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手术室上墙职责、制度111

时间:2019-05-14 22:3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门诊手术室上墙职责、制度1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门诊手术室上墙职责、制度111》。

第一篇:门诊手术室上墙职责、制度111

门诊手术室护士长岗位职责

一、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结合本科情况制订本科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按照手术室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落实。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负责手术室手术工作安排,领导本室人员参与门诊科室各类型手术配合,合理安排人员的排班确保医疗护理任务完成。

四、督促、检查进入手术室人员认真执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五、负责手术室管理,保持手术室清洁、整齐、肃静和正常工作秩序,检查各岗位护理人员的手术准备、配合工作。

六、参与或指导护理人员做好各种手术的配合和抢救工作。

七、负责手术室的手术器械、手术用品的调整和申请补充,以适应手术发展的需要。管理毒、麻、限制药、贵重器械及急救物品的使用情况。

八、检查督促所属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定期进行空气、物品表面、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的细菌监测,报告单备存。

九、协调好与手术医师的关系,定期征求意见,定期召开科室护理会议分析讨论护理缺陷,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十、负责手术室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掌握本室人员的思想、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向上级领导提出考核、奖惩和培养使用意见。

门诊手术室护士岗位职责

一、在科护士长的领导和指导下,认真完成门诊手术配合工作。

二、负责手术登记工作,督促、检查手术收费,杜绝漏费和乱收费现象。

三、每日上班后检查室内各种设备、物品完备情况,器械、敷料包的灭菌日期、灭菌效果,抢救药品、物品的检查和补充,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四、做好入室查对,逐项核对患者科别、姓名、年龄、性别、诊断、门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术前医嘱执行情况等。

五、根据患者病情准备无菌器械包、手术用品,检查手术间各种设备、仪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六、协助麻醉师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负责准确摆放手术体位,固定肢体时。

七、严格查对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同时督促手术医生。

八、每天做好手术间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并有好记录。

九、术后护送患者到休息室,与接收护士交清病情及携带物品。

十、术后对手术器械进行初步清洗送消毒供应室处理,如为感染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按有关规定处理。

十一、下班前检查各室门窗、水电关闭情况,氧气标志明显、定位放置,确保安全。

十二、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

门诊治疗室岗位职责

1、治疗室护士必须穿戴整齐,戴口罩,操作前应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2、每日检查各物品消毒灭菌日期(一般为一周),定期更换。

3、治疗室内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类放置。

4、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参照《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

5、无菌溶液,药品开启应注明开启时间。

6、用过的器械需清洗干净于每日下午进行高压灭菌。

7、治疗室柜壁、治疗车、治疗盘、桌面、窗台等无灰尘,地面清洁无死角。

8、治疗室布局合理,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

9、紫外线空气消毒,日期、当日照射时数、累计时数、检测记录并签名。

10、每周进行彻底大扫除一次并进行固定资产核对。

11、治疗室护士进行每一项治疗,需向患者说明原因及如何配合。治疗后需交代注意事项。

1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3、除工作人员及患者外其他人员不可进入治疗室。

14、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消毒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前需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及灭菌日期。

治疗处置室工作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2.严格执行无菌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3.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注射必须一人一针一管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5.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并事先询问有无过敏史,对病员热情、体贴。

6.凡规定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注射后30分钟以后方可离开门诊。7.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二注意。三查:查药品剂量、标签、有效期;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 二注意: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用药后注意观察反应。8.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特殊感染不得在换药室处理。

9.每做完一项处理,要及时清理,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立即毁型并放于指定医疗垃圾桶内,锐器如安瓶、针头、刀片等放于锐器盒内。治疗室清洁用具应专用,废弃物不能放入生活垃圾内。

10.准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必须及时处理。联合用药应当注意配伍禁忌。11.给患者做理疗之前,时间、温度及理疗作用讲解清晰,理疗后关好电源,嘱患者整理好衣物,约定下次理疗时间。12.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每次1小时,并记录及签名。

13.器械物品分类放置在固定位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损耗统计,及时请领,严格交接手续,每月清点一次物品。

门诊手术室工作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标志明确,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洗清和消毒。每一手术间放置一张手术台。

二、手术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进入手术室限制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裤、鞋、帽子、口罩,保持肃静,不可大声谈笑,不可携带手机进入手术间,严禁吸烟。

三、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如有可疑感染,手术后的器械、敷料、物品及手术间均按感染手术处理。

