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地保护传统文化举措及成果的调查
苏州保护传统文化举措及成果的调查
在小组各成员的努力下,我们开始并完成了这个社会实践调查。我们选择的主题是“苏州保护传统文化举措及成果的调查”,我们主要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展开调查。物质方面,我们选择对现存古老街巷(山塘街和平江路)和文化建筑(苏博和文庙)的调查,非物质方面,我们选择对桃花坞木刻年画和苏绣进行调查。有机更新,分段保护——古街山塘
山塘街有着1100多年的历史,有着“姑苏第一名街”的美誉,然而时代的进步,以老式街区为主的山塘街已经无法承载大多数人的生活需要,因此进行了保护改造。在此过程中主要采取了“有机更新,分段保护”的方式,总共分成三期进行维护。在维护的过程中,着重了4点。第一是准备把山塘街作为中国吴文化创意、传承和展示的重要基地,第二是建造中国吴文化交流展示馆,以方便文化交流,第三是加快西段节点的修复工作,以结合虎丘地区的综合改造,使得虎丘山塘能统筹到一起形成真正的七里山塘。同时把所有不符合吴文化风格的民居都尽力改造成符合吴文化的风格。就山塘街目前的人气来看,这样的改造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但据我们调查,山塘也曾为了吸引游人、增加经济效益开辟了沿山塘河畔的酒吧一条街以及其他带有商业气息的运作。但是由于过分追求商业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对周围民居的负面影响,最终只保留了比较安逸的茶楼小店之类。并且联合了苏州昆曲博物馆,宣传弘扬昆曲文化,更为山塘增色不少。
修旧如旧-------平江路 “水路并行,河街相邻”,平江路是苏州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它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与观前街仅一巷之隔。其清净古朴的气质足可令所有置身其中的人忘却都市的鼎沸喧闹,获得内心的静谧安详。漫步于平江路,静闻古琴悠扬,抑或坐听评弹说唱,似乎下一瞬,在那悠悠古巷的尽头就会走出那个优雅美丽的赛金花。
南宋时,平江路便是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时代变迁,沧海桑田,800多年的时光洗礼,平江路非但没有被时光的纤尘所染,反而愈发深厚迷人。如今平江路的河流形态,街道建制与从前基本相仿,算是苏州保存的比较完好的古街之一。
通过我们小组的调查,对于平江路传统文化的保护,我们基本有了一个认识。我认为,平江路历史文化的保护,最大的特点在于修旧如旧。而其具体的措施则有两个:一个是对平江路上原有民居的保存与修缮,二是对平江路房屋恰当的商业改造。去过平江路的人不难发现,平江路沿街的建筑外表并不张扬,乍看似乎还是从前那些古朴的民居。其实不然。为了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平江路大程度的维护住市巷旧貌,对从前的建筑修缮时并非一味的翻新,而是修旧如旧,让那些被改作商业用的民居依然保留住最初的风情。
很多地区在修缮传统建筑时,喜欢追求现代化,很多历史古建因此被破坏。而平江路则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民居住宅,周围也基本没有现代水泥钢筋建筑的身影。那些古旧民居,白墙青瓦,雕梁花窗,墙面上生长的蔓草,伴着悠悠的时光,静静摇曳。民居傍河而建,那悠悠的河水,曾伴多少历史的微尘静淌,如今粼粼微波依旧闪耀着动人的光芒,似乎时间从不曾过去,眼前这江南水乡的美已然入画。
无可置疑,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保护,但是在保护的同时,我们也应寻求发展。对平江路房屋恰当的商业化利用也是对其传统文化保护的举措之一。平江路浓重的历史氛围使得它成为苏州一个有名的旅游景点。通过将沿街房屋恰当地改造成商业街铺,既可保护传统的古建,同时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平江路这条古道的存在更具价值。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平江路带来更多人气与名声,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对这条历史悠久的古街的保护。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现代含义——苏州博物馆选址 古建筑是是凝聚历史与文化 的艺术品,当然对古建筑的保护是必须也是顺应发展潮流的。而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馆过程中,不仅完整保护了周围的古建筑群,连新馆也考虑到了古建筑对其的辐射作用。博物馆新馆坐落于古城内,北倚拙政园,东临忠王府,南靠东北街,西接齐门路,选址已经决定了它的特殊性及挑战性。不仅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又要担得起一座城市公共建筑的重担,那必须有创新。
而这一座坐落于古城内的城市现代公共建筑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保护的举措实施又赋予新意的呢?首先是它的色彩,屋顶采用灰色花岗岩取代周围建筑群中的青石瓦,材料上有了不用,但是这种花岗岩雨淋又会呈现黑色,延续了一贯的苏州水乡的淳朴的黑白灰基调。其次是它所透露出来的中国传统的线条之美,屋顶、墙面转角处的点构成了线,这些灰色线条构成不同形状的面,虽然远望过去是充满现代感的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形状,但白墙上明显的灰色线条还是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线条艺术。再者是博物馆内部布局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元素。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等等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被建筑师引用到博物馆的建造中来,一方面使人身处其中能感受到古典的园林气息,但是建筑师又不是简单的模仿,譬如一进大厅就能望见的中央庭院中的片石假山,被赋予了中国水墨画的元素,以山石为画。
最后是博物馆的层高,苏州古城区内限高3层,虽然作为一个大的公共展览空间但是建筑师牢记了与周围既有建筑的协调性,所以大胆采用了地下一层而非将总高加高,并且从博物馆的各个窗洞看出去,其屋顶坡度与远处民居建筑的屋面斜度出奇的一致,显得这座公共建筑在整个古建筑群中是这么和谐。仅仅是从这一座博物馆,就能看到传统文化被建筑师传承保护的恰到好处,又不失从传统中延伸出的创新,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我们能看到成效及影响都是深远的。
古建筑的维护与管理——苏州文庙
苏州文庙旧制伟岸,现有面积仅为当时的六分之一,保留下来的重要建筑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七星池,明伦堂等,另有数十棵古银杏及廉石、文天祥石刻等文物点缀其间。现被用作苏州市碑刻博物馆,馆内的“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和“平江图”碑,简称为“天,地,人,城”四大宋碑,均为南宋刻石。苏州文庙古玩市场也是苏州地区最大的古玩市场。
我们去的时候是周末,文庙广场上摆设了很多古玩摊点,人流熙熙攘攘,成了文庙前的一道风景线。但是广场上拥堵的人群与文庙内三三两两的游客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引发了我们的思考。首先,古玩市场的设立确实有利于该区域文化环境的创建,较大的客流量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加文庙的人气,但是杂乱的摊点,喧杂的环境与文庙的文化气氛相悖,应当统一管理,设立规范。其次,拥挤的人群对古建造成了一定的人为破坏。在临摊区的东北角位置,我们发现与周围上锁的木门不同,一些摊位后的一排木门上的铁锁已经不见踪影,一些门上没有锁、另一些门上连门环都没有,门环还呈现出被外力扭损的痕迹,用双手轻轻就能拉开了木门,进入了一间陈列着十余块珍贵碑刻的屋子内。古建的维护上存在安全隐患。最后,“古玩市场”似乎取代了“文庙”成为了这一区域为人熟知的名称。我们觉得应当加强文庙自身的文化感染力,树立自身的文化品牌,拒绝这类喧宾夺主的现象发生。
