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套中心社区2014年农业技能培训计划DOC
七套中心社区2014年农业技能培训计划
为了进一步落实年初制订的计划,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我社区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的步伐,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农业和农村的科技水平,促我社区综合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产品增强竞争力,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充裕,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增强竟争力为核心,以社区现还有农用地的农民和村(居)组干部为培训对象,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大力普及农村、农业适用技术,不断提高社区党员干部及现有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本社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三增一保”。
(二)基本原则、分类、分期培训原则。面向本社区农民、种植、养殖户及社区两委成员(含居民组长)等为培训对象,按照季节农时,产业、经济发展程度,采取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分类、分期进行培训。、服务产业原则。立足于本社区农业发展现状,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致富为目标,围绕优势产业及特色农业开展培训 , 为本社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经营服务。、注重实效原则。紧密结合农业生产时节和农民生产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典型案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形式传播农业科技知识。4、创新机制原则。按照本社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计划要求,对现有农业产业进行科技整合,使新的机制在农民科技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农业科技培训引入竞争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创新培训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现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二、目标、内容及培训计划
(一)目标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及农业科技部门的人才优势,组织本社区党员干部及参培农民在科技人员的引导下,深入农业科技示范户、养殖示范户。良种良法直接到户、到田间地头、到场,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育和增加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于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户增收致富;构建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引导,农业部门带动,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为本社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内容及计划
1、本社区计划本年度按季节农时举办培训班四期,每期接纳参培对象200人,共800人(次),拟定培训时间和内容:
第一期:2014年5月5日,培训内容:粮食作物栽培。第二期:2014年8月5日,培训内容:大棚蔬菜种植。第三期:2014年10月5日,培训内容:实用农机操作。第四期:2014年12月5日,培训内容:中药材培植。
2、希望得到农牧科技局具体指导和大力协调支持,安排农业部门、畜牧部门、水产部门、农机部门充分利用各自的科技(师资)资源,开展对我社区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3、根据农民实际需求,按照“一本技术手册,一张明白纸、一张培训卡、一张教学光盘”的“四个一”要求,利用各涉农单位科技教育阵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知识理论培训,使受训农民掌握主要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常用农机操作技术等的基本原理。提高党员干部及广大农民的综合农业科技素质。
三、主要措施
1、认真调研农村实际,切实抓好农民培训。
各村经济、农民实际、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一方面,把握市场脉搏,紧扣农民需求,特别是农民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需求,制订完备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另一方面,协调统筹周遍就业岗位,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定单式培训,有重点地建设农村骨干职业学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基地,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活动,使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
2.培训内容切合实际,分类指导符合农民需求。
农民技能培训实际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所进行的进城和岗位、岗前培训。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切合农民文化水平的实际,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要求,制定简单易学的培训课程,做到既符合农民实际文化基础,又能应对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重视实训课程的教学,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对外出就业的农民更应重视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3. 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多方筹措办学经费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力量,发挥区域内的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参与到农民培训这项工作中去,完成上级下达的具体培训指标,对课程、师资、设备、实习场所、培训计划逐项落实,对培训的内容要进行审核,对培训的对象要实行跟踪服务,以保证就业。要制定优惠的政策,吸纳社会资金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发,以弥补政府财力之不足。实行政府补一点儿,个人拿一点儿,办学单位保本经营,引入社会资金投入等办法,做好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工作。
总之,为营造科技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我校争取及早安排,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强化对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种植、养殖的积极性;强化对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典型的宣传,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强化对科技服务活动的好做法、好榜样的宣传,弘扬当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吃苦奉献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自觉投身于冬春农业科技活动中,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做出新贡献。
七套中心社区2014年农民创业培训计划