四、手术器械、物品及洗手刷子、擦手巾必须一用一灭菌,能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

五、患者携带手术预约单,在规定时间到门诊手术室进行手术,手术前交手术预约单并填写手术同意单。

六、接患者时,查看预约单、门诊病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手术名称和部位,了解手术前准备情况,并做好详细登记,防止差错。

七、遇有特殊情况,应按医嘱迅速配合抢救工作。

九、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必须湿式清洁。应每日彻底清扫,每日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

十、各种药品、器械、物品定位、定量、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及时补充。一切抢救物品专用保管做到“五定”,严格交接班作好记录。门诊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划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区间有明显标志,手术间按无菌、污染手术分室、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避免交叉感染。

二、凡进入手术室人员需要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口罩、鞋等,戴帽子必须遮住头发,戴口罩口鼻部外露,病房工作服不得穿入手术室,手术人员外出须更换衣服。

三、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员,认真落实参观规定,隔离手术禁止参观。

四、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内,分类定位放置,标签清楚,每天检查、定期消毒,无过期现象。

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手术医生和器械护士在手术中及进行各项治疗、手术配合、拿放无菌物品等,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六、巡回护士应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外出和走动,手术间的门不要随意打开。

七、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要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并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积地面,避免交叉感染。

八、无菌持物钳、筒干放,打开后记录开启时间4小时更换,无菌容器及无菌溶液打开后记录开启时间24小时更换。

九、手术室人员应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配制及使用方法,定期检查、更换。

十、实施特殊感染手术或传染患者手术时,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后处理要求执行。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

十一、每月手术间空气、物表、外科手、无菌物品做微生物学监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十二、医疗废弃物按《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规定分类收集,定点放置、处理。

第二篇:门诊手术室上墙职责、制度

门诊手术室护士长岗位职责

一、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结合本科情况制订本科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按照手术室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落实。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负责手术室手术工作安排,领导本室人员参与门诊科室各类型手术配合,合理安排人员的排班确保医疗护理任务完成。

四、督促、检查进入手术室人员认真执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五、负责手术室管理,保持手术室清洁、整齐、肃静和正常工作秩序,检查各岗位护理人员的手术准备、配合工作。

六、参与或指导护理人员做好各种手术的配合和抢救工作。

七、负责手术室的手术器械、手术用品的调整和申请补充,以适应手术发展的需要。管理毒、麻、限制药、贵重器械及急救物品的使用情况。

八、检查督促所属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定期进行空气、物品表面、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的细菌监测,报告单备存。

九、协调好与手术医师的关系,定期征求意见,定期召开科室护理会议分析讨论护理缺陷,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十、负责手术室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掌握本室人员的思想、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向上级领导提出考核、奖惩和培养使用意见。

门诊手术室护士岗位职责

一、在科护士长的领导和指导下,认真完成本职门诊治疗工作。

二、负责手术登记工作,督促、检查手术收费,杜绝漏费和乱收费现象。

三、每日上班后检查室内各种设备、物品完备情况,器械、敷料包的灭菌日期、灭菌效果,抢救药品、物品的检查和补充,做到“五固定”。

四、做好入室查对,逐项核对患者科别、姓名、年龄、性别、诊断、门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术前医嘱执行情况等。

五、根据患者病情准备手术用品,检查手术间各种设备、仪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六、协助麻醉师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负责准确摆放手术体位,固定肢体时。

七、严格查对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同时督促手术医生。

八、每天做好手术间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并有好记录。

九、术后护送患者到休息室,与接收护士交清病情及携带物品。

十、术后对手术器械进行初步清洗送消毒供应室处理,如为感染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按有关规定处理。

十一、下班前检查各室门窗、水电关闭情况,氧气标志明显、定位放置,确保安全。

十二、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

门诊手术医师岗位职责

一、严格遵守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无菌操作常规,严格查对制度和交接班管理制度,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根据手术病种及手术通知单时间顺序,安排相应的手术室及手术时间,无特殊情况不得打乱手术正常排序。

三、疑难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必要时邀请上级医师及首诊医师会诊,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四、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术中如遇疑难问题,需立即请示汇报,请求术中紧急会诊,确保手术安全及手术质量。

五、术后及时完成手术记录及术后小结并及时与门诊主诊医师沟通,反馈手术情况,必要时参加术后病人查房,做好术后随访工作。

六、不断学习国内外手术新技术,开展新的手术项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七、配合手术室护士长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门诊手术室工作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标志明确,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洗清和消毒。每一手术间放置一张手术台。

二、手术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进入手术室限制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裤、鞋、帽子、口罩,保持肃静,不可大声谈笑,不可携带手机进入手术间,严禁吸烟。