传统手工艺面临挑战——桃花坞木刻年画
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苏州的传统手工艺,是苏州一张独具特色的明信片。桃花坞年画是江南水乡的特产,图文并解,具有连环画故事风格。采用木版套印,长期以来一直运用比较简单的手工方式从事生产,色彩上红黄绿黑蓝五种颜色。在无数雕板和印刷工人的精心制作下,苏州年画不仅色彩绚丽夺目,而且构图精巧,形象突出,主次分明,富于装饰性,形成一种优美清秀、严密工整的民族艺术的独特风格。但就目前来看,这项手工艺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就桃花坞来看,其文物资源和文化遗存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传统手工艺只能以原生态的作坊形式散落在大街小巷之中。这对文化继承以及文化再生来说是不利的同时一些老手艺人表示现在没有徒弟愿意静下心来学习手艺,传承千年的手工艺或后继无人,令人唏嘘。
但是不可否认,桃花坞大街在开发保护上有许多可取之处,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江南水乡特色为主,对现有建筑进行了立面整治和业态调整,形成了桃花河和名人故居为依托的工艺传习特色街。同时建造了沿河沿街传统手工艺商铺、钱江会馆、苏州版画院、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等。这些措施值得借鉴。
十指绣春风——苏绣
文化古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在这优美环境里孕育出的苏州刺绣艺术,亦早已闻名于世。其中以镇湖苏绣最为出名。
桃花坞木刻年画面临的后继无人的挑战早期苏绣也有,但政府积极引导,带头发展,甚至与苏州工艺美院联合开班苏绣班,努力培养继承人,局势有了好转。同时政府规划建设了苏绣一条街、刺绣艺术馆等进一步整合了现有资源,提高了影响力。
苏绣现面临的问题首先在创作题材的局限性,多沿用传统针法及图案。我们认为应当锐意创新,与时俱进,融合进购买者的思路与理念,或可考虑进行人性化的个性定制。其次在行业规范上。以工厂、作坊为主进行生产创作,个体经营买卖,恶性竞争甚至以次充好,这些问题束缚着苏绣产业难以再进一步。或可进一步规范市场,组织生产,积极倡导良性竞争。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苏州本地人尤其是年轻人,甚至不知道苏绣。这说明苏绣影响力不够。应当树立文化品牌效益,提高知名度。
通过这几次的实地考察及查阅资料,我们对苏州传统文化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苏州作为一座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很多历史文化瑰宝散落其间。苏州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意识和行动,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该行动起来,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使苏城绽放更美的光彩!
第二篇:传统文化利用及保护
《传统文化利用及保护》
《年轻人钟情时尚生活老百姓对复兴国学并不热情》一文中说:自古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情怀的中国知识分子,把拯救民族文化、构建民族精神支柱的希望,寄托于“回归国学”。近几年来,呼唤尊重国学的浪潮在中国知识界一浪高过一浪。不过,大多数民众并不钟情国学。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位姓年的青年教师说,继承国学精华,就是读千古美文。现在,年龄很大的人或许是出于怀旧,在读古文;年龄很小的小学生也读古文了,但他们一是不可能理解里面的思想,二是不经常读;而最具活力的中青年人则没有多少人读古文。他们对博大的中华文化知之甚少,因此,许多人出现精神迷茫不足为奇。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是个宏观的大问题,与个体的命运联系得不太紧密。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他们对追求时尚生活方式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学者指出,文化和精神复兴不是简单重启传统、照搬教条,而是在尊重国学的前提下,在传统文化中融入公开、透明、规则、法治、民主、正义、人权、共富、科学、人文等现代文明的精髓。而这些,绝不是仅靠知识分子的力量就能做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第二个衰落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更上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衰落(这并非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造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没有做到“趋时更新”,饱受冲击;在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引入了竞争机制,传统文化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力下降,受到了更大冲击,衰败的速度加快。
一、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前提。
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划之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职能部门尽职尽责,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只有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规划实施,才能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认真组织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前提条件。
2、抢救、挖掘整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键。
我州自2003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以来,积极开展各种民间文化抢救工作,充分发挥有关专家、民间艺人、民间文化热心人和文化干部的作用,在全州普遍增强民族传统文化抢救、挖掘整理和保护的理念,部分民间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3、因地制宜,注重特色,有效保护与开发,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础。合理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培育一批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市场,实现物质文化遗产的振兴价值。通过实施文化经济政策保持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与开发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开发民族民间特色产品。如德钦县民族银制品厂,香格里拉尼西乡制陶业,州藏药厂,藏族、傈僳族等民族手工毛纺制作,尼西、奔子栏一带的木制品生产。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产业链。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州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产生,如流失严重、后继乏人、投入不足、资金紧缺、人才匮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乏保护意识等。当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民族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的倍加关爱和保护。在调查时发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还存在重视不够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许多工作还停留在申报、命名和调查材料的存档上,工作相对滞后,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处于濒临消失的境界,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形势十分严峻
