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思考1
加强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思考
作者:叶克英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县级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新模式建议,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预防经营风险,促进商业银行稳健发展。【关键词】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引言
为了避免我国受全球经济发展颓势影响,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刺激方案,其中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成为重中之重,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机遇期,各市县先后进行了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尤其是县级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性纽带,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将继续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巩固经营管理基础性工作,主动跟进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步伐,内外兼修,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但是农村商业银行也存在很多发展上的缺陷和弊端,如何解决农村商业银行在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成为拉动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空喊的口号,不是舞台上精彩的说词,也不是制定的规章制度,它是全员行动力、思想力、感召力的综合体现,是小型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首先是管理层的提升,领导班子带头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决策能力,把握好方向和政策,自觉履行职责,做好率先垂范;其次是中层干部要增强责任感和执行力,做到职责范围内的事不推拖、不敷衍,要敢做、敢管,加大执行和落实力度;然后,让一线员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和上升空间,使其增强敬业意识,有大局观念。探索农商行企业文化,终究要追溯到服务品牌和优质服务上来,要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形象,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以企业文化作为核心和生命力,营造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员工知识积累,净化员工思想,宣传服务品牌,增强品牌影响力。
二、加快经营转型,实现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随着农村商业银行改制步伐的加快,探索精细化管理已成为现代金融企业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针对改制前“市场窄、规模小、观念滞后”的突出问题,将转变经营理念作为切入点,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强化员工合规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全员进行合规教育,梳理行业规章制度,提高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引导员工从细小处做起,自律、自信、自强,将“诚信、守法、合规”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发挥风险预防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审计风险防控职能。改变过去传统审计模式,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隐患和风险防范措施,掌握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点、风险面,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依据审计方式不同,采用审计报告、风险提示、问题建议等多种形式反应审计结果,以满足不同部门、分管领导的需要。三是推进财务管理精细化。坚持“廉洁从业、勤俭兴社”的理念,认真执行新会计准则,强化预算管理,加强各条线、各部门费用的分类管理和统筹规划,强化成本收入比考核,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合理安排费用向一线和业务发展方面倾斜,统筹费用支出,减少不必要开支,提高资产利润率,提高综合营运能力。
第二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论述: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有哪些?目前国际上防范、控制其风险的方法手段有哪些创新?
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按照来运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市场风险技术与操作风险投资风险,投资风险,表外业务风险,声誉风险,国家风险,战略风险等。其中: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因为各种主观原因或者客观原因不能按时清偿债务而使债权人遭受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流动风险是指银行作为债务人因为各种客观原因或者主观原因而造成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清偿债务或者保证客户提取存款,进而使银行遭受信誉危机或者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利率风险是指银行在其资产负债业务经营过程中,因为银行资产负债的价格不能与市场资金价格变动保持一致而导致银行资产负债遭受资产损失或者经济损失的一种可能性。
外汇风险是指当商业银行以现汇及远期形势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形式持有某种外汇的敞口头寸时,出于银行收入和成本与汇率挂钩,而且以外汇表示的资产和负债的本币价值也会受到汇率影响,因此银行收益可能因持有期内汇率的不利变动而蒙受损失。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引起市场资金价格变动,使得银行资产负债原先采用的资金价格与市场资金价格产生差距而导致银行资产负债遭受资产损失或者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技术与操作风险:新技术的使用给银行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是银行的技术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者失灵的内部控制,人为的错误以及外部事件给商业银行带来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
投资风险是指制约银行投资目标实现的各种相关因素的发展变化与银行进行投资时的基本预期产生差距,从而导致银行投资预期收益减少或者银行投入资金遭受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二、巴塞尔协议中,针对以往银行通常以金融创新方式扩大表外业务以逃避资本监管的现象,报告认识到监管表外资产的必要,因而将表外资产纳入监管,并相应提出了资本充足性的要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化。银行业不仅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更加有效,而且随着业务的复杂性不断加强,会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等各类风险,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金融机构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同时,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逐步加强,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等,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与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家族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化。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标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
风险管理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化。首先,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将更加强调定量分析,尽管在短期内,风险管理技术还是以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其次,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以及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第三篇:完结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第一章
一、银行是从货币经营业演变过来的。
二、现代商行发展的两种模式:英国式(最传统);德国式(全能制)。发展方向:英日美向德国式转化
三、小题。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
国有控股银行:工农中建交——大型银行;
股份制区域性商行——全国性股份制商行,中小型商行; 城市商业银行——地方性;农村商业银行——农信社转化而来;邮政储蓄
四、我国最早的商业银行——1845丽如银行(英国)
我国自设的第一家现代商行——1897中国通商银行(上海)
五、简答。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
1、商行是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商行也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2、商行是金融企业。与企业相比,经营货币信用这种特殊商品,与其他金融企业一样都是经营货币信用。
3、商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与其他金融企业相比,商行具有广
泛的社会关联性,自律管理严格,外部监管较多,具有存款派生功能。
六、多选。商行的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
单选。商行的基本职能是信用中介职能。
七、重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银行网点配置——商行在配置网点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按经济区划设置;
2、银行业务量(当前与潜在);
3、经济核算要求和银行经营目标;
4、内涵建设和外延建设要结合;
5、根据银行网点的功能确定地理位置;
6、其他因素(人脉等)
(二)银行内部职能机构的设置(多选 单选)
1、决策系统:股东大会——商行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及下设委员会
2、执行系统:总经理(行长);副总经理(副行长)及职能部门
3、监督系统:监事会;审计委员会(董事会下设);稽核部门
八、名词解释。商业银行制度:国家依法确定的该国商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的总称
九、常考。商行的类型
1、按资本所有权分:国有银行; 股份制银行; 私人银行(独资;合伙)
2、按业务发展方向:批发式——大型银行;零售式(小);批发与零售兼营式
3、按银行所处地域: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城商行)
4、按组织形式:单一银行制、总分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集
团银行制)、连锁银行制
十、名词。银行持股公司制的概念:先设立股权公司,由股权公司收购或控制一家或两家以上银行的组织形式
十一、单选。存贷比率(75%)备付金比率(5%—7%)负债对流动资产的比率(25%)单个贷款比率(10%)
十二、简答。保持流动性的策略?
1、在资产方面,一是建立分层次准备金;二是要恰当安排资产结构(合理性,有计划进行安排)
2、在负债方面,商行要增加主动型负债——有哪些? 一级准备(库存现金、央行存款、同业存款、同业往来中的应收款)
二级准备(短期贷款、票据贴现、证券投资、其他流动性强的盈利资产)
十三、商行盈利性的实现——增收;节支;资产结构(现金资产↓盈利资产比重↑);管理
十四、判断。在坚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即盈利性。
第二章
一、经济环境对商行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要点)
1、一国的经济发展规模生产力发展水平;
2、经济周期变
动;
3、企业经营行为与经营状况;
4、市场物价水平
二、金融环境对商行的影响最为直接,要求能够具体分析,挑出一个考察
金融环境包括:
1、国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
2、货币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
3、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4、同业竞争的状况;
5、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的变化
分析2012(或2013)上半年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对银行业的影响?(先分析央行货币政策是怎么调整的,运用哪些工具,方向是什么,然后再分析影响,重点分析影响)
三、财政政策环境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分析
四、各国对银行监管机构的设置。诸多个小问题,基本上是客观题(单多判填)
1、一元多头式(一元:仅在中央一级设有监管机构;多头:中央设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监管机构)
法国:法兰西银行、国家信贷委员会、银行委员会;德国:德意志联邦银行、联邦信贷监督局
2、二元多头式(中央和地方都对银行有监管权,每一级又有若干机构共同行使监督职能)典型代表:美国
3、集中单一式:
日本(金融监督厅);韩国(韩国银行);中国(银监会);英国(1997年之前采一元多头式,对金融业的监管由九个机构分别承担,由英格兰银行负责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属于集中单
一式;1997.10.28金融监管服务局。)
五、国家对商行的监管措施(大题小题名词论述)
(一)预防性监督措施(事前监督)简述预防性监管措施的内容,至少六项,小问题多选判断
1、市场准入限制:门槛,成立之初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市场需要、同业竞争状况
2、资本充足条件:资本充足率、最低注册资本额(10亿)
3、资产流动性比率:25%
4、业务范围的限制:不得从事的业务——股票、信托、非自用不动产(多选)
5、贷款的集中性管制:单一贷款比率10%
6、对商行内部人员贷款的管制:职员、职员近亲属、职员投资的公司,不能发放信用贷款,只能发放担保贷款,条件不能优于其他借款人。
7、对外汇、贵金属交易的监管:无具体规定,风险比较大,与自由资本相比不超过10%
8、银行监督检查:骆驼评级制度(名词)1978年,美联储委员会制定了《统一鉴别法》,内容包括资本充足度、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水平和流动性五个方面,以其开头字母组成camel单词,因此被称为骆驼评级制度
(二)紧急援助(有层次的)
1、直接贷款——央行,其他监管机构;
2、组织大银行救助小银行;
3、购买有问题的资产和由政府担保发放贷款;
4、政府出面援助——收回国有
六、名词。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金融监管部门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稳定与安全,在金融体系中设立存款保险机构,要求本国。。
七、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是美国
八、显性存款保险与隐性存款保险的比较 A、显性优势:(1)有利于防止挤兑发生扩散
(2)有利于完善本国的银行监管制度
(3)可以通过存款保险立法的修订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B、隐性弊端(1)隐性存款保险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
(2)强化了金融企业的道德风险动机和存款的逆向选择
风险
(3)难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
(4)没有事前监督效果,难以通过制度完善解决暴露出的危机处理中的问题,更不能通过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来达到加强银行监管的目的第三章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所有者权益和一定比例的债务资本,与一般企业不同,具有双重性特征。
基于双重资本视角,商行资本构成?内源资本外源资本,权益资本债务资本,一级(核心)资本二级(附属)资本。会选哪些属于?