三、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如有可疑感染,手术后的器械、敷料、物品及手术间均按感染手术处理。

四、手术器械、物品及洗手刷子、搽手巾必须一用一灭菌,能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

五、患者携带手术预约单,在规定时间到门诊手术室进行手术,手术前交手术预约单并填写手术同意单。

六、接患者时,查看预约单、门诊病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手术名称和部位,了解手术前准备情况,并做好详细登记,防止差错。

七、遇有特殊情况,应按医嘱迅速配合抢救工作。

九、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必须湿式清洁。应每日彻底清扫,每日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

十、各种药品、器械、物品定位、定量、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及时补充。一切抢救物品专用保管做到“五定”,严格交接班作好记录。

门诊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划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区间有明显标志,手术间按无菌、污染手术分室、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避免交叉感染。

二、凡进入手术室人员需要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口罩、鞋等,戴帽子必须遮住头发,戴口罩口鼻部外露,病房工作服不得穿入手术室,手术人员外出须更换衣服。

三、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员,认真落实参观规定,隔离手术禁止参观。

四、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内,分类定位放置,标签清楚,每天检查、定期消毒,无过期现象。

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手术医生和器械护士在手术中及进行各项治疗、手术配合、拿放无菌物品等,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六、巡回护士应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外出和走动,手术间的门不要随意打开。

七、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要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并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积地面,避免交叉感染。

八、无菌持物钳、筒干放,打开后记录开启时间4小时更换,无菌容器及无菌溶液打开后记录开启时间24小时更换。

九、手术室人员应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配制及使用方法,定期检查、更换。

十、实施特殊感染手术或传染患者手术时,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后处理要求执行。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

十一、每月手术间空气、物表、外科手、无菌物品做微生物学监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十二、医疗废弃物按《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规定分类收集,定点放置、处理。

第三篇:预防接种门诊上墙制度(模版)

预防接种单位职责

一、接种单位必须接受市、县级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的技术指导和业务监管。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实行资质认证,必须持证上岗,定期参加专业培训。

二、必须向社会公示开展预防接种服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免疫程序、收费标准、接种流程、接种须知、咨询服务电话等相关信息,特别要明确公示免费提供第一类疫苗接种服务。

三、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一)人口资料:辖区内总人口数及15岁以下各年龄组人口构成资料;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建卡人数、建证人数;儿童流出、流入情况;幼托机构、学校数及学生人数。

(二)疫情资料: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免疫史等。

(三)接种资料:免疫规划疫苗应种人数、实种人数、接种率(包括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强化免疫、应急免疫、“扫荡”免疫)、未接种原因分析;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调查处理等资料。未实行以乡为单位接种的地区,还应掌握辖区内接种单位数量、分布、预防接种服务人员资料。

(四)免疫规划疫苗供应及使用情况。

(五)冷链设备及接种器材资料。

四、提出免疫规划疫苗的需求计划,每月23日前向县疾控中心报告下一月份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提前1个月逐级上报。

五、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开展或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保证预防接种注射安全。

六、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开展冷链温度监测,做好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七、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给予接种或补种。

八、预防接种门诊定期对责任区域内0-7岁儿童主动进行搜索、访视和管理,按规定及时准确开展常规接种率报告。

九、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

十、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

预防接种单位工作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实行预防接种日制度,实行按日接种,为辖区内适龄儿童与流动人口儿童开展常规免疫接种和业务咨询。

二、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预防接种实施。

三、本地户籍儿童出生1个月以内,外来儿童寄居3个月以上,建立预防接种卡、证。预防接种卡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证必须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入托、入园儿童可由托幼机构暂时代管。儿童居住地变动时要及时办理入册或注销手续。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的儿童必须到所属接种门诊补种后方可入学。

四、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需取得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护师)资格,并经过县级以上免疫规划知识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接种时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准参加接种工作。接种人员应主动向群众宣传免疫规划知识,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要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五、保持预防接种门诊清洁卫生,开展接种工作接种前后要用合格浓度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工作台与地面,开启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每次消毒应做好记录备查。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统计应种对象、发接种通知,准备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六、强调做到“三查七对”,即接种前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免疫卡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七、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规定浓度及合格配制时间的皮肤消毒液;已开启未用完的疫苗安瓿应盖上消毒的干棉球并冷藏,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废弃,整个接种过程应确保无菌操作,安全有效。卡介苗接种应设专室,暂无条件的应设专苗操作台,严防误作其他疫苗错种。凡符合接种条件的对象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所接种疫苗的效用、禁忌症、接种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

