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物资工作
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来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准确的把握其深刻内涵。才能将科学的发展观准确的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发展。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其实质是始终要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我们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三个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协调发展。就是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把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有机统一起来,最终追求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物资供应公司每年负责供应4亿多元的生产物资,物资供应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因此,我们时刻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不轻。如何能更好地做好物资供应工作,一直是我们深思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出现,就向一盏指引灯,给我们带来的新的启示、新的思维、新的动力。市场在变化,企业要发展,而人依旧是原来的人,要提高物资工作的水平,就要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物资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从管理入手,向管理要效益,促进企业的精神文明与物资文明共同发展。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使物资管理工作不断的跨上新台阶。
一、从职工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入手,强化有所作为观念,让职工主动的去适应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让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教育职工认清形势,增强抢抓机遇的紧迫性,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二、以人为本,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人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本因素,人的因素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对每一位员工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及专长都进行了解,尽力将工作岗位与员工的专业与特长相结合。
三、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让每一项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真正起到职责管人,制度管事,政绩管升降。每年企业的方针、目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是不行的。为此,我们每年都结合企业的发展要求对相应的管理办法、考核办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使之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四、开展物资成本分析。去年,由于许多物资和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使我们的料差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许多厂家提出涨价时,我们只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而没有对该物资的生产成本进行分析,为此,我们特别成立了物资价格分析组,首先对提出涨价的物资的生产成本进行测算,对于确实符合涨价因素的,才给予涨价,对于不合理的,给予回决;其次再分别对各种的配件价格进行测算,对于采购价格偏高的,要求供应商降价。
五、加强储备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对储备资金进行测算、分解、考核,今年我们将按每月的消耗量考核各仓库,同时推进寄销采购的实施,在保证供应的同时,使库存资金最小化。
第二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
----圆中国梦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我们热爱祖国,如同热爱我们的母亲,祖国的甘泉,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中华民族几十年的文明传承,廉洁奉公一铸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中耀耀生辉。即便在封建社会那浑浊的官场中,依然有很多严于律己、奉公执法的清官廉史。他们恪守“不贪为宝”的人生信条,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他们的浩然正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是的,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如今,市场经济浪潮风起云涌,各种利益和诱惑不断交织,人们思想意识更趋多元化,各种挑战和考验让人目接不暇。于是一个个腐败大案浮出水面,一个个贪官在“糖衣炮弹”面前纷纷倒下,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警示我们每个人吗?
“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这四字词语必将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习总书记告诫我们: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许多待以解决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国民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党风建设,反腐倡廉是加强党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形势、新任务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广大干部职工都应该认知自觉的学习班、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等有关政策方针,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能。
目前,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总体来说是好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廉政制度,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约束实施细则》等。这些制度是充分建立在我们党反腐斗争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就现状来讲,我们已经确立了一个好的反腐倡廉的大环境,有很多人都能做到自节自律,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但是,在某些范围来讲,有些人在执行制度的时候并不能一切均以制度为准,还有一些人趁着某些制度还不太完善,钻空子、找漏洞,千方百计谋取个人利益。他们并不是不懂法,而是满足一己私欲,就是各项规章制度于不顾,贪婪的索取。这些人虽说只是少类,但恰恰是这些人的做法,败坏了我们党风,是广大群众为之痛恨。他们的行为为我们所不齿。但我们是否静下心来沉思过呢?
