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安徽教师资格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22:5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安徽教师资格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安徽教师资格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第一篇:2018安徽教师资格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推荐阅读: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安徽选调生考试网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笔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而且相对于教育观和教师观来说,考察的频率更高。一般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对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注重进行理解并加以记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可以总结为“两独一发”。具体而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包括:

知识点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应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此,考生应理解每个规律的内涵,以单选题形式备考。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进步和追求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材料分析题中,常常考察班上学生会出现学习成绩差、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老师仍然对其不抛弃不放弃,帮助他成长,体现老师看到了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反之,对差生嗤之以鼻,则没有到了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中公教育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从教育角度讲,学生是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会犯错,也会改正。对于班级中的“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包容他们,并且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行为。材料题中常常考察,班级中有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但是老师并没有一味地责备他,而是耐心教育学生并引导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上是学生是发展的人的知识内容的介绍,接下来做几个练习题:

【练习题】

1.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A.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1.【答案】B。解析:于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练习,所以可以看出老师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才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

2.“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答案】C。解析:“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规律,学生错过某一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则这一方面在日后付出再多努力也很难发展地很好。

知识点2:学生是独特的人

中公教育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从整体来评价,不能只看一方面,或把学生拆分来看,这都是不正确的,应该把学生当作完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教育。这里强调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不同的,考试中,教师若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那就说明老师看到了学生具有其自身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很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用自己的视角和观念思考和评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伤害学生的心灵。例如,一个学生经常欺负其他同学,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这个学生太调皮,故意搞破坏,但老师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到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可能就会意识到,这个学生可能是想和其他同学交朋友但是不知道怎么相处,作为老师应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交友方式。

这一部分主要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备考。

知识点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地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把学生当作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来看待,因势利导的去施加教育,推动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中公教育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求老师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例如,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小组讨论。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又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学校和教师都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作为老师应当保护学生的权利不受侵害。

这一部分主要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备考。

以上介绍了“以人为本”学生观内涵的全部内容,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材料分析题:

【练习题】四(1)班王红的语文、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唯独数学差,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遗传!”

刚接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她想:怎样让王红爱上学数学、会学数学呢?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状况后,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消除数学畏惧入手帮助王红。

张老师先是和王红一起总结语文与英语的学习方法,归纳其中相通的地方,指导王红尝试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上。课堂上,张老师提问王红时,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适当进行启发,并给王红提供机会说出解题思路,逐渐地提高了王红的听课效果。

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王红常常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些问题,张老师一方面鼓励王红大胆操作,不要怕犯错误,另一方面教给她具体的操作方法,引导她逐步体验、渐入佳境。

中公教育

当作业难度较大时,张老师便给王红搭一个“脚手架”,设计较容易的题目让她先完成,然后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最终完成作业。对于王红的作业,张老师采用面批的形式,及时反馈,以便王红适时改进。

经过张老师和王红的共同努力,王红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王红再也不说自己“学不好数学”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

张老师的教学行为很好地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观要求教育要做到教育公正,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首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老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因为王红的数学成绩差就放弃她,而是从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等方面逐步提高王红的数学成绩,增强王红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材料中,一方面王红的语文和英语成绩优秀,张老师根据王红的优点引导她用学习英语和语文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数学,从而克服了学习数学的畏惧感。另外,张老师根据王红数学基础差,通过给她搭“脚手架”的方式来引导她逐步完成作业。体现了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

再次,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材料中张老师通过方法的引导和自信心的建立,激发王红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王红的数学成绩,体现了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独立意义的人。

因此,作为教师,在学生偏科的情况下,要结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公教育

第二篇:2018云南文山教师资格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wenshan.offcn.com

2018云南文山教师资格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如果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是前提条件。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是必考内容。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教师资格证中综合素质的必考知识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希望对大家学习有帮助。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 看法与认识。学生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或师生关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展开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的核心就是学生观。科学合理的学生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良性师生关系,有助于高效的开展教学实践,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 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般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具体表现: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情绪到情感的顺 序发展。

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具体表现: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 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 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 间的衔接和过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具体表现: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 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教学启示:教育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wenshan.offcn.com

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 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具体表现: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 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教学启示: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具体表现: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教学启示: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的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把个性的完整性理解为是道德、体力、智力、审美意识、敏感性、精神价值等品质的综合,是“完人”,并认为这种“完人”是教育的“基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wenshan.offcn.com

