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标经济户口实施方案
连云港工商行政管理局新浦分局
商标经济户口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连云港工商局2011年商标监管工作意见》和省局《关于推行四书两帐两卡商标行政指导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基层商标监管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开拓商标监管工作的新局面,强化商标监管工作职能,促进商标监管职能到位,推进商标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法治化, 分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工商局推进商标战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需要,立足职能,开拓创新,从政策法规、指导帮扶、培育保护和宣传培训等方面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推动我区商标事业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二、组织领导
为使商标管理基础规范化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新浦工商分局成立以钱梅局长为组长,副局长杨斌、江尧中、俞言、孙良金为副组长,各科室、工商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分局市场合同科。
三、商标经济户口管理的主要内容 商标经济户口管理是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的商标实行分类登记和建档,上下联动管理,准确掌握商标注册、管理和使用情况,实施有效监管和服务的一种模式。
商标经济户口包括三种管理形式。凡辖区内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使用的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由分局、工商所分级建立商标经济户口登记管理台帐;辖区内的注册商标按照“一件商标一个户口一个档案”的原则,由分局市场科、工商所分别建立辖区注册商标经济户口书式档案;分局、工商所将注册商标信息(包括图形)录入工商业务软件商标管理模块中统一管理。
商标经济户口管理实行属地管辖原则,工商所按照“谁管辖、谁建档,谁监管、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准确、详细地收集、登记和录入相关资料、数据。
四、商标经济户口管理的工作任务
(一)统一格式内容,规范商标基础台帐,商标分类管理作为工商机关对注册商标实施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分级建立商标台帐,统一格式和内容,制作一张商标分布图,更加准确地了解、掌握辖区商标使用、注册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增强普遍指导、重点扶持、注册保护的针对性。
分局和工商所都要建立注册商标台帐、未注册商标台帐、闲置无效商标台帐三种台帐。各种商标台帐要将商标的 2 基本信息反映出来,注册商标台帐内容包括:商标注册号、商标名称、商标持有人、地址、核定类别、使用商品、有效期限、联系人、联系方式、商标类别。未注册商标台帐内容包括:商标名称、商标使用人、地址、使用商品、联系人、联系方式。闲置无效商标台帐内容包括:商标注册号、商标名称、商标持有人、有效期限、闲置原因。
分局和各工商所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制作辖区注册商标分布图,确定商标指导员,对企业商标的培育、使用、管理开展指导服务。
(二)实施商标经济户口管理、建立商标“一标一档” 建立一件商标一个档案。市场科和各工商所要将辖区内商标按照经济户口管理进行归档,一标一档。注册商标档案要按照统一目录格式、统一商标信息卡片、统一档案装订内容,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简易到复杂,不断充实商标基础信息资料。商标档案基本信息内容包括:营业执照、企业简介、商标注册证、四书两帐两卡帮扶记录及商标延展、变更、转让、许可信息、商标经济效益及企业的其他信息资料。商标指导员每年要走访帮扶企业2次以上,四书两帐两卡记录在每年6月1日、12月1日前装入商标档案中。经过培育的商标,在注册证核发后,按照商标档案内容,进一步收集、完善商标档案资料,形成一个完整的商标档案。
(三)全面应用商标电子监管系统。各工商所要按照分 3 局的要求,认真使用工商业务软件商标管理模块,及时将注册商标信息(包括图形)录入商标管理软件中统一管理和应用。在建立完善商标书式档案的同时,建立商标电子监管档案。
确定商标指导员和商标指导工作制度是工商部门开展商标管理工作的根本工作制度,分局根据今年商标管理工作和发展新商标注册量的需要,将对各工商所商标指导员重新调整,确保每个工商所有3-4人从事商标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商标指导员”在推进商标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四、完善商标经济户口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商标服务工作机制。分局要将引导培育商标的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工商所,由商标指导员主动上门向企业和经营户宣传商标知识,切实增强企业和经营户的商标意识,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咨询服务,指导经营者办理商标注册、转让、续展等手续。
二是建立商标培育工作机制。在引导企业、商户注册商标的同时,商标指导员实施全程跟踪式服务,鼓励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使企业认识到商标对企业生命力的推动作用,增强了企业发展长远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是建立商标宣传推广机制。市场科要加强对工商所商标指导员、企业商标联络员商标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指导服务技能。同时对获得(驰)著名商标的企业,充分利用各 4 种方式和媒介宣传企业形象及其产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具体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市场科和各工商所要采取多种形式,结合市场巡查、专项整治、案件查处等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商标知识培训班、设立商标专刊专栏等形式加大商标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商标宣传氛围,使企业及工商个体户充分认识到商标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注册商标、争创驰(著)名的商标的积极性。
2、摸清商标底数。市场科和各工商所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掌握辖区商标底数,建立健全商标经济户口档案,掌握辖区商标使用管理情况,制作辖区注册商标分布图,对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闲置商标的具体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3、指导企业用好商标。工商所要充分发挥商标指导导员的作用,指导企业正确使用商标。当商标注册事项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企业办理变更、续展手续,深入辖区进行调查,积极牵线搭桥,促进闲置商标向区内、区外企业的转让和使用许可,把无形资产转变为有形的物质财富,避免注册商标因企业改制等原因被闲置,造成资产浪费,提高注册商标的利用率。