1、股本:普通股(外源)优先股(权益外源)
2、盈余:资本盈余(外源)留存收益(内源)
3、债务资本(外源):资本票据、债务
4、其他来源:贷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内源二级)偿债基金
二、简答。普通股筹资利弊分析 优点:
1、筹资的资本具有永久性
2、为银行核心资本,是其他方式筹集的基础,可为债权人提供保障,增强公司举债能力
3、无固定股利负担
弊端:
1、对投资者来讲,投资风险高,其要求较高的回报率,使其成本较高
2、对筹资来讲,普通股股利从税后利润中支付,不具有抵税作用
3、普通股的发行费用也较高
三、资本充足性的意义
1、保护功能,银行发生亏损后,其资本金可以对银行的存款人提供保护,减少存款人的损失,起到缓冲垫的作用
2、经营性功能,指银行主要用其自有资本金来购置房屋设施,形成固定资产,用来注册资本组织运营,这是银行经营的前景和基础
3、管理性功能,指金融管理当局通过规定法定最低资本比率,来进行风险约束和控制银行资产的随意扩张,维护公众对银行的信心
四、名词。巴塞尔协议,198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下设的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
五、简答。巴塞尔协议的内容
1、银行资本构成:(1)核心资本(大于等于50%):股本金(普通股、非永久性非累积优先股);公开储备
(2)附属资本(多选):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一般准备金或一般贷款、呆帐准备金、混合型债务股本工具、次级长期债务
2、风险权重资产的计算标准——《巴》将资本与资产负债表上不同的资产及表外项目所产生的风险挂钩,来评估资本充足度。风险计算方法分成表内和表外两大类,表内资产按风险大小分为五类,每类有不同的权数,0%、10%、20%、50%和100%,以此为基础计算风险权重资产
3、标准比率目标和实施安排——《巴》规定,各国商行表内资产和经过转换的表外项目资产按以上风险加权平均以后,到1990年末,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至少应达到7.25%,到1992年末应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资本充足率=银行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 ≥8%(单选)
六、《新巴》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银行业必须满足的信息披露要求
七、论述。提高资本充足比率的途径(试述商行资本管理策略)
(一)分子策略
1、内源资本管理——在银行增加利润留存不影响股份的前提下,内源资本是银行补充资本的第一选择,但通常会引起股价下跌,而且还要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2、银行外源资本管理
(1)外源资本的构成:普通股票;优先证券——后期偿付债券、优先股票
(2)选择外源资本形式的依据:一是在比较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决定使用何种具体的外源资本形式;二是根据核心资本是否充足,决定外源资本形式
(3)外源资本的形式:普通股的发行;优先证券——优先股,后期偿付债券
简答。后期偿付债券的优缺点
优点:A、此类债券不需要缴纳准备金,享有免税优待,可降低筹资成本
B、后期偿付债券不影响股东对银行的控股权,因而在发行
过程中不会受到股东的反对
C、发行此类债券有可能提高股票收益率
D、优先证券为银行的长期债券,其流动性较低,银行可将
其用于期限长收益高的投资产品
E、优先证券不需要购买各种存款保险,因而进一步降低了
筹资成本
缺点:A、法定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压力大
B、在利率变动的情况下,后期偿付债券可能会加大银行的负担
(二)分母策略
1、控制资产规模
2、优化资产结构
3、提高资产质量
(三)外部措施
1、严格执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加强资本控制;
2、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建立和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第四章
一、商行负债业务按取得资金方式分:被动性负债(存款);主动性负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借入款);
其他负债(在途占用)
二、单位活期存款,按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遇到利率调整分段计息
活期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临时、专用 单位定期存款:起存金额1万,按存款存入日挂牌公告的定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到期不取逾期部分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利率计付利息
三、名词。协定存款:客户与银行签订(协定存款合同),约定期限,商定结算账户需要保留的基本存款额度,超过额度转入协定账户的存款
四、名词。储蓄存款:商行为满足居民个人积蓄货币和获得利息收入的需要而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储蓄存款又分为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和定活两便储蓄存款三类
五、名词。保值储蓄:国家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对储户存入银行的3
年期以上定期储蓄存款给予一定保值补贴的储蓄方式。保
值储蓄补贴率=物价上涨指数-储蓄利息率
六、简答、论述。影响存款变动的因素分析
存款种类不同,影响因素也不同,如:储蓄存款(个人收入水平、商品供求、物价、社会观念与商户心理动机、社会保障、利率、银行服务、投资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判断);企业存款(宏观经济发展、企业经状况、国家政策、同行业竞争、市场供求状况、商业信用、银行结算服务等)
(一)外部因素
1、一般经济活动水平(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周期);
2、央行货币政策(紧缩?放松?货币量大,流入银行的存款多)
3、分配政策(对企业放权?个人购买力上升)
4、税收政策(利息税计征,1999,11,1开始恢复计征利息税)
(二)内部因素——是指通过商行自身努力能产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1、银行服务项目和质量
2、营销策略在商行中的作用
3、贷款便利
4、存款的种类与形式
5、商行的规模和信誉
6、商行的业务关系与人事关系
七、银行存款成本的构成:利息成本;营业成本;资金成本(前二之和);
可用资金成本(确定银行营利性资
产价格的基础)
八、单选。银行存款总量与存款成本间的关系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组合模式:
1、逆向组合模式,即存款总量增加,存款成本下降,这是最佳的一种组合模式
2、同向组合模式,即存款总量增加,存款成本增加,这是可以接受的。。但需进一步分析
3、存款单向变化模式,存款总量增加,存款成本保持不变,这是比较理想的。。
4、成本单向变化模式,存款总量不变,存款成本反而增加,这是最大限度避免的。。
九、同业拆借的特点:同业性、短期性、协商性、利率低、不缴法定存款准备金
十、名词。回购协议:商行将其持有的有价证券暂时出售出去,并商定于规定期限按约定价格重新赎回已售出证券的交易活动
十一、短期借款管理的管理重点:
1、主动把握借款期限和金额
2、把借款到期时间和金融与存款的增长规律相协调
3、多头拆借
4、正确统计借款到期的时机和金额
十二、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筹资的利弊分析
优越性:
1、筹集范围广,不受原存款关系约束
2、可通过证券机构代理发行,不受银行自身网点和人员数量约束
3、高利率和流动性结合,对客户有较大的吸引力
4、属于主动负债,银行可主动安排资金运用
5、不缴纳准备金,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
弊端:
1、筹资成本较高
2、债务发行数量、利率、期限均受限制
3、债务的流通性受市场发达程度的限制
第五章
一、多选。现金资产的构成:库存现金、在央行的存款、存放的同业存款、同业往来中的应收款
二、资金头寸及其构成。名词、选择、判断、填空 头寸:可用资金。
1、时点头寸(某一时点上可用资金的数量);时期头寸(某一时期时间段)
2、按层次:可用头寸=现金资产-法定准备金存款基础头寸=库存现金+超额准备金
可贷头寸=可用头寸-规定限额的支付准备金
三、现金资产管理的三原则:适度存量控制原则;适时流量调节原则;安全保障原则
四、存款准备金的管理:法定10%
1、准确计算需要量:(1)滞后准备金计算法——非交易性存款,三周为一周期,基期????保持(2)同步准备金计算法——交易性存款,两周为一计算周期,日平均余额
注意:两种计算结果合计起来才是银行在一定时期需要缴纳的全部存款准备金
2、及时上缴应缴准备金
第六章(全面掌握)
一、贷款分类→按贷款的保障条件:
1.信用贷款
2、担保类贷款
3、票据贴现 →按贷款质量划分:五级分类法【单选、多选】 正常类:能够履行,充分把握可还本付息
关注类:尽管目前有能力,但存在一些对偿还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 次级类:还款能力出现明显的问题,依正常收入无法保证还款 可疑类:无法足额还本付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造成一部分损失
损失类: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较少部分
二、贷款政策
1.【名词】是指银行为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和。2.制定贷款政策的依据:【简答】
⑴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 ⑵银行的资本金状况; ⑶银行的负债结构及其稳定性 ⑷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周期; ⑸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和特长;⑹商行竞争的发展战略和内控原则
