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产业之我见(共5篇)

时间:2019-05-14 21:5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服装产业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服装产业之我见》。

第一篇:中国服装产业之我见

中国服装产业之我见

一、我国服装行业发展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14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限额以上服装行业的批发和零售金额合计约 11,510.7亿元,其中出口部分合计约 2,747.3亿元。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服装行业季度市场运营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在生产领域,我国服装行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国际比较优势更多体现在生产加工环节,而在附加值更高的研发、设计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有别于发展初期的依托贴牌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我国服装行业已经逐渐开始向设计生产和品牌生产转变,纱线、面料、辅料等原料和中间产品的品牌价值正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国内外消费者对我国服装自主品牌认知度也有所提高。换言之,我国的服装企业目前正进入转型期,面临从以产量取胜的外延型发展向以产品质量和创意、品牌美誉度和经营管理模式取胜的重要转变。

在销售领域,从上世纪 90年代至今,我国服装行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0−2000年,服装批发商时代 世纪 90 年代是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整体呈现供小于求的状况。本阶段的显著特征是最终产品质量好、品质优即可满足消费需求,因此产能扩张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成就了以雅戈尔、杉杉股份等为代表的一批从纺织制造向品牌服装成功转型的老牌服装企业。

第二阶段,2000−2010年,服装零售商时代

2000−2010 年,服装行业进入成长期,服装消费逐步升级,大批优秀品牌逐步涌现,但由于行业整体的容量较大,服装企业可以凭借个性化大规模扩张而不用过多考虑产品销路,企业间的竞争更像是一场“圈地运动” ;竞争方式主要表现在店铺资源上的竞争,渠道扩张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成就了以李宁、美特斯邦威等门店遍及全国的知名品牌。

第三阶段,2010年以后,服装品牌商时代 2010年以后,服装行业进入发展的成熟期,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行业趋势具体表现为高端服装品牌逐步崛起,差异化服务已成为服装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服装企业的渠道布局空间逐步缩减,以往单纯依靠开店扩张即可支持业绩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而行业壁垒相对较低,国内对手和国际品牌的双重压力,直营门店库存累积、加盟商压货较为严重等现象,均对我国服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加速了其优胜劣汰进程和行业战略转型。服装行业发展至今,服装消费者除了看重产品本身外,已经越来越重视品牌的象征意义和消费时获得的购物体验,二者正在越来越深的影响着人们的购物倾向,能否快速、有效的响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对在压力中前行的中国服装企业来说,已经渐成规模的享有一定品牌美誉度的行业领先者将在行业转型中占得先机。

鉴于我国服装行业的品牌建设周期较短和目前消费者的品牌意识稳步提升的现状,如何加快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服装行业的普遍共识和当务之急。自2005 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先后出台了上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共同强调要给予有实力的中国服装企业以政策支持,加快品牌建设,使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便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在宽松积极的政策环境之下,我国服装行业的品牌建设和结构升级迎来了良好的时机,部分实力较强的中国服装企业也已经开始通过加强产品研发和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国外采购等手段,逐渐尝试战略转型和产业链地位提升,为未来诞生世界级的中国服装品牌提供了契机。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11−2015 年期间,我国每年的人口总量以 700 万人左右的速度上升,至 2015 年末已将近13.8 亿人。在人口基数巨大且稳步增长的情况下,作为“衣食住行”之首的服装无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亦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11 年末,消费能力相对更强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并继续增加,故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高端服装市场的消费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2)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

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潜在的服装市场容量亦有望随之进一步向真实购买力转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 63万亿元,而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也分别逼近了 30,000 元和 10,000 元。

(3)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提升和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一方面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年人均衣着类消费性支出的绝对金额均有所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居民主要从事室内工作,衣着的档次和数量需求都相对较大,故城镇居民的年人均衣着类消费性支出占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例要高于农村居民的相应比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由 2010 年的 13,471.5 元上升至 2014年的 19,968.1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0.34%;农村居民年人均消 费性支出由 2010 年的 4,381.8 元上升至 2014 年的 8,382.6 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7.61%,低于相同期间农村居民年人均衣着类消费性支出 17.9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比例高于农村居民2−4个百分点左右。

(4)我国女装消费升级且成长空间较大

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上看,随着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增多,她们的经济实力正在增强,消费习惯正在悄然改变。尤其是在城市,女性享有更大的经济独立性和消费选择,其品牌意识和忠诚度更加强烈,具体来看中国女性对女装的消费也正在升级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 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的改善,加之女性对时尚和美丽的持续追求,中国女性对高端女装的意愿和能力正在加强。根据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预计,中国女性中独居或已婚未育的年轻妇女总购买力很可能从2005年的1,800亿美元增至 2015 年的 2,600 亿美元;而子女已经长大离家的“空巢”家庭的年长妇女的购买力预计也将从 2005 年的 1,000 亿美元增至 2015 年的 1,500 亿美元。根据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调查结果显示:按人数比例,服装服饰自 2008-2014年连续 7 年位居中国城市女性个人最大一笔开支的榜首,2014 年所占百分比为50.8%。

②注重消费质量和品味,款式是购买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高端女装的消费群体相对来说收入较宽裕,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较为舒适优雅,其消费视点聚焦于有品位、有个性、质量好的品牌服装,即愿意花钱购买实用又时尚的衣服,以修饰外在并显示自身气质,体现一定文化底蕴。平均来看,各个年龄段的中国女性在女装消费中最关注的因素之一就是款式。

与此同时,我国女装的市场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1998−2010 年我国女装人均消费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人均 43.9 美元,逐渐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离欧美发达国家 300−450美元的水平有着较大差距。

我国女性受教育水平正在日益提高,同时职业收入较高的女性人群的增加,将进一步保障女性的经济地位,促进未来女装的消费增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男女间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差距与年龄区间基本成正比,在20−24岁区间,女性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男性。换言之,当代女性在高收入职业中发展机会较其父母辈而言,与男性更为接近,经济上更为独立,预期也将带来未来女装消费的增长。

(5)我国高端女装行业的成长空间巨大

①高端女装行业容量可观但市场集中度低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我国高端女装的总体市场容量约为 680亿元,其中来自于高级百货商场渠道的市场容量为约500亿元。而在可观的市场容量下,高端女装的品牌集中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2015 年高端女装品牌前十名市场占有率的合计为 9.50%,低于商务休闲男装、男衬衫、牛仔服、童装等其他细分服装市场,高端女装的行业领先者大有可为。