4、帮助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市场科和各工商所 5 积极动员和推荐辖区内使用时间长、市场份额大、发展前景好的注册商标,申报省著名商标。指导和帮助企业制定商标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精心培育、扶持和规范商标使用,扩大商标知名度,增强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强与商标注册人联系,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宣传商标管理和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指导帮助企业建章立制,正确运用商标战略和策略去开拓市场,提高商标的竞争力。三是加强驰名、著名商标的培育力度,对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在市场上有一定占有率或较好信誉,知名度较高的注册商标做好指导帮扶工作,不断提高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的综合实力,并认真做好申报材料的指导、把关和推荐工作。
五、实施步骤
商标经济户口管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安排部署阶段(2011年8月)。
市场科和各工商所要明确开展商标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点和目标任务,结合部门实际,制订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完成时限。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9月)。
按照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标准,进一步收集、完善基础信息档案,建立健全各种商标资料,认真抓好落实。
第三阶段:检查总结阶段(2011年10月)。
商标经济户口建档工作列入第三季度绩效考核内容。分 6 局十月初将对各工商所和市场科商标经济户口建档工作资料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进一步完善商标经济户口管理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认识。市场科和各工商所要把建立商标经济户口管理作为实施商标战略、加强行政指导的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加以推进。认真做好商标摸底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强化责任落实,扎实做好建立商标经济户口,规范商标管理工作。市场科要加大对各工商所工作指导和督促,确保此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抓住重点,扎实推进。建立商标经济户口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坚持立足全局,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各工商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要充分应用现有工商业务软件的商标管理模块,实现商标经济户口管理电子化。商标档案要从商标申请注册开始着手建立,广泛应用“四书两帐两卡”,及时记录定期回访,监督检查和现场指导情况,形成动态的、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标准的商标经济户口信息,提高商标监管工作现代化水平。
(三)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市场科要组织各工商所加强商标经济户口管理工作的研讨和实践,深化对商标监管、商标行政指导工作规律的认识,不断探索商标监管工作的新 7 思路、新举措,全面完成商标经济户口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把商标“四书两帐两卡”制度与市场巡查结合起来,将商标工作列入工商所市场巡查的内容之一,全面掌握商标注册、使用和变动情况,及时充实、修改和更新资料,建立完善的商标经济户口档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软件商标管理模块,建立书式与电子相统一的商标经济户口档案。
第二篇:农产品商标战略实施方案
农产品商标战略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定,按照商标富农,立足当地资源,围绕农产品产业,抓好商标注册,带动特色品牌发展的总体工作要求,把培育农产品商标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使商标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各工商所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企业、乡村、农户积极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和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的重大意义,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商标意识,引导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以发展工业产品的思路考虑农产品,用商标战略的理念经营农产品”的新观念,增强涉农企业、农民申请注册商标的自觉性、主动性,激发和引导他们走品牌农业之路。宣传内容以《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四川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等商标法律法规和规章知识为主。
二、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各所按照“普遍指导、重点扶持、注册保护、维权打假”的原则,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农户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逐一进行调查摸底和登记,全面掌握本地区生产、加工、经营农产品的种类、数量、规模、特色以及这些产品的商标注册、使用、维权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本地区农产品发展的商标工作方案。
三、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对未申请注册商标的农产品要进行梳理,筛选排队,动员那些名、优、新、特产品生产、经营者,尽快对其产品申请注册商标。根据申请注册商标的类型,按照《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对申请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进行分类指导,提高商标申请注册效率。对企业、农户申请商标注册的,各工商所要指导进行商标申请注册前的查询工作,无条件提供申请注册前的查询,为农产品商标的注册提供有关的咨询服务。
