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舆论监督视角下的反腐倡廉
山东科技大学政治学基础 结课论文
舆论监督视角下的反腐倡廉
摘要 衡量一个政府优劣最重要的标准是办事效率和清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力大为增强,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近年来我国暴露出的官员贪污腐化和外逃问题,在有的地区和部门已经相当严重,如果不加以重视,社会的大量财富必将集中在许多贪官污吏与其亲属的手中,社会矛盾将会激化,国力就一定会日益衰落,势必影响我国社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舆论监督有其自身具有的独特功能,通过表达真实的民意,使权力受到民意的约束,从而克服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已成为当代社会监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重视发挥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中作用的最大化,对我们党的建设意义巨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巨大。关键词: 舆论监督 反腐倡廉 社会主义建设
正文
自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几十年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当今社会贪污腐败问题频发、大批高官相继落马,在共产党的队伍中有极少数人抱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享乐主义还有部分人在权利和欲望中迷失自我,侵蚀共和国的根基,“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1],我们必须予以重视。近年来党和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把反腐倡廉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红头文件加以整治,如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
山东科技大学政治学基础 结课论文
深入对腐败问题的认识
明确腐败问题的途径,深入剖析腐败问题的根源,对腐败发生的根源、途径整个过程都有全局的了解,才能“从源头上根除,在途径上斩断”,彻底解决腐败问题。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聚和丰富的产物,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封建残余意识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虽然新中国建立已半个多世纪,但封建社会的利己动机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思想残余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以致有些党员干部因迷信金钱万能和权能通神而陷入腐败之中。
因此,腐败的根源归根结底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先期教育问题。教育对一个人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早期的教育中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伴随一生。教育问题存在两个阶段,山东科技大学政治学基础 结课论文
腐败滋生的两个根源,前者是主观因素,后者是客观因素。避免造成主观的腐败一方面要端正对当代学生的教育,净化教育体系,还学术教育一片乐土,避免校园教育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如某些大学中的学生会等学生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变成一个“微型官场”,使学生过早的形成了官本位思想,功利思想严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服务人民、做人民公仆的意识。以防止被腐化。如果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党员干部先进性教育的活动基层能够进行实质性的落实,一定会取的非常显著的效果。对于客观因素,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最容易在这里取得效果。因为客观因素不涉及体制上的东西,比较容易操作和实施。如从法律上增加媒体的独立性,避免政府权力对媒体的干扰压制;增加政府运营的透明度,为公民、媒体监督扫清障碍;提高公民对政府运作的监督意识等等,这些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当前形势下,中央也就反腐倡廉工作提出的一系列加强教育、健全法制、强化监督、深化改革的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反腐倡廉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舆论监督的优势
舆论监督因其自身具有的独特功能已成为当代社会监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通过表达真实的民意,使权力受到民意的约束,从而克服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在我国现阶段,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等现代传媒,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
山东科技大学政治学基础 结课论文
其具体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成本低。舆论监督的社会成本最为低廉。这是因为,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本身都存在,现阶段中国的媒体在市场化运作中实现了自负盈亏,自我消化了社会的监督成本,无需专门投入。这是对社会的一个贡献,也是媒体赢取人民信任、获得经济回报的正当渠道。另外个体的上访,国家也只是附设一个接待机关而已。而监督机关的监督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要聚集相当数量的精英人才。
2.便捷迅速。发达的舆论监督体系可以在几个小时或数十天内即可产生舆论效果,干预非常迅速,这是现代舆论监督非常显而易见的优势。对于报纸,今天的事情明天就可以见报;对于广播、电视等媒体,可以做现场直播,新闻记者可以现场实录,形成“铁证”。
3.具有威慑力。与其他监督形式特别是法律监督相比,舆论监督具有非直接强制性,但舆论监督同样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不怕通报,就怕见报”,舆论监督在各阶层尤其是政府及商业部门中立下“虎威”。
4.预防作用。舆论监督主要针对国家政治生活或社会生活中的不良行径。虽然舆论监督不像法律监督那样具有直接强制性和制裁性,但也能较早地发现不良行径,及时地制止危害社会公德的丑恶现象发生。“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已经对贪污腐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舆论监督是依法行政、从严执政的重要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舆论监督的作用日益彰显。加强舆论监督,有助于吸引广大群众参政议政,增加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
