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18:4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

第一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sixth edital)

唐述春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个人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我们规划、推进个人成才、加快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个人发展的科学可以说是时代为我们提出的全球性课题,现实在呼唤一门新兴的科学——个人发展观,这个个人发展观至少是融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决策学、养生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对策论等相关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我们可以得出,个人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家庭与事业的全面兴旺。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体现在个人发展上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家庭事业全面兴旺为根本指针谋发展、促发展,努力营造个人全面进步所需的多领域、多文化、多环境的系统性需要,切实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让所有外在资源与内在动力真正围绕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发挥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体现在个人发展上就是要统筹学习与实践,统筹自我发展与广结良缘、统筹做事与做人、统筹消费与赚钱、统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个人发展上就是推进的过程要做到可持续性,并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个人全面成才及家庭事业全面兴旺。坚持走出一条稳定性好,可持续提升的发展道路,谋得经得起时间与空间多维变化考验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在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认真总结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入分析发展过程中各阶段实际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个人发展实现家庭与事业的全面兴旺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运用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抢抓机遇,努力奋斗,更好地完成各成长阶段我们肩负的发展任务,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人生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能力建设的各个环节,学好用好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以点:

首先,必须紧密结合个人实际,针对个人发展目标,拟定自己的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

既然说是个人发展观那么决定权就应当在于个人手中。有些人从读书到就业都没得自己做过主,个人发展的方向完全交给了别人,当他终于摆脱他人的代办,又到了上有老下有小谋生才是最重要的阶段。他的一生幸福与否在个人发展上他的内心没有遗憾那是假的,造成这种个人发展不能自主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的文化意识,长期受儒家和道家文化的教育,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崇师、尊老、忠君、“三纲五常”的意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己做不了主,家人又感到不包办代替做主是缺位的思想,这正是发展思想上的禁锢,必须要破除的禁锢。

我们用内外因原理来分析个人发展,内因是根本,同时外因是条件,个人应该成为自己发展和学习的主体、主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紧围绕全面发展的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在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要形成个人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发展。要实现个人发展规划,必须确立发展目标,而目标必须具有客观性,应该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并且是可评价的可考核、明确、具体的,是可量化、可分解的。首先要了解自己做这件事的最终目的,并在此目的的指引下展开自己的行动。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一步跨入自己的理想世界,都不可能瞬间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一个人的成功之路是由一个个目标的实现来铺就的,一个目标实现以后,一个新的目标必然出现在前方。因而,一个人最终价值的实现就是在一个个具体目标的实现中体现出来的。而这些具体目标也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是在一个人的人生总目标统领之下分解而来的,学习中国改革的经验“小步快走,边走边修”正是为了更好地紧贴现实性,坚持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每走一步都能够离我们的总目标更近一点;频繁地变换目标与没有目标,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同样是有害的。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所有的行动必须服务于自己的目标,所有与达成此目标无关的行动都是必须摒弃的对象,只有这样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

个人的能力成长,受到教育程度与实践面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建设过程,不可能超越个人成长阶段。只有随着阅历不断增加和持续学习拓展来推进,要从个人情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做到既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的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自己全面发展;发展过程中要吸收他人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的高度而不被历史所托累,结合时代新需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明确人生各成长阶段个人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课题,寻求实践载体,积极投身实践,要充分认识个人各方面素质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老老实实地艰苦努力,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要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德、智、体、美、劳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个人发展效率,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实现个人价值,推进自己的全面进步。

人的发展是自然成长的过程;但恰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基本的物质生活这个前提,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和物质生活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就会越利于创造得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改善生活,而物质条件越充分,又越能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探索成长规律,就要根据个人情况走适合自己的路,整合自己的资源,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务必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提前加速发展、要看眼前,更要看长远,不为一时小名小利所累,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一部分人才出来社会通过经验累积收入不断增长,而忽视了市场新需求或没有预见与及时跟进市场需求,安于现状,既不以更高层次的规格要求自己,也没有深思知识更新加快,后生可畏性,必将慢慢就失去了优势触及到自己的瓶颈。历览古今贤,个人发展绝不仅仅靠工作之内累积,也非单独依赖个人学识,而应是统筹个人与他人,当前与长远,理论与实践,工作内与工作外等多个方面谋划的持续发展来成就的。在汲取他人发展血泪教训、借鉴他人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一步步成长而来,非朝夕之功,一役之成,更难以一蹴而就。

