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非制度(本站推荐)
关于建立打击非法行医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 杭卫发〔2014〕74 号
各区、县(市)委宣传部、卫生局、综治办、公安局、检察院、人口计生委、城管执法局、工商局、食药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卫生分局: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液等各种非法行为,净化人民群众就医环境,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就建立健全打击非法行医长效监管工作机制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完善制度、明确责任,规范协作,持续有效地维护我市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医疗安全,现就建立健全我市打击非法行医长效监管工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深化“平安杭州” 建设,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责任,建立政府各相关部门、司法机关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的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体系。健全相关工作衔接机制,形成联合打击非法行医高压态势,推动我市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开展,遏制非法行医行为在本地区滋生蔓延,防范发生非法行医致人伤残事件,维护正常的医疗安全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
各地要通过建立打击非法行医协调联络、信息互通、联合执法、溯源截流和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系,凝聚整治合力,形成“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部门联动、属地管理” 的综合整治工作格局。
(一)协调联络机制
各地要建立由宣传、卫生、综治、公安、检察、城管、计生、工商、药监等部门组成的打击非法行医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打击非法行医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各地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协调和落实各相关部门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职责,研究商定本辖区打击非法行医违法犯罪行为的工作部署;组织交流工作信息,沟通工作衔接配合情况,分析研究执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制定工作措施和计划,组织开展部门联合执法、专项整治和督查工作。如遇重大、紧急情况或需要联合部署重要工作的,可临时召开联席会议。
公安部门驻卫生监督机构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联络室要充分发挥作用,公安部门指派的联络员应随时与卫生部门保持日常联系和信息沟通,协调规范涉嫌非法行医违法犯罪案件的移送和接收等工作。
(二)信息互通机制
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协管员、计生联络员要充分发挥前哨作用,日常注重收集、整理可疑非法行医窝点地址和非法行医人员姓名等信息,及时报告辖区卫生、计生部门。卫生、计生部门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月底将查处非法行医人的姓名、违法地点、查处结果以及可能涉及违反房屋出租管理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情况等信息汇总通报给公安部门。
公安、工商、药监部门在执法排查中发现可疑的非法行医人员,应即时将有关信息通报卫生、计生部门,同时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月底将本季度掌握的信息汇总通报卫生、计生部门。
(三)联合执法机制
卫生、计生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各部门做好打击非法行医的集中整治工作。
卫生、计生部门在日常执法检查时,发现非法行医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及时通报并提请公安部门提前介入,公安部门应会同卫生、计生部门做好证据收集工作。无证行医者受到2次行政处罚后,卫生、计生部门发现其第3 次无证行医的,应立即通报公安部门查处,并协助公安部门做好调查取证查处工作。
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如遇到暴力抗法、逃避检查、拒不执行行政处罚或取缔的决定等情形,公安部门应当及时出警,维护执法秩序,并对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药监、计生、工商、城管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做好相关执法工作。
(四)溯源截流机制
对卫生、计生部门查处的非法行医案件,药监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向非法行医者违法提供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查处,实行案件查处溯源截流。
卫生部门查实房屋为非法行医窝点后,应及时通报公安部门。对存在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而不向公安部门及时报告等情况的,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在查处过程中,公安部门应配合卫生部门对房东信息进行查证。
(五)案件移送机制
非法行医违法行为涉嫌构成非法行医罪的,卫生部门应当制作《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在规定期限内向同级公安部门移送,并同时向同级人民检察机关抄送备案。
卫生行政部门移送案件应当一案一送。根据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有关规定》,卫生行政部门移送案件,案卷材料应当包括:(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二)《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基本情况(包括非法行医人相关身份信息材料);(四)相关证据材料(现场检查笔录、罚没物品清单、现场检查照片等)。(五)如造成后果的,附鉴定结论(此材料可在公安部门受理案件后再提供)或卫生部门出具的有关非法行医与死残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初步证明材料。
公安部门应当自收到卫生行政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之日起3日内,依法对移送案件进行审查。公安部门依法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法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卫生行政部门,退回案卷材料。
三、有关工作要求
建立完善打击非法行医长效工作机制是持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行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各地要从有利于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大局出发,制定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立起各部门联合行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大打击非法行医的工作力度,切实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各地各部门要依托“平安浙江” 建设考核体系,完善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考核机制,细化量化考核指标,明确并落实部门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奖惩措施,确保我市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篇:“打非治违”制度
葛城街道办事处
“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制度
各村、社区
为确保葛城街道“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有序开展,落实贯彻《城口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城办发[2012]70号)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葛城街道办事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街道安全监督科,负责“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综合协调工作。彭迁顺任办公室主任。
二、联席会议制度
由街道安监办牵头,派出所、工商所参加,依托安全联席会议平台,建立“打非治违”联席会议制度。
(一)月度联络员例会。由安监办主持,每月召开一次“打非治违”联席会议联络员例会,街道辖区相关联络员参加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为:
1.相关单位通报上月“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
2.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3.安排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下一步工作。
(二)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打非治违”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每季度召开一次 “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参加。会议主要内容为:
1.葛城街道安监办通报上季度打非治违工作进展; 2.汇报上季度打非治违工作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3.研究 下一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
三、宣传培训制度
(一)各村、社区要加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宣传培训,在电视台、网络、报刊发布信息每月累计不得少于2条;
(二)各村、社区要加强对外宣传,累计在县级及以上媒体刊发信息不得少于10条;
(三)各村、社区要通过召开会议、组织培训等形式,对相关工作人员和企业员工进行打非治违行动专题培训;
四、督查通报制度
(一)由安监办牵头,组织“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督查组,对村、社区“打非治违”工作推进情况开展督查,每月一次;
(二)由安监办牵头,组织各村、社区交叉督查,每季度一次;
五、信息报告制度
各村、社区按以下要求报送相关信息:
1.每周五中午12点前,将本周“打非治违”工作统计报安监办。
2.每月2日前,将上月“打非治违”工作自查报安监办。3.每月2日前,将上月”打非治违”工作统计报安监办。4.及时向县安委会报送工作信息、简报,每月不得于2条;
5.按照县安委会要求及时报送其他有关信息。
六、考核奖惩制度
葛城街道办事处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纳入各单位安全生产目标考核。
第三篇:“打非治违”制度
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工作制度
林场煤矿
二零一三年五月一十五日 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工作制度
为确保我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有序开展,落实贯彻《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毕办发[2012]92号)、《毕节市百管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百管委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百管委办发[2012].9号)精神,按照《毕节市百管委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全区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督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 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我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矿打非办”)在矿办公一楼办公室,负责全矿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综合协调工作。孙立民任办公室主任。
二、“打非治违”会议制度
由“矿打非办”牵头,矿属各相关单位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依托矿“打非治违”会议平台,筹备实施矿“打非治违”会议制度。
(一)月度联络员例会。由“矿打非办”主持,每月召开一次本矿“打非治违”会议联络员例会,矿属相关单位主管部门联络员参加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为:
1.矿属各单位通报近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 2.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3.安排“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下一步工作。
(二)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矿“打非治违”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矿属各相关单位部门分管领导参加。会议主要内容为:
1.“矿打非办”通报近期“打非治违”工作进展;
2.矿属各单位主管部门汇报近期“打非治违”工作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3.研究 下一步本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
三、宣传培训制度
(一)矿属各单位要加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宣传培训,在班前会上及时强调并发布信息1-2条;
(二)矿属各单位要加强对外宣传,在科室、区队及以上会议发信息不得少于2条;
(三)各单位要通过召开会议、组织培训等形式,对相关工作人员和本矿职工进行打非治违行动专题培训;
(四)相关单位部门要做好本单位“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试点工作,培育一批典型,示范带动。
四、督查通报制度
(一)由“矿打非办”牵头,组织行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督查组,对矿属各单位打非治违工作推进情况开展督查,每季一次;
(二)由“矿打非办”牵头,组织有关矿属单位主管部门交叉督查,每半年一次;
五、信息报告制度
矿属各单位按以下要求报送相关信息: 1.每旬中午12点前,将本旬打非治违工作信息统计报表(附件)报“矿打非办”;
2.每月2日前,将上月本单位领域打非治违工作自查表报“矿打非办”;3.每季2日前,将本季度本单位领域打非治违工作统计报(见附件)报“矿打非办”;
4.及时向“矿打非办”报送月季工作信息,每月不得于1条; 5.按照“矿打非办”要求及时报送其他有关信息。
六、考核奖惩制度
“矿打非办”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纳入各单位安全生产目标考核。
林场煤矿 二零一三年五月一十五日
第四篇:关于打非治违制度
关于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的通知
委直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发明电〔2008〕3号)精神,认真履行交通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全面抓好我市交通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我委决定自即日起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是学习实践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际举措。要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春夏秋冬四大战役和“打非、治违、抓责任”为主线,以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和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着力解决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非法违法问题,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深化安全生产治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全面排查治理重点行业领域的事故隐患和“三违”行为;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各级各部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通过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推进“三项行动”,结合“迎国庆、保全运”交通行业五项综合整治活动,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减少事故总量,遏制较大事故,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重点内容
(一)开展“打非”工作,推进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主要是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安全生产经营秩序,重点对下列行为依法进行打击或查处:
1.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运输、建设的;
2.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违法违规进行项目建设的;
3.瞒报事故的;
4.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5.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的;
