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左后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办法试行
科左后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我旗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护,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指为防治旱、涝等灾害和实现农业增产而实施的农田灌溉、排水工程设施及道路、桥涵、林网等相关措施。
第三条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护坚持政府主导、农牧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方针,遵循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建管并重、注重效益的原则,逐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护,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第四条 旗人民政府成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工作的领导,建立协调机制,统筹解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管护中的重大问题。
发改、财政、国土、审计、农牧业、水务、林业、农开、交通、电力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相关工作。苏木镇(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配合工作,并对辖区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管护、协调、监督和指导工作负总责。
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协助苏木镇(场)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工程建设协调和质量监管,具体负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管护工作。
第五条
旗人民政府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管部门、苏木镇(场)人民政府和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要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的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众主动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的意识和能力。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义务和责任,并有权制止和检举任何侵占、损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行为。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编制的建设规划,必须报请旗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申请立项。
第八条
编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时,项目主管部门必须与苏木镇场对接,到实地规划项目。
项目规划要符合全旗总体规划和项目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并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突出节水和生态,促进水土资源平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第九条
旗人民政府组织发改、财政、水务、农牧业、国土、林业、农开、交通、电力等部门,统筹安排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关的建设项目,整合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连片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条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度,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一条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执行有关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第十二条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后,要按国家规定由项目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苏木镇(场)人民政府、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进行验收,不合格的,必须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合格后,按程序移交给项目实施地所在苏木镇(场)人民政府和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
第十三条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在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内发生的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依照有关规定和惯例通过合同约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章 使用与管护 第十四条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公共资源,为整个农业生产服务,嘎查村(分场)集体拥有经营使用权,所有受益群众共享服务。
第十五条
旗人民政府责成水务和农牧业主管部门对全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调查登记,明晰产权,并存档。各苏木镇(场)人民政府和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登记并存档。
第十六条
各苏木镇(场)人民政府和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要组织受益群众,有效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避免闲置和资源浪费。
第十七条
水务、农牧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标准、安全监测、巡查、考核、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加强对苏木镇场水利服务站、农技推广站的业务指导,定期对苏木镇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田防护林的管护力度。
