年家庭生活环境,建立和睦家庭氛围,对“问题家庭”进行法制、人权、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摒弃不当的教养方式,坚决制止家庭暴力。(2)改善青少年学校生活环境,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3)改善青少年社区生活环境,加强社区各组织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合作,整合各类社区资源,为青少年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4)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5)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和发展政策等。

六、论述题(10分)

1、试述“问题”的“心理——社会”视角及解决方法。

答:社会工作实务的“心理——社会”方法根植于多元因素分析的视角,是最接近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视角。“心理——社会”方法强调从社会与个人两方面来理解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

从这个视角出发,社会工作首先要辨识和评估服务对象有关“心理”方面的情况(如人格、应对压力的策略、智能水平和自我功能),然后要了解他们的社会状况和处境(如不幸家史、同辈关系状况和社会参与等)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影响。所以,这种方法也被看作是一种“生理——心理——社会”视角的工作原则。

第四篇:儿童文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儿童文学》第1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激发教师自身的()和()。

2、儿童文学作家的生活经验就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

3、西方儿童文学的自觉以1697年的()的()为标志。

4、儿童文学的作家包括()()。

5、儿童故事的曲折通常由圆满——()——()构成。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民间文学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母题、形象和结构的类型化与程式化。

2、()动作感、色彩感是儿童文学语言的突出特征。

3、()儿歌、儿童诗也应用小小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儿童文学中的插图具有独立的故事叙述功能。

5、()凡是成人文学所表现的题材,儿童文学都可以表现。

三、选择题(本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西方教育史上“儿童的发现”的标志是:

A《世界图解》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广义的“儿童文学”可分为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其读者对象界定在: A.0~14岁 A.茅盾的作家是: B.0~16岁 C.3~12岁

B.叶圣陶 C.张天翼

D.3~18岁

D.陈伯吹

3、()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

4、()世界上最早宣称童话是专为儿童写作,并根据《五卷书》译写成《卡里莱和笛木乃》

A.夸美纽斯 B.穆格发 C.格林兄弟 D.伊索

5、()体现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充满“亲切温馨”或“端庄深邃”的艺术氛围的儿童文学作品,呈示的儿童文学创作母题是:

A.自然母题 B.成长母题 C.爱的母题 D.顽童母题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错选、漏选、多选均扣2分。)

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儿童文学作品的是:

A.《十万个为什么》 B.《三字经》 C.《长袜子皮皮》 D.《上下五千年》

2、()下列儿童文学作品中典型的表现顽童母题的是: A.《草房子》 B.《汤姆·索亚历险记》 C.《小飞人卡松》 D.《三色圆珠笔》

3、()以下属于儿童文学美学特征的有: A纯真 B稚拙 C变幻 D深沉 E戏谑

4、()下面作品中不属于中国民间童话的是: A.《灰姑娘》 B.《睡美人》 C.《叶限》 D.《阿拉丁与神灯》

5、()当下少年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主题主要集中于: A.青春 B.反思 C.武侠 D.玄幻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新媒介——

2、故事元——

3、稚拙美——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当代儿童文学审美形态的拓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本题30分。)

结合你熟悉的作品谈谈儿童文学对于培育小学生人格有何作用?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创造力、生命力

2、向往、守护

3、贝洛、《鹅妈妈的故事》

4、成人、少年儿童

5、缺漏、补救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A

2、A

3、B

4、B

5、C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错选、漏选、多选均扣2分。)

1、ABD

2、BC

3、ABC

4、ABD

5、AD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新媒介——狭义的“新媒介”指基于数字技术的信息传播方式,包括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广义的“新媒介”则指与印刷媒介相对的概念,包括电视、电影、电脑、手机、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

2、故事元——指故事发生的中心,故事的母体,其他内容和形式都是为其服务的。

3、稚拙美——儿童文学一种特殊的美学特征,指内容上表现儿童新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形式上文字语言组合、叙述方式及情节构成方式变化产生的一种稚拙感。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要点:(1)体裁样式的分化;(2)题材领域的拓展;(3)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2、要点:(1)独特的精神气质;(2)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3)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六、论述题(本题30分。)