为进一步激发创业热情,增强劳动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农民创业及劳动力转移的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就业”为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创业富民的战略部署,以产业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需求为导向,遵循服务社会、分类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帮助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面向符合条件的所有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加快形成创业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构建以培训(实训)为先导,以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为扶持手段的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平台,为劳动者成功创业和带动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度计划新增创业培训(实训)1000人,力争培训结束后创业成功率达到60%以上,并实现1人创业平均带动3人就业的倍增效应。建立社会化、开放式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
三、工作要求
(一)培训对象
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具体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登记失业的 大中专(技)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劳动者和 被征地农民。(二)培训内容
结合劳动者自身情况,对有创业意愿但无明确创业想法的人员开展GYB创业意识培训;对已经有了创业构想或已经开始创业但经营时间不长,缺乏经营知识的劳动者开展SYB创业能力培训;对已经成功创业实现稳定经营的小微企业经营者希望进一步改善企业管理、增强营利能力的,开展IYB创业能力提升培训。
(三)实施步骤
1.组织报名
通过舆论造势,搞好宣传推介,吸引有创业想法和创业愿望人员前来报名学习。以我县创业型县创建工作为契机,以宣传单、宣传册、标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为载体,依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营造浓郁的舆论氛围,培养创业意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逐户走访的方式,全面摸清各自辖区内城乡劳动者的基本情况和培训意愿,建立培训调查需求库,分批组织报名,参加培训。
2.开展培训
对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城乡劳动者开展培训,帮助他们产生创业想法,创办自己的企业。在开展SIYB创业培训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创业实训课程,将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完整、层次清晰的培训体系,增强劳动者的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能力。3.后续服务
培训机构或创业服务专家团对培训后的劳动者提供经营、管理、政策、信息、融资、法律以及营销、生产、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后续跟踪服务,帮助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满足创业需要。
4.资金扶持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积极与财政局沟通协调,由财政局安排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和创业引导资金,用于创业贷款担保及贴息、创业载体建设、创业培训、项目征集及发布、创业补贴、优秀创业项目补助等。同时积极协调农业、科技、经信等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促进劳动者成功创业。
5.政策扶持
按政策规定,严格落实创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租金补贴、初次创业补贴以及税费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为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工作措施
(一)合理编班
经认定的各定点培训机构要针对参培者培训意愿和培训需求,编入相应班级。(二)注重质量
一是教学计划制定科学合理,除安排创业培训(实训)基本课程外,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加入适当比例的实用技能培训。二是严格考核发证工作,培训结束后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参培人员按照规程统一组织考试,撰写创业计划书,对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发证,不享受财政资金补贴。
(三)加强宣传
要大力宣传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发挥致富能手的示范辐射作用,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帮助劳动者坚定信念、树立信心,投身创业。
(四)加强考核
建立健全以学员满意度、培训合格率、开业成功率、稳定经营率、带动就业率等为指标的创业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按年度对承训机构开展考核评比,对学员满意度高,培训效果突出的,给予奖励。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创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劳动就业管理处,由劳动就业管理处一把手负责综合、协调、督查和指导工作。
(二)强化督查,务求实效
要不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创业人员座谈会、情况通报等方式,了解创业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推动工作深入实施。
(三)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要积极与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积极沟通,形成合力,打造以培训为先导、政策扶持为保障的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共同为创业人员打造绿色创业通道,促进劳动者成功创业。
七套中心社区2014年农民科技培训实施方案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之年。扎实做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对推进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就2014年全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为主要目的,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面向广大农民,拓宽培训项目,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培训质量,努力实现“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的培训目标,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科技培训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基本原则是:一是服务主导产业。按照主导产业的发展要求和农民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二是尊重农民意愿。在广泛听取农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定基本学员,结合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实际需求,设置培训课程,安排培训时间,确定培训方法,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突出培训实效。坚持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采取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用农民容易接受的语言,因人施教开展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二、培训目标和基本任务