6.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二)认真开展“治违”工作,推进安全生产治理行动。主要是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使“三违”现象明显减少,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1.重点治理的问题。
(1)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2)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完好率不达标及不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的;
(3)受自然灾害威胁而未落实防范措施的;
(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5)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订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
(6)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的;
(7)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8)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
(9)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监督检查不到位、安全许可制度执行
不严格的;
(10)安全隐患治理不到位的。
2.重点治理道路和水上交通。
道路运输方面:重点领域是,道路运输企业、客货运输车辆和从业人员。
主要内容是: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长途客运、危险货物运输和融资车辆的特别管理;质量信誉考核;车站安保、“三品”检查、“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落实;奥运安保措施落实等。⑵从业人员管理。取得合法证照、持证上岗及培训;运输企业对驾驶员超速、超载、超员、疲劳驾驶等违章行为处理;按照职责对交通违法行为记满12分的驾驶员的管理;双班驾驶员、夜间禁行等制度落实;对长途客运、危险品运输驾驶员、押运员、装卸人员的重点监管和按规定在途中休息;按照职责对近三年来发生一般以上责任事故,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等。⑶运输车辆管理。车辆技术等级;车辆投保法定保险;安全检验和例行保养制度落实;车辆消防、救生设备配备和保养;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配备应急处置器材和防护用品,安装的标志灯、标志牌是否符合要求;加强与公安部门沟通协调,实现GPS监控信息共享,切实加强对车辆行驶过程的监管;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对全市所有营运货车安装反光标志等。(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水路运输方面:重点是青黄青薛航线、“四客一危”船舶及从业人员。
主要内容是:⑴水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取得合法证照;核查;安保措施落实等。⑵船员管理。按最低标准配备船员;船员取得合法证照、资质等。⑶船舶管理。客滚船车辆绑扎;恶劣天气停航管理;上船车辆 “三品”检查;防止船舶航行碰撞和泄漏;船舶通信、消防、救生等设备配备、保养;船舶管理公司对代管业务的管理;船舶消防、救生应急演练等。⑷岸基管理。主要管理人员(海务、机务主管)、专职管理人员的资质和配备;从事港口危险货物装卸、仓储作业企业取得合法证照;危险货物从业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制度建立、实施封闭式作业管理等。(由港航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交通基础设施方面:重点领域是在建的国家和省重点公路水运工程;国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特别是桥梁、涵洞、隧道等公路基础设施;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在建及在用的国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
主要内容是:⑴在建的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检验检测、安全评价等从业单位的安全条件,施工单位“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施工单位特种设备的验收登记;从业单位执行法规、标准等;爆破、隧道、水下工程、高空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在建的国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隐患排查治理;公路水运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等。⑵已投入使用的桥梁。日常养护、管理;“四个一”制度落实;禁止超过桥梁设计承载能力的车辆行驶桥梁措施的落实;对已确认的危桥采取的措施;建立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⑶公路安保工程实施和危险路段整改等。(由公路管理机构、质监机构负责实施。)
(三)认真开展“抓责任”工作,推进安全宣传教育行动。
贯彻落实鲁发〔2008〕17号和青发〔2009〕6号文件,抓好“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无缝隙、网格化工作责任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员安全培训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三、几点要求
市运管局、市港航局、市公路局、市交通质监站、市交通稽查支队、市高速公路管理处等六个单位要把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推进“三项行动”,贯穿于“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之中,并结合春夏秋冬四大战役抓好落实,做到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考核。结合《青岛市交通系统迎国庆、保全运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青交政发[2009]5号)要求,每月23日一并报送活动开展情况。
(一)根据市交通委制定的方案,动员部署,自查自纠(5月15日前)。按照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推进“三项行动”的内容要求,抓好组织发动,落实责任和措施。
(二)加强督促检查,全面排查治理(5月16日至9月30日)。结合“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迎国庆、保全运活动的部署要求一并开展工作。
(三)巩固提高(10月1日至12月10日)。认真总结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于11月30日前报送。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一日
第五篇:打非治违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长效机制
建立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通过成立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保障经费投入等措施促进公司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今年以来,通过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公司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得到有力打击,但由于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一些领域常出现反弹,导致非法违法安全生产行为屡禁不止,成为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根源。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秩序,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市人民政府【2011】23号文件,要求在公司建立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长效机制。
通知要求,各级班组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由安全生产负责人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协调、督促、指导抓好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落实。建立班组排查机制、联合执法机制、督查问责机制、联席会议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和举报奖励机制等工作运行机制,保障公司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正常运行。2011年起,各班组将“打非治违”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统筹安排,以形成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XXXX有限公司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