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构建2

时间:2019-05-14 21:4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构建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构建2》。

第一篇:浅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构建2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构建

山西双鹤药业有限公司 赵俊芳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时至今日企业文化已成为21世纪管理的热点,它已成为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合适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要认识企业文化,首先必须搞清楚企业文化是什么?不同的对象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论述、实施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实质。究其共同点而言企业文化建设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的精神、经营之道、精神境界和广大员工认同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也就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体系。这是企业享有的特有的无形的、能动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是在长期企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又时时刻刻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因此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

从内涵上看,这一概括包括三层含义: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中产生的,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的 共同价值观,属于精神文明范畴;企业文化是企业一系列精神文明成果的抽象、升华和规范,要求每个企业职工接受、传播和遵从。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和作用 企业文化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精神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根本,以精神为导向的管理方式,它属精神文明范畴。

2、集合性。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企业员工价值观的集合。

3、微观性。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宏观文化不能代替企业文化。

4、社会性。企业文化具有社会属性,不能脱离国家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的要求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推动企业发展提高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企业的主要成员会产生使命感,员工对企业及企业形象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其次,它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

第三,它所形成的内部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同时,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行为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约束功能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充分认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作为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是一个整体,主要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体现了党中央对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基本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企业文化构建。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根本目的。科学发展,关键在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企业发展的经历也说明,员工的发展同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企业文化的构建不仅要注重形式,更要突出内涵和特色,要靠不断的创造、积累、提炼和升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企业文化。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一是具有高度的战略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既要反映企业的特点,又要体现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

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的时代以知识、技术为特征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企业文化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推崇文明的价值观体系。

三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面前,构建企业文化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不是赶时髦的装饰品。找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以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管理。

四是具有价值的统一性。企业文化是在领导者和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下形成的,应体现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一致。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攻坚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企业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这种历史性深刻的变革,需要各种推动力,企业文化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无论是经济体制变革还是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否则,企业就会缺乏抵御市场风险、战胜困难、保持不断进步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没有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同步进行,企业就不能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对我们这样的面向广大群众的药品流通企业而言,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因蕴涵的文化层次、服务水平的不同,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特别是在现在商品同质化情况比较严重的市场中,产品的营销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文化的融合和认同。只有既能创造市场、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创造企业文化的企业,才是具有旺盛的生 机和活力的企业。

三、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加强企业文化构建

我们常讲,正确的理论为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指导着实践活动。要实现企业文化的构建更重要的是要站在科学的角度加强实践。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个具有几十年历史和优良传统,从事药品经营和流通性企业。随着国家对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药品经营市场的竞争态势越演越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怎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脱颖而出,除了必要的物质资源外,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彰显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强大魅力。

从狭义角度看,我们这个行业的竞争,一定意义上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在此,我结合企业的实际,讨论企业如何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加强企业文化构建。

(一)、坚持一个根本——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文化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经营目标,围绕这一中心进行文化建设工作。这个“根本”主要应通过品牌文化、营销文化、人本文化建设等有机协调配合,形成企业文化工作的体系并围绕一项系统工程加以完善、提高。

(二)、前提:坚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

我们企业是省国资委下山西省医药集团旗下的大型国有医药企 业,根据其在药品经营市场的地位和承担的重要责任,明确提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使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经营理念是“健全网络 培育品牌 细分市场 完善服务”,作为指导企业开展经营管理和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为进一步诠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形成员工的统一认识,我们又具体化为“三个第一”和“四个不断”。即坚持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坚持资源整合为第一利润增长点;不断提升经营规模和实力,不断增进营运质量和影响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凝聚力,全面推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文化建设。有了这个根本目标的指引,赋予企业发展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活力,成为企业开展文化建设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出发点。

(三)、重点:坚持突出“国药品牌”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到各方面,如品牌文化、营销文化、服务文化等,要取得成效,在推进过程中就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对我们企业而言,确立重点不仅可以抓住文化建设的核心,而且可以点代面,层层推进,形成企业文化建设合力。

坚持统筹规划。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在实施过程中明确目的、措施、组织、对象等等,还要保持其一定的连续性,防止“零敲碎打”应景式的作为。

坚持突出重点。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企业发展中带有战略意义的要求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防止仅出一些肤浅、表面化的工作,是很难产生有效、持久的影响。我们根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际情况,提出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品牌建设”,目的就是要大力 彰显“国药品牌”,逐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国药品牌文化”。

坚持内外结合。当今的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是企业服务能力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竞争的实质。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谁能通过成功地打造“品牌文化”,创新服务观念和本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谁就能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同时要绕服务这个主题,开展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通过不同的载体、各式各样的平台,沟通企业内、外。通过这样的建设,广泛宣传品牌、弘扬品牌,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形象、服务形象、团队形象,让优秀的企业形象成为文化建设的物化、人格化的体现。

(四)、关键:坚持重在实践,贵在创新

在实现公司整体战略目标中推进“国药品牌”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坚持重在实践,贵在创新的原则。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在企业整体工作中,与市场建设、客户建设、员工队伍建设紧密配合。在开展文化建设过程中还要因势而变,不断完善。

