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范文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化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经营将被推向新的环境中。销售额上升,利润额下降;成本提高,效益降低;风险增多,保险系数减少;经营难度加大,成功率变小。由于经济全球化,局部竞争的市场变成全球范围的经营场所,各国的企业都将被逼上同一个擂台,互争高低。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总趋势。在这种严酷的经营环境中,形成了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第一,着眼于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研制,热衷于时尚、独特、新奇、酷式、魅力产品的开发,追求短周期、高频度、见效快的产品价值,注重品牌效应和企业诚信度。比如第一批手机新产品的问世时的价格,与现在手机的价格要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这种高科技、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是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而通用产品,价值和利润却都有限。前几年曾在日本兴起的电子猫“热”,属奇特、新颖产品,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德国的奔驰车,法国的“皮尔?卡丹”服装,美国的麦当劳,意大利的比萨饼,中国的茅台酒等都受益于品牌效应。西门子、摩托罗拉、菲利浦、索尼、海尔等均因为企业的知名度和诚信度而使自己的产品畅销全世界。
第二,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如果具有―定规模,就可采取批量定货、批量生产、批量运输、批量销售的办法大幅度降低费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加强。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便利店等之所以有竞争力,其中,规模经营是重要原因之一。跨国集团公司、大型生产企业是依靠规模经营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最近几年世界性的知名大企业的合并浪潮,也是出于这种考虑。重组巨型企业的目的是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这种倾向会越来越明显。
第三,充分发挥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功能整合。现代企业早已抛弃过去那种自成体系、封闭经营、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做法,注重结盟、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每个企业只有在自身专长和“拿手”的方面狠下功夫,精益求精,使有限的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拿手”永远处于领先地位,从而保持永恒的竞争力。这也是今后企业经营战略特点的重要方面。
第四,服务第一,用户至上。新时代的企业经营方针之一,是“服务第一,用户至上”。用户打一个电话,用计算机发一个指令或发一份传真,企业就立即上门,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中途用户可以查寻、追踪;在时间方面极力提高速度,为用户争取时间。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都在打“时间差”,强调时间效益,要求快节奏,因此既保持质量,又保持速度的服务,也将是新世纪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第五,信息代替实际操作,减少浪费,节约时间和费用,实现事物的无缝对接。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尝到了信息的甜头。如果实现信息的有效组合,会使这个世界发生“质”的变化,在物流环节中,我们真的可以做到“零库存”,取消仓库,只用自动分类、分拣系统就能保证及时供货。那样会大大缩短流通时间,节约仓储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企业及时捕捉信息,可以最早选择商机,最先抢占市场,最快组织队伍,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无缝对接和整合。这些都将是新时代里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第六,强化国民意识,注重环保责任。新时代的新型企业,不仅需要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准,加强人才培养,严格成本控制,保持企业盈利,而且需要不断增强国民意识,履行环保责任。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必须保持无噪音、无公害,不给周围居民造成妨碍和影响。企业不仅要考虑赚钱,也要从为国民创造福利和美化环境的目的出发,尽量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国外许多知名企业都采取出资在本地区建公园绿地、街心广场、儿童乐园或向学校损款等方式,努力与周围居民融为一体,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取得当地居民的信任和好感。这也是一种企业经营之道和时代风尚。
第七,在现代物流上狠下功夫,挖掘“第三利润”。在新的经济发展的阶段,企业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大都已接近极限、很难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于是纷纷把目光转向物流这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力争在这里寻求出路,创造剩余价值。这种趋势在21世纪将愈发明朗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经营思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现代化新型企业,这些企业善于将国外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与国内实际结合,紧跟时代步伐,随时调整企业结构、产品方向。使国人钦佩,令外国人惊叹。然而,有些企业仍然残存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意识,留恋政策倾斜、垄断地位、特殊照顾等,他们至今还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做法,显露出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不协调。也有些企业,不把真功夫下在企业自身改造和管理上,总想找路子、钻空子,偷机取巧,一夜暴发、或搞虚假合资、“包装”上市,蒙蔽伙伴,哄骗股民。还有些企业造假、掺假、卖假,走私、贩私、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什么办法都想,什么手段都使,就是不上正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新时代、知识经济社会里,邪的、歪的终归走不通,更不会长远,企业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靠降低成本等办法维持生存,求得发展,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思路
当今时代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进入21世纪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将显露出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特点愈发突出。2001年发生“9?11”事件后,美国经济衰退,不少国家的经济受到影响,因为这些国家对美国依赖性过强。我国的商品出口贸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贸易关系、生产关系、金融关系、流通关系、资产关系逐步融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彼此连动。贸易壁垒被打破,关税趋于一致,游戏规则相同,外资企业,跨国公司逐渐自由进出,各国企业共同利用同一个平台,谁都不特殊,谁也没有保护,就看各家的真本事。二是世界性的买方市场愈发突出。由于科技进步,生产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结果,商品越来越丰富,销售越来越困难,市场饱和或超饱和现象越来越普遍,使世界性的买方市场矛盾愈发突出。三是世界经济在新形势下大调整、大改组。在国际政局长期基本稳定,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尖锐的今天,欧美和日本等工业强国的经济出现同时衰退现象,必将促使这些经济大国重新审视世界经济环境,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大型企业也会随之重新调整经营战略,进行供应链重组,瞄准国际市场,发起新一轮的攻势。世界经济结构和格局也将会因此而发生巨大变化。四是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进入了“物流”发展阶段。纵观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已从重视生产转为重视销售,又由重视销售转向重视物流。特别是电子商务兴起后,商品的交易活动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完成。然而,科学再发达,电子商务再好,商品也不可能像电子信号那样,瞬间飞至身边。没有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物流过程,照样达不到目的。
物流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空间。我国的许多企业对物流的利润潜力和在经营中的作用已逐渐有了深刻的认识。据有关权威人士介绍,1999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约为3万多亿元,资本周转速度为1.2次,国有商业企业资本周转速度为2.3次,而国外的资本周转速度是我们的7―10倍。另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全社会的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20%,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账面比例达40%,运输成本占国民经济总成本的30%。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国物流水平落后.发展潜力巨大。