八、接种结束后须及时打卡打证。实行计算机管理的接种门诊,应及时将儿童接种信息上传服务器并作好数据备份。预防接种门诊每月统计上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预防接种人员岗位职责

一、参加接种的医务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熟悉和掌握《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掌握各种生物制品的免疫程序、性质、接种方法、途径、部位、禁忌症、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确保工作质量。

二、专人管理生物制品和接种器材、冷链设备抢救器械,作好领取、使用、销毁登记,各类生物制品按温度要求储存、保管并做好温度记录。

三、接种门诊医务人员,应行为举止端正,着装整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接种时戴口罩)、挂牌上岗,语气和蔼、微笑服务,视服务对象为亲人,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四、接种实施

1、接种前,应准备好消毒接种器材和抢救药品及器械工作。

2、家长带儿童接种证交登记台,登记人员要对受种对象进行接种前健康询问,有无接种禁忌症并进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儿童按上次预约接种疫苗时间进行登记接种,家长须持证到接种室,接种医生经过三查七对,核对接种疫苗时间无误时,取出相应疫苗实施接种,接种后微机员打卡打证,同时预约下次接种疫苗及时间,并观察30分钟后离开。

五、接种完毕

1、清点接种器材,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

2、打扫室内外清洁卫生。

3、开启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半小时。

4、每月做好报表统计上报工作。

安全接种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取得资质。

二、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必须遵守医德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

三、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严格掌握禁忌症实施接种。

四、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应查验核对接种对象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种类无误后予以接种,并做好接种记录。

五、预防接种服务人员所使用的疫苗必须是从合法的疫苗生产、经营企业采购,并按规定温度运输、贮藏的疫苗。

六、接种前应严格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七、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八、按照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接种剂量、方法和部位接种疫苗。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

九、疫苗接种统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安全盒,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用后毁型、消毒回收。

十、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如被污染的注射针头刺伤,应立即清洗刺伤部位,并采取其他处臵措施。

十一、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副反应时,应及时处臵,并按要求记录、报告。

冷链设备与接种器材管理制度

一、冷链设备的管理、保养、维修、监测应指定专人负责。

二、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和固定资产账目(包括冷链用各种设备说明书、合格证或检验单、到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等)。

三、设备到货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按规定的程序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验收与安装。冷藏车、普通冷库和低温冷库的安装与调试,必须由专业的制冷工程师承担。

四、设备应安装(或存放)在保持通风的专用房间内,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每台设备安装专用插座,不可与其它设备或电器共用插座。

五、对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运行状况进行温度记录,每天不得少于2次(上下午各1次),每台冷库、冰箱、冰柜都必须设有独立的温度记录本。

六、对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各式冷库每年保养2次;各式冰箱每年保养1次,每5年更新1次;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七、各式冷藏容器不可变卖、租借,不得存放与本单位疫苗无关的其它任何物品。

八、冷链设备的报废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按受种对象人次数的1.1倍准备注射器材。

十、自毁型注射器和普通一次性注射器由上级单位随疫苗一并下发,领发时做好登记。使用前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接种单位备好喂服脊灰疫苗的清洁小口杯、药匙。

十一、准备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1:1 000肾上腺素、自毁型注射器回收用安全盒及污物桶等。

十二、接种时严格执行安全注射。

1、接种前方可打开或取出注射器具。

2、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如被污染的注射针头刺伤,应按照有关要求处臵。

3、注射完毕后不得回套针帽。应将注射器具直接投入安全盒或防刺穿的容器内,或者用截针器毁型后,统一回收销毁。

十三、使用后的自毁型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实行入户接种时应将所有医疗废物带回集中处理。镊子、治疗盘等器械按要求灭菌或消毒后备用。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

一、疫苗管理人员应掌握疫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贮藏、养护等方面知识,并经过有关培训方可上岗。

二、疫苗计划

接种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每月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计划应包括疫苗的品种、数量、供应渠道与供应方式等内容;每年10月初前向县(市)区疾控中心报告下一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提前1个月逐级上报。

三、疫苗采购

(一)必须从合法的疫苗生产、经营企业采购疫苗;

(二)对供货单位进行合法资格验证,向销售人员索要供货单位法人代表签发的委托销售的委托书及业务员身份证复印件;

(三)接收或购进的疫苗应有法定的批准文号、批签发检验报告书、生产批号、有效期和生产日期;购进进口疫苗的,还应当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的证明文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四)接收疫苗或购进疫苗时,应查看疫苗的冷藏条件。在规定的冷链要求下运输的疫苗,方可接收;

