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来源于细节发现和多次实践
谈创新
工艺技术部 杨新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江泽民总书记总结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
总书记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创新如此重要,创新来源于哪里呢?
美国蓝霸汽配连锁公司创业初期无论高档车还是低档车都放在一起修,结果经营惨淡。约翰·麦杰尼建议在店面中间隔一堵墙,一面修高档车,一面修中低档车,把“分类修理法”作为自己企业的经营特色,结果经营状况顿时发生变化,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从那以后,蓝霸一直坚持创新理念,到现在,它在全球的汽配连锁店已经达到6300家,逐步发展成为位居世界500强的全球汽修汽配巨无霸,约翰·麦杰尼则成长为蓝霸的第二任CEO。
约翰·麦杰尼一直强调创新,至于创新的来源,他在晚年所写的职业传记中提到,创新来源于细节发现和勇于实践。
居里夫人艰辛工作五年才发现了镭,爱迪生经过数千次试验,历时三年才发明了电灯;经过五万次试验,历时十年才发明了碱性蓄电池。当人们好奇地问爱迪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发明时,发明大王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第二篇:优秀来源于创新
优秀来源于创新
省优质课有感
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我有幸参加了2012年山东省幼儿园优质课评选活动,听课一天,受益匪浅。
今年的优质课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同一个内容,不同老师采用不同的设计。比如中班《捉迷藏的昆虫》7位优秀老师上了7节精彩的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的教育智慧,教育技巧,教师设计课的思路表现的特别明显。同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老师们在创设的环境,组织语言,游戏次数方面都各不相同。有的教师选择放各种颜色的花盆,有的则是不同的大的背景图;有的老师语言简练,有的老师语言温柔;有的老师玩一遍游戏,有的两遍等等,但是老师们都是在为目标服务,都是课程设计所需要的。
同样是《捉迷藏的昆虫》这节课,有的老师上的就非常出彩,有的老师就不能够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这里可能主要的原因在于创新,省优质课的老师们都是高手,老师们在目标把握,课程设计上都不会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同一个环节的处理上,不同的处理方式效果会不一样。还是就捉迷藏的游戏,老师在设计时更贴近生活,更有趣肯定会很精彩。有一个老师创设了各种真实的花盆,把自己打扮成小鸟,小朋友们穿上画有昆虫图片的小马甲来扮演昆虫,小鸟来捉昆虫,当然孩子们很感兴趣。第一轮游戏,有一个孩子选错了保护色,被小鸟捉住了,小鸟很满意。老师及时小结提醒孩子昆虫要选与自己颜色一样的来保护自己。第二轮游戏孩子们就再也没有选错的了。
因此优秀精彩来自于老师们的创新,老师们多想一步就会柳暗花明,就会精彩不断。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一节优秀的课并不是凭空来的,无数次试课正如“挖井者”不停地挖井,在多处实践无果后,没有放弃,继续坚持“深挖”,终于有一天,灵机一动,敲开了挡在“甘泉水”前的最后一点障碍。得到甘泉之水固然重要,“深挖”的过程更加重要,我们提倡这种“深挖”精神,同时提倡老师们 “灵机一动”的创新精神。
希望我们能够把这种“深挖”精神和“灵机一动”的创新精神学来并坚持下去,期待某一天站在省优质课舞台上的老师会是我们。
第三篇:秘书实务来源于秘书实践
秘书实务是秘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秘书实务来源于秘书实践,从秘书的产生、演进、发展以及秘书职能分工、定位、作用大小等,均对秘书实务提出了不同的内容要求和实际需要。秘书实务对秘书实践起着总结和指导作用,是秘书工作的业务技术指导,做好秘书工作,需要秘书实务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同时,秘书实务还要随着秘书实践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比如在中外秘书文化的结合、秘书职业的晋升方向、秘书的工作艺术、秘书的职业技能等方面加强理论总结和技术指导,丰富、拓展和创新秘书实务,使秘书实务更好的结合服务秘书实践、指导秘书人员成为现代合格的职业秘书。
第四篇: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范文模版)
第二课 探索规律 实事求是
第二节 寻求真知的基础和过程
第一框 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
一、教学对象:高中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3)社会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2)理解:(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3)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3)运用: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2)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出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
(2)培养尊重实践、勇于实践和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克服轻视实践或轻视读书的两种片面思想
(3)懂得社会实践是中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精神,使自己锻炼成材的重要途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1)实践的含义及基本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难点:(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四、教学方法
提问法、图片导入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实践及其特点
1、课堂导入:
教师:大家知道马克思生前最喜爱寓言是哪一则吗?(多媒体课件显示)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更不懂。”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教师: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思考、回答略。教师引导:
哲学不是夸夸其谈,不是纸上谈兵,哲学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哲学,脱离了实践,哲学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和存在的价值。所以,学习哲学,我们必须重视实践。那么,什么是实践呢?实践有哪些特征?实践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2、实践的含义:
教师:按照大家的生活经验,实践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学生:自己去做事情 教师:做,也就是实践是指人们认识活动以外的活动。譬如农民种田、工人做工、教师教学、演员表演、科学家做实验等。用我们哲学上的话来讲,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课本P53,请大家把实践的概念划下来。教师:要注意理解以下层次:
①“人们”——实践的主体
②“客观世界”——实践的对象 ③“活动”——实践的性质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问题探究:请指出下列活动中的哪些是实践活动?
