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

时间:2019-05-13 03:1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

第一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

邓绍锋

一、磨坪乡烤烟产业发展历史、现状

秭归县磨坪乡烤烟种植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曾有过产值税收双丰收的辉煌,有过全县产烟大乡的殊荣。但由于过去政策导向的原因和盲目发展的主观原因,致使烤烟生产、管理、技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到位,加之烤烟市场起起落落、忽高忽低,全乡的烤烟处于艰难徘徊阶段,烤烟产业一再受挫,全乡烤烟生产大幅度下滑,政府、企业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农民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甚至部分干部群众得了“恐烟症”,有些人谈烟色变,心有余悸,顾虑重重。从1996年开始,乡党委、政府痛定思痛,充分认识到烤烟产业是磨坪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努力、付出巨大代价精心培育起来的优势产业,事关全乡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大局,烤烟产业于乡、于农、于企不但不能丢,而且必须做大做强。为此,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坚持把烤烟产业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来培育,认真总结经验,以科学的发展观,重新研究烤烟产业的发展问题,并及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从2001年起,我乡烤烟生产终于开始从“低谷”走出,有了恢复性的发展。截止2011年底,全乡烟叶种植面积达7000亩,产量21000担,产值1650万,税收可达36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7.6%、31.25%、4.5%、27.7%,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二、烤烟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多年来我乡发展烤烟生产的实际和对烤烟生产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制约我乡烤烟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及症结主要是:

一是认识上没有突破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部分乡村领导及农户对发展烤烟是富民的好产业没达成共识,对发展烤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烤烟优质、适产、高效的精神很好地贯彻落实。群众对烟的看法没有一个质的变化,广种薄收,重栽轻管。更严重的错误是有人认为烟是为烟草公司栽的,产业核心还是种点粮食,仍然抱有消极态度,不愿把更多精力、劳力、财力投入烤烟生产。这样,全乡烤烟种植比例相对较小,发展速度缓慢,总体效益不高。近两年烤烟虽然迅速发展,量上有突破,但质上没有明显的起色。

二是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近几年,部分干部的思想不够稳定,出现“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心态不够平稳,决心小、情绪大、拉客观多,缺乏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思想,不能全心全意为农民谋利益。缺乏沉下身子、深入一线抓落实的精神,抓烤烟生产措施不够有力,工作不够到位。部分抓烤烟生产热情不高,存在有布置无检查,抓落实不力的情况;有的投机心理严重,没有从落实科技措施、落实烤烟种植面积上下功夫,没有从提高烤烟生产种植水平、提质增效上思考和研究工作,存在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

三是比较效益不明显,烟农积极性受影响。种烟收益难提高。近几年虽然对烟叶价格作了一些相应调整,烟农的烟叶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烟叶与经济作物价格比,烟叶的价格优势并未有太大的改变。中央和省减免农业税,对粮食生产采取一系列倾斜政策,其它农业产业的加快发展,粮油价格上涨,烤烟生产物资、尤其是煤炭的价格居高不下,致使种烟的比较效益不够明显。同时烤烟生产与其它产业相比存在工序较多、劳动强度较大、科技要求高、风险大等特点,急于脱贫致富的农民更倾向于投入少、风险小、费工少的“享受型”产业项目,农民被动种烟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是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产业争地争劳力。首先,近几年来我乡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调整力度,蜜柚、核桃、蔬菜等产业得到发展,与烤烟产业争地争劳力现象突出。其次,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外出务工的农民增多,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更愿意选择投入少、风险小、挣钱快的外出务工致富渠道。在家种烟的农民多数是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无力担负起烟叶生产的繁重劳动,特别是相对文化素质较低,对科学种烟的内涵难以理解,科技推广难度较大。

五是农民科技素质低,影响烤烟生产。烤烟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的经济作物,从烤房建盖到育苗、移栽、管理、采摘、烘烤、分级、扎把等环节中都有很多严格的技术要求。但是,由于种烟农户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科技知识的能力差,难以把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烤烟生产当中,大部分群众习惯粗放耕作,无精耕细作意识,难以适应烤烟生产各环节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生产上墨守成规、知识更新滞后、观念陈旧、凭传统经验种烟的问题在一些技术员和广大烟农身上表现明显,病害的防治上重治轻防、田间卫生意识淡薄的问题在烟农中普遍存在。因此,在种植过程中,不是这个环节出问题,就是那个环节出问题,有的甚至个个环节出问题,这样,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

六是种烟条件差,基础设施脆弱。我乡山区分布散,面积广,海拔高差大,大部分烟地都位于高山区和半高山区,土地瘦薄,交通不便、水利设施配套不足,水利化程度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沟、渠、路不配套,抗灾能力弱,烟叶产量和质量不稳定。大部分烟地要“靠天吃饭”,每年的春旱、伏旱,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烤烟的产量、质量,烟农收益相应受到影响,制约了烤烟产业的发展。

七是规模连片种植区域小,轮作面积不大。我乡种烟土地零星分散,大部分的烟地基本属于烟农随意选择少量的承包土地种植烤烟,加上户均耕地面积不大,轮作的余地很小,村、组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控能力较弱等,致使烟地规化难度大,百亩以上的连片种植区域少,种植烟地的随意性、掠夺性使用及田间管理较差等导致烟地地力衰退、营养失衡、病虫害严重。

三、做大做强烤烟产业的对策

当前,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给烟叶生产带来矛盾;产业结构调整对烤烟种植产生较大冲击,主要是争地、争劳力现象突出;菜价高和烟用物资涨价给烤烟生产带来很大压力;行业规范和加强管理给基层工作带来困难。为此,烤烟生产如何发展,值得深思。为了让烤烟这个产业可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根据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真抓实干