其次,个人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做到统筹协调;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推进个人发展的根本方法。提出了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把发展看作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强调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着眼于长远利益,以前瞻性眼光创新发展模式、优化能力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物质与精神、贡献与享受的良性互动,坚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指引个人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内强素质与外塑形象、发展速度与质量、被动适应与主动改变关系;自我革新、发展、稳定等成功构建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努力做到“四个统筹”,即统筹当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筹个人实力与外在凭借、统筹天赋特长与先天不足,统筹身体健康与克尽努力,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实现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协调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

我们不仅要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成就未来,更要明白在什么阶段、什么载体下、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在哪里学等等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个人的发展效率,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获,进而大踏步进入人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把增强自主创业能力作为调整能力结构、转变个人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按照自主创业、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知识作为第一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内强素质战略和外塑形象战略,对自己的能力结构,坚持统一筹划、开发有序,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分,什么是爱好,什么是专业,什么是远景前瞻性要强化的东西。特别是自主创业能力事关个人核心竞争力,在事业瓶颈和拓展的关键时刻,关键本领必须依靠自己,要做好超前部署和基础研究,以市场为导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增强个人发展活力。

为了更好的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更好地把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为实现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奋斗,过程实施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弘扬核心竞争力、培育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爱好,提倡一专多能。价值观上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认可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能不能做好形象宣传工作,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思想品德与诚信要经得起考验,着力营造对自己个人发展有利的舆论氛围;遵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为我们正确认识、全面把握和积极履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方向。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谋求发展中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促进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深化对个人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个人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能够推动个人科学发展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树立发展的系统性思想,要以确保各方面协调为依据,扎扎实实推进。

对于我们的努力与收获也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成绩,既要看收入增长,又要看人际和谐、身体健康指标,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

再次,要志存高远,有战略眼光,做到发展的可持续;

人的快乐应当是来自于越来越少的对外界的依赖,加快转变不科学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努力做到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应在个人发展中优化能力结构、做到各职能要素有机的,系统的推进,正如木桶装水的多少,不是由它的长板决定而是由它的短板决定的一样,综合能力是个人发展好坏的决定性力量。个人发展中忽视能力结构优化,对瓶颈制约视而不见,不以持续性个人进步为指针,加班加点混工资或安于现状舒适不求长进,片面追求一时的高回报,势必会步于“木桶理论”的短板困境,就不可能做到可持续的个人发展。古今国内外人们走不通的、没有前景的路我们自然不要再去重蹈,而是要从我们实际出发,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走出一条立足于时代与个体特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能力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形成以德为基本、智和体为支撑、全面发展的格局,做到全面发展有特长,这个特长就是我们的立身之本,高人一筹的专业技能。只有能力结构优化,各项事业能协调推进,有前景、可持续进步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发展的硬道理。

过去的经验,是我们树立发展观的历史根据,众多的例子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基于过多外在依赖的非科学发展对我们持续构筑家底与事业全面兴旺的幸福生活是不可依赖的,靠不住、不管用的。必须始终坚持个人全面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自己的各方面资源利用好,协调好,将人生看成一次远征,明确自己目标点,首先要找对方向,因为我们没有目标与方向我们就永远到不了那里,然后才是处理速度,既要讲眼前速度,又要想长远后劲。要敢于放弃既有的安逸,决然果断地扔掉部分“行囊”,为未来赢得速度,抢得先机,因为现在的拥有可能正是长远发展的负累,对此我们要阶段性地有所取舍。

特别当我们出社会四年左右,收入增长就向瓶颈靠近。从许多个人收入发展进程表明,当毕业四五年后,收入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举措得当,就能促进个人发展和平稳进步;谋划不当或安于现状,则可能导致长期徘徊不前。这一时期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个人期望与现实矛盾需要妥善处理的凸显期。此时,一部分人有了衣食无忧物质基础,得心应手的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安全区,自然地很多人因此丧失了斗志,才出社会时那种雄心大志一去不复返了,甚至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日日按部就班,个人事业徘徊不前,要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要划地自限,勇于走出自己的安全区,走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