结合你熟悉的作品谈谈儿童文学对于培育小学生人格有何作用? 参考要点:

(1)人格是指做人的根本之格,是人的思想、品德和情感的统一体,是现实中体现个体特色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即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言行和情态等表现出的为人的品味或格调。(5分)

(2)儿童文学所塑造的丰富艺术形象对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儿童文学是一座桥梁,是沟通儿童与现实、儿童与历史、儿童与未来、儿童与成年人、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精神桥梁,在这个“桥梁”的概念中,丰富地包括了理解、抚慰、拯救、引导等不同的功能。在社会道德价值上,儿童文学中传达的也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10分)

(3)结合作品展开论述。(15分)

第五篇:社会工作实务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下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社会工作实务就是要帮助人们解决上述不同类型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他们解决、应对问题的能力,使其获得成长能力。在这个层次上,社会工作实践的焦点是(A)A、“人” B、“问题” C、“能力” D、“赋权”

2、(D)把情绪和行为问题视为精神疾病。

A、诊断模式 B、分析模式 C、生态模式 D、医学模式

3、(B)是预估的方法。

A、咨询 B、社会历史报告方法 C、观察 D、问卷调查

4、制定服务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在认定问题的基础上与服务对象共同设定工作的(C)。A、程序 B、任务 C、总目标 D、方法

5、(B)是介入的核心。

A、管理 B、干预 C、支持 D、服务

6、(B)它介于现实世界和本我之间。

A、超我 B、自我 C、本能 D、客体

7、婴儿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A)。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性 C、主动性 D、自主性

8、(B)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儿童自身中。A、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埃里克森

9、(D)的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人生危机或阶段划分为8阶段。

A、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埃里克森

10、进入20世纪以来,青少年社会工作进入了以(B)为特征的专业发展时期。A、治疗服务 B、全面服务 C、预防 D、专业治疗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优势视角则以(ABCDE)为核心而提出了不同于缺陷模式的基本实践原则 A、赋权 B、成员资格 C、治疗 D、整全 E、悬置怀疑

2、面谈的主要任务包括(ABCDE)。A、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B、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

C、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D、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E、达成初步协议

3、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有(ACDE)。

A、问卷调查 B、服务 C、询问 D、观察 E、咨询

4、从社会工作角度,对儿童一般的救助方式主要有(ABC)。A、家庭寄养 B、收养 C、儿童福利院安置 D、助学 E、立法

5、基线测量的操作程序是(ABC)。

A、建立基线 B、进入介入期测量 C、分析和比较 D、调查 E、评估

6、生态系统理论将系统界定为(BCD)。

A、社会 B、微观 C、中观 D、宏观 E、个人

7、依恋类型有(ABC)。

A、回避的依恋 B、反抗的依恋 C、安全依恋 D、不回避的依恋 E、不安全依恋

8、狭义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更多地带有(AB)的色彩。

A、“治疗” B、“补救” C、“及时性” D、“发展性” E、“预防性”

9、波恩认为,人类的人格由三种自我状态构成,即(CDE)。A、本我 B、自我 C、父母式自我 D、儿童式自我 E、成人式自我

10、发展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提供青少年发展中的(ABCDE)方面的知识辅导服务。A、生理 B、心理 C、性 D、情绪 E、社会适应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 大系统,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

2、内外影响力 范式的基本假设是,人自身及其环境中生成的各种力量促成了他或她用某种方式行事。

3、预估 是工作者与案主一起来汇集资料、进行分析和整合的过程。

4、危机介入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恢复 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

5、超我 是自我的一部分,与具有执行功能的自我相对,是一种监督的自我。

6、儿童的兴趣多样而且强烈,但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仍以 想象能力 为主。

7、治疗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的是指运用各类专业方法,协助青少年恢复失调的社会功能。

8、社会工作领域一个具有范式革命意义的变化就是 优势视角 的兴起。

9、运用 人在环境中 的概念,在这个层面的焦点是人与其相互作用的系统。

10、经纪人 的作用是把那些需要接受服务而又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资源的案主与其所需要的资源联结起来。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介入:也称社会工作的实践、行动、执行和改变,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采取行动,按照服务协议落实社会工作方案的目标,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解决预估中确认的问题,从而实现助人计划的重要环节。