②成熟女性的人口红利促使高端女装行业进入成长期

女性比男性更注重“形象购物”,会积攒经济实力去购买一些高于自身消费层次的产品,其通过服装来展示高雅品味的愿望相对更为强烈。加上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增多,工作稳定并收入增长,其消费习惯也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城市,女性享有更大的经济独立性和消费选择。而高端女装的主要消费群体正是 30−50 岁的女性,这个年龄段的消费群通常已经工作多年,事业稳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素养,强调生活品质和格调,认为服装是个人品位和身份的代表和象征,品牌意识较强,故在服装的选择和购买上具有较高的要求。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高端女装的消费主力“60后”和“70后”女性占女性人口总数的比例合计约为35.82%,而即将成为高端女装的消费主力的“80后”女性占女性人口总数的比例约为 18.64%。而根据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调查结果显示,31-40 岁城市女性个人的服装开支平均达到 5,082.1元,位居各年龄段之首。41-50 岁女性购买一件(套)最贵的服装开支平均达到2,019.9 元。因此可以预计,随着消费倾向更强、高端服装消费更高、价格承受能力更强的 80后女性逐渐成熟,其女装消费需求也将逐渐向高端化成熟化转型,未来若干年高端女装、成熟女装的消费规模将随之扩大,我国高端女装行业相应正在沿着国外高端女装的发展路径进入成长期。

同时,成熟女性的人口红利能够保持国内高端女装行业持续向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内高端女装的消费者较之少女少淑装的消费者,对于国内品牌有更多的认可度,原因在于少女少淑装的消费群体主要为 16−25 岁的年轻女性,其相对更易于接受外来事物,接触体验外国文化更多,对外资品牌的尝试和选择也相对更踊跃。因此,国内的少淑少女装市场更多被外资品牌占据分割,而国内高端女装市场国内的品牌相对更容易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

③高端女装零售额的非省会城市所占比重继续提升,未来发展趋势可观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较为不均衡,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以及省会级城市的人口密度较大,人均收入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相应高端女装的消费更集中于这些区域和城市。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公开的数据统计,2011 年的高端女装零售额中有39.95%来自于非省会级城市,该比例在2008年、2009年和2010 年分别为 12.20%、26.44%和 37.73%,这说明非省会级城市的高端女装消费能力正在逐渐提升,未来非省会级城市对高端女装的消费潜力巨大。

高端女装销售分布呈现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省会级城市竞争的愈加激烈和市场空间的日益收窄,以及非省会级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快速提升的影响,许多大型零售企业甚至国际奢侈品牌在金融危机之后纷纷将扩张的下一个目标投向了中国的非省会级城市,且扩张速度加快。因此非省会级城市吸引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进驻的同时,也促进了高端女装的消费渠道下沉。(6)高端女装库存压力相对较小

从经营模式上看,相比快时尚等其他类型女装,高端女装企业最终产品的销售有效时段相对较长,推陈出新的频率相对较低,加之高端女装需要众多的营销终端来传递品牌形象和实现产品交付,因此,库存更多体现了经营业务的需要而非负担,存货带来的压力也相对较低。2.不利因素

(1)高端女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受国际品牌制约

服装品牌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客户认知过程,国际一二线品牌一般都经历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他们注重品牌文化沉淀,形成各自独特文化内涵。我国高端女装品牌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生命周期较为短暂,最多二十余年历史,每年均有众多品牌被边缘化甚至淘汰,品牌影响力和国际一二线品牌相比有较大差距,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国内品牌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在于国内女装品牌大都源于速成,倾向于利用大量资金在短时间内通过市场营销等手段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而缺失夯实沉淀品牌的基础,缺乏品牌文化的积累,因此存续期较短。目前国内奢侈品市场被国际一二线品牌垄断,品牌集中度高,且销售渠道开始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中国消费者贡献了全球奢侈品消费的 30%以上。国人消费观念上崇尚国际品牌,甚至部分高端商场对国内品牌入驻设置高门槛,高端女装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受到国际品牌的制约。

(2)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不足

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是我国服装企业普遍存在的软肋,虽然较以前更加受到重视,但多数品牌特色风格不明显,缺乏个性、独创性和相对独立的特色风格,模仿现象仍然较为严重,产品定位趋同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互补性和辨识度均不高。

尽管加强了与国外先进设计文化的交流,但目前我国服装行业的整体设计水准与国际水平尚存差距,国内服装设计师的输送培养机制也有待改进。我国服装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不足,跟风模仿和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制约了我国服装品牌的设计水平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3)渠道资源稀缺,市场占有率存在天花板效应 由于全国的一二线城市及其可容纳的中高端商场的数量有限,国内中高端商场资源相对稀缺,制约了高端服装单一品牌的门店数量。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统计,2009年至今,高端女装单一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均未超过4%,当门店开到一定规模后,将遇到瓶颈,从而导致单一品牌市场占有率存在天花板效应,高端女装企业需要借助多品牌策略来突破。

(4)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

服装行业总体上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员工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较高。

近年来,国民名义收入增长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综合影响下,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呈上升趋势。以公司所在地深圳市为例,最近三年当地社保局公布的当地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 5,218 元、6,054 元和 6,753 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3.76%。持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三、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关系及其影响

上游行业是面辅料行业,面辅料的价格、质量工艺、功能与服装行业的衔接与融合日益紧密。价格方面,面辅料中的羊毛、化纤、棉花、丝绸等价格的上涨,使纺织行业的成本持续上升,逐渐传导到服装行业后,其中的品牌企业可通过涨价转嫁成本压力,保证盈利;质量工艺方面,面辅料的质地、等级、裁剪、缝制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装的款式和风格,特别是高端服装品牌企业往往更多的选择高档进口面料;功能方面,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对衣服简约舒适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要求很大程度上由各种新型纤维、抗菌、免烫抗皱、防静电等高科技面料所满足,进而提高了服装的附加值和档次。

下游面对的主要是女性消费者。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居民可支配收入、时尚潮流、媒体风向等外在因素,以及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品味等内在因素。同时,服装的款式、价格、面料、品牌、时尚、购物环境等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服装的重要因素。女性消费者具有多层次性和感性的特点,其消费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造成女装消费具有短周期、多变性的特点,这也相应的对涉足产业链各环节的女装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篇: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困惑(共)

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困惑

近二十年是服装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之年,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设计”转变,中国服装产业经历了不同寻常,但充满机遇的20年。在经历了产品经营、品牌经营、资本经营和资源经营四个阶段之后,已经或正在实现由家庭作坊向工厂式管理、由工厂式管理向集团化管理、由集化管理向股份

制管理的跨跃,形成了大规模生产能力。

这当中,竞争和产业整合的力量对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关键,中国服装业品牌价值的彰显首先表现在整合的态势上,整合包括制造企业整合,也包括终端和中间渠

道。

目前,中国服装行业正走在品牌整合、终端销售模式创新的两端强化的道路上,担负分销功能的渠道的整合是肯定是及终端整合之后的行业热点。本文主要在于阐述中国服装行业的困惑,对于行业价值链发展的趋势和中心不作为重点。但有

一点是明确的:渠道不整合,品牌肯定无规模。

那么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困惑是什么呢?

