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路与环保共赢 人与自然和谐
路与环保共赢 人与自然和谐
——云南思小高速公路践行科学发展观纪实
【概况】
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思小高速公路)是国道213线兰州——成都——昆明——磨憨口岸的一段,是西部开发8条省际公路的一段,也是昆曼国际大通道的重要组成路段,全长97.7公里,概算投资39.95亿元。
思小高速公路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条穿过热带雨林的高速公路,沿线又是多民族居住地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建设环境,早在项目动工之初,就一度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公路建设会不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负面影响?不少人心存疑虑。
在思小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新的精神,倡导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脚踏实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按照“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和“节约资源及提高投资效益”的原则,合理地运用公路技术指标,采取动态设计和施工的方法,处处为公众和用户着想,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采取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过硬措施,爱护热带雨林,精心保护珍稀动植物,最大限度保护了沿线生态环境。建设者把公路建设新理念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难题,既满足了昆曼国际大通道功能需求,又方便于沿线居民出行,实现了建设与环境保护共赢的目标,既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方针,又处处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建设新理念。
思小高速公路通车后,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再度成为了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人们的关注不再是疑虑,而是对这条生态大道的高度赞誉。
2006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全程视察了思小高速公路,对公路建设注重环保与生态,节约土地资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胡总书记指出:只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可以共赢,人与自然完全可以和谐相处。之后,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先后视察了思小高速公路。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总结了思小高速公路等路段生态示范工程的建设经验,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建设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交通行业的理念。省政府研究室曾到思小高速公路调研,对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6年9月,思小高速公路被正式确定为交通运输部典型示范工程,2007年11月交通运输部在云南景洪召开的全国公路建设座谈会上,要求把思小高速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2008年4月,思小高速公路被水利部评为全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示范工程。2008年6月,思小高速公路荣获云南省优质工程一等奖。2009年3月25日,工程圆满通过竣工验收,并以96.14分的优异成绩成为全国总体评分较高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2008年,思小高速公路被西双版纳州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正式评定为向游客免费开放的国家AA级
旅游景区,成为我国首条成为国家AA景区的高速公路。
【主要做法及启示】
在思小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建设者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六个坚持、六个树立”(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的公路建设新理念,结合实际提出了“安全、和谐、服务、创新”的公路建设新理念,这是公路交通行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成果,对我国今后的公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思小高速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突出环境保护。
就是天人和谐、尊重自然,把保护环境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
思小高速公路全线有37公里经过热带雨林,其中有18公里穿越小勐养自然保护区试验区。沿线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栖息有亚洲象、印度野牛、巨蜥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番龙眼、箭毒木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生态保护成为思小高速公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了保护珍贵的热带雨林,尽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在路线设计时,建设者充分考虑山形地势,不盲目追求高线形指标。全线路基布置灵活,边坡处理自然和谐,宜桥则桥、宜路则路,隧道洞口简洁自然。线路通过自然保护区时,选择了对保护区影响最小、对两侧地形切削最小的线位和对施工场地要求最小的结构形式。在施工中,做到“不该砍的树一棵不砍”,能少碰的树尽量少碰,需要碰的树也只是截枝断顶,追求“静悄悄”的效果,一根根墩柱,在雨林中悄悄升起。
设计上全面贯彻“宁隧勿挖,宁桥勿填”的理念。路基填土高度大于20米尽量采取桥梁过渡,挖方深度超过30米时采用隧道穿过。在桥梁线形和隧道轴线线形上,根据地势,“宁曲勿直”、“宁长勿短”。隧道洞门设置“宁正勿斜”,尽可能垂直地形进洞,使桥梁和隧道服从和配合线路,尽量减少开挖。
通过反复论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最后的实施方案与工可方案相比,全线桥梁从54座增加到352座,隧道从2座增加到30座。桥、隧总长超过27公里,占线路总长的比例超过了28%。仅高填方改桥就减少了对3.4万平方米植被的破坏,深路堑改隧道,使17.5万平方米地貌得到了保护,新路比老路缩短里程24.6公里,最大限度保护了沿线自然环境。
全线桥梁桩基采用人工挖孔,保护桥下林木10万多平方米。隧道开挖采用“零开挖进洞”,保护10万多平方米植被。参建单位租用现有住房为驻地,少占地约3万多平方米。全线52处桥梁梁板预制场有48处设在了路基正线上,有的甚至设在隧道内,节省施工占地10万多平方米。
项目指挥部通过对当地乡土植物的调研和试验,在沿线250多种植物中选取49种本土化植物进行边坡生态恢复,体现“本土化、多样化”原则,避免了外来物种入侵,丰富了景观的内涵。在绿化时机选择上,做到
绿化与土建工程同步进行,提前发挥绿化的作用,以降低施工期的水土流失。