烤烟生产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农、工、商、科、教、金融等部门多方面的密切配合,鼎力相助。各级党政组织、烟草部门以及各行各业,都要把烤烟生产放在振兴经济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切实加强领导,真抓实干,进一步完善干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有关烤烟生产的扶持政策,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造就一个全社会都关心和支持烟草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确保烤烟生产的稳步发展;需要进一步协调好各级部门,重视科学技术学习,提高干部和职工的知识水平,提高引导群众种好烤烟和为烤烟产业作出贡献的能力,认真落实“严、实、细”的工作作风,促进烟草经济繁荣昌盛。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粮食是基础,烤烟是支柱”,这是山区人民的共同体会。如何加强基础、巩固支柱,就要继续解放思想,依靠科技种好烤烟,提高经济效益。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思想的解放,才能拓宽思路,放开手脚,转变观念。由于烟叶生产技术含量较粮食作物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有的人对发展烤烟生产信心不足,产生畏难情绪,还有的人对烟叶生产部门效益好,待遇高,产生抵触情绪,这对我们发展烤烟生产极为不利。为此各级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一要增强发展烤烟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树立抓好烤烟生产的决心和信心;二是要树立市场观念。市场竞争讲到底是商品通过交换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烟叶,才能满足工业生产,达到优质、适产、高效的目的;三要树立质量效益观念。提高效益的核心是在于烟叶质量。为此,我们要在“三化”措施上狠下功夫,努力提高上中等烟比例和等级合格率;四要转变拼面积、凑数量的陈旧观念。过去一提到烤烟生产,不论是适宜区不适宜区,通上拼凑在此积,完成任务,导致烤烟生产水平低。要在从量上增加效益的空间不大了的前提下,必需从数量效益型转为质量效益型,烤烟才能可持续发展。各级要破除陈旧观念,树立新观念,集中精力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质取胜来搞好烤烟生产。要牢固树立“市场经济就是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观念,并用这一观念来指导烤烟生产。用好用活用足政策,严格遵守经济规律的运行轨迹,夯实基础,主攻质量,力争几年内把我乡的烤烟质量搞上去,凸显质量效益。

(三)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夯实田间基础设施建设

应充分利用目前全国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政策,重视田间基础工作,做好烟田布局和规划,重视投入扶持,切实为基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改善烟区的交通、水利等生产条件,实实在在地抓住良机,开发新烟区,建设一大批烟水路配套工程,提高烤烟生产综合抗灾能力,确保烤烟丰产丰收,增强烤烟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为了使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要避免投入的主观随意性,要充分考虑长远性与现实性,这就要求在建设基地烟田的基础上,对农田、水利、电力、道路、收购网点进行综合规划,尽快实现以烟促粮,以粮保烟,走优质高效的农业路子,把优质连片样板与水浇地工程配套起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四)重视培训,认真落实各项科技措施,走科技兴烟的道路

树立科技兴烟理念,是广大烟农急需解决的难题,更是做强烤烟产业的关键。如果对移栽的烟苗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烘烤时又缺乏技术指导,那么就是种得再多,产量再高,最终还是没有效益。因此,加大烟农的科技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应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形成共识,切实把科技兴烟,提高烟叶生产科技含量落实到行动上,增强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力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培训网络,将科学种植、烘烤技术培训开展好,做到人人参加培训、人人掌握技术,增强广大烟农的科技意识、质量意识,形成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下决心、花气力、全方位的办好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干部和群众种烟的水平,使每户烟农有一个科技种烟明白人,积极用好各项科学技术,依靠科技,提高烟叶质量。一是适当集约经营,提高群体水平,发挥规模效益。近年实践证明,要继续完善以村为单位,规划区域连片轮作。过去对轮作认识不够,缺少预见性和长远性,使烤烟地块病害越来越重,肥料越施越多,产量却越来越低,质量越来越差。要做好连片轮作这一工作,就要充分发挥统一的功能和服务功能,调整种植业结构。对连片内有地但无栽烟能力的农户,要采取调整、租用等有效办法,帮助农户各有所得;二是在生产的各种技术措施上要有创新,重点突破。要根据市场需求,即工业生产需要来确定种植品种。在结构上,要在区域布局、空间布局上科学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品种单一的问题。同时在推广优良品种时,要进一步提高优良品种对烟叶质量的重要性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优良品种的普及和推广;烟农则要根据技术要求自觉行动,做到良种良法;烟草部门要积极引进优良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三是要抓早,早育苗,早移栽,要提高烟苗素质,大力推广机耕、预整地,提高覆膜质量,坚持揭膜培土,把传统的精耕细作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整体效应;四是要施肥好,保证施肥量,要根据烟株需肥量、品种、气候、土壤、烟株生长情况等合理运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比例,做到底肥、追肥、水肥结合,分层、分次施足施够肥料,要做好测土施肥,提升科技,把经验施肥和科学施肥有机地结合起来;五是要继续抓好各级样板,提高科技到位率。办好样板,典型引路,不仅可以起到科技示范作用,而且是提高烟叶质量的突破口。实践证明,哪里的样板办得过硬,哪里的科学技术普及程度就深,普及面就宽,哪里的烤烟生产整体水平就提高,哪里的烟叶质量就好,哪里的经济效益就明显;六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田间卫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五)保证投入,连片种植,提高烟叶质量

我乡烟叶种植分散,千家万户,烟农素质差别大,其产量、质量不但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烟农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产量、质量关键在连片种植,只有连片种植,才能更好地推广优良品种更好地落实种植面积、签订种植合同、搞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做到栽培品种、移栽时节、施肥水平、移栽规格、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成熟采摘、科学烘烤、分级预检九个统一,提高群体生产水平。但是连片种植,也要因地制宜,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为推广这一措施有必要制定鼓励、扶持和优惠政策。在烤烟生产扶持政策上,要增加投入,保持化肥、薄膜、农药等价格要相对稳定。为提高烟叶质量,对上中等烟分别实行奖励。

(六)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完善技术体系,促进烟叶科技化

随着市场对烟叶质量要求的愈来愈高,烟叶生产的科技含量与技术要求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农村相当部分有文化、体力强的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致使从事烟叶生产的劳动者素质和体质不断下降,由于他们对新技术接受能力有限,无疑加大了新技术推广实施和烟叶经济政策宣传的难度。为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创新和改进烟叶生产管理方式,完善技术指导网络,开展多层次培训,为烟农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提高烟叶生产管理水平是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因此,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是提高烟叶质量和培养企业发展后劲的关键。要采取得力措施不断充实和加强烟叶生产技术队伍,并逐步优化技术队伍结构,实现技术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在技术队伍的建设上,应充分引入竞争机制,通过采取考试、考核、竞争上岗等形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将一批思想文化素质较高、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工作能力强的大中专毕业生招聘到技术队伍中来,提高技术队伍的技术指导、业务管理、科技创新能力。还要充分发挥党政公务人员的作用,做到人人懂技术,人人当师傅。在技术服务上,要建立分工负责、上下紧密、管理到户的技术推广网络,要真正做到技术服务到田、烘烤指导到炕、预检把关到户、质量管理到组。