三、现行贷款审批制度
1.审贷分离——将货款调查、审查、检查分离开来,将审批货款与发放货款的当事人区分开来,避免贷款人为提高或降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产生道德风险。意义:贷款审批的独立性得到保障。
2、分级审批——根据责任大小、管理水平和贷款风险度,区分审批人的权限。
一是从信贷营销人员到信贷管理部门,直至审贷委员会的逐级审批制度;
二是对不同分支机构审批权限的划分和实施。
四、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简答时不需解释】
1.资金成本2.贷款风险程度3.贷款费用4.税负成本
5.借款人的信用及与银行的关系6.贷款供求状况7.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
五、1.新型——客户利润分析模式是一种“客户导向型”模式,改变银行传统的思维模式。
2.保证担保的范围:【多选】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赔金与实现债权费用
3.保证责任的履行是一种“未来责任”【判断题】
六、质押贷款与抵押贷款的比较(简答至少6条)同:
1、均为担保类贷款;
2、有双重还款保证;
3、抵押物、质押物的处置条件一样;
4、支付顺序一样。异:
1、是否转移占有不同;
2、处分方式不同;
3、担保物不同(抵押物、置物)。
七、票据贴现【选择、判断】
1.票据贴现是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换取现款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所做的票据转让。
2.特点:⑴以持票人为直接的贷款对象;
⑵以票据承兑人的信誉为还款保证; ⑶债权债务关系随票据的转移而转移⑷以票据的剩余期限为贷款期限 ; ⑸实行预收利息方法
3.实付贴现金额计算【选择】
贴现期:一月按照30天,一年按照360天计算,对年对月对日算整数,零星天数有一天算一天,算头不算尾。
八、消费贷款特点【选择】
1.贷款对象的特定性2.消费者必须有相应的消费行为3.是一种超前的消费支出
4.消费贷款的提供与居民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5.单笔贷款数额小,单位或本费用较高
九、银团贷款【名词、特点,组成中各自的职责(单选)】
1、银团贷款,也称辛迪加贷款,它是有一家或几家银行牵头,由若干家银行为参与行组成银行集团,按共同条件向借款人提供的金额较大的中长期贷款。
2.特点:金额大;期限长;风险分散;可以吸引小银行参与批发销售市场
3、参与者及职责:
⑴牵头银行:组织者,一家或是几家,签协议,首次提款; ⑵经理行:参加认购,召集参团 ⑶代理:贷款管理人,发放回收; ⑷参与行;
⑸安排行:类似经理行职能,包销银行集团
第七章
一、商行证券投资的功能【简答】~是指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获得盈利的经济行为。
1.获得稳定的收益;2.补充流动性;3.合理避税;4.分散风险
二、政府债券→中央政府债券→国家债券的特点:【多选】1.安全性高2.收益高3.流动性4.抵押代用率高
三、证券投资管理策略【全面掌握:名词,选择,简答,画图】 1.流动性准备方法(不需掌握)2.分散化投资法【多选】
(1)期限分散化→【核心,单选】 “梯形投资法”【画图】(2)地域分散化(3)类型分散化(4)发行者分散化
梯形投资法优点:(1)简单、方便;(2)较好的控制利率风险,获得平均收益。(3)不需要管理专家
缺点:(1)无法做到收益最大化(2)无法使某些有优势的银行发挥自身优势。
3.期限分离法:短期投资方法、长期投资方法、杠铃投资方法(1)短期投资方法【画图】(2)长期投资方法【画图】(3)杠铃投资方法
①【名词】商行把证券投资资金放在短期和长期,中期较少投资或不投资,由此形成的投资结构类似杠铃,所以称之为杠铃投资方法。②与“梯形投资法”相比优势是什么?【简答,画图分析】将资金分为两部分,长期和短期。
a、做到分散化,将商行对市场利率的判断与自身结合,将自身优势与客观需求纳入投资需求当中。
b、较好地实现“三性”统一、4.证券调换法:【名词】是指当市场处于暂时性不均衡而使不同证券产生相对收益方面的优势时,用相对劣势的证券调换相对优势的证券,可以套取无风险的收益。
调换方法:(1)价格调换(2)收益率调换(3)市场内部差额调换
(4)利率预期调换(5)减税调换
第八章
一、【名词】
中间业务:商业银行运用自身有利条件提供各类服务,从中收取佣金和费用的业务。(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而言)
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
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业务。(相对于资产负债表而言,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
现代租赁,又称金融租赁或融资租赁,是由出租人(银行)与
承租人签订合同,出资或借资购买承租人选定的设备,以银行在法律上拥有合同设备所有权为前提,将设备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银行在租赁期内收取租金,期满承租人对租赁设备有续租、退租和留购的选择。
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
贷款承诺:【名词或是选择】指贷款银行与借款人签订的具有法
律约束力的正式契约,银行将在有效承诺期内,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随时准备应客户要求向其提供信贷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承诺费。
二、1.融资租赁的特点【多选】(1)设备所有权、使用权分离;(2)租金分期归流;(3)融资与融物结合。
2.种类:(1)直接租赁——典型的融资性租赁方式【单选】(2)转租赁(3)回租租赁(返租赁)
三、我国商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论述,需展开分析】 1.现状
中间业务发展进步:(1)业务品种明显增加,业务量增长较快;
(2)中间业务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
(3)各商业银行从观念上注重中间业务的发展
存在的差距:(1)业务发展缓慢,规模小,收益低;
(2)业务产品品种少,层次低,功能很不完善
(3)中间业务没有形成合理完善的定价机制;
(4)业务创新能力较低,技术与人才支持不够
(5)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上存在问题
2.发展战略:(1)转变经营观念,将中间业务规模化、制度化;
(2)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中间业务创新机制
(3)合理确定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的进程
(5)努力实施人才开发和科技支持战略(6)完善对中间业务的金融监管,制定与国际接
轨的管理制度与操作制度
四、代理业务三种情形(没记下来)
第九章
一、流动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1.资产转换理论【名词】【评价:观点+进步+缺陷】
由美国莫尔顿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商业银行要保持较好的流动性,要持有可转换资产。进步:商行开始证券投资业务,票据贴现业务。缺陷:
2.预期收入理论【名词】【评价:观点+进步+缺陷】
由美国普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贷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主要观点:商行是否具有好的流动性关键有两点:
1、发放的贷款是否有稳定的预期收入;
2、如果有,要恰当安排贷款结构。
进步:产生革命性影响,商行意识到可以发放生产性贷款。商行业务发生变化,范围扩大,资产多元化。
缺陷:依据未来收入作为还款保证,不确定性强和风险高。
二、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基本原理?为正为负时如何调整?】
第十章
一、资金缺口与利率敏感度率 1.资金缺口分析 2.利率敏感系数分析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论述】 1.利率管制条件下我国商行利率风险的表现
(1)存贷款调整幅度不同,使商行面临利率风险。(2)政策利率风险;
(3)银行存贷利率重定的风险(次年1月1日重定→选择)(4)客户形式选择权而引起的利率风险
(5)商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对称引起的利率风险 2.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商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1)对利率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观念滞后;(2)利率风险管理的体制不健全
(3)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现状(4)资产负债品种单一,风险过于集中(5)高级人才缺乏,制约技术发展进步。
3.我国商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风险管理对策
(1)更新观念,增强利率风险管理意识,是控制利率风险的首要环节(2)培养一批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线代利率风险管理技能和方法的高素质人才,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
(3)科学准确地预测利率走势,是有效控制利率风险的前提(4)灵活运用线代利率管理技术、手段和工具,是利率风险管理的条件
(5)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关键
第四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答案..
