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部分获奖名单
《城市循环经济建设的关键领域、案例分析及策略建议--基于我国16个代表性城市的实证研究》 二等奖 《告别徊徨: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 特等奖
《断裂与重塑:“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基于上海郊区的调查》 一等奖 《换一片土壤同样绽放——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心理保护因素研究》 三等奖 《大学生“村官”机制建设:基于1260个乡村实证调查研究》 特等奖 《面向纺织行业的协同商务智能与物流优化平台》 一等奖
《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成因与引领研究》 一等奖
《推进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机制研究--来自苏北灌南、灌云两县的调查》 二等奖 《金融危机下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报告-基于天津市14所高校的调查》 一等奖
《发展与参与:解构城市新贫困社群福利供给的困局--基于湖南省长沙市新贫困社群的调研报告》 一等奖 《金融海啸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28个省区市的调查分析》 特等奖 《“拿来”有道--从利益平衡视角看中国开源软件著作权保护》 二等奖 《小额贷款公司制度研究--以苍南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特等奖
《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居民“上楼致贫”现象探析--基于重庆市四典型社区的实证》 一等奖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状况及未来就业意愿的调研分析—基于豫鄂川赣四省的调研》 二等奖
《北京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接收模式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三等奖 《丧偶之恸后的心路历程—汶川地震丧偶老人现状的调查报告》 三等奖 《如何让农业保险更“保险”--基于农业保险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 三等奖
《农村财务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佛山市三水区引入中介组织管理村级财务调查与思考》 二等奖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探究--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江都市横沟村实证分析》 三等奖 《中国大学生创业成效与创业教育》 二等奖
《走进“傻根”们的心世界--关于江苏省苏南、苏北新生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 特等奖 《完善我国地方应对自然灾害法律制度研究--以南京市2008年雪灾应对为例》 二等奖 《寻找危机中的希望--金融危机背景下江苏玩具企业现状调查和发展策略研究》 三等奖 《乡村赌风的新趋势与文化治赌的新路径--来自皖浙农村的调查报告》 三等奖
《公立医院体系费用控制机制研究:信息与约束——以美国退伍军人医疗体系为例》 二等奖 《部分群体资格:以高校学生入党经历为例》 三等奖 《大学文科学生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究》 三等奖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效用及管理对策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 一等奖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及其出路--基于江西省70个自然村的调研》 三等奖
《金融危机下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困境与出路--江西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调研报告》 三等奖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变“产业工”的培训模式研究》 三等奖 《废墟上的新生活——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社区归属感调查研究及建议》 三等奖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研究》 一等奖 《馆藏文物保存微环境用多功能组合式空气净化器》 未入围
《广东省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家庭与学校合作现状调查报告》 二等奖
《不要让贫困山区的孩子输在起点上--宁夏南部山区农村儿童“入学准备”调查及对策研究》 三等奖 《都江堰市灾后农民自建房问题调查报告——“HOME”型整体式方案》 二等奖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测度--以“武汉??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企业为例》 一等奖 《义乌小商品市场物流体系分析及优化应用》 三等奖
第二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并组织的全国性大型赛事,旨在全面展示我国高校教育成果,激发广大在校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国家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自1989年以来,大赛已成功地举办了12届,并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全国所有重点高校在内的300多所内地高校,以及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等国十多所知名高校参加的科技盛会,影响力辐射至整个东南亚地区。
创办至今,“挑战杯”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在学术上有所作为的尖端人才,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与理想的现实途径。由于其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高校的育人成果,有效推动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如今已成为高校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更因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域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而被冠以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界“奥林匹克”的美名。
“挑战杯”是未来科技精英交流的舞台,自1989年开始举办以来,先后有120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加此项赛事。获奖者中现已有30多名成为了各学术科研领域的教授和学者,2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带头人。
“挑战杯”更是我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成果交流的一场盛会,每年有近1500多个项目参与竞技,其中第六届大赛期间科技成果转让成交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为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3年8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挑战杯”竞赛题写杯名,李鹏、李岚清、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竞赛题词。著名科学家苏步青、钱三强、费孝通、卢嘉锡、朱光亚、周光召等也纷纷寄语大赛。在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挑战杯”正向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2004年6月10日全国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 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三条 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第四条 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全国组织委员会和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第六条 竞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分别委派有关负责同志作为组委会成员,各联合发起单位推荐一名主管领导作为组委会成员。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第七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 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和评审规则;