首先要抓好品牌建设的规划、运营和组织实施工作,确立品牌运营框架并对框架进行分解。什么是“国药品牌”?如何开展“国药品牌”建设?根据企业实际应分为国药品牌形象建设、内部“家”文化建设和公共关系建设三部分。这几个部分都统一在“品牌文化建设”的主题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其次,是要不断根据市场、客户需求变化而创新、推进品牌建设的内涵、形式、载体等因素。如内部“家”文化建设,我们每年都要研究、推出不同的主题、形式、实施方案与效果检验等。我们组织过 以歌颂伟大的祖国,激发员工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的大型歌咏比赛;缅怀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的红色之旅;弘扬先进,倡导爱岗敬业的主题活动,也组织过展现员工风采和才艺的展示、表演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在公共关系建设中,多年来通过广泛开展与政府、协会、客户的全面战略合作,不断推进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合作内容和形式,如有在行业里颇有影响、受到普遍赞誉的客户专题交流平台;有与客户合作交流的多渠道、多层面的合作机制;有在医疗体制改革、社区健康计划、医院科研等多领域的合作等等。使“国药品牌”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迅速成为行业、合作伙伴中值得信赖、推崇的选择。

第三,是努力形成文化建设的几种效应。努力打造品牌的“共振效应”。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客户不断深入的合作,通过不断创新的内容,不断变化的形势,努力让我们社会、客户和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的认知,对打造品牌的关注度都产生一种“共振效应”。

努力打造文化的“磁场效应”。几年来,我们企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经营规模和效益2009年 较2005年初增长两倍以上,思想文化建设硕果累累。事实说明,在构建持续发展的和谐企业过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作用越来越为大家所认识、重视,浓烈的文化气息和氛围对内、对外都会产生越来越强的“磁场效应”。

努力打造市场的“连锁效应”。要创建一个成功的品牌要有很多条件和保证,但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市场的口碑,客户的信赖。品牌文化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既可以保持其持续、稳定、发展,又 可在市场、客户中逐步积累、传播、弘扬,吸引更多的客户,拓展更大的市场。“国药”品牌在医药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应该是最后的注释。

几年来,通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构建,效果是明显的,成绩也是显著的。文化建设在企业进步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越来越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干部员工的关心、重视。

当前,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日益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要保持企业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企业,企业文化构建不可以掉以轻心更不能或缺,并且要发展的观点进行创新。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

第二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企业文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坚持解放思想,与时进俱进,深刻分析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以宽广的视野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把握好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主要任务。

一、解放思想,提高对创新企业文化的认识

1、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夯实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全局来把握;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来谋划,推动企业文化创新,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企业文化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企业是国民经济 的骨干,是现代社会存在的基础和进步的动力,企业能否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还存在自主创新不足,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分配制度、安全生产等还存在问题。因此,如何引导企业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端正经营思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迫切需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创新。

3、企业文化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轨变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企业要抓住机遇、赢得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迫切需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激发企业的创造活力,通过建立企业愿景,形成企业与员工的命运共同体,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转变企业领导层和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4、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命运。面对不断深化的企业改革,还有相当多的员工不理解;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岗位竞争,还有相当多的员工不习惯;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还有相当多的员工不适应。为此,迫切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引导广大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企业快速发展与员工全面进步的良性互动。

二、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创新企业文化的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企业文化建设引入科学发展轨道。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丰富,内涵广泛,但它的核心是突出“以人为本”。根据以往的经验,有的单位把企业文化建设理解为企业的物质文化建设,只抓看得见、摸得着、有形的东西,认为治理厂容厂貌,增加文化娱乐设施,改善职工生活环境,让职工住得舒服,吃得开心,就是企业文化建设。或者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企业文化娱乐运动,唱唱歌、跳跳舞,开展一些娱乐性的活动,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甚至把更新企业生产设备,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劳动纪律检查,说成是企业文化建设。以上各种理解都是片面的。这些内容当然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但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文化建设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它侧重于企业形象、信誉、目标的培养,职工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无形表态的塑造,整个过程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发挥应有的效应。

2、强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形成全方位的企业文化建 设格局。党政工团职能部门应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工作的议事日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贯彻于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宣传部门应有效地利用企业舆论阵地,宣传企业文化,教育职工共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生产行政管理部门应把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企业奋斗目标、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中。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倡导企业文化,身体力行,用无形的感召力激励职工建设企业文化。

3、依靠群众力量,形成建设企业文化的良好环境。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力量。许多成功的经验表明,建设企业文化不仅需要企业家的大力倡导,企业部门的积极引导,更主要的是企业职工群众的共同参与。没有企业职工的共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就失去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企业职工群众的共同参与,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成为一句空喊的口号。为此,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树立群体观念,了解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尽可能多地把各阶层职工都吸引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职工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受教育过程,职工热情越高、参与面越广、程度越深,所受教育面越大,影响就越好。总而言之,只有把职工群众调动起来,才能形成文化建设良好氛围,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也在职工群众参与活动过程中培育起来。

4、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创新企业文化必须从全社会的大背景出发,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力戒空谈,多办实事的原则,建设企业文化。当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种不同性质的企业共存,它们之间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历史背景各有不同,以及职工群众素质差异,年龄和文化结构的层次性,企业文化建设应从这些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一锅煮,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同一个标准去塑造和衡量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在具体实践中,既讲理论,又讲实际,虚实结合,情理相融,说做并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让职工在优美的环境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从而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5、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与方法,大力推进价值观认同。企业文化的主体是广大员工,只有被广大员工接受、认同并成为他们自身思想、工作、生活的理念,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要克服企业文化建设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标语化、口号化的倾向;消除对“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的误解,确立广大员工在企业文化及其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引导员工广泛参与、理解认同,形成与企业的心理契约上狠下功夫,使企业家的先进管理思想走出办公室,成为全体员工共有的价值观。要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载体,不断增强企业 文化的传播力、亲和力、渗透力。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深入宣传企业的价值观,使其进车间、进班组,到员工。要以文化人,采用编寓言、讲故事等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方式传播先进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列入计划,通过引导式、教练式、实践式的培训,引导员工深化对企业价值观的理解,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要与各种创建活动相结合,把企业文化宣传渗透到文明评比、各类竞赛、庆典礼仪、美化环境和其他文体活动中,增强活动的思想文化内涵,使员工在各种生产、学习、文化活动中实践文化、体验文化、感悟文化。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善于寻找和培育员工身边的楷模,以身边人带动身边事,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通过公关、品牌推广等形式,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员工的自豪感、荣誉感,促进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