(一)日益增大的库存压力

有人说:如果现在中国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停产,中国人不用担心没有衣穿。现在各企业所有的库存加起来还都够在市面上卖个两年的。服装企业做大了,往往是伴随着仓库急剧增大的代价。企业的销售翻了好几倍,帐上的现金却没见增长多少。难怪很多老板说,自己辛苦一年赚来的,都跑仓库里去了。由于服装季节性明显,且服装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库存问题成为最令服装企业头痛的问题

之一。

企业的库存表面是产能过剩造成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其不均衡,需求呈现多样化,对消费者尤其是对不同等级市场需求特点的研究是服装行业比较欠缺的,这样就造成企业无法将自己的产品精确的或者有针对性的投放到这些需求者的市场上去。一方面是大量的库存,一方面是服装消费严重落后。在中国,即使在一个城市中,市区和郊县的消费满足程度就存在相当的不同,城市消费过度,而在三类以下的城市却相对处于消费热点匮乏的状态,超级女生作为一种消费热点,最大的消费地不是在沿海,反而在四川。服装企业缺少抓住市场热点的能力,因此无法做到快速建立品牌规模的能力。市场经验的局限和研究的亏欠导致相当多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行不成市场转化能力。渠道已然成为服装企业的制约短板。从企业经营的导向上来看,中国的服装企业普遍没有一种行业地位占位的意识和行为,企业经营主要还是从纯制造的角度来设计的,资源配置也是这样的,从自身的角度来设计的产品是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另外,企业可能对广告、传播、裁剪款式、生产管理比较在行,但是对市场上的销售环节就显的力不从心了,尤其是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业务发展战略,没有战略就没有目标,生产多少肯定是

不知道的,在产能的压力下,肯定要形成库存。

(二)缺乏自主的设计风格

服装设计是中国服装企业普遍的软肋。中国服装设计水准还远较国际上落后,中国还没有诞生具有世界影响的服装设计师。众多企业还是以抄袭仿版为主,这样很难形成自己的产品风格。国内的服装企业缺乏完善的设计师培养机制,而很多有才华的设计师则更习惯自己创品牌或开设计工作室创业,而不愿意在企业发挥才华,使得中国的服装设计水准很难提升到一个新台阶,国际主流时装周上甚至

www.xiexiebang.com

根本看不到中国设计师的身影。? 因此,纺织服装行业要想在今后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加快技术进步(但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用信息技术武装自己(关键是快和灵活的反应与应用),实现产业升级(主要是从纯制造型企业往市场导向型企业发展)。重视流行信息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服装产业时尚化的重要措施,日本和韩国靠美国的二手信息也都在汽车行业建立了自己的全球品牌。时尚品牌上升初期,无一例外不是从外观设计等次要的外在的非技术核心的部分开

始的。

(三)行业专业人才匮乏

深入过服装行业的人才会清楚的意识到,服装行业整体人才队伍(生产管理、设计、营销、广告等)非常贫乏。因为服装行业多属民营企业,很多是从夫妻店起步,家族企业色彩往往比较浓厚,很多企业的战略现状不能给人才提供宽阔的舞台,因而吸引不了人才加盟,即使加盟了也留不住人才。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知识

经济年代,缺乏专才,对服装行业的发展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从服装企业内部来看,人才将一直是困扰经营的问题之一,时尚性质决定服装企业的人才使用机制是高度流动性的,综观世界知名服饰公司,其设计与生产总是处于地理上的分离状态,生产走的是人力成本集约型路线,而设计走的是智慧经

营的路线,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矛盾的地方。

设计源于生活,至少要相应的生活场景支持。

因此,需要对设计和生产进行办公分离,而那些达不到原创资源支持的企业,就不要去想原创的事情,干脆就做一个彻底的跟随与模仿者,走快批模式,结合对渠道的整合,把类似沃尔玛的大卖场经营理念移植到传统的渠道经营过程中,以满足中国中层以下的阶层的时尚生活为主,这样就可以在人力战略上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适应,中国中产以下的阶层在2010年的消费升级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因此,不要去挤独木桥。

现在已经走在原创道路上的企业,就要审视自己了:到底有没有能力去满足中国快速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的服饰消费能力,中国到2010年非实用的奢侈品的消费人群将达到2.5亿,在全球化状态下生存起来的中产阶级有自己的品牌消费理念,因此,不但需要纯粹的设计人员,还要相应的市场与消费趋势研究部门,还有市场营运部门,这是一个强大的品牌机器,要做就做最好,结合自身的经营实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人力价值差距很大的设计和生产进行地域分离。时尚是成本很高的经营战略,要创造条件去满足时尚人力所需要的工作、生活、交

际、提升等的环境。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人力总会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掣肘因素,企业需要的是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然后去进行相应的人类配置,否则,企业即使花高费用找到顶尖设计英雄,也不会留住,经营战略不解决,就是对自己的资源现实认识不清楚,因此,根本无法承载品牌之重:总感觉差一口气,就是说的这样的情

况。

(四).产业链的不健全

目前,我国服装结构水平不高,服装产业结构质量也比较低,没有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于一体的纵向产业链,也没有形成区域间联动发展的横向产业链,面料、辅料设计生产环节依然比较薄弱,但目前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国内面料供应商较国外的面料商还有比较大的距离,面料研发能力不足,高品质的面料大多还依靠进口,这也直接制约着整个产业水平的提升。这些都是我国服装产业

