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成(2011)9号文件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22:5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职成(2011)9号文件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职成(2011)9号文件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第一篇:教职成(2011)9号文件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教职成[2010]9号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劳动保障局、财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财教[2009]442)明确提出,为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实施免学费政策的同时,国务院相关部门将选择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改革创新示范。经研究,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决定从2010年到2013年组织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现就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重大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产业发展实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经过各级政府、1

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培养了大批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质量、结构、规模、效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发展方式、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等关键环节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今后几年,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下同),以此带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是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从注重扩大规模到全面提高质量这一阶段性转折的关键环节,对于推动新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国家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着力提高育人效益,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坚持中央引导、地方为主、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强调行业参与、校企合作,学校自主创新、具体实施,确保建设计划的落实,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从2010年到2013年,中央财政重点支持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形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幅度提高这些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三)重点任务

1.改革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

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改革办学模式。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模式。通过整合、调整和园区建设等方式,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办学实力。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其他职业学校共同组建职教集团,促进集团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建立辐射机制,带动农村、西部和民族地区薄弱学校共同发展。

4.创新教育内容。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建设国内领先的精品专业。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在现

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

5.加强队伍建设。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创新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6.完善内部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规划、执行、质量监测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建立规范的招生和考试制度、严格的学籍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制度、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同时,建立规范的电子学籍、教务和资产等信息系统,保证学生等信息的全面准确;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7.改革评价模式。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

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围绕社会需求评价学校的办学,动态适应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经费投入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所需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项目学校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育模式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出自身特色,在资金安排上向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学校和专业倾斜。中央财政对项目学校实行经费一次确定、分步到位,逐年考核、适时调整、验收挂牌。对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学校,终止支持,并核减其所在省份下一年度示范学校立项数目。同时,地方有关部门和学校举办者要加大对项目学校的支持力度,为其开展改革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一)实施步骤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从2010年起实施,项目计划期为4年。2010年,支持第一批300个左右示范学校项目建设。2011年,支持第二批400个左右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同时,研究制订示范学校验收办法。2012年,支持第三批300个左右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开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成果

验收;2013年,评估总结建设计划实施工作。

(二)申报和评审

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年度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按因素分配法(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投入保障、管理水平等)下达各省(区、市)当年项目学校控制数。

2.各省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根据上述通知要求共同制订本地工作计划,开展相关筹备工作。根据下达的项目学校控制数,统一组织本地项目学校的遴选和评审工作,并将评审结果及相关材料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各省(区、市)要严格根据中央下达的控制数上报项目学校。凡超报的一律核减下一年度项目学校控制数。

3.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的计划和项目学校进行复审,确定项目学校名单,公布审定结果。对复审不合格的项目学校不予支持,对该省(区、市)因此而减少的项目学校控制数不予递补,并相应核减该省(区、市)下一年度项目学校控制数。

(三)项目学校的遴选依据

申请立项的学校,必须是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办学特色鲜明,管理工作规范,就业质量较好,声誉较高,成绩突出。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另行制订印发《国

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遴选基本条件》,作为各地遴选推荐项目学校的基本依据。

四、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有关要求

各地加强对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组织和领导,把示范学校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指导学校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化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和教材调整机制。扩大项目学校在专业设置、教材选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鼓励学校大胆改革创新、敢于先行先试、努力办出特色。各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认真研究并及时解决建设计划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示范学校自验收之日起10年内不改办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

各地要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以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为理顺体制关系的载体,建立各级政府职责明确、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新机制制;以经常性对话协商机制为载体,建立教育部门与行业企业教产合作新机制;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和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为载体,建立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新机制;以加强重大课题科研为载体,建立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和推进改革创新的新机制;以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建设为载体,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

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建设计划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二○一○年六月十七日9

财政部

第二篇: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教职成[201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劳动保障局、财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财教