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直接关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局,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方向、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创新企业文化载体,使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获取剩余价值。通过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 标、信念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中,形成共识,变成员工的共同信仰,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结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长此以往,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脱颖而出。

第三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做好贵州民族语言文字工作

贵州省民委副主任

刘晖

有机会参加教育部召开到2009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感到十分高兴。这里,我就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情况作简单汇报和交流,以求教于各位领导和同志。

一、贵州民族语文工作的基本省情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省份,堪称少数民族语言“富矿”省。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贵州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贵州宝贵的人文资源。全省总人口近4000万,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7个,人口15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9%。在全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土家族和回族转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在全省15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有900多万人以母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其中有500多万以妇女和儿童为主的人不懂汉语,有200多万人只是半懂汉语。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通晓当地主体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较为普遍。

从上世纪50年代新创民族文字诞生后的1957-1958年,贵州陆续开展了苗文(4种)、布依文、侗文和彝文(本民族传统文字)的实验推行工作(期间还在壮族地区推行过壮文)。1959年以后,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曾一度中断。自1981年秋开始,我省民族语文工作得到恢复实验推行。推行工作由最初的几个县逐步发展到高峰时的57个县(市、区、特区)。到目前,共开办农村扫盲点6000余个,学员45万余人,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点)1350多个,学生37万余人。加上其他渠道的学习,全省掌握民族文字的人数达100余万人;民族语文课本、读物及报刊杂志近100种,出版发行300余万册(份)。

5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省推行民族语文是成功的,是符合贵州实际的,深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对促进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发展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届省委省政府对民族语文工作十分重视。在2008年10月的全省第六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在不通晓汉语的民族地区开展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双语”教育,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林树森省长在2008年5月12日 省政府第一次民族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支持力度,使少数民族不但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而且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省民委认真组织学习省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既要站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高度认真思考,也要切实遵循教育规律特别是母语教育与民族教育的规律,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协同配合我省教育主管部门,探讨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及时把省领导关于大力支持“双语”教学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2008年12月初,根据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石宗源同志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精神,按照我委的具体分工,语文办提出并上报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石宗源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双语教育工作的初步意见》。

二、2008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我省民族语文工作

一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先后到我省黔东南、铜仁、六盘水、黔南州等州、市、地调研,共走访基层单位和教学点28个。

二是开展了新创民族文字学习使用认同情况内部调研。先后在雷山的陶尧小学、凯里学院、省委党校第38期民干班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多数看法对新创民族文字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主张从民族工作大局上慎重对待新创民族文字。此项调研为民族语文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三是认真传达学习和贯彻全国民(语)委系统民族语文工作会议精神。2008年4月6日 至9日,国家民委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全国民(语)委系统民族语文工作会议。省民委党组对学习贯彻国家民委“海南会议”精神十分重视。委主要领导及时听取了会议精神汇报,委主任办公会议认真组织了传达学习,研究了结合省情贯彻落实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二)认真抓好双语文教材、读物、工具书的编译出版工作

一是组织有关专家完成了苗语文(川黔滇方言、湘西方言)、布依文、彝文的第三册,苗语文(黔东方言)、侗文的第二册等6本小学双语教材编译工作:。

二是积极与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协调,对2007年所编译5本双语教材进行了审查。经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审读和相关部门审定,4本双语教材获得通过,已交付出版。三是完成了《侗汉常用词典》的编著及出版工作。《侗语成语集》已交付出版。《贾理》等读物的组稿编译正在按计划推进。

(三)加强双语师资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

根据基层对双语师资的实际需要,拟定2008年“双语”师资培训计划,全年共培训双语师资351名。其中与省教育厅合作,在贵州民院民族文化学院先后举办了苗(西部方言)汉和彝汉双语师资培训班各一期,共培训学员198人;积极支持与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双语师资培训,分别在松桃自治县举办了苗文师资培训班;在六盘水,市民宗局与市教育局举办了“布依文师资培训班”;从江县民宗局与县教育局举办了“侗文侗歌”双语文师资培训班。

(四)推进“民族语言环境建设示范区”试点工作

一是配合与指导开展“松桃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各项工作。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民委的示范点,自2006年8月启动以来,工作成效受到了国家民委的肯定。我们继续指导做好2008年的项目论证与监督落实工作。在认真总结其成功经验基础上,经委领导签发,于8月向国家民委上报了《贵州省民委关于松桃苗族自治县“苗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工作情况及2008年工作计划的报告》,积极争取了国家民委对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2008年12月上旬,我们对松桃苗族自治县“苗语环境建设示范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与松桃方面共同探讨,在认真总结前两年成绩与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方向,明确了今后从“苗语环境建设示范区”上升为“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示范区的工作思路,以期通过“双语和谐”的环境建设,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二是借鉴“松桃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工作经验,针对我省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迫切需要加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实,结合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需要,初拟了《贵州省“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示范点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积极与省语委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有我省特色的双语环境示范点建设。