发展和提升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产业整合最早,整合相对其他产业来说最深刻的是啤酒行业,竞争的最终结果是迫使大家走到一起,为了更大的目标把资源集中起来使用,获取更高的利益。啤酒已经整合完了,现在竞争最激烈的是乳品和白酒行业,行业亏损程度已经达到60%以上。啤酒竞争导致的是产品成本的上升,专用瓶、异形瓶、纸箱酒等使产品成本高企,价格虽然高一点,但纯利依然很低,企业依然亏损。但是,经过整合的青岛啤酒在经历了1999年到2002年徘徊之后,成本明显下降,利润明显上升,其产业营运的链条因为有了规模的支撑就顺势建立起来,青岛啤酒的新鲜度管理在全国啤酒行业都是标杆性的。白酒也在走这样的道路,白酒虽然总量在下降,但是,高档酒却从2003年以来一路飙升,目前全国零售价格在200元以上的酒达到了2万多吨,但是这当中,除了几个名酒盈利(茅台的利润在80%以上)之外,其余的都亏损,因为大家都在比拼包装的豪华程度:名瓷、水晶等等,结果没有规模。所谓的产业链没建立所以没有利润,相比之下,五粮液的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产业链没有多少经营的实际价值,产业链也是需要相当大的成本的。乳品行业的经营价值也是在提供包材的利乐集

团手中。卖牛奶的亏损,而卖包材却赚了大钱。

服装行业竞争程度尽管激烈但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因为低成本还有相当的国际需求空间,但是这种优势是没有根基的,自有品牌的经营一定会提到所有服装企业的经营日程上来。品牌不是简单的高价格。品牌的价值在于高价格之下,拉大成本与价格之差,即有高的利润。产业链没有健全,是因为没有进行联合与整合,不整合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产业链。现在的服装品牌经营一定是和一定的产业链建设相适应的,最大的需求是渠道链,渠道梳理完成之后才能出规模、出利润。但是相当多的企业的高价格是材料的高价格,也就是成本的高价格,靠进口的料子作为卖点来卖高价格的,其实利润还是没有多少改善。

作为时尚与实用两个层面的企业经营战略,中国都缺明显的强力品牌,产业链的薄弱环节首先体现在渠道上,其他原材料生产、人才环境等等方面都不是在一天两天时间内解决,但是,渠道却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经过整合看到显著的效

果。

产业链建设不能盲目,盲目只能导致投资失败。

(五)品牌含金量还不够

服装品牌含金量普遍还不高,还无法与国际品牌正面竞争,很多企业对品牌的理解有限,品牌意识还不强,太注重目前利益,对品牌缺乏长远的规划。市场上总是充斥着一些急功近利的品牌运作手法,比如泛滥成灾的打擦边球的假洋鬼子品牌,堂而皇之的占据着中高档商场的位置,倒是形成了中国特色。? 任何一个国家的时尚产品总是和消费升级结合在一起的,中国的时尚意识是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假洋鬼子”的情况,因为市场需要,纯粹的民族原创品牌就是竞争不过“假洋鬼子”,一边是假洋鬼子的利润道路,一边是民族品牌服装的艰难探索道路,做出崇洋媚外的战术性的行为就是正常的了。关于服装品牌,不能走品质诉求的老路,时尚消费的总是梦想与假象,因此,只要让消费者知道自己适合这个品牌的产品就可以了,所谓的诚信体现的不是完全的透明经营,而是营造的梦想有多真实,时尚品牌一定是合高品质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是故事的,事件的、情景的、现场关联的、人群的生活态度的等等,是

具体的呈现,切忌模糊,更要杜绝说道理的,时尚本身是不讲道理的。

目前国内服装品牌与时尚元素的结合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是要上升为品牌的内涵层面,就是把单纯的表象融入品牌之中,体现品牌的个性就比较欠缺,当然这和

中国时尚市场缺乏历史积累有关系,近现代的时尚产业是从过为传播过来的,缺乏足够的消费文化的延承和积累,国内的时尚产业的经营阶段还是比较低的。没有根基也是好事情,竞争层面也比较低,因此行业格局还有很多可以颠覆的机会,一走进百货商场,迎面而来的几乎没有差异化的色调、款式、陈列、现场销

售等的局面的时候,我想:这里面有多大的机会埃

(六)服装企业的渠道销售之痛

服装企业的销售渠道和方式看起来并不复杂,所采用的渠道模式也无外乎特许连锁加盟、批发市场批发、总代理、自营专柜、专卖店、直销等几种。但就是这些看似简单的渠道销售背后,却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现象,让众多的服装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颇费踌躇、痛苦不堪,很多成长中的企业更是因为渠道弊病而中途夭

折。

英昂接触到很多的很有味道的服装品牌夭折的案例,作为创业初期的企业,突破口往往在渠道,但又因为以前没有渠道经验而中途失败。可以说,很多很优秀的产品设计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开发不出市场来。

分销失败,不是单个企业的事情,甚至是比较普遍的困境。作为服装企业,如何利用产品结构与品牌武器来准确的切入某一市场,并找到适当的渠道合作模式是很关键的。渠道竞争会随着国际竞争中成本优势的降低而加剧,特别是当大家看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快速带动了消费升级以后,会有更多的产业资本投入这个行业里面来。到时候,你生产什么产品可能不是非常关键的,谁更有实力控制渠道,并把一定的款式送到消费者的面前展示,谁就是流行与主导,设计是服装行业里面比较重要的环节,但是,当有实力的品牌占据了传媒的主要舞台,并且制造更多的现场互动与时尚印象,最终形成某一方面的流行文化之后,就可以胜过设计

要素价值。

娃哈哈的童装事业我们认为可能成就一番霸业,是因为具备了两个关键的核心价值:消费者消费的趋势与渠道经验。服装企业可不可以有自己的产品结构?有没有除了折扣以外的销售促进形式?服装行业如何设计自己的渠道模式?资本在服装产业里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资本的作用怎么发挥才能实现最大的利润和市场价值呢?这些都是与国际时尚经营模式有差异的地方,正如非常可乐一样,抓住这两个关键环节的娃哈哈肯定不会走一般的服装企业的老路,在中国,对产业颠覆的力量就是来自这样的本土智慧。

很多服装企业无法或者不会与经销商或者代理商打交道,无法作为其生意伙伴或者生意顾问,如何把自己的产品作为其市场开拓的筹码,很多企业回答不了,因此,再好的产品都将在渠道里面贬值,被渠道商赚取暴利,而自己却无法从设计