第十八条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责任主体为各苏木镇(场)人民政府和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管护主体应当在农牧、水务、财政、发改、国土、农开、林业等项目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确定管护单位和个人,做好管护、维修工作,并按以下要求落实好管护、维修措施:
㈠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把辖区内农田水利基 础设施作为标的,通过“532”工作法对经营管护权进行竞拍,以最低竞标价确定经营管护主体。经营管护主体向受益户收取相应费用,用于支付运行费用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维护费用。
嘎查村(分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受益人自愿报名参加竞标,并由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对报名者进行审核后,确定竞标人。
每一眼井及其附属设施为一个管护单位,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根据竞标人的管护能力确定每个竞标人竞拍的管护单位数量。
㈡苏木镇(场)人民政府或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组织受益户成立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在保证正常经营的同时,负责合作社辖区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合作社在苏木镇(场)人民政府和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的指导下,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运行、管护和维修费用实行自我管理,自收自支。
㈢苏木镇(场)人民政府或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组织受益户成立农业用水协会,负责协会辖区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用水协会在苏木镇(场)和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的指导下,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运行、管护和维修费用实行自我管理、自收自支。
㈣如以上三种措施均不能落实,苏木镇(场)人民政府或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可将辖区内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对外发包给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作为管护主体。由管护主体向受益户收取相应费用,用于支付运行费用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维护费用,收费标准经与承包人协商后,通过“532”工作法确定。
㈤如以上四种措施均不能落实,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聘用辖区内有责任心、有威望的村民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员。由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向受益户收取相应费用,用于支付管护员工资、运行费用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维护费用,收费标准通过“532”工作法制定。
无论采取以上何种措施,管护主体必须保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受益群众的使用权。
苏木镇(场)人民政府或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要与管护主体签订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使用、管护和维修合同,明确权利、责任和收费标准,并报水务、农牧主管部门和苏木镇(场)经营管理站备案。
第十九条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单位和管护人员必须按照管护标准要求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和检查,确保设施运行安全和正常使用;对危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安全的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向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和苏木镇(场)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报案。
第二十条
旗人民政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主管部门要在积极争取建设项目资金的同时,大力争取农田 水利基础设施管护、维修项目资金,并按要求落实好资金。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破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务、农牧、林业等主管部门和苏木镇(场)人民政府、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同时,根据情节轻重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㈠在排灌渠系、田间路、农防林中耕种、放牧的; ㈡在排灌渠系、田间路、农防林中堆放砂石、泥土、垃圾的;
㈢设置妨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 ㈣非法侵占排灌渠系、田间路、农防林的; ㈤恶意损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 ㈥盗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
㈦因爆破、打井、取土危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安全的;
㈧乱砍滥伐农防林的,以及采伐后不及时更新的; ㈨由于堆放秸秆、放火烧荒等引发火灾造成农防林、井房、用电线路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损毁的;
㈩非法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
(十一)其它形式的破坏损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旗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苏木镇(场)人民政府、嘎查村(分场)村民委员 会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㈠未按规定编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或者未经批准随意建设的;
㈡挤占、挪用、截留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资金的;