在指导商标注册工作中,要把那些初具特色,在特定地理环境和特定人文因素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注册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对那些市场覆盖面大,已经或者有望销往国外的名优产品,要积极指导其生产、经营者进行商标国际注册,以强化我县商标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力度;对那些已经注册的商标但尚不能在被核定商品上正确使用的生产经营者,要通过认真宣传商标法律法规,提高其正确使用商标的认识,进一步规范使用行为;对已经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注册商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和扶持,引导和鼓励其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实施企业商标战略,创立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并以驰名、著名商标企业为龙头,优化农业产品产业结构,引导、扶持这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形成竞争实力。
四、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实现“一村一品”。各工商所积极开展“一所一标,一所一知名商标”的创建活动,力争每个村至少有一件注册商标,每个特色产业至少有一件知名商标,逐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使我县的优势农产品商标信誉度、竞争能力和规模效益明显提高和增强。
五、以农产品商标为抓手,不断做大农副产品产业链。从农产品商标发展抓起,制定工作计划,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和配套产业的指导力度,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积极扶持一批发展势头强劲、效益好的涉农企业和农产品种植、养殖大户的商标注册,形成“农户+商标+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
六、突出重点,形成“本地知名、全省著名、全国驰名”的梯次发展结构。将已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的涉农商标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引导、帮助其争创驰名商标;将已获得宜宾市知名商标的涉农商标作为第二梯次,重点指导其争创著名商标。
七、明确责任,实施商标帮扶责任人制度。重点指导帮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
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发挥其龙头作用,利用“公司(合作组织)+商标+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各工商所要建立健全涉农企业商标联系点制度,明确帮扶责任人,对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农户解决商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其科学运用商标战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为争创驰名、著名商标打好基础。
八、拓展市场领域,提高涉农产品商标的知名度。积极引导重点农产品经营户和涉农企业生产高品质、标准化、绿色的、无公害的有机农产品,维护品牌内在品质。积极帮助有注册商标的农产品进入大型超市,提升附加值。积极帮助涉农企业开展农产品广告战略,积极提供广告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帮助,不断提高农产品商标的知名度。
九、进一步引导、帮助做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培育和申请注册工作。扶持培育一批具有高县地方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品牌,帮助其申请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并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作为联系企业与农户的纽带,带动农民增收和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
十、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商标保护力度。对驰名、著名、知名涉农商标侵权行为严重的领域及范围,要组织开展联合打假和专项整治行动。对涉农重点企业在省外、市外、县外被侵权的,县工商局将积极向省、市工商局汇报,充分发挥省际间商标保护联席会议的优势,加大维权力度,切实保护涉农商标注册人和消费者(用户)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经济户口管理四项制度
企业登记管理警示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联动监管,提高企业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企业登记管理警示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警示、二级警示、三级警示。
一级警示为提示性警示,注册部门(含企业注册、外资企业注册部门,下同)在办理登记业务时重点审查,但不对企业的登记行为进行限制。
二级警示为部分限制性警示,注册部门根据警示的内容,在企业申请登记业务时有针对性的对一项或若干项的变更登记进行限制。
三级警示为完全限制性警示,注册部门根据警示的内容,对企业申请的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进行限制。
监管部门及工商所(分局)办理年检时,对警示行为按照本制度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一级警示管理:
(一)股东(合伙人)营业执照被吊销未尽清算义务,或已注销但未办理股权变更登记的;(自动上,人工下,注册部门负责)
(二)所投资的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未尽清算义务的;(自动上下,人工下,注册部门负责)
(三)企业名称或自然人姓名变更后,所投资企业尚未办理股东(合伙人)名称或姓名变更的;(自动上,人工下,注册部门负责)
(四)投诉、举报内容涉及企业内部纠纷需要注册时重点关注的;(人工上下,注册部门负责)
(五)登记中缺少材料承诺后补的;(人工上下,注册部门负责)
(六)营业执照经营期限届满前1个月的;(自动上下)
(七)被责令限期改正尚未逾期的;(自动上下,人工上下,监管部门负责)
(八)企业提交的章程等登记材料中有需要特别关注事项的。(人工上下,注册部门负责)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二级警示管理:
(一)注册资本分期到位的企业未按期出资的,限制办理注册资本增资变更登记;(自动上下)
(二)法院冻结企业股东(出资人)的股权(投资)的,应其要求限制被冻结股权(投资)的股东(出资人)的变更登记;(人工上,人工下或自动下,注册部门负责)
(三)应纪检、监察、司法机关、有关行政管理机关的要求,限制企业办理相关变更登记;(人工上,人工下或自动下,注册部门负责)
(四)应企业主管部门(出资人)或股东会(合伙人)要求的,限制企业办理相关变更登记;(人工上,人工下或自动下,注册部门负责)