上面获得预期的收益。

中国服装市场的下一个命门是渠道。

后记--

中国服装业应该清楚看到,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服装巨头也纷纷来我国各大中城市开店,扩张地盘,服装产业还面临外资商业的激烈竞争。面对如此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商品结构和零售方式。走出局限于个别城市的“小圈子”,逐步向集团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和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新兴业态和传统百货业将共同发展。只要以变应变,采取符合时代需求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重塑竞争力,服装产业就能够赢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受到消费者欢迎。

第三篇:中国服装产业国际采购策略

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

中国服装产业国际采购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国际采购对制造业的影响,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和纺织品服装零售的特点入手,提出了中国纺织服装业应对国际采购的措施。

关键词:国际采购;纺织服务业;策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加速,跨国集团相继以合资、独资、参股等多种形式加快对中国市场的渗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大型连锁集团在把中国视为巨大销售市场的同时,也将中国列为全球直接采购的重要基地。纺织服装行业以日趋突出的质优价廉的比较竞争优势,成为跨国零售集团重点关注的行业。

中国纺织服装业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零售商来中国进行纺织品服装的采购。同时,像沃尔玛和家乐福等零售商,其零售的纺织品服装主要集中在中低档领域,而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中低档领域具有比较成熟的竞争力,我国的纺织品服装极有可能成为其首选,据了解,跨国零售商的采购范围涉及男女正装、休闲装、羽绒服,童装、内衣,服饰、鞋帽等众多品类。此外,跨国零售商以种种形式加快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其在中国的采购有利于降低成本,据不完全统计,跨国零售商在中国采购的商品中有大约80%仍然在中国国内进行销售。

一、纺织品服装的零售模式

相比其它消费品,纺织品服装市场具有品种多、变化快、流行多样性、流行信息传播快等特点。而服装行业则因为产业链长,产业部门关系复杂,一定阶段的规模不经济等原因,使处于中间的零售商很难做到“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价格,将适当的产品卖给消费者”。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有远见的服装制造商和零售商开始运用这一技术,通过建立新的行业关系和信息网络解决恶性循环,从此发展新型的零售模式——敏捷零售模式。

敏捷零售模式有四大要素:条形码与同一的商品代码;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和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现代的配货中心;产业间各企业的规范和标准化。

敏捷零售模式通过其四大要素,建立了从消费者——零售商——制造商的敏捷的双向信息流通道。又在制造商、零售商相互信任,共同合作的关系下,建立从制造商到零售商的敏捷的物流通道。

二、跨国零售商的全球采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了更广泛的跨地域经营的全新趋势。大型公司开始在新的国家或者地区参与市场和原材料的竞争。这些企业的采购常常在全球范围内的进行。

(一)、全球采购的过程

第一阶段:收集数据

为了实现采购协作,必须收集相关的数据。从实施采购行为的每个采购办公室或地点应收集以下数据:目前的需求、需求预测、当前的供应商、潜在的供应商、特性、交易货币及汇率、前协议的时间长度、总配送成本。在评价潜在的供应商时,各个零售商的有其自身的标准。如家乐福的标准是:有出口权的直接生产厂商和出口公司、有价格优势、有欧盟纺织品配额和良好质量信誉保证的企业。有适应大批量生产和供货能力,能准时快捷供货的公司。而沃尔玛评价的条件可谓一丝不苟:有出口权的直接生产厂商和出口公司;有价格优势,大批量生产能力,准时快捷供货的,了解沃尔玛“天天平价”原则的公司。

第二阶段:确定商品价格

1、数据分析。为确定商品当前的价值,并提出基准价格。必须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酬劳和折扣的差异分析、按照当前汇率的价格转换和对潜力很大的材料进行详细的成本分析。

2、目标成本分析。在进行目标成本分析时,可以使用两种方法:最小离岸价分析,成本变动分析。最小离岸价分析比较了供应商每个供应地点的离岸价格包括送货过程的价格,成本变动分析需要先建立一个成本模型,然后比较离岸价格和成本模型。其中成本变动被看做是离岸价格的一个百分比。

第三阶段:制定和执行采购战略

1、制定战略。确定了基准和目标之后,应制定一个实现目标的采购战略。这一战略应该包括以下步骤:消除LEW和MOM分析中价格的差异,通过在现有供应商中重新分配订购数量,使规模的影响最大化,减少供应商数量,置新安排订购

规模。

2、战略监督与谈判。确定了目标,制定了战略之后,就可以着手为实现目标而谈判了。在谈判的组织、内容和程序上都必须谨慎,以便实现最大利益。在服装采购里,采购人员还必须考虑以下因素:分析上一季的销售情况,包括:款式、颜色、质地等;通过销售数据分析,分析欲采购的服装在流行周期内所处的阶段,并以此为参考,决定所须采购的量;评价外界因素,包括媒体、电视秀、电影等,消费者是否会模仿穿着影视明星的最新时装。虽然全球采购在降低成本等方面为企业带来了利益,但是也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全球采购提高了库存水平;全球采购必须面对包括汇率变动在内的一些风险。随着全球采购业务的不断拓展,企业在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全球采购的内在风险。很多企业运用采购来控制他们的由于国际采购而增加的一些额外库存。从服装市场具有品种多、变化快、流行多样性、流行信息传播快等特点来看,准时采购策略适合零售商从服装生产商处对服装的采购。

JIT(Just In Time)采购也叫准时采购法,是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是一种管理哲学。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和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它是从准时生产发展而来的,是为了消除库存和不必要的浪费而进行持续性改进。它和传统的采购方法在质量控制、供需关系,供应商的数目、交货期的管理等方面有许多的不同。其中关于供应商的选择、质量控制是其核心内容。

准时采购包括供应商的支持和合作以及制造过程、货物运输系统等一系列的内客。准时化采购不仅可以减少库存,还可以加快库存周转、缩短提前期、提高购物的质量、获得满意交货等效果。

三、我国服装业应的国际采购对策

(一)、政府促成绿色通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如何为跨国零售商采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协助国内生产厂商把产品直接打入全球采购系统,应该成为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新课题。天津和南京的国际采购会议,都是由政府出面牵头组织的,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目前,上海和天津为全球采购中心搭建了大平台,上海市今年还专门成立了跨国采购促进中心,这个中心将为跨国公司驻上海的全球采购分支机构建立和运营提供支持、协调和服务,帮助跨国采