山东科技大学政治学基础 结课论文
民主化与科学化;有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强立法执法工作,促进民主治国和依法治国;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但在实践中,我国舆论监督遭到抵制和对抗的现象比较普遍,其应有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从根本上来说,与我们的舆论监督体制有关,即舆论监督在我国大多要得到官方的事先认可。这种舆论监督的权力背景,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扩张,进而使得公民的权利流失。基于此,我认为,在我国实施舆论监督,必须妥善处理好舆论监督与党的领导、舆论监督与立法权、舆论监督与行政权、舆论监督与司法权以及舆论监督与名誉权的关系,改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介的直接控制为间接监控,以防止舆论监督过程中自上而下的各种权力干预,避免新闻媒介的批评和监督具有行政和司法的功能,从而保持新闻媒介独立负责的地位和作用等等。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健全政府公示制度,增大政府权力运行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3]。监督的前提在于知情,最大限度地拓宽与群众交流的渠道,是舆论监督开展基础性工作的重点。
2.完善舆论监督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的保护机制,使舆论监督有话敢说、“有丑敢揭”。刚刚开通的胶州湾跨海大桥,为了赶进度,尚未完工就已经开通,置行人安全于不顾,可率先曝光的却是中央电视台,而不是尽在眼前的地方
山东科技大学政治学基础 结课论文
电视台,其中的渊源耐人寻味。
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从严立法。贪污腐败是危害国家、危害民族的行为,包庇腐败的行为更应从严处罚。
4.提升舆论监督品牌效应,形成良性发展,提高舆论监督的良好形象。
权力不受监督必然会被滥用,舆论监督是揭发政府体系中的不作为和不法行为,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也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民主的必要环节,实行舆论监督是一个制度化进程。“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还比较严峻”[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胡锦涛明确指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包括消极腐败在内的四个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因此,我们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
山东科技大学政治学基础 结课论文
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5]。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2] 叶战备.权力制约视角下的舆论监督[J].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篇: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舆论监督
中国网络舆论的分析与引导
近期发生的众多社会事件中,我们总能听到来自网络的声音。从小悦悦事件里谴责路人,责问良知到郭美美事件中捍卫正义,探求真相,网络舆论似乎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事件的当事人,捍卫社会的良知与伦理。然而八毛钱事件和公务员打骂父母事件又充分暴露了网络舆论存在的集体理性缺失,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轻易做出与现实不符的评判,结果对事件当事双方都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因而初步看来,网络舆论的影响好坏不一,绝非一两句话可以说清其是非利弊,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舆论的定义为公众的意见或言论,自古以来始终指人们对某些事件或人物的评价与看法。而作为伴随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重要分支,网络舆论相比传统舆论又因其形式而具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三点:一是由于互联网实现了全国覆盖,网络舆论突破地域限制,事件中的舆论来源范围大幅增加,发生在广东某县城的事件可能会引发全国的关注与评论;二是由于网络的非接触性和非真实性,使人们参与评论无须对当事人承担道德责任,因而道德伦理制约束缚减弱,个人主观好恶影响增强,舆论导向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容易出现偏差;三是由于网络舆论主要依赖于网站或贴吧提供平台,而其规模又直接决定了对整体网络舆论导向的影响比重,故而主要网站或贴吧管理者掌握的审核权直接决定了网络舆论展现出来的最终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左右网络舆论的方向,从而使网络舆论存在发表非公平性和主流导向的可控制性,使实际公众舆论与所谓的网络舆论间存在不一致。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这里我们做如下定义,将来源群众自发的言论或看法定义为民间舆论,而将政府出于有目的引导而发表的言论定义为官方舆论,并且我们所探讨的网络舆论是指针对社会问题的而非一般娱乐八卦之类的,并且主要由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两者构成,在后面我们会就两者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
诚然现代信息技术为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技术支持,然而网络舆论内容和影响的形成却有着更多的社会学主因,为此我们首先将就网络中的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起因和现状从社会学角度分别进行探讨。
社会学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是社会互动论,其突出强调了人是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生物,社会秩序和发展是人们互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试图用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过程去解释社会现象。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微观视角去理解网络舆论中纷繁复杂的个人看法和态度。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自然会用自己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思维和视角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看到事件的不同侧面,形成不同的看法。比如在温州动车事故中,我们既能看到有网友对事件中死难者的同情与关注,也能看到有网友对事故起因和责任人的追问,对政府处理态度既有肯定赞赏的,也有质疑不满的……不同的社会地位、教育程度、思维方式决定了网络舆论中每个人都有自