(五)企业股东办理股权质押登记的,限制其办理股权变更登记。(自动上下,人工下,注册部门负责)
(六)查无下落的企业,限制办理除住所以外的其他事项的变更登记。(自动上下)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三级警示管理:
(一)涉嫌违法违规,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尚未处理结案的,限制办理注销登记。办案部门认为需要进一步限制有关事项变更登记的,应在警示中明确限制变更登记的事项;(限制注销登记自动上下,限制变更登记人工上下,办案部门负责)
(二)被法院依法裁定宣告破产或裁判解散的,限制办理变更登记和董事监事经理变动、分公司设立的备案;(人工上,自动下,监管部门负责)
(三)被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责令关闭的,限制办理变更登记和董事监事经理变动、分公司设立的备案;(人工上,自动下,监管部门负责)
(四)已进入清算程序或办理清算组备案手续,尚未办理注销登记的,限制办理变更登记和董事监事经理变动、分公司设立的备案;(自动上下,或工商所人工上)
(五)分支机构隶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被登记机关撤销、撤回设立登记的,限制该分支机构办理变更登记;(自动上下)
(六)被政府相关部门吊销、撤销专项许可或前置许可期限届满,未办理经营范围变更或注销手续的,限制办理变更登记(核减经营范围变更除外)和董事监事经理变动、分公司设立的备案;(自动上,人工上下,监管部门负责)
(七)逾期未申报年检的,限制办理变更登记;(自动上下)
(八)被工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限制办理变更登记;(自动上、人工下,监管部门负责)
(九)营业期限届满,限制办理变更登记;(自动上下)
(十)外国地区企业常驻机构驻在期限届满,限制办理变更登记。(自动上下)
第六条 企业警示的实施与管理,由企业登记机关各职能部门和工商所(分局)依据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第七条
自动上下的警示,由系统根据相关业务自动生成。一、二级警示人工上下的,可由责任部门经办人直接实施;三级警示人工上下的,应报经部门负责人审批;部门负责人认为需要局长或分管副局长审批的,应呈报审批。
人工实施或解除警示时,经办人员对警示条款要适用准确,警示原因要填写(录入)具体完整,并保留相关证据。
第八条 工商所(分局)在对辖区内市场主体进行监督管理时,发现企业已停止经营,并提交了解散事由出现的文件,若企业登记机关未实施警示管理的,工商所(分局)可以实施相应的警示管理。对检查中需要限期改正的或查无下落的企业,应将检查结果录入经济户口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警示。
第九条 警示事由已改正或消除的,警示实施部门(含工商所[分局],下同)应当及时解除相关警示。
自动下的警示需要人工解除的,由相关业务部门按照本制度第七条第二、三款的规定解除。
第十条 注册部门在办理业务时涉及三级警示第(一)、(八)项的,认为相关业务部门警示的事项不影响办理此次变更登记的,可由注册部门经办人提出拟办意见,报部门负责人或分管局长批准临时解除警示。
注册部门办理业务时涉及三级警示第(二)、(三)、(四)、(六)项的,认为企业所变更事项有充足理由,且不影响企业清算的,可由注册部门经办人提出拟办意见,报部门负责人或分管局长批准临时解除警示。
注册部门办理业务时涉及三级警示第(九)、(十)项的,若企业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办理经营期限变更登记的,可以解除警示。
第十一条 企业、外资、个体私营监管部门应依据各自职能分工,年检时对警示企业的相关行为重点审查、区别情况、酌情处理:
(一)对一级警示行为涉及企业应履行相关义务的,可督促、告知企业履行义务;
(二)对二级警示第(一)项行为,应视出资监管情况决定是否办理年检;
(三)对二级警示第(二)至
(五)项行为、三级警示第(四)项行为,依法办理年检;
(四)对二级警示第(六)项行为,应督促企业办理住所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
(五)对三级警示第(一)、(八)项行为,年检经办人应当在了解案件查办、违法行为查纠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拟办意见,报部门负责人或分管局长审批决定是否予以办理年检。
(六)对三级警示第(二)、(三)、(六)项行为,公司制企业已进行清算组备案、非公司制企业主动提交了解散事由出现的文件的,可以依法办理年检;未办理清算组备案的,暂不予办理年检,责令其办理清算组备案。
(七)对三级警示第(五)项行为不予办理年检,责令其限期办理注销登记。
(八)对三级警示第(七)至
(十)项行为,警示事由已改正、消除的,解除警示后方可予以办理年检。对未纠正违法行为或未办理营业期限(驻在期限)变更登记和清算组备案(公司制企业)的三级警示第(八)、(九)、(十)项行为,不予办理年检。
第十二条 企业、外资、个体私营监管部门应依据各自职能分工,与工商所(分局)密切配合,对三级警示中第(三)、(八)、(九)、(十)项行为进行实地检查,依法查纠违法行为。
第十三条 警示管理由系统自动建立电子台帐。警示管理的编号规则为:A工商B字C第D号,其中A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简称,B指业务部门简称,C指年份,D指当警示顺序号。
手工实施警示管理的,经办的业务部门应建立警示书式审批材料和证据的管理制度,并将相关材料上传至数据库保存。
第十四条 异地迁入的市场主体其警示管理按警示内容由迁入局对应的部门负责管理。
第十五条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实施或解除企业登记管理警示,不得擅自向市场主体发布上述有关信息。对因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将按照《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违法行政错案责任追究规定(试行)》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 对应当解除警示而故意不解除,给当事人带来不便的,上级机关应当通报批评;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或较大社会影响的,应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行政过错责任,并在一定时间内关闭有关人员实施警示的权限。
企业风险预警制度
第一条 为服务经济发展,构建企业信用体系,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企业风险预警,是根据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在日常监管和年检中的客观记录,对存在交易风险的企业进行预警的制度。
第三条 企业风险预警信息的使用应当立足于为经济发展服务,可以用于:
(一)政府决策分析;
(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联动监管;
(三)为有关部门提供查询服务;
(四)按照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为公众提供查询服务。
第四条 企业风险预警信息包括:
(一)被行政处罚涉及假和骗的行为;
(二)被消费者申(投)诉,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消费者协会处理认定市场主体应承担双倍赔偿责任的;
(三)年检报告表明,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超过80%的;
(四)食品经营市场主体未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制度的;