2011级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参考答案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它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功能。
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它是商业银行的传统功能。
信用创造: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它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分行制:分行制银行是指那些在总行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持股公司制:持股公司制银行又叫集团制银行,即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
流动性: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主要有资产变现的速度和资产变现的成本。
六、简答
1.答: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它的主要功能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
2.答: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1(1)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有重要影响;(3)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4)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5)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3.答:建立商业银行体系要遵循一些原则,主要有:(1)有利于银行业竞争;
(2)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3)使银行保持适当规模。
4.答:商业银行一般可分为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和管理系统四个系统。(1)决策系统主要又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以及董事会以下设置的各种委员会组成。其中股东大会是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决策机构,一般在董事会下设置执行委员会、贷款委员会、考评或薪酬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
(2)执行系统由总经理(行长)和副总经理(副行长)及各业务、职能部门组成。其中总经理(行长)是银行的行政首脑。
(3)监督系统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监事会、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以及银行的稽核部门组成。
(4)管理系统一般由五个方面组成,分别是全面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
5.答:商业银行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资本所有权划分可以划分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企业集团所有的银行和股份公司制的银行;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可划分为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和国际性银行;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和其他业务划分可划分为德国式全能银行、英国式全能银行和美国式职能银行;按组织形式划分可划分为单元制银行、分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银行和联合银行制。
七、论述
答: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为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盈利性)。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安全性目标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实现安全性目标银行要: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 ;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 ;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二是流动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坚持流动性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和国库券,注重从负债方面提高整体经营的流动性。
三是效益性(盈利性)目标是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商行尽量做到: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金的比重;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资金;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加强内部经济核算,提高银行员工劳动收入,节约管理费用开支;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督机制,减少事故和差错,防止内部人员因违法犯罪活动而造成银行重大损失。
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盈利性)目标之间是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
统一性:流动性与安全性相关,只有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才能保证银行的安全经营,最终实现盈利目标。所以安全性是前提,流动性是手段,盈利性是目标。
矛盾性:在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实现安全性需要商业银行扩大现金资产,减少高风险、高盈利性资产,而实现盈利性目标则要求商业银行尽可能减少现金资产,扩大高盈利资产。两者之间存在矛盾,而保持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可有效解决这一矛盾。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
一、名词解释
1.核心资本:即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附属资本:商业银行长期债务,主要包括资本票据和债券。3.外源资本:银行通过发行普通股和优先股所形成的最基本、最稳定的银行资本。4.内源资本:主要指银行尚未动用的累计税后利润部分。5.银行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者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的。它包括数量和结构两个层面的内容。
6.普通股:是一种主权证书,也是商业银行资本的核心部分,对银行具有永久的所有权。在银行组建时,普通股是银行筹集资本金的主要方式。银行发行普通股所形成的资本由普通股股本和资本盈余两部分构成。
7.优先股:优先股兼有普通股和债券的特点,优先股持有人通常按固定股息率取得股息,对银行清算的剩余资产的分配权优于普通股持有人,但要次于债务人。是国外大型商业银行主要的外源资本渠道,它通常在税后列支。
8.P41储备金:银行为了应付未来回购、赎回资本债务或防止意外损失而建立的基金,包括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和偿债基金。
9.风险加权资产:风险加权资产是指对银行的资产加以分类,根据不同类别资产的风险性质确定不同的风险系数,以这种风险系数为权重求得的资产。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风险加权资产=∑表内资产额Ҳ风险权数+∑表外资产Ҳ信用转换系数Ҳ表内相对性质资产的风险权数。
增加:《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是:关于最低资本要求、对资本充足率的检查监督及市场纪律。
二、简答
1.答:商业银行的资本主要包括股本、盈余、债务资本和其他来源。
2.答:发行普通股筹集资本金的优点:普通股作为银行最佳的外源资本来源,是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缺点: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发行普通股使银行面临着股东因银行净收入增加而要求增发红利的压力,而且普通股的交易费用因税后列支而高于其他外源资本形式,最后,增发普通股会稀释银行股权,使银行大股东面临失去控股地位的危险。
3.答:发行优先股筹集资本金的优点:可以缓解银行普通股股价与收益比例的下降;优先股无到期日,不存在偿债压力;资本成本较普通股低;可提高银行财务杠杆作用,使银行普通股收益率增加。缺点:股息在税后列支;发放形式缺乏灵活性。
4.答:发行债券可优点:债务利息税前列支,可降低筹资成本;增加债务资本不会影响银行股东对银行的控股权;有助于提高银行收益率。缺点:债务资本需到期清偿,对银行的支付能力要求较高。
5.答:综合分析法认为影响资本充足性的数量与非数量因素有八个,分别是(1)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2)资产的流动性(3)收益及留存收益(4)存款结构的潜在变化(5)银行股东的特点和信誉(6)营业费用的数量(7)营业活动的有效性(8)银行满足本地区现在与将来竞争需要的能力。6.答:资本划分及构成;风险加权制;目标标准比率;过渡期及实施安排。7.略。
增加:简述《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构成的规定。
《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并要求核心资本在全部资本中占到50%以上。
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
附属资本包括费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混合资本工具、普通准备金和长期次级债券。
三、论述
参考教材P48—51
1、分子对策,是尽量第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量,改善和优化资本结构。内源资本策略、外源资本策略。
2、分母对策,优化资产结构,尽量降低风险权数高的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同时加强表外业务管理,尽量选择转换系数较小及相应风险权数小得表外资产。分母对策的重点是减少资产规模,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额,从而提高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重。
八、计算题 计算步骤:
1、参考教材P45—46,分别将现金、国库券、国内银行存款、居民住宅抵押贷款、私人公司贷款对应的风险权数找出来,分别为0%、0%、20%、50%和100%。
2、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风险资产总额
=6000/(5000*0%+20000*0%+5000*20%+5000*50%+65000*100%)
=8.76% 通过计算,得出该行资本充足率达到了金融监管部门8%的要求。
可以再稍微拓宽点,将表外业务也考虑进来。表外业务风险资产额的确定需要将每项表外业务资产额乘以风险转换系数及风险权数。
第三章 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
一、名词解释
重点掌握:银行负债 储蓄存款
同业拆借 再贴现
回购协议
次级债
CD
1.银行负债: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
2.活期存款:是指可由存户随时存款和转让的存款,它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存户取款时做事先的书面说明。
3.可转让定期存单(CDs)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花旗银行创办的,它是按某一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存入银行的资金可在市场上买卖的票证。4.自动转让业务,美国商业银行在1978年推出的存款创新工具,是由电话转账服务发展而来。存户可先把款项存在有利息收入的储蓄账户,当需要签收支票时将所需款项转到活期账户的业务。
5.协定账户,是自动转账服务账户的进一步创新,该账户是银行与客户达成一种协议,存户授权银行将款项存在活期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或货币市场账户中的任何一个账目上。
6.可用资金成本:也称为银行的资金转移价格,指银行可用资金所应负担的主要成本,它是确定银行盈利性资产价格的基础,也是银行经营中资金成本分析的重点。7.边际存款成本:是指银行增加最后一单位存款所支付的成本。计算公式为:
新增利息+新增营业成本边际存款成本=新增存款资金
8.同业拆借:指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支持日常性的资金周转,它是商业银行为解决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寸而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9.再贴现:指的是经营票据贴现业务的商业银行将其买入的未到期的贴现汇票向中央银行再次申请贴现,也称间接借款。
10.回购协议: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定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
11.担保债券:指由第三方担保的债券和以发行者本身的财产作抵押的抵押担保债券。12.浮动利率债券:在债券期限内,根据事先约定的时间间隔,按某种选定的市场利率进行利率调整的债券。
13.次级债: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经营亏损,该债务的索偿权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的商业银行长期债务。
14.外国债券: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外国金融市场所在国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发行的以该国货币为面值的金融债券。
15.欧洲金融债券: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在债券面值货币以外的国家发行并推销债券。
增加:
储蓄存款:居民个人为积蓄货币或为获得利息收入而存入银行的款项。
增加:
1、根据《巴塞尔协议》的标准,银行负债提供了银行 92% 的资金来源。
2、存款业务为商业银行被动型负债业务。
增加:
1、我国现行的存款业务按存款的期限,可分为(BCD)。
A.通知存款
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
D.定活两便
E.教育储蓄
2、定期储蓄存款是约定期限的存款,我国有如下种类()。
A.整存整取
B.零存整取
C.整存零取
D.存本取息
E.定活两便
3、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吸收储蓄存款的原则是(ABCD)。A.存款自愿
B.取款自由
C.存款有息
D为存款人保密
说明:3—8小题,了解、不要求掌握。
二、问答
1.答:所谓存款工具创新,指的是银行根据客户的动机和需求,创造并推出新的存款品种,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银行在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规范性原则。存款工具创新必须符合存款的基本特征和规范,也就是说要依据银行存款所固有的功能进行设计,从而创造出新的存款品种。
2)连续性原则。存款工具创新必须坚持不断开发,连续创新的原则。
3)效益性原则。存款工具创新必须坚持效益性原则,即多种存款的平均成本以不超过原有存款的平均成本为原则。
4)社会性原则。新的存款工具的推出,应有利于平衡社会经济发展所必然出现的货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能合理调整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缓和社会商品供应和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矛盾。
存款商品的营销过程主要有四个环节:研究确定客户的金融需要;根据研究成果规划新的服务或改善原有服务;定价;促销。
2.答:商业银行存款是负债的主要内容,也是银行经常性资金的来源,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管理。管理目标有:(1)提高存款的稳定性;(2)控制存款的成本;(3)达到合理的存款规模。3.答:商业银行短期借款的主要渠道:
(1)同业借款:也称为同业拆借,指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
(2)向中央银行借款: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再贷款;二是再贴现。
(3)转贴现:是指中央银行以外的投资人从在二级市场上购进票据的行为。
(4)回购协议:是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5)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6)大面额存单:是银行负债证券化的产物,也是西方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短期债券筹集资金的主要形式。管理重点:
(1)主动把握借款期限和金额,有计划地把借款到期时间和金额分散化,以减少流动性需要过于集中的压力。
6(2)尽量把借款到期时间和金额与存款的增长规律相协调,把借款控制在自身承受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争取利用存款的增长来解决一部分借款的流动性需要。