野象谷路段是野象经常出没的地方,为了保留象“路”,本来可以填平的沟坎全部设计为桥,4公里路段内,桥、隧长2.8公里,占了70%。桥梁比原有213国道和山箐高出8~15米,为野象留出了专用通道。
在野象谷立交匝道上,原路线与三棵古树相遇,其中有一棵树龄达270多年。为了保护这些“老寿星”,建设者通过调整线形和修改工程结构,保住了这些古老的珍稀树种。通车后,这些古树又成为了沿线美丽的风景。
【启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生态的保护”。
项目指挥部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以“保护、恢复”统领全线的环保工作,把保护环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为保护珍贵的热带雨林,尽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切实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最小程度地破坏生态、最快速度地恢复生态,把思小高速公路真正建成了一条生态高速公路,满足了“车在林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愿望,实现了路与自然和谐共融。曾有先期来考察的专家笑言“建成后的思小路收的将不是过路过桥费,而是游览观光费”。项目指挥部绿化植物本土化的做法 , 既“自然”又“省钱”,还大大降低了养护费用,已在全省多个建设项目得以推广。
开工初期,《中国环境报》的记者曾带着挑剔的眼光来到现场采访,但回去后发表的却是《思小路静悄悄穿过自然保护区》。
“不能破坏性地发展,那是不科学的。如果不对环境备加珍惜,不能很好地将设计理念落到实处,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建设者深感责任重大。
二是突出以人为本的安全新理念。
就是以人为本,安全至上,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
在线形设计上,项目指挥部以运行车速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线形指标的级差控制,强调线形的合理衔接和过渡,对级差较大路段,通过增大超高、设置限速标志等措施予以弥补,指挥部将7处坡陡弯急路段的路面超高从设计的6%调整至8%—9%,以利于车辆平稳转弯,达到减少交通事故、保证公路运行安全的目的。
项目指挥部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结合长时间观测获得的大雾分布特征,建立了包括监控、服务、诱导、排险与急救等系统比较完善的雾区安全保障体系,在松山岭、大渡岗等多雾核心路段,设置了雾灯和服务区,降低了雨雾天气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在雾大能见度低时,还可为车辆提供分流和临时停车区域。
建设者还引进“容错”理念,取消了路侧路堤边坡较缓路段的波形护栏;将路基边沟设置为浅边沟和盖板边沟,有条件路段,结合地形条件利用废方、弃渣放缓路堤边坡,适当设置路侧净区;在桥梁防撞墙与边坡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让防撞墙自然与山体相连,路侧护栏尽量远离路肩,桥梁护栏端部尽量外展;在护栏的衔
接上,做到线形连续、刚度渐变,增加安全性,降低事故损失。
【启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只有保障了人的生命安全,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核心的最根本。
建设者秉承预防优于治理的理念,采取安全设计、安全性评价的技术手段,在细节处理上,时刻为驾乘人员考虑,并采取一切有效方法和措施,防患于未然,消除了公路安全隐患,保证了公路设施自身安全和车辆的运行安全。“容错”理念为驾驶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安全空间,尽可能地降低危害,使驾驶员转危为安,体现了人文关怀和安全至上的崭新理念。
思小高速公路从开工建设到现在已六年多时间,全线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项目结束了,不留后遗症,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别人才认为你是做了一件好事”。建设者如是说。
三是突出服务功能。
就是细致入微、增强服务,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
思小高速公路既是运输大通道,又是旅游公路,在功能上具有多重性。项目指挥部按照“服务于运输、服务于游客、服务于居民”的目标,力求满足所有用路人的需求。
为了方便运输车辆,让众多游客尽情欣赏美景,解除旅途疲劳,充分体现雨林旅游公路的特色,思小高速公路结合地形和景观特点,在沿线设置了多处停车点、观景台、服务区、加水站和紧急停靠带。并用小亭点缀环境,用条石踏步连接溪岸,设计人性化的标志牌和生态隔音墙,给人以舒适、温馨的感觉。根据场地性质和设计原则,通过精心设计,将野象谷隧道休息观景区建成了集停车、休息、观景及植被恢复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休息观景区,将松山岭休息观景区建成了集加水、休息、观光于一体的港湾式停车区,满足驾乘人员和游客提供多方位的服务需求。另外,在交通标志上,建设者也是别具匠心。他们结合实际,运用独具当地特色的大象、森林、茶园等标志,针对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专门设置大量个性化人性化的交通标志,给驾乘人员和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沿线居民能够享受高速公路便捷与快速的服务,思小高速公路在居民点附近设置了16对公共汽车停靠站,并设置了乘客通道,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出行。
【启示】
思小高速公路在细微之处体现对驾乘人员、游客和沿线群众的全方位关怀,满足了游客的多层次需求。不但为驾乘人员提供了基本的出行服务,也为游客提供了附加的游览观光服务,降低了对沿线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方便了交通出行,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开发起到了带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
四是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就是师法自然、独具匠心,公路景观体现民族内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傣族为主的10多个少数民族,经过几个世纪的繁衍生息,形成并保留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众多历史遗迹、佛塔佛寺、亭井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和村寨、民族节日、宗教和民族风情,构成独特多样的人文景观,这些都是营造特色化公路景观取之不竭的源泉。思小高速公路建设者充分结合项目地域特色,巧妙地设计了傣族公主帽形隧道洞门、傣族特色的服务区建筑,以及生动直观的个性化标志牌等。在监控的摄像杆上、垃圾桶上、在沿线房屋建筑,甚至在卫生间的标志上,无处不在突出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处处彰显西双版纳的热情与美丽。在景观设计上,体现 “融、弱、细、突”原则,尽量淡化人工痕迹、强化当地景观特征;尊重少数民族习惯和风俗,路线为“神树”让路,为百年芒果树让路。
野象谷隧道休息观景区集“雨林文化、橡林文化、茶文化、野象文化、傣文化、知青文化和公路文化”于一体。在初步设计方案中,经过曼井缅傣族村寨路段的路线正好穿过十多棵当地群众称为“神树”的大榕树,若不调整方案,当地群众势必难以接受。后来,设计人员对局部线位进行了调整,为“神树”让路,虽然投资增加了,但这些大树却被完成好地保存了下来。
【启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中强调:“我们在抓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文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