近些年来,物流愈发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些国家把发展物流作为本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已经证明,由于物流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减少库存积压,促进利润率上升,从而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各国的企业才越来越重视物流,从物流这一巨大的利润空间中寻找出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大家熟知的海尔集团,有人称其为“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2001年10月又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了“中国物流示范基地”称号。这是因为海尔集团从1999年开始创新一套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兴建了现代化的立体自动化仓库,构筑了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使呆滞物资降低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除海尔外,长虹、新飞、格力等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已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物流管理体系。今后,物流“热”在我国的企业中将持续升温,还会有更多的企业认识物流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物流的“热浪”中来。
(作者单位:双鸭山市道路运输管理处)
第二篇: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 摘要:伴随着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同时知识经济时代也宣告了它的到来,现代企业要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树立知识经济的财务管理理念。本文即从更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谈起,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知识经济 财务管理 面临的问题 对策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成本、费用、利润及其分配等财务收支活动实行管理和监督的总称,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与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紧密相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环节。尤其在当今知识经济市场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其领域也是在不断拓宽,部门的设置已位居各管理机构之首,因此,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实现收益性与流动性统一,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决策的标准,财务形象已成为企业的主要形象,企业的运营目标已主要反映为财务目标。在新的市场要求下,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财务管理要不断更新观念。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现代企业应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再局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表现在生产服务的同时,将管理的领域拓展到能创造利润或者说是能带来无形资产的其他领域。
1.1 人本化财务管理
人是经营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终体验者,因此应把人类自我发展提高到经济和社会的中心地位。重视人的发展和管理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知识经济下财务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都是由人组织、操作和管理的,其管理成效如何也大多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各项财务活动与人联系起来,建立责任与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以便更大程度的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人文环境下,有利于企业顺利有效的开展财务活动,进行财务管理,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
1.2 信息化财务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均越来越快,信息就成为了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作为向导。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先导,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商
1业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经济活动空间大大缩小,并出现了所谓的“媒体空间”、“网上实体”、“网上银行”。这就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牢固的树立信息财务管理观念,从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及资本管理。
1.3 知识财务管理
在激烈的知识经济市场中,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这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以此相应的,未来的财务管理将成为决定财务管理是否能够创新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知识化管理理念。
1.4 风险化财务管理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客观上都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与可能性,即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在知识经济时代,又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将会更加增大,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性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2 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2.1 财务管理目标呈多元化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的地位凸显,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在只是以往单一的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同时追求相关主体的利益,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的趋势。这是因为知识资本的重要性使得单位利益不仅仅归属于股东,利益分布的范围较为广泛,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要注意平衡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唯有如此,才能稳定企业军心,更好地促进发展。
2.2 资产结构变化加速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是企业发展的首要资本和最大竞争点,换言之,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工业经济时代,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主要结构,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所占比重飞速上升,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因此,必须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予以足够的忠实,进行相应的财务管理变更,以加强和完善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
2.3 风险管理重要性凸显
网络时代,很多经济活动已经实现了网络化虚拟化,这使得各方面信息传播、处理以及反馈的速度大大超过以往,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决策风险。信息传播的高速,使得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速度也得以加快,致使企业的经营者
和工作人员会来不及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同时,科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新科技的发展,使得企业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这就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的一系列风险,从而加大了存贷风险。其次,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由此使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在追求高收益驱动下,企业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形资产上,使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风险管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相当重要的一个问题。