[2009]442)明确提出,为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实施免学费政策的同时,国务院相关部门将选择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改革创新示范。经研究,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决定从2010年到2013年组织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现就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重大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产业发展实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经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培养了大批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质量、结构、规模、效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发展方式、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等关键环节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今后几年,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下同),以此带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是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从注重扩大规模到全面提高质量这一阶段性转折的关键环节,对于推动新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国家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着力提高育人效益,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坚持中央引导、地方为主、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强调行业参与、校企合作,学校自主创新、具体实施,确保建设计划的落实,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从2010年到2013年,中央财政重点支持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形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幅度提高这些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三)重点任务

1.改革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改革办学模式。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模式。通过整合、调整和园区建设等方式,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办学实力。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其他职业学校共同组建职教集团,促进集团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建立辐射机制,带动农村、西部和民族地区薄弱学校共同发展。

4.创新教育内容。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建设国内领先的精品专业。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

5.加强队伍建设。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创新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6.完善内部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规划、执行、质量监测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建立规范的招生和考试制度、严格的学籍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制度、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同时,建立规范的电子学籍、教务和资产等信息系统,保证学生等信息的全面准确;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7.改革评价模式。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围绕社会需求评价学校的办学,动态适应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经费投入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所需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项目学校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育模式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出自身特色,在资金安排上向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学校和专业倾斜。

中央财政对项目学校实行经费一次确定、分步到位,逐年考核、适时调整、验收挂牌。对绩效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学校,终止支持,并核减其所在省份下一示范学校立项数目。同时,地方有关部门和学校举办者要加大对项目学校的支持力度,为其开展改革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一)实施步骤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从2010年起实施,项目计划期为4年。2010年,支持第一批300个左右示范学校项目建设。2011年,支持第二批400个左右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同时,研究制订示范学校验收办法。2012年,支持第三批300个左右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开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成果验收;2013年,评估总结建设计划实施工作。

(二)申报和评审

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按因素分配法(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投入保障、管理水平等)下达各省(区、市)当年项目学校控制数。

2.各省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根据上述通知要求共同制订本地工作计划,开展相关筹备工作。根据下达的项目学校控制数,统一组织本地项目学校的遴选和评审工作,并将评审结果及相关材料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各省(区、市)要严格根据中央下达的控制数上报项目学校。凡超报的一律核减下一项目学校控制数。

3.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的计划和项目学校进行复审,确定项目学校名单,公布审定结果。对复审不合格的项目学校不予支持,对该省(区、市)因此而减少的项目学校控制数不予递补,并相应核减该省(区、市)下一项目学校控制数。

(三)项目学校的遴选依据

申请立项的学校,必须是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办学特色鲜明,管理工作规范,就业质量较好,声誉较高,成绩突出。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另行制订印发《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遴选基本条件》,作为各地遴选推荐项目学校的基本依据。

四、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有关要求

各地加强对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组织和领导,把示范学校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指导学校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化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和教材调整机制。扩大项目学校在专业设置、教材选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鼓励学校大胆改革创新、敢于先行先试、努力办出特色。各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认真研究并及时解决建设计划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示范学校自验收之日起10年内不改办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

各地要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以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为理顺体制关系的载体,建立各级政府职责明确、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新机制制;以经常性对话协商机制为载体,建立教育部门与行业企业教产合作新机制;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和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为载体,建立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新机制;以加强重大课题科研为载体,建立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和推进改革创新的新机制;以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建设为载体,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

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建设计划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

二○一○年六月十七日

第三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实施办法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实现预期建设目 标,按照有关法规、政策和文件的精神,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指列入《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实施方案》的重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和特色建设项目。项目的管理,包括计划、审核、批准、检查、总结评估等项目建设过程的管理,以及建设资金的管理与审计、实验实训设备的验收等。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三条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副书记担任副组长、主要处室负责人担任组员的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特色项目建设组等机构,保障项目建设高效、规范开展。

第四条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分为: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特色项目建设三部分,由分管校领导与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关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直接对领导小组负责。各建设项目成立建设小组,由涉及该项目专业领域的6—8位专家组成,从中产生项目组长一名,负责该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成立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建设项目的计划审核,和中期检查及评估验收等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向领导小组提供专业咨询。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六条领导小组总体负责项目建设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要求,研究商定项目建设中的重大事项,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落实建设资金和相关政策,阶段性检查验收并审定相关材料及文件。