㈢不配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落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影响工程建设或造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损毁的;
㈣不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后果的;
㈤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第二十三条
阻挠、妨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人员工作,蓄意破坏设施,制造水事纠纷,违反治安管理有关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本办法未设定处罚但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第二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
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工程建设问题和运行管理问题。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施工要求标准不高、建设模式不匹配.老化严重: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各个利益方面责任不确切,没有健全的管护督查体系,并由此导致工程资金投入失调、管护费用短缺等不良后果。
1.工程管护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管护意识淡薄
首先是部分干部存在临时观念,把项目工程当成自己的政绩工程,只顾争取项目、资金,重建设、轻管理,工程建起来后,只要任期内不出大问题,工程好坏留给下任去管,还有的干脆推给村里或者农户,自己当“甩手掌柜”。其次是灌区群众主体意识不强,没有把项目工程看成利人利己的共有财产而自觉维护、主动看管,只顾自己好用,不管工程好坏。大部分群众对工程建后管护的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工程由国家投资建设,应由国家负责管理、维护,工程毁损与己无关,因而漠不关心,置之不理。
1.2产权归属不明晰
工程项目建成后虽要办理一定的移交手续,但实际上只是管护责任、产权和义务在形式上的移交,并未把三者真正落到实处。产权归属不明晰是导致管护责任和义务不落实的重要原因,工程产权界定困难,产权归属不确定,工程建后管护存在群众不愿管、村里无钱管、乡镇表面上管而实际上不管的现象,导致一些资产尤其是早期建成的固定资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和流失。
1.3管护经费不落实
农田水利工程往往处于各部门都在管、而实际上各部门又都不管、最终没有部门管的状态,管护资金筹措困难。农田水利工程分布范围广,受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影响易发生损坏(毁)的工程数量较多,人工管护成本高,加之,积累下来的项目工程损坏等实际问题,造成管护经费缺口大,同时,项目工程的早期规划、工程建设质量、政策措施的配套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工程建后管护资金的落实。国家各级政府预算资金中,缺乏农田水利管护专项经费支付,水利部门收取的水费保证不了单位人员工资,甚至有部分地区取消水费,更不用说用于田间工程管护了。乡镇政府经费主要用于行政开支,基本不会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管护,部分受益农户连一亩田几十元的水费也不愿意缴纳,更不用说自己出钱维护工程设施。以上原因无形之中加大了工程管护经费的筹措难度。
1.4管护责任不明确
项目工程建成移交后,本应形成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受益农户共同管护的局面,但在实际工作中,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与现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管护各方均不愿投入新的资金和精力,导致出现地方政府要求基层管、基层组织无力管、受益农户不愿管的窘境。工程管护体制上难衔接。农村承包责任制实行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占主导地位,随着农民思想集体观念的弱化,农村统一管理的功能有所削弱,事业管理比较困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松散的农户与统一的工程衔接好,难度较大。
2.坚持建管并重构建工程管护长效机制
2.1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管护主体
明晰产权,确定主体。产权归属问题直接关系到项目工程建后管护的责任,关系到项目区群众的管护积极性,解决产权归属问题是确保管护工作到位的关键。项目建后将管护作为重要内容,坚持经常抓、抓具体、抓出成效,明确部门职责,领导责任,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制定并完善切实可行的农发项目建后管护制度、办法和细则,及时解决管护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层层落实管理、资金、督查、考核等各环节任务和责任,健全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管护运行机制,做到项目工程建好一处,管好一处,用好一处。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通过签订管护合同、协议,明确产权归属和管护的责任主体,确保责、权、利的对等和统一。同时,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拍卖、承包、租赁等万式,努力实现使用权、经营权与所有权的有机结合,使项目工程建后管护逐步由行政管理型向社会服务管理型、市场带动管理型、经济自立管理型转变,达到以工程养工程、以项目养项的目的。
2.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管护意识
营造全社会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破坏和侵占;加强社会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关注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支持和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加强对乡、村领导和村干部的宣传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忽视项目工程管护就是对国家利益不负责、对农业发展不作为、对群众疾苦不关心,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理念;加强对农民思想、道德观念、科技与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使其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自觉参与到管护活动中来。
(作者单位:156303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大兴农场水务局)
第三篇:科左后旗城镇供用热管理办法(试行)