(五)认真做好疫苗购进验收记录,切实做到票、账、货相符。购货数量、供货单位、购货日期、质量情况(温度)及验收人签名等。购进验收记录的填写,必须真实、完整,不可漏项,并妥善保存2年备查。

四、疫苗贮藏与运输

(一)应设有独立的疫苗贮藏室,与生活等区域分开;环境应卫生、整洁、明亮;设有相应的冷藏、防潮、防辐射、防鼠、防盗等设施设备,并达到疫苗贮藏规定的温度;

(二)拆零疫苗应保留原包装及标签,不得同其它拆零疫苗混放;

(三)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并按照失效期长短、进库先后,有计划地分发,分发时应按规定填写出库记录;

(四)报废疫苗需分开存放,并立设明显标志;

(五)运输疫苗时应使用冷藏车,并在规定的温度下运输,未配冷藏车的单位在领发疫苗时要将疫苗放在冷藏箱中运输,并达到疫苗贮藏规定的温度;不得向无冷运措施的领苗单位分发疫苗。

五、不得以科研、临床需要或者其他名义使用无批准文号的疫苗。

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第一类疫苗过期、失效、或因疫苗存在明显质量问题时,县(市)区疾控中心按照疫苗报废审批表内容核实疫苗数量、批号、原因等情况,按照上报内容进行登记、签字,对报废疫苗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统一销毁。

七、发现假劣疫苗或质量可疑的疫苗,应当及时报当地药监部门,不得继续销售、使用或作退、换货和销毁处理。

儿童预防接种证管理制度

一、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

二、全市各预防接种门诊统一使用省卫生厅印制的“儿童预防接种证”,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印制、或使用其它版式接种证。

三、预防接种证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设有产科接种点的医疗卫生单位,要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及时到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建立预防接种证。

四、预防接种门诊必须按规定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同时,做好其他适龄人群预防接种的记录工作。

五、户籍在外地的7岁及以下儿童居住本地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由居住地的预防接种门诊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簿),无预防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预防接种证。

六、接种单位对适龄儿童实施预防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做好记录。

七、预防接种证由实施接种工作的人员填写。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

八、预防接种门诊在儿童入托、入学时,应配合托幼机构、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时建立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者应给予及时补办。

九、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接种单位应在接种证加盖公章。

十、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应按照规定,将儿童基本信息、预防接种信息及时录入系统信息库,同时信息库中的接种资料要以书面形式进行备份。

信息档案资料使用管理制度

一、各接种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报告和归档保存管理工作。

二、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掌握本辖区组织机构、人口资料、疫情资料、接种资料、疫苗领发记录、冷链设备及接种器材使用管理资料、各类宣传资料、各级文件、培训及工作计划、督导、考核、总结等资料;大事记、卫生统计年鉴;经费资料等。

三、接种记录、疫苗领发记录、冷链温度记录、使用注射器材记录等各类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完整、正确填写,疫苗购进验收记录要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预防接种卡(簿)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

四、根据资料信息报告周期,按旬、月、年及时收集、填写、汇总上报包括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报表、针对传染病和基本工作情况统计报表、个案调查表、以及临时增加的其他报表。

五、统计报告的各种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并由主管领导审阅签字、盖章后报出。

六、各级文字资料需按时整理,装订成册保存,实行档案化管理;各类数据库资料需随时备份保存。

七、乡级及乡级以上单位根据资料数量,每半年整理1次,年底分类装订成册,建档立卷,登记编号。在本单位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妥善保管。

八、计算机要专人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九、应建立健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查询、使用制度。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查询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资料,应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十、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后,应对安装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的计算机同时安装能及时网络升级的正版杀毒软件。

十一、预防接种服务和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安装有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的计算机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或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十二、儿童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儿童预防接种卡由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保管,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由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长期保管。

十三、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应在完成每次接种的信息录入和上报后的当天,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电子档案进行备份,并妥善保存。

十四、儿童预防接种个案的基本信息未经儿童监护人同意,不得向其他人员提供。

十五、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应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资料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纳入档案管理。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臵程序

1、各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应在48小时内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部门报告,同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如出现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逐级向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部门报告并做好各种急救措施。

2、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和处理,在接到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事件的报告时,应立即逐级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属于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如一过性发热、一过性皮疹、局部红肿、硬结和明显的偶合反应,由预防接种门诊开展调查,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上报给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怀疑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同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上报给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开展深入调查,分析出现的反应与预防接种在时间上的关联性等,判断反应是否与预防接种有关,根据调查结果由调查组得出初步结论,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上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5、对出现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反应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在调查结束后由调查组撰写调查报告。