第七条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有关事宜,下设资金管理组、项目实施监控组。

资金管理组负责各项目建设资金的预算审核、资金结算及资金决算工作。项目资金支出流程为:

1、各项目建设启动时,项目组应制定详细的经费支出预算,填列预算审批表,报资金管理组审核后,报项目领导小组批准。

2、各项目组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备用金预支、项目支出按学校现行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3、各项目组年末上报项目建设资金决算表,报资金组审核、归档。

项目监控组负责项目建设实施、预期效益达成情况以及建设资金使用的检查、监督和评价。

第八条各项目组负责项目建设的准备期管理、过程管理、成效管理。准备期管理包括项目的再调研及论证、小组成员的分工、项目建设合作单位的选择;过程管理包括小组成员工作量的考核、项目资金的具体使用及管理、实验实训设备的管理;成效管理包括项目建设成果的评估检查、总结及宣传。

第九条校内各处室围绕项目建设,树立大局意识,提供优质服务。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制订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

第四章项目实施

第十条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由各专项建设小组按《实施方案》和《任务书》负责落实和实施。

第十一条实验实训设备的购置、基础工程项目由各项目组提出采购立项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批并经过招投标、集中采购等规范程序后实施。所购置的实验实训设备产权归学校所有,项目组要落实专人负责,做好正常运转、功能开发和维修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建设项目需按报送建设计划,计划审批与执行程序为:

(1)各项目组于每年年初提交下一建设计划;

(2)专家指导委员会审核建设计划;

(3)校领导审批建设计划;

(4)各项目组按建设计划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立项内容进行,如需变更必须向项目建设办公室提交申请并附相关材料,由专家指导委员会审核、领导小组批准。经费超出原计划的,需经领导小组批准。对于私自变更计划、挪用、占用项目资金者,将严肃处理。

第五章检查评估

第十四条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建设项目评估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对建设项目实行检查评估。

第十五条各专项组每年年底提交项目本完成情况报告和经费使用情况报告,交项目建设办公室,由领导小组组织审核。第十六条领导小组将组织专家,对立项在建的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进行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必要时对该项目的阶段目标、资金投入进行调整。

第十七条项目完成后,各项目组提交完成项目情况的总结报告,全面阐述项目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由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进行审计、评估和验收。

第十八条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实行奖惩机制。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按照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原则,对优秀的集体或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能如期完成工作目标,给学校造成影响或损失的,由于实施不力造成一定后果的,对协作不力的部门和责任人,均应视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给予批评并扣发奖金。第十九条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成果,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鉴定,并进行成果登记。成果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专利权归学校,成果可按相关规定申报各级奖励。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条领导小组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对国家示范校建设后颁发的规定和文件,对本规定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解释权属领导小组。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经领导小组批准后,自颁布之日起试行。

第四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工作简报

XXX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工作简报

(12)月份

机 械 工 程 系 编 印2013年1月10日为深入贯彻《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等文件精神,将我校“示范学校”工作落在实处,机械工程系群策群力,逐步开展各项目建设。12月份通过参观学习,不断完善更适合我校的示范校建设机制,借助项目建设提升学校内涵与质量,加快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步伐,凸显了学校办学特色,服务本市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项目建设进程简报如下:

12月4日机械工程系主任XXX等同志,收集整理自2012年6月

30日以来数控技术专业“示范校”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数字化校园、校企合作、办学效益等相关成果,拟定了2012年12月31日节点数据,并上报“示范校”建设办公室。