2、人格结构:弗洛依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由三个方面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我们可以把“本我”理解为人格的生物成分,“自我”理解为人格的心理成分,“超我”理解为人格的社会成分。他们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执行不同的任务,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格。

3、使能者:是社会工作的角色之一,在这种角色中,工作者帮助个人或小组形成他们的需求,界定并确定其问题,寻找解决策略,选择并应用某一策略以及发展其有效的应对他们问题的能力。

4、倡导者:是从法律专业借用来的,也是社会工作的角色之一。这是一种积极的、指导的角色,即社会工作者为案主或居民组织进行倡导。当案主或居民组织需要帮助而现存机构没有兴趣(或者甚至公开否认和充满敌意)提供服务时,倡导者角色可能是恰当的。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4小题,共40分)

1、宏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是,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促进对儿童的养育;推动儿童教育事业;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环境;加强儿童卫生保健;开展儿童家庭服务;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提供有关儿童的信息与资讯。

2、什么是发展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答:指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性社会工作针对的是所有青少年,工作则涉及青少年本身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向内,工作者要激发青少年内在的发展潜能,帮助其学会利用环境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家人、朋友、同学、老师、学校、专业机构、媒体以及社会工作者等;向外,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好的利于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生存空间,包括社会福利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等。

3、简述“环境中人”的理论视角。

答:“环境中人”的理论视角代表了解释问题的个人原因论和社会处境论两个观点的结合,强调的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于具体的环境,这种看法在于帮助社会工作者认识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而不是简单地将问题产生的原因解释为个人性的;强调能够分析个人问题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找出他们与整个宏观社会制度安排的关联性,从而努力倡导社会政策的变革。另一方面,个人又是具有认知能力的能动个体,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而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帮助服务对象提升社会功能,通过进行矫正与服务,帮助他们改变认知,从而有一个较好的适应。

4、何种情况存在时,可终结服务?

答:当如下情况存在时,即可终结服务:第一,机构缺乏合格的工作人员;缺乏具有必要技能的工作人员;服务对象或其问题不在机构的职责、使命或功能之内;社会工作者认为其他机构的资源、素质更优越;其他机构具有处理特定服务对象或问题的特权(如社区矫正服务的专业机构)。第二,当服务对象不愿接受服务、机构功能不符合服务对象需要、或已经解决了问题时。第三,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和期望与社会工作者所能提供的服务不相符;或者是社会工作者所能提供的服务不能解决问题;或者是服务对象没有充分的动机投入必要的时间、力量和资源。社会工作者在做出终止服务的决定时,有责任帮助服务对象去获得其它服务的机会。

六、论述题(10分)

1、试述内外影响力范式。

答:内外影响力范式简单、直白,但融合了体统理论和生态理论的元素。内外影响力范式的基本假设是,人自身及其环境中生成的各种力量促成了他或她用某种方式行事。这些力量的真正起源可能总也探查不出来,但认识到存在这些力量,而且它们不断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特定的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内外影响力范式试图解释为什么人们有时会有些奇怪的、意想不到的行为。

“内部”和“外部”两个词指代形成人类行为的两大主要力量。社会工作者可以用多种方式应用内外影响力分析范式。它可以协助评估和处置陷入困境的人的问题。

下载2018秋 小学教育科研第1阶段测试题 (带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秋 小学教育科研第1阶段测试题 (带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算化会计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电算化会计》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

    城市社会学第1阶段测试题1b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城市社会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

    工程项目管理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工程项目管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

    工程项目管理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工程项目管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

    (完)大学语文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提前考试大作业学习中心:(江苏无锡)无锡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课程名称: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下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题目: 大学语文专业:行政管理批......

    学前教育管理学第1阶段测试题[精选合集]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前教育管理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

    物业管理概论第1阶段测试题(精选)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物业管理概论》第一章至第五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0分)1、2004年5月1日施行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

    管理学原理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管理学原理》(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判断题(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