(七)建立烟地耕作保护制度,创新烟叶生产组织模式

在进一步调整优化烟叶种植结构的同时,要用政策和加大投入力度的方式引导、组织烟农向优质产区、好田好土转移,扩大种植规模,稳定烟农队伍。通过统一规划烟地,向种烟能手、种烟大户转租种植,实行土地合理流转,促进烟叶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通过组织发展育苗专业户、种植专业户、烘烤专业户,让烟农分别从事专业化育苗、专业化种植,解决烟叶种植分散、技术推广困难、效益低下不稳、种植风险大的问题。通过建立烟农协会的组织形式,实现烟农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自行发展,以提高烟区农民组织化程度,逐步提升烟叶生产水平、管理水平、效益水平。在合理生产布局的基础上,要制定优质烟叶产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把烟叶生产融入大农业统筹规划,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积极采取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板结的有关措施,防止污染生态环境。

总之,要进一步打牢基础、进一步深化认识、进一步强化领导、进一步重视科技、进一步规范种植、进一步增加投入是循序渐进做大做强烤烟产业的关键因素,既不能盲目乐观,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也不能碰壁即屈,停止不前。要找准症结,逐步加以解决,努力实现烤烟产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省秭归县磨坪乡人民政府

第二篇:创新发展烟叶产业离不开科学发展观

创新发展烟叶产业离不开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结合烟草行业实际,现代烟草农业已经被国家局确立为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工程,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发展”二字,体现“科学”理念,全面统筹兼顾,坚持管理创新,实现持续发展。

基层烟叶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烟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和发展创新: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行任务挂联和技术承包责任制,统一技术规范,落实责任人员,增强责任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在基层烟叶站点的管理方式、管理质量、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创新方面,要针对过去存在的工作责任意识不强、自加压力不够、内部管理不紧、服务效率不高的实际情况,全面推行任务挂联和技术承包责任制,从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到全体中层干部,每人挂联一个中心烟叶站,负责对挂联站面积落实、物资准备、技术指导、员工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督查和宏观管理,重点监督指导各站落实好本辖区烟叶生产计划面积,力争做到面积落实、片区落实、农户落实、土地落实、烟用物资落实,确保所挂联站点生产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同时对各烟叶收购站点全面实行技术指导服务承包责任制,由收购站点和烟农签订《烤烟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承包协议书》,实行技术指导承包责任制,严格落实技术指导承包责任人员、技术规范、承包指标、工作内容、考核标准等相关内容,以此增强收购站点和技术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确保所在站点辖区种植规模保持稳定,生产水平、服务质量和烟农满意度均稳步提高。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考核流程,加大考核力度,逗硬兑现奖惩,建立严格有效的烟叶生产考核机制。

基层站点的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全局工作,因此,对基层烟叶站点的管理必须严格、规范、有效,并重点加大烟叶生产督导考核力度,改进考核方式,细化考核流程,严格考核标准,增加考核频次,实行多层级多方位考核,一是烟草企业要积极加强与各种烟乡镇的工作联系,同时要求各乡镇也要与驻本乡镇的烟叶技术员保持日常工作联系,烟叶技术员则要与所在片区的烟农保持密切联系,关心他们的生产情况,确保技术指导到位。二是在加强工作督导考核方面,对技术员推行双重管理和考核,即烟草局(公司)加强对他们各环节、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和考核,乡镇政府则对他们的出勤情况、技术指导服务等方面进行监督考核,给他们的工作表现、烟农反映、技术水平等进行评分,并定期反馈给县局,县局再根据乡镇考核评分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从而有效避免过去对技术员管理存在的乡镇管不着、单位管不紧的“两张皮”现象。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专业化分工、精细化管理和系统化生产,不断提高全县烟叶专业化种植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统筹兼顾,锐意改革,创新发展,增强后劲。为进一步提高烤烟生产的专业化种植和社会化服务水平,逐步适应密集式烘烤和农机具推广运用的需要,可尝试在各种烟村全面推行烟叶生产协会制度,成立种烟互助小组,全面负责烟叶生产从留地、育苗、移栽、田管、烘烤、分级、预检预验到交售等全程工作,每个互助小组同时下设4个专业组:

一是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计划落实、片区规划、合同签订、贷款办理、肥料和烤煤的组织、冬地的翻耕、农家肥的堆积、秸杆还田、烟叶交售等工作。二是技术实施组,主要负责烟叶科学施肥、规范移栽、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指导烟农合理打顶留叶、统一采烤等工作。

三是专业烘烤组,主要负责指导正确区分烟叶成熟度、合理编杆上炕、科学烘烤等工作。

四是分级扎把组,主要负责指导正确分级扎把,避免混级混部位现象,提高烟叶等级纯度,减少劳动力,节约烟叶交售时间。

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逐步实现烟叶种植的专业化,充分利用农村各类人员,从而有效实现烟农互帮互助,减少用工,增加收入。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规划设计,搞好沟通协调,严把质量标准,确保现代烟草示范新村建设工程平稳有序实施。

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紧密结合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按照行业推行的“现代烟草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的要求,科学务实、优质高效地搞好现代烟草新农村建设试点。现代烟草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工作是烟草行业关爱烟区,回报社会,构建和谐烟草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严格按照“一基四化”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目标,积极借鉴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指导,加大监督,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建设,大力改善示范村的生产、生活、医疗、卫生、文化条件,努力把该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现代生态小康新村,造福一方烟农,树立行业形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妥善处理好与地方各有关部门的关系,要积极开展沟通协调,取得地方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解决好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用水、用电、用地、环境保护、手续办理等相关问题,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宽松顺畅的环境。

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烟叶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烟农的种烟积极性。

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着眼当地烟叶产业的未来发展目标,不断挖掘新的发展潜力和促进动力,以实现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行土地有序流转制度,根据烟区土地实际利用情况,在国家现有土地政策许可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烟区烤烟发展、有利于烟农、有利于土地综合利用的宗旨,制定科学适用的烟区土地流转政策,充分调动烟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积极性。