12月4日机械工程系数控技术专业教师XXX参加全省“华中数控

杯”技能竞赛,交流经验,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

12月5日机械工程系主任XXX等同志整理“示范校”半年建设期

内企业调查表,并形成调查报告,总结经验,为与企业进一步合作发展打下基础。

12月7--11日机械工程系组织XXX、XXX等老师对11-

1、11-10

班两个毕业班级作了为期一周的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专项培训。

12月13日机械工程系对数控专业11-1班、11-10班两个毕业班级

作了就业讲座,引导学生的正确就业观。

12月14日鸿准公司将鸿准定向班学生校服发至学校,机械工程系

组织定向班班主任完成校服的发放,并让学生签收后回复鸿准公司。

12月15日机械工程系与电气系、机电系进行教学交流,以国际

象棋“车”的数控加工为例,作了关于“一体化教学”的展示。

12月18日富士康鸿准公司拟向鸿准定向班学生提供贫困生资助,机械工程系组织鸿准定向班,以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等标准完成贫困生资助评选。

抄报:示范校建设管理部门

抄送:有关部门

发:机械系内

共印20份

第五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在学生的成才过程中,学习阶段班级管理工作起到核心作用,对每个学生的影响有时是终身的。一个班级不是班主任个人的,而是每个学生共同构成的一个学习、生活主体,其影响力也不是班主任显现出的,而是通过班级德育工作管理这一主体散发的,那么,如何在中职生德育管理中渗透此项工作,必须经过一些典型德育案例进行剖析。

一、问题描述:

1、班级涣散,同学之间不团结,民族之间矛盾比较大,班里共42人,其中回民同学有11人,而且这11人里有五位男同学是堂弟关系,帮派特别严重,也出现了几次打架事件,最难解决的是家长要求无理赔偿,很难进行双方的沟通。

2、专业课上课存在听不懂的情况,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目标不明确,班级整体情况急剧呈下滑趋势。对自己以后的就业也比较渺茫。

3、众多问题聚在一起,班级管理稳定难以掌控。

二、案例评析:

班主任应怎样把握其工作重点:

1、针对各个学年的不同心理需求特征,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确自己所选择专业的特点,稳定情绪,确定目标,鼓励其在第二学年扎实基础,对社会及就业状况班主任应经常性的进行关注和疏导,打消学生的恐惧心理,认真做好每项工作,同时班主任对人才市场要有清醒的认识,指导学生就好业,好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2、是对每个学生和班级建立成长档案,在这方面可引进中小学的一些先进经验,我们不能认为中职学生就已经完全成长为大人。这一时期,每个学生仍然处于成长的过程。当他们走向社会后,严格划规自己和管理自己同样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自我档案的审视,每个人都受益无穷,班级档案主要是促进和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信念,从而确保其适应于社会生活。

3、班主任要充分保证学生获得所学专业的各项技能。其实,班主任老师实际上是代表学校在班级中贯彻和执行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理念,在学生眼中班主任就是最高级别的引路人,而学生要真正成才就是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修养,这方面直接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得当与否,十分重要。

班主任应怎样发挥班级作用:

1、通过班级的各项建设,让学生树立起情感上的认同。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觉得自己的班级就是自己工作、学习,最后成才的温暖之家,不能有排斥感、游离感、局外感。同时,还是一个充满自豪、独一无

二、有别于其他班级的集体。

2、班主任应正确引导班级的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我们有些班主任会因狭隘的班级利益将学生引向自私,不顾大局的歧路上,其实班级荣誉应服从于社会和学校,集体是主要的,所谓团队意识是集体意识而不是小圈子。

3、建立健全内部竞争机制,鼓励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中职学校应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应全力营造班级和谐、求实的班级氛围,确保每个同学都共同拥有发展和锻炼的权利。

4、树立每个同学的班级观念。既然班级是由每个同学构成的,那么,班级的整体形象也应由每个同学的个体形象构成,班主任在这方面应培养每个同学的整体意识。

最后,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建立和培养起一个和谐、求实、创新、奋进的班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有强有力的班级干部,还必须充分激活每个同学的积极性,相互鼓励,共谋发展。我深信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同时我也深信有了国家的方针政策,有了领导的关心我们中职学校一定会赢来崭新的一天,我相信我们的付出终有一天会得到肯定,让我们为职业学校新的一天加油吧!

下载教职成(2011)9号文件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职成(2011)9号文件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