科左后旗城镇供用热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镇供用热(以下简称供热)管理工作,保障供热,合理用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维护供用热双方合法权益,规范供热市场秩序,依据《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26号令)、《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管理条例》及《通辽市城镇供热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并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旗城镇规划区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使用及管理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供热是指采用燃煤、燃气锅炉及工业余热等为热源进行的集中供热以及配套设施管理等行为。
第四条 科左后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本旗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供热监察办公室是供热监管单位,具体负责供热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供热实行全面规划、统一管理、协调发展、节能环保。鼓励利用新能源和发展集中供热,逐步取消分散燃煤锅炉供热。
第二章 供热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 供热规划应当由供热主管部门会同规划等有关部门依据城镇总体规划进行编制,经旗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经批准的供热规划,确需修改变更的,由变更单位提出申请,供热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旗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供热工程项目,应当符合供热规划,并依法办理工程项目审批手续,由供热单位进行施工设计,由供热监管单位和供热单位监督施工全过程及工程质量,并组织验收。
供热规划确定的供热设施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改变其用途;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八条 凡在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集中供热范围内新建住宅、公共建筑等必须采用集中供热,未经批准,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永久性燃煤锅炉。
第九条 因城市规划、建设、环保等原因需要拆除、改造原有供热设施的,相关部门应当与供热主管部门协商并落实替代热源后方可拆除。供热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配合完成。
第十条 新建房屋供热设施的设计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与供热面积相适应;
(二)符合国家、自治区和本旗制定的建筑节能要求和供热系统节能标准;
(三)实行分户控制。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选用的设备、材料、计量器具等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第十一条 安装供热设施的建设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国土资源、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环保、水务、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等部门共同对工程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三章 供热设施管理
第十二条 供热设施包括热源生产设施、管网输配设施和户内采 暖设施。
第十三条 供热设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改造责任按照下列规定划分:
(一)供热单位应当对供热范围内热用户的室外供热设施和室内公用供热设施承担管理、维护、抢修的责任
(二)居民热用户以进户阀门为分界点。进户阀门以内(不包括阀门)的室内供热设施的更新改造由供热单位负责,费用由热用户自己承担;进户阀门以外由供热单位负责建设、更新、改造和维修;热用户正常维护、检修和事故抢修由供热单位(或物业企业)负责,所需材料费用由热用户自己承担。
未实行分户供热的供热设施更新改造和维修由供热企业(或物业企业)负责,用户不承担费用。室内设施更新改造维修费用由用热户自己承担。
单位自管楼进户井以外的供热设施维护及更新改造由供热单位负责;进户井以内(不含进户井)供热设施维修及更新改造由自管楼单位负责,双方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非居民用热户以入户阀门井为分界点(界点为距建筑物外墙3米处),分界点(含阀门井)以外的供热设施更新、改造、维修由供热单位负责,分界点以内的供热设施更新、改造、维修由热用户负责。对自管供热设施无管理能力的,可以委托供热单位有偿代管。
第十四条 供热单位应当对其管理的供热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改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安全运行。
第十五条 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供热单位查询有关供热设施的配建情况。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与供热单 位商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由建设单位做好保护工作,确保原有供热设施不损坏。同时对于没有建设供热网的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
第十六条 在供热主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损害供热设施或者影响其使用功能的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二)挖坑、掘土、打桩;
(三)爆破作业;
(四)在地下管道上方堆放垃圾、杂物和植树;
(五)向供热管道地沟或检查井内排放污水、废水;
(六)擅自改变、拆卸或者移动供热管网、井盖、阀门、仪表及标志等设施;
(七)其他影响供热设施功能的行为。
第四章 供热与用热
第十七条 供热单位应当提前做好供热设备检查维修、燃料储备等准备工作,并于供热开始前三十日将供热准备情况书面报告供热监管部门。
在供热过程中,供热单位应当根据用户室内供热系统的设计要求,对供热循环水的水质进行相应处理。
供热期内,供热单位的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其供热技术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
第十八条 在供热开始前三十日,供热单位应当与用户签订供用热合同。供用热合同的示范文本应当使用由自治区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制的统一的标准文本。第十九条 用户未与供热单位签订供用热合同,并且在规定时限内未提出停止用热申请的,视为事实用热。