2.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3.投票表决竞赛承办高校; 4.议决其它应由组委会议决的事项。
第八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全国组委会通过的章程组织竞赛活动并向全国组委会报告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由承办单位有关领导担任;设副秘书长若干名。
第九条 竞赛设立全国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的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非高校专家组成。全国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常务副主任二名,评审委员若干名。
全国评审委员会经主办单位批准成立,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十条 全国评审委员会职责如下:
1.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基础上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2.审看参赛作品及其演示,对作者进行问辩; 3.确定参赛作品获奖等次。
第十一条 竞赛设立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在全国组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时成立,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名、评审委员3名(根据被评判作品学科分布选定)、主办单位各1名代表、全国组织委员会高校委员中抽签产生的10名代表组成。资格评判委员会主任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担任。资格评判委员会会议由资格评判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
第十二条 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职责如下:
1.授权全国组委会秘书处在预审开始至终审决赛结束前接受参赛学校和学生、评委、社会各界人士对参赛作品资格的质疑投诉;
2.在终审决赛结束前,如出现被质疑投诉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应召开会议,对被质疑投诉的参赛作品的作者及所属学校进行质询;
3.投票表决被质疑投诉作品是否具备参赛资格。
第十三条 全国组委会秘书处对质疑投诉者的姓名、单位予以保密。质疑投诉者需提供相关证据或明确的线索。资格评判委员会开会时,到会委员超过2/3方可进行表决;表决时实行回避制度;若参加表决委员中有2/3以上认为该作品
不具备参赛资格,则评委会对该作品不予评审,其参赛得分随之取消。全国组委会秘书处不受理匿名质疑投诉。
终审决赛结束后,对作品的质疑投诉继续按本章程第三十三条执行。第十四条 主办单位根据团体总分优先原则,确定上届竞赛总分前70名的学校为联合发起高校,并可根据终审决赛规模、地区平衡、学校类别及代表性、承办地区等因素作部分调整。
第十五条 各省(区、市)、各高校应举办与全国竞赛接轨的届次化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省(区、市)团委、科协、教育部门、学联联合设立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负责本省(区、市)竞赛的组织协调、参赛作品资格审查和作品初评等有关工作。
第三章 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第十六条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第十七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第十八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第十九条 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第二十条 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
第二十一条 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每人限报一件,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作品总数的1/2,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l件。参赛作品须经过本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和本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初步评定,方可上报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各省(区、市)选送全国竞赛的作品数额由主办单位统一确定。每所发起学校可直接报送3件作品(含在6件作品之中)参加全国竞赛。
第四章 展览、交流、转让
第二十二条 全国评审委员会推荐通过预审的一定比例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及全部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参加展览。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须有实物或模型参展。
第二十三条 全国组委会将在竞赛的终审决赛阶段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工作交流活动,并适时举办单项展示赛或邀请赛等丰富“挑战杯”竞赛的活动
第二十四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在终审决赛期间,举办成果转让活动;成果是
否转让不作为作品评审获奖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拥有组织转让获奖作品的优先权。成果产权及利益分配由学校和作者协商确定。
全国组织委员会可以结集出版竞赛获奖的作品及评委评语。
第五章 奖励
第二十六条 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各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发起高校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预审,评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决赛。参赛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等次奖分别约占进入终审决赛各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作者的作品获奖数与其进入终审决赛作品数成正比例。科技发明制作类中a类和b类作品分别按上述比例设奖。
第二十七条 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的,由全国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并视情况颁发相应的奖金。参加各省(区、市)预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国竞赛的,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
第二十八条 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的“挑战杯”一座。
第二十九条 各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特等奖作品每件计100分,一等奖作品每件计7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40分,三等奖作品每件计20分,上报至全国组委会但未通过预审的作品每件计10分。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特等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三等奖。
第三十条 竞赛设10个左右省级优秀组织奖和进入终审决赛高校数30%左右的高校优秀组织奖,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省份和高校。省级优秀组织奖由主办单位根据《优秀组织奖评选办法》评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高校优秀组织奖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参照《优秀组织奖评选办法》提
名,主办单位确定后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
第三十一条 在符合竞赛宗旨、具有良好导向作用的前提下,可联合社会有关方面设立、评选专项奖。专项奖不计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竞赛联合发起高校应向全国组织委员会交纳规定数额的发起组织费。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作品,作者所在学校应向全国组织委员会交纳规定数额的参赛费。发起组织费、参赛费主要用于竞赛的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经费的补充。