(五)企业成立后超过六个月未开展经营活动或开业后连续停业一年以上(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开业后自行停业六个月以上)的;
(六)侵害消费者权益,但拒不接受消协(消保委)调解或拒不执行已达成的调解协议的。
第五条 风 险预警的实施。对符合第四条第(一)、(三)、(五)、(六)项内容的,由软件自动上风险预警;对符合第四条第(二)、(四)项内容的,由消保、市场监管 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负责上风险预警。对第四条第(三)、(五)项预警内容消除的,由软件自动解除;对第四条第(四)项预警内容消除的,由消保部门负责解除; 对风险预警内容未消除的,超过规定期限后,由软件自动解除。
第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有关部门和政府特许的征信机构的特殊需要,加工整理企业的风险预警信息,或为征信机构生产信用产品,提供相关信息。
第七条 风险预警内容,第四条第(一)项保留七年,其他风险预警除预警内容已消除外保留三年。第八条 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不得随意实施或解除企业风险预警,应严格按照经济户口管理办法中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发布信息,违者将参照《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违法行政错案责任追究规定(试行)》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警示制度
第一条 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构建市场信用体系,加强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管理,强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力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警示制度,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法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登记进行限制和对相关不良行为予以记录的制度。
第三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警示制度分为限制性警示和相关不良行为记录两个部分。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有关部门通报、系统工作提示等知悉企业法定代表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施限制性警示,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办理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相关登记:
(一)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根据联动监管数据,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
(二)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根据联动监管数据,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
(三)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根据联动监管数据,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
(四)因犯有其它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3年的;(根据联动监管数据,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
(五)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的;(办理注销登记时自动生成)
(六)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的;(吊销营业执照时自动生成)
(七)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根据联动监管数据,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
(八)擅自设立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被依法取缔的,自被取缔之日起5年内,其主要负责人不得担任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取缔无照经营,自动生成)
(九)因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被依法取缔的投资人和负责人,终身不得投资开办娱乐场所或者担任娱乐场所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取缔无照经营,自动生成)
(十)法律和国务院规定不得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许可证后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注册部门和监管部门应对被吊销许可证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实施限制性警示,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办理相关行业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登记。
(一)违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自被吊销许可证之日起未逾5年的;(根据注册部门相关业务或联动监管数据,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
(二)违反《电影管理条例》被吊销《摄制电影许可证》、《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自被吊销许可证之日起未逾5年的;(根据注册部门相关业务或联动监管数据,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
(三)违反《印刷业管理条例》被吊销《印刷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自被吊销许可证之日起未逾10年的;(根据注册部门相关业务或联动监管数据,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
(四)违反《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被吊销《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音像制品复制许可证》、《音像制品制作许可证》、《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自被吊销许可证之日起未逾10年的;(根据注册部门相关业务或联动监管数据,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