要做到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要解放思想,要志存高远,着眼大路,从根本性,全局性,从确保实现各成长阶段目标的战略高度,精心设计所处年龄段的发展主题,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和力行科学发展观,将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个人发展转化为自觉的内在行为。子曰:“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也正如林国强先生所讲“有些人有才,有学问,人品也好,但眼光志向不太远大,大方向把握不准,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结果不怎么理想。所以一个见识好的人往往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力发挥到最大”。欲成大事,还要看他有没有气度,气度影响格局,性格决定未来,见识高远,气度恢宏,有其二者,再用科学的个人发展以贯之人生全局,定能实现家庭事业的全面兴旺。

最后,要在着眼于个人发展的全局上,强化学习与实践;

信息极大繁荣使我们更广泛的接触这个世界,以其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反动,低级趣味,沉迷性娱乐弥漫,我们的交际面也随之无限扩大、人与人的联系更加方便,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统筹内强素质和广结良缘的要求更高。对如何适应社会找准个人定位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就要有针对性的加速开发自己的潜力,把个人的发展放到社会的大局中来思考,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乘势而上。

要遵循个人成长规律,抓紧解决当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的制约因素,同时要着眼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要兼顾不同方面的现状和需要,必须坚决以个人发展的全局为核心;坚决克服不正视当前问题,不按计划行事、一抓一松不坚持到底的现象。各项能力成长过程中出现暂时不平衡发展是必然的,一刀切、一个模式、齐步走是不可能的,要坚持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既巩固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又要着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特别是处于个人发展进程加快和瓶颈攻坚的过程中,要做到解放思想,寻得到突破点,能打硬战,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我们就要最广泛地整合各种资源汇集到谋求发展中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多学、多问、多了解、向实践学习,虚心的向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大众学习,要懂得别人知道的永远有我们不知道的,学习与实践中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与轻视劳动人民,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启迪智慧。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对因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达到的必备技能,要本着打基础利长远的极端重性,逐步积累经验甚至要降低当前一些发展期望,专门留出精力去做,更好的打基础,调整能力结构。

科学发展博大精深,实践与理论方面都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长期奋斗的思想,牢记个人发展最终依靠自己,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全面意识、主人翁意识、忧患意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家庭事业全面兴旺而努力奋斗。

2009-6-19

第二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

----圆中国梦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我们热爱祖国,如同热爱我们的母亲,祖国的甘泉,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中华民族几十年的文明传承,廉洁奉公一铸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中耀耀生辉。即便在封建社会那浑浊的官场中,依然有很多严于律己、奉公执法的清官廉史。他们恪守“不贪为宝”的人生信条,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他们的浩然正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是的,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如今,市场经济浪潮风起云涌,各种利益和诱惑不断交织,人们思想意识更趋多元化,各种挑战和考验让人目接不暇。于是一个个腐败大案浮出水面,一个个贪官在“糖衣炮弹”面前纷纷倒下,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警示我们每个人吗?

“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这四字词语必将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习总书记告诫我们: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许多待以解决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国民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党风建设,反腐倡廉是加强党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形势、新任务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广大干部职工都应该认知自觉的学习班、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等有关政策方针,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能。

目前,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总体来说是好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廉政制度,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约束实施细则》等。这些制度是充分建立在我们党反腐斗争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就现状来讲,我们已经确立了一个好的反腐倡廉的大环境,有很多人都能做到自节自律,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但是,在某些范围来讲,有些人在执行制度的时候并不能一切均以制度为准,还有一些人趁着某些制度还不太完善,钻空子、找漏洞,千方百计谋取个人利益。他们并不是不懂法,而是满足一己私欲,就是各项规章制度于不顾,贪婪的索取。这些人虽说只是少类,但恰恰是这些人的做法,败坏了我们党风,是广大群众为之痛恨。他们的行为为我们所不齿。但我们是否静下心来沉思过呢?