第三十三条 竞赛结束后,对获奖作品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诉期。若收到投诉,竞赛领导小组将委托主办单位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如确认该作品资格不符者,取消该作品获得的奖励,重新计算作者所在学校团体总分及名次,取消该校、该省所获的优秀组织奖,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成员单位;并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所在学校取消下届联合发起单位资格或参赛资格的处罚。
竞赛组委会保护投诉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四条 承办竞赛的高校应按当届组委会通过的申办办法,申请承办下一届竞赛活动;获得历届“挑战杯”和“优胜杯”的学校具有承办下届竞赛的优先权;当届组委会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产生下届承办单位。
第三十五条 竞赛承办单位有权以全国组织委员会名义寻求赞助。最高荣誉“挑战杯”不得用于寻求赞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
(2004年6月10日全国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一、本规则依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制定。全国评审委员会依据本规则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二、全国评审委员会的组成
1.全国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非高校的具有高级职称的40名左右自然
科学领域的专家和20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组成;
2.全国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常务副主任2名,副主任若干名,秘书长一名。下设若干专业组,各组设组长一至二名;
3.全国评审委员会下设由秘书长领导的秘书处,负责对参赛作品分类、统计、送阅和评审的组织服务工作;
4.全国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正、副主任、秘书长除外)在终审完毕之前实行保密,在终审结束后可以公布;
5.全国评审委员会在向全国组织委员会报告终审结果后解散。
三、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
1.参赛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2.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3.全国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分预审、终审二阶段进行。预审要评选出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发起高校报送作品的80%左右的作品进入终审。终审要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分别按照3%、8%、24%、65%的比例评出特、一、二、三等奖。科技发明制作类A类和B类作品分别按上述比例设奖。各奖励等级之间的标准是相对的。
4.评审注意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异,三个学历层次作者的作品各等奖的获奖比例与其进入终审的比例基本一致。
5.涉及需由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的参赛作品,须按章程第三章第十八条的规定严格把关。
6.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评委不得参与对其同省(区、市)高校、其本人亲属作品的评审工作。在评审结束之前,任何评委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宣布、泄露评审情况和结果。
7.全国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按《评审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四、评审程序
1.各省(区、市)的组织协调委员会要按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的规定,对报送的作品进行严格的资格和形式审查,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对报送作品进行认真的初评。
2.全国组织委员会秘书处对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报送和发起高校直送的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不合格的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3.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类的作品在承办高校所在地进行预审,预审要提出是否进入终审和获奖等级初步意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在全国评审委员会负责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评审工作的常务副主任的主持下先期进行评审,选出一定比例作品赴承办高校所在地进行展示。
4.终审决赛期间,评委在组委会安排的专门时间集体到展厅对作者提出问辩,并审看发明制作类作品的实物。每个评委须同在场的属于自己负责评审的作品的作者至少接触一次。
5.评委可以对所评审的作品的资格提出质疑,并提出质疑理由、证据或线索。受到评委质疑的作品,将提交竞赛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按程序评定其参赛资格。
6.评委会应于终审开始时在主任的主持下召开评委会全体会议,听取组委会对竞赛活动情况的通报。
五、各省(区、市)初评工作,由该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参照上述规则主持。
第三篇:第九届_挑战杯_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一、哲学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发展
3.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
5.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6.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典型调查 7.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调查与分析
8.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10.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 1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
l2.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l3.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经验和做法的调查研究
l4.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15.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
二、经济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3.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4.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5.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研究 6.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研究 7.我国与周边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8.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9.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10.债券市场发展与规范化研究 11.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12.农民税赋负担问题调查 13.民间投资问题调查 14.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15.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 16.商业保险问题研究 17.地下钱庄问题研究 18.公共事业民营化的案例研究 l9.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调查研究 20.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
21.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22.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23.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调查 24.金融风险防范与我国金融业改革研究 2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 26.农业产业化研究
