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22:0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第一篇: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

姓名 班级 总得分

【说明】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25题,共75分。)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2、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宣传“拒绝毒品,关爱生命”。早在19世纪上半期,中国人民就有了瞩目世界的禁毒之举。领导这次“禁毒之举”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孙中山

3、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小明到北京看到圆明园残迹,心里顿生怒火。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

B、英国军队

C、八国联军

D、法国军队

5、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7、参观这一遗址(见下图)后,你最大的感想是 …()

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战争是破坏文明的罪魁

③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我们的责任

④袁世凯早该被打倒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并建议设立新疆行省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李鸿章9、1896年,谭嗣同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加剧,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著名诗句。此时,民族危机加剧是由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0、近代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攫取在华利益。其中《马关条约》与19 世纪40~60 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赔款的数额

B.割地的面积

C.开放的口岸

D.开设工厂的特权

11、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2、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14、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什么?()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1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6、以“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改革”为题撰写小论文,不合适选取材料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17、下列反映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事例,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青年》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戊戌六君子

④孙中山总统府办公处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18、下面是802班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举办的图片展中的3张图片,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9、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0、“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22、图5是民国时期使用的钱币,它应该发行于()

A.公元23年

B.公元1923年

C.公元1933年

D.公元1934年

23、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 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24、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对于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第一期

B.维新变法——第二期 C.辛亥革命——第三期

D.新文化运动——第三期

25、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A.宣传马克思主义

B.提高工人阶级觉悟 C.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同封建复古思想斗争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 12分,27题 13分,共2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5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5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15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4年3月3日在国会突然表示,将继承向被日本侵略国家和殖民国家谢罪的“村山谈话”。他称,“我国(日本)曾给很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害和痛苦。关于此认识,我将继承历代内阁的立场”。他还强调,“安倍内阁从未否定过日本侵略和殖民地历史。” 请回答:(1)材料一中“175年前”、“155年前”、“115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3分)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2分)

(2)在近代史上,日本曾发动了两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中甲午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1分)该条约中通商口岸的开放与以往比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危害?(2分)

(3)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其主要原因又是什么?(1分)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1)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下图。

(2)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2分)?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2分)

(3)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请问这三条路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3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4)“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2分)

材料四: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5)根据材料四,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2分)

1、C、A、A、A、D B、C、C、C、D

11、C、C、B、D、D A、B、B、C、C

21、B、D、A、C、D

26、(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日《马关条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3)封建制度落后,清政府的统治腐朽;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自身足够强大,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

27、(1)指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选择第一个事件: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择第二个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4)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5)特点: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应当注意的问题:要根据国情来确定自己的近代化之路;在近代化过程中应当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在近代化建设中防止盲目追求财富、侵略掠夺、管理腐败等)。等等(合理即可)

第二篇: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云南省茚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儒学思想趋向新启蒙

2.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C.墨子 D.韩非子

3.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4.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是()A.都被当时统治者所极力尊崇B.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都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D.都体现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5.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6.《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人名)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其中“书”的材质应为()A.龟甲兽骨 B.丝帛C.竹木简 D.植物纤维纸

7.“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的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火药在军事战争上广泛使用B.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C.戏曲艺术此时已被推向成熟D.小说创作数量繁多、蓬勃发展

8.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中国和它的西方邻国以及南方邻国之间的交往和反应,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 1 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这是中国‘与世隔绝’的真正涵义。”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A.辉煌灿烂,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B.具有明显的独创性 C.未受到外来科技的影响D.卓越非凡,鹤立鸡群

9.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苏轼的书法主张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尖锐B.理学思想的影响 C.书法艺术已进入自觉阶段D.反封建意识的出现

10.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表述正确的是()①《离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②③ D.③

11.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清代学术思潮是“以复古为解放”。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A.李鸿章主张“中体西用”B.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 C.袁世凯倡导“尊孔复古”D.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12.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13.“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导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D.推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4.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5.人们说的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不是在鸦片战争的当初就感觉到了的,而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才开始认识的。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B.“中体西用”观念的逐步形成 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D.民主科学思想的高涨

16.孙中山说:“一般普通人民负担的杂捐太重,总是要纳税,所以便很穷,所以中国的穷人便很多。这种穷人负担太重的原故,就是由于政府抽税不公道,地权不平均,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可见()A.孙中山认识到节制资本的重要性B.孙中山主张申民权进而限制地主 C.近代中国贫困的根源是土地不均D.土地问题是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

