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的时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主要的内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壮大,为社会服务的基础。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体现企业精神的人际关系。规章制度、厂房、产品与服务等事项和物质因素的集合。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融合于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的原则、群体意识和道德规范等许多方面。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是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只争朝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竞争观念;破除平均主义、树立按劳取酬、效益优先、多劳多得的分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主动完善自我的求职观念。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人文力量,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的宽敞环境。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将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使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业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向上,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原来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企业管理只有建立在企业文化这个根基上,运用 文化力量和非经济的手段对员工进行管理,完成由过去“管身”到现在“管心”的转变,才有管理的现代化。只有把尊重人、激励人、培养人、凝聚人、考核人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石,才能使企业形成遵章守纪、明礼诚信、团结友爱、敬业奉献,具有健康向上、勃勃生机的内部气氛,企业管理才具有更高层次。
一个企业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要不断增加对企业忠诚的客户群体,提高他们对企业的信赖度。因此就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就是良好的经济效益来源于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则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
第二篇:企业文化重要性
西夏国存在187年
2、成吉思汗被西夏人射伤,临终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消灭这个民族。
3、蒙古人打下了西夏,觉得杀掉人不能解决问题,只要有文化传承,这个民族就会复兴,于是决定消灭他们的文化。
4、文字不许用、音乐不许演奏、服饰不许穿、民族礼节统统禁止、寺庙宝塔全部铲除,砸掉每一块带有民族文化符号的瓦片。
5、这个民族的人找不到凝聚的文化,便都改了民族,党项族从此灭亡。
企业文化定义--文化的内涵、文化的渊源
在我国,每个地方都展现出它的地方文化,体现来一种组团与协调。如:中国的紫禁城,琉璃瓦上面的琉璃黄,就是北京表示富贵的一种颜色,看得出是北京文化。北京人盖房子或盖任何重要的建筑,都免不了想要把这种文化衬托出来。北京国家图书馆,一看屋顶的特点就知道是北京的样子。这就是北京文化。到了上海就感觉不到这种文化。苏州有一种田园文化,苏州寒山寺院附近的住宅、庭院是白牆和黑瓦,衬托出苏州的田园文化。如果去云南的红酒去南红,马上让你感觉到云南苗家的特色。云南有云南的民族文化,北京有北京的王者气象,上海有上海的雍荣华贵,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看看西方文化:说起柏林,那是马克思的故乡,非常幽静,体现出典型的德国文化。德国以严谨的态度著称,德国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严谨、冷静,而且做事非常讲究秩序,就是这个国家给人们的一种文化感觉。在上海有一家著名的意大利餐厅,人们只要从它热闹的气氛和色彩上一看就知道这是意大利的模式,热情、奔放,是一种地中海式的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成要想改变命运,就要改变性格;
要想改变性格,就要改变习惯;
要想改变习惯,就要改变行为。
企业文化的来源
企业文化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世界知名的管理行为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科特最早提出,被称作第二只“看不见的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大国的美国经济发展日趋减慢,而弹丸之地的日本,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美国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美国的发展步伐始终慢于日本。可以说,在经济实力、技术设备、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诸多方面,日本都没有美国有优势。二战后的日本一没有资源原料,二没有资金设备,几乎完全依靠于美国的扶植,日本的企业管理完全师从于美国。但几十年之后,“徒弟”的发展超过了“师傅”,日本的经济增长对美国的霸主地位造成了威胁,美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不甘于失去世界经济霸主的宝座,于是,大量的美国专家、学者、企业家纷纷致力于日本企业制胜秘密的研究和探索工作。经过详尽的考察之后,他们发现,美国和日本的管理中有95%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有5%,但导致日本经济腾飞的只是这5%——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日本传统的企业文化与西方经营管理理论结合的产物。从此以后,美国学者和企业家开始从事于企业文化的探索研究,并着手于重塑美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将东方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家族文化,年工序列、职业终身制等等—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不但一举被日本车攻占,而且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的头衔也拱手让给了日本人。遗憾的是,骄傲的美国汽车制造商却“恪守”着美国车的理念,他们宁愿给自己产品打折也不愿意开发回击日本车的新产品。这样,美国的汽车三巨头陷入了长期的衰退。福特公司从1978-1982年销量下降了47%,80-82年亏损了近33亿美元,而克莱斯勒公司已濒临破产,通过提起反倾销法案强制日本人“自愿”限制出口数量才免于倒闭。但毕竟使用法
律和政治手段不能换来产品竞争力的提升,经过一番自下而上的反思,美国的汽车制造商终于重服“产品
同仁堂的这一古训是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乐凤鸣所著《同仁堂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的序言中提出的。指在制药过程中绝对不可偷工减料,要严格按照工艺规范,达到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目的。比如在制紫雪散过程中,按古方配制加工时需要用黄金百两一起蒸煮,为了尊古炮制就收集了家中金首饰铸成百两金块,放在锅里煎煮,可见同仁堂制药一丝不苟。
胡庆余堂崇尚戒欺经营,著名的“戒欺”匾额系胡雪岩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所写店训,它告诫属下:“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戒欺的理念,涵盖方方面面,反映在经营上,首推的是“真不二价”,即做生意讲诚信,老少无欺,贫富无欺,不能有丝毫掺假,“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戒欺”是胡庆余堂以“江南药王”饮誉120年的立业之本。
一百三十多年过去了,胡庆余堂国药号始终秉承“戒欺”祖训、“真不二价”的经营方针,已成为保护、继承、发展、传播祖国五千年中药文化精萃的重要场所,是杭州人文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
分。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国药号已然成为全国最具历史风貌、最具人文特征、最具观赏价值的中华老字号,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双国宝单位。
任正非说狼有三个特证:
1、狼嗜血,什么地方有血腥味,它很快就闻到了,这就是指:华为随时随时保持着商机的敏感。
2、在寒天大雪中,狼也出动。狼不避风雨,不怕严寒,即使环境再恶劣,也要活下去。
3、最重要的是狼的第三个特征:成群出动。中国人说虎狼成群,打团队战,从来不单兵出击。
美国沃尔玛的总裁,他有个习惯就是爱站台票在店门口,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太太出来,两手空空,就上前问:这么大一个沃尔玛没有东西可以买吗?太太说是替孙子来买玩具的,想买一个机器人和一个宇宙战舰,但这里没有。于是总裁就亲自带这位太太去玩具部买到了她需要的玩具。以后这个总裁就要求沃尔玛的员工要关注客户。
既然说了就要做,做的要和说的一样,且一定要有结果(不能半途而废)
意在奉献,“奉献精神”可以理解为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
而我们一开始做那个游戏也是为了体现林荣集团企业文化中所提倡的奋进精神,试问,一个人需要用左手那么短的时间来养活右手上的一辈子,你还有什么理由而不努力,而不奋进呢?