三是逐步选点探索推进“双语和谐”环境示范点建设。在继续指导抓好“松桃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工作的同时,初步选择毕节市的大南山(苗语西部方言-汉语)、榕江县的宰荡村(侗语-汉语)、六枝特区的居都村(仡佬语-汉语)、威宁自治县的板底村(彝语-汉语)4个点,作为2008年启动的“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示范点。

(五)做好全省双语教学点的管理、指导、督促和扶持工作

2008年6月24日,与省教育厅民教处协同组织召开了双语教学工作座谈会,就我省使用母语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开展双语教学进行了认真研讨。来自教育厅、省民委,有关州、地、县、双语教学点及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省教科所等有关单位的学者和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参加座谈会的多数代表认为,立足实际需要开展的双语教学,既是落实民族政策的体现,又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语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把民族文化进校园与双语教学有机结合,不仅是深化民族地区学校素质教育改革,而且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

同时,加强对基层双语教学单位工作的支持与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和“自愿自择”原则,坚持分类指导。凡基层教学单位自愿开展双语教学,认真给予业务指导和双语教学专项经费的支持。

(六)启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根据中央和我省关于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规划,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关于“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数据库”的目标任务,为保护和抢救已经处于濒危状态的仡佬族语言和文化,省民委主要领导明确指示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将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列入2008工作目标。为了顺利完成此项工作,省民委成立了以包括委领导、省仡佬学会负责人、专家学者在内的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评审委员会,2008年6月5日召开了仡佬语言数据库建设工程及仡佬族文化综合研究课题论证会。

仡佬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之一。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仡佬族58万人口的96.5%居住在贵州境内.仡佬族中会说仡佬语的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万人下降到本世纪初的约6000人,目前估计只有3000人左右。国家语委将其列为国家濒危语言种类,要求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同时仡佬语也是我省唯一一个被国家确认为濒危语言的语种。因此,建立仡佬语数据库,并及时开展仡佬族文化综合研究,对于仡佬族语言的存史抢救和文化的保护、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省民委及时开展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工程,受到国家民委、省仡佬学会、语言学界、文化界等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省社科联负责以及贵州日报等新闻单位代表充分肯定《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及仡佬族文化综合研究》对于仡佬族语言的存史抢救和文化的保护、传承的作用。

最近,贵州省仡佬学会在贵州民间发现了一本被称为《九天大濮史录》、初步考证被认为成书于南宋郑清之之手、属于1906年抄本的此书,所记录的仡佬族古代史及其他内容,对仡佬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对夜郎史、贵州古代史、南方民族历史的研究,是珍贵的资料。全书共511页61个细目(含“大元夜郎国邑图”一幅),由线装四卷合订构成,每面竖写双文5列,全书共约6000余字。并列的双文,一列即汉字为黑墨,而另一列即朱砂书写的被认为是仡佬族古文字。专家初步的看法是:被认为是仡佬族古文字的文字符号,是一套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对寻求中国古文字研究的突破,应当具有重要的价值。《九天大濮史录》一书在我省遵义发现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光明日报、中华民族报对此均作了专题报道,引起了省民委高度重视。2009年2月11日下午,我们听取了省仡佬学会及有关学者关于“发现仡佬族古文字”的情况介绍。贵州省民委已向国家有关部委报告,希望引起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权威考证。

(七)认真做好民族语文信息化、规范化等相关工作,继续支持彝文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国际编码申报工作

形成民族语文标准化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关于支持做好彝文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申报国际编码的工作总结;彝文计算机软件项目研究情况汇报材料。

(八)进一步做好跨省区民族语文协作工作

国家民委4月6-9日在海南召开的全国民语委系统民族语文工作座谈会,强调跨省区的民族要建立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协作机构,要求以人口较多、相对集中的省份牵头,有关省份的民族工作部门和民族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参加,不定期地开展组织协调工作。当前,我省民族语文工作涉及协作的基本情况是:

一是苗文湘西方言:我省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与湖南的湘西自治州,一直保持着较密切的民族语文工作联系。近年,我省组织编译出版的双语教材、读物、工具书等,在印量上,基本上也考虑了湘西的需要。此方言的协作组织是否建立,当前可暂不考虑;即使以后要考虑,也在地州一级建立协作组织即可。

二是苗文川黔滇方言。一方面,川黔滇方言的苗文需要与四川、云南商议协作问题。另一方面,川黔滇方言苗族与国外苗族语言一致,但使用着不同的苗文。1997年后,某国基督教人士曾经到过贵州苗族教区考察,他们多次要求派人到这些地方传授国外苗文,但都遭到了有关部门的强烈反对。目前,贵州境内的苗族群众,还没有人公开学习国外苗文。如何解决川黔滇方言苗文和国外苗文的使用问题,这个工作需境内外苗文机构共同协作研究。

三是关于滇东北次方言新老苗文的使用问题。贵州境内的滇东北次方言苗族主要集中在威宁、赫章一带。滇东北次方言老苗文创制时间较长,推行范围较广,1956年创制和改革后的苗文方案,推行时间较短,大部份苗族群众是支持和拥护推行改革后的苗文方案的,但仍然存在所谓的新“规范苗文”问题。如何解决滇东北次方言新老苗文以及“新规范苗文”的使用问题,我们认为同一次方言必须使用国家帮助改革的拉丁文字,个别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新老苗文并用,逐渐过渡到拉丁苗文;今后向国务院申报滇东北次方言苗族文字为正式使用文字必须是拉丁苗文。我们必须以大局为重,以民族利益为重,从一切有利于民族发展进步的角度来规划民族文字的改革方向。