1、缺乏整体性的保护规划。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由于涉及的部门多,加之没有统一的规划,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2、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依存于独物时空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各种文化艺人、技艺、民间习俗等文化遗产已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流传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正在消失。如藏族曲艺《格萨尔》的说唱艺人在我州至今仅存2人,傈僳族的音节文字在渐渐消失。
3、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民族民间文化(如民居、雕塑、民族民间设施、工具、服饰等)有失去原有的文化性和独特风格之趋势。尤其是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值得认真关注。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引起了重视,但由于财政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民族文化发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挖掘、保护、研究、开发工作无法实施。
(四)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一批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我州从事民间文化的职业人员,特别是具有一定业务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的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宣传力度还不够大
相关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搜集整理、保护工作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大,特别是有关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和政策,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的宣传,在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缺乏应有的共识,从而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建议
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各民族的宝贵财富。人类文明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文物化成。加强对我州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保护、也要继承发扬和创新。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实行依法保护,利用现代手段将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针对我州当前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各级党委、政府、各行各
业、社会各界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连接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最近国务院领导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该保护的要全力保护、该扶持的要扶持到位、该投入的要加大投入、该给的政策要给足。”等有关文件及指示精神,把传承与保护工作纳入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二)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责任,着力解决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1、文化保护与传承,立法先行。如何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把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步纳入法治化管理保护的轨道,这是当前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中央、省都相继出台了有关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法律法规;有的州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保护办法。建议州委、州政府:一是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州县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二是抓紧制定和起草与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保护办法,严格依照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办事,依法抵制和制止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决定和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做好传承工作。民间艺人一直是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建立文化传承人(继承单位)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艺人命名,帮助扶持、保护等形式,做好对传承人的激励机制。解除传统单一保守的传承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培养民间艺术后备队伍,使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做到后继有人,永不失传。