思小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尊重当地民俗民风,注重公路自身景观与沿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和谐,注重公路设施与交通需求的和谐,使公路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与沿线环境融为一体,使思小高速公路成为一条环保之路、景观之路和生态之路。不仅实现了路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目标,还在公路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优化及和谐共融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以公路景观体现了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这既是对公司文化建设的重大贡献,也赢得了沿线各族人民的广泛理解和认同。
五是突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思小高速公路对沥青上面层和中面层采用SBS改性剂,实施双层改性,并在下封层与面层、面层与面层间喷洒SBR改性乳化沥青,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在沥青面层下铺筑了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防止雨水侵入。另外,全线路面料统一采购景洪电站料场石料,实现了路面料全部新采和水洗,为今后的再生利用创造了条件。
在桥梁、隧道及一些重点路段,首次开发主动发光标志,引导行车。在隧道中使用低电流闪光标志进行导向,在全程监控系统中使用了太阳能板提供电源,专门开发了取得国家专利的低功耗、透雾能力强、定向性好的LED雾灯及多模式的频闪控制器,大大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还对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及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具有显著作用。通过对驾乘人员的心理分析及模拟试验,对标志标牌进行美化和瘦身,使交通标志既美观又省钱,仅交通工程一项就节省投资2700万元。
思小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和生活区批复用地仅157亩,既要满足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又不能超标用地,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项目指挥部充分利用弃土场,严格控制标高,进行了适当压实,路面进行弹石处理,增设了进出通道,在沿线因地制宜地改造了26处大小不等的临时停车区和服务区,300多亩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野象谷隧道进口旁原来是一段箐沟,12万立方米的隧道弃渣形成了一片18亩多的空地,项目指挥部精
心规划,将其建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多功能休息观景区。
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主动与乡村沟通,将原有机耕路进行硬化改造后作为进场道路。第2、4合同段还根据实际地形条件,将废方弃土场改造成为了130亩良田。
【启示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公路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投入使用,功能是否齐备,是检验公路品质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把投入和产出是否相结合考虑的问题。思小高速公路建设者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建设时就充分为后期的运营安全和养护成本考虑,并将其一并实施,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起到了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项目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安保工程、沿线服务区及停车区建设严重滞后,不得不在运营后再来改造和完善,甚至还成为交通事故的隐患,不但投入成倍增大,还会在运营安全上留下重大隐患,陷入事倍功半的被动局面。
【启示二】
项目指挥部将弃土场改造并充分加以利用,“变废为宝”,既节约了用地,为驾乘人员提供了休息的场所,为行车提供了安全的空间,有效提升了服务功能,为今后的运营和养护提供了便利,又向过往人员展示了公路沿线秀丽的自然风光,还充分体现了高速公路宽容的设计理念。硬化机耕路为进场道路、为当地农民改造良田等做法,既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便利,也让当地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
我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公路建设用地审批严格,如何转变观念,更加注重保护耕地、节约资源,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建设者深思的问题。项目指挥部的这些做法与《建议》中“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的要求是一致的,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取得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六是突出统筹兼顾实现和谐共赢。
思小高速公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敏感的环保问题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在建设过程中,项目指挥部主动加强与地方国土、林业、水保、环保、安监等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交通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报批有关手续,并主动邀请他们到现场进行监督和指导,加强过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指挥部组织安全检查邀请当地安监局参加,请专业监测部门定期对公路沿线水保环保进行监控,还与地方检察机关联合开展了路地共建廉政工程活动。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得到了西双版纳和普洱两地州(市)政府和沿线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理解,两地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征地拆迁部门,及时为建设提供用地,及时兑付征地拆迁资金,项目指挥部重信访保稳定促和谐,各参建单位及时兑现农民工工资。建设者通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项目工程提前75天交付使用,还节约资金5.39亿元,实现了质量优、投资省、进度快的目标。开工到现在已六年多时间,思小高速公路从未发生过老百姓、农民工群体性上访等恶性事件,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启示】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项目指挥部在建设过程中将国土、林业、水保、环保、安全及沿线群众的利益等一并纳入并作为大事来抓,同时兼顾了各个方面各个行业的发展要求,既确保了工程建设预期的管理目标,也支持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做到了统筹兼顾,把思小高速公路建成了各行业服气、社会各界满意的工程。建设者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项目前期各项手续报批是项目开工的必备条件,建设中应认真贯彻落实。完备的前期工作可全面降低后遗症,为后期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建设者更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理清了工作思路,明晰了工作理念:
“不能把别人的要求视为障碍,而应看作是帮助和指导”、“项目建设要树立大局观、全面观,只要能做到的就尽力去做,只要能互相兼顾的就互相兼顾地去做,力求实现‘一石几鸟’的效果,也就最好的全面的促进了和谐”。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服从全国一盘棋的要求。高速公路建设涉及面广,自行其事显然不行,在满足交通行业规定规范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和服从其他行业的规定和要求,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就是对别人一盘棋的支持,就在相互间构建了和谐,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思小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投资大,环境保护任务重,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建设者们从大处着眼,常思“小”处,从细节上用心,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了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也为我们的公路建设管理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第二篇:浅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浅谈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生产力明显地提高,经济发展迅猛。但是,随即而来的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近来,我国长江中下游七省发生严重旱情,近3500万人受灾,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难觅烟波浩渺,不见碧波荡漾,昔日的天泽水乡如今却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俨然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自然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三个方面来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自然环境污染及其产生的原因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生产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进步进程。都是,与之相伴而生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一些列后果。
现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可以将其分为十类:
一、土地遭到破坏;
二、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的浪费;
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四、森林面积的减少;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六、化学污染;
七、混乱的城市化;
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
九、空气污染;
十、极地臭氧层空洞。以上十类问题,是人类与自然严重的矛盾表现。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简单来说,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必须保护环境,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生态良性循环主要是指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工业原料、药物以及科研、美学等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尤其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生态良性循环的核心。二是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是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要求尽可能维持各个生态位的大气、水、土壤、温度、光照、无机和有机元素等物理、化学特征,尽可能维持或恢复各个生态位的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和谐的相互关系。三是自然环境的改善。自然环境的改善是生态良性循环的表现。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自然环境的破坏呈全球性趋势,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尽快加以扭转,以使自然环境能够得到恢复和改善。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也意识到了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相继做了一些列政策来保护环境,中国也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然及其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首先,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发展、演化的结果。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国家统一、语言分界、建筑、绘画等。最后,自然的变化一般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才能显现出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的演变是一个慢变量。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离不开自然界”,就现今人类社会而言,自然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固有其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人类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才可能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接受自然的挑战。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解决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除了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外,(一)树立正确的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在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胜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我们并不反对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但认为这种利用应以承认、尊重环境和资源的价值为前提,并着眼于人类的长远发展,而不能超出自然的限度。