(3)通过多头拆借的办法将借款对象和金额分散化,力求形成一部分可以长期占用的借款余额。
(4)正确统计借款到期的时机和金额,以便做到事先筹措资金,满足短期借款的流动性需要。4.答:存款结构的分布影响着存款的成本,控制存款的成本需要对存款结构进行合理的选择:(1)尽量扩大低息存款的吸收,降低利息成本的相对数;
(2)正确处理不同存款的利息成本和营业成本的关系,力求不断降低营业成本的支出;(3)活期存款的发展战略必须以不减弱银行的信贷能力为条件;
(4)定期存款的发展不以提高自身的比重为目标,而应与银行存款的派生能力相适应。
5.答:金融债券是商业银行长期借款的主要形式,它的种类主要有一般性金融债券、资本性金融债券和国际金融债券之分。一般性金融债券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种类,主要有担保债券和信用债券、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普通金融债券、累进利率债券和贴现金融债券、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和付息金融债券。
而资本性金融债券主要包括次级债、混合债、可转债和可分离债。国际性金融债券包括外国金融债券、欧洲金融债券和平行金融债券。
经营要点有:
(1)做好债券发行和资金使用的衔接工作;
(2)注重利率变化和货币选择;
(3)掌握好发行时机 ;
(4)研究投资者心理;
第四章 现金资产业务
一、名词解释
1.现金资产:是指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央行存款、存放同业存款(款项)及在途资金等。
2.库存现金: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它主要用来应付客户提现和银行本身的日常零星开支。
3.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在中央银行存款的一种形式。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后的余额,即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狭义的超额准备金则是指存款准备金账户中,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
4.资金头寸: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包括时点头寸和时期头寸。
5.基础头寸:是指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它是银行最具流动性的资产。6.可用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可用资金,包括基础头寸和银行存放同业的存款。
7.可贷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可以用来发放贷款和进行新的投资的资金,是形成银行盈利资产的基础。它等于全部可用头寸减去规定限额的支付备付金之差。
说明4—7概念见教材P97
二、判断并说明理由
1.对
2.错;现金资产越多,银行的流动性越强,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现金资产没有盈利能力,保持过多会影响银行盈利性目标的实现。
3.错;作为非营利性资产,现金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比重小能扩大盈利资产的量,但是现金资产和固定资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所必不可少的,是保持银行流动性的基础,所以要达到合理的比例。
4.有一定道理;资产的流动性不仅包括资产的变现速度,还包括了资产的变现成本。5.对 6.对
7.错;通过易变性存款线来反映。
8.错;银行贷款的变化趋势线由贷款需求的最高点连接而成,表示银行贷款需要量的变化趋势,波动线在趋势线之下。
三、问答
1.答: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存款和在途资金。
现金资产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保持清偿力,一个是保持流动性。
2.答:对资金头寸的预测事实上是对银行流动性需要量的预测。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变化主要取决于存贷款的变化,因此,对商业银行头寸的预测也主要是预测存贷款的变化趋势。
对于存款的预测,把存款的最低点连接起来,形成了核心存款线,核心存款线以上的曲线为易变性存款线,核心存款线稳定性较强,正常情况下没有流动性需求,所以主要要是预测易变性存款。
对于贷款的预测,贷款需求的最高点连接而成贷款变化趋势线,表示商业银行贷款需要量的变化趋势,趋势线之下的波动线表示不同点上贷款需要量变化的幅度和期限。在一定期限内低于上限的贷款数,是商业银行为满足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需要而应持有的可贷头寸。
3.答: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原则有:总量适度原则、适时调节原则、安全保障原则。4.答:影响商业银行库存现金量的因素有:现金收支规律、营业网点的多少、后勤保障条件、与中央银行发行库的距离、交通条件及发行库的规定、商业银行内部管理。
5.答: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因素有:存款波动、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向中 央银行借款的因素、同业往来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因素、信贷资金调拨因素、财政性存款因素。对于超额准备金的调节遵循的原则有:当未来的头寸需要量较大、现有的超额准备金不足以应付需要时,银行就应当设法补足头寸,增加超额准备金;当未来头寸需要量减少,现有超额准备金剩余时,则应及时将多余的超额准备金运用出去,寻求更好的盈利机会。头寸调度的渠道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同业拆借;(2)短期证券回购及商业票据交易;(3)通过中央银行融资;(4)商业银行系统内的资金调度;(5)出售其他资产。
第五章 贷款业务
一、名词解释
重点把握的名词有:
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信用分析、不良贷款、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1.贷款:贷款是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的一种借贷行为。
2.贷款政策: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称。
3.贷款利率:贷款利率是一定时期客户向贷款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与贷款本金之比率。是贷款价格的主体,也是贷款价格的主要内容。
4.贷款承诺费:是指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
5.补偿余额:是指借款人应银行要求,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它通常作为银行同意贷款的一个条件而写入贷款协议中。
6.信用贷款: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款人的良好信用而无需提供任何财产抵押或第三者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7.担保贷款:指银行要求借款人根据规定的担保方式提供贷款担保而发放的贷款。8.保证贷款:银行根据担保法中的保证方式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称为保证贷款。9.抵押贷款:银行以抵押方式作担保而发放的贷款,就是抵押贷款。10.抵押率:抵押率又称“垫头”,是抵押贷款本金利息之和与抵押物估价值之比。11.票据贴现:票据贴现是一种以票据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为前提的约期性资金融通。12.消费(者)贷款:指银行以消费者个人为对象,以个人消费为用途而发放的贷款。13.信用卡:是由发卡机构签发的用以证明持卡人信誉良好并持以在特定场所进行消费或提现的信用凭证,具有转账结算、存款与取款、汇兑以及消费信贷功能。
14.住房按揭贷款:是由楼宇的购买者在支付一定的购房款(总购房款的30%-40%)后,不足部分向银行申请贷款,以向卖房者(通常是开发商)付清全部房款。住房按揭贷款通常需要以楼花或现楼作抵押,还需要开发商提供担保或承诺在购房者不能还清贷款时由开发商 进行回购,向银行购回房屋的抵押权。
15.信用分析:是对债务人的道德品格、资本实力、还款能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贷款条件。
16.现金流量:是指现金的流出和流入量总称,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7.不良贷款: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18.关注贷款:贷款的本息偿还仍然正常,但是发生了一些可能会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的贷款。
19.次级贷款:借款人依靠其正常的经营收入已经无法偿还贷款的本息,而不得不通过重新融资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归还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的贷款。
20.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形成一部分损失的贷款。
21.审贷分离制:将贷款管理的各个环节划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管理岗位,建立权力制衡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
增加:正常贷款、损失贷款
二、判断并说明理由
1.错,贷款利率是贷款价格的主体,但是还包括了贷款承诺费、补偿性余额和隐含价格 2.对
3.错,可以,但要根据借款合同约定借款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问答题 1.答:主要内容有:贷款业务发展战略、贷款操作程序及权限界定、贷款的结构和规模、贷款种类及地区、贷款的抵押与担保、贷款定价、贷款档案管理政策、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不良贷款的管理。
制定贷款政策应考虑的因素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银行的资本金状况;银行负债结构;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周期;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
2.答:利润最大化原则、扩大市场份额原则、保证贷款安全原则、维护银行形象原则。3.答:发放信用贷款时应全面而科学的分析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同时,对借款申请书进行审查核实。在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分析的基础上,银行应根据本行贷款政策、原则和条件,正确选择信用贷款的对象。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
4.答:银行接到保证人的贷款保证意向书后,需对保证人的资格和承保能力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1)验证保证人的营业执照,审核保证人是否具有合法的地位;(2)验证保证人和法人代表的的印鉴是否与银行预留印签相符;(3)审阅保证人的财务报表和有 关文件、审查贷款保证意向书所填情况是否真实;(4)审查保证人的承保能力,看其净资产净值是否大于其担保的债务额,避免因“皮包公司”之类的企业充当保证人而成为空头担保;(5)审查保证人的财产是否已作为债务抵押或担保或用于对其他借款人的担保,防止因多头担保或相互担保而成为空头担保;(6)审查保证人的生产经营、经营效益和信用履约情况,以避免因保证人无力担保或无意承担保证责任而使贷款产生损失。
5.答:应考虑的因素有:贷款风险、借款人的信誉、抵押物的品种和贷款期限。贷款风险与抵押率成反向变化,风险越大,抵押率越低;风险小,抵押率高。借款人信誉与抵押率成正向关系,对于资产实力匮乏、结构不当、信誉较差的人抵押率低。抵押占管风险和处分风险都比较大的抵押物,抵押率较低。贷款期限越长,抵押期也越长,抵押期内承受的风险也越大,抵押率较低。
6.答: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进行分析。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资产项目可分析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和投资;负债及资本项目可分析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交税金和短期借贷等,了解企业的资本是否存在虚假成分,分析企业的资本结构,考察企业是否按规定补充自有资本。
分析损益表,首先了解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各项费用的真实性;其次,可采取纵向和横向相比较的方法,将损益表中的各项指标与上、同行业、同等条件的其他企业进行比较。
7.答:用于判断企业资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债务,可以通过两个比率来衡量,这两个比率是业务中的现金流量/(红利+到期的长期负债)和业务中的现金流量/(红利+到期的长期负债+年初的短期负债余额)。如果比率一大于1,说明目前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如果比率二大于1,说明企业的偿付能力很强,不仅能偿付现有债务,并能举借新债。
8.答:银行信贷人员可以从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上、企业财务报表上、企业人事管理及与银行的关系方面、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发现预警信号。不良贷款的控制有:督促企业整改,积极催收到期贷款;签订贷款处理协议,借贷双方共同努力,确保贷款安全;落实贷款债权债务,防止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依靠法律武器,收回贷款本息;进行呆账冲销。
9、(1)贷款受理与调查;(2)风险评价与审批;(3)合同签订;(4)贷款发放;(5)支付管理;(6)贷后管理等。
或参考教材P120——121(1)贷款申请;(2)贷款调查;(3)对借款人信用评估;(4)贷款审批;(5)借款合同签订;(6)贷款发放;(7)贷款检查;(8)贷款收回。
第六章 银行证券投资业务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库券: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期限在1年以内,所筹资金主要用于中央财政预算平衡后的临时性开支。
2.公司债券:企业对外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较其他债券,风险较大。3.梯形期限策略:梯形期限策略是银行证券投资的一个相对稳健的策略,也成为期限间隔发放。该方法的思路是:根据银行资产组合中分布在证券上的资金量,把它们均匀地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同质证券上,在由到期证券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可由占比重较高的长期 期限债券带来较高收益率。
4.杠铃结构方法:杠铃结构法把证券划分为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两个组别,银行资金只分布在这两类证券上,而对中期证券一般不予考虑。杠铃结构法要求所投长期证券在其偿还期达到中期时就卖出,并将其收入重投资于长期证券;所投短期证券到期后若无流动性补充需要,再行投资于短期证券。
5.避税投资组合:在存在证券投资利息收入税负差异,从而使两种债券出现税前收益率和税后收益率不一致时,银行利用应税债券与减免税债券的组合,以减少税负负担的投资组合。
五、问答
1.答:银行证券投资具有的几个功能:(1)分散风险,获取稳定的收益;(2)保持流动性;(3)合理避税 2.答:在证券市场上,债券的收益率一般与市场利率正相关;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负相关
3.答:梯形期限策略是银行证券投资的一个相对稳健的策略,也成为期限间隔发放。该方法的思路是:根据银行资产组合中分布在证券上的资金量,把它们均匀地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同质证券上,在由到期证券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可由占比重较高的长期期限债券带来较高收益率。
其优点有:第一,管理方便,易于掌握;第二,银行不必对市场利率走势进行预测,也不需频繁进行证券交易业务;第三,这种投资组合可以保障银行在避免因利率波动出现投资损失的同时,使银行获取至少是平均的投资回报。
缺点:第一,过于僵硬,缺少灵活性,当有利的投资进会出现时,不能利用新的投资组合来扩大利润,特别是当短期利率提高较快时;第二,作为二级准备证券的变现能力有局限性。
4.答:杠铃结构法把证券划分为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两个组别,银行资金只分布在这两类证券上,而对中期证券一般不予考虑。杠铃结构法要求所投长期证券在其偿还期达到中期时就卖出,并将其收入重投资于长期证券;所投短期证券到期后若无流动性补充需要,再行投资于短期证券。
其优点有:杠龄结构法能使银行证券投资达到流动性、灵活性和盈利性的高校组合。缺陷就是该方法对银行证券转换能力、交易能力和投资经验要求较高。
5.答:在存在证券投资利息收入税负差异,从而使两种债券出现税前收益率和税后收益率不一致时,银行应在投资组合中尽量利用税前收益率高的应税证券,以其利息收入抵补融资成本,并将剩余资金全部投资于税后收益率最高的减免税证券上,从而提高证券投资盈利水平。
六、计算
1、假设商业银行对某含息票债券采取购买后持有到期的策略。此种债券面值为1000元,息票每年支付60元,期限为10年的含息债券,当前市价为920元。计算该债券的最终平均收益率。
答:最终平均收益率=[ 60+(1000-920)/10]/920=7.4%(7.39%)
2、某银行用10%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筹集1500万元资金,扣除6%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后用于证券投资。投资两种证券,一种是12%的应税证券,一种是10%的免税证券,该银行所处边际税率为33%,如何进行投资组合以获得最高收益?