第二十条 用户需停用或者恢复供热的,应当在供热开始前三十日,向供热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但是危害其他用户用热或者影响共用设施安全运行的不得停止用热。供热单位要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并指定专门人员办理用户停用和恢复供热手续,应在七日内办结。未按规定办理完结的,由供热单位承担责任。
未分户控制的用户提出停用或者恢复供热的书面申请经供热单位同意后,应当自行清理供热设施周边障碍物,由供热单位对供热系统进行施工处理。停热不收取施工费用,恢复供热时用热户应当支付施工材料费及人工费。
第二十一条 本旗供热期为当年的10月20日至次年的4月20日。
供热期内,供热单位对供热监管部门要求其供热的范围内的热用户必须提供供热服务。除不可抗力原因或未经供热主管部门批准,供热单位不得擅自停止供热。
第二十二条 供热期内,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设的房屋(节能建筑)各居室平均温度不低于18℃;其他建筑的房屋室内平均温度不得低于16℃。非居民用户的室内温度可以根据其功能需要在供用热合同中另行约定。
用户认为室内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的,可以向供热监管部门申请温度检测,检测费用由责任方承担。检测居民室内温度时,供热监管单位、供热企业、用户应当同时在场,24小时内分早、中、晚三个时段进行检测,以房屋对角线中心点距地面高1.2米至1.5米处为检 测点。检测必须出具书面报告,一式三份,由监管部门、供热单位和热用户分别留存备案。
第二十三条 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每月对不同楼层、不同朝向的用户室温随机进行检测。检测户数不少于供热户数的百分之一点五,检测结果应当有记录和用户签字,按月上报供热监管部门。供热监管部门应当对检测结果进行抽查。
因供热单位责任造成用户室温未达到规定标准的或者供热单位未按时履行供热义务的,供热单位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按合同给热用户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二十四条 因下列情况之一,用户室内温度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供热单位不承担责任:
(一)室内供热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的;
(二)人为造成门窗不保温的;
(三)擅自改变房屋结构或者室内供热设施的;
(四)室内装修或者其他设施严重遮挡散热器,影响供热效果的。
因上述原因给其他用户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负责赔偿。
第二十五条 供热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承诺的服务质量和标准,设置公开咨询、报修、服务、投诉电话,实行24小时服务,及时处理用户反映的问题,保证用户报修及时率达到规定的标准。对于热用户故障报修电话,供热单位应自接到报修电话1小时内,到达热用户指定的位置。
第二十六条 热用户应当配合供热单位实施供热设施的检查、维修和室温检测工作,及时反映供热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因下列行为造 成室内温度达不到本办法规定的,由用热户承担责任:
(一)擅自入网用热;
(二)擅自连接或者隔断供热设施;
(三)擅自挪动、改动热力计量仪表及其他附件;
(四)擅自在室内采暖设施上安装水嘴、水泵、排气阀、加装散热器和取用供热管道内的循环水;
(五)擅自清洗热用户室内供热管道;
(六)其他损害供热设施或者影响供热质量的行为。
第五章 热费管理
第二十八条 用户应当按照供用热合同约定的缴费期限交纳热费。供热单位向用户收取热费时,应当直接向最终用户收取,也可经协商后由单位代收代交。
第二十九条 用户逾期未交纳热费的,应当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逾期三十日未交纳热费的用户,根据其与供热单位签定合同约定,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采取措施对其停止供热,但不得损害其他用户的用热权益;
(二)逾期超过三个月未交纳热费的用户,供热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历年拖欠热费的用户必须同供热单位签订补交协议,按期偿还所欠热费。
供热单位不得以清欠历年欠费和部分用户未交费为由,拒收当年热费、拒绝供热或者降低供热标准。
第三十条 供热价格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确定,并根据公共商品定价原则以及社会承受能力、供热成本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居民供热价格要召开听证会。
第三十一条 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公布的标准收取热费,出具税务部门统一监制的票据。
新建房屋交付购房人使用前的热费,由建设单位交纳,闲置房屋热费由房屋所有人交纳。用户发生变更时,应当首先到供热单位办理变更手续,结清热费并妥善处理遗留问题后携带供热企业出具的结算票据到房产所办理房产过户收续,不办理变更手续的,新用户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第六章 应急与保障
第三十二条 供热单位每年按收取供热费的5%交纳供热风险保证金,保证金要在每年11月30日前,由供热单位一次性交齐,保证金由供热监察办公室专户储存,专门用于赔付因供热企业失误,给热用户造成的损失。评估、赔偿损失由供热监察办与供热单位协商后确定给付赔偿数额。在整个供暖期内未发生赔偿事例,未给热用户造成损失的,在供暖期结束后,保证金原数退还;发生赔偿事宜,扣除赔偿款后,其余部分的保证金,全额退还。
第三十三条 供热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供热,供热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修,恢复供热,需停热8小时以上的,及时通知热用户并向供热监管部门报告。连续停热48小时以上不能恢复供热或者累计停热三天以上的,按停热天数退还热费,并赔偿用户因此造成的损失。
供热设施发生故障需要抢修时,可以先行施工,后补办有关手续,公安、交通、房产、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四条 供热设施发生迸裂、漏水等危及公共安全或者影响系统供热故障时,供热单位必须紧急抢修。在抢修期间,现场应当设置警告标志和安全设施,抢修结束后,应当恢复原状。
用户室内装修遮挡供热设施影响抢修的,用户应当无条件自行拆除,不得拒绝抢修。用户未自行拆除的,由抢修单位拆除,损失由用户承担。
如遇用户家中无人又无法与用户联系,情况紧急时,供热单位在公安、街道办事处或者居委会的配合下,可以采取损害程度较小的方式入户进行抢修。抢修完毕后应当尽快通知用户。