1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A.结束了“左”倾错误,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 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D.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8.“今革命虽告成功,然亦只可指种族主义而言,而政治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推翻专制政体,为政治革命着手之第一步,而尤要在建设共和政体。”根据材料判断,当时主要实现了()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 D.三民主义

19.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政策 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

21.据统计,197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仅有860人,1980年达到2124人,1985年达到4 888人。下列事件中对这一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A.“三个面向”成为教育指导方针B.“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C.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出

2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 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

C.美德即知识,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 24.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B.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C.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D.是“哲学的创始者”“智慧”的化身

25.“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D.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2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27.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A.使得人成为衡量万物的尺度B.标志着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D.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蓝图

28.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三者的共同点有()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③反对封建束缚 ④促进人性的解放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

29.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受到当时统治集团的重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

30.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调社会责任感 C.构建新儒学体系

B.提倡知行合一 D.重建伦理秩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政治)制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持何态度?概述这一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4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近代西方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传统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4分)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 5 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史》上册

(1)归纳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的共同点。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两者有何不同。(6分)(2)材料一、二的局限性在哪里?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6分)

(3)材料三内容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分)

(2)据材料二,回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义如何?(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第三篇:甘肃省高台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甘肃省高台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是迄今为止国内购买海外模式制作的众多电视节目中最成功的个案。而“达人”一词的出现,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下列言论与《论语》中“达人”的意思有直接关联的是()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制天命而用之” D.“有教无类”

2.某同学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某位著名思想家在思想上“矛盾”,在政治上“无为”。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3.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掉大半。你认为被删掉的部分最有可能是()A.“人性本善”说 B.“民贵君轻”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4.在中国历史上,先秦诸子百家的________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________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________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________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空白处应依次填入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5.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关注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 D.关注人的价值

6.“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7.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思想

8.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消失

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 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

9.《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物的名字,如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钱端礼、张忠恕等。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10.著名学者余英时曾指出:“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此说的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A.格物致知 B.先理后气 C.存天理,灭人欲 D.理气同源

11.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求贤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A.要尚实,要有助于国计民生 B.要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功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12.有人说把朱熹说成“孔夫子”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因为()

A.朱熹是教育家,也被奉为“圣人 B.朱熹的为人处世、思想品德类似于孔子 C.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 D.由于朱熹努力,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13.明清时期著名的唯物论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14.顾炎武认为修史的目的在于通过“鉴往”而达到“训今”,否则修史就丧失其价值所在。这表明顾炎武主张()A.保家爱国 B.经世致用 C.发扬儒学 D.博通经史15.“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三者缺一,则人莫能生也”。中国古代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16.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17.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A.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18.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A.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19.有一天,甲乙二人在街上相遇,甲说“今天天气转凉了,不是好天气”,而乙则说“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天气”。与他们的说法相似的观点是()A.“水是万物的本原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认识你自己”

20.柏拉图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他的这一评价可以说明智者学派 A.言行体现了雄辩的艺术性 B.具有鲜明的功利性

C.十分重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D.奠定奴隶主民主派的理论基础 21.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师徒关系,以下关于他们两人的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人文主义思想家 B.都注重对人类自身的研究 C.都属于智者学派 D.后者对前者非常尊重,但不盲从

22.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这句话旨在说明希腊文明奠定了欧洲人的()A.社会习俗 B.道德规范

C.法律秩序 D.精神基础

23.达林.麦马虹著有《幸福史》,曾总结过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应填上()

A.金钱与权力 B.智慧和德行 C.法律与宗教信仰 D.民主与科学

24.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人”的被发现是指()A.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掠夺和新航路的开辟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

25.15世纪,意大利的剧作家阿尔贝蒂说:“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不要藐视财富,而要防止贪婪。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这种观点()A.反映了禁欲主义思想 B.表明了反神学的态度 C.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 D.批评了拜金主义思想

26.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A.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建筑技术进步 B.理性主义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C.新兴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人类渴望摆脱宗教奔向自由

27.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天主教会是维护封建神学的工具 B.资产阶级强调“人性至上”,反对信仰上帝 C.资产阶级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D.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28.他们鲜明地提出“人不认识自己,就不能认识上帝”的口号,并着力塑造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均具有“巨人”风采的崭新形象。这表明“他们”()