四是关于侗文协作问题。侗族300百万人口中,近200万在贵州,因此贵州省责无旁贷,应当按照国家民委要求,承担牵头的责任,积极促进黔、湘、桂、鄂等跨省区的侗族语言文字协作机构的早日建立,以便及时开展协作。2008年10月中旬,在省民委召开的纪念侗文创制5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期间,围绕建立跨省区侗文协作组织问题,与广西三江自治县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充分交换了意见。11月中旬,在广西三江自治县举办的纪念侗文创制5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我省与会代表和三省(区)代表就建立跨省区协作组织问题进行了协商,初步形成了一个协作组织方案。有关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

五是关于彝文协作问题。彝文协作是目前各文种运作较为正常的工作,牵头方面是四川。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支持、积极参与,按照分工,做好工作。

(九)认真做好民族语文宣传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组织编辑《贵州民族语文工作50年》(暂名)的前期工作。随着苗文和布依文的先后批准试行,1958年12月,侗族文字方案经中央民委[(58)民杨字第795号]批准实验推行。至此,新中国为我省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创制的母语文字进入了三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同时,彝文的规范与使用在新中华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焕发出蓬勃生机。50年来,我省民族文字的试行留下了许多不平凡的印记,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面总结50年来我省开展民族语文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广泛收集对我省民族语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评估民族语文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语文工作的思路创新;也为了记载和反映一代又一代民族工作者特别是老一辈语言学家为民族进步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为此,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贵州民族语文工作50年》一书。围绕入编内容,已发出邀约文稿的函100多件,广泛征集50年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珍贵资料(含图片)。

二是分文种组织和筹备召开了民族文字创制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纪念布依文50周年座谈会于2月26日 举行;纪念侗文5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于10月16日 在贵阳召开;纪念苗文创制50周年座谈会于12月18日 在贵阳召开。

三是组织召开了“纪念国际语言年座谈会”。12月1日,在贵州民院民族文化学院组织召开了“纪念国际语言年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贵大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所的领导和外籍专家学者,贵州民族学院的专家代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研究的代表和新闻界代表。本次座谈会达到了交流对党和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理解,沟通我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省情,广泛听取有关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等目的。

四是以纪念民族语文工作50年为主题,与贵州民族报联合推出宣传专栏和系列文章,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由于组稿与策划到位,2008年,贵州民族报共编发民族语文专版5个,各类文稿70多篇。此外,省民语办还编辑印发《贵州民族语文工作简报》23期,更新《贵州民族语文宣传窗》两期。

(十)积极参加有关学术活动

切实加强民族语文工作的省际交流与协作。先后派员参加了8月在上海举行的世界翻译大会,参加了9月初国家民委文宣司、中华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国译协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在西藏林芝地区组织召开的第九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暨全国民族译协会长、秘书长工作会议。认真做好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学会管理和参与做好贵州省少数民族翻译协会相关工作。完成了 “贵州省民族语文休息化调查报告”(三万字)。

三、关于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是喜迎建国60周年大庆之年。贵州民族语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和贵州民族工作的大局,切实把握贵州民族语文工作的省情, 认真贯彻全国民语委系统民族语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平等原则,保障我省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实事求是,分类指导,慎重稳妥地推进民族语文工作,以多语和谐促进民族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具体工作是:

(一)配合开展民族语言文字立法调研和语言普查工作

一是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和国家民委抓好在我省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立法调研;二是积极配合省人大已经立项的《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立法调研。同时,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我省语言普查的有关工作。

(二)认真抓好“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示范工程

从2006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民委选点在我省松桃自治县开展了“苗族语言环境建设示范区”试点工程。实践证明,语言环境建设是一项涵盖面广、极富弹性、有远大纵深的综合工程,是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语言文字“自愿自择”的学习使用需求与“政府供给”保障的结合点,很适合我省省情。一方面,要遵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努力为各族群众提供学习使用普通话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及我省的相关法规,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在“自愿自择”原则下的学习使用母语的需要。

因此,我们拟与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商议,联合推动“双语和谐”(少数民族母语和汉语普通话)环境示范点建设工程。2009年,首先对我省仍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口较多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按每个民族至少一个点,其中苗族按文种至少4个点,逐步开展“双语”环境示范点建设工程,使本民族母语(文字)与汉语普通话双语和谐,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教水平的提高。

(三)积极稳妥地协同推进“双语”教学

我省双语教育必须立足省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平等原则,既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切实保障少数民族“自愿自择”地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科学把握母语思维特点,严格遵循民族教育规律,必须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从而把省领导关于加强双语教学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在对待“双语”教学问题上,应当尊重教学单位从本校、本班情况出发而作出的或开展或不开展双语文教学的意见;与教育主管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在双语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为基层教学单位开展双语教育提供相应的条件。

(四)继续推进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工程

语言已经被公认为一种国家资源,是文化资源宝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文化多样性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多样性包括语言的多样性的基础上的。因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数据库”的目标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语言分为充满活力、有活力、有濒危迹象、已经走向濒危、已经濒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交际功能六个等次。我省尚存的少数民族语言,绝大多数处于“有濒危迹象”和“已经走向濒危”两种情况,而仡佬语,属于“已经濒危”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我们从仡佬语数据库建设着手,及时开展濒危语言的存史抢救。2009年,要在2008年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工程初步完成田野调查基础上,继续推进并基本完成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同时,2009年还将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工作安排全面开展全国范围的语言普查及有关调研工作。