本目的”。由此看来,不能把某一种或某几种品质从完整的人身上分离出来孤立地加以培养,否则就会造成人格分裂。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 最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成为不同领域内各有所长、有所成就的人。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 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用自己的视角 和观念思考和评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想 象力,伤害学生的心灵。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 观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个体 独立性的人来看待,因势利导的去施加教育,推动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 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总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要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在考试中“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十分重要,是历年考试中的材料分析题,占分14分,分值比例也是非常大的。相信大家对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含义已经基本了解了。那么我们来通过一道真题,检验一下。

【2015年下-小学】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他想,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是不轻松。一天下午放学前,王老师突然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就“自设作业”吧。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学生很惊讶,作业还有自己设计的吗?学生感到即新鲜又激动。第二天,王老师带着期盼和不安的心情打开来那一份份作业,着实吃了一惊!有“老师,我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wenshan.offcn.com

考考您”,有“小发明介绍”,有“诉说我的烦恼”,有“我喜欢的名人名言”,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有显示个性的硬笔书法,有的干脆是一副自画像......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王老师激动不已!这些作业是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设计的,那里有学生的坦诚和率真,有学生的希望、喜悦、烦恼和困惑,还有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这其中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发下午时,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 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品位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借此时机,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参考答案】

王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充分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首先,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王教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看到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为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王老师让学生“自设作业”,对学生充满了信心,体现了教师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

其次,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完整的人。材料中,王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充分展现学生自己的创造和智慧。通过“自设作业”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它们通过“自设作业”体现出来,王老师能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都能认真的批改,因材施教。

最后,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王老师能够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通过让学生“自设作业”,并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持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做到“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大家作答的答案和给出的参考答案相差多少呢?材料分析题的作答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多多练习。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熟练答题语言,在真正的考试中更好更快速的答题。

更多文山教师考试信息关注文山中公教育信息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三篇:2018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素质教育内涵

推荐阅读: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安徽选调生考试网

素质教育内涵

这一块在综合素质考试当中属于“职业理念”模块,一提到“职业理念”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我们把它称之为“三观”。在考试中,考单选题的话,每年题量固定,“职业理念”单选题是4道,一共是8分,材料分析题一道,是14分,“职业理念”这一块内容一共是22分,单选题比较简单,重点是材料分析题备考。

今天,就主要带领大家学习教育观的内容。教育观包括两个方面:素质教育的内涵、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接下来学习素质教育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对于这一点需要注意是提高国民素质,而不是学生素质。这一点基本不涉及材料分析题。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对于这句话重点在“全体”。一说全体那就是指每一个学生,而不再是只关注一部分或少数学生。这个点在材料分析题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当材料中提及教师采用集体讨论、关注差生等时就要想到这一点。

正例——不因为某一学生差而放弃,关注所有学生

反例——只关注某个学生或某些学生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知道过去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其它方面。而素质教育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文化成绩,还关注德、美、体、劳,还关注

中公教育

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行为习惯、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当材料中在围绕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何养成良好习惯等阐述时就要马上想到这一点。总之,一句话就是材料不在仅仅围绕成绩了,还关注到其他方面了。

正例——除了成绩,还重视德、体、美、劳

反例——只重视成绩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这一点与第三点并不冲突,素质教育是在关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学生的优点、特长等。发现他们的优点、特长,并去培养。在这里有个小误区就是:并不是说材料中提到了特长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材料中还要体现发现特长并去培养。

正例——能够发现学生的独特之处,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反例——对个体差异视而不见,甚至抹杀个体差异

5.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不仅指教师的创新如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也指学生的创新,如学生给出的新颖的答案新想法,老师不要去遏制学生的这些想法,而是顺势去引导,这也是创新。

正例——鼓励创新、带学生去实践

反例——灌输式教学,学生不会应用知识于实践中

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也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答题理论。

真题:正上课时,两个男生打了起来。老师先做一个体育裁判用的“暂停”动作,接着用诙谐的语言加以评判:“嗬,打起来了。看来矛盾够激烈的。不会比巴以两国之间的矛盾

中公教育

更大吧?巴以矛盾还是靠谈判解决的呢,你们同学之间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这么着,你们现在别打了,免得影响大家上课,下课后,你们觉得确有必要一决雌雄,我去给你们当裁判、定输赢。现在为了全班同学包括你们两个的学习,你们愿意暂且忍耐一下吗?”两位同学不好意思地坐下了。下课后,在教师的简单引导下,两位同学互相道歉,解决了冲突。