己对事件的评判和看法,同时网络舆论特有的非接触性和虚拟性又有利于人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多样的网络舆论形成提供了丰富的个体看法作为来源。
社会学另一个重要视角社会冲突论则从宏观的角度给官方舆论的形成和主导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释。社会冲突论强调社会不是一个均衡、和谐的有机体,各个部分就其基本关系来说是相互冲突的,社会秩序来源于强制与妥协。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一种,同样反映了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而历史上不乏有人运用舆论造成有利于已而不利于对方的形势,使舆论常常成为革命或**的先导。18世纪席卷欧洲的启蒙思想运动,19世纪和20世纪初输入中国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以及其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都是舆论对社会秩序和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例子。故而统治阶层为了维护政治统治,保持社会稳定,必然需要对舆论进行控制,把握其发展方向。网络舆论中官方舆论很大程度上正是出于这方面考虑,利用其专政特权操控主流网站贴吧获取主导权,增加正面报道规避负面效应,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向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比如在汶川地震事件中网络基调是为逝者祈福为灾区加油,从而有效地凝聚全国人心,减少天灾带来的社会动荡与恐慌。而对抗灾中地方政府作为的网络报道也多是亲临一线指挥,为抗灾不顾家的正面典型,而对玩忽职守、遇灾自保的官员讳莫如深,从而使网络舆论整体向有利于巩固政府在群众中的正面形象的方向发展,避免激起民愤引发**。故而网络舆论中官方舆论与民间舆论的地位不平等性恰在一定程度上恰是各个部分强制与妥协造成的。
然而我们也能看到呈现在网上的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并不总是格格不入,相去甚远的,在很多时候还是相一致的,这一点恰好能佐证社会功能论的看法。该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秩序来源于各社会部分功能上的耦合。同样是汶川地震事件,尽管民间舆论中存在批评政府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和揭露地方政府的不作为的声音,但主流的还是与官方舆论相一致,很多网友都是自发地在个人空间和博客上以各种方式表示对灾区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对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是褒多于贬。因为从互动论来说,社会各个部分之间并不总是对抗,更多时候是处于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官方舆论能够及时权威地发布损失程度和救灾进展,而民间舆论也能使政府了解人民的疑虑,及时给出解释、消除误解,从而实现双方良性互动,减少灾难影响,保持社会稳定的共同目标。由此可见,网络中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两者都是网络舆论不可偏废的部分。
马克思说过,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有好的方面必然也会有不良的一面。网络舆论也是如此,它的存在自然也会对社会的运行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社会学的同学考虑如何才能做到趋利避害,尽量实现正面效益最大化和负面效益的最小化。当然在此之前先让我们分析下网络舆论对社会究竟存在哪些影响。
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网络舆论使公众对事件的看法更加自主多元,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舆论力量。在网络舆论出现之前,人们获取事件的信息渠道非常有限,从最早的口耳相传,到近代报纸和广播的出现,人们始终无法直击事件本身而只能从他人或有关媒体处了解事件的概况。而这些媒介要么存在先入为主的主观倾向,要么容易被人操控歪曲真相。再加上传统舆论传播渠道在空间上的局限,人们要么难以了解事件真相要么甚至根本不知道事件的发生,因而传统舆论存在参与度小、单向灌输以及易于操控等局限。这样的局面直到网络舆论的出现才被打破。网络舆论完全不受空间的限制,并且使评论来源大大扩展,通过比较各方对事件的描述有利于所有人都可以对事件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在传统舆论中,分散在各地的人们往往只能被动选择接受舆论看法或不接受,却很难对主流舆论产生影响。而网络舆论真正实现了个体与舆论之间的双向互动,人们既可以认同主流舆论,也可以向全体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寻找共鸣,从而对主流舆论发起挑战。当然最具意义的一点是传统媒介对舆论的绝对操控被打破,尽管官方舆论仍在主导网络舆论的走向,然而其始终无法完全覆盖其他不同的声音。尽管应该承认这些舆论中有些是错误反动的,但不一样的舆论至少有利于启发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事件本身,对主流舆论持理性批判态度而不是一味被动接受,从而使网络舆论成为相对独立的力量而存在。从对三鹿事件持续关注使真相水落石出到最近对保障校车安全的舆论呼声促成校车安全条例的制订,从我爸是李刚中一边倒的舆论迫使其道歉到对山西公务员第一名被拒事件的关注促成当地领导被追责……众多事件说明了相对独立的网络舆论对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必须认真对待并正确引导鼓励的。
正如网络舆论对众多事件产生越发重要的影响,其为政府同样提供了新机遇来促成其更好地保持与群众的有效联系。首先网络舆论因其非接触、非实名和覆盖广等特点,使其舆论最大程度上可能代表全体人民的真实感受和关注方向,从而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很好地了解群众真实想法的渠道。因此我们可以看见不少中央机构和地方政府都纷纷建立门户网站,设立社情论坛,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听取百姓呼声,了解人民愿望,从而及时作出相关决策处置在前,避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形成。其次网络舆论对政府作为往往也会格外关注,直接加强了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前不久三公经费的公开过程中,网上公众对各部委公布数字的质疑以及对迟迟未公开部门的不满都在无意中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这表明网络舆论相比传统的上访和写信往往更加方便可行,从而使监督权有了更可操作的方式,从而能对政府提高效率、廉洁奉公进行有效鞭策,从财政收支公开到重大事项社会公示等政府举动都是对这种监督的回应。最后网络舆论中形成的官方舆论也为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开辟了新路径。在过去,官方言论总是给人以严肃刻板、不近人情的印象,虽然保证了言论的准确性但难免使群众与政府间产生距离感。网络舆论相对宽松的文字格式要求则为政府摆脱公文束缚,以更加家常亲民的方式进行交流提供了可能,在不少的政府官方网站的论坛中,“大叔”、“小伙子”等日常称呼已经屡见不鲜,而“我们会很快答复,谢谢你的意见”也已取代了