(一)培训目标 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实施整体推进、实现一人一技”的培训要求,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对骨干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和面对面、零距离培训,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骨干农民。通过培训,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任务
根据各乡(镇)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和任务。
1、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在不同生产领域,结合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及农民实际需求,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完成1000人的培训任务,其中农民骨干(科技明白人)300人,农民技术员50人。
2、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加强科技示范、科技特派员、科技信息、科技培训“四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3、县农、林、牧等相关部门要组织技术骨干深入乡村开展培训;各村居要充分发挥站所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农民技术员(土专家)的作用,组成相对稳定的村居科技培训教师队伍进行零距离培训。
4、发放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教材。
三、培训内容
根据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需求,确定培训的主要内容,重点以农、林、畜和设施农业的增产增效技术为内容。
——农业以温室作物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嫁接育苗技术、多茬栽培技术、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农业合作社建设知识;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知识;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特色农作物生产、加工技术;品牌建设及产业化经营等为主要培训内容。
——畜牧业以科学养殖、牲畜育肥、良种选育可繁殖、品种改良、饲养配方和管理、家禽养殖、饲草料种植及加工、牲畜常见病的防治、畜产品加工、养殖业的经营管理等技术为主要内容。
—— 中药材以杜仲、卢八子、红花草等特色中药材栽培、整形修剪、水肥管理、嫁接改良、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为主要内容。尤其以“杜仲茶”开发为契机,开展杜仲茶加工销售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药农生产经营能力。
四、组织实施
(一)实施步骤
1、制定培训方案。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工作方案和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对象。
2、确定培训教师。聘请县直农口部门和 社区站所专业技术骨干为培训主要师资力量。由派出单位登记造册,形成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3、确定基本学员。在实行整体推进的基础上,确定设施农业、种植业、中药材、畜牧业等不同领域的骨干农民、示范户、服务队成员等作为科技培训的基本学员,实施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的培训并对其登记造册,开展系统培训。
4、开展培训。一方面根据农时季节、生产周期和农村生产、生活特点,按照培训规划和计划,组织开展目标培训。另一方面根据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和广大农民的技术需求,适时开展大范围的科技培训。
5、做好培训登记和阶段总结。目标培训对象(科技明白人)填写《七套中心社区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登记表(卡)》,及时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建立健全农民培训档案。
(二)培训形式
1、课堂集中培训。组织专家、技术骨干以全区科技培训星火课堂为阵地,适时开展集中培训。重点是利用村级星火培训教室开办好科技讲堂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实现目标培训。
2、送科技下乡培训。由区相关单位组织专家组,结合“科技之冬”等活动,到各村居送科技下乡、科技赶集,根据农民的需求,结合生产季节的特点,宣传、咨询、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现面对面直接服务。
3、下乡、进村居办班培训。由社区农业服务中心组成科技培训讲师团,下乡、进村对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技术培训,实现科技入户。
4、土专家培训。由乡、村组织“农民专家”和“农民技术员”,开展田间地头的培训,使更多的农民接受实用技术培训,实现科技进田。
5、科技特派员培训。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利用他们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的过程,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对农民进行培训,突出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效应。
6、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培训。积极争取上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结合项目的实施,加大对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民技术员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升培训水平。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社区农业服务中心要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理清思路,责任到人,为全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2、明确目标,高度重视。各村居要明确科技培训目标和计划任务,有专人负责,切实加强科技培训的组织实施,重点是参训人员的组织、培训场地设施的安排、协调等,为科技人员下基层开展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及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
3、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社区农业服务中心 要制定全县农民科技培训实施方案,对科技培训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总结。各村居要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建立健全农民科技培训台帐制度,重点加强基本培训对象(科技明白人)的管理。
4、加大经费投入。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经费支持;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入保障机制。
5、加深调研,创新服务。社区农业服务中心和县农口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强调查研究,通过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从服务方式、培训模式、管理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科技培训水平。
七套中心社区群众性活动开展情况