用好用活各种有利政策,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职业烟农,对那些种烟经验较为丰富,技术成熟,基础扎实,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烟农,要进行有目的地培养,使他们逐渐成为职业烟农,通过大力发展职业烟农,逐步实现种烟面积向种烟能手集中,能有效解决长期以来烤烟分散种植存在的弊端。

制定特殊政策和待遇,允许种烟乡镇、村组干部和烟技员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当地土地流转,发展烤烟生产,其现有职务、待遇不受影响和限制。同时对种烟专业村组在烟水、烟路、烤房建设和烟机配置方面给予优先投入,重点扶持,以保护种烟专业村组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专业村组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篇:以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指导银行卡产业发展

以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指导银行卡产

业发展

[找文章到☆第1文秘(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各项工作尤其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在金融工作中,就是要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

一、以科学的金融发展观准确分析和把握全省银行卡业面临的问题

运用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作为全省银行卡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就是要在具体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面临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的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目前全省银行卡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传统观念和认识已成为银行卡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山西地处内陆,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卡的发展。首先,对银行卡业务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其次,发卡机构普遍重视提高发卡市场的占有率,而忽视对银行卡基本知识、使用方法的普及和宣传,在发行的1340余万张银行卡中,有近30%没有使用记录,一些工资卡、福利卡更多的是当作存折使用,同时,公众和商户对现金、支票等传统交易方式的依赖性也极大地制约了银行卡市场的发展,第

三,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在用卡过程中不能充分感受银行卡的快捷、安全和方便,降低了用卡需求。所以,致使银企持卡人三者利益脱节,势必制约银行卡联网联合的步伐,影响山西省银行卡产业的整体推进。

2、信用制度不健全严重制约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缺乏完善的个人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估制度,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全省统一的银行卡风险防范体系是制约银行卡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信用不理想,信用程度相对不高,直接影响了发卡行的积极性。因此,目前银行卡业务仅局限于借记卡领域,而真正具备循环信用的贷记卡凤毛麟角。由于个人信用制度的缺乏,银行无法通过对个人的监控来约束持卡人的行为,所以,银行更愿意发行风险较小的借记卡,从而规避发行贷记卡所要承担持卡人恶意透支的信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用卡功能的充分发挥和信用卡业的健康发展。

3、经济效益不明显。单从银行卡的业务量来看,我省银行卡发展速度很快,但没有带来特别明显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各发卡金融机构均把发卡量作为考核的首要指标,只片面地注重了银行卡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提高,客观上造成了沉淀卡和睡眠卡过多。另一方面各发卡金融机构发行的基本上为借记卡,信用卡仅占发卡总量的,银行卡中间业务收入份额偏低,卡功能相对单一,无法为银行带来更多的收益。

4、缺乏统一规划和配套机制,阻碍了银行卡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一是机具布放不合理。各发卡金融机构普遍注重传统意义上优质商户的开发,对大型购物中心、酒店等会努力发展,并在机具布放上对其倾斜。这样,造成了银行卡的特约商户在行业、规模上的集中,以及机具的重复布放现象。二是交易成功率不高。我省目前虽已实现全省银行卡联网通用,但由于采用金卡总中心模式,交易环节多,层层传递加以确认,清算差错时有发生。出现清算差错后,差错的查找、确认和处理需要追踪各个环节,不能做到快速、及时。三是银行卡结算手续费标准不统一。随着银行卡市场份额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各发卡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或明或暗的降低回佣率,甚至出现一家超市同时执行着三个银行卡结算手续费率,这种无序的、过度的市场竞争,不利于银行卡的长远发展。

5、银行卡业务的不规范发展,形成极高的银行卡风险。首先,目前市场流通使用的不同行、不同名称的银行卡达百余种,其功能覆盖了储蓄、ATM取款、消费、通存通兑、代发工资等项目,甚至有些卡的功能重叠,适应范围不清,增加了对银行卡监管的难度。其次,由于各银行防范银行卡犯罪的识别方法、防伪技术等不统一,不利于及时发现和制止犯罪案件的发生。再次,银行卡是一项高投入、高回报的业务,对技术的依赖性较高,随着联网联合的进行,其

潜在的风险也会加大。

6、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我国银行卡业务与在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山西省银行卡从业人员的相对数量较少,整体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技术不强,服务行为较为随意。特别是在银行卡市场策略、营销管理、操作技术等领域的人才更为缺乏,成为制约银行卡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指导银行卡产业发展

第四篇:以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指导银行卡产业发展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

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各项工作尤其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在金融工作中,就是要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

一、以科学的金融发展观准确分析和把握全省银行卡业面临的问题

运用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作为全省银行卡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就是要在具体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面临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的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目前全省银行卡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传统观念和认识已成为银行卡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山西地处内陆,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卡的发展。首先,对银行卡业务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其次,发卡机构普遍重视提高发卡市场的占有率,而忽视对银行卡基本知识、使用方法的普及和宣传,在发行的1340余万张银行卡中,有近30%没有使用记录,一些工资卡、福利卡更多的是当作存折使用,同时,公众和商户对现金、支票等传统交易方式的依赖性也极大地制约了银行卡市场的发展,第三,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在用卡过程中不能充分感受银行卡的快捷、安全和方便,降低了用卡需求。所以,致使银企持卡人三者利益脱节,势必制约银行卡联网联合的步伐,影响山西省银行卡产业的整体推进。

2、信用制度不健全严重制约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缺乏完善的个人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估制度,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全省统一的银行卡风险防范体系是制约银行卡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信用不理想,信用程度相对不高,直接影响了发卡行的积极性。因此,目前银行卡业务仅局限于借记卡领域,而真正具备循环信用的贷记卡凤毛麟角。由于个人信用制度的缺乏,银行无法通过对个人的监控来约束持卡人的行为,所以,银行更愿意发行风险较小的借记卡,从而规避发行贷记卡所要承担持卡人恶意透支的信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用卡功能的充分发挥和信用卡业的健康发展。

3、经济效益不明显。单从银行卡的业务量来看,我省银行卡发展速度很快,但没有带来特别明显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各发卡金融机构均把发卡量作为考核的首要指标,只片面地注重了银行卡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提高,客观上造成了沉淀卡和睡眠卡过多。另一方面各发卡金融机构发行的基本上为借记卡,信用卡仅占发卡总量的4.5,银行卡中间业务收入份额偏低,卡功能相对单一,无法为银行带来更多的收益。