答:成本=1500*10%=150万元
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1500*6%=90万元
应税证券实际收益率=12%*(1-33%)=8.04%
可用来投资的资金=1500-90-=1410万元
投资于应税债券的资金应的税前收益应能弥补资金成本。150/12%=1250万元 投资于免税债券的资金为1410-1250=160万元 收益为:1250*12%+160%10%-150=16万元
增加:
假设长期国债的面值1000元,期限8年,息票率8%,当期市场价格900元。
(1)银行如果现在买入并持有到期,其预期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2)银行以当前市场价格买入,但在第5年年末以950元出售,其持有收益率又是多少? 到期(预期)收益率=(到期本息和-债券买入价)÷到期年限/债券买入价×100% =(1000+1000×8%×8-900)÷8/900×100%
=10.28% 持有期收益率=〔年利息+(卖出价-买入价)÷持有年限〕/债券买入价×100%
=〔80+(950-900)÷5〕/900×100% =10%
第七章 租赁和信托
一、名词解释
1.经营性租赁:又称作业性、服务性或操作性租赁,是一种短期租赁,指的是出租人向承租人短期租出设备,在租期内由出租人负债设备的安装、保养、维修、纳税、支付保险费和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等,租金要高于融资性租赁。
2.融资性租赁:是以商品资金形式表现的借贷资金运动形式,是集融资和融物为一体的信用方式,兼有商品信贷和资金信贷的双重特征。
3.转租赁:指由出租人从一家租赁公司或制造厂商租进一件设备后转租给客户的租赁业务,即租进租出。
4.回租租赁:是指设备所有者将自己拥有设备资产卖给租赁公司以获得融资便利,然后再以支付租金为代价将其从租赁公司租回的租赁业务。
5.杠杆租赁:也称衡平租赁或代偿租赁,是指出租人一时无能力购买巨额价值的设备,如海上钻井平台、大型客机、炼油或炼钢的成套设备等,可在小部分自筹资金的基础上向其他银行或保险公司筹措大部分资金,并以所购设备作为贷款抵押,以转让收取租金的权利作为贷款的额外保证,然后将设备租给承租人,以收取的租金偿还贷款。
6.金融信托:是指经营金融委托代理业务的信托行为,它包括代理他人运用资金、买卖证券,发行债券、股票,管理资产等主要业务。
六、简答题
1、答:融资性租赁是以商品资金形式表现的借贷资金运动形式,是集融资和融物为一体的信用方式,兼有商品信贷和资金信贷的双重特征。这种既表现为设备融通的贸易形式,又反映为资金融通的信贷方式的融资性租赁,具有的特征有:
1、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2、租期分期归流。
3、资金与物资运动的紧密结合。
2、答:杠杆租赁是一种融资性节税租赁,出租人一般只需要提供全部设备金额的一部分投资,就可获得设备的所有权,享受100%的设备投资税收优惠。设备成本中大部分资金以出租的设备为抵押,向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取得。贷款人提供贷款时对出租人无追索权,其还款保证在于设备本身和租赁费,同时需要出租人以设备第一抵押权、租赁合同及收取租金的受让权作为该项贷款的担保。
杠杆租赁对出租人来说,只需提供设备价款的20%-40%的资金,就可以获得设备所有权,享受全部的所有权利益,获得设备残值收入和投资的税收优惠,如投资税收减免和加速折旧等。出租人借入的贷款是不可追索的贷款,万一承租人违约,被清偿的资产仅限于出租资产,不涉及出租方的其他资产。对于承租人来说,由于出租人可将减税优惠的一部分好处转让给承租人,从而有利于降低承租人的租金水平。对贷款人而言,由于取得高于贷款总额的设备的第一留置权,收回贷款有了保障。
3、答:影响租金的主要因素有:(1)计算方法(2)利率(3)租赁期限(4)付租间隔期(5)付租形式(6)保证金的支付数量和方式(7)支付币种(8)计息日和起租日。
第八章 表外业务
一、名词解释
1.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通常所说的表外业务是指狭义的表外业务。2.备用信用证:备用信用证(Standby Letter of Credit),又称商业票据信用证(Commercial Paper Letter of Credit)、担保信用证(Guaranteed Letter of Credit),是指开证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对申请人开立的承诺承担某种义务的凭证。
3.商业信用证:商业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指进口商请求当地银行开出的一种证书,授权出口商所在地的另一家银行通知出口商,在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愿意承兑或付款承购出口商交来的汇票单据。
4.票据发行便利:票据发行便利(Note Issuance Facilities,NIFs)是一种中期的(一般期限为5~7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循环融资承诺。根据这种承诺,客户(借款人)可以在协议期限内用自己的名义以不高于预定利率的水平发行短期票据筹集资金,银行承诺购买客户未能在市场上出售的票据或向客户提供等额银行贷款。5.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利率协议是一种远期合约,买卖双方商定将来一定时间段的协议利率,并指定一种参照利率,在将来清算日按规定的期限和本金数额由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协议利率和届时参照利率之间差额利息的贴现金额。
6.互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易对手方根据预先制定的规则,在一段时期内交换一系列款项的支付活动
7.期货:期货交易(Futures Transaction),是指交易双方在集中性的市场以公开竞价的方 式所进行的期货合约的交易。而期货合约是指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日期按成交时所约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8.期权:又称选择权,指的是一种合约,在此合约中,其持有人有权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一定的价格向对方购买(或出售给对方)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9.贷款承诺:贷款承诺是指银行承诺客户在未来一定的时期内,按照双方事先确定的条件,应客户的要求,随时提供不超过一定限额的贷款。10.贷款出售:贷款出售是指商业银行一反往常“银行就事形成和持有贷款”的传统经营哲学,开始视贷款为可销售的资产,在贷款形成以后,进一步采取各种方式出售贷款债权给其他投资者,出售贷款的银行将从中获得手续费收入。
二、简答
1.答: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通常所说的表外业务是指狭义的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的特点:灵活性大、规模庞大、交易集中、盈亏巨大、透明度低。
2.答: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来源;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移和分散风险;适应客户会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银行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促使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科技进步推动了银行表外业务。
3.(1)对于借款人来说,利用备用信用证使其由较低的信用等级上升到一个较高的信用等级,在融资中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
(2)对于开证行而言,备用信用证业务的成本较低;备用信用证可给银行带来较高的盈利。
(3)对受益人来说,备用信用证使受益人获得很高的安全性。4.答:商业信用证的特点
(1)开证银行负第一性付款责任(2)信用证是一种独立文件
(3)信用证业务一切都以单据为准,而不以货物为准
商业信用证的作用:
对进口商来说,商业信用证的使用,提高了他的资信度,使对方按约发货得到了保障;另外,可以通过信用证中的检验条款来保证货物上船前的数量和质量。
对出口商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出口收款有较大的保障;另一方面,可避免进口国家禁止进口或限制外汇转移产生的风险。
对开证行来说,它开立商业信用证所提供的是信用保证,而不是资金。开立信用证既不必占用自有资金,还可以得到开证手续费收入。5.答:互换(Swap),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易对手方根据预先制定的规则,在一段时期内交换一系列款项的支付活动。这些款项有本金、利息、收益和价格支付流等,可以是一项,也可以是多项,以达到多方互利的目的。
互换的交易程序(1)选择交易商;(2)参与互换的使用者与互换交易商就交易条件进行磋商(3)互换交易的实施
6.答:(1)贷款承诺的定义
贷款承诺是指银行承诺客户在未来一定的时期内,按照双方事先确定的条件,应客户的要求,随时提供不超过一定限额的贷款。
承诺分为可撤销承诺和不可撤销承诺。(2)贷款承诺的主要业务方式
信用额度(Open Line of Credit);备用信用额度(Standby Line of Credit);循环信用额度(Revolving Line of Credit)
意义:对借款人来说:贷款承诺为其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保证了借款人在需要资金时有资金来源,提高了其资信度。
对承诺银行来说:贷款承诺为其提供较高的盈利性。
7.答:贷款出售是指商业银行一反往常“银行就事形成和持有贷款”的传统经营哲学,开始视贷款为可销售的资产,在贷款形成以后,进一步采取各种方式出售贷款债权给其他投资者,出售贷款的银行将从中获得手续费收入。贷款出售的类型有:更改、转让和参与
意义:对出售贷款的银行来讲,贷款出售首先具有较高的盈利性,其次贷款出售实现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再次便于回避管制。对于购买贷款的银行来讲,贷款出售有助于实现分散化的贷款组合,同时开辟了新的投资领域。对借款人来讲,贷款出售促进了融资的便利性。8.答:表外业务具有灵活性大、规模庞大、交易集中、盈亏巨大和透明度低的特点。会面临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结算风险、操作风险、定价风险、经营风险、信息风险。
对策有: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理、对表外业务活动进行监管,监管方面有:完善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披露;依据资信认证,限制市场准入;严格资本管制,避免风险集中。
第九章
其他业务
五、名词解释
1、支付结算:支付结算是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由于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和资金调拨等引起的货币给付及其清算行为。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
2、商业汇票: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3、支票: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4、银行本票: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5、代理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政府、企业单位、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以及居民个人的委托,以代理人的身份代表委托人办理一些经双方议定的经济事务的业务。是典型的中间业务。
增加:
中间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的不构成其资产负债表的表内资产与表内负债,形成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支付结算业务、代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等。
六、简答题
1、答:首先,代理业务的发展是社会分工深化的必然趋势。其次,代理业务对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单位和个人行为的规范化,也有其积极作用。最后,开办代理业务能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电子化程度高、资金实力强、人员素质好、业务网点多的资源优势,从而能在不改变银行资产负责规模的条件下获得更多的利润,成为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