“请联系XX部门代为答复”的固定模板。正是通过这样网络提供的这种更为自由随意的方式,官方舆论才能更加自然地引导整个社会舆论走向,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也才能更好地由对立走向亲密,由猜疑走向理解,大大减少维稳成本,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
社会上认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而参与网络舆论对人的社会化尤其是政治社会化会产生重要影响。对于我们广大学生,通过浏览网上评论可以认识他人是如何看待某一事件,在批判比较众人的看法过程中,他们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会被我们尝试模仿并付诸实践,并在多次与实际情况和大众舆论相参照后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有助于政治参与能力的养成。并且网络的虚拟性又保证了我们在锻炼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身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而从社会互动论的微观视角来说,一个个具备基本政治修养的公民正是保障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参与一定的网络舆论实践,我们或许才能更好地正确行使我们的政治权力,履行政治义务,推动自身社会化的完成。
当然以上诸多正面影响都是建立在网络舆论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的前提下。然而事实也证明,网络舆论也很容易成为引发社会**的导火索。例如在新疆七五事件中,某位未被玩具厂录用的员工捏造了一篇名为《旭日真垃圾》的帖子杜撰出了旭日玩具厂五名新疆人强暴两名少女的事件,而正是这篇帖子,激起了厂内对于新疆人的敌视情绪,最终导致了斗殴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说韶关旭日玩具厂的斗殴事件是一篇不负责任的帖子引起的,而随后该事件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和引发的争论则直接导致了远在西北新疆地区的民族矛盾迅速激化……一篇帖子以及其背后的网络舆论威力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这便是网络的虚拟身份和全面覆盖带来的不良影响。尽管虚拟身份对于我们学生有利于大胆参与事件评论锻炼能力,但同样也会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传播虚假消息误导群众,操控网络舆论走向,激发社会各种矛盾,对社会造成直接现实性的破坏。然而网络舆论走向错误除了一些不法分子的阴谋利用因素外,很大程度上也与广大群众在网络上表现出的集体无意识有关,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人云亦云。因为目前拥有独立理性思维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在某些所谓“权威”面前往往会放弃自我判断而选择依附。在日本3·11大地震后,网上突然有人称吃加碘食盐可以有效避免核辐射,成功利用了人们对核泄漏的恐惧操纵舆论走向,引发了荒诞的抢盐**,最后还是在政府请核专家出面澄清并作出承诺后方才制止。然而学生发现,在这次抢盐大军中并不缺乏高教育水平的人群,然而在强大的网络舆论面前他们也失去了起码的判断盲从了主流,可见网络舆论中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之大。由此可知,当网络舆论失去理性判断能力后必将会对社会造成极其重大的危害。
正是出于对网络舆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顾虑,政府往往会加强官方舆论引导而对民间舆论多少加以限制。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分寸失当,操控
过严,结果事与愿违,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比如在网站留言和论坛帖子审核中只通过正面歌颂的言论而对反应负面问题的言论则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由予以屏蔽,给人营造一种政府受群众热烈拥护,完美无缺的假象。更有甚者,有的政府官员甚至向媒体记者提出”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质问,直接导致了群众与政府的对立。上述粗暴的引导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而只是会最终被人披露揭发,使政府处境更为尴尬。创新社会管理,绝不是对网络舆论加以这种不分良莠的粗暴管理。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而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走向也正是我们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通过对社会学的浅显涉及,学生心中认为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关社会群体和组织共同努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也绝不仅是政府的职能,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的义务。为此,学生认为促进网络舆论良性发展实为一项多方参与的系统性工程。
首先学生认为政府在这过程中需要始终发挥主导作用,但绝不仅是指被动监管,而更多是要主动引导。以往动辄查封论坛、追查来源的措施显然不可取,这样既会侵犯群众的言论自由权和批评监督权属违法行为,又容易显得政府心中有鬼加剧信任危机。为此,学生认为政府应转变传统刁民思维,适当放宽对网络舆论的限制,将其视为反思自身行政得失的一面镜子,从而有效地提升政府形象、化解信任危机。例如温家宝总理在新华网上直面广大网友,回答有关问题的举动在网络舆论中就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为政府形象加分不少。其次政府也必须利用其掌握的主流网站和论坛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运用官方舆论来回应有关质疑,反驳各种谣言,而不要等到网上质疑声一片时才出面解释。从一系列矿难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网上官方舆论发布越是及时,人们对其就相对越是信任,反之则越发失去引导作用。当然我们也需要加强有关网络舆论的立法工作,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公民合理权利,同时另一方面也能为打击意图破坏、故意滋事的不法分子提供法律依据。总之,对于网络舆论政府是宜导不宜堵。
同时作为网络舆论兴起的直接受益者,广大群众同样需要以实际行动来维持其正常的秩序。一方面群众需要保持理性,在众多舆论中注意比较甄别,在难以判断时要倾向于官方舆论的说法;另一方面群众也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避免出现个人主观臆造和言论受情绪冲动影响的情况。而要站在客观立场依托事实发表看法。除此之外,一个比较成功的做法就是由非政府的相关人士组成辟谣小组参与帖子留言的审核。新浪微博辟谣小组就是不带官方色彩,对网络上流传较广的帖子进行审核,对发现的谣言及时考证并予以揭示真相。由第三方出面辟谣实现了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及时遏制谣言的传播,纠正网络舆论的错误走向,同时又使政府监督退居二线,减少直接干预可能带来的猜忌,也能发动广大群众参与辨别谣言,提升甄别