4、缺乏统一规划和配套机制,阻碍了银行卡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一是机具布放不合理。各发卡金融机构普遍注重传统意义上优质商户的开发,对大型购物中心、酒店等会努力发展,并在机具布放上对其倾斜。这样,造成了银行卡的特约商户在行业、规模上的集中,以及机具的重复布放现象。二是交易成功率不高。我省目前虽已实现全省银行卡联网通用,但由于采用金卡总中心模式,交易环节多,层层传递加以确认,清算差错时有发生。出现清算差错后,差错的查找、确认和处理需要追踪各个环节,不能做到快速、及时。三是银行卡结算手续费标准不统一。随着银行卡市场份额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各发卡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或明或暗的降低回佣率,甚至出现一家超市同时执行着三个银行卡结算手续费率,这种无序的、过度的市场竞争,不利于银行卡的长远发展。

5、银行卡业务的不规范发展,形成极高的银行卡风险。首先,目前市场流通使用的不同行、不同名称的银行卡达百余种,其功能覆盖了储蓄、ATM取款、消费、通存通兑、代发工资等项目,甚至有些卡的功能重叠,适应范围不清,增加了对银行卡监管的难度。其次,由于各银行防范银行卡犯罪的识别方法、防伪技术等不统一,不利于及时发现和制止犯罪案件的发生。再次,银行卡是一项高投入、高回报的业务,对技术的依赖性较高,随着联网联合的进行,其潜在的风险也会加大。

6、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我国银行卡业务与在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山西省银行卡从业人员的相对数量较少,整体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技术不强,服务行为较为随意。特别是在银行卡市场策略、营销管理、操作技术等领域的人才更为缺乏,成为制约银行卡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以科学的金融发展观统筹全省银行卡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科学的金融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工作措施,把全省银行卡业的发展与山西经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银行卡发展的社会环境。首先,把银行卡应用发展与山西经济发展紧

密地结合起来,政府、金融、商家齐动手,共同建立山西银行卡发展的战略目标,并配套相应的政策,不断提升银行卡应用水平,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宣传、鼓励、推动银行卡发展的氛围。其次,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有效地保障持卡人的利益,形成敢于消费、愿意消费、带动消费的良性的持卡人消费理念,从而以银行卡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山西经济的发展。

2、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体系,培育健康的银行卡市场。整合各发卡机构持卡人信息资源,逐步尝试建设持卡人信用评估体系。结合央行征信系统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发卡机构持卡人信息资料加以综合利用,建立一个可以反映借款人基本信用水平的信息系统。既可以大力推动全社会使用信用卡的步伐,也可以方便发卡机构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确定不同的信用等级额度,有效降低持卡人恶意透支的风险。

3、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拓宽经营渠道。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建立完善的银行卡客户分析评估系统。利用现有的银行卡客户资料,培育和发展贷记卡客户,为适应入世和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二要加强合作,从而达到共享商户、共享资源,减少投资和资源上的浪费,而且通过合作建立起一种良性竞争关系。三要明确市场定位,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各发卡行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和客户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方案,研究开发并大力宣传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新型产品。四要加大银行卡与其它业务的融合,真正实现“一卡多能、一卡多用”的目标。五要注意培养广大客户持卡、用卡意识,一方面可减少现金流量,另一方面可提高银行卡的收益水平。

4、巩固银行卡联网通用成果,推进银行卡联网通用向纵深发展。一方面在全省已完成了银行卡各类受理机具标准化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终端机具的技术标准测试工作,保证机具联网通用的可靠性,实现全省各市县的银行卡联网通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专业服务机构,提高银行卡服务质量,逐步探索专业化服务机构培育的新路子,有效地解决跨行交易差错处理不及时、交易成功率偏低等问题,从而在建立统一的银行卡服务标准基础上促进商户和持卡人服务各个环节的专业化、规范化,改善质量,提高效率。

5、防范和化解银行卡业务风险。发卡机构要制定严格的岗位制度,定岗位、定职权、定责任,狠抓监督落实,努力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充分发挥金融监管职能,避免以不合理竞争手段扰乱银行卡市场秩序的行为,同时,各商业银行要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广大银行卡用户熟知和掌握必要的使用银行卡的知识,培养良好的用卡习惯。特别是在ATM或POS机上取款或消费时,更要注意自己的卡号、密码的保密安全,不要随意将卡交于他人或告知自己的密码,以防发生盗用和其他欺诈行为。

6、按照市场规律,积极稳妥地推动银行卡业务的集约经营,推进联网通用中介服务的市场化改革。“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的引进,是我省银行卡经营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是我省银行卡发展整体思路的一部分。该公司将根据山西省各发卡金融机构的委托,在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下开展专业化服务。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实行商户的统一管理发展、POS统一布放维护、统一商户银行卡结算手续费率、统一受理标识等方面的工作,向各发卡机构提供银行卡联网交易的网络及清算系统,并负责网络维护和资金清算,实现银行卡网络和终端机具市场化经营。

7、学习先进经验,以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和实践。

一是在制定银行卡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时,在充分考虑国内银行具体情况的同时,也要注意参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和作法,为我国银行卡尽快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二是在做好银行卡基础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挖掘银行卡作为现代金融产品在消费信贷、网络银行和电子商务等业务中的潜力,并在不断运用和发展中强化全社会使用信用卡的现代意识和消费观念。

三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发挥我国的政策优势和现代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力量,不断探索适应我国的信用管理模式,以银行卡联网通用为契机,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的信用管理体制。

四是加强与外资银行的交流和合作,重视对银行卡国际操作规程的学习和使用,并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培养人才,加入WTO后5年内对外资银行暂不开放零售银行业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寻求与外资银行合作和交流的各种途径,培养人才,壮大专业技术队伍,增强与之竞争的能力。

第五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做好贵州民族语言文字工作

贵州省民委副主任

刘晖

有机会参加教育部召开到2009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感到十分高兴。这里,我就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情况作简单汇报和交流,以求教于各位领导和同志。

一、贵州民族语文工作的基本省情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省份,堪称少数民族语言“富矿”省。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贵州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贵州宝贵的人文资源。全省总人口近4000万,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7个,人口15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9%。在全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土家族和回族转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在全省15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有900多万人以母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其中有500多万以妇女和儿童为主的人不懂汉语,有200多万人只是半懂汉语。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通晓当地主体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较为普遍。