第三十五条 对供热期间拒绝供热、不能保证供热质量或者发生重大供热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供热单位,供热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可以依法采取应急强制措施,供热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都有权向供热监管部门投诉。供热监管部门应当受理投诉,查处违法行为,自接到投诉之日起三日内将处理结果及情况告知投诉人。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建设单位如违反建筑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进行相应处罚。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新建房屋供热设施设计方案达不到要求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未按照设计方案施工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不予验收备案。第三十九条 供热单位违反本办法下列规定,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相应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建设单位和供热单位,未对其管理的供热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改造,影响供热设施安全运行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规定,未提前做好供热准备工作、不按规定测温、对用户反映的问题未及时处理、不向社会公布承诺服务质量和标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批准,推迟或者擅自停止供热的,责令改正,退还用户相应热费,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四)因供热单位责任造成用户室温未达到16℃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规定,停热8小时以上未及时通知用户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供热设施发生故障,未立即组织抢修恢复供热的,责令限期恢复,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责令限期改正、采取补救措施;逾期未改正、补救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予以赔偿。
第四十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供热监管部门要加强管理,明确具体监管人员。同时完善设备,加大监管力度。对于监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行 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旗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关规定。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3年9月30日起施行。后政办发(2002)50号《科左后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科左后旗城镇镇区供热管理办法(试行)通知》同时废止。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科左后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长汀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管护办法
濯田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濯田镇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管护办法的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镇直有关单位:
《濯田镇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管护办法》经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濯田镇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后管护管理办法》 附件:
濯田镇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后管护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我镇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建后管护工作,促进各项烟基设施管护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建成项目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根据国家局、省局有关规定,按照《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管护工作的通知》(龙政办〔2008〕48号),福建省烟草公司龙岩市公司关于印发《龙岩市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后管护管理办法》及《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管护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管护目标
(一)管护范围
龙岩市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各项目,包括烟田水利设施、机耕道路、简易桥梁、烟叶调制设施等。各不同项目的管护范围如下:
渠道工程:渠道外墙1m以内; 池塘工程:边线1m范围; 管网工程:网线周围0.5m范围;
堤坝工程:上下游各10m以内,坝端两岸各1m以内; 提灌站、机井:建筑物轮廓线外2m范围; 烤房:建筑物轮廓线1m范围; 道路、桥梁:两侧1m范围。
(二)管护标准
对于各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保护须达到以下标准: 1.渠道工程:渠体管护良好、无受损或有受损但已及时修复;灌水口、出水口、泄洪口等无堵塞;渠道内无垃圾、淤积物、杂草等,水流运行顺畅。
2.堤坝工程:坝体清洁、无杂草、杂物;坝体无裂缝,有及时对坝面磨损、冲刷、风化等进行修复。
3.管网工程:管道畅通、无漏水;控制闸阀启闭灵活、地埋管道的阀门井中无积水,管道的裸露部分完好无损;
4.道路、桥梁:路面、桥面无堆积物,路面平整,两旁无杂草,栏杆无生锈;安全警示牌、限重标识完好;
5.池塘工程:周边无杂草,蓄水良好,底无淤泥、杂物; 6.烤房项目:保持清洁卫生,线路正常、通风口畅通,备用电源能正常使用。
7.各项目竣工标识牌保持完整。
二、组织管理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两种办法进行管护:
(一)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协会
对于跨村的大型烟基设施可由相关受益村成立联合管护协会;其他以各受益村为单位成立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负责对辖区内烟田水利设施进行管护。协会应遵循农户自愿原则,依法组建,并民主通过协会章程制度和选举产生协会理事成员、民政部门登记发证、技术监督部门代码发证、金融部门开设专户、固定场所办公等,协会接受社会、受益农户及各级各部门监督。对于新 组建的烟叶生产基础协会,在县民政部门登记发证和烟草、水利、财政等部门验收确认后,每个协会(以行政村为主组建的)由县财政补助开办费2000-5000元。
(二)村委直接管理
对于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村财充足而未及时成立烟基管护协会的受益村可暂时采取由村委会直接管理的过渡形式对烟田水利设施进行管护,过渡期不超过一年,一年之内必须要按相关规定成立烟基设施管护协会。实行村委直接管理的必须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管护方案,并经上级部门验收通过,其管护资金必须设立专户,实行专款专用。管护资金只能用于支付工程管护相关费用,不得用于招待、管理补贴等费用开支。资金使用实行按月公示制,接受群众监督。