问题: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育观的相关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梁老师的行为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材料中,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而是耐心地帮助李在他的“杰作”上加了标点,改了错别字,重新组织了那段话,以此为突破点,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其次,梁老师的行为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表现。材料中,梁老师能够不放弃、不呵斥李亮同学,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体现了素质教育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最后,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材料中,梁老师并没有因为李亮在数学卷中写“诗句”而斥责,而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坚持发展 性评价,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总结升华)【解析】:首先要审好题,是从职业理念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教师行为;其次要把素质教育内涵五大点知识从头脑中提取出来,符合题中的有哪几点;最后落笔写答案,要理论加材料,用总分总的形式。

中公教育

第四篇:2015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1.9)

【导读】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15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1.9),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

1.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A.晏阳初 B.梁漱溟 C.黄炎培 D.陶行知

2.下列表述中,最能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A.道而弗牵 B.知行合一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把人才分为“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五种不同层次的教育家是()。A.董仲舒 B.王充 C.商鞅 D.墨子

4.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法定学校系统是()。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5.主张儿童自动、自发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选择学习内容,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教师只负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辅助学生设计学习。这一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设计教学 D.贝尔-兰卡斯特制

6.作为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程及其方法的课程文本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材 D.课程表

7.某校大力美化了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了校风校训、班风班训等。这种现象说明该校重视了()。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经验课程

8.在某学段开始时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这种评价方式是()。中公教育提供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选拔性评价 9.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说明教学应该遵循()。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0.观看“最美教师”、“最美司机”人物事迹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主要是()。A.激情 B.理智感 C.道德感 D.美感

第五篇: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18)

【导读】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18),欢迎加入安徽教师考试交流群:92091184。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wuhu.offcn.com 推荐阅读:

2014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统考笔试辅导简章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网校课程,不过就退费!

1.对一首熟悉的歌曲,只要听到几个旋律就能立即确认出歌名。这种现象是()。

A.识记 B.回忆 C.再认 D.回顾

2.学生李亦看到自己的朋友体育课不守纪律,随便离开操场却没有遇到麻烦,于是他下次也参与进去,朋友的行为对他产生了影响。这种学习属于()。

A.直接学习B.替代学习C.亲历学习D.试误学习3.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设的课程是()。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4.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这项工作属于()。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5.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我们看到月亮好像在云彩中穿行,而云彩好像没动,这是()运动知觉现象。

A.真动 B.似动 C.幻想 D.自动

6.学校不得向学生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这主要体现了学生具有()。

A.身心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上课学习权 D.公正评价权

7.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依次让他选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子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这样一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

8.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加涅 D.桑代克

9.将“青蛙桌子”想象为青蛙在桌子上跳来跳去,是运用了哪种记忆术?()。A.缩简法 B.谐音联想法 C.关键词法 D.视觉想象法

10.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更多内容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芜湖人事考试网、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

下载2018安徽教师资格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安徽教师资格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4.11)

    【导读】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4.11),欢迎加入安徽教师考试交流群:92091184。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wuhu.offcn.com 推荐阅......

    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6.20)

    【导读】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6.20),欢迎加入安徽教师考试交流群:92091184。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wuhu.offcn.com 推荐阅......

    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4.29)

    【导读】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4.29),欢迎加入安徽教师考试交流群:92091184。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wuhu.offcn.com 推荐阅......

    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需要多长时间?

    推荐阅读:芜湖教师考试交流群:92091184 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笔试辅导简章【面授】抽题备课准备20分钟(幼儿园活动准备20分钟),试讲(展示)、答辩20分钟。 更多内容请查看:安徽教师考试......

    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条件?(精选)

    推荐阅读:芜湖教师考试交流群:92091184 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笔试辅导简章【面授】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 更多内容请查看:安徽教师考试网......

    2018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材料解读

    2018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材料解读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但人共有的本质属性不能代替学生特有......

    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9.12)

    【导读】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9.12),欢迎加入安徽教师考试交流群:77143903。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wuhu.offcn.com 推......

    2013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47

    【导读】安徽教师考试网为您提供:2013年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47,欢迎加入安徽事业单位QQ群:165609482。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 http://wuhu.offcn.com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