从上世纪50年代新创民族文字诞生后的1957-1958年,贵州陆续开展了苗文(4种)、布依文、侗文和彝文(本民族传统文字)的实验推行工作(期间还在壮族地区推行过壮文)。1959年以后,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曾一度中断。自1981年秋开始,我省民族语文工作得到恢复实验推行。推行工作由最初的几个县逐步发展到高峰时的57个县(市、区、特区)。到目前,共开办农村扫盲点6000余个,学员45万余人,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点)1350多个,学生37万余人。加上其他渠道的学习,全省掌握民族文字的人数达100余万人;民族语文课本、读物及报刊杂志近100种,出版发行300余万册(份)。

5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省推行民族语文是成功的,是符合贵州实际的,深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对促进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发展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届省委省政府对民族语文工作十分重视。在2008年10月的全省第六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在不通晓汉语的民族地区开展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双语”教育,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林树森省长在2008年5月12日 省政府第一次民族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支持力度,使少数民族不但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而且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省民委认真组织学习省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既要站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高度认真思考,也要切实遵循教育规律特别是母语教育与民族教育的规律,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协同配合我省教育主管部门,探讨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及时把省领导关于大力支持“双语”教学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2008年12月初,根据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石宗源同志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精神,按照我委的具体分工,语文办提出并上报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石宗源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双语教育工作的初步意见》。

二、2008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我省民族语文工作

一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先后到我省黔东南、铜仁、六盘水、黔南州等州、市、地调研,共走访基层单位和教学点28个。

二是开展了新创民族文字学习使用认同情况内部调研。先后在雷山的陶尧小学、凯里学院、省委党校第38期民干班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多数看法对新创民族文字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主张从民族工作大局上慎重对待新创民族文字。此项调研为民族语文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三是认真传达学习和贯彻全国民(语)委系统民族语文工作会议精神。2008年4月6日 至9日,国家民委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全国民(语)委系统民族语文工作会议。省民委党组对学习贯彻国家民委“海南会议”精神十分重视。委主要领导及时听取了会议精神汇报,委主任办公会议认真组织了传达学习,研究了结合省情贯彻落实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二)认真抓好双语文教材、读物、工具书的编译出版工作

一是组织有关专家完成了苗语文(川黔滇方言、湘西方言)、布依文、彝文的第三册,苗语文(黔东方言)、侗文的第二册等6本小学双语教材编译工作:。

二是积极与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协调,对2007年所编译5本双语教材进行了审查。经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审读和相关部门审定,4本双语教材获得通过,已交付出版。三是完成了《侗汉常用词典》的编著及出版工作。《侗语成语集》已交付出版。《贾理》等读物的组稿编译正在按计划推进。

(三)加强双语师资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

根据基层对双语师资的实际需要,拟定2008年“双语”师资培训计划,全年共培训双语师资351名。其中与省教育厅合作,在贵州民院民族文化学院先后举办了苗(西部方言)汉和彝汉双语师资培训班各一期,共培训学员198人;积极支持与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双语师资培训,分别在松桃自治县举办了苗文师资培训班;在六盘水,市民宗局与市教育局举办了“布依文师资培训班”;从江县民宗局与县教育局举办了“侗文侗歌”双语文师资培训班。

(四)推进“民族语言环境建设示范区”试点工作

一是配合与指导开展“松桃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各项工作。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民委的示范点,自2006年8月启动以来,工作成效受到了国家民委的肯定。我们继续指导做好2008年的项目论证与监督落实工作。在认真总结其成功经验基础上,经委领导签发,于8月向国家民委上报了《贵州省民委关于松桃苗族自治县“苗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工作情况及2008年工作计划的报告》,积极争取了国家民委对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2008年12月上旬,我们对松桃苗族自治县“苗语环境建设示范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与松桃方面共同探讨,在认真总结前两年成绩与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方向,明确了今后从“苗语环境建设示范区”上升为“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示范区的工作思路,以期通过“双语和谐”的环境建设,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二是借鉴“松桃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工作经验,针对我省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迫切需要加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实,结合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需要,初拟了《贵州省“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示范点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积极与省语委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有我省特色的双语环境示范点建设。

三是逐步选点探索推进“双语和谐”环境示范点建设。在继续指导抓好“松桃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工作的同时,初步选择毕节市的大南山(苗语西部方言-汉语)、榕江县的宰荡村(侗语-汉语)、六枝特区的居都村(仡佬语-汉语)、威宁自治县的板底村(彝语-汉语)4个点,作为2008年启动的“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示范点。

(五)做好全省双语教学点的管理、指导、督促和扶持工作

2008年6月24日,与省教育厅民教处协同组织召开了双语教学工作座谈会,就我省使用母语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开展双语教学进行了认真研讨。来自教育厅、省民委,有关州、地、县、双语教学点及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省教科所等有关单位的学者和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参加座谈会的多数代表认为,立足实际需要开展的双语教学,既是落实民族政策的体现,又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语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把民族文化进校园与双语教学有机结合,不仅是深化民族地区学校素质教育改革,而且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

同时,加强对基层双语教学单位工作的支持与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和“自愿自择”原则,坚持分类指导。凡基层教学单位自愿开展双语教学,认真给予业务指导和双语教学专项经费的支持。

(六)启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根据中央和我省关于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规划,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关于“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数据库”的目标任务,为保护和抢救已经处于濒危状态的仡佬族语言和文化,省民委主要领导明确指示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将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列入2008工作目标。为了顺利完成此项工作,省民委成立了以包括委领导、省仡佬学会负责人、专家学者在内的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评审委员会,2008年6月5日召开了仡佬语言数据库建设工程及仡佬族文化综合研究课题论证会。

仡佬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之一。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仡佬族58万人口的96.5%居住在贵州境内.仡佬族中会说仡佬语的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万人下降到本世纪初的约6000人,目前估计只有3000人左右。国家语委将其列为国家濒危语言种类,要求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同时仡佬语也是我省唯一一个被国家确认为濒危语言的语种。因此,建立仡佬语数据库,并及时开展仡佬族文化综合研究,对于仡佬族语言的存史抢救和文化的保护、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省民委及时开展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工程,受到国家民委、省仡佬学会、语言学界、文化界等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省社科联负责以及贵州日报等新闻单位代表充分肯定《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及仡佬族文化综合研究》对于仡佬族语言的存史抢救和文化的保护、传承的作用。