能力。当然目前这种形式的辟谣小组规模尚小,但学生认为这应当成为群众自发维护网络舆论秩序的有效办法加以推广。因而,在推动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中,广大群众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说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主要媒介对舆论操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像电视、广播、报纸等不在对人们的看法产生影响。因而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我们虚拟网络中采取措施,同样也可以借助这些传统媒体在现实世界里加以影响。虽然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较广播、电视更快更广,但人们往往还是会习惯关注报纸电视上的看法作为参考。为此,官方舆论不仅应当出现在门户网站上,同时也应当在报纸和电视中有所体现。例如在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中,政府除了在网络上第一时间通报损失情况,确定事件性质外,还在电视和报纸上及时跟进,深度报道:在报纸上我们能看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各方对事件的态度,而电视上则专门播放事件纪录片以真实的镜头给人以直观的印象。随后在网络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舆论的主流都一致谴责暴力事件的发生,而这种正确的走向正是有着来自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全面客观的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因而实现网络舆论的良性运行,也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中的作用与影响。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启迪民智、交流看法、督促政府,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用得不好同样也会导致思想混乱、谣言四起、政局不稳,造成社会动荡、人心惶惶,破坏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路线。然而尽管仍然处于初期尚不成熟,网络舆论毕竟是时代孕育的新事物。为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对其加以引导,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决不是如何加以控制并遏制。或许唯有摆正这种心态,网络舆论才会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良性发展吧。以上是我对网络舆论及其引导的一点分析和看法,学生不才,文中多有偏颇之处,希望老师能够多多指正。
第三篇:浅析反腐倡廉舆论监督必要性及其新途径
浅析反腐倡廉舆论监督必要性及其新途径
[摘要]: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党组织各级干部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利益诱惑”,因而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新形势、新背景下,加强对公权力行使者的权利监督是规范权力行使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树立良好党风党纪的历史任务,是我们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当前社会形势为背景,简要分析反腐倡廉舆论工作的必要性,并对新环境、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舆论监督工作新途径进行粗略建议。
[关键词]:反腐倡廉舆论监督必要性新途径 新世纪的党面临着两大严峻问题:一是如何卓有成效的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更好的驾驭市场经济;二是如何防腐拒变,开展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反腐倡廉问题,在新形势下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解决腐败问题最根本途径,预防工作中做好对腐败行为的舆论监督工作成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第一步。
一、反腐倡廉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一)腐败问题的特殊性决定舆论监督成为第一抓手
众多周知,我国大多数贪污腐败问题都是经查处后才为大众所知晓,真正能做到主动自首的微乎其微。因而,这样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的腐败问题存在着隐密性强的最大特征。面对这样的隐密性,如何更加有效的发现腐败行为成为思考的重要
问题。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腐败行为具有隐秘特点,但在群众的眼里任何事都会有更加清晰的鉴别。因而充分发挥群众舆论在反腐败工作中的监督作用,要让舆论监督成为反腐工作的“警报器”、“千里眼”、“顺风耳”。舆论监督,为隐秘的腐败行为形成了一道有力的防治墙,既能做到事前的“威慑防御”也能实现事〃〃后的“举报治理”,从而真正发挥了群众舆论监督,达到了“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根本目标。
(二)舆论监督的本质特征决定其在反腐败工作中成为必要
1.公开性。公开是实现监督的必要条件,没有公开就谈不上监督。现在有的部门、有的人员害怕行为被曝光,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害怕公开。而舆论监督的最大特征在于面对大众的揭发、揭露的公开性,无论是谁,只要知晓腐败行为就可以对其进行检举揭发,并形成有力的舆论监督网络,让腐败行为无处可藏。
2.广泛性。舆论监督是一种群众合力,并非哪一个人、哪几个人的力量。舆论监督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而其具有不可比拟的群众参与广泛性。这样的监督特点,使得在新形势下对腐败行为的监督具有全方位、立体化,使得监督的力量更加有力、有效,这样的监督网络体系也有利于形成有腐败必有监督,有腐败必有举报的良好局面。
3.及时性。舆论监督的最大参与者是媒体,媒体舆论的特点在于对于事件的及时报道。因而,舆论监督具有极强的及时性。这样的监督特点,使得腐败行为能够一经发现就得到揭发,这样的及时性也对惩治腐败行为形成了快速、高效的工作态势,使惩治腐败工作有速度、有高度。
二、反腐倡廉舆论监督新途径
(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辟网络反腐新局面。
无论是“天价烟局长” 原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的落马,还是因为网络举报而被查出的原湘西自治州州长杜崇烟,每一个网络事件“咎”出的腐败者都在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号:短短数年,网络反腐从无到有,从风生水起到渐成气势,网络反腐越来越深入人心。不得不承认,网络反腐是个好东西,因为它拓展了反腐渠道,网友通过网络举报,是一种最经济、最便捷、最互动和最保密的方式。唯有通过开通网络反腐平台,才能让民意得到最真实、最集中、最民主的表达,才能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真正体现民意。因而,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反腐工作中开辟出新的网络反腐新局面成为新时代、新时期、新技术下的新途径。