另外我们在准备完成以上四项主要工作的同时还要认真抓好以常规性工作。一是民族语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针对我省民族语文工作和教师专业队伍人才匮乏等实际,继续支持贵州民族学院抓好基地建设工作,逐步在毕节学院等有关州、市、地建立双语师资和民族语文人才培训基地。二是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双语教师奇缺,是严重制约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山区开展双语教学的“自愿自择”需要,一方面,积极配合基层民委和教育部门分期分批共同举办双语教师骨干培训班;另一方面,在贵州民院直接安排200人的骨干培训。三是全省双语教学点联系指导。继续支持省级双语教学联系点开展工作,量力而行地对其他双语教学点予以资助。四是双语文教材、读物、工具书的编译出版。我省民族语文教材特别是农村实用科普读物和工具书奇缺。按照十一五”双语教材编写计划,2009年要与省教育厅民教处合作,报经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立项,组织专家编撰新一批双语教材,交由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出版社公开出版6个文种各一册;编译出版各个文种《风情旅游100句》作为课外读物。五是探索母语文学前教学实验。按照省教育厅和省民委黔教民发[2001]361号《关于建立学前“双语”教学点的通知》,2009年按计划以10个作为省属实验点予以资助,切实推进学前母语教学实验工作。六是加强跨省区民族语文协作。跨省区协作是国家民委组织和倡导的民族语文协作组织。在我省7个语种中,除布依语文外,其他都是跨省(区)或跨国境的文种,都要进行跨省(区)协作。因此,要加强省际协作,开展交流研讨。七是民族语文工作队伍学习培训和专题调研。参加国家民委、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等举办的相关培训和学习考察,组织全省民族语文工作者参加有关培训和学术交流会议;完成国家民委等中央部委安排的专题调研任务,其中主要参与做好本届省人大常委立法项目的《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立法调研。八是民族语文信息化和规范化工作。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和信息化工作是民族语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关我省乃至全国民族语文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推进。其中,按照基层需要,宜尽快制作几个文种的标准音网上学习声像文档。九是民族语文宣传及科普推广等工作。继续以多种方式加强对民族语文方针政策的宣传;二是制作民族语言(文字)的科普声像包括组织有关人员将相关广播影视及科普资料用民族语文翻译和进行涂磁录音等,使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众拥有获取当代信息的渠道。十是为进一步宣传党和国家民族语文政策,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石宗源和林树森省长关于“双语”教学的重要讲话,为广大民族语文工作者、双语人才提供交流平台和满足读者之需要,我们拟创办《贵州民族语文》(内刊)杂志。

同志们、朋友们:欢迎各位到贵州指导工作,参观旅游。我省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在您的关心和支持下一定能够迎来新的、更加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第四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医院宣传工作

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2012年,宣传部门在学校、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引下,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对外积极协调媒体,通过积极的正面宣传报道,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对内进一步夯实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内涵和品质。

2012年,我们在各级媒体发稿数量稳中有升,同时更注重宣传质量,在多个领域和层面展开突破。中央电视台1、2、4、9、10套以及新闻频道,凤凰卫视、上海东方卫视、香港大公报、健康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及省内媒体发表(播放)稿件10000余篇(次)。

一、内宣工作

首先,我们进一步强化了为临床服务意识。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激烈,临床专家也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我们主动和科主任、医生建立联系,寻找宣传线索,挖掘典型病例,专科特色,并且和媒体进行及时沟通交流。通过宣传提高了科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我院针灸科周凌云教授发明的“眼部内刺与透刺法”、“电针眼外肌穴”方法,对治疗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复视、斜眼等眼肌麻痹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们把这一技术在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节目播出后,全国各地患者慕名而来,甚至吸引到一些国外患者前来就医。

俄罗斯的奥丽娅、以色列人的丹本卡南治疗前与周凌云教授合影

第二、进一步加强全院职工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国内各大媒体播出宣传我院的专题节目时我们短信通知全院科主任、护士长组织收看,引导科室积极主动宣传,同时,增强了职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也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

第三、建立新闻报道奖励政策,奖优罚劣。为了鼓励全院科室积极参与宣传工作,医院将宣传工作作为临床科室加强学科建设的一项必要任务,并纳入临床目标综合目标考核评比。根据每年科室及个人宣传的质量评选宣传工作先进科室及先进个人,先进科室获得的10分奖励纳入每医院综合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系统,先进个人给予证书及

奖励。若科室出现负面报道则扣分。

第四、加强医院网络宣传力度,拓展医院的宣传渠道。

进一步加强了与好大夫网、搜狐健康网、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合作,利用对方网络平台,积极宣传我院形象。在好大夫网上,为我院二十余个科室建立在线平台,为700余位专家开通个人网站,全年通过网络转诊患者200余人次,回复患者提问近3000余次,收到良好效果。今年在院内网开辟了“全力救治最美女教师”、“学习贯彻宣传十八大精神”等专题栏目,营造了一个学习、贯彻和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舆论氛围。

第五、配合医疗、教学、科研、护理等部门积极做好宣传和资料整理工作

主动与各科室联系,及时了解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并进行宣传报道:工作中发扬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精神,为与临床科室撰写宣传材料、拍摄宣传片等,帮助职能科室(护理部、药剂部等)编辑出版工作简报,受到医院好评:协助各科室举办学术会议及继续教育班,参加国际国内、省、市学术活动30余场,为活动拍照、录像及宣传报道,配合医务部门深入边远乡村义诊10余次,并进行了广