如何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就我个人粗浅认识,发表对廉政建设的一点看法。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强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增强领导干部的自觉性,不断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加大考核力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证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奖惩法》等。加大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力度,使反腐倡廉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密切结合,经一步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出能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措施。最后,我认为还应该经常进行巡视检查,加大宣传力度,及时给予曝光。这样既能激发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有肃清了行风。
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行动上,都需要每个人认真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反腐倡廉需要完善廉政建设制度,将责任、压力、措施经一步到位。这需要我们广大职工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不断改善行业作风,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这项工作一定取得成绩。
“廉洁”二字值千金。古往今来,有多少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史为千千万万百姓所传颂,一代清官包工、于谦、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家喻户晓,震撼人心。是的,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廉洁自律,永远是时代的需求,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今天,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如果没有先辈的抛颅头,撒热血的牺牲,就没有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如果没有建设者艰苦卓越的探索和大公无私的奉献,就没有今日坚固的共和国大厦,所以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然而,在现实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的人在香风毒雾的熏染中迷失了方向,一个个腐败大案相继浮出水面,一个个贪官纷纷落马。这是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廉洁自律的警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廉洁自律,坚决抵制一切腐败现象。
徐才厚、陈希同、马向东等国家官员的腐败,让我们憎恨和愤息。一些曾经对国家和人民有过贡献的领导干部,他们的堕落,更让人叹息;他们高权重,到底是缺什么?其实,古往今来贪腐者从不缺钱,缺的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缺的是浩然正气;缺的是廉耻之心。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成”与“败”都是由自身决定的。腐败分子的落马,说到底就是由他们自身的原因所导致的。他们败就败在不能守住心灵的底线,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最终毁了自己,给国家造成损失,给家庭带来悲剧。到那时候,痛哭流涕,悔之晚矣!!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够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目标还要我们为之拼搏。因此,奢侈奢华之风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巨大障碍,都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严重阻力。如果不能彻底消灭这些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一切宏伟蓝图都将难以实现。也许有人会认为,反腐倡廉市政府机关和执法部门的事。我们只是一家国有企业,反腐倡廉,有必要提到这么高的位置吗?殊不知,我们国有企业同样肩负着建设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一些企业管理者由于严重贪污贿赂,致使许多豆腐渣工程吞噬了许多鲜活的生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尤其国有企业,更需要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对企业领导人员来说,廉洁从政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对企业员工来说,廉洁从业则是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厦,离不开我们每行每业,每个部门,每个公民的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勤奋工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矣”如果我们以廉为镜,那么我们就能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万里长城。只要我们贯彻好廉洁自律的七项原则要求,执行好《够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若干规定》,完善好“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大力营造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和谐安定的创业氛围。那么我们一定能充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心同德,奋力拼搏,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明天,铸就国有企业新辉煌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的性质,实践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即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核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反腐倡廉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要从根本上杜绝贪污腐败,最重要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共产党先进性,保持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宣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反腐倡廉和依法执政的根本。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重洁身以自好,公正,效能,服务这三个廉政文化的理念就如三朵清纯的“廉花”,“润物无声”无声滋养着百姓的幸福。
第三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课改
【教育教学论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课改
太和县马集中心学校
王晓燕
二零一二二月二十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课改
太和县马集中心学校 王晓燕
摘要: 本文用科学的发展的观点阐述了新课改对教师和教学方式的新要求。用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指导新课改。从转变思想观念、坚持实事求是,再到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效教学方式、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最后对教师自身提出了“坚持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将科学发展观与课改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教学案例,建立起一整套既贴合当地教学实际又全面协调的课改理念。
关键词:新课改、以人为本、五步三查、和谐、与时俱进、创新人才
一、转变思想观念,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新课改的出现,及时地纠正了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是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社会的迫切需求。国家大计,教育为本。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课程改革上升到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兴衰的高度。必须要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理论精神和基本要求,只有把课改理论研究好、研究透,才能正确的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更好的服务于乡村基础教育。