(二)大胆开通举报电话,形成日常反腐新景象。
作为现代社会通讯主要工具,电话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在反腐倡廉工作中,通过设立举报电话成为惩治腐败行为的有力途径。举报电话的开通,不仅形成了反腐工作有力渠道,同时还对群众的诉求表达有了保证,是民主反腐的集中体现。此外,举报电话的使群众诉求得以表达的同时还对贪污腐败者形成了一种日常威慑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腐败行为的出现,是日常
惩治腐败的有力措施。
(三)勇于设立反腐论坛,提供百姓诉求新渠道。
论坛,是新社会下个人意志表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设立反腐论坛,定期的举办论坛活动,通过交流、互动的论坛形式既可以形成百姓反腐诉求的新途径,同时也是对反腐工作的又一创新。论坛的开设,使得群众的意见可以定期得到表达,使反腐信息得到及时交流,同时也可以使得反腐工作得以定期公示,从而进一步接受群众监督。因而,反腐论坛的设立,在拓宽反腐途径和渠道的同时,使得反腐工作能够更加及时、高效的开展。
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预防和遏制腐败的重要途径。舆论监督就是“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为党和政府说话”,既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也是党和政府借助新闻媒体解决自身一些存在问题的方法,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端正态度,正确对待舆论监督;要转变观念,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善于运用舆论监督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以“请人打扫卫生”的姿态,虚心听取新闻媒体所反映的意见,认真改进工作。各级纪检、监察和政法部门要大力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特别是新闻媒体在监督工作中受到阻拦、记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要支持他们开展工作。使新闻媒体能更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不断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第四篇:制度执行力视角下的高校反腐倡廉路径新探
邹雄伟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66000)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反腐倡廉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反腐倡廉制度日益丰富,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但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还不够到位,制度的执行力还有待提升。本文从制度执行力的视角,在窥探其在高校反腐倡廉活动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目前我国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执行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全新的视角探讨提升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路径。
关键词:制度执行力;反腐倡廉;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072-03 党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不仅要完善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还必须要不断地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实践证明,构建反腐倡廉的惩治和预防体系也必须重视和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制度执行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在党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目前我国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制度执行力不够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一、制度执行力及其对高校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一)强化权责意识和角色认知
每个人都处于既定的社会地位中,而他在该地位上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即为角色。角色认知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尤为重要,制度的执行者是否扮演正确的执行角色,直接关系到制度执行过程的顺利与否和执行结果的理想程度。而制度执行力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角色认知的深浅,到位的制度执行力不仅有利于强化制度执行者的权责意识,还有利于其提升自身的角色认知。在高校反腐倡廉的过程中,制度执行力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高层领导人是否主动投身反腐工作,纪律检查部门是否积极履行监督教育职责,而这些都会直接影响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结果。高校在执行反腐倡廉制度的实践中,很大一部分人对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并不清楚,未能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担当应有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反腐制度的执行力,可以改变目前高校工作人员自身角色定位不清的问题,强化其权责意识和角色认知能力。
(二)确保反腐倡廉制度的有效性
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切实有效地提升反腐制度的执行力,提高制度的时效性,是当前我国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任务。制度执行力是科学合理制度设计须考量的因素,是制度内容的延续,更是制度本身的要求。制度效用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如果执行不力,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毫无现实意义。事实表明,目前我国高校的一些腐败行径尚未得以清除,某些领域中的腐败问题还相当严重,这大多与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有关。只有将制度执行和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反腐倡廉才能够不断深入前进。执行力是优越制度的生命力所在,有效的制度执行力无疑是反腐倡廉的利器,是反腐倡廉制度有效执行的首要保证。