2.4 现有财务管理理论已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决策需要
目前的财务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模式编写的,侧重对有形资产的投入分析,较少涉猎无形资产的投资与增值,因此,其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这一问题在企业实践中越来越明显。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3.1 必须树立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思维
3.1.1投资主体多元化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大批外资银行和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大量外国资本涌入中国市场,企业应紧紧抓住这一机会,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的机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3.1.2财务管理人本化
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理念就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围绕人的价值来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3.1.3财务风险最小化
企业理财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财务风险最小化。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制定详实的财务计划,建立应对变化机制,减少未来财务风险的影响;二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做到科学地预见可能出现的风险,变被动为主动,防患于未然。另外,还可充分利用各种保值等手段,主动规避或转移风险。
3.2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知识、理论、方法、技术都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其次要
求财务人员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更新观念,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熟练的工作技能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再次是对法律、法规的精通和掌握,不仅是一般性的了解,而且要从理论上加以研究。
3.3 必须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网络系统
企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企业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和利用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研制开发财务管理方面的软件,努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切实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要加强软件的改进,完善软件功能,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4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内容的风险投资在企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使得风险投资和风险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相关机构首先要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搞好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和避免投资失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其次,改进无形资产价值补偿方式。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中的主体部分,在企业发展中居于支配性地位。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投资收益取得的时间很难准确预测,超额收益也存在不确定性,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远大于有形资产的投资风险,无形资产应采取类似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摊销。
3.5 资本结构实现优化组合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合理安排债权资本比例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合理安排债权资本比例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合理安排债券资本比例可以增加公司的价值。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发展的基础。重新优化企业的资本机构:首先,要重新确立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重关系。其次,要重新调整金融资本内部的比例、层次、形式。最后,要重新确立知识资本的各种权益形式和期限结构,尤其是要确立人力本本的产权形式。优化创新资本结构的原则是通过融资和投资管理,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知识占有和使用量最大化。
3.6 财务分析实现准确性
财务分析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分析需要重视对知识资本的分析,要客观评估知识资本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
力资本、顾客忠诚等方面的变化和投资收益,使信息需要者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情况。
3.7 财务分配实现公平性
知识经济时代,财务分配由按资分配调整为按经济要素分配,而知识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在财务分配方式上确立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知识作为考量和分配财务利润的要素,实现财务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同时,也可以这样的方式激励成员积极投入知识资本,促进企业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
1.杨汉明.浅析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J].财会月刊,2001,(8):40-43
2.申筱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浅析[J].企业经济,2001(1)
3.牟文.经济变革与财务管理创新[J].会计之友,2001,(5):32-34.4.成思危.中小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税务报,2003
5.张慧德.市场竞争下的企业财务管理[J].财会月刊,2001,(6):18-21.
第三篇: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创新管理的探讨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创新管理的探讨
沈扬
2012年12月
摘要: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企业生存环境和企业供应链产生重要的影响。国投新集实施创新管理存在的问题。国投新集实施创新管理,应确定企业创新管理目标、进行企业知识价值链管理、建立创新战略管理中心。
知识经济是伴随着信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及其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为主导的薪型经济。知识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相比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不断的对发展战略、经营模式、管理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企业 创新管理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创新和服务将替代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是以庞大的规模和集中的管理来更好地控制市场和原料应,以此来获得较高的效率。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依靠不断找出需要以及解决办法之间的联系。成功企业所提供的价值多来自于所需要的专业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以及把上述两方面连接起来的专门化战略,加上金融和管理服务。
(2)网络管理将替代金字塔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广泛运用,管理层次必然减少。中层经理的作用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而被削弱。因此,加快了信息的反馈速度。