(五)违反《出版管理条例》被吊销《出版许可证》、《出版物进口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自被吊销许可证之日起未逾10年的;(根据注册部门相关业务或联动监管数据,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
(六)违反《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被吊销或者撤销《娱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自被吊销或者撤销许可证之日起未逾5年的。(根据注册部门相关业务或联动监管数据,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
第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有下列行为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予以记录,并可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参加有关部门评选、考核活动需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意见时,出具有关记录证明或意见:
(一)违反工商法律法规被处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二)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三)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两年内不履行组织清算、办理注销登记等法定义务的企业法定代表人;
(四)拒绝工商部门监督检查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第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或应有关部门的要求,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参与评选、考核活动等签署意见时,要写明参选(评)人在担任该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期间,企业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罚的(事由、种类、次数等)情况;企业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法定要求且拒不改正的情况;企业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情况,以及企业不按规定进行清算办理注销登记的情况。
出具的记录证明或意见应当载明的事项有: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所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企业的名称,企业违法的事由、处罚(处理)的情况、处罚(处理)时间、对其违法行为实施处罚的单位等。(见附件)
第八条 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警示的使用和管辖,由同级注册部门和企业监管、外资登记管理、个体私营监管部门负责。
第九条 企业申请登记时,出具有关证据证明,企业法定代表人对企业的破产或被吊销营业执照不负有个人责任的,由注册部门和企业监管、外资登记管理、个体私营监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经过部门负责人或分管局长批准,可以解除警示。若实施警示的机关与企业登记申请受理机关不属同一机关的,应先由实施警示的机关解除警示后,企业登记申请受理机关方可受理企业登记申请。
第十条 对企业的董事、监事、经理的任职法律法规有限制性规定的,应当依照本制度实施警示管理,并在一定期间内限制办理董事、监事、经理的备案。
企业退出督查制度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为引导企业履行退出市场应尽的法定义务,逐步完善和规范企业退出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企业退出督查制度,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知悉企业解散事由出现,由企业登记机关和属地工商所(分局)依法督促其办理相关登记备案手续或注销登记,并实施监督管理的制度。
第三条 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主动终止经营、办理注销登记:
(一)法院依法裁定宣告破产或裁判解散;
(二)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责令关闭;
(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依法撤销、撤回设立登记;
(四)企业章程(合伙协议)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未延续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五)合伙企业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
(六)因合并、分立导致原企业解散;
(七)企业投资人决定解散;
(八)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
第四条 企业登记机关和工商所(分局)根据相关部门通报、系统工作提示、年检、检查等知悉企业已处于下列状态的,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实施退出督查:
(一)法院依法裁定宣告企业破产或裁判解散,并函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
(二)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责令企业关闭,并函告企业登记机关或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建立联动监管的;
(三)系统提示企业已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依法撤销、撤回设立登记的;
(四)系统提示企业的营业期限届满(外国地区企业常驻机构驻在期限届满)未延续的;
(五)系统提示企业已办理清算组备案的;
(六)系统提示分支机构隶属企业法人已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被撤销、撤回设立登记的;
(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年检或检查时,企业提交了法院破产裁定、解散裁判文书,企业依法做出的解散的决议或决定,行政机关责令关闭或者企业被撤销的文件(以下统称解散事由出现的文件)的。
第五条 对列入退出督查的企业,企业登记机关和属地工商所(分局)共同承担退出督查管理责任。
工商所(分局)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对退出督查企业进行实地检查,核查其有无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继续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的,依法查处;对成立清算组的公司,督促其办理清算组备案;企业清算结束后,指导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
企业登记机关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对列入退出督查的企业实施警示管理,限制办理登记业务,年检时区别情况、分别处理,指导并监督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