2、答:商业银行开展咨询顾问业务是现代后工业网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商业银行通过咨询评估等信息咨询业务,能使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双方彼此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通过信息沟通而减少纠纷,使交易双方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并加速资金周转,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商业银行从事咨询顾问业务,能充分利用和挖掘银行固有的资源优势,大大拓展了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增加了银行收益,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十章 国际业务
一、名词解释
1、国际业务:从广义上讲是指所有涉及外币或外国客户的活动,包括银行在国外的业务活动以及在国内所从事的有关国际业务.主要包括三类,即国际贸易金融、外汇买卖和国际借贷。
2、出口信贷:是由政府支持,用以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加强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由本国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支持本国出口商扩大出口而提供较低利率优惠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3、银团贷款:也称辛迪加贷款,是指由一家或几家银行牵头,多家跨国银行参与,共同向一国政府、工商企业或某一项目提供贷款的业务方式。
4、离岸金融业务:是指在本国境内发生的外国机构(或个人)之间以外币进行交易,特指非居民间的融资活动,即外国贷款者、投资者与外国筹资者间的业务。
二、简答
1、答:规避外汇风险、调节货币结构、调剂外汇头寸
2、答:在汇率预测基础上进行外汇交易决策;选择合适的交易方;建立和完善外汇交易程序及规则;选择和培养高素质的交易员。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答案
二、判断题
1、错,是不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
2、错,资产可转换性理论在注重流动性的同时扩大了资产组合的范围。
3、对
4、错,资产分配法认为具有较低周转率的资金来源应分配到相对长期、收益高的资产上,周转率较高的不稳定性存款主要应分配到短期的、流动性高的资产项目上。
5、错,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策略出现于西方国家利率市场化之后。
6、错,零缺口资金配置策略对中小银行较合适,对大银行来说略显呆板和保守。
7、错,当融资缺口为零时,敏感性比率值为1。
8、错,负缺口时,利率风险敞口部分使得银行在利率下降时获利。
9、错。
五、名词解释
1、资产管理思想: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主要采取的管理思想,该理论认为资金来源的水平和结构是银行不可控制的外生变量,银行应主要通过资产方面项目的调整和组合来实现“三性”原则和经营目标。
2、负债管理思想:商业银行资产按照既定的目标增长,主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项目,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主动性负债,或者“购买”资金来实现银行三性原则的最佳组合。
3、资产负债管理思想:也称相机抉择资金管理,基本思想是在融资计划和决策中,银行主动地利用对利率变化敏感的资金,协调和控制资金配置状态,使银行维持一个正的净利息差额和正的资本净值
4、利率敏感性资金 :也称浮动利率或可变利率资金,指在一定期间内展期或根据协议按市场利率定期重新定价的资产或负债。
六、简答题
1、简述在利率波动环境中,不可预期的利率波动从哪些方面给银行带来风险。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五、名词解释
1、库存现金:指银行金库中的纸币、铸币,以及同中央银行发生往来但尚在运送中的现金。
2、广义银行表外业务:不反应在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当期银行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3、绩效评价:商业银行运用一组财务指标和一定的评估方法,对其经营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考核、评价的过程。
六、简答题
1、答:对银行经营业绩的正面影响有,通过各类表外业务,获得了大量手续费收入和佣金收入,开拓了新的收入来源,消弱了利息收入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对银行信用扩张、创造资金来源的影响;降低了银行 经营成本;增强了银行资产流动性;改善了银行收益风险的组合。
2、答: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是一组财务比率指标,按实现银行经营总目标过程中所受的制约因素分为四类,即盈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风险指标和清偿力及安全性指标。
盈利性指标衡量商业银行运用资金赚取收益同时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能力,其核心是资 产收益率和股本回报率,利用这两个财务指标及其他派生财务比率指标可较准确地认识银行的获利能力。流动性指标反映了银行的流动性供给和各种实际的或潜在的流动性需求之间的关系。风险指标定量反映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程度和抗风险能力。银行清偿力指银行运用其全部资产偿付债务的能力,反映了银行债权人所受保障的程度,清偿力充足与否极大地影响银行的信誉。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内部控制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因不确定因素的单一或综合影响,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
2.流动性需求:客户对银行所提出的必须立即兑现的现金要求,包括存款客户的体现要求和贷款客户的贷款要求。
3.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取款需要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
4.利率风险:由于市场利率波动造成商业银行持有资产的资本损失和对银行收支的净差额产生影响的金融风险。
5.信贷风险:指接受信贷者不能按约偿付贷款的可能性。
6.投资风险:商业银行因受未来不确定性的变动而使其投入的资金和预期收益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7.汇率风险:指银行在进行国际业务中,其持有的外汇资产或负债因汇率波动而造成价值增减的不确定性。
8.资本风险:指商业银行最终支持清偿债务能力方面的风险。
9.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的一个环节,银行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归类,揭示那些风险应予以考虑,这些风险的动因何在,引起的后果是否严重等。10.风险预测:对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造成损失的范围和程度进行衡量。11.定量分析:指利用历史数据资料,通过数学推算来估算商业银行未来的风险。12.定性分析:又称判断预测法。由熟悉业务并有一定理论知识和综合判断能力的专家和专业人员,根据其经验及掌握的有关商业银行的历史资料和情况,对商业银行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
13.自我约束和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内部按规定的经营目标和工作程序,对各个部门、人员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制约,以减少和控制潜在风险损失的一种管理制度。14.风险控制法: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一种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分散风险和控制风险两方面。
15.风险财务法:指在银行风险发生之后,用一定的方法予以补救,将风险损失降到最小的做法,主要有风险自留和风险转嫁两种做法。
16.内部稽核:商业银行建立的一整套严格的用来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及业务运作方式的操作程序。
2、商业银行狭义风险管理是研究()A外部风险 B内部风险 C控制风险 D规避风险
六、问答
1、银行为何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之一。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第一经营原则, 流动性既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段, 又是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杠杆, 维持适度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策略手段;安全性是盈利性的基础, 而盈利反过来又保了安全性和流动性。因此, 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总是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 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2、简述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类别。
答:
(一)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取款需要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
(二)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波动造成商业银行持有资产的资本损失和对银行收支的净差额产生影响的金融风险。
(三)信贷风险:是指接受信贷者不能按约偿付贷款的可能性。
(四)投资风险:是商业银行因受未来不确定性的变动而使其投入的本金和预期收益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1、经济风险
2、政治风险
3、道德风险
4、法律风险
(五)汇率风险:是指银行在进行国际业务中,其持有的外汇资产或负债因汇率波动而造成价值增减的不确定性。
(六)资本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最终支持清偿债务能力方面的风险。
3、何为利率风险?试从利率风险函数出发讨论影响市场利率的因素。
答: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波动造成商业银行持有资产的资本损失和对银行收支的净差额产生影响的金融风险。
影响利率的因素主要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价格水平和国际金融市场等。
4、如何识别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
答:应充分关注银行所在地竞争环境状况及发展趋势的特征,即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在各个细分市场中同业的竞争力、银行享有政府支持和特权的情况、政府运用银行体系的程度、外国银行的竞争力等。这些特征表明银行潜在的风险有利率风险、国家风险和竞争风险,如果银行源于同业的竞争压力过大,则竞争风险必须予以考虑和解释。
银行所处的国际环境及其变化趋势可能引发汇率风险、信贷风险等。如果银行从事的国际业务量大,或银行持有的外汇资产和负债数目可观,那么,银行应注重汇率风险。
5、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风险控制法和财务法两种做法,它们的适用对象分别是什么?