(三)培育优质的反腐倡廉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约束作用。在高校反腐倡廉的过程中,反腐文化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反腐工作的态度和价值取向,而这又进一步影响到高校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在高校,影响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第一,领导对反腐倡廉的重视程度、制度的执行和监督部门对制度的敬畏程度;第二,高校教职工对待反腐的认知程度和态度。其中后者对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反腐倡廉的制度文化又直接影响教职工的思维判断和价值取向,进而影响其对待反腐工作的态度和行为,这将直接影响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和执行结果。因此,提升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优质反腐倡廉文化的培育,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制度文化环境,而这又将反作用于制度执行力,促进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主要成效
长期以来,全国各高校深入贯彻实施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瞬息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校情,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制度,有效地遏制了腐败向高校蔓延的趋势,建构了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氛围,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效。
(一)高校反腐制度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先后修订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起来,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2008年,党中央出台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是关键。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出台,作为现代大学建设的顶层设计,该实施规划提出的政校分开,教授治校,体制改革等战略方针,为高校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新颖的方式和有益的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败道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一系列规章制度、实施意见、指导方针的出台为高校行之有效的廉政制度框架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内涵日益深化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尚缺乏独立的、专门的高校惩治贪腐的制度规范。这一时期,约束高校党政领导的治校行为大多是工作规则和制度通知,这些规定普遍具有条文性、宣言性的特点,没有具体执行的措施,而且过于笼统,界定模糊,形同虚设,致使其欠缺有效的威慑力。条文规定的实用性不强直接导致了监督缺位,制度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监督效果。为此,1998年,中央中央颁布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明确了高校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建立了反腐倡廉的领导机制和工作制。此外,中央中央还建立健全了收入申报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会计委派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清晰地界定了高校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了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能做,强调了违法制度规定的后果。
(三)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高校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制度反腐为核心的惩防体系建设。相关的制度、规定、方针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全,层次分明,内容齐全,逐步完善。高校运作中不论是决策行为、办学行为还是管理行为、监督行为都有了完备的制度作为标准和依据,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约束面广。针对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各高校始终坚持重大决策公开,财务状况公开,热点问题公开。涉及干部选任、招生考试、教育收费等重点内容,各高校制度实施程序规范。围绕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教育部门制定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目录。有了廉洁自律的党政领导,有了民主决策的党委集体,在健全的制度框架内,高校的管理运作有序开展。
三、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设计缺乏可操作性
首先,制度的中主体不明确。一种制度的产生不仅仅只需要制度遵守者的参与,更需要制度制定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的参与。目前我国高校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中,制度的制定者很明晰,但是制度的执行者、监督者以及反腐倡廉绩效的评价者并不明确,导致高校的反腐倡廉实践中,虽有制度,却无执行;虽有参与,却少奖惩。
其次,制度的设计内容可操作性差。许多高校现行的反腐倡廉制度实质上是对上级要求的一种敷衍,原则性强、内容空洞、要求繁琐却又缺乏时效性已成为通病。目前各高校出台的反腐倡廉制度大体相像,如各高校下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体系具体实施办法》中,只提出了各高校应该怎样去预防和惩治职务犯罪,但是,每个高校的情况不一,怎样在各高校中去实施这一规定,并没有明确提出来,导致了制度的制定与高校反腐的实际不相吻合,影响实施的具体效果。在制度的边界上,更多的是“原则上”、“一般情况”以及“其他情况”等词汇,模糊的边界增大了执行的弹性。此外,“人情大于规范”的现象在高校很是盛行,尤其是一些手握权力或者对学校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老学者和老教授们几乎对本校的反腐倡廉制度免疫,而大部分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在设计时并没考虑到这些,使得制度上出现了真空。
(二)制度的执行监督力度不足