如何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就我个人粗浅认识,发表对廉政建设的一点看法。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强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增强领导干部的自觉性,不断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加大考核力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证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奖惩法》等。加大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力度,使反腐倡廉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密切结合,经一步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出能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措施。最后,我认为还应该经常进行巡视检查,加大宣传力度,及时给予曝光。这样既能激发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有肃清了行风。

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行动上,都需要每个人认真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反腐倡廉需要完善廉政建设制度,将责任、压力、措施经一步到位。这需要我们广大职工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不断改善行业作风,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这项工作一定取得成绩。

“廉洁”二字值千金。古往今来,有多少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史为千千万万百姓所传颂,一代清官包工、于谦、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家喻户晓,震撼人心。是的,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廉洁自律,永远是时代的需求,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今天,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如果没有先辈的抛颅头,撒热血的牺牲,就没有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如果没有建设者艰苦卓越的探索和大公无私的奉献,就没有今日坚固的共和国大厦,所以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然而,在现实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的人在香风毒雾的熏染中迷失了方向,一个个腐败大案相继浮出水面,一个个贪官纷纷落马。这是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廉洁自律的警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廉洁自律,坚决抵制一切腐败现象。

徐才厚、陈希同、马向东等国家官员的腐败,让我们憎恨和愤息。一些曾经对国家和人民有过贡献的领导干部,他们的堕落,更让人叹息;他们高权重,到底是缺什么?其实,古往今来贪腐者从不缺钱,缺的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缺的是浩然正气;缺的是廉耻之心。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成”与“败”都是由自身决定的。腐败分子的落马,说到底就是由他们自身的原因所导致的。他们败就败在不能守住心灵的底线,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最终毁了自己,给国家造成损失,给家庭带来悲剧。到那时候,痛哭流涕,悔之晚矣!!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够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目标还要我们为之拼搏。因此,奢侈奢华之风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巨大障碍,都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严重阻力。如果不能彻底消灭这些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一切宏伟蓝图都将难以实现。也许有人会认为,反腐倡廉市政府机关和执法部门的事。我们只是一家国有企业,反腐倡廉,有必要提到这么高的位置吗?殊不知,我们国有企业同样肩负着建设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一些企业管理者由于严重贪污贿赂,致使许多豆腐渣工程吞噬了许多鲜活的生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尤其国有企业,更需要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对企业领导人员来说,廉洁从政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对企业员工来说,廉洁从业则是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厦,离不开我们每行每业,每个部门,每个公民的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勤奋工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矣”如果我们以廉为镜,那么我们就能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万里长城。只要我们贯彻好廉洁自律的七项原则要求,执行好《够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若干规定》,完善好“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大力营造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和谐安定的创业氛围。那么我们一定能充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心同德,奋力拼搏,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明天,铸就国有企业新辉煌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的性质,实践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即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核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反腐倡廉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要从根本上杜绝贪污腐败,最重要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共产党先进性,保持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宣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反腐倡廉和依法执政的根本。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重洁身以自好,公正,效能,服务这三个廉政文化的理念就如三朵清纯的“廉花”,“润物无声”无声滋养着百姓的幸福。

第三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课改

【教育教学论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课改

太和县马集中心学校

王晓燕

二零一二二月二十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课改

太和县马集中心学校 王晓燕

摘要: 本文用科学的发展的观点阐述了新课改对教师和教学方式的新要求。用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指导新课改。从转变思想观念、坚持实事求是,再到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效教学方式、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最后对教师自身提出了“坚持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将科学发展观与课改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教学案例,建立起一整套既贴合当地教学实际又全面协调的课改理念。

关键词:新课改、以人为本、五步三查、和谐、与时俱进、创新人才

一、转变思想观念,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新课改的出现,及时地纠正了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是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社会的迫切需求。国家大计,教育为本。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课程改革上升到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兴衰的高度。必须要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理论精神和基本要求,只有把课改理论研究好、研究透,才能正确的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更好的服务于乡村基础教育。

二、实践课程改革要实事求是

实践课程改革不等于按部就班、生搬硬套。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它也具有改革特征的普适性。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有高有低,民俗风情多种多样,学生知识和素质水平也千差万别。盲目生硬地将课改理论运用于教学只会将课改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与教改初衷背道而驰。要从当地教育教学水平及学生整体素质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当地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新课改,只要不违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总目标,不违背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把新课改理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课改的积极作用。

三、实践新课改要以人为本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不仅是实践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更是新课改的灵魂所在。教学,是心与心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以人为本的教学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想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则是适时适当的加以引导,使教学过程不过分偏离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思考,大力提倡创新性的思维。摒弃仅仅以分数高低论优劣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把课堂作为授业解惑的主体的同时也要把课堂打造成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解放思想、开拓思维的平台。在这里,笔者建议在课堂中实施“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即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在学生独学时;在组内小展示时;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笔者在运用“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时,深刻体会到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学,而是教育。在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堂环境里,课堂即社会,蕴含着自主、合作、沟通、竞争、创造、自由、批判、挑战等等,这都是一个人一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