泛的宣传报道。

第六、通过院内文化载体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院报、简报、网站、电子屏幕、文化长廊及各科室宣传栏的作用,及时向群众宣传医院提供的新的服务信息、专家信息等,感受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同时运用这些载体将医院发展状况、文化建设等信息传递给全院职工,营造医院良好文化氛围。

1、我们将2011医院工作总结制作成视频,突破了传统的旧模式,在总结大会上,院长做工作报告的同时,LED屏幕上同步放映视频,让全院职工耳目一新。视频

2、按着院领导的指示,我们把获得2011各项奖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拍成照片,制作展板,在医院地下文化长廊展出。以此激励和号召全院广大职工向这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医院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照片

3、在救治张丽莉过程中,出版“救治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专刊”二期,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全院职工展现了我院医护人员救治张丽莉的的精湛医术和无微不至的护理。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编辑出版了“科学发展铸就五年辉煌、齐心协力谱写一院新篇章”专版,展示了十七大以来医院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图片

第七、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哈医大一院院报》已出版179期,是全国优秀院报。2011年末我院承办了第五届全国文化建设学习班,来自全国50余家医院领导及同行参观了我院,对我院开展的文化建设给与充分肯定和赞誉。201

2我院荣获第四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出院后,在院领导的指导下,我们编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爱的延续》一书,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哈医大一院医护人员救治张丽莉的艰难历程,内容丰富、详实,情节生动、感人,图文并茂。书中既有对救治过程的叙述,也有一线医护人员内心真实感受的表达;既介绍了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大仁大爱,也表现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高尚的情操和顽强的意志,是表现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一本好教材。院报、简报、网站、地下长廊照片

书的照片

二、外宣工作

第一,进一步强化了新闻采访制度,规范记者在医院采访活动。医院是社会的缩影。一些伤亡事故、爱心救助、突发事件经常使医院成为媒体记者关注采访的对象,仅今年我们日常接待记者采访就达2000人次。为使这项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既协助媒体工作,又维护医院利益,我们进一步规范了媒体采访制度和流程。(流程图)

第二、建立统一发布制度,保证医院正常医疗秩序。

象香港游客吉林车祸、辽阳街路面坍塌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大批记者涌到医院了解伤员情况,我们请示院领导指派特定专家接受媒体集中采访、并以第一时间形成文字通稿介绍病情,介绍医院积极救治情况,提供给媒体。这样既配合媒体工作又宣传医院,同时维持医院正常医疗秩序。

(照片)

第三、聘请媒体记者作为医院行风建设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为医院发展建设提供建议和想法,同时增进了友谊。

(照

片)

第四、及时宣传高新技术,传播医疗信息,树立医院形象和品牌。医院中的每一个医疗信息都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及时地借助媒介宣传医疗新技术和治疗手段,为社会和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连体婴、魏德安视频

第五 关注弱势群体和人物,塑造医院慈善、公益的社会形象。保罗 第六、利用媒体关注的事件,充分展示医院形象,提升医院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如媒体大力宣传张丽莉感人事迹时,我们同时提供素材,积极宣传医院和医护人员,在整个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医护人员高尚形象。(刘延东照片等)

第七、利用健康日和学术会议开展宣传活动。今年我院举办20余次学术报告会、12个健康日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诊咨询活动。为扩大影响力和患者群,我院提前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通知社会和广大患者,并将活动内容积极报道。健康日义诊照片 如:为迎接第六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我们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糖尿病的教育与预防”,与内分泌科共同策划了“蓝光行动”等系列活动,由内分泌科6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义诊医疗队,在我院门诊、索菲亚广场开展糖尿病防治宣传、免费义诊、发放宣传材料、点亮蓝光等一系列糖尿病宣传活动。

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同糖尿病患者高举蓝色丝带,组成代表糖尿病患者希望的蓝环标志,组成心形图案,象征着医护人员和患者心连心,共同关系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此次蓝光行动,共免费诊治患者1500余人,发放宣传手册近5000册,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糖尿病防治和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第八、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等媒介做好院外宣传。如,我院与省电视台《新闻夜航》联合开展了“夜航社区行”活动,新闻夜航邀请我院的专家团队每周举办一次进社区送健康,受到老百姓的强烈欢迎,活动从5月一直持续到9月。专家进社区活动,不但提升了医院的知名度,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4个视频

第九、借助媒体大力宣传医院扶贫义诊活动,扩大医院的影响力。照片和

(眼

科)

第十、围绕医院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组织、策划大型宣传活动。

如近期我们策划的以三氧化二砷发明人张亭栋老师80岁生日为契机,举办三氧化二砷造福人类40年研讨会,从而进一步宣传医院、宣传三氧化二砷对人类的贡献。张亭栋视频(2个)在活动中我们与龙广合作,从邀请专家、设计邀请函、舞台搭建、生日蜡烛、生日蛋糕、鲜花、节目等等都进行了精心策划和设计,同时邀请15家媒体莅临了晚会现场进行宣传报道。邀请函等照片

