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人才管理的转变(精)

时间:2019-05-14 21:4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加快人才管理的转变(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加快人才管理的转变(精)》。

第一篇:如何加快人才管理的转变(精)

如何加快人才管理的转变

近十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景象:政府的劳动部门和人事部门合并成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更多的企业事业单位把劳动工资部门人事部门改成了人力资源部门,而且这些人力资源部门无不把人才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实行绩效考核,论功行赏,还有年薪制,社会上的人才市场、猎头公司、各种人才测评模板也应运而生。

最近召开的十八大又提出,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要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细细想来,这种景象很是温馨,很有韵味: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开始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十三亿神州尽舜尧的生动局面或许就要到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天生我才必有用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里谈谈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

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是从物化管理为重点转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开始的,因为企业的主体是人,企业二字如果不先写“人”字,只能读作“止业”,关门大吉好了。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技术、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科学的管理体制来培育和引进大批的各种人才,需要激励激活各种人才大显身手发挥应有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号召,要求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依靠管理创新驱动。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分支,企业管理也要创新进步,人力资源开发在企业中不能只是挂了牌子、到处高薪挖人而内部仍然停留在过去劳动人事管理的水平上。时代在前进,企业要与时俱进;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要与市俱进;世界科技日新月异,WTO又使经济国际化,企业还要与世俱进!时下,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也要加快向全员性人才管理转变!

在企业里实行人才管理,企业要有面向广大员工的人才理念。企业以人为本,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企业实施人才兴企人才强企战略,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理念。理念升华了、正确了、坚定了,人才管理才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在具体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人力资源开发中,建立起科学的以竞争激励为动力、以考核评价为保障,以培养使用为目标的新机制。

在一个具体的企业里,人才是认同企业核心理念,具备胜任岗位能力、认真学习钻研业务、进行创造性劳动,或具有中级及以上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资格并不断做出实绩的员工。简言之,人才就是企业中能顶岗干活的出色员工。

任何一个员工,不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并不断有所进步有所作为,都是人才。任何一个员工,既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一定深度,又在其他专业有一定知识面的宽度,且为企业积极付出做出贡献的就是复合型人才。任何一个员工,只要在一项业务技术领域能发挥领军作用且有突出实绩的,就是这项业务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潜力的发挥程度也有先后差别,但只要有这种积极进取勇于作为的劲头,就属于人才的范畴。企业实行人才管理就是尽最大力量让所有员工各得其所,尽展其能。

企业的人才大体包括技能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和其他专业人才,许多企业已经在考虑对各类人才进行整体开发,实行“外部引进高端人才,内部重在培养提高”、“所有岗位竞聘选拔,所有员工各显身手尽展所能”的人才开发策略;许多企业已经特别注重培养、注重实绩,对人才动态管理、公正考评;许多企业还鼓励员工一专多能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建立人才梯次递进、高端人才公平竞聘制度,促进完善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公正评价人才、爱护保护人才以及赛马不相马的人才开发机制;更有的企业提出,企业的最大效益是什么?是在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为企业效益的本质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的统一!这些,都为企业实行人才管理奠定了一定基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将由此上升到人才管理的新阶段。

把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作为人才理念,把只要能尽职尽责不断有所进步有所作为的人都看做人才,是企业对每一位员工的尊重;企业建立激励的培训的文化的等各种人才开发机制,是企业为每一位员工施展才智实现职业目标提供舞台创造条件。员工要“天生我才必有用”,企业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企业应实现的人才目标是人才兴企,是人才流动不流失,是打造人人心情舒畅、人人奋发向上、人人激情创造、人人自豪荣光的生态园,是使企业与员工在互动中实现双赢。企业是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最基层单位,实行人才管理型的人力资源开发,应坚决反对和纠正任何歧视人才、打击人才、使人屈才的不良现象,积极创造各类人才各尽其能、才尽其用而又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无论是内部培养人才还是外部引进人才,企业均应给予充分信任,放手让其工作,并以多种方式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企业的任务是既要营建组织氛围使引进人才融入企业,又要创建文化氛围使所有人才倾心企业,还要构建激励氛围使所有人才奉献企业。

从劳动人事管理到全员性人才管理,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顺应这个趋势,就不能把人才开发只看作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也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考核奖惩、高薪挖人的工作上,而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企业人才考评体系,认真研究影响发挥人才作用的各种因素,负责的开展人才管理活动。企业高管更要根据企业的发展

目标带头树立明确的企业人才理念,带头破除妨碍人才成长的思想观念和机制制度弊端,带头担当起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爱护保护人才的责任!