二、实践课程改革要实事求是
实践课程改革不等于按部就班、生搬硬套。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它也具有改革特征的普适性。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有高有低,民俗风情多种多样,学生知识和素质水平也千差万别。盲目生硬地将课改理论运用于教学只会将课改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与教改初衷背道而驰。要从当地教育教学水平及学生整体素质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当地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新课改,只要不违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总目标,不违背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把新课改理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课改的积极作用。
三、实践新课改要以人为本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不仅是实践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更是新课改的灵魂所在。教学,是心与心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以人为本的教学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想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则是适时适当的加以引导,使教学过程不过分偏离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思考,大力提倡创新性的思维。摒弃仅仅以分数高低论优劣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把课堂作为授业解惑的主体的同时也要把课堂打造成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解放思想、开拓思维的平台。在这里,笔者建议在课堂中实施“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即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在学生独学时;在组内小展示时;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笔者在运用“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时,深刻体会到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学,而是教育。在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堂环境里,课堂即社会,蕴含着自主、合作、沟通、竞争、创造、自由、批判、挑战等等,这都是一个人一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
四、实践新课改要“和谐”
实践新课改中的“和谐”不仅是课堂氛围的和谐,还是师生之间、老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的和谐。课堂氛围的和谐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师生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该学科的学习中去,老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的和谐则是强调老师不仅仅教育书本知识,更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能成长为对社会主义有利,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利的创新型人才。以《磁场》一节引入新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讲:“在我国的古书《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虽然雄才大略,但是晚年却很迷信。有一天,宫外有位自称叫奕大的人求见,说是有宝物要献给皇帝。汉武帝一听,马上召见。只见奕大从怀中取出一对棋子,说这叫斗棋,放在一起争斗不已。汉武帝命人拿来棋盘,奕大把两只棋子靠近摆在一起,果然能够‘相距不休’。一会而,奕大又换了个法子,两只棋又相互吸引不肯分开。这个玩意儿可把皇帝给逗乐了他马上下令封奕大为‘五利将军’。同学们,如果你是奕大,你会用什么来做那两只棋子呢?”当然教学内容如果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实践新课改要与时俱进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这也要求教师时刻保持对生活和新科技的敏感度,简而言之,就是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
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如纳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
第二、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能源的利用与生活中如何节能相联系;将物态变化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相联系,将浮力与潜水艇的浮沉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联系等。
第三、关注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此外,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多考虑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规律的题目,如学习惯性后,解释刹车时人体上半身为什么向前倾的现象。学习杠杆后,解释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省力的道理;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会从地图上测出长春到北京铁路线的长度;学习了光的反射,解释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透镜,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透镜;学习了光的折射,能解释海市蜃楼,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学习压强后,解释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等。通过多方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结束语:
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关乎每个孩子的前途命运,更关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实践新课改理论,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之责。作为新一代的中学教师,特别是作为中国最庞大的基层中学教师一员,吾辈深感肩头责任之重大,虽然每时每刻都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但是创新、改革是我们当下唯一正确的道路,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把课堂作为授业解惑的主体的同时也应该把课堂打造成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解放思想、开拓思维的平台。
第四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认识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论、多维创新方法论的高度统一;是促使社会事物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思想文化;是指引人类事业不断发展的灯塔。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是要在全面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上,寻求、切准安全生产规律,并采取可把握规律的相对应的工作方法,使安全生产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安全生产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由于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且很不平衡,安全生产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安全生产的现状与社会和人们的期望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要实现的目标。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做好安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假如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安全事故频发,从业者的生命和健康得不到保障,即使GDP上去了,也不是全面、协调的发展,发展也是不能持续的。