3、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处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将合理开发利用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把我州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好地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之融入现代经济社会生活,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在利用中加快发展,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合理利用开发。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我州建设民族文化州、构建和谐社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大资金投入
要把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所需经费继续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同时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多渠道募集资金,抢救保护,传承和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整体保护,以保存历史记忆,加以传承和弘扬。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和培养后备人才
实施“人才战略”,一是要积极培养一批热爱民族文化工作,热心投身于文化工作,并有爱岗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理论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二是重视文化传承人队伍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性保护;三是进一步促进文化遗产和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工作,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水平;四是建议教育部门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文件规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通过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的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大力营造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测量3115—204宿舍—刘浩
第三篇: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的大国,其文化源远流长,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西方文化的对内传播,传统文化是否已经时过境迁?自古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情怀的中国知识分子,把拯救民族文化、构建民族精神支柱的希望,寄托于“回归传统文化”。近几年来,呼唤尊重国学的浪潮在中国知识界一浪高过一浪。不过,大多数民众并不钟情国学。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位姓年的青年教师说,继承国学精华,就是读千古美文。现在,年龄很大的人或许是出于怀旧,在读古文;年龄很小的小学生也读古文了,但他们一是不可能理解里面的思想,二是不经常读;而最具活力的中青年人则没有多少人读古文。他们对博大的中华文化知之甚少,因此,许多人出现精神迷茫不足为奇。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是个宏观的大问题,与个体的命运联系得不太紧密。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他们对追求时尚生活方式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学者指出,文化和精神复兴不是简单重启传统、照搬教条,而是在尊重国学的前提下,在传统文化中融入公开、透明、规则、法治、民主、正义、人权、共富、科学、人文等现代文明的精髓。而这些,绝不是仅靠知识分子的力量就能做成的,更重要的是民众的参与。
一、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
在北京三所高校:北大、清华和人大的本科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主题是: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受调查者,100人,文、理、工科各占约1/3。在问卷中,有几组题目是考察人们对传统的认知程度的。当被问到“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情况时,有79%的人答“偶尔翻阅”,13%的人答“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而对于四大文学名著,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却高达48%。另有两组题目,是考察对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喜爱、了解程度的。结果,有42%的人表示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与表示“不感兴趣”的一样多(42%),还有4%的人表示“非常讨厌”,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而对于书法、国画、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的掌握程度,“学过点皮毛”(48%)和“一点不懂”(33%)的占了绝大多数,只有14%的人“大致掌握一些”,“精通”者仅5%。这和2004年北京几家研究单位对北京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调查所
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不高。“当代的大学生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够,传统节日的功能也日渐微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说,“电子游戏、网络小说、流行文化等后现代文化剥夺了学生太多的阅读时间。”
二、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产生,如流失严重、后继乏人、投入不足、资金紧缺、人才匮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乏保护意识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形势十分严峻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四)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五)宣传力度还不够大
三、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的目的及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第二个衰落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更上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衰落(这并非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造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没有做到“趋时更新”,饱受冲击;在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引入了竞争机制,传统文化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力下降,受到了更大冲击,衰败的速度加快。