最近,贵州省仡佬学会在贵州民间发现了一本被称为《九天大濮史录》、初步考证被认为成书于南宋郑清之之手、属于1906年抄本的此书,所记录的仡佬族古代史及其他内容,对仡佬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对夜郎史、贵州古代史、南方民族历史的研究,是珍贵的资料。全书共511页61个细目(含“大元夜郎国邑图”一幅),由线装四卷合订构成,每面竖写双文5列,全书共约6000余字。并列的双文,一列即汉字为黑墨,而另一列即朱砂书写的被认为是仡佬族古文字。专家初步的看法是:被认为是仡佬族古文字的文字符号,是一套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对寻求中国古文字研究的突破,应当具有重要的价值。《九天大濮史录》一书在我省遵义发现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光明日报、中华民族报对此均作了专题报道,引起了省民委高度重视。2009年2月11日下午,我们听取了省仡佬学会及有关学者关于“发现仡佬族古文字”的情况介绍。贵州省民委已向国家有关部委报告,希望引起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权威考证。

(七)认真做好民族语文信息化、规范化等相关工作,继续支持彝文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国际编码申报工作

形成民族语文标准化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关于支持做好彝文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申报国际编码的工作总结;彝文计算机软件项目研究情况汇报材料。

(八)进一步做好跨省区民族语文协作工作

国家民委4月6-9日在海南召开的全国民语委系统民族语文工作座谈会,强调跨省区的民族要建立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协作机构,要求以人口较多、相对集中的省份牵头,有关省份的民族工作部门和民族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参加,不定期地开展组织协调工作。当前,我省民族语文工作涉及协作的基本情况是:

一是苗文湘西方言:我省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与湖南的湘西自治州,一直保持着较密切的民族语文工作联系。近年,我省组织编译出版的双语教材、读物、工具书等,在印量上,基本上也考虑了湘西的需要。此方言的协作组织是否建立,当前可暂不考虑;即使以后要考虑,也在地州一级建立协作组织即可。

二是苗文川黔滇方言。一方面,川黔滇方言的苗文需要与四川、云南商议协作问题。另一方面,川黔滇方言苗族与国外苗族语言一致,但使用着不同的苗文。1997年后,某国基督教人士曾经到过贵州苗族教区考察,他们多次要求派人到这些地方传授国外苗文,但都遭到了有关部门的强烈反对。目前,贵州境内的苗族群众,还没有人公开学习国外苗文。如何解决川黔滇方言苗文和国外苗文的使用问题,这个工作需境内外苗文机构共同协作研究。

三是关于滇东北次方言新老苗文的使用问题。贵州境内的滇东北次方言苗族主要集中在威宁、赫章一带。滇东北次方言老苗文创制时间较长,推行范围较广,1956年创制和改革后的苗文方案,推行时间较短,大部份苗族群众是支持和拥护推行改革后的苗文方案的,但仍然存在所谓的新“规范苗文”问题。如何解决滇东北次方言新老苗文以及“新规范苗文”的使用问题,我们认为同一次方言必须使用国家帮助改革的拉丁文字,个别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新老苗文并用,逐渐过渡到拉丁苗文;今后向国务院申报滇东北次方言苗族文字为正式使用文字必须是拉丁苗文。我们必须以大局为重,以民族利益为重,从一切有利于民族发展进步的角度来规划民族文字的改革方向。

四是关于侗文协作问题。侗族300百万人口中,近200万在贵州,因此贵州省责无旁贷,应当按照国家民委要求,承担牵头的责任,积极促进黔、湘、桂、鄂等跨省区的侗族语言文字协作机构的早日建立,以便及时开展协作。2008年10月中旬,在省民委召开的纪念侗文创制5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期间,围绕建立跨省区侗文协作组织问题,与广西三江自治县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充分交换了意见。11月中旬,在广西三江自治县举办的纪念侗文创制5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我省与会代表和三省(区)代表就建立跨省区协作组织问题进行了协商,初步形成了一个协作组织方案。有关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

五是关于彝文协作问题。彝文协作是目前各文种运作较为正常的工作,牵头方面是四川。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支持、积极参与,按照分工,做好工作。

(九)认真做好民族语文宣传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组织编辑《贵州民族语文工作50年》(暂名)的前期工作。随着苗文和布依文的先后批准试行,1958年12月,侗族文字方案经中央民委[(58)民杨字第795号]批准实验推行。至此,新中国为我省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创制的母语文字进入了三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同时,彝文的规范与使用在新中华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焕发出蓬勃生机。50年来,我省民族文字的试行留下了许多不平凡的印记,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面总结50年来我省开展民族语文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广泛收集对我省民族语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评估民族语文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语文工作的思路创新;也为了记载和反映一代又一代民族工作者特别是老一辈语言学家为民族进步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为此,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贵州民族语文工作50年》一书。围绕入编内容,已发出邀约文稿的函100多件,广泛征集50年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珍贵资料(含图片)。

二是分文种组织和筹备召开了民族文字创制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纪念布依文50周年座谈会于2月26日 举行;纪念侗文5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于10月16日 在贵阳召开;纪念苗文创制50周年座谈会于12月18日 在贵阳召开。

三是组织召开了“纪念国际语言年座谈会”。12月1日,在贵州民院民族文化学院组织召开了“纪念国际语言年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贵大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所的领导和外籍专家学者,贵州民族学院的专家代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研究的代表和新闻界代表。本次座谈会达到了交流对党和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理解,沟通我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省情,广泛听取有关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等目的。

四是以纪念民族语文工作50年为主题,与贵州民族报联合推出宣传专栏和系列文章,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由于组稿与策划到位,2008年,贵州民族报共编发民族语文专版5个,各类文稿70多篇。此外,省民语办还编辑印发《贵州民族语文工作简报》23期,更新《贵州民族语文宣传窗》两期。

(十)积极参加有关学术活动

切实加强民族语文工作的省际交流与协作。先后派员参加了8月在上海举行的世界翻译大会,参加了9月初国家民委文宣司、中华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国译协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在西藏林芝地区组织召开的第九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暨全国民族译协会长、秘书长工作会议。认真做好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学会管理和参与做好贵州省少数民族翻译协会相关工作。完成了 “贵州省民族语文休息化调查报告”(三万字)。