6、对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必须及时采取治疗、抢救措施。

第四篇:上墙制度

员工培训教育制度

1.目的

对企业所有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规定相应的岗位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素质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工作程序 2.1人员要求

具体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加以考虑。

2.2培训、意识和能力

2.2.1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的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检验员等,根据相应的岗位职责制定并实施培训需求。2.2.2新员工培训

a)企业基础教育:包括企业简介、员工纪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手册和产品加工制作基础知识等的培训。在进入企业一个月内,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

b)岗位技能培训:根据所在部门的岗位需求,学习作业指导书、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c)卫生知识培训,包括企业卫生规范、车间卫生要求和个人卫生要求等,由生产部门组织进行。2.2.3在岗人员培训

按培训计划要求,每年应对在岗员工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2.2.4特殊工种、关键工序作业人员培训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按政府授权部门的要求参加相关的培训,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2.2.5培训措施有效性评价

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现场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

2.2.6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保存员工的培训记录。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与生产相关人员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2.程序 2.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2.2、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卫生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2.3、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的健康检查,并保存相关记录。具体要求如下:

a)车间操作人员、检验人员、与产品有接触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临时健康检查。

b)对患有疾病及外伤人员逐级上报:出现有碍产品卫生的疾病或外伤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应自觉报告班长,由班长及时调整工作岗位。严禁患有以下疾病的人直接参与产品的加工,病愈经体检合格后并经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方可重新上岗。

c)每天班前卫生检查员检查工人身上有无可能污染产品的受感染的伤口。d)对于健康状况可能导致产品污染的工人应及时将有关情况汇报班长,车间主任将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汇报给生产部,由生产部评审是否存在可能污染的情况。

2.4、车间班长负责每日对进入车间的相关人员进行卫生检查,并填写《生产人员卫生检查记录》。

2.5、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本公司从业人员的健康查体工作。

2.6、人力资源部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并且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督管理。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进货管理,确保原料来自有合法资质的供货商,从源头控制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流入,特制定本制度。

2.工作程序

2.1索取相关资质证明

2.1.1查验供货商资质证明文件。对首次采购的供货商,应当索取并仔细查验下列证明文件:

a)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资质;

b)出厂检验报告和供需双方共同认可的第三方型式检验报告; c)进口食品需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供的检测报告;

上述相关证明文件应当在有效期内,并由供货商加盖公章。对上述证明文件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不准办理入库。

2.1.2索取并仔细查验食品质量证明文件。首次购入食品应当按食品种类和生产批次索取并仔细查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

2.1.3索取销售凭证。

2.1.4索取资料的管理。索取的上述文件资料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分类建档保存,档案保管期限为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二年。

2.2进货验证的要求

2.2.1对每批采购进货,供货方必须提供该批次货物的出厂检验报告、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具体执行《原辅材料验收标准》。

2.2.2如有特殊情况或特殊原料,供货方确实无法提供检验报告,企业必须按照有关标准自行检验,检验记录至少保存二年。

2.2.3库管员配合采购部对每批进货进行核对,做到物、证、帐统一,检验报告和物品名称、批次、等级等信息不一致者不予接受,退回供货方协调处理,并在进货查验记录和供应商评价记录中予以注明。

2.3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

企业应建立并保存每次的进货查验记录,对进货查验情况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以备质量追溯。

2.3.1记录内容。应当根据进货查验文件、凭证如实记录购进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进货日期等内容。

2.3.2定期查阅进货记录。采购部应当定期查阅进货记录,检查原料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并按先进先出原则使用原料。一旦发现物料超过保质期,立即通知仓库启动《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2.3.3记录保存期限。进货查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1.目的

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各有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保证生产作业操作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对半成品进行有效检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产品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2.工作程序

2.1生产计划的控制

生产部根据销售状况及库存报表安排生产,并向加工车间下达生产任务,均衡生产。

2.2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分为一般工序和关键控制工序。对关键质量控制点的严格控制见(HACCP手册)。

2.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 2.4人员控制

操作人员须经岗前培训,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技能要求和安全知识。生产操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应有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每天上岗前进行卫生检查。

2.5设备控制

生产车间要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检修,确保设备处在正常运转状态。操作人员负责正确使用本岗位的设备,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润滑。