27.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调查研究 28.名牌战略案例分析 29.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30.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三、法律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宪政问题 2.宪法监督与宪法解释研究 3.法律赔偿执行难问题研究 4.知识产权法研究 5.信息安全法研究 6.电子商务法研究 7.政务公开制度研究 8.新婚姻法实施后问题研究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问题研究 10.文化法制研究
ll.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l2.公司法有关问题研究 l3.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l4.法律援助的实践 15.公益诉讼
l6.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l7.新世纪新时期推进我国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l8.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l9.“三农”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 20.中国反垄断法的理论与实践
四、社会学类
1.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 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3.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
4.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5.单位制度和社会归属感研究 6.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7.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研究 8.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9.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10.家庭保姆问题调查 l1.社区服务问题研究 l2.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l3.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l4.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查研究
15.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l6.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 17.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l8.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 l9.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 20.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救助工作研究 21.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
2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 23.大众传播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24.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5.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五、教育类
1.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 2.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3.第八轮课改的跟踪调查研究 4.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5.加强中小学国防教育问题研究
6.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7.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9.调整教育结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调查研究 10.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
11.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l2.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3.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
l4.加入WTO、留**和教育的改革开放研究 15.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l6.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 l7.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l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教育 l9.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 20.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
六、管理类
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分析 2.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与组织设计 3.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 4.中国银行组织再造实践研究 5.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 6.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调查研究
7.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调查与分析 8.企业、组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调查 9.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10.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11.企业在创新中发展典型调查 12.非法传销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1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调查研究 14.影响中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 15.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 16.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查与分析 17.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18.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与分析 19.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行政改革研究 20.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1.加入WTO后商会(企业家协会)现状调查与分析 2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23.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4.服务型政府建设个案研究 25.城市社区发展调查与研究
第四篇:关于征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关于征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参赛作品的通知
各团支部、学生社团:
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期间,全国“挑战杯”竞赛组委会将与西安世园会执委会共同举办“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以下简称“专项竞赛”)。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大学生投身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院团委决定组织开展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征集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背景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项竞赛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二、征集作品时间
2011年6月14日至2011年6月21日
三、参赛对象范围
我院各学生组织、协会、班级均可以个人或集体名义申报参赛作品。
四、作品要求
申报参赛的项目以哲学社会科学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为主,组委会提供了参赛作品参考题目(附件1),作品选题一
般应在参考题目内,字数限定在15000字内,其中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获奖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各类别的“挑战杯”竞赛参赛作品不得兼报世园会专项竞赛。
五、申报方式
参照《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桂青联发„2011‟17号)要求,认真填写作品申报书。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
作品申报书可在广西共青团网站上下载。
六、专项竞赛选拔赛实施步骤
1、共青团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委员会(以下简称“院团委”)按专项竞赛要求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
2.专项比赛不组织现场展示与答辩。第五届“挑战杯”广西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对作品进行评审,选送11件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
3.每件作品收取100元的评审费(“西安世园会”选拔赛费用),由院团委上交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为鼓励大家的积极性,院团委将用团费为每位参赛者支付50%评审费。对于初审及再审均未通过的申报作品,则退还申报者相应评审费。
4.请参赛者于2011年6月21日晚8:00前将作品(须为打印件,一式四份)以及评审费一并交到院团委办公室,并将电子档发送至院团委邮箱,逾期不接受作品报送。
七、表彰奖励
本次活动专项竞赛评委将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主办单位向专项竞赛获奖者颁发全国“挑战杯”竞赛荣誉证书。
注:本次活动的具体通知以及申报表格已上传至团支书群共享,如对通知内容有疑问,请于工作时间向院团委委员咨询。
附件:第十二届“挑战杯”竞赛“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参考题目
共青团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
“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参考题目
(一)“绿色引领时尚”主题
“绿色引领时尚”是“西安世园会”的理念,倡导简单而不奢侈,低碳告别高耗,回归自然、不事雕饰,让绿色生活成为追求的时尚。论文内容以“绿色引领时尚”为主题,以环保观念与低碳意识为侧重点,论文题目自拟。
(二)“绿色十条”主题
“绿色十条”是指:安全无害、简约装修;节能减排、低碳出行;省电节电、珍惜能源;珍惜粮食、绿色饮食;按需定量、理性消费;惜水节水、循环利用;低耗高效、无纸办公;提倡有机、减少污染;勤俭节约、拒绝奢侈;植树种花、美化生活。论文内容以相关内容为主题,以其对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影响及意义为侧重点,论文题目自拟。
(三)“可持续发展”主题
围绕可持续发展相关主题,论文内容以探讨转变发展方式、倡导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等为重点,或围绕世园会等的举办,探讨“世园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世园会对城市建设的推进作用”等,论文题目自拟。
第五篇:四川理工学院 第十一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作品
第十一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作品
远程智能电表抄表系统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队
员:晁
玮
陈俊国
指导教师:符长友
(日期:2008-5-24)
远 程 智 能 电 表 抄 表 系
队员:晁玮
陈俊国
指导教师:
符长友
统
摘要:本系统基于ADE7755高准确度电能测量芯片、电力载波模块KQ—100F、实时时钟(RTC)芯片ISL1208、非易失性存储(EEPROM)芯片AT24C256以及AT89S52微处理等芯片综合应用技术,实现远程(距离大于1400米)电力通信(PowerLine Communication)。本系统能实现各电力用户的用电自动计量、存储、传输,同时供电局控制中心能方便、快速查询各用户的用电情况,并实现自动接收个用户的用电量、根据其交费情况实现是否继续给其供电。本系统共分二个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他们之间通过电力通信。发送模块上能实时显示时间及总电量等信息,而接收模块能实时显示时间及接收到的发送模块的总电量。
关键字:远程、智能电表、电力线载波、数据采集、实时时钟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随着城乡电网建设的深入进行,供电部门所辖电表数量的急剧上升,表计的抄收率较低,人工干扰的环节多,不便于进行线损分析、用电稽查等工作的开展。加之国电公司提出了“要大力推行„一户一表‟,集中抄表,服务到户,收费与银行联网”的要求,使电力管理部门一线抄表人员的工作强度极大,抄表难、收费难的问题日趋明显。为了改善电力管理部门面临的难题,同时提高电力管理部门的用电管理水平,我们想设计出一种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抄表的智能抄表系统,要求完成抄表工作的同时将系统发布的控制信息指令输入电能计量或监控终端仪表中,当达到用户约定的预支电量时启动控制(断电等)操作。
根据智能电表抄表系统题目的要求,提出以下三种设计方案: 1.基于GPRS的无线抄表系统
此方案利用GPRS移动网络系统中提供的无线IP,在GPRS服务网络平台上构建远程无线抄表系统。此方案中,每一个用户电表将绑定一个无线IP,用以在网络中区分各个用户电表数据。用户电表可主动或被动向无线采集器或者无线手抄机传输数据,无线采集器或者无线手抄机通过GPRS与管理终端传输数据。也可以直接通过GPRS与供电局进行数据传输。.此种方案的需要帮定地址,通常也需要人员到现场进行数据的采集,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实时性不高,很难做到即时控制,特别是遇到环境恶劣的地方此方案设计的系统根本无法运行。而且此系统的实施成本很高,对于偏远山区根本无法推广使用。2.基于GSM的SMS服务功能抄表系统
此方案使用采用GSM的SMS服务功能抄表。本方案不同于方案一之处在于用户电表绑定的不是IP地址而是GSM号,能通过SMS服务中心与管理终端进行通信。此种方案需要设置一个服务平台,尽管是集中的方式,但是还是无形中增加了成本,且在城市信号不是很好,或者干扰比较严重的地方,有很大的出错几率。
3.电力线载波通信抄表系统
此方案是利用现有的电力线作为载波通信的主体,单表载波模块的载波抄表系统。本方案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具有远程载波通信功能的模块通过中继方式实现主从机之间的通信。因为使用的是电力线载波方式使得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的可扩展性非常高,而且线路改造较小,成本较低。
4.三种方案的比较
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所使用的市场上已有的那些GPRS/GSM模块成本都很高,而且功耗也没办法降下来,对辅助硬件部分要求较高,造成总体成本偏高,虽然产品成熟,但因要给GPRS模块绑定无线IP,为GSM的SMS服务建立服务平台,现在小区都是混钢结构,极大的屏蔽了传输的距离和效果.所以在国内对于这类产品的大范围推广仍有很大的难度.而在方案三中所使用的利用电力线作为通信介质的电力载波通信,避免了新的通信网络的建设和投资。采用低压电力线通信方案有着极为显著的优越性,具有极大的方便性、免维护性、即插即用等优点。
二、电力线载波通信抄表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
…… …… …… …… …… …… …… …… …… …… …… …
四、抄表系统的软件设计
六、总结
通过本次设计,实现了远程电力载波通信抄表系统的基本设计,达到了整个系统设计的预期目标。其中数据采集模块能够对用电量进行比较精确的计量,通过单片机的处理后能够准确的实行按时段对用电量进行统计。我们实现了传输距离的突破,达到并超过了传输1400米的距离,并能够准确无误的传输用电量的数据。但是系统也有不完善的地方,由于传输速度受传输距离的限制,传输速度不够快(在200米的距离能够达到4800bps,但是在1100米的距离时传输速度只能达1200bps),我们所采用的最佳解决方案是设定一个合理的传输距离,并适当提高载波模块的电压就能有效的解决传输速度慢的问题。在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互相信任,各司其责,很好的发挥了整个团队的力量,而且有了深刻的团队意识。
七、附录
发射模块(实物图)
接收模块(实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