购商在上海的信息搜索、物流分拨、单证处理等。天津市投资了3亿元在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国际商品进出口采购中心。同时,在重庆、西安、大连、青岛等,也正在规划构建为全球采购中心服务的平台或窗口,政府在促成这一“绿色通道”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二)、建立服装企业的供应链。服装企业如何将自身的产品纳入国际零售商的全球零售体系,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将提到服装企业的议事日程上。于是,实现快速反应,建立“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快交货、价格合理”的现代化生产模式已经成为服装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诸如服装CAD/CAM、POS、EDI、MIS等高技术在服装业中的渗透及应用,使得服装企业快速反应系统的建立成为可能。而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包括从纺织纤维厂、成衣制造厂到零售商的供应链系统,是实现快速反应系统的重要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管理支持技术的实施并不等于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实施。要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首先必须改善供应链的业务流程,然后再以较低的成本使这些流程自动化。对于服装企业而言,应该首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然后将条码、扫描技、POS系统、EDI等技术集成起来,在供应链上建立一个高效的供应链集成系统,以确保产品能在供应链上不间断地由供应商流向最终客户。

(三)、与跨国零售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跨国零售集团对供应商采取差别待遇政策一般将供应商按合作的紧密程度,依次分为四个等级对待,即战略供货伙伴、主要供货伙伴、一般供货商和临时供货商。后三种伙伴之间业务关系很不牢靠,当有新的供应商出现后,他们将寻找借口中断与这类供货商的业务关系。所以,企业进入跨国零售的全球采购体系后,必须在尽可能的时间内壮大业务,迅速发展成为他们的战略供货伙伴。国务委员吴仪在跨国零售集团国际采购会上曾告诫中国企业,要主动与跨国零售集团接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渠道。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不是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联盟之间的竞争。在这种联盟中,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对的独立性,都尽可能是同行中最好的。每一个企业必须经过调整以便有效地利用其优势,集中其核心业务。但是他们非常重视彼此之间的良好和长远的合作关系。他们需要合作以便在市场上竞争。这意味着从设计到销售的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运作都应满足市场全球化的变化。简单而言,通

过这种联盟,业界必须成功地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价格给消费者提供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正确的商品。对于服装业来讲,这是一个在零售业和服装业相互参与而达到互利的联盟。在互信的基础上的联合,以使我们可负担的价格提供杰出的服务,以满足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消费者的需求。与零售业结成联盟的好处有:缩短交货时间,实现快速反应;在供应链中剔除不必要的部分,降低储存成本,鼓励效率、准确而全面地理解顾客的需要;与零售商的联合使服装生产更近地接触市场的变动。对于中国服装业来说,跟零售业的联盟有利于按消费者的需要提升质量。在西方,零售商代表消费者,是真正的质量控制者,有一些大零售商更是质量标准的制定者。中国纺织品的质量还处在中低档的水平,和世界大零售商的联盟有利于中国提升产品的品质。联盟的形式有很多,比如互相控股,各种不同的合约,特许经营等等。所以建立与跨国零售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我国的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虹舒,吴迪,外向型加工企业国际采购成本研究,[J],决策&信息,2009,(7).[2] 宋威,张汝根,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国际采购研究 , [J], 商场现代化,2008,(4).[3] 杨晓晨,现代国际采购的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05,(9).[4] 朱惠君,国际采购供应链优化方案, [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2)

第四篇:大学服装之我见

大学服装之我见

转眼间,我们走过了两年的大学生活,在这期间,服装和我们的关系尤为密切,因为每个人都离不开服装。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服装有关的一些定义

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其同义词有“衣服”和“衣裳”。中国古代称“上衣下裳”。最广义的衣物除了躯干与四肢的遮蔽物之外,还包含了手部(手套)、脚部(鞋子、凉鞋、靴子)与头部(帽子)的遮蔽物。①

“衣”即衣服,又称服装,是指在人身上,遮盖人体和四肢物品的总称。②在我看来,现在的服装更有了进一步的延伸,譬如饰品等。

对于我们大学生自身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忘情四季校园装

大学校园里竞相绽放的花朵,四季常青的树木,日日生长的藤萝本来就有模糊季节的作用,它给人营造的就是“一年四季总是春”的感觉。而时刻体会着这种感觉学习和生活的男孩女孩,在着装上体现出的文化气息和青春活力,无疑是对校园春天的映证和补充。青春就是最好的装扮,无须在服饰上刻意雕琢。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装扮上属于随意型,他们对着装持随意不关心的态度,这类大学生人数很多,他们认为穿在他们身上的服装只要干净整洁,得体就是最美的,不管是不是流行的款式,也不问是不是高档的面料,他们不注重时尚、前卫的服装,最喜欢的是休闲装。有一项调查,在大学生中喜欢休闲装的占63%,半休闲占30%,追求流行占3%,非常时尚比较前卫也占3%,随意型的这类大学生在购买服装时最注重的是款式——休闲,穿着舒适,便于活动。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不受成见约束,我行我素的心理时期,他们急切地要在着装上表现与众不同,要体现出反判性和反常规性,刻上青春的烙印。他们对“美”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说明,他们可以无视流行而自创“流行”。T恤、牛仔是大学生中最普通最流行的衣装,可最富有激情和活力的当代大学生,在服饰上体现出的创意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他们会用一种特别的笔,把T恤当作“调色板”随情绪的波动而创作,每件T恤上的画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以此来宣泄情绪,T恤上写“烦着呢,别理我”。有的更是充分地在服装上展示他们的才华,用白胚布进行蜡染和扎染,有个性的男女生染上怪异的图

案,然后再做成裙子、短裤、T恤,旁若无人地、傲视群雄地穿梭在校园里。试问,把这一份“创意”穿在身上,又怎能不让人“忘情四季”呢。

这类随意型的大学生还有个观点:大学校园是一个可以“随便穿”、“随便打扮”的地方。只要你有勇气,真是没什么不可以穿。年青——就是穿几块钱的一件T恤也一样有味道,只要你有勇气,即使一件宽宽松松的大毛衣,随便搭配点牛仔裤,运动鞋之类的,你从春天穿到冬天都没人会对此提出异议。

青春正年少,偶尔张扬也没什么不可以。你用领口、门襟带有貂毛的厚毛衣配夏天时穿的薄裙子,走在凉风习习的飒爽秋色中,虽不可思议,但却让人忘了季节的存在,又不失浪漫。在“厚做里衫,薄做外套”的流行潮流影响下,时空的观念