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蜜蜂造房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
3、老师讲课
4、学生看书
5、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6、调节分配结构
7、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教师分析:1项是自然界的现象和动物的本能活动;2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3项是教育实践;5项是是生产实践;6项是调整与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7项是科学实践
教师:后边的三项是社会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种实践形式的具体所指。(过渡)
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调整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3)科学实验: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的,带有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实践”,我们必须分析实践的基本特征。(过渡)
4、实践的特点:
【多媒体演示】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结合人类的探月计划,看看探月的活动的主体、对象和手段。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外在世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和实践的结果,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此外,实践的过程和实践的深度、广度也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因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动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特征是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特征。
问题探究: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学生:不矛盾。
教师进一步设问: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不太能回答出,教师可适当地引导。具体过程略。
教师总结: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这个关系实质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二者互相渗透。因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性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
如果就实践的自身而言,它还具有第三个特征。(过渡)(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旧唯物主义哲学中,有的哲学家把实践看作是孤立的个人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
“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中进行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才能进行的活动,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
例如,你做一顿饭,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人的活动,但是米是你种的吗?电饭锅是你生产的吗?电是你发的吗?
可见,简单的蒸饭,其实也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
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教师:大家高二的时候去学过农,那么大家对农村和农活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农村挺富裕的/干农活很辛苦……
教师:那一周的体验与大家之前想象的一样吗? 学生:不太一样。
教师:你们学农的实践活动会让你们对农村获得一种新的认识。
那么还要请大家看一幅图,告诉我图中是什么东西?(提示:麦苗还是韭菜)想一想:为什么许多知识青年包括很多大学生分不清麦苗和韭菜,而乡下农民却一眼就能看出来?——实践决定认识,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
5、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教师:有没有同学不同意这种看法的?
学生:灵感和书本知识也是我们获得真知的重要途径 教师:有没有人不赞成这种观点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等于说每个人获得知识的具体途径只能是实践。一个人既可以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也可通过书本、互联网等方式获得间接经验,一个人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去获得全部知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相对的,在我为间接经验的东西,在前人归根结底都是直接经验。所以说——
【多媒体演示】(4)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一切真知都最终来源于直接经验。
6、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一样是读书做学问,我们看看陆游是如何告诫自己的孩子的? 陆游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能够
(1)才能真正深刻理解书本知识;
同样是读四大名著,你在中学、大学和壮年和万年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与体会,为什么?生活实践在不断丰富,对事物的看法不断深化;(2)验证书本知识;
书本知识未必都是正确的,不能迷信,尽信书,不如无书,所谓“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否正确,还需通过实践来检验。
(3)发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投入社会,读“无字之书”
书本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往往落后于生活实践,同时由于语言的局限性,生活中很多知识是默会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我们只有更多的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才能读懂生活这部“无字之书”,从中直接吸取营养,不断的丰富和提高自己。
第五篇:努力发现每一个细节
努力发现每一个细节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这,各行各业的管理中都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餐饮行业也不例外。
面临这些问题,作为管理者总要想办法解决,于是各式各样的目标就出现了。大的方向总是需要周全的思考,然而具体怎样去执行也十分重要。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分店的卫生不够好,首先要想的是要改善卫生状况,地面干燥,桌面无油腻等。要想到达既定的目标,首先就应明确目标,告诉员工什么样的标准是地面干燥,什么样的标准是桌面无油腻,还就应告诉每一个人检查的方法和想要到达的结果。比如,检查地面脚踩上去在踩在干净地面上没有脚印。这是地面干燥,桌面用卫生纸擦一下卫生纸是白色的,这是桌面干净无油腻。类似这样的目标和标准是能够有效到达目的的。原则就是能够让员工一看就明白,检查的可操作性强。
这样的目标有的项目上并不是太好制定,这就需要管理者多多去各个部门深入了解部门工作,从日常工作中去寻找哪些藏在细节中的量化标准和检验方法。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个天长日久的过程。超多丰富的实践积累就渐渐地有了自己的经验,经验丰富之后再经过提炼与升华就成了理论。
对于日常的一线管理者来说,实践远比其他东西更加重要,努力去发现每一个能够量化的细节,如果要制定目标,就尽可能的去制定可量化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才是好的目标。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