第六条 企业出现本制度第四条第(一)、(二)、(六)、(七)项事由的,由企业登记机关告知其应当组织清算、办理注销登记。
第七条 企业出现本制度第四条第(三)项事由的,由企业登记机关在作出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撤回登记决定的同时,责令其办理注销登记。
第八条 企业出现本制度第四条第(四)项事由的,由企业登记机关实施警示管理,指导其及时办理营业期限(驻在期限)变更登记;对营业期限(驻在期限)届满不再延续的,告知其应当组织清算、办理注销登记。对尚未办理营业期限(驻在期限)变更登记和清算组备案(公司制企业)的,不予办理年检。
第九条
企业出现本制度第四条第(一)至
(四)、(七)项事由的,公司制企业应在清算组成立之日起10日内将清算组成员、清算组负责人名单报企业登记机关备案,逾期拒不备案的,依法查处。
第十条 非公司制企业在申报年检时,提交了解散事由出现的文件,年检部门应在系统中进行记录,并实施警示管理。
工商所(分局)在对企业实施检查时,发现企业已停止经营,并提交了解散事由出现的文件的,对登记机关未实施警示管理的,应当实施警示管理,并告知其应当组织清算,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一条 公司制企业已进行清算组备案、非公司制企业主动提交了解散事由出现的文件的,可以依据《企业检验办法》第七条第四款规定办理年检。办理年检时,应当在营业执照正本和全部副本上加盖“此执照限于办理清算事宜,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XXX工商局”的印记。企业清算结束后,指导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二条 企业所属地工商所(分局)应对本制度第四条第(二)、(三)、(四)、(六)项所列企业在一年内实施一次实地检查。对已办理注销登记的企业、经检查已经停止经营活动的企业或查无下落的企业,不再实施实地检查。
第十三条 建立企业退出市场的公告制度,企业登记机关可以对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已办理注销登记的企业、进入清算程序的企业、查无下落的企业进行公告。
第十四条 对已办理注销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期限届满后未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在监管中又发现该企业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属《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第(四)项所列行为,应当依法立案查处。
第四篇:浅谈企业年检与经济户口管理
浅谈企业年检与经济户口管理
企业检验,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按对企业进行检查,确认企业继续经营资格的法定制度。当年设立的企业,自下一年起参加年检;企业的经济户口管理,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企业的开业、变更、注销登记资料建立起来的经济户口薄,对企业监督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经济户口监督卡。两者如何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企业年检与经济户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年检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按进行检查,确认其经营资格的法律手段。是否能通过年检不是一句空话,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经济户口管理是日常工作中对企业是否有违章违法行为的记录,为企业是否通过年提供了重要依据。企业年检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现象仍然存在。有个别同志认为,我们搞了那么多年的企业年检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往往就是这些人容易出现企业年检工作简单化倾向,那种“年检年年搞,填填表,收收费,贴花盖戳就完了”,甚至连企业的报表都不看的做法,直接影响和危害着企业年检的工作质量,导致了经济户口数据质量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经济户口管理的重要作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经济户口在企业年检等监督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深刻理解,对充分利用计算机、局域网,及时充实、修改、更新经济户口信息,使之成为具有时效性、延续性、完整性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各工商所只是对县局登记注册的企业情况在经济户口薄中进行登记,外出检查时只注重对个体户的监督检查,而对于企业的监督基本上是一个空白,没有发挥经济户口管理的作用。
二、加强企业年检与经济户口协调管理的途径
1、进一步提高年检数据与经济户口录入的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户口管理以计算机局域网为支撑,由书式档案和机读档案两个部分组成,是客观反映企业登记、日常管理和企业年检等状态的信息系统,是预防企业违法、开展企业信用监管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是工商行政管理适应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另一方面,企业书式档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是机读档案录入的来源和重要依据之一,具有静态特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通过企业检验等监督管理工作形成的文字和数据记载,是机读档案的另一重要来源和依据,具有动态特征。我们不仅要记载企业静态的登记事项等,而且还要记载企业动态的经营行为、诚信情况。
2、进一步抓好经济户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培训。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监管人员,特别是数据录入人员的再培训、再教育,实行岗位资格考试。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录入数据信息的操作人员要实行责任追究。三是要进一步对数据质量的建设要求制定统一的、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制度规范。
3、进一步加快企业检验制度的改革步伐。要使企业年检适应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就必须对现行的年检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例如,目前不少省、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已经实行网上年检、滚动年检、滚动验照等全新的年检方法,而我们还停留在口号上,还在走书式年检的老路子,经济户口使用并没有成为一种高效的年检方法,反而成为基层的一种负担。因此,我们要对现行的集中年检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实行分散式年检,企业年检的时间不再规定为每年1月1日至4月30日,而是每户企业自核发营业执照之日起满一年后的三个月之内,改变由于时间集中、任务繁重、顾此失彼尴尬局面。从而也避免了企业时间不到一年(甚或于才营业到一、二个月)就参加年检的因素,同时兼顾到企业在年初这一阶段都忙于应付年检工作。使企业年检与经济户口管理能够有机结合起来。