2.6半成品质量检验

半成品的检验方法要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及时进行检查检验。

2.7环境条件控制

按本手册《防止食品污染管理制度》要求控制生产现场,确保生产现场的卫生环境满足要求。

2.8生产设备、设施清洗消毒

按本手册《生产设备、设施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要求,对生产现场的设备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确保生产设备设施的卫生满足要求。

出厂检验及检验记录保持制度

1、出厂检验是产品出厂前对其质量状况所进行的全面检查。公司实施严格的出厂检验及检验记录制度,逐批检验,严把产品质量关。

2、产品包装完工后,由化验员按产品标准要求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通知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检验项目任一项不合格,不得放行,由公司技术人员进行评审处置。

3、产品发货前进行出库检查,由仓库管理员依据出厂检验报告核对产品型号、规格、产品批号、合格证等,依据提货单核查发货数量、提货商、发货地址并检查产品的包装质量,全部符合方可发货。

4、品管部负责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抽样检验和编写出厂检验报告时,应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记录内容。

5、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必须取得化验员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6、本公司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产品的型式检验。品管部负责编制型式检验项目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7、出厂检验项目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的项目应保持一致。依据产品标准及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规定的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确认规定的检验项目均已完成,且结果符合要求后,出具《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对检验合格的产品,按规定进行包装、标识,入库、发货。

8、品管部负责化验室的管理,计量员负责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或校准。化验室应具备必备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依法经检验合格或校准,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9、品管部每年进行二次型式检验,同时进行比对测试,依据质检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与本公司化验室检测的数据进行实验室测量比对,当比对数据出现不符合时,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纠正。期间生产的产品,应送质检部门进行检验。化验员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

10、品管部负责按规定保存出厂检验留存样品。留存样品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的保质期,留存样品应保存在样品室。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

1.目的

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规定出响应措施,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2.工作程序 2.1报告 报告原则:任何员工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或越级报告涉及本公司产品的食品安全事故。

2.2报告程序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各部门应立即向质量安全管理负责人汇报,对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要立即向总经理报告,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2.3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要封存暂扣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产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分析、调查;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产品及其原料,应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按照本公司《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立即予以召回并销毁。

3.责任追究

3.1各部门负责人及公司领导必须保持每天24小时联络畅通,对无法联络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4.纠正与完善

如有事故发生,由生产负责人负责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品管部编制《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针对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如异常作业、操作人员缺乏培训等,由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并实施。

品管部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交事故发生部门备案一份,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事故发生后,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对本方案和有关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1、目的

为有效地召回已交付给顾客的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产品,保护顾客及消费者利益,防止不安全危害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工作程序

2.1召回产品的信息源,包括以下内容: 2.1.1顾客的信息反馈及投诉。

2.1.2官方公布被责令召回及法律法规的变化。

2.2仓库管理员根据相关的单据确定发生回收的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数量,根据发货记录迅速找出相关客户(确保100%),并报告营销部门。2.3营销部门确定相关产品目前所处的位置,并实施相应的产品召回计划。2.3.1产品正准备出运,应立即停止出运,并通知仓库隔离产品,准备召回回收处理。

2.3.2产品已出运或已到收货人手中,公司必须按以下方法召回产品 2.4产品召回或撤柜的处理

2.5对于撤柜的产品营销部应通知客户对产品单独存放,并标示清楚,销售商在未得到明确恢复上柜的信息前,不得擅自恢复销售。

2.6品管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撤柜的产品和撤柜信息进行分析验证,如果存在不安全,则通知营销部执行召回,如果不存在安全隐患,则由营销部门通知销售商继续销售。

2.7对因产品召回或撤柜而引发的与顾客之间的相关问题,由品管部配合营销部门与顾客协商处理。

第五篇:上墙制度

“五个日子”制度

一、党费收缴日制度

(一)党费标准:工资3000以下的按0.5%,3000至5000的按1%,5000以上的按1.5%,退休党员5000以下的按0.5%,5000以上的按1%。

(二)缴纳时间:每月最后一天向机关党支部交纳党费,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亲自交纳,可以委托其他党员代为交纳。

(三)预备党员从批准日算起当月开始交纳党费。

(四)对不按规定交纳党费的党员,党支部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的,按自行脱党处理。

(五)党支部每年公布2次党费收缴情况。

二、集中学习日制度

(一)党员集中学习日定为每月的28号。

(二)学习内容:是政治理论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学习党章党规、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精神、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市委、区委临时安排的学习任务。

(三)由支部书记或者副书记主持,每次学习做好学习记录;建立联系指导制度,负责做好活动的协调、指导工作。重点反映党员提出的意见和问题,建立奖惩制度,对无故不参加支部组织学习2次以上的,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诫勉