为了进一步活跃广大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振全区人民的精神,凝聚各方面的力量,2014年,七套中心社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群众性文体活动。群众性活动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精神,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带领全区人民读好书、唱红歌、讲故事、传箴言、提精神、践核心,充分展示全区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幸福和谐的生活家园,为在全区形成团结协作、共创辉煌的良好氛围作出了贡献。
一、活动主题
我参与,我快乐,共建和谐七套。
二、活动范围
村居、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
三、活动措施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充分认识了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合心合力建设和谐七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全力支持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区直单位、中小学在活动的开展方面发挥了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各村居、单位负责人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带动广大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广泛参与。
2、加强保障,鼓励创新。各村居、单位大力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 的开展,积极组建合唱团、球队、民乐团等文体团队。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力解决活动组织过程中的资金、安保、卫生、场地和器材等困难,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和经费保障。事业单位还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赞助、捐助。各单位在积极参与群众性活动的基础上,解放了思想,开拓了思路,切实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3、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各村居、单位在群众性活动中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齐心协力的开展工作。宣传部更是做好牵头协调工作。社区教育中心、文广中心积极加强对文体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负责相关文化活动的具体实施工作,机关单位、中小学、团委、妇联都广泛参与,保证了群众性文体活动有效健康的开展。
4、广泛发动,营造氛围。各村居单位细化分解各项任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精心谋划,周密安排,增强了活动的有效性。广播电视等媒体群策群力做好群众性活动的宣传工作,扩大了活动的社会影响,营造全民参与群众性文体活动的良好氛围。
四、活动成果
2014年,全区文体活动项目主要体现“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原则,突出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坚持全民参与和全民共享相结合,使广大干部群众既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又成为文化的享受者。重点开
(一)全民唱红歌活动
1、组建了一支合唱团,发展百名合唱团成员,开展了七套“全民唱红歌”活动,为共建和谐七套凝聚强大合力。、举办了合唱团指挥培训班,在各单位广泛建立合唱团,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定期开展歌咏活动。同时结合重大节日举办系列唱红歌专场比赛。
3、活动由启动仪式暨首场红歌会、节日红歌会、千人红歌会等组成。其中节日红歌会由各相关职能单位负责牵头组织,具体安排了“五一”职工唱红歌、“五四”青年唱红歌、“六一”少年儿童唱红歌、“七一”党员唱红歌、“八一”警民唱红歌、“九月十日”教师唱红歌、“重阳”老人红歌会、“邻居节”居民唱红歌、“新年”农民唱红歌等系列活动。
(二)全民健身月活动
1、组建了4支机关篮球队和2支校园足球队,开展系列群众性体育项目的比赛,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为共建和谐七套增添新的活力。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大力宣传,让广大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认识到体育健身的重大意义。充分发体育协会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动区直单位机关干部带头参加体育锻炼,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3、今年6月份是全民健身活动月。为此我区安排以下活动内容:一是自行车环区游活动。组织全区自行车爱好者参加骑行活动,进一步宣传和谐七套的概念,同时大力宣扬“环保、低碳”理念的绿色生活方式。二是举行师生广播操比赛。三是排舞展示活动。以排舞爱好者自发形成的群众排舞队为单位进行集中展示。四是机关运动会。组织机关干部开展篮球联赛、拔河比赛、网球比赛等集体项目和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快走等个体项目的比赛。
(三)全民读书月活动
1、为了提高全区人民的文化素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尚,为共建和谐七套提供精神动力。
2、在机关、学校广大干部职工中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完善读书学习的制度体系。整合现有的各类学习教育资源,发挥图书馆、阅览室、基层文化俱乐部等读书场所的作用,加强读书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
3、举办了4月20日至5月底首届全民读书月活动,期间安排 “好书大家分享”荐书读书,“优秀博客”评比活动、十家书香门弟评选、读书开心辞典大赛、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
(四)全民才艺展演活动
1、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会活动,为广大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搭建一个参与文体活动,展示自身才艺的文化平台,让他们真正成为文化惠民工程的主角。同时集中展示一批舞台艺术精品,让广大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共建和谐七套展示文化魅力。
2、通过成立机关文联、职工文艺协会、农民艺术创作队等组织,开展文艺讲坛、“农村文艺教学点”、“点对点”培训等活动,大力挖掘和培育广大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中的文艺骨干,在此基础上结合各领域人群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集中展示了各领域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搭建了适合各类型艺术人才展示的平台。
3、一是举办了第一届农民文化节。以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形式,让农民登台演出,展示才华。二是举办了第一届机关单位文化节。通过开展职工摄影、书法等比赛,充分展示优秀文化成果,丰富企业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三是举办了第一届邻居节。开展社区文艺节目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邻里和睦、人际和谐。四是举办了“红五月”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组织中学、小学举办绘画、唱歌、才艺表演等比赛,给学生提供展示文艺才华的舞台。五是举办广场文化主题月活动。各村居、单位组织优秀农村文艺节目到七套中学广场集中演出,在活跃广场文化的同时,展示基层文化的成果,扩大基层文化的影响。
响水县七套中心社区教育中心
2014年12月15日
第二篇:农业技能培训计划
2011农业技术培训计划
日期:2011-07-23 17:16:09.0浏览次数:1843 次