四、实践新课改要“和谐”

实践新课改中的“和谐”不仅是课堂氛围的和谐,还是师生之间、老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的和谐。课堂氛围的和谐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师生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该学科的学习中去,老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的和谐则是强调老师不仅仅教育书本知识,更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能成长为对社会主义有利,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利的创新型人才。以《磁场》一节引入新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讲:“在我国的古书《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虽然雄才大略,但是晚年却很迷信。有一天,宫外有位自称叫奕大的人求见,说是有宝物要献给皇帝。汉武帝一听,马上召见。只见奕大从怀中取出一对棋子,说这叫斗棋,放在一起争斗不已。汉武帝命人拿来棋盘,奕大把两只棋子靠近摆在一起,果然能够‘相距不休’。一会而,奕大又换了个法子,两只棋又相互吸引不肯分开。这个玩意儿可把皇帝给逗乐了他马上下令封奕大为‘五利将军’。同学们,如果你是奕大,你会用什么来做那两只棋子呢?”当然教学内容如果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实践新课改要与时俱进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这也要求教师时刻保持对生活和新科技的敏感度,简而言之,就是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

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如纳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

第二、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能源的利用与生活中如何节能相联系;将物态变化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相联系,将浮力与潜水艇的浮沉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联系等。

第三、关注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此外,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多考虑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规律的题目,如学习惯性后,解释刹车时人体上半身为什么向前倾的现象。学习杠杆后,解释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省力的道理;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会从地图上测出长春到北京铁路线的长度;学习了光的反射,解释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透镜,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透镜;学习了光的折射,能解释海市蜃楼,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学习压强后,解释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等。通过多方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结束语:

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关乎每个孩子的前途命运,更关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实践新课改理论,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之责。作为新一代的中学教师,特别是作为中国最庞大的基层中学教师一员,吾辈深感肩头责任之重大,虽然每时每刻都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但是创新、改革是我们当下唯一正确的道路,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把课堂作为授业解惑的主体的同时也应该把课堂打造成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解放思想、开拓思维的平台。

第四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后勤建设与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后勤建设与发展

——浅谈如何强化大后勤观念,加快后勤保障社会化进程

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军后勤建设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军事后勤是国家经济建设在军队的延伸,它与国家经济、社会系统建设紧密相联。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军队后勤建设与发展,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后勤改革的需要,是实现后勤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意义重大。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后勤改革。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军事后勤建设的核心和目标是建设信息化后勤,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这是我军后勤建设与发展史上的崇高事业,各级后勤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原则。要以信息化战争为牵引,依托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成果,不断提高保障手段信息化水平。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作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是保障打赢的重要基础,也是全军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按照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军事斗争后勤准备要实现保障观念的更新和转变,瞄准未来战争需要,建设效益型后勤;不断创新后勤保障理论,打牢理论基础;要以寝食不安、时不我待的精神,高标准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切实提高后勤保障效益。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新阶段后勤各项改革。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离不开改革。军队的改革和地方一样,都必须以发展的思路来指导。近年来,我军先后推开了联勤体制、后勤保障社会化等多项后勤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解决改革中的矛盾提供了指南。我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站在全局的高度筹划后勤改革。各级后勤讲大局、讲奉献,以军队后勤建设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和小单位的利益得失,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后勤改革向纵深发展。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培养新型高素质的军事后勤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部队引进新装备并不等于提高了战斗力,没有一批高素质人才,什么样的“杀手锏”都是废铁一堆。人才是强军之本,实现后勤建设的全面发展,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后勤人才,我部为适应改装需要,按照空军下达的标准,先后多次选送技术苗子到部队院校、兄弟部队深化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由练到战的转化。要深入贯彻军委关于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规划,加大后勤人才建设的力度,特别是抓好后勤“五支队伍”的建设。我们部队坚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把有潜力的人才苗子放到重大任务中,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等方法给予用武之地、赋予挑战性工作,全面摔打磨练,促进人才快速成长。在前期部队组织的接装、验装等重大而复杂的任务中,党委有意识地将一批懂装备、业务精、爱钻研的年轻干部推向第一线。这批人才不仅在接装、验装任务中充分显示出了特有的优势,而且还进一步锻炼了自己,成为推进部队跨越式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为部队战斗力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要大兴学习之风,后勤人员不仅要学习政治和军事知识,还要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立和健全吸引和保留人才的机制,营造一个真正有利于后勤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为推进中国军事后勤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随市场经济和军队建设互动发展的长期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不同于军队其他改革,命令一下就可以按照新的体制机制运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一个随社会经济和军队各种条件的逐步成熟而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号召,也不能指望一纸命令或几次会议就能解决问题。应当确保长期坚持、依法推进的思想。