4、进一步加强对各类企业的动态监管。工商监管人员在平时要积极地、主动地对企业实施监督管理,而不至于等到企业出了问题,或者遇到投诉举报时,才对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不至于出现上门办理年检时,才发现企业查无下落,或是已经迁移办公住所。只有事后加强经常性动态监管,才能取得理想的监管效果,才能使企业年检工作与经济户口管理相得益彰。企业检验与企业经济户口管理既是老话题,又是新话题,只要我们不断地加以研究探讨,从中找出规律,才能真正地改进和推动工作。
第五篇:浅谈企业检验与经济户口管理
浅谈企业检验与经济户口管理
一、当前企业年检与经济户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年检数据录入经济户口的准确性不高。从我县已通过年检的 3000多户企业、近万户的个体工商业中,经检查发现:微机录入错误信息有:税后利润为空的151条、纳税总额为空的206条、营业额为空的286条、产值为空的4530条、从业人员为空的4468条。经过后期紧急补录和修正处理,才得以全面修改、勘误到位。
2、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年检人员不审查财务报表,或者不会审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对企业胡编乱造的财务报表更是发现不了问题,导致在年检数据信息采集的第一道关口就出了差错。而且有的同志在数据出现逻辑性错误时,又不会在监管年检模块中进行及时修改,有时虽然经过数据修改,但又忽视了对年检报告书中的数字修改,造成年检报告书数据与经济户口数据的不一致。
3、年检数据录入经济户口的时效性不强。按照经济户口管理要求,企业年检的数据信息应当遵照“边年检、边录入和谁年检、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录入经济户口。但是,实践中不少年检企业在通过实地检查和书式档案的审查后,有关资料就被搁置在一边,没有及时录入,或者是直接委托他人(临时人员)代为录入,严重影响了年检数据信息的质量。
上述问题的存在,拉大了企业年检与经济户口管理之间的距离,违背了利用信息平台对企业实行有效监督管理和资信考量的根本目的。
二、企业年检与经济户口管理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1、企业年检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现象仍然存在。有个别老同志认为,我们搞了那么多年的企业年检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往往就是这些人容易出现企业年检工作简单化倾象,那种“年检年年搞,填填表,收收费,贴花盖戳就完了”的做法,直接影响和危害着企业年检的工作质量,导致了经济户口数据质量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经济户口管理的重要作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经济户口在企业年检等监督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深刻理解,对充分利用计算机、局域网,及时充实、修改、更新经济户口信息,使之成为具有时效性、延续性、完整性的要求不相适应。在企业年检工作中,满足于实地查看、安步就班的老一套方法,尚未完全接受经济户口管理的监新模式,没有做到自觉专研和利用好信息化的监督平台。
3、经济户口年检数据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首先是对书式档案与电子档案不一致没关系的误解,认为企业年检数据录入,只要走完了受理、审查、核准、缴费等程序就行了,计算机默认就ok,年检报告书中错误数据不改也没关系,得过且过;其次是“0”数据与空白的误解,认为在农村经营的小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一般不纳税,无需输入数据,形成零纳税就等于数字为空的误区;再次是对授权有误解,将核准、审核的权限随意下放,对企业检验录入的数据没有按程序进行把关,使错误信息不能及时地被发现。
三、加强企业年检与经济户口协调管理的主要途径
1、进一步提高年检数据与经济户口录入的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户口管理以计算机局域网为支撑,由书式档案和机读档案两个部分组成,是客观反映企业登记、日常管理和企业年检等状态的信息系统,是预防企业违法、开展企业信用监管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是工商行政管理适应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另一方面,企业书式档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是机读档案录入的来源和重要依据之一,具有静态特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通过企业检验等监督管理工作形成的文字和数据记载,是机读档案的另一重要来源和依据,具有动态特征。我们不仅要记载企业静态的登记事项等,而且还要记载企业动态的经营行为、诚信情况。
2、进一步抓好经济户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培训。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监管人员,特别是数据录入人员的再培训、再教育,实行岗位资格考试。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录入数据信息的操作人员要实行责任追究。三是要进一步对数据质量的建设要求制定统一的、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制度规范。
3、进一步加快企业检验制度的改革步伐。要使企业年检适应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就必须对现行的年检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例如,目前不少省、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已经实行网上年检、滚动年检、滚动验照等全新的年检方法,而我们还停留在口号上,还在走书式年检的老路子,经济户口使用并没有成为一种高效的年检方法,反而成为基层的一种负担。因此,我们要对现行的集中年检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实行分散式年检,企业年检的时间不再规定为每年1月1日至4月30日,而是每户企业自核发营业执照之日起满一年后的三个月之内,改变由于时间集中、任务繁重、顾此失彼和经济户口录入延滞的尴尬局面,使企业年检与经济户口管理能够有机结合起来。
4、进一步加强对各类企业的动态监管。工商监管人员在平时要积极地、主动地对企业实施监督管理,而不至于等到企业出了问题,或者遇到投诉举报时,才对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不至于出现上门办理年检时,才发现企业查无下落,或是已经迁移办公住所。只有事后加强经常性动态监管,才能取得理想的监管效果,才能使企业年检工作与经济户口管理相得益彰。
企业检验与企业经济户口管理既是老话题,又是新话题,只要我们不断地加以研究探讨,从中找出规律,才能真正地改进和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