在开展学雷锋活动中,我们策划了学雷锋系列活动践行雷锋精神

1、精心策划组织“爱心送给奉献爱心的人”活动,为龙广交通台127名爱心车队队员及路况信息员进行了义诊和免费体检。前期,我们针对司机的职业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做了相关的检查项目。为每位路况信息员拍照,采集信息,设计制作爱心卡。设计制作了印有“爱心送给奉献爱心的人”背景板,启动仪式上院领导将“爱心卡”发到爱心车队队员手中,持有“爱心卡”队员及其家属在我院享受就诊优先等待遇。爱心车队队员激动地说,感谢哈医大一院,我们会将这份感动和爱传递 2、2、和学生党总支联合开展青年志愿服务队到哈尔滨市福利院献爱心

3、和研究生党总支联合开展到哈尔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义诊

4、和院团委联合组织青年志愿者在门诊开展服务活动。

三、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化的时代。我们每天知道的社会突发事件几乎都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了解到的。我们看到听到的事情都是通过媒体加工、处理过的事实,即媒介化的事实。所以正确对待媒体、协调好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消除媒体负面报道、充分发挥媒体正面宣传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举例一;我院323实习医生被害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定性为是一起“偶发治安案件”,凶手是“激情杀人”。但有些不负责任媒体以医患纠纷为导向错误地引导舆论。为防止恶意炒作,在学校、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下,我院立即将事件经过形成《情况通报》,通报给各大媒体,并第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发布。特别是在新华社、人民网、健康报等国家级重大媒体进行客观公正报道,及时澄清舆论,控制住局面。其间,包括湖南卫视、南方周末、上海东方早报等省外四十多家媒体,以医患矛盾的角度纷纷来到医院要求采访。我们一一耐心接待并婉言谢绝,并尽量取得理解和支持。

为及时扭转被动局面,把危机事件变成医院正面宣传机会。我院积极与中央电视台联系、沟通,最终,连续两天在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做了两期专题节目,树立了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正面形象。视频

2012年6月我院应卫生部邀请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媒体沟通培训”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3.23事件中如何应对媒体》经验交流,来自全国60余家部属部管的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照片 突发事件小结

1、要敢于正视媒体,不逃避,一个口径,一个声音面对媒体。

2、要保持头脑清醒,掌握与媒体沟通的尺度,避免成为媒体炒做的焦点。

3、因势利导,借助媒体的优势,抓住机会,更加鲜明地树立医院良好的形象。

举例二;救治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是全国瞩目的人物,5月13日转入我院后,众多记者踏至而来。

张丽莉在我院住院的113天,积极救治的同时,我院积极开展媒体接待和协调工作,及时发布信息,有效引导舆论,共举行三十次新闻发布会。照片每天接待省内外媒体,采取集中采访、公平对待、化解媒体间矛盾、及时沟通、赢得理解的原则,既让媒体有了发稿的“粮食”,又积极宣传了医护人员的辛苦和无私奉献。我院先后接待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大公报、光明日报等省内外50余家媒体1000余人次采访,协助媒体报道10000余次,充分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经过医护人员努力,张丽莉在我院得到了最积极有效的救治。在转入北京康复之前,我院以欢送丽莉老师,祝福丽莉老师为主题,组织省内二十多家媒体参加欢送会。为我院成功救治张丽莉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让我们再重温那激动温馨的时刻。

2013年,我

四、在积极进行正面宣传的同时,全力以赴平息负面报道

在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中,以及医院各个环节工作运营中,患者经常以向媒体投诉的方式向医院施压。为此,我们宣传部门积极协调

媒体,提供真实材料,以真诚的态度赢得媒体的尊正理解和信任,从而避免负面报道的产生。全年无负面报道,避免了由此引发的医院在全国医疗界造成的负面影响。

展望2013年,我们将在学校、医院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探索宣传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严谨求实,开拓创新,为学校、医院的中心工作增光添彩、保驾护航!

第五篇: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主题下,继承以往思想理论成果基础上,提出的两个最重要的理论。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二者的最终落脚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美好状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价值取向。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实现人、社会和自然及其相互关系和谐的现代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社会和自然及其相互关系和谐,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科学发展观中涉及到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点都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在这里想从两方面谈科学发展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到的作用。

第一是科学发展观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作用。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为赶超英美而举国进行的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还有在改革开放中,局部地区和个别领导人心目中所形成的GDP崇拜,甚至到现在很多地区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当人们为了实现这种背离社会发展的目标,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时,其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消耗和掠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它所耗费的大量有限资源,在短时间创造出的经济的增长带来的也许是无可挽救的灾难,从长期发展来看必然导致经济的下滑,加重人民生活负担。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工作方法,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也会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这不仅是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对我们生活环境的爱护,做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第二是做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以人为本,这有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而民主法治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家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和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党的建设更加科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能更好的处理好人民和上级干部的关系。近日在社会上吵得沸沸扬扬的重庆雷政富的问题正是我党中少部分腐败分子的缩影。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解决一些干部脱离人民群众,贪污腐败,生活作风差的问题,实现人民群众与干部领导的和谐。

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未来。

下载浅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构建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构建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集五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公安工作再上新台阶 ——区公安分局局长萧伟光同志先进事迹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

    构建和谐企业论文和谐企业论文: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范文合集

    构建和谐企业论文和谐企业论文: 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相结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相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之我见 陕西科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孙 强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

    莎车一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学校党的组织建设,使学校党组织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对于......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 推行干部绩效考核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 推行干部绩效考核 近年来,泸溪县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全面推行干部绩效考核,按照“突出实绩、分层分类、科学公正、量化考核”的原则,初步建立了客观、公正、公......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 邓绍锋 一、磨坪乡烤烟产业发展历史、现状 秭归县磨坪乡烤烟种植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曾有过产值税收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 企业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