只有将传统文化重视起来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振兴价值,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各民族的宝贵财富。人类文明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文物化成。
四、怎样开发利用及保护传统文化
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保护、也要继承发扬和创新。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实行依法保护,利用现代手
段将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各级党委、政府、各行各业、社会各界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连接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责任,着力解决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1、文化保护与传承,立法先行。如何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把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步纳入法治化管理保护的轨道,这是当前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二是抓紧制定和起草与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保护办法,严格依照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办事,依法抵制和制止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决定和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做好传承工作。民间艺人一直是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建立文化传承人(继承单位)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艺人命名,帮助扶持、保护等形式,做好对传承人的激励机制。解除传统单一保守的传承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培养民间艺术后备队伍,使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做到后继有人,永不失传。
(三)加大资金投入
要把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所需经费继续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同时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多渠道募集资金,抢救保护,传承和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整体保护,以保存历史记忆,加以传承和弘扬。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和培养后备人才
实施“人才战略”,一是要积极培养一批热爱民族文化工作,热心投身于文化工作,并有爱岗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理论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二是重视文化传承人队伍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性保护;三是进一步促进文化遗产和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工作,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水平;四是建议教育部门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五、总结
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定程度上给予科学合理的发掘、传承与开发,不仅能够增强乡土凝聚力,促进区域文化发展,也能提高地区知名度,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放眼当前的“文化开发热潮”,不少地方只是将传统文化当作一种符号和手段,借“文化”之名,行“生财”之实,甚至将传统文化当成摇钱树,期望在短期之内大获经济或政绩上的收益。在这样的心态下,传统文化开发出现了不少短期行为和失序现象。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对传统文化多一份敬畏、珍惜之心,对区域文化怀一腔豁达之爱,对文化推动经济的能效有一种客观理性的估量。幻想一祭起文化的大旗,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等就能迅速打开局面,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要摆正心态,反对浮躁,戒除功利思想和跟风心理,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四篇:保护传统文化
保护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步伐的加快,“经济文化”逐渐深入人心,似乎社会上的一切都能和经济扯上关系,人们重利益轻文化的观念越来越严重,导致我们中华民族一些优良的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有戏曲剧种367个,而目前尚在演出的仅267个,传统戏曲剧种正在以每年至少一个的速度锐减。不仅体现在戏曲领域,还有曾经五光十色、趣味横生的传统手工艺品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他们的消失、没落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损失。
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步入小康,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温饱问题的解决本应该让大家觉得开心、生活充满幸福,但为什么令大家感同身受的是日子越来越富裕了内心却越来越无聊、空虚了呢?记得童年时代,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卖冰糖葫芦的、吹糖人的、耍杂技的;逢年过节到处张灯结彩,尤其是春节时家家户户贴剪纸、蒸年糕、办年货、贴对联;元宵节看彩灯、猜灯谜,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可是近几年节日气氛越来越淡,而且曾经那些街头卖艺的、吹糖人的都已不见踪迹。究其原因,是因为现今的人们重视物质轻视精神,重视经济轻视文化,社会正处在物质丰裕和精神贫乏并存的现状中。长期以来,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优良传统文化的保护,结果是经济发展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却被抛在了脑后,有的甚至已经看不见踪影。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感和现实感,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而这些优良的文化传统正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待自然主张“天人合一”,而不是征服万物;对于人际关系,主张“以和为贵”,而不是冲突暴力;对于自我,主张“修身养性”,而不是放纵自大。