更是被打破了,初冬的季节,也可着T恤、薄毛衣、大大的西装短裤,外披一件与短裤同料的短外衣装束,只是从胸前坠着的羊毛绒围巾和厚厚的袜子、高高的靴子上,才能感觉到一点初冬的气息。

年轻就是不一样,在个性飞扬的时代,你又怎能单单从他们另类的服装上获知季节的信息呢,在他们激情燃烧的心中永远都只有一个季节——春天。

2纯情浪漫校园装

根据调查,有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大方、简洁、舒适、便于运动”的服饰就很

好了,但还有10%左右的属于时尚浪漫型和追随型的大学生,他们主张打扮要体现自我,表现浪漫情怀。他们对服装的流行性、重要性、心理依赖性、自信感、身份象征性和显示性都极为重视,他们是追求个性化的流行时尚的追求者。这一类型人虽然不多,但他们对流行时尚特别敏感,有较强流行意识,对服饰打扮态度积极、充满自信,是大学生中的流行先驱者。其中很大部分大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宽裕,少部分是天生有浪漫情结。

浪漫的女大学生,喜欢采用印花或提花的绸缎,镂空花边、缎带和绢花等装饰,突出宽肩、细腰和丰臀,再加上各种清淡柔和色调的运用。她们也同样喜欢抛袖、花边、滚边、镶绣刺绣、花卉图案等。他们认为“现代服饰要增添一些浪漫气息”,如在无领、无袖、直造型的连身长裙的侧面,补上几朵别致的玫瑰花,让长长的朗万式的缎带在胸前飘出一个迷人的境界,以及长及脚踝的喇叭状的裙摆等无不在述说着“浪漫”二字。让她们成为校园中最令人心动的女孩。

在浪漫之美的感染下,男生们也产生了适合于时代审美特征的变奏:宽肩皮甲克内飘逸着一条柔软艳丽的丝巾,端庄大方的外套被染成了浅艳的媚色;整洁鲜亮的衬衫被薄如蝉翼的面料、金线绣银线缝的花T恤代替。男生们用温柔的款式刻画他们细腻丰富的感情形象,用浪漫的花色图案写意小男士复杂而辽阔的内心世界。更深一层的浪漫情怀,不仅要体现在服装上,而且更要体现在氛围上、在气质上,要在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和浪漫的气质来。在“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夕阳下,校园的湖边小径上一位穿着碎花软缎中式上衣,黑色百褶裙、扎着两条辫子的女生分花拂柳地走来,软缎暗花的裙幅飘过,刹那间仿佛时光倒流,让人不知是何时空,仿佛回到了那个思想丰富、精神饱满、热情高涨、新旧交替的“五四”年代。这种带有传统的娴静平和,又有新生的热情和智慧,是非常美丽的象征。

这恐怕就是当代大学生追求的浪漫最高境界吧。

3永恒经典的牛仔装

当LEVI’S造出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它就被赋予了划时代的意义。在牛仔装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中,出现过革命,更多还是时代的缩影,从天下第一条拉链牛仔裤到把女性裤子拉链改良与男性相同,从喇叭裤到体现颓废的街头裤装,牛仔装一

直都是先行者和革新者。它以简练的线条,充分显露人体美,满足了人类对自然美的欣赏欲望。

根据调查,在大学的校园里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有着牛仔情结,甚至很多大学生一年四季都着牛仔装。是什么魅力使牛仔装受到大学生如此钟爱,又是什么魔力使大学生们纷纷背离传统,走向“离经判通”。牛仔装到底蕴涵着什么样的精神内涵,使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得到一个精神意义的统一。首先牛仔装体现平等,蕴涵了心理舒适性。大学生中虽没有明确的等级区别,但因为生活背景、家庭经济的差异也多少有点贫富之分。但牛仔装就不同了,几百元的牛仔名牌,与二三十元的牛仔装相比也差不了什么。穿几年的牛仔装与新买的经过褪色水洗的牛仔装谁又能说哪个更旧呢?更别说经过残洞处理的牛仔装了。所以那些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某一种驱同心态上更倾情于不分贵贱的牛仔装。其次牛仔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意识。牛仔装从它产生的第一天就体现出人本思想的内涵。牛仔裤经济实惠的价格与坚固耐用的材料,这种无与伦比的实用性能,不仅能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同时更体现了服装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内涵。虽然校园内人人都穿之,却没有任何人当成工作服似地雷同穿着。大学生甚至可以在买来的新装上修饰,配画新图案、剪成破洞等来体现不同人性魅力。再次牛仔装超越了性别的束缚。在服饰的发展过程中,男女服饰都有严格的界定。而社会发展到今天,男女的社会地位逐渐趋于平衡。这种角色的成功扮演体现在于内心的心理因素和外在的形象表现,服饰无疑是最好的外在形象表现。而牛仔装悖于传统,超越性别的服饰概念,这正是当代大大学生所倡导追求的。女大学生如果想

体现女人的柔美,可以用女性化的装饰:如丝巾、手套、手链等与之配,还可以用女性特有的装饰图案花草等印在牛仔服上;男同学想表现刚健,也可以在牛仔面料上大做文章:如画上苍鹰、机器人等。最后,牛仔装也是改革并吸收最先进的科技元素的先锋。牛仔装自从设计以来,一直也以发掘切合人体活动需要的舒适设计为宗旨。在踏进二十一世纪以后,更突破性地发展出一系列以合体结构为重心立体裁剪技法,将这种前沿人体测量、数据分析、服装构成及裁剪技术真正应用于牛仔装的生产,它利用三维人体扫描系统为顾客定制牛仔裤,利用新的技术对牛仔装的面料进行的改造,如石磨、水洗、褪色、炒雪花、喷马硫、打破处理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令牛仔裤始终成为视觉焦点。牛仔装体现如此先进的现代化科技,又怎能不让正在追求科技的大学生爱不释手。

牛仔装作为一种精神代表了自由、独立、勇敢、自信、乐观和民主。牛仔精神不只属于男性,也属于女性,牛仔精神是男性的刚强与帅气,也是女性的充满活力的象征。4品尝白领职业装

喜欢这类白领职业装的人也仅限于大

三、大四,研三的大学生。并不是他们从内心深处喜欢,而是强迫自己去尝试一下,毕竟马上就要步入社会,谋取职位了。到了大

三、大四,随着年龄增长,又受到一些外界的影响,他们开始偷偷关注并尝试职业装——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几乎每位大