A.崇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B.力图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 C.否定对教皇的绝对服从 D.认为人类有能力改造自然和社会 29.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30.人们普遍认为:马丁·路德主张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提出的“信仰得救”,都带有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A.《圣经》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B.否定了教皇的地位与特权 C.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D.肯定了世俗皇权的地位

31.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为了宣扬()A.上帝的权威 B.因行称义 C.先定论 D.因信称义

32.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这材料反映了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挑战教会权威 D.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33.下列叙述不是启蒙思想家共同主张的是()A.反对封建教会 B.反对君主专制 C.倡导平等自由 D.提倡三权分立

34.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该著作是()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理想国》 D.《纯粹理性批判》

35.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材料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

②联邦共和

③权利平等

④主权在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6.观察下图,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A.宣扬“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痛斥资本主义的黑白颠倒的罪恶社会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D.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

37.“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只有一位君主说:可以争辩,随便争多少,随便争什么,但是要听话!”康德引用这段材料是用来()A.证明自由民主来之不易 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反对封建神权笼罩欧洲 D.强调自由是平等的基础

38.有人说:“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下列说法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C.“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D.“因信称义”,“致良知”

39.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A.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 B.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 C.主张法治,反对礼教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40.16世纪以前的欧洲,当你问:“你是什么人?”,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家族的。”;16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天主徒”或“我是新教徒”。18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国人”。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的是()

A.封建制度 B.光荣革命 C.民族国家 D.宗教改革

41.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古代欧洲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42.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表征之一,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特征是()

A.重实用 B.重经验 C.重自然 D.重归纳

4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各个时期主流文学的表达形式变化看,中国古代主流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贵族化 B.逐渐平民化 C.逐渐宗教化 D.逐渐神秘化

44.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种观点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古代文学形式的多样化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45.宋代风俗画呈现出“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的特点,其根本原因是()

A.画家的交流 B.统治者的提倡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民间文化的繁荣

46.《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载:“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材料反映了戏曲()A.成为封建思想传播的工具 C.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B.成为市民主要生活娱乐内容 D.出现追星现象

47.“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 B.伽利略 C.达尔文 D.牛顿

48.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经常有这样一句台词:“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这句话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神话传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按照一种新理论,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这种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这种新理论应该是()A.相对论 B.量子论 C.转基因理论 D.进化论

49.“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展”指的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B.进化论的提出 C.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D.量子论的提出

50“这是对上帝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破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踞着的顽固堡垒,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这段话评论的是()

A.牛顿的近代力学 B.路德的因信称义 C.卢梭社会契约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道材料题,其中51题14分,52题12分,53题12分,54题14分,共50分)。

51.(14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现实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子曰:泛爱众,而亲(亲,接近)仁。------《论语·学而》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材料二: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帝王之将兴,其美祥亦先见(同现);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同现)。

------《春秋繁露》

材料三: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材料四:李贽认为,千百年来“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产者但说生产,力田者便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商贾亦何可鄙之有?” 请回答;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依据材料一理解孔子“仁”的含义。(4分)

(2)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哪一学说?(2分)这一学说继承了先秦儒家的哪一思想?(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朱熹的思想主张,并谈谈你对这一主张的看法。(4分)

(4)针对材料三的主张,材料四中李贽提出了哪一相反的思想主张?(1分)这反映了哪一时代要求?(1分)

52.(12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 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作者所说“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的依据。(4分)(2)从材料二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方式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4分)

53.(12分)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思想的传播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苏格拉底和孔子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两位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材料二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观点,并指出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4分)5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材料二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2分)在公元1001-1500年这一阶段,我国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有哪些?(3分)(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4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交通工具在动力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1分)指出当时这种新能源的应用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2分)

第四篇:珠海北大附属实验学校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珠海北大附属实验学校高中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题 高 二 年级 历史(文科)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命题人: 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

A.儒、道、墨、法 B.道、法、墨、儒 C.法、儒、道、墨 D.墨、儒、法、道

2.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是()A.道家、法家 B.法家、儒家 C.儒家、道家 D.墨家、道家

3.“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胳、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材料反映的这一思想流派的核心主张是()A.以法治国 B.克己复礼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4.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①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5.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竭力济贫以安抚广大民众 B.政治的最高目标是仁政 C.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