这项改革全面推开以来,虽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下发了不少文件规定,但至今没有制定出一部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推进改革的手段具有明显的计划体制色彩,与市场化、法制化、社会化改革要求不相适应。这就很容易发生因领导干部的改变或领导干部注意力的改变而使改革发生动摇的情况。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在不少单位发生了。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军队总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实行坚持持久性规范化的改革策略,即长远系统规划,依法持久推进。长远系统规划,就是把社会化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长远设计,整体规划,既要明确改革目标、内容、范围,又要明确配套措施、政策制度等,既要有中短期计划和计划,又要有长远规划,其核心是确保改革的稳定性、持久性、系统性和渐进性。依法持久推进就是针对社会化改革时间长、难度大、涉及面广的实际,制定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方面的法律制度,以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任务,调整后勤保障社会化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规范改革程序,规范改革成果,进而增强改革的约束力、稳定性和持久性,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改革停滞、中断。

军队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要求军队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改革中来,在深入调查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保障的特点后,制定出实际可行的改革政策。基层单位的社会化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应当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逐项进行。

作者所在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经深入调研后,制定出一系列后勤改革措施,按照先易后难的改革思路,从与官兵日常消费紧密相连的后勤服务社入手,分别采取引进社会力量租赁承包和内部人员抽组等方式,逐项进行改革,实现后勤保障社会化,取的了很好的成效。

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一味地多路出击

军队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有度,不能影响军队的正常军事作战训练,改革单位领导要有明确的改与不改的分界线,按照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总要求,兼顾经济效益,确定改革单位和改革项目。防止敌对势力的乘机渗透。

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后勤保障方式、发展思路的革命性变革,不仅受市场运行机制和部队任务性质的制约,而且要受保障体制、管理制度、经费水平、建设现状、军事斗争形势、思想观念等条件的影响。事实上,由于我们对军内条件及其对社会化改革的影响关注不够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调整,一下子就铺开了不少的改革项目,结果首先遇到的是军队自身方方面面的掣肘,虽然正面很宽,却没有一项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驻大中城市军以上领导机关和非作战部队的生活保障的改革项目,可能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实际承受能力,应当予以适当压缩。当前应集中力量抓好大单位以上机关和非作战部队的饮食保障社 会化,待这一步完成后,再视经费承受能力,集中力量进行住房保障社会化改革。在总体上量力而行,逐步展开,力求每一个具体项目的改革,都有实实在在的动作和成果。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前进。对拟展开的改革项目,应当及时制定配套措施,调整保障标准和体制编制,建立监管机制,修改相关制度,做到改一项,成一项,巩固一项,不做夹生饭,不留后遗症,不搞半截子工程。目前,深入开展的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不仅要明确改革的单位、内容和任务,还要将伙食费标准转换调整到位,管理制度到位,同时应撤消改革单位的炊管人员编制,按新的保障标准供应,以新的保障模式运行,用新的制度监管。

按照这一思路,我部先后制定了配套整改措施,确定了改革试点单位,大胆引进社会力量推进伙食改革,不仅使官兵的饮食水平和饮食标准得到了大幅提高,而且还节省了不小的财务开销,官兵和部队都得到了实惠。

三、后勤保障社会化是走向社会获取市场化保障,用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处理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往往事与愿违