答:风险控制法主要包括分散风险和抑制风险;财务法主要包括风险自留和风险转嫁法。
6、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内容有哪些?
答:
1、资产负债稽核
2、会计、财务稽核
3、金融服务稽核
4、横向联系稽核
7、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原则。
答: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内部控制的实施原则
1、确定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权和责任
2、明确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操作程序
3、明确商业银行控制程序
8、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答:在风险损失之前,银行借助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最低的损失来获取控制风险的最佳效果;在风险损失发生之后,采取有效措施,使商业银行不致因风险的产生而造成更大的甚至危及生存,并确保银行盈利性目标的顺利实现。
七、案例分析
1995年9月26日,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一位高级交易员通过做假账的方式,在过去11•年间隐瞒进行未经授权交易所造成的亏损达11亿美元之多。其主要原因是(B)A缺乏必要的法律 B缺乏内部控制 C管理素质低下 D市场变化难以预测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
五、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营销: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满足客户需求所从事的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产品定价、产品推销、客户意见反馈与分析等一系列相关活动的综合。
2、综合银行:是指一家银行内设立不同部门,经营属于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包括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乃至保险业务等。
3、银行再造:是国际商业银行在信息化浪潮下寻求银行管理新模式的实践。它要求银行扬弃过去那种按职能进行分工,然后组合经营的管理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重新设计银行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为银行实现科学“减肥”,使银行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六、简答题
1、简述西方商业银行在实行全行风险管理过程中确立了哪些基本方法。答:识别风险;分散风险;规避风险;核对风险;制约风险。
2、简述实行综合银行经营策略的好处。
答:第一,综合银行经营项目广泛,可满足客户对各种金融服务的需求,许多大银行已成了金融百货公司,使客户可获得一站式消费,从而有利于增强客户对银行的向心力。第二,综合银行可以充分进行多元化资产组合,有利于银行分散经营风险,降低外部环境变化对 银行利润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第三,可推出各种新产品和新的服务项目,也有利于组合推销这些产品和服务,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
第五篇:浅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问题
浅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问题
摘要: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国有商业银行也不例外。要实现这一目标,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业务中就必须注意安全,回避风险,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坚持“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原则。对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经营管理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问题;策略
一、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有资本金不足。
资本金是指自有资金, 它是银行承担经营风险, 银行赖以存在和的基础。按《商业银行法》规定:“资本金充足率不得低于8%。”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部门拨付的信贷基金、专项基金和利润返还。体制改革前,由于受传统吃“大锅饭”的影响,财政拨付捉襟见肘,以前的银行多强调服务,少经营意识,利润所剩无几,返还可想而知,足见自有资金贫乏。
(二)资金自给能力不强,营运周转困难。
转轨前,各级行考核的是存款任务、贷款发放指标、收贷收息任务,没有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多强调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少考虑自身经营效益,出现重贷轻存,存款少,贷款多。有的行长期陷于贷差,造成资金紧张,时而占用汇差,常常靠拆借资金过日子,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营运资金周转较困难。
(三)盲目追求揽存数量,忽视资金成本。
前几年各行社(基金会),在执行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的情况下,把组织存款作为拓展业务的“立行之本”,缓解了资金供求矛盾, 增加资金周转循环, 这也无可非议。但为了完成存款任务或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资金, 或明或暗地违反政策抬高存款利率, 甚至不择手段,不惜血本以接近贷款利率或高于贷款基准利率的手段去拉存款, 人为地增加了资金来源成本, 损害了国家利益。这不仅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核算, 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吊高了储户或企业财务人员的胃口, 若有几十万存款, 今天可存到A行, 明天搬到B行, 后天搬到C社。如此地搬, 就社会整体来说,存款并没有增加,而是出现了“游资”的“游资”。有的行(处)、储蓄所为了完成月度、存款任务,及能为储蓄员带来一系列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利益,不惜采取压票、压单等不正常的手段,造成月、年末存款名为增长,实为水分渗底。一二级准备金照交,无形中又增加了对储户的利息支出,形成经营利差甚微。
(四)非生息资产占用不合理, 资金浪费现象多
1.固定资产投资的超比例,挤占了生息资产。前几年, 各行、社(含其它机构)为相互间争地盘,“三步一岗, 五步一哨”纷纷增加机构滥设网点。为树立自己的形象,只注重外延建设,忽视内涵发展,大搞超标基建,豪华装修,行政用车、公务用车、运钞车、摩托车、手机、电话、BP机比比皆是, 竞相“现代化”,沉重的费用负担压得金融企业喘不过气来,严重影响着信贷资金的生息和流动性。
2.备用金、库存现金、应收利息占用大。(1)有些基层行处不计资金成本, 盲目经营。
对其储蓄网点的资金往来,大都采用领取备用金制度,未能通过辖内往来划帐结算,未能相互计算利息,分灶吃饭。(2)头寸上解请领计划不周,库存现金占用多,损伤券积压处理不及时,不合理的资金清算不够,资金占用浪费过大。(3)应收利息挂帐不断增加。1994年执行新的财务制度,取消了现金收付实现制,实行权责发生制,按权责期限计提应收利息。从理论上讲是先进的、科学的,可现实中应收利息逐年增加难以收回,相当部分成为坏帐。
(五)信贷质量偏低,经营风险隐患。
信贷资产质量偏低表现在不良贷款超比例的高攀直升,有些行处高达70% 以上,且相当部分成为“两呆”。造成“两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变动的历史遗留问题、政策失误的因素,又有企业经营的管理不善,银行对项目的评估不足,预测不周,信贷管理失当等问题。
(六)经济案件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个别行由于经营不善,管理不严,内控制度不力,防范措施欠妥,用人失当,执法意识不强,形成经济案件的时而出现。造成大量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查案办案、追款,往往是案结了, 赃款没能全部追回, 留下“收回小、损失大”的笑话。甚至还陷入“黄瓜打狗、反蚀一段(截)”的窘境,赃款未能收回来,银行还要白搭一笔办案费,不仅经济损失较多,更主要的是信誉下降,形成经营下降的恶性循环。
二、应对策略。
(一)补充自有资本金
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 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的拨款, 资本金的充足, 能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基础, 降低银行风险。目前, 依靠国家财政对银行增拨资本金是不大现实的, 但可以从银行每年上缴的利润中按一定比例逐年增补。同时银行可以挖掘潜力, 盘活已核销的呆、坏帐资金。一方面可以按比例提留奖励盘活资金的经办人, 另一方面可以作补充自有资金, 增强银行经营实力, 这是商业银行实现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强身之路。
(二)努力增加存款, 优化负债结构, 实现效益兴行
大力组织存款, 努力增加总量, 积极优化负债结构, 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为此,要不断增加新的储蓄品种, 推出新的经营方式, 吸引客户。如廉江农行几年前存款一直徘徊不前,1998年推出“电子汇兑”、“万事顺一卡通”后,一下增加了八千多万元。可见改善结算环境,加快结算速度,改善服务质量是提高存款市场占有率,改善资金供求矛盾的关键。
(三)加强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讲究经济效益, 努力增收节支。在抓好常规收入的同时积极开展办理中间业务,做到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创收工作。严格控制财务开支,克服大手大脚的不良现象,做到不该花的钱不花。严格控制固定资产购建,积极清理压缩无息资产变为生息资产。加大收息力度,力争增收、节支,扭亏增盈。
(四)加强风险防范, 确保安全增效益
加强风险防范, 是确保“安全性”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克服长期以来银行风险防范观念淡薄的不良现象。不良贷款比例过高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性”原则的重大障碍,必须加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运作机制,只有建立相互制约的业务运作机制,才能使风险防范真正落到实处;加强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严格厂家生产、运输、出入库保管及使用销号登记;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
参考文献:
[1] 牛志刚.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控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3)
[2] 桓贤维.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控制[J].西安,2003(8)
[3] 周青,武瑞凡.国外银行风险管理技术简介[J].经济,2003(22)
[4] 郑先炳.欧洲商业银行的十四个风险管理理念[J].商业银行,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