D.实行变法奖励耕战

6.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刘彻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7.“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8.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9.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10.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11.明清(前期)时期的科技文化大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衰落的时代特征,下列事实并不顺应时代特征的是()

A.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宋应星:“此书(按:《天工开物》)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D.明末,一官员奏:“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王府者什有七,军屯者什二,民间者仅什一而已”

12.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13.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思想观念不同

B.经济形式不同

C.地域位置差别

D.人口数量差别

14.某天,临上课时,同学甲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有点冷。”同学乙说:“今天的风凉爽,好天气。”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类似()

A.泰勒斯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15.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B.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C.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16.小说《巨人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这里“重新恢复”的“真理”是指

A.专制主义思想

B.自由主义思想

C.理性主义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17.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18.文艺复兴 „„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 .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B .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C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D .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19.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20.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1.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 “抗议” 是指()A.抗议《圣经》的权威 B.抗议国王的权威 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D.抗议贵族的权威

22.“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A. 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 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 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 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23.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24.启蒙运动中一位思想家曾谈道:“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C、主权在民 D、农民、贵族共同守法

二、非选择题(3大题,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10分)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3分)

26.(12分)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1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的原因是什么?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6分)

(2)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指的是什么?(4分)

(3)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5分)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图1

高二历史10月月考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CCC 6——10 BDDBC 11——15 DABBC 16——20 DCADB 21——24 CDAA

二、非选择题 25.【答案】

(1)三种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背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2)特点: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特点:多元性(兼收并蓄)。

原因: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4)认识: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26.【答案】

(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7.【答案】

(1)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

共同之处: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

(2)不同:中国明清时期的思进步思想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

(3)原因:①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②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第五篇:青海省西宁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溃退(guì)要塞(sài)偌大(nuó)不逊(xùn)....B.颁发(sóng)遗嘱(zhǔ)教诲(huǐ)凌空(líng)....C.翘首(qiáo)轻盈(yíng)悄然(qiǎo)桅杆(wéi)....D.诘责(jié)镌刻(juàn)绯红(fēi)畸形(qí)....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仲裁 酷似 锐不可挡 屏息连声 B.浩瀚 娴熟 白手起家 如梦初醒 C.咆哮 紧绷 杏无消息 眼花聊乱 D.匿名 由哀 油光可见 单精竭虑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B.王明学习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C.对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养猪户,人民群众深恶痛疾。....D.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5.将①~⑤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苦难中奋起 ②有的人甘于沉沦 ③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 ④最终获得了成功 ⑤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

A.②③⑤①④ B.⑤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⑤ D.②⑤③①④ 6.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

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C.《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文章。

D.《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7.古诗文背诵默写(10分)

(1)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3)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4)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采桑子》欧阳修)(5)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相见欢》朱敦儒)8.综合性学习(3分)

二十一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如下

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1)热点追踪:结合材料,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创意先锋: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1分)弘扬书法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3分)

9.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某校在学校礼堂举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主题演讲比赛。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不少同学在下面讲小话,影响了会场秩序。小华作为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他对大家说:“。”小

华说完后,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不超过60个字)

三、古诗文阅读(12分)

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3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单车欲问边”中“问边”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1分)11.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

甲文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1分)

(1)沿溯()阻绝

(2)水皆缥()碧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略无阙处(2)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4)属引凄异 ...14.翻译下列句子。(2分)(1)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5.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2分)16.从《三峡》全文看,第四段中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2分)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回答问题(20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景。但片由中国人夹在里面: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得也一样是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看每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的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怕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远的纪念。不行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了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寻找,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片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是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十月十二日)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1)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点上一支烟,在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正人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精读语段甲,谈谈此段运用大量笔墨描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何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语段甲和语段乙,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也有解散辫子,盘的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华留学生怎么样的感情和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语段甲中“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分)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语段乙中,画横线的两个语句中的“他们”各指代什么人?(2分)

(1)“万岁!”他们都拍手欢呼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语段乙中写“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2分)

23.“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那时那地”具体指 ;

联系全文,“我的意见”是指 ;“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4分)

24.阅读语段丙,请总结出“我”“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动有哪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分)

25.请在下列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也许我们朝夕相处,早已熟悉;也许我们日日相见,却还陌生;也许我们神交已久,竟仿佛老友;也许我们从未交谈,阿却心生向往之情。让我们拿起笔,写写身边的普通人。要求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50字。