对于已实施烟基项目的受益村必须要成立相关管护组织,是否成立管护协会作为申报今后烟基项目的必要条件,未成立的一律不予立项。
三、资金管理
(一)资金来源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工作应确定多渠道资金来源,确保有充足的管护资金,保证烟基设施长久发挥效益。
1.烟叶税提取:建立“以烟养烟”机制,每年从烟叶税中提取2%左右的资金作为烟田设施管护专项资金,各烟基管护项目村或管护协会必须在县财政局设立专户,实行专款专用,由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掌握,按烟基设施管护资金管理办法开支,用于烟基 设施维修及专职管护人员补贴。
2.收取水费:在政府财政资金拨付不足、投工投劳不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受益村民会议,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合理收取水费。
3.接受捐赠:各协会可作为公益事业接受企业、个人捐赠。4.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烤烟生产作为我市农村的一项支柱产业,各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向上级争取专项补助资金用于烟田设施管护。
(二)资金使用
管护资金使用必须要公开,明细每项费用开支,接受监督,杜绝出现乱开支、挪占资金现象,并接受上级检查。每年3月份,由烟草部门牵头会同其他部门对各项目村项目管理情况进行验收,查看是否达到管护标准。
管护经费拨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烟基设施管护协会必须是经有关部门验收确认的合格协会,村委直接管理的必须通过上级验收;
2.有确定专职人员负责管护工作,有签订聘用合同、明确权责,且落实到位,项目村内无发生各类水事纠纷;
3.工程管护到位,达到上级要求标准;
4.有通过举行民主听证、一事一议等方式,明确规定会员会费、水费收取标准;
5.财务制度健全、帐目清楚、收支公开,且各项资金做到专款 专用,没有出现挤占资金、或将资金用于吃请等与管护无关项目;
6.按时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有关工程管护各项任务,有工作总结及下工作计划;
7.管护制度健全、资料管理规范。
有达到以上要求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协会或村委会,可在通过上级部门验收后,提出资金补贴申请,原则上由项目所在地烟田设施管护协会或村委会申请,镇烟草站、镇分管领导审核,并报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审批,直接把资金拨付到相关帐户或烟田设施管护协会。由村或村民小组自筹的工程管护资金,以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立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各项管护资金年终由镇负责专项审计,并向当地烟农公开公布。
四、管护措施
(一)签订管护协议
烟基项目建成后由烟草部门及时移交给受益村,明确产权归属和管护职责。各受益村要召开受益烟农会议,由协会或村委会与各受益农户签订管护协议,共同做好管护工作。
(二)建立管护公约
各村要根据实际建立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公约,防止人、车、牲畜等对工程的破坏,明确对破坏行为要进行制止及追究,并处以相应罚款。在项目管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1.破坏、侵占或擅自拆除、变卖、转让烟基工程设施;盗窃和哄抢烟基设施的器材、设备等;
2.从事爆破、打井、采石、采砂、采矿、取土、建坟以及在渠道或管道上乱挖、乱填、开口、阻水、截流等影响烟基工程设施运行和安全的活动;
3.擅自进行工程建设和改选建筑物;
4.向渠道、塘坝等水体内排放或倾倒土、石、矿渣、垃圾、动物粪便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在渠道边、路桥面、堤坝上堆放杂物等。
5.在塘坝内游泳、戏水等不安全行为;
6.其它危及烟基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
(三)明确管护方法
要确定专人对烟田基础设施实施管护,管护人员必须要履行以下职责:
1.渠道工程:
(1)清理渠道内的垃圾、淤积物和杂草等,保证渠道正常行水。(2)渠道两旁山坡的截流沟或引水沟,要经常清理,避免淤塞;(3)对渠道局部冲刷破坏之处,要及时向上级报告、组织修复。(4)对于具有混凝土防渗层的渠道,应进行伸缩缝的检查。伸缩缝填料脱落的,应及时修复。
(5)渠道停水期间、放水前,应检查渠道有无淤浅、冲深、缺口、沉陷、渠坡塌滑、防渗层损坏及渠内外坡是否完整,渠道上有无鼠穴及其他可能导致崩溃情况,泄水道,溢洪口有无堵塞,倒虹管和渡槽进口附近的沉砂池是否积满失效。
(6)渠道过水期间,应检查各段流态,是否有阻水、冲刷、渗 漏及滑坡破坏现象,有无较大的漂浮物冲击渠坡以及风浪影响和渠顶超高是否足够等。暴雨时,应出外检查山水入渠情况,排洪沟、泄水闸泄水情况,渠堤挡水情况,各建筑物的过水情况等,以便及时处理。暴雨过后,应及时做好清淤和整修工作。
2.堤坝工程
(1)经常保持坝体清洁,清除杂草、积水。
(2)坝面有磨损、冲刷、风化、剥蚀或裂缝等缺陷时,应加强检查观测、及时上报,组织修补。每年汛前水位下降时,管理人员应仔细检查有无裂缝,发现裂缝要查明原因,及时上报,组织维修。
(3)发现有基础渗漏或绕坝渗漏时,应仔细摸清渗水来源,加强观测,必要时报上级进行处理。
(4)汛期注意防止漂浮物对坝体、拦污栅的冲击成堵塞。(5)应定期对坝体内部和外部进行观测,并及时整理和分析观测资料,如有异常现象,应认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保证坝的正常工作状态。
3.管网工程
(1)灌溉季节前,应对管道进行检查、试水;
(2)灌溉时,如发现管道漏水、控制阀门或安全保护设备失灵,应及时上报组织检修。
(3)灌溉季节后,应对管道进行维修和保养,内容应包括:冲净泥沙、排放余水;保养安全保护设备;阀门、启闭机构涂油,阀门井加盖;地埋管与地面可拆卸部分的接口处加盖或妥善包 扎,地面金属管道表面定期进行防锈处理。4.道路、桥梁
(1)要及时清除路面堆积物,确保路面平整,路边无杂草,栏杆无生锈,限重标识牌完好;
(2)要认真检查桥梁等涉及公共安全项目是否有安全隐患,如有发现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安全警示”,并及时上报,确保行人、行车安全。
5.烤房项目:单座烤房由烤房户主负责好日常管护,烤房群烤房无论是村集体所有还是已分解到烤房户其管护主体都有当地村委会组织维护。
6.管护人员还要对工程周边环境进行管护,每年进行两次劈草(春耕前一次、秋种前一次),以便烟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7.管护人员要保证各个项目的项目标识牌保持完整,如有发现损坏的,应及时予以修复。
8.管护人员要认真做好管护记录,以备检查。
(四)加强检查考核
每年3月份由镇烟草站牵头,联合有关部门组成管护情况考核小组,按照管护标准和检查方法对各地管护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种。
1.优良:能按上级要求出色完成管护任务,未发现一处管护工作达不到要求,所有设施运行正常、未发生人为损坏事件、未发生水事纠纷,管护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按时公开,管护人员能按要求履行 职责。