这些优良的传统思想对解决现今全球性矛盾有着深刻的启发,也是缓解社会中人们“利益至上”通病的一剂良方。因此,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快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步伐已经是亟不可待。保护传统文化,建立科学有序的传承机制是关键。近几年,虽然各地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但由于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项目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不高,加上学习不易的原因,许多年轻的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些行业。因此,建议各大高校设立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业,鼓励年轻人学习,并且为其设立畅通的就业渠道,国家也要在政策上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者的学习,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流传下去。
保护传统文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传统文化量多面广,需要的保护资金数目巨大,政府应加大对其的财政支持力度,给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同时,要建立完善文化部门和财政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文化保护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监督工作顺利进行。
保护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重点。一是通过媒体、报纸、网络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可以在网上设立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平台,鼓励网友关注、重视、发现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包括编写通俗读物、拍摄电视专题片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法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着、传播者。三是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各学科课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设置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传统文化技能,形成优良的传统文化观念。
总之,加大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是党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要求,是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要求。
第五篇:北京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调查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之所以对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其根源也在于其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超凡的感染力。作为新时代的发展中的大国,随着日益增强的国家影响力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让世界清晰地认识一个真实的、发展的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断代,已经360多年。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自有其历史延续性。应该说,自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强行敲开中国大门后,古老的中国就一直在经历着包涵了血与火的社会变革。其间,有翻天覆地的社会制度变革,有反抗民族压迫的的战争史诗,还有看似平静,实则蕴涵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运动。当然,社会变革也不总是一帆风顺,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十年浩劫。在这近一百七十年间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力量的作用下,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痛苦的洗礼。这中间,无数仁人志士、学贯中西的学者都一遍又一遍地痛苦反思、自省、叩问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自救和发展的意义。长期占据中国文化主流的儒释道文化及其传统也几经受到质疑,批判,甚至在今天仍然不时引起学界争鸣的声音。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两个世纪中接连不断的社会变革中究竟体现出了多少生命力呢?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十分微弱。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中国发展无大益处。回顾历史,遍览周遭,我们的传统文化屡遭尴尬。
19、20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发展潮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只有少数思想家仍然能在新旧体制交错的夹逢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固有文化事业百废待兴,然而其发展道路十分坎坷,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文化丧失了民众基础。今天,有些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和造诣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甚至超过我们大部分国人。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国内早已被锁入故纸堆无人问津,反而是在日、韩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中掀起热潮,然后外国人的关注学习热情反过来刺激了中国人,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发掘被我们遗忘的角落。《围城》里有段描述很精彩:学文的不如学理的,学哲学的不如学外语。钱钟书先生描写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然而这一可叹事实直至今日仍在国内有其市场。近日某大学设立国学学科。这本是件好事,但有人提出,设立如此科目在今天有多少实际意义呢?而发问者并不在少数,实在发人深省。走在街上,无数年轻时尚男女的生活、思想内容里除了一些国骂,其余已相当“西化”,可即便是他们,对西方文化又能了解多少呢?难道西方文化仅仅就意味着“星巴克”、宝马车和CD香水吗?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又能有多深的体会呢?日前火得不能再火的“超级女声”在今天中华大地上引发的热情如此之高,甚至超过了2500年间中国人对孔子的敬仰。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娱乐事实,更是一个凸显了中国当今文化走势的文化现象。