(3)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将更注重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实施各种行之
1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和潜能,发挥人在科技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协调生产组织、生产群体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目标。
(二)知识经济对企业生存环境的深远影响
(1)资源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知识资源不同于传统企业管理理论中所界定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它具有复制性、反复消费性及在使用中不会引起边际报酬递减等特征。这些特征以及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所起的巨大作用将对企业管理提出新的课题。
(2)技术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高科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增加,加大了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难度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上的复杂性,高科技又为管理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和保证。
(3)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企业的顾客所需要的是产品、服务、信息的一体化,这要求企业围绕产品、服务、信息一体化展开竞争。市场竞争在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导致企业、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不断扩大,合作竟争将成为企业新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新的核心。
(三)知识经济对企业供应链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环境(买方市场)发生了巨变。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必须调整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战略。
二、国投新集实施创新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管理水平簿弱
国投新集公司提出“人才工程年”建设,虽然显示公司对人才对知识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但是依然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多数二级单位对于人才、创新管理是被动接受型的,只重视经济效益管理忽视人才工程建设。
(二)企业文化建设有待改进
国投新集公司非常注重自己企业的文化建设,但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却忽视企业的实际情况,致使企业文化缺少员工的认同感。过于强调奉献,而忽略员工述求的表达。
三、国投新集公司实施创新管理的措施
(一)确定企业创新管理目标
在企业内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责任的宣传,培养员工进行创新交流与共享的意识;建立知识网络和创造适宜的环境以促进创新的交流与共享;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企业知识资源,进行以创新为目的知识生产;积累和扩大企业的知识资源;保证企业知识的生产以及知识资源的积累和扩大,将创新管理充分溶入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之中。
(二)进行企业知识价值链管理
企业知识价值链是指基于企业主体活动和辅助活动之上,进行知识的采集、知识的存储、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以实现企业价值增殖的知识流线路。
(1)知识的采集。企业知识价值链是从知识的采集开始的。知识采集只是创新管理的起点,知识采集得来的信息和知识,必须进行加工和处理,使无序的知识有序化,变为对企业有用的知识。知识的加工处理就是指对知识进行分类、分析、整理和提炼,形成对企业有价值的知识的过程。
(2)知识的存储。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和知识需要进行妥善地存储。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信息和知识的存储在数量和检索,归类与安全方面都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国投新集公司新建成的数据库,其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数据独立性和可控冗余度这四个特性,功能强大,适应了知识存储的需要,这也为企业内部各个成员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交流提供了条件。
(3)知识的共享。通过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就可以使企业的知识库增大和价值增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传播和共享开创了一条简单快捷的通道,这不仅扩大了知识共享的范围,而且极大的降低了知识传播的成本。国投新集开设了OA办公司系统、ERP物流管理系统等,以它作为挖掘经验性知识的重要通道。
(4)知识的创新。知识只有作用于管理实践,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只有通过管理实践中不断的扬弃,知识才能不断更新,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建立创新战略管理中心
(1)调整管理结构,建成创新型企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国投新集既是能源企业也是创新型企业。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是严格按照传统的组织模式建立的,员工与上司之间等级分明,信息和知识不能共享。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影响着知识经济时代国投新集的创新管理。创新管理要打破这种组织设计,建立能够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创新型企业结构。这需要从层次和宽度上下工夫,以使信息和知识能充分共享,产生群策的综合作用。目前国投新集将人力资源部与培训中心合并管理就是向创新型管理迈进了一步。
(2)建立能够为员工进行交流的内部知识流动的网络,比如建立在局域网之上的个人邮件与飞信系统。创新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新交、降低成本,创新的关键是知识的流动。知识只有在有效的交流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创新。建立了良好的知识流动网络,就为创新开创了良好的内环境,知识主体的相互作用和知识流动会大大加强,推动创新和技术的发展。
(3)设立创新主管。创新主管也称作创新管理总监,是企业中负责创新项目的管理者。设立创新主管的目的是管理并开发整个企业的知识资源,以便提高企业整体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国投新集公司还未有相应的管理结构。
参考文献:
庄寿强.《普通(行为)创造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龚荒.《企业战略管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王超 史云秋.《中国市场经济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公司创立二十多年来,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为了进一步弘扬公司的企业文化,树立起公司正面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以文化管理企业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公司2012年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为基础,以培育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提高企业知名度、文明度、美誉度,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生产力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实施有我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实践企业价值观,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与员工愿景有机统一,经营者理念与员工观念和谐,员工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同步改善,建设和谐企业,推动我公司“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树立起公司正面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和坚持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实效性原则。
3、以人为本原则。
4、坚持与时俱进原则。
四、具体实施办法
第五篇: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素质培养的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素质培养的模式
2008-8-
5【大 中 小】【打印】