为了进一步落实年初制订的计划,调整优化农业体产业结构,加快我社区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的步伐,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农业和农村的科技水平,促我社区综合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产品增强竞争力,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充裕,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增强竟争力为核心,以社区现还有农用地的农民和村(居)组干部为培训对象,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大力普及农村、农业适用技术,不断提高社区党员干部及现有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本社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三增一保”。
(二)基本原则、分类、分期培训原则。面向本社区农民、种植、养殖户及社区两委成员(含居民组长)等为培训对象,按照季节农时,产业、经济发展程度,采取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分类、分期进行培训。、服务产业原则。立足于本社区农业发展现状,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致富为目标,围绕优势产业及特色农业开展培训 , 为本社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经营服务。、注重实效原则。紧密结合农业生产时节和农民生产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典型案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形式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创新机制原则。按照本社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计划要求,对现有农业产业进行科技整合,使新的机制在农民科技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农业科技培训引入竞争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创新培训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现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二、目标、内容及培训计划
(一)目标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及农业科技部门的人才优势,组织本社区党员干部及参培农民在科技人员的引导下,深入农业科技示范户、养殖示范户。良种良法直接到户、到田间地头、到场,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育和增加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于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户增收致富;构建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引导,农业部门带动,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为本社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内容及计划
1、本社区计划本按季节农时举办培训班四期,每期接纳参培对象200人,共800人(次),拟定培训时间和内容:
第一期:2011年5月5日,培训内容:粮食作物栽培。
第二期:2011年8月5日,培训内容:大棚蔬菜种植。
第三期:2011年10月5日,培训内容:实用农机操作。
第四期:2011年12月5日,培训内容:花卉苗木培植。
2、希望得到农牧科技局具体指导和大力协调支持,安排农业部门、畜牧部门、水产部门、农机部门充分利用各自的科技(师资)资源,开展对我社区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3、根据农民实际需求,按照“一本技术手册,一张明白纸、一张培训卡、一张教学光盘”的“四个一”要求,利用各涉农单位科技教育阵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知识理论培训,使受训农民掌握主要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常用农机操作技术等的基本原理。提高党员干部及广大农民的综合农业科技素质。
——责任编辑:吴小会
——信息来源:场口社区
——信息所属: 铜仁 德江县 青龙镇 场口社区
第三篇:第四次农业技能培训
第四次农业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
一、常用化肥、有机肥、微肥、有机肥腐熟及堆肥制作;
二、土地宜耕及机、牛、人工耕犁效果,田间实验的土地规划小区划定。
一、所谓肥料是指一切可让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包括化肥、有机肥、绿肥等。微肥是指植物需要量很少,但缺乏会导致严重后果的肥料,如油菜缺硼会导致花而不实,使产量大幅度降低,不利于生产。肥料不知有固体的,也有液体的,例如叶面喷洒肥料。
今天主要了解复合肥、硼肥和尿素。复合肥主要由N、P、K组成,呈颗粒状,一般市场价格在100~120元/包。尿素主要是用来补充N元素。由于土壤的N含量不能满足植物的生产需要,而且除豆科植物外的其他植物是不能进行固氮作用直接利于大气中的氮气,因此要不断补充N,所以每年都要往土地里施加氮肥,但是植物对它需求量很小,不能过量施用。
关于施肥的知识,外面懂的只是一点皮毛而已,更多的知识还需在以后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
二、机耕是用小型犁耕机进行耕地。其优点有:能将土地中的杂草翻到土地下面;土地比较细,便于播种;易控制耕层深度;效率高。
牛耕是最古老的,也是贵州地区最常见的耕地方式。其效率低、土块大、不易操作等缺点都不便于我们的生产。牛耕应选在天气较好,土壤湿度不是很大的时候耕作。
这次做的是农作物田间测产率。所选材料是水稻。在试验中,需要测一个理论产量。可在一块田里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土块,一般用梅花型方块组来测水稻密度,计算每个方块内水稻株数,再选择其中一株,记录有多少分支,其中一个分支有多少谷粒,最后按照27.5g/1000粒来计算其理论产量。
第四篇:七套乡2010年农业经济工作要点
秦山镇2010年农业经济工作要点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整体推进、转型升级、增收惠民”和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基本要求,按照镇“两代会”提出的农业经济工作目标任务,二0一0年我镇农业工作的要点概括为“一推进、二培育、三加强”。
一推进: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全镇确保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700亩,力争超过2000亩,同时要积极探索鼓励有条件的村以股份化、合作化推进整组、整村、连片土地流转。年内力争完成6个组的整组流转任务。根据目标任务,要求每个村规模流转土地不少于100亩,并落实永兴村1个,北团村2个,落塘村1个,丰山村1个,秦山村1个,共6个组先行流转80%以上,达到整组流转要求。
二培育:
1.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
要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围绕省级蔬菜产业强镇、华东设施芦荟核心基地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以培育,通过编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吸引生产要素集聚,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要做大做强“万亩蔬菜基地,三千亩有机芦荟基地,三千亩优质水果基地和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等四大特色基地建设。并着力推动全导产业的优化升级。