等相应处理,同时对因外出不能按时参加学习的,由党支部书记或其他党支部成员结对为其“补课”;由党支部定期、不定期对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查。

三、志愿服务日制度

(一)志愿服务日定为:每月15号,由支部组织,根据党员的特长、技能结合服务项目,组织开展服务活动。

(二)志愿服务行为规范:遵守国家法律、法令、法规,做文明志愿者;以自身的行动实践志愿者精神,把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人。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技能。廉洁自律,不以任何理由收取服务报酬。文明服务,维护志愿者的社会形象。服从安排,遵守志愿者服务组织的有关规章制度。

四、党员政治生日制度

党员“政治生日”是经党组织讨论同意批准的那一天,要求每个党员必须记住自己的政治生日。

五、组织生活日制度

(一)党支部组织生活日为12月25日,是党的组织生活会的一种形式,也是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分清是非、沟通思想、总结经验,统一认识,达到提高党员素质。

(二)支部组织生活会要坚持思想性、政治性和原则性,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同志的缺点和错误,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达到新的团结。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严于解剖,达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总结经验、统一思想的目的。

(三)支部书记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会议情况、检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整改措施等情况要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将整改落实情况。

组织生活会制度

(一)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

党员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可以采取支部大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党小组会的形式。究竟采取什么形式,这要以党支部的党员人数的多少而定。支部人数少,就采取支部大会的形式;支部人数多,就采取党小组会的形式。它与党小组会和党支部大会不完全等同,党小组会和党支部大会的内容很多,党员组织生活会只是其中众多内容之一。

党员组织生活会召开的时间:一般是每半年召开一次。并开展“一会五评”:个人自评材料、党员互评材料、支部讲评材料、领导点评材料、民主测评表。

(二)支部委员组织生活会制度

局党委班子成员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必须过双重组织生活。同党员一起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并相互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坚持“有话摆到桌面上”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增强政治原则性。在会上,对人对事要开诚布公,揭矛盾,摆问题,查根源,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达到统一认识、增强团结、互相监督、共同提高。

(三)“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是我党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组织生活制度。

“三会”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按时上好党课。全年召开4次以上支部党员大会,12次以上支委会,6次以上党课。

做合格党员的标准

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

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党支部书记主要职责

一、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大会;结合本系统的具体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决议,研究安排党支部工作,将党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大会讨论决定。

二、了解掌握本支部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力求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

三、搞好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代表党支部对本单位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等方面起保证监督作用。

四、发动党员完成各项工作、学习等任务,并起模范、表率作用。根据支委会的意见,对本单位业务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向行政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党支

部的政治核心作用。

五、检查党支部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和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按时向支委会、支部大会及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六、经常与支部委员和同级行政负责人密切联系,支持他们的工作,协调本单位党政、工、团的关系,支持群众组织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七、抓好支部委员会的学习,按时召开支部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加强团结,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

八、坚持“一岗双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持之以恒抓好卫计系统反腐倡廉和行业不正之风。

党员活动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

下载门诊手术室上墙职责、制度111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门诊手术室上墙职责、制度11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墙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 公司对安全生产统一领导,下设安全科,负责日常业务。安全科在分管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 各项目经理部也必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管理人员及各班组长......

    上墙制度[模版]

    一、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经理是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文明卫生、防火工作,遵守国家法令,执行上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劳......

    上墙制度

    各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1、质安部职责: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宣传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制定定期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方针目标,并负责贯彻实施;协助......

    上墙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医院实行院、科、班(室、组)三级防火责任制。医院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科室、班(组)确定一名防火治安员。医院成立义务消防队(护院队),以应对各种突发事......

    上墙制度

    病理科工作制度 1、病理科以完成病理诊断为首要工作任务,包括活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等,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 2、病理科按《规范》配置科内人员,分为技术组和诊断组,分工明......

    上墙制度

    电气运行工岗位职责 1.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负责全厂设备的运行、检查、维护管理工作。 2.组织对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工作,定期巡视配电室、变压器、线路、接地装置、漏电保......

    上墙制度

    安全例会制度 1、每月30日上午对全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下午在会议室召开安全生产协调会,对上月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月安全工作作具体安排。 3、针对生产过程中集中暴露出主要安......

    上墙制度[合集]

    市立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目录行政职能后勤管理一、 院办公室工作制度 二、 总务科工作职责 三、 医务科工作制度 四、 医务科主任职责 五、 护理部工作制度 六、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