(二)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关系方面。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在我国,由于贫穷落后,为了生存和发家致富,一些群众往往就地砍伐森林或廉价出售当地的自然资源。因此,政府必须统筹安排,切实担负起开发与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同时,在生产方式上也存在着问题。现有的工业生产方式,大都是以消耗自然资源或是污染环境的运作模式, 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的过程。因此,要遵循客观规律,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方式,争取零消耗或是低消耗,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
(三)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
小结: 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正从冲突走向和谐,环境保护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对此应报以谨慎的乐观态度,相信人类自身的智慧。在未来社会里,我们应选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人生天地间,和谐相处是终极目的。在未来社会里,人类应该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因为人也只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终究不是“人定胜天”的。人类可以充分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努力按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但永远不能征服自然。
注:《环境伦理学》余谋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三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让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设计
郑庄中心小学 曲丙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它正遭到各种污染,环境污染已威胁到人类生存,我们要保护环境。知道一些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情感态度:关心热爱地球环境,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感到憎恨,愿意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活环境。
行为目标: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习惯。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学法、知法、守法。教学重点:懂得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确立环境保护意识,能自觉保护环境。知道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收集一些有关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导致生态灾难的资料。制作有关“环保”的多媒体课件搜寻有关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然后再出示几幅河流污染漂满死鱼、工厂烟囱林立与空气污染、沙尘暴肆虐、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的图片。教师:大家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讨论一下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1:看到美丽景色心情愉快、看到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心里难受。
学生2:这些图片反映了生态环境问题。教师:大家继续思考,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人类对大自然不合理的开发,以及认为对环境的破坏。教师:为了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从1973年,联合国设立了“世界环境日”,下面大家看书,谁能告诉我“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学生:每年的6月5日。
教师:每年世界环境日的时候,联合国及各国政府会采取哪些行动措施?
学生读书回答。
学生:联合国和各国政府都开展各种活动来宣传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
教师出示大自然给人类提供的各种资源和原料。教师:大家看图,大自然给我们人类提供了什么?
学生:我们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材料,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大自然,大自然是我的衣食父母。教师:如果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浪费,人类将面临怎样的未来?
学生:人类将失去生活资料、失去生存环境,最终只有面临灭亡。教师: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人口数量的激增,自然资源的耗竭,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温室效应、洪涝灾害、沙尘暴等一些列问题摆在我们人类面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警钟已经敲响。
一、敲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警钟
教师:除了刚才我们列举的问题外,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环境和生态问题?
学生1:2008年我国南方多省市遭受冰冻灾害。
学生2: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7.1%,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760万公顷。
学生3:我国酸雨污染面积在扩大。……
教师:大家说了很多,从中可以看出大自然已经向人类宣战,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我们应该从人类自身深刻反思,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家看书,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学生: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失去家园;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都将无从谈起。
教师: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国家制定了一部专门保护环境的法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一起回答:《环境保护法》。
教师:从这部法律中我们了解一下环境指什么?