为此,面向公司全体员工,着眼于调动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需要精心研究如何建立科学的人才储备机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人才梯次晋升机制、内部外部人才融合机制以及竞聘上岗等机制;还要建立全员性人才档案,变人事档案为人才档案,让每一位员工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人才作用。因为,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才是企业活力的不竭源泉。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通过培训和实践不断提高人才素质、挖掘和释放人才潜能。从不熟练到熟练,从一般能力到行家里手,人才素质的提高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释放潜能的过程。在企业里实行全员性人才管理,注定要加大对人才潜能开发的力度。显然,企业的干部队伍是企业团队的中坚力量,属于管理型高端人才,按照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把企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培养成既有科学发展意识、又有科学发展本事的新型干部,是当前一个时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最重要的任务。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中,确定基本的人才评定标准也很重要。因为企业的人才管理是面向广大员工的,因此人才评定的基本标准不宜太高,主要可以“有责任心、有学习力、认同企业理念、工作态度认真、有主动进取精神、能称职顶岗”为内容。晋升企业高端人才的基本标准可以提的高点:除党员干部要按照党章规定执行外,一般可把“有品德、有能力、有文化、有责任心、有执行力,工作作风深入,善于团结群众,会做思想工作,发挥领军作用,在员工中有较高公信力”作为基本内容。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适应,企业的人才都要与公司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对工作要真抓实干、持续改进,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中,要注重年轻人才的选拔培养,给予较多的个人发展和公平竞争机会。对新进企业的学生,根据许多企业的成功实践,在进行岗前的安全、制度、企业文化的培训后,都要先在车间基层安排一定时间的试用期和实习期。试用期间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将他们的身份由学生转变为企业人,培养他们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增加对企业理念的认同,培养增强他们在企业发展的信心;实习期间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他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他们培养成为企业的专业人才,实习期满后再安排到对应的需要岗位上,并根据其工作表现和工作才能,输入企业的人才储备库管理。

为做好人才管理,企业还要对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调查,及时了解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愿望及工作喜好,并尽量做到“用其所长、因材施教”,认真地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让每一个人才在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上张扬个性、尽展其才。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和个人日常工作实绩考核的基础上,企业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定期进行盘点,并组织广大员工当伯乐,根据人才实绩进行科学公正考评相马,通过举荐、竞聘多种方式,把具有领军作用的高端人才及时选拔到关键技术岗位和关键管理岗位上来。

企业的人才成长是动态的,对人才的储备和管理也是动态的,按照选优汰劣、公开公正的原则,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除建立后备人才个人档案、定期研究人才工作、做好考核考评,建立和完善培训、使用、激励、关怀关爱等各种管理制度等日常工作外,企业还要努力创造条件,使企业人才纳入政府人才发展规划,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资金、项目、信息等公共资源。人才理念的确立和人才管理的公开化以及不断完善人才管理的制度程序,是让所有员工都明确努力工作的好处感到有奔头,从而激发积极性创造性,是为了保证人才决策民主科学,防止任人唯亲埋没人才。

企业发展,靠的是人才作用,靠的是人才团队,人才问题格外重要。目前多数企业对人才的激励方式主要是薪酬,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人才的跳槽问题和效能问题,相反,刺激了社会上人才价格的上涨。如何促使企业员工既发挥人才作用抓好企业眼前效益,又齐心合力关注企业未来,科学的把现行的薪酬制度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后劲结合起来,完善各类人才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领域按贡献参与企业分配的机制,这也成为企业人才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角逐,最终要靠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有成功的基础。因此,加快从劳动人事管理向全员性人才管理的转变,这是当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职能的变革,也是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企业要大力而为之。

第二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开局要办的“第一件大事”。在2013年行至中叶,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取得了新进展。7月22日,中国政府网再次发布权威消息,日前国务院发布通知,再次取消和下放50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期刊变更登记地审批、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股权性融资审批、铁路工程及设备报废审批等被取消。这是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第四次削减行政审批。

简政放权既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又是释放改革红利的一记重拳。我们认为,政府需要转变职能“下马服务”,就是要“从过去坐等审批转向主动加强为企业为基层服务。”

事实上,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简政放权一直在加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一届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务院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减少三分之一以上。上半年,在李克强5月13日主持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和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分别宣布取消和下发了133项和32项行政审批。

放权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而服务则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干部要善于“下马”干实事。7月8日至10日,李克强总理到广西调研经济谈到简政放权时说,“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要从过去坐等审批转向主动加强为企业为基层服务。”他进一步分析指出:这样可以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央政府会继续简政放权,各地也要放开更多领域和更多经营活动审批。同时要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当然,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改革贵在行动,重在落实。

在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政府加速“简政放权”,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于稳定当前经济增长是积极激活市场内生动力的一记重拳。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是结构调整的主体,市场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从新一届政府4次削减行政审批来看,减少审批、转变职能就是放更多的权给市场,放更多的权给企业,以便有利于增加企业的自主权,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发挥稳增长的作用。