知识经济时代,伴随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员工的素质如何,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能力。管理者越来越关注员工个体素质和组织整体的绩效,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日益成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的源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需要从企业的战略高度把握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并基于对人性的尊重以及对人的价值、内在需求和内在能力结构与特征的理解去开发员工的潜能。通过培养员工的素质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员工素质培养模式,作为联系企业核心能力和员工核心技能的桥梁,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引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逐渐成为构建现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新基点。
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意义
首先,从应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作用层面看,如何通过系统的思考去寻找企业的定位,把握未来趋势、建立战略架构、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构建竞争优势日益成为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难题。如何才能有效借助企业的人力资源构建核心能力,持续地获取竞争优势,为人才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搭建起连通的桥梁?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员工素质培养模式,构建起系统的、科学的、有竞争力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体系,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因此开展员工素质培养模式在大型国有企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
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次,从企业应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层面看,目前缺乏对企业应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思路、流程、方法技术和应用实践的专题研究,这从客观上阻碍了企业对员工素质培养模式这一工具的应用。反过来实践上的缺乏又进一步阻碍了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研究向企业这一层面的延伸。为此,有必要通过开展企业应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进一步拓宽胜任素质模型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层次,这对进一步丰富胜
任素质模型理论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再次,从企业应用员工素质培养的时间来看,从为加快项目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中国石油集团一直注重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从2000年开始,已连续派出12批人员到国外参加项目管理培训,为海外项目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国际型的现代项目管理人才。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应用、推广和传播项目管理知识,促进了企业项目管理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
二、企业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思路
企业制定员工素质培养模式,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正确认识企业战略员工绩效和员工素质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素质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从本质上把握胜任素质模型这一工具的内涵,避免在实践操作上出现偏差。企业应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应做
好“四个明确、两个相适应”:
(一)四个明确
一是要明确应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着眼点,即从提高员工的核心能力出发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二是明确应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落脚点,即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现存的具体问题;三是明确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应用过程,即从构建核心能力的关键岗位入手,先特殊、后一般,循序渐进;四是明确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法,即选择最有效的办法,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陷入操作层面上的误区。
(二)两个相适应
1.与企业战略和组织文化相适应。从大企业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应当与企业战略相适应,企业战略上的不同将引起与之相适应的模型侧重点不同。例如与低成本领先战略相适应的员工素质培养模式应当以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来构建;而差异化战略要则要求侧重于灵活、学习型的方式,因此,员工素质培养模式强调的是灵活型和学习能力;集中低成本领先战略强调高度集权、严格控制、标准化运行程序,因此员工一般受到严格的监督和控制,执行日常程序化的管理工作,没有权利独立做出决策或者灵活采取行动,与之相适应的胜任素质模型着重于强调执行力和规范化集中差异化战略则要求员工经常进行试验和学习,组织机构具有流动性和弹性,并进行紧密地横向协调,员工被授权,直接与顾客打交道,并且引起创造性和承受的风险而受到奖励,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着重于
研究、创造和变革,而不是效率和标准程序。
员工素质培养模式作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因此在构建胜任素质模型之前应该首先审视组织的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确认其整体需求,进而以企业战略导向的人力资源战略和组织结构为基础,在企业的使命、目标明确的条件下,开发、设计、运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这要求企业在确定某一职位的员工素质时,进行自上而下的分解:即由企业使命确定企业核心能力,由企业核心能力确定企业业务发展需要的能力,进而确定工作岗位对员工的核心能力要求,将胜任素质置于“人员——组织——战略”匹配的框架中,确保员工具备的素质与组织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要求相一致。
企业还应当注意做好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本地化,做好与组织文化的融合。组织文化作为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同时对员工也起着凝聚、引导、激励、约束的作用。我们也看到有的企业由于没有注意员工素质培养模式与组织文化的融合,而对员工队伍产生了强烈的观念上的冲击,因而陷入被动的局面。因此引入员工素质培养模式之前也应当评估模型侧重点是否与现有的企业文化契合。如果有冲突,那将意味着需要推动更加深刻的变革。因此,企业在模型的应用前需要调整企业的文化导向,为新理念的引入做好铺垫。
2.与具体岗位相适应。企业在应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之前还应当反思目标岗位是否与企业构建核心能力的要求匹配,进而明确该岗位是否适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其次,企业还应明确某一岗位工作的性质是否更关注员工深层次的素质而非知识技能等表层素质。第三,对于那些需要设计和运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企业,也要从自身需要出发,从组织战略和愿景的高度来确定特定岗位究竟需要哪些素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选择对预期绩效的提高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的核心胜任素质。因此,企业应当从适宜应用员工素质培养模式的关键职位开始,并以之为突破口开展应用。
综上所述,建立员工素质培养模式是帮助员工实现自身职业生涯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现代企业中,成功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己经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励人才的重要因素。员工素质培养模式有助于员工确定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增长什么知识,加强哪方面的学习,以及在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需要提高什么,使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与企
业的发展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罗双平。从岗位胜任到绩效卓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国际人力资资源管理研究院编委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陈兴华,等。素质模型为何水土不服[M].企业管理,2006,(6)。
[5]彭剑锋,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