二、学习科学发展观,对建设科学管理的安全企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安全生产中践行科学发展观,重在科学管理。实施科学管理,除合理的管理方法、制度建设外,还必须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引导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自主保安、互助保安。要针对企业多层次的用工制度,认真执行“全员培训、岗位训练,经常教育、广泛宣传”的方针,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采取脱产培训、业余培训、现场培训、案例培训等方式,不断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提高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水平
总之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我们不仅要认清安全生产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更要理解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不仅是一种责任、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门科学、一项事业。为此我们一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解决企业存在的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的问题,加大三个责任体系建设,确保发展建立在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切实得到保障、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促进安全生产与企业经营的协调发展。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把维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要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把安全生产建立在员工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和有效监督的基础上。三是按照必须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查找在世界观、价值观、利益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安全管理队伍。
第五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计工作不断创新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计工作不断创新
一、改革创新才可能实现统计工作科学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因而,我们只有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剖析当前的统计工作现状,查找思想观念上、体制机制上、制度方法上、工作落实上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大胆改革创新统计制度和方法,才可能真正实现统计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
1、统计对象数量剧增,统计力量严重不足。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市经济规模迅猛扩张,GDP从1978年的14.74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1016.21亿元,经济总量翻了6番多。现在单位个数有4万多,个体户数有32万多,统计工作量在成倍增加,但我们的统计人员数量没有与经济总量同步大幅增加,造成了工作任务与人力配备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情况在市、县、乡镇基层统计部门就显得尤为严重。同时,很多基层企业为了节约开支,现在往往都不设专职统计员,导致报表填报质量偏低,统计部门收到报表后,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审核改错。这种工作量与人力对比悬殊的状况,把基层统计工作带入了巨大的困境,严重影响到源头数据质量的提高。同时,周期性普查开展过密,也让基层人员疲于奔命。近年来,全社会动员的大型普查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没完又来一个,几乎是年年搞普查。如:2000年是人口普查、01年是基本单位普查、1 04年是经济普查、06年是农业普查、08年又是经济普查,10年是人口普查,10年搞6个普查,基层几乎没有休整时间,让本来就短缺的统计力量更加超负荷运转。
2、各界对统计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统计制度难以适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依据统计信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日益强烈,对统计资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现有统计制度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近年来,党委政府对个体私营经济、县域经济等统计资料的关心;对单个产业消耗结构、单项规划实施效果等情况的资料需求都在不断增加,但现行的统计制度对这些经济和社会的新变化反应滞后,所需数据很多难以从现有报表中采集,使我们不得不经常采取紧急措施,临时布臵调查任务。这样做虽然是应付过去了,但实际上效果却根本不好,一方面是临时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又造成调查结果不稳定,难以做评估比较。
3、统计对象日趋复杂,统计执法难度大。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转变,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租赁、承包、转包等新经营方式不断出现,被调查者的合作程度也在不断降低。特别是在避税欲望驱动下,私营企业报表少报利润竟成了常态,部分企业甚至是“报表年年亏损,生产年年扩大”。同时,个体户在调查中“怕露富,怕征税、怕麻烦”,填报教据随意性大,可信度低,以定税额代替营业额应付统计调查的情况相当普遍。这些情况的出现,除了与当前基层统计执法力量薄弱有关外,事实上与《统计法》执行操作过于复杂、取证步骤过于繁琐,也有着很大关系。比如,某时我们发现某企业报表有问题,从逻辑、平衡关系推断,某项指标确实 2 明显偏小,不符合实际,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若企业能出具相应财务报表,不论真帐假帐,只要对上了数,我们统计部门就只能放过。个体的情况就更糟,都不需要财务基础,只要个体户一口咬定就是原来报的数不放,我们明知不对也无计可施。这些现象最终导致统计执法难度不断加大,《统计法》难以于发挥应有效力,要形成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保障更是无从谈起。
三、要解决矛盾,必须依靠科学发展,实现统计工作创新
面对困难与问题,我们没有退路,只能想方设法去化解、去克服。而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统计改革,通过改革促发展,从而达到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最终目的。具体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提升工作效率。抓好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工作效率,使统计人员能够更好地担负起新形势下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进一步推开企业统计报表联网直报工作,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进程,用现代化手段给统计人减负。
2、深化方法制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大力推进统计抽样调查,确保数据质量,加强分析评估,使经济运行情况得到真实反映。要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统计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地方统计制度,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好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决策依据。
3、加强部门统计协调,促进部门统计网络完善。通过创新统计机制,3 完善部门统计网络,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加强部门统计协调,加大全社会统计管理力度,建立健全部门统计数据报送(抄送)制度,充分发挥部门统计、行业统计的作用,建立部门间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4、充分统计资源,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和能力。要围绕全市经济工作重点和预期目标,及时把握经济发展态势,强化服务意识,用准确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为领导决策服务。要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及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关统计信息,满足社会大众需求,增强统计工作透明度。
5、加大统计法制宣传,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多形式、多途径广泛深入宣传《统计法》和《统计管理条例》,提高全社会依法统计意识,使及时、准确上报统计数据逐步成为基本社会准则。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统计执法建设,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促进执法检查人员素质和调查对象素质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