(2)在____的影响下

从小到大,你在生活中受到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可谓多矣。其中有些人、有些事对你的影响挺大,使你印象教深吧。请你先把上面文题的横线部分补充完整,如:选填雷锋、妈妈、书、电脑等,然后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50字。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严禁抄袭。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初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二、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溃退(guì)要塞(sài)偌大(nuó)

不逊(xùn)....B.颁发(sóng)遗嘱(zhǔ)教诲(huǐ)凌空(líng)....C.翘首(qiáo)轻盈(yíng)悄然(qiǎo)桅杆(wéi)....D.诘责(jié)镌刻(juàn)绯红(fēi)畸形(qí)....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A.仲裁 酷似 锐不可挡 屏息连声 B.浩瀚 娴熟 白手起家 如梦初醒 C.咆哮 紧绷 杏无消息 眼花聊乱 D.匿名 由哀 油光可见 单精竭虑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D)(2分)A.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B.王明学习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C.对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养猪户,人民群众深恶痛疾。....D.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2分)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5.将①~⑤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D)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苦难中奋起 ②有的人甘于沉沦 ③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 ④最终获得了成功 ⑤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

A.②③⑤①④ B.⑤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⑤ D.②⑤③①④ 6.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B)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

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C.《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文章。

D.《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7.古诗文背诵默写(10分)

(1)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3)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4)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采桑子》欧阳修)

(5)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相见欢》朱敦儒)8.口语交际(3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某校在学校礼堂举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主题演讲比赛。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不少同学在下面讲小话,影响了会场秩序。小华作为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他对大家说:“。”小华说完后,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不超过60个字)9.综合性学习(3分)

二十一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材料: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

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2)热点追踪:结合材料,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创意先锋: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1分)弘扬书法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曾巩书法作品以2.07亿元天价成交(体现新闻事实,“人”+事)(2)示例:传承传统文化;彰显书法魅力(动宾结构,主题明确)

二、古诗阅读(3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单车欲问边”中“问边”的意思是_______,“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_________。(1分)11.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2分)

答案:

10.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征蓬:飘飞的蓬草

11.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

甲文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

乙文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2分)

(1)沿溯()阻绝(2)飞漱()..(3)水皆缥()碧(4)鸢飞戾()天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略无阙处(2)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4)属引凄异 ...14.翻译下列句子。(2分)(1)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5.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1分)

16.从《三峡》全文看,第四段中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2分)12.(1)sù(2)shù(3)piǎo(4)lì

13.(1)阙通缺,表示空隙,空缺(2)飞奔的马(3)凭借或依靠;(4)接连不断 14.(1)。(缺答案)(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的趣味。15.(1)凄凉或悲哀或凄清(2)生机勃勃

16.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 内容上:引用渔歌民谣,渲染出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回答问题(20分)甲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乙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景。但片由中国人夹在里面: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得也一样是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看每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的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怕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远的纪念。不行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了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寻找,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片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是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十月十二日))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1)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

(2)于是点上一支烟,在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

18.精读语段甲,谈谈此段运用大量笔墨描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何在?(2分)

19.阅读语段甲和语段乙,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也有解散辫子,盘的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华留学生怎么样的感情和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分)答:

(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

们疑惑。(这句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20.语段甲中“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分)

作用:

21.语段乙中,画横线的两个语句中的“他们”各指代什么人?(2分)(1)“万岁!”他们都拍手欢呼起来。

答:

(2)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彩.答:

22.语段乙中写“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2分)

23.“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那时那地”具体指 ; 联系全文,“我的意见”是指 ;“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4分)

24.阅读语段丙,请总结出“我”“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动有哪些?(3分)

答:

答案:17.(1)精通时事:反语,这里的时事不是国家大事,而是一些无聊的事,“精通时事”即熟悉无聊之事。

(2)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至极。

18.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出对他们的厌恶,既是作者去仙台的直接原因也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的原因。同时有暗示了作者与他们不同,是一个寻求救国良策的爱国青年。

19.(1)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2)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20.过渡,承上启下,引出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遇。21.(1)日本爱国青年

(2)闲看枪毙犯人的围观的中国人 22.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23.“那时”:看电影时。“那地”: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讲堂里。学医救国;弃医从文 24.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勇气和力量。(或①珍藏讲义

②悬挂照片

③多写文章)

下载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