我们是否已经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难道仅要靠几句口号和少数专家学者来继承?这其实已经涉及到“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诚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离不开高科技和跨国公司,但是更离不开自己本土上已经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果将高科技比作立国之骨,市场经济比作立国之肉,那么民族文化将是立国之气。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气强则筋骨健壮,气弱则根基扶摇。而气之不存,骨肉焉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中国今天的战略性发展如失去人文精神与素养的滋润,尤其是属于中国自身的文化精华的滋润,那么中国文化最终将失去自己的根基和特色,可悲地被西方文化同化。
二、中国文化发展现状主要原因
保护传统文化意识淡薄。进几十年来,无论是因大量知识分子西学意识强烈,还是全球化形势愈演愈烈,都使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与接受外来文化。当一种文化现象久了便成为一种习惯,无形之中使我国国民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就更谈不上对其实行保护。而当举世都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后,才发现并愿意承认其博大精深。尽管如此,国人仍沉浸在外来文化之中,对本民族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对中国文化缺乏认识的结果。而更值得反思的是,政策上历来对其关注较少,并且中国的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显得更为“宏观”,教育上对青少年培养传统文化意识重视不够,社会上对其涉及较少,难以形成多流派观点以便提出好的对策,此外,广大经营者为获取经济利益大力宣传外来文化,忽视本土文化,这其中有媒体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完成历史责任。由于政策等方面的不加重视,导致民众意识淡薄,从而难以有文化危机感,就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
由于我国地域广泛、民族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执行文化政策一直是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国已认识到传统文化民族前途的重要性,而且也在努力寻求有效的应对对策,但实施进程缓慢。这其中有历史遗留心理因素,有各地区发展不同步的客观原因,也有社会各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政策不可行和管理上的不到位等。仅就管理而言,目前按管理模式相对滞后,不符合当前形势发展,事业单位活力不大,体制内文化产业结构改革尽管勉力推进,还显得发展较为缓慢和滞后。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创意才是长久的成功通行证。随着世界竞争的加剧,各文化强国已采取政策、经济扶持等多种形式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从文化创新占据受众思想到创造文化附加产品获得丰厚利益。我国传统文化民族与地域性特征显著,又无可比拟的丰富资源,为取材提供广阔的空间。但目前我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没有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并在其基础上实现创新,文化附产品更是无从谈起。
三、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可是我们建立新文化的任务直至今日却仍嫌宭迫。使我经常感到危机的是,就在我们很多人十分惬意地沉浸在“星巴克”、宝马车和CD香水营造的氛围中时,西方人不仅很好地继承并发展着自己的文化,更在积极努力地研究《孙子兵法》和《论语》的真谛。中国人从西方学来了马克思主义,更应该从西方发展历程中学到发展壮大自己的宝贵经验与教训。那些走在大街小巷里的“西式”男女,那些将要成为明日中国主流的人们,难道就仅靠以张扬个性为荣的气质和对中国、对西方一知半解的常识要将中国的火车头驶向未来世界吗?
然而,整理传统文化并建立新文化的任务实在有其艰巨性,因为它牵扯着历史和现实多条神经。它不可能仅靠数条口号、数篇学术论文和数场国际会议就能得到解决,虽然这些努力不可缺少。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光荣而重大,然而在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其力量终显得有限。具有巨大影响力量的不是别的,而是靠多方面协调而成的社会风尚,好比当初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其影响渗透到千家万户,其力量最终催枯拉朽,从而催生新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人自信心遭遇摧残的状况下渐渐失落,也必须在中国人正视自我、恢复自信的条件下复兴。中国文化在今天全球化进程中的自主性,不是取决于别的,就是看我们能否扎扎实实吃透自身文化,然后有效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从而在新时期建立起中国的新文化。只有这种文化才是符合当今乃至今后中国发展之潮流的先进性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的,在此,我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方面是要昭告世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另一方面也是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进行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精神的,它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中国特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有力支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开展国际交流,参与世界竞争的条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保证和动力支持。而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适合民族心理、维持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的中国才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历史也告诉我们,世界上几大文明古国唯有伟大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饱经历史沧桑而绵延几千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践行,它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注重实践、崇尚创新的文化;是兼收并蓄、不断融合的文化;是强本节用、注重和谐的文化;是含蓄内敛、勤于自省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学习古老又年轻,充满活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