2.合格:基本能按要求对各项目进行管护,项目能正常使用,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按时公开。
3.不合格:在检查中发现三处以上管护工作达不到要求或存在挤占管护资金现象。
对于管护不合格的取消其下各项补贴资金并暂停烟基项目立项;对于管护合格的拨付85%管护资金;对于管护优良的全额拨付管护资金,并对管护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篇:科左后旗公安局精确管理实践与思考
科左后旗公安局精确管理实践和思考
内蒙古科左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东南部,周边与辽宁省昌图县、康平县、彰武县和吉林省双辽市接壤,总土地面积11570平方公里,人口40.25万。2010年以来,科左后旗公安局按照上级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大胆创新队伍管理模式,在总结多年队伍等级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充分依托公安信息网络,探索和实施了以“日清、周结、十日汇总、月评、季考”为主要内容的队伍精确管理,走出了一条“向管理要警力、向考评要效益”的队伍管理新路子,有效地解决了民警“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民警工作热情,促进了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开展。
一、“分类比较、量化分解、明岗定责”统筹兼顾,科学制定考评体系
一是分类比较。根据各单位承担任务实际,将全局31个单位划分为机关科室、一线大队、派出所三个序列,解决综合部门、一线大队、基层派出所之间不可比的问题。同时,在同一序列间选取体现共性和部门主要职责的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以重点工作完成好坏衡量单位工作优劣,使同一序列不同职责部门间具有可比性;根据民警岗位职责不同,将全局470名民警划分为正职、教导员、户籍内勤、治安内勤、副职及其他民警五类岗位,制定各岗位每日必做工作,要求“日事日结、日事日清”,使不同岗位的民警具有可 比性。同时,为促进重点岗位工作,设定“信息化应用、内外宣传、破案、执法办案、十佳社区民警”五类标兵,每半年评定表彰一次,鼓励民警在上述五项工作上取得突破。
二是量化分解。根据各单位职责、警力配备、前三年工作完成等实际情况,制定内容涵盖队伍建设、信息化应用、执法质量、业务工作和大情报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单位精确管理考评标准,对序列间选取的重点工作,设定和季度目标,统一考评标准。各单位结合旗局制定的重点工作目标和本单位民警各岗位每日必做工作,将重点工作目标化整为零,分解到岗,量化到每一位民警,制定本单位月考评细则。全局共制了“一个办法”、“两个通知”、“两个规定”、“五类标兵评选标准”、“十七个部门季考评细则”、“31套民警月考评细则” 等精确管理考评标准,将能定量的工作全部定量,不能定量的工作予以定性,分解到部门、民警,使每一个部门、民警都明确年、季、月、周、日应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
三是明岗定责。建立精确管理考评组织机构,成立精确管理考评领导小组,组建专职考评办,确定7个日常考评责任单位和31个单位月考评小组。在具体考评运作中,各考评组织机构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在考评中承担的职责。局精确管理考评领导小组负责考评工作的组织、协调、保障,日常考评责任单位负责本单位业务职责项目内容的日常指导、检查和考评,各单位考评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民警月考评,局考评办负责网上考评、整体考评以及考评结果汇总公示。同时,明确各单位行政正职是本单位考评第一责任人,全 面负责本单位月考评工作,教导员是具体责任人,具体操作本单位月考评工作,内勤是联络员,负责向局考评办上报数据及考评建档工作。
二、“日清、周结、十日汇总、月评、季考、总评” 多措并举,注重考核的过程控制
一是“日清”:按照各岗位每日必做工作,全体民警在次日8时前将当日接处警、值班信息、公文签收和个人工作情况,如实、客观、详尽的录入到警务平台中,各单位一把手在次日9时前对本单位民警工作日志、接处警审批完毕,考评办9时开始网上对全局民警工作日志采取与领导审批意见、接处警、案件流程和民警之间日志相互印证的方式进行考评,对接处警录入不符合要求、工作日志填写不真实的进行通报扣分,并将当日接处警和民警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呈局领导决策参考。
二是“周结”:各单位在每周一(含)前召开周结会议,总结和点评本单位民警上周工作,安排和部署本周工作,“周结”情况按月报局考评办备案,考评办随时对周结情况进行抽查、检查。
三是“十日汇总”:局考评办每十日网上汇总全局在接处警、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情报信息采集录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每月的2日、12日、22日编发十日汇总通报,提醒各单位改正。
四是“月评”:各单位根据单位月考评细则,每月对本单位民警考评一次,并将考评结果在下月5日前报局考评办。局考评办每月30日对全局信息化应用情况进行月考评,并在下个月的5日前编 发信息化月考通报,同时每月20日根据各单位重点工作报表,采取与接处警、刑事案件流程、行政案件流程、国统表、日常考评责任单位台帐“五对照”的方式按月认定各单位重点工作完成进度,网上通报公示。
五是“季考”:每季度末按照《考评标准》由考评办和日常考评责任单位对日常考评没有开展的项目以及需要进一步实地核实的项目进行实地倒查、抽查,并结合各单位申报的标兵候选人,对标兵开展集中评选,根据考评情况组织日常考评责任单位召开“联席会”,对考评结果和标兵评选情况进行联审,确定最终的考评结果和标兵评选结果,结果和依据全部上网公示。
六是“总评”:按照季度考评结果,各序列成绩分数总和排名前二位的(综合部门前一位)为实绩突出单位,最后一位为实绩一般单位,其余为实绩比较突出单位。不组织集中大规模考评,克服大规模考评中,突击造假、效果欠佳的弊端。
三、“物质奖励、精神激励、政治鼓励”奖惩结合,强化考评结果的运用
一是物质奖励激发工作热情。民警日常自侦自破一起刑事案件视情奖励200-600元(命案奖2000元),抓获一名逃犯视情奖励100-400元,季度被评选为“五类标兵”每人奖励1000元;单位季度按排名奖励办案经费,最高奖10000元;每序列总分前两名的单位为“实绩突出单位”,单位奖2000元,同时按正职1000元、副职800元的标准奖励班子成员。自精确管理考评实施以来,全局 共兑现单位业务经费奖励46万元、标兵奖励12.2万元、民警日常破案抓逃奖励5万元、班子成员奖励2.08万元。
二是精神激励营造浓厚氛围。对精确管理考评中评选出的标兵,在局宣传橱窗建立光荣榜展示,并将每人事迹在公安局域网上宣传,截止今年6月份已评出五类标兵122名,分批组织到辽宁兴城度假疗养,大力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三是政治鼓励提升民警士气。单位被评为实绩突出单位的,民警记功、嘉奖、评优评先名额上浮5%,分管局领导向旗政府推荐为本优秀公务员,环节正职评选优秀环节干部。单位季度排名末位,第一次,向局党委说明情况,拿出整改措施;第二次,向局党委做书面检查;第三次,对班子集体进行诫勉谈话;被评末位的,单位主要领导引咎辞职。民警单位月考评年内五次排名末位或季度连续三次排名未位,离岗参加素质提高班培训。自精确管理考评实施以来,根据考评结果,共调整了17名民警岗位,3名所长被免职,举办了一期由20人参加的素质提高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