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军队通过市场获取社会化保障的 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十几年,但在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我们更多的还是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惯性思维,总想用行政的办法解决问题,结果事与愿违。早在1996年全国就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到2000年全国绝大多地区就普遍建立了职工基本保险制度,双向选择、能进能出、不包养终身早已成为社会现实。而我们现在仍然为职工分流安置发愁,总想用捆绑移交、要求保障企业发较高工资、不得辞退、退休再回部队、继续在军队就医、按编内人员分房等非市场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结果,这一大难题始终未能得到破解。在住房保障方面,我们仍然采取实物分配、福利性保障方式,在一些地区市场房租是部队房租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以北京市为例,市场租金每平方米约20元,而部队现行租金仅为0.6元。低房租给部队带来的并不是实惠,虽然全军公寓房存量远远超出现役军官标准供应量,但住房紧张的声音仍不绝于耳。全军非编人员占住公寓房24.8万套、1840万平方米,占公寓住房总数的38%。不仅专业退役人员、老干部子女亲属占着不走,有的单位还出现了亲戚朋友、临时打工人员等占住公寓房的现象。

如果采取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手段与方法,目前困扰 改革的难题解决起来可能会比较容易。比如职工问题,如果采取市场化的方法,全面与国家劳动制度接轨,实行企业化管理,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职工的养老、医疗、住房、失业等全部进入社会保障体系,部队不包养终身,职工能辞能聘,工资可升可降,彻底端掉最后一批铁饭碗、大锅饭,把市场机制引入最后一块计划经济的阵地。这样,虽然一次性投入可能较多,工作难度较大,但毕竟是一个治本的措施。再比如住房保障问题,只有实现货币化供应,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当前有两件事应当做:一是把过去存于单位标准或由单位实际支付的物业管理费用,以货币的形式,理入个人工资,增设物业管理补助,无论住自有住房还是还是公寓房,都实行有偿服务,这是住房保障社会化、多样化的必然要求。二是提高公寓房租金和房租补贴标准,缩小公寓房租金与市场租金的差距。在全国停止分配公房的大背景下,部队的公寓房必然成为“寓公”的主要目标,如果我们不逐步缩小公寓房租金与市场租金的差距,那么不管我们的清房力度有多大,非编人员占房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也不管我们新建多少公寓房,住房紧张的局面依然不会改变。只有缩小两者的差距甚至使差距消失,我们才能走出军队保障社会的困境,也 才能走开社会保障与军队保障结合、自有住房与公寓住房结合的路子。

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目的是提高保障效益和水平,推进改革应以人为本,超越官兵承受能力的改革不可能持久

虽然实行社会化改革对国家、社会和军队的整体、长远利益都是十分有益的,但在现行体制性障碍下实施,对某一局部往往是不利的。在实际改革中,一些实行了社会化保障的单位,减少了军人编制却得不到看得见的实惠,既要掏钱买服务,又要掏钱养职工,还得自筹启动经费,在保障标准与市场价格差距较大的地区,部队还要对社会化保障项目给予经常性补贴。长此以往,自然难以为继。在饮食和住房保障社会化中,如果不调整提高相关保障标准,将所有成本转嫁到个人头上,势必牺牲官兵切身利益,降低保障水平。

相信很多单位像我部一样,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遇到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现行的部队工资标准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求。军人不像地方人员可以搞副业创收,只能依靠工资吃饭,好多军队的家庭收入都不能满足孩子上学的需要,更不要谈自己出钱买房。在这种缺乏内在动力的情况下推动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无异于“赶鸭子上树”。与其这样,还不如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地分析并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尤其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增量改革的策略,在提高中改革,以改革促提高,根据财力实际,逐步展开。当前应当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提高社会化保障项目供应标准,解决单位赔钱搞改革的问题。通过转换标准、使用国家返还的税收补助、提高标准等办法,提高改革单位伙食、住房保障标准,加大启动经费投入,使部队的社会化改革在一个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进行。二是较大幅度提高军人生活补贴,使其具备掏钱买服务的承受力。军人实际收入较低,不具备购买社会化保障的经济实力,是当前改革的最大阻力。在自我保障模式下,许多机关和其他有经费来源的单位,或明或暗实施各种补助,这虽不合法也不公平,但毕竟是事实。实行社会化保障,全部取消这些补助是行不通的。在目前增加工资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借鉴一些地方政府的做法,一律取消各单位自行实施的差别较大的“暗补”,全军统一增加个人生活补贴项目,提高补贴标准。这既可以增强社会化保障的承受能力,又可以克服单位之间不应有的差别。三是指定综合职能部门 统一承办改革事宜,以克服相关业务部门的利益阻碍。实行保障社会化,部门权利就会弱化,部门特权就要减少,如果让各部门按业务系统指导社会化改革,必然会出现阻滞、变调等情况,当前改革进展不理想与此不无关系。再加上社会化改革涉及范围广,关系复杂,协调面大,由各业务部门分别推行也有不小的难度。因此,应当成立或指定综合性的职能部门,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五、后勤保障社会化是保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在旧体制下运行新模式,难免障碍重重