第三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建议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中央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何加快我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既是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也是人大代表应该关注和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我市对创建服务型政府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但同时应当看到,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公共服务的施政理念尚未真正形成。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树得不牢,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2)、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普遍存在。有的认为管理就是审批,服务就是收费,执法就是罚款。(3)、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公务员队伍的现有素质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存在不少差距。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对策建议: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以社会和公众需求为导向,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市场监督职能,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

要加快有关市场规范的政策法规建设。采取法律手段打破行业垄断,防止企业利用行业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予以公示,规范操作,公开透明,简化程序,大幅度缩短行政审批时间。规范收费事项,减轻企业负担。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所有依法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应在媒体上公告,增加透明度。

三、坚持以法行政,提高政府行政水平。

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各级行政机关在其行政管理活动中,不得任意设定行政处罚或行政限制行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继续完善行政执法的工作标准、规范、程序和相应的责任制度,减少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的随意性。

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关键在于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和公务员评价标准,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奖优罚劣。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的长期探索和努力。只要我们牢记为民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创新,勇于探索实践,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我市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一定会取得明显成效。

第四篇: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公司在推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不断积累经验,以期实现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一、转变观念,深化认识,增强做好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是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资源”的人才理念。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增强企业生命活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破除企业重物轻人的现象,真正树立人才是竞争之本、发展之源的思想,这是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2、是要牢固树立人才重在经营的理念。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才,经营好了人才也就等于经营好了企业。企业领导的人才理念对企业实施人才战略至关重要。要学会用与时俱进的标准去鉴赏和识别人才,用与时俱进的理念去培养和开发人才,用与时俱进的方法措施去管理和使用人才,做到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3、是要牢固树立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经营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展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服务范围,把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二、创新机制,增添措施,营造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1、制定企业人才发展规划。根据企业人才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人才发展长久规划,提出人才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通过持久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智力支持。

2、制定优惠措施吸引人才,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1)是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通过科技项目和专业岗位公开招标和招聘,把高素质的人才引进来。根据我公司实际和企业的需要,多渠道、多方位地指导企业引进人才和智力资源。对已引进的人才,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以情感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确保引得进,留得住。

(2)是要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对专业技术人员攻克技术难关、完成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出新工艺和新产品等,根据贡献的大小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

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要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管理专家。对核心技术领域的高级专家要实行特殊政策。进一步破除科学研究中的论资排辈和急功近利现象,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改进和完善职称制度、院士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博士后制度等高层次人才制度,进一步形成培养选拔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使大批优秀拔尖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高等院校要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及时合理地设置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培训,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要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国家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多方式、多渠道培养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支持企业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的资助力度。大力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健全留学人才为国服务的政策措施。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公开招聘力度。实验室主任、重点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以及其他高级科研岗位,逐步实行海内外公开招聘。实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来华工作。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冒尖,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

第五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都与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密切相关。政府职能不转变,其他方面的改革就难以推动。政府是改革的组织者、推动者,也是改革的对象,必须对自身进行改革。如果政府安于现状不想改、畏首畏尾不敢改、左右观望等待改,自身就会成为改革的障碍。去年本届政府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这实质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后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逐步建立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推动政府全面正确地履行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

第一,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本届政府已经承诺,任期内把行政审批事项减少1/3以上,要确保完成。首先要把取消的文章做足、做到位,最大限度地放权给市场。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要进行全面清理,该取消的一律取消;确需保留的,要依法调整为行政许可,今后不再搞非行政许可审批。要全面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努力为企业经营和公民投资创业提供便利。

第二,保留的审批事项一律向社会公开。政务公开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助推器,是约束审批行为的紧箍咒。各部门还在实施的审批事项,要尽快公布目录清单。除此之外,一律不得实施行政审批,更不得设立新的审批事项。这实际上是向负面清单管理方式转变。政府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的范围,清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企业只要按法定程序注册登记,即可开展投资和经营活动。

第三,加强和改进监管。简政放权,绝不是一放了之,必须在放权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管。要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监管体系的具体措施。地方政府在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过程中,要把加强监管作为重中之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现在往往是平时监管不及时、不到位,一出问题就搞“突击”,搞“大检查”,结果是雨过地皮湿,监管一定要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抓紧建立科学的抽查制度、责任追溯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对违法违规者,要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8.23

下载如何加快人才管理的转变(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加快人才管理的转变(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背景链接】 2010年12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及“十一五”时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同时对金融知识、现代服务业基础、沙河玻璃行业现状以及发展战略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连续六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汇报

    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汇报 按照《鸡西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文件要求,为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和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制度......

    做到“四个坚持”加快发展转变

    做到“四个坚持”加快发展转变通过认真学习卢展工书记在 《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论述和《河南日报》系列政论文章,结合工作实际,我谈......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顺利完成“十一五”时期的各项任务,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陕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0-5-26 8:11:00陕西日报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全球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