四、研三的学子都有一两套去会老板、奔招聘会穿的套装。穿上质地上好、款式老气、颜色深沉的外套,僵硬领子的雪白衬衫,系上一条花里胡哨的领带,再板起一副嫩稚的脸,完全一副孩子偷穿大人衣装的感觉,挺滑稽的。这是一种特定时期的大学生着装,是一种稚嫩、尝试、不成熟的着装。但大学生,不管是休闲族还是浪漫族终究会有一天从校内走到校外,从大学生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这个转型时期的衣着打扮值得研究,所幸已有服装领域涉足。而今在服装界提出一个新的名词——商务休闲服装,我认为快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可以尝试选此种服装。它处在休闲装与正统装之间,可以穿着出席商务会谈,不会让人感觉气氛太压抑,也不会让人感觉太不重视,没有品味。商务休闲装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心境。它是那种很有品味有点内涵的成功男士的首选。因为它的服装款式为正式中带点休闲,面料多采用自然材料,颜色也偏向浅粉,且有的款式还带点小小的装饰,比如在领子、袖口处用点显目色点缀一下,在口袋上做点小小装饰,在门襟上用同种色绣上浅浅花纹,这些刻意的小小装饰,不经意间就流露出穿着者有品味的生活方式,健康年青的心态。我认为大

四、研三的学生可以在这类服装中精心挑选一些适合自己个性的服装,在应聘时既可表现你的品味,对求职的认真态度,又不失你年青、健康、充满活力的形象。

5结束语

因为这群人有点特殊的经历,又有点文化底蕴吧,他们总想随随便便,又要找点文化源流、知识背景,想要随心所欲,又限于条件,所以常常就痛并快乐着吧。

当代大学生,穿什么,怎么穿,虽众说纷纭,但相信你自有自己的一套,还是那句话,自然美才是真正美,青春比怎样装饰都美,不要刻意追求,用你的青春和热情来作为你最经典的装饰吧。

①摘自百度百科“服装”

②摘自《服装学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包昌法主编。

第五篇:中国服装产业集群现状分析(一)

我国服装产业集群概况

1、服装产业集群概况

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日益向集群化发展,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三大经济圈为辐射中心,在服装主产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等地,围绕着专业市场、出口优势、龙头企业形成了众多以生产某类产品为主的区域产业集群。如河北容城的衬衫,山东诸城的男装、即墨的针织服装,江苏金坛的服装出口加工、常熟的羽绒服,浙江省杭州的女装,宁波、温州的男装,嵊州的领带、织里镇的童装、枫桥的衬衫、平湖的服装出口加工,福建省晋江、石狮的休闲服,广东中山的休闲服,南海的女士内衣,虎门、深圳的女装,大朗的毛衣,均安、增城、开平的牛仔,潮州的婚纱晚礼服、江西共青的羽绒服这等等。这些服装产业集聚地产业链完善,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体,人口、企业和产业的集聚促进了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增长。

在先后6批133个纺织产业集中的县(市、区)、镇试点地区中,共有35个服装产业特色名城(镇),其中福建省8个,江苏省8个,浙江省6个,广东省5个,山东省河北省各2个,上海市、江西省各1家。

2、服装产业集群特征

(1)产业集群在我国服装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服装生产越来越向产业集群集中,目前,各产业集群的服装总产量已占到全国服装生产总量的70%以上。产业集群的发展变迁影响着产业区域和产品布局,影响着产业资源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同时,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带动和加速了产品细分、市场细分和专业化的步伐。产业集群利用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促进科技进步、促进品牌诞生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产业集群的升级有效地促进了全国服装产业的升级。

(2)大多属于专业市场依托型。目前,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大多属于专业市场依托型集群,即集群内企业主营同一种产品,并通过区域内或邻近地区专业市场进行经营。这类集群占全部服装产业集群的60%以上。有些集群是企业或手工业者在多年中逐渐密集而自发形成;一些是在地方政府对地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产业进行扶植而发展形成的,这类产业集群内部以中小企业为主,单个企业在国内产业的优势均不明显,专业市场对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起到了导向性作用。这类集群内企业的更迭速度较快。也有部分属企业领导型集群和混合型集群。这些集群通常是当某个或某几个企业发展壮大后,带动更多企业创业而形成的。由于有占绝对领导地位的成熟企业的示范和带领,这类集群通常发展较为成熟,集群内企业较为固定、数量不甚巨大,集群内竞争合作秩序较强。

(3)高度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目前,我国服装产业集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和山东几个省。

(4)多数集群处于形成期或成长期,少数集群步入成熟期 从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服装产业集群仍处于形成期和成长期。这个时期集群内企业较多,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严重,集群中企业的合作关系多为利用一定规模的上游市场降低采购成本、利用统一专业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利用集群规模效应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集群内部竟合机制不甚健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甚完善,企业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并趋于价格竞争模式。协调、稳步、持续发展是多数集群面临的现实课题。

(5)集群内大企业地位彰显 统计表明,服装产业集群内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仅占产业集群企业总数的25.37%,而工业总产值则占到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的67.41%,销售收入占61.69%,利润总额占70.24%,平均职工人数占56.87%,产量占产业集群总产量的50%。仅占1/4的企业,用一半多的职工,创造出70%以上的利润,足见规模以上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地位,这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均明显高于产业集群平均水平,成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中国服装协会)

下载中国服装产业之我见(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服装产业之我见(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状况

    2014年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状况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内容提要:对于服装,这是个人人都需要的消费产业,而且服装最大的特点,就分,因此对一个民族对服装来说,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发......

    中国长三角服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策划方案

    中国长三角服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策划方案 2009年09月16日 星期三 22:12 一.本次活动的意义:通过举办这次活动,整合中国长三角服装产业资源,汇集高端智慧,融合各家之长,研讨新的商......

    服装产业实施方案(推荐五篇)

    服装产业实施方案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为国内服装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时期是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新的国民经济......

    服装产业经济学论文

    [键入文字] 2016服装设计与工程课程论文——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服装产业的转型报告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键入文字]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和世界的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现在......

    我乡产业结构调整之我见

    我乡产业结构调整之我见 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到我乡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是我们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调好调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里结合西泽乡的实际,从产业结构调......

    中国服装分析

    班服中国服装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是依......

    中国服装市场分析

    中国服装市场分析一、服装总体市场分析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

    中国改革开放之我见

    中国改革开放之我见 中国近三十年的变迁,和改革开放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中国三十年的历史变迁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 30年前的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