2.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以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为重点,推进法人农业体系的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今年争取新增新型生产经营主体10家,注册5家,注册资本金900万元,力争超过1000万元,全年各类农业主体生产性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依托优势产业,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发展。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主体生产经营能力,重点抓好联众包心菜、秦万芦荟、嬉溪菜园子等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运作,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三加强:
1.加强农业招商。
一是根据产业优势,突出重点,落实项目、人员抓好农业招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着重在蔬菜、芦荟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及休闲观光农业上,落实招商项目不少于3个。二是精心筹备,承办好中国芦荟产业专业委员会年会,办好首届芦荟文化节,以提升秦山农业的知名度,并依托此平台,组织落实好农业招商活动,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秦山农业。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业投入的有利时机,以粮食功能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主导产业示范
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及水利建设等项目为重点,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项目,并精心组织付诸实施,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土地质量,增加土地产出。要切实抓好已落实项目的实施。①杨柳山等5个村的85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②许油车村1600亩粮食功能区建设项目;③秦万芦荟专业合作社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④河道整治及小农水工程项目。全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1000万元以上。
3.加强农业服务
一要落实、完善镇级“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强化农业服务。
二要强化科技支撑,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培训新型农民,提升农民吸纳科技的能力,培养创业型、经营型农民;帮助经营主体联结科研院所,搞好农业科技协作,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抓好农业示范区、科技示范户建设,落实实用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
三要建立镇、村干部、农技人员联系农业主体制度,开展“一对一促发展”活动,促进经营主体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快、效益好。
四要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落实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五篇:技能炊事员培训计划
技能炊事员培训计划
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是学校食品卫生的直接管理者和操作者,加强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是不断提高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包括肠道传染病)事件发生和流行的有效途径,对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安全措施、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卫生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校实际,特制订食品卫生安全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卫生、膳食营养的基本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并自觉在实际工作中遵守相关的法规和食品卫生操作规范,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学校集体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包括肠道传染病)事件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二、培训对象
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
三、岗位基本要求
1、食堂管理人员
(1)热爱师生,敬业爱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心为教育事业服务。(2)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好,具有食堂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3)初中或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4)参加岗位业务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
2、食堂从业人员(包括炊事员、采购员、保管员等)(1)热爱师生和本职工作,热心为教育事业服务。(2)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好,具有食堂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3)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4)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等。
2、食品卫生管理知识
(1)食堂建筑、设施与设备、食堂布局的卫生要求。(2)水源管理以及环境卫生要求。(3)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饮食卫生制度”、“餐(饮)具洗涤、消毒、保洁卫生管理制度”、“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等。(4)个人卫生要求。
3、食品加工操作卫生要求
(1)食品采购与运输卫生要求;(2)食品验收入库与储存卫生要求;(3)食品加工烹饪与分餐卫生要求;(4)食品加工工具、器具及餐具洗刷与消毒卫生要求。
4、常见的食物污染及其预防控制知识。
5、食物中毒及常见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1)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2)常见肠道传染病。病毒性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霍乱与副霍乱。(3)食物中毒处理原则与报告要求。(4)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案例。
6、膳食营养知识
(1)人体基本营养素(平衡膳食);(2)贮存、加工、制作过程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3)膳食中营养素的搭配。
五、培训的组织实施(一)培训管理原则与要求
学校负责制订本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组织实施本校人员的培训工作。
(二)培训方式与培训时间:
1、培训方式:集中授课与分散教学相结合。原则上对新上岗人员和已在岗但未经过培训的人员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对已在岗但经过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的人员可采取分散教学(以学校为单位、利用培训教学资料)的方式进行强化培训。
2、培训时间与培训周期
(1)上岗培训:新上岗人员培训时数以完成培训内容为准,建议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2)强化培训:原则上管理人员强化培训周期为三年,培训时数以完成培训内容为准;从业人员强化培训周期为二年,培训时数以完成培训内容为准。积极参加教育局和卫生局组织的集中培训。并认真学习发放材料,进行以自学为主的分散教学。每学期不少于一次的集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