学生:“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课堂讨论:我们身边或你所知道的人为破坏环境的现象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一些小型工厂设备落后、燃料燃烧不充分造成大气污染。学生2:汽车尾气污染大气。
学生3:一些小工厂没有污水处理设备,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污染河流。
学生4:一些人到河里用药毒鱼,鱼都被毒死绝了。……
过度: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平时观察得很仔细,也说明大家很重视环境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二、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教师:作为大自然的征服者我们还能沾沾自喜,陶醉于胜利之中吗?
学生:不能。
教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进行深刻的反省。教师:怎样反省? 学生看书回答。
学生:我们不能在以征服者自居,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转变为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
过度:为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而实现了依法保护自然和资源。
三、依法保护自然和资源
教师:我国形成了以那不法律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学生:《环境保护法》。
教师:《环境保护法》是那一年颁布的,明确规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哪些问题?
学生1:1989年。
学生2:规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目的、任务、方针政策、基本原则、制度、工作范围和机构设置、法律责任等问题。
教师:这部法律的地位如何? 学生: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又是制定专门性环保单行法规的基本依据。
教师: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学生:要是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不同情况,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分别有警告,罚款,赔偿损失,责令限期改正、拆除、排除危害,停业、搬迁,关闭,以及对违法公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教师:大家看一个案例,岳某看法自家的林木为什么会构成犯罪?他违反了哪部相关法律?
学生读书、探讨回答。
学生:岳某砍伐自家的水杉属于国家一级珍贵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岳某未取得采伐许可证,其行为构成非法采伐珍贵树木罪。
教师:这件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我们要学法、知法、守法。
教师:大家继续看书上的两个案例。某工厂烟囱排放浓烟,污染河流,使水质恶化,违反了哪部法律?犯罪嫌疑人捕杀藏羚羊违反了那部法律?
学生:第一个案例中属于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个案例属于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并触及了刑法。
教师总结:为了保护环境,维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世界各国都采取了许多重要举措,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我们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更要从自我做起,关爱自然,保护自然。课下作业:我们应该怎样从自身做起,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可以结组讨论、查找资料,最后总结归纳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分享:
第四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促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杨多贵,2005]。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总之,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第五篇: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
摘要: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保护
一、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生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人与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
在古代,人们凭借着简单的知识,产生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例如,我国先秦时期《周易》中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的提法;老子也曾说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了紧张状态。人类占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创造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极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延长了人的寿命,促使世界人口急剧膨胀。但是,工业社会的发展曾严重依赖于资源的大规模消耗,造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认识,深刻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
进入信息文明时代以后,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扩大的态势,但是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三、问题在哪里?
一是观念上的问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
二是发展模式上的问题。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道路。由于国家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摆脱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实,面临着资源被进一步掠夺、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的严峻局面。
三是合作上的问题。人与自然是个非常大问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体现出的一大问题就是发达国家并不乐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帮助。甚至发达国家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最终,会议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四、如何创造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一、在观念上。人类必须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
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
二、在发展模式上。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发展,才能实现新形势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三、在各国之间的合作上。第一,坚持巴厘路线图和京都议定书。第二,发达国家做出深度减排的承诺,发展中国家纳入国际减排机制。第三,发达国家拿钱,进行资金与技术支持。第四,发展中国家的减缓行动按照“三可”;中国认为,按照巴厘路线图,发达国家的减排行动要接受“三可”,发展中国家在得到资金与技术支持情况下的减缓行动要接受“三可”,但发展中国家自主采取的行动不接受“三可”。
五、和谐相处的真实案例分析
以古代著名的都江堰工程为例。它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最好标志。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都江堰源成功之处在于:主要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都江堰水利事业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充分发挥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正确处理悬江岷江与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统一在一大工程体系中,变水害为水利。由此可见,只要遵循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辅以人类的能动性,人与自然一定会走上和谐共存的道路。
六、结合目前的实际提出对解决目前旱情的建议。
必须采取综合对策,需要从人、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来构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系,从开源、节流、保护的齐抓共管来构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体系,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来构建降低旱灾损失的保障体系。同时,扩大对非传统水源,如洪水、污水、劣质水、海水等的开发利用规模和范围,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建立适应当地水资源条件的用水模式,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举措。此外,必须进行一系列必要的防旱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制订和实施防旱规划、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旱情监控、信息研究与旱情预报、旱灾救助、公众教育等措施,提高整个社会抵御干旱的能力。
七、结语: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慎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