依托市场搞保障与军队办社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制,对保障制度、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在改革中没有系统配套的政策制度作保证,企图在旧体制下运行新模式,自然效果不彰。比如现行伙食费只包括主、副食和燃料,不包括水电、厨具、设施设备、采购运输等开支,也不包括保障企业职工工资、税费、利润。实行社会化保障,所有成本都必须由就餐者从伙食费中支出,不转化调整标准,自然无法全面持久坚持下去。虽然总部先后给实行社会化保障院校的供给制和工资制学员每人每天1元钱的伙食补助,但这1元钱是否转化了上述 标准,填补了标准上的缺项,能否满足社会化保障的最低的需要,值得研究。其他进行社会化改革的单位怎么办,没有说法。住房保障也是一样,在自我保障模式下,除水电费等少数项目有个人标准外,绝大多数都是单位标准或由单位组织实物保障,实行社会化改革,要求住自有住房的人员自理物业管理费用,而住公寓房的享受单位保障,实际上“一军两制”政策,既不利于社会化改革,也有失公平。

当前,首先要对已经开展的饮食和住房保障现有的保障制度、保障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在社会化保障中失去意义的予以废止,局部矛盾的进行修改,尤其是要抓紧出台过去没有而社会化保障又必须的标准体系。还应对《内务条例》、《后勤条例》及伙食管理、营房保障相关制度进行修改补充。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近年来,在推行生活保障社会化的同时,又在另一个层面上增设了许多具有办社会性质的保障机构,如资金结算、资产管理、保险、锅炉检测、环境保护、计量监督、交通监理、工程设计监理等。这些机构是不是非设不可,将来会不会又在另一个层次上出现新的办社会问题。为了避免背上新的军队办社 会的包袱,在现行体制下,军队后勤应当构建与政府部门有关部门更有效的协调机制,加强沟通,将新型保障工作中一些社会性较强的项目,尽量交给国家和社会,实现同步协调发展。

第五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的发展心得体会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的发展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创立邓小平理论,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社会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因此,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人类的延续和代传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我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大学生,要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放在首位,深刻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内涵,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越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条件,自觉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创新,掌握和发展第一生产力。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就灵魂,决定人发展的大方向,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可以激发人们掌握科学技术、钻研业务、贡献社会、造福人类的积极性,可以弥补智力方面、文化业务基础方面的不足。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使人能以科学的态度、按照科学的方法遵循客观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获得最佳效益。不断提高文化业务素质,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进步。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一个人缺乏科学精神,文化业务素质差,对社会的用处不大,就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即使一个人掌握了高新技术,但如果他思想政治素质差,缺少人文精神,也可能无益于社会。通过对思想道德价值的确认,内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渐培养自觉祟尚先进文化和主动追求高尚思想道德的精神境界。

作为当代大学生,一方面我们要扩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社会利益,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在肩负起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勤奋学习的社会责任的同时,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深入社会大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情与社会调查、科普宣传、专业知识宣传、文化下乡和智力扶贫,积极开展杜区服务等活动,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追求的一种需要,并努力实践之。另一方面,又要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实现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创造丰富多彩的、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把聪明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的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下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综合性医院发展的探讨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综合性医院发展的探讨 党的十七大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并于2008年初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计工作不断创新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计工作不断创新 一、改革创新才可能实现统计工作科学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管理5篇

    用科学发展观 指导城市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城市管理执法实践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好......

    浅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

    浅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消防部队的全面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消防部队承担着保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群众工作

    全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群众工作--“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署名文章 ------------------ 添加时间:2008-10-28 8:40:12 点击次数:847 添加人:jzgazzs 作者:孔全民(......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业经济(精选)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业经济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发展观会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深化改革和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风廉政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