三、关于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是喜迎建国60周年大庆之年。贵州民族语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和贵州民族工作的大局,切实把握贵州民族语文工作的省情, 认真贯彻全国民语委系统民族语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平等原则,保障我省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实事求是,分类指导,慎重稳妥地推进民族语文工作,以多语和谐促进民族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具体工作是:

(一)配合开展民族语言文字立法调研和语言普查工作

一是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和国家民委抓好在我省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立法调研;二是积极配合省人大已经立项的《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立法调研。同时,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我省语言普查的有关工作。

(二)认真抓好“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示范工程

从2006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民委选点在我省松桃自治县开展了“苗族语言环境建设示范区”试点工程。实践证明,语言环境建设是一项涵盖面广、极富弹性、有远大纵深的综合工程,是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语言文字“自愿自择”的学习使用需求与“政府供给”保障的结合点,很适合我省省情。一方面,要遵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努力为各族群众提供学习使用普通话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及我省的相关法规,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在“自愿自择”原则下的学习使用母语的需要。

因此,我们拟与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商议,联合推动“双语和谐”(少数民族母语和汉语普通话)环境示范点建设工程。2009年,首先对我省仍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口较多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按每个民族至少一个点,其中苗族按文种至少4个点,逐步开展“双语”环境示范点建设工程,使本民族母语(文字)与汉语普通话双语和谐,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教水平的提高。

(三)积极稳妥地协同推进“双语”教学

我省双语教育必须立足省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平等原则,既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切实保障少数民族“自愿自择”地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科学把握母语思维特点,严格遵循民族教育规律,必须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从而把省领导关于加强双语教学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在对待“双语”教学问题上,应当尊重教学单位从本校、本班情况出发而作出的或开展或不开展双语文教学的意见;与教育主管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在双语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为基层教学单位开展双语教育提供相应的条件。

(四)继续推进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工程

语言已经被公认为一种国家资源,是文化资源宝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文化多样性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多样性包括语言的多样性的基础上的。因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数据库”的目标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语言分为充满活力、有活力、有濒危迹象、已经走向濒危、已经濒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交际功能六个等次。我省尚存的少数民族语言,绝大多数处于“有濒危迹象”和“已经走向濒危”两种情况,而仡佬语,属于“已经濒危”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我们从仡佬语数据库建设着手,及时开展濒危语言的存史抢救。2009年,要在2008年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工程初步完成田野调查基础上,继续推进并基本完成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同时,2009年还将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工作安排全面开展全国范围的语言普查及有关调研工作。

另外我们在准备完成以上四项主要工作的同时还要认真抓好以常规性工作。一是民族语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针对我省民族语文工作和教师专业队伍人才匮乏等实际,继续支持贵州民族学院抓好基地建设工作,逐步在毕节学院等有关州、市、地建立双语师资和民族语文人才培训基地。二是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双语教师奇缺,是严重制约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山区开展双语教学的“自愿自择”需要,一方面,积极配合基层民委和教育部门分期分批共同举办双语教师骨干培训班;另一方面,在贵州民院直接安排200人的骨干培训。三是全省双语教学点联系指导。继续支持省级双语教学联系点开展工作,量力而行地对其他双语教学点予以资助。四是双语文教材、读物、工具书的编译出版。我省民族语文教材特别是农村实用科普读物和工具书奇缺。按照十一五”双语教材编写计划,2009年要与省教育厅民教处合作,报经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立项,组织专家编撰新一批双语教材,交由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出版社公开出版6个文种各一册;编译出版各个文种《风情旅游100句》作为课外读物。五是探索母语文学前教学实验。按照省教育厅和省民委黔教民发[2001]361号《关于建立学前“双语”教学点的通知》,2009年按计划以10个作为省属实验点予以资助,切实推进学前母语教学实验工作。六是加强跨省区民族语文协作。跨省区协作是国家民委组织和倡导的民族语文协作组织。在我省7个语种中,除布依语文外,其他都是跨省(区)或跨国境的文种,都要进行跨省(区)协作。因此,要加强省际协作,开展交流研讨。七是民族语文工作队伍学习培训和专题调研。参加国家民委、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等举办的相关培训和学习考察,组织全省民族语文工作者参加有关培训和学术交流会议;完成国家民委等中央部委安排的专题调研任务,其中主要参与做好本届省人大常委立法项目的《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立法调研。八是民族语文信息化和规范化工作。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和信息化工作是民族语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关我省乃至全国民族语文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推进。其中,按照基层需要,宜尽快制作几个文种的标准音网上学习声像文档。九是民族语文宣传及科普推广等工作。继续以多种方式加强对民族语文方针政策的宣传;二是制作民族语言(文字)的科普声像包括组织有关人员将相关广播影视及科普资料用民族语文翻译和进行涂磁录音等,使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众拥有获取当代信息的渠道。十是为进一步宣传党和国家民族语文政策,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石宗源和林树森省长关于“双语”教学的重要讲话,为广大民族语文工作者、双语人才提供交流平台和满足读者之需要,我们拟创办《贵州民族语文》(内刊)杂志。

同志们、朋友们:欢迎各位到贵州指导工作,参观旅游。我省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在您的关心和支持下一定能够迎来新的、更加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下载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医院宣传工作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2012年,宣传部门在学校、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引下,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对外积极协调媒体,通过积极的正面宣传报道,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对......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职工互助保障发展专题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职工互助保障发展 职工互助保障历经多年发展,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为职工群众抵御风险,纾困解难,构建和谐社会较好地发挥了补充保障功能。但与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集五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公安工作再上新台阶 ——区公安分局局长萧伟光同志先进事迹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

    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发展的思考

    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刘新跃 日期:2008-01-09 16:07:55 点击数:641 刘新跃学习十七大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已胜利闭幕,师党委要求七师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粮食经济跨越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粮食经济跨越发展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粮食经济跨越发展2010-06-29 18:43:52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控申工作创新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控申工作创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

    莎车一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学校党的组织建设,使学校党组织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对于......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 推行干部绩效考核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 推行干部绩效考核 近年来,泸溪县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全面推行干部绩效考核,按照“突出实绩、分层分类、科学公正、量化考核”的原则,初步建立了客观、公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