一项制度能否得到切实的执行和贯彻,不仅取决于制度的完整性,对制度执行者的监督和奖惩也十分重要。目前,我国高校的反腐监督主要有高校的纪检监察机构来完成,而高校内部的监察机关难以有效地监督校长和书记,因为校长和书记本身他们往往是厅局级,甚至省部级。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监督权限,他们不在高校内部的监察机构监督的范围之内。同时,由于这种行政化的等级,从校长到院长、系主任,到普通的员工,等级森严,行政距离过大。有些领导干部不愿甚至不屑于下级的监督;一般的教职员工基于对自身工作和生活的考虑,不愿对领导或同级人员的腐败行为进行监督和揭露。外部监管的缺失和内部监管方面的疲软,造成了很多高校对腐败问题监督的乏力。此外,纪检部门本身由于人数少,缺乏专业性的培训,往往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有的干部或专职监督人员存在着不主动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甚至不敢监督等现象。
(三)惩处力度偏弱导致“寻租成本”较低
人的自利性直接导致了社会生活中“寻租”现象的发生,从而滋生腐败。经济学认为当“寻租成本”高于“寻租收益”时,理性人将减少寻租行为,那么腐败发生的机会就会减少;反之,则增大。目前高校腐败问题之所以频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的“寻租成本”太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责任追求不到位。部分高校的监管者和管理者基于对个人利益、人际关系以及学校声誉等多方面的考虑,不愿处罚;“法不责众”与“法不加尊”的思想也制约了“寻租成本”的上升;对领导腐败行为的视而不见还会引起“破窗效应”,导致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处罚力度偏弱,当腐败问题受到外界调查时,这种调查或多或少会受到高校内部自成体系的影响,而高校自身的监察和处罚大都集中在经济和行政领域,且多以小额罚款或者“警告”、“处分”等惩罚措施为主,对“寻租”行为的惩处力度偏弱,给不法分子留下了铤而走险的空间。
四、提升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路径选择
(一)确保制度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高校反腐倡廉工作开展需要依赖健全制度来保障,而科学的制度设计是建立完善反腐制度的基本前提。一项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反腐工作效率,为惩治贪污、受贿的实践提供具体的实施框架。建立科学合理的反腐败机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深入贯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制度设计需要切实符合高校的客观情况,不可一刀切。第二,制度设计需要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同时“兼顾效率”,确保在这一过程中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不可忽略高校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第三,制度设计应当保证其囊括的内容具体全面,在制度实践中可供具体操作,同时也要求与时俱进,能够适应新问题、新现象的出现。第四,制度设计应当公开民主,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设计、完善反腐制度,能够体现普通民众的诉求。
(二)完善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
为加强高校腐败监督的执行力度,及时有效地察觉高校领导、基层员工的腐败行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来完善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第一,必须增强反腐监察部门的职能建设,放权于监察职能部门以提高其工作独立性,最终保证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高校中,高层领导主导着学校大大小小的事务,行政之风浓烈。在这一现实下,纪检监察职能部门无法有效地实现对领导的监督监察,监督机制的落实受到较大的干预。提高反腐监察部门的权限、保证其独立性,是完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的基本保证。第二,完善的监督机制需要将学生、教师及社会公众融入这一过程,鼓励其积极参与反腐监督过程,强化监督机制。政府及高校应当为社会公众的监督提供便利的反馈渠道、减少其反馈成本,让他们更加便捷地提出意见。此外,对提供信息来源的人员应当适当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受打击报复。第三,将“阳光化”政策引入高校反腐改革过程中去,使高校行政工作更加透明化、公正化。
(三)健全制度执行的责任追究机制
近几年来,高校腐败事件时常曝光于公众面前,频发的反腐案例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高校缺乏一套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对贪污、受贿人员惩罚力度较弱。高校反腐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怂恿了腐败分子从事一些贪污、受贿行为,极大地破坏了高校的廉政之风。完善制度执行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违法分子的惩罚力度,是高校提倡廉政的重要途径。将“零容忍”原则引入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的前提,香港廉政公署对腐败行为的坚决打击与惩处是降低违法率、提升社会风气的成功案例。对腐败行为的零容忍将增加腐败分子的实施违法行为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腐败动机,有力于提倡廉政之风。为深入贯彻“零容忍”原则于反腐实践,完善制度执行的责任追究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政府在立法上,完善反腐倡廉的法制建设,明确腐败行为所付出的代价,使反腐倡廉工作更加法制化、规范化。第二,执法人员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深入贯彻“反腐倡廉”的理念,切勿屈服权威、放纵高校腐败行为。第三,同时高校也必须完善自身的规章制度建设,将反腐工作重点划入日常行政工作中去,加重对反腐行为的重视与惩罚力度。
第五篇:生态翻译学视角下
1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泊秦淮》的几种译本Functionalist Approach to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3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谈新闻英语的翻译
4从功能主义角度研究戏剧翻译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on Drama Translation 5从目的论视角看菜单翻译—基于《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分析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6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电影剧本的英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