第三篇: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京州集团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何谓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也叫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企业文化以企业为本,是一种管理文化。
一、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
1、表面层的物质文化,称为企业的“硬文化”。包括厂容、厂貌、机械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
2、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
3、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称为“企业软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员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被称为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内涵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经营哲学。经营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
2、价值观念。所谓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员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员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
3、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员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4、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员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6、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徽标、商标、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
7、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
8、企业使命。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企业文化的功用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五个功能所表现:
1、导向功能。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企业目标的指引两个方面。
2、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也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效规章制度的约束,二是道德规范的约束。
3、凝聚功能。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员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员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员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
4、激励功能。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员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
5、调适功能。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调适功能实际也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
四、发挥文化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在物业服务企业运营中,只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在塑品牌上、在人才培养上、在服务质量上、在服务方式上下功夫,一定能够开拓一片新天地。
1、建立完整、科学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建立完整、科学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已成为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当务之急。应尽快完善物业企业制度,在补充物业企业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企业发展。
2、重视人才,德放首位。对于企业来说,没有最佳人才,只有最适合人才。人才具备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心态、行为举止、不说假话,诚实是成为真正人才的基础。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在培养人才时把握这一点很重要。人才是一个企业的基石,则德是一个人的灵魂。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在用人方面,德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即职业操守、遵守公司规定和企业文化。
3、物业管理信息化。我国物业服务企业龙头老大万科物业就非常重视管理创新,持续进行物业管理专业研究与探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万科物业的管理创新,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信息化建设,公司每年都投入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国内物业管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领跑者。信息化管理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服务质量,而且打造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4、倡导生态文化。物业服务企业的任务之一是通过保洁绿化服务等工作为业主提供优美的居住环境。生态文化作为新型的管理文化,既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又包括生态道德,它是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
5、弘扬“亲情文化”。物业服务企业是服务型企业,以人为本是物业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措施,以人为本体现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在经营理念中突出以业主为本,业主至上,时时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持续超业主的期望。第二是突出以员工为本,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情连心。
6、培植诚信文化。“人无信不立”成为芸芸众生耳熟能详的口头禅。诚信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基点,诚信是立业之道,兴业之本。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必须遵守和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7、营造活力文化。积极举办各类形式多样的联值活动,让员工与业主共同参加,增加相互之间的感情,在竞技活动中,展现生命的活力。例如:体育运动会、棋牌比赛、保健知识讲座、卡拉OK比赛等,积极制造的“活力文化”。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首先应该充分肯定员工的自身价值,尊重员工的自我选择,使企业每一位员工真正有主人翁的感觉。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可以直接影响员工的形象、文化素养和服务意识,对企业凝聚力、创作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同时物业服务企业的企业文化也直接影响业主的日常行为,对创建环境优美、关系和谐的高素质小区起着核心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对物业服务企业更加重要,而目前很多企业忽视了这一点。
第四篇: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摘自互联网)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 无文化管理………………………………………………… 文化空想现象……………………………………………… 全盘西化现象………………………………………………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 合理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 企业文化建设要有时代特色……………………………… 企业文化建设要体现个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浅淡企业文化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管理学者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随后各国学者纷纷致力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实践。近年来在我国,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人们对企业文化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也被一些企业提到企业自身建设的日程上来,像“全心全意的小天鹅,真诚到永远的海尔„„”就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杰出代表。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的一些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无文化现象,文化空想现象,全盘西化现象等。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文化现状的分析,从融合民族文化、合理借鉴西方管理经验的角度,就如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浅谈企业文化
提起企业文化,有些人认为它是虚幻和捉摸不定的,似乎与实践经营活动很难挂钩。其实,一个企业的文化非常容易被外部人所察觉,当我们与一些著名的企业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领略到了企业文化的存在,如松下员工对企业和产品的热忱、西门子公司的严谨、小天鹅的全心全意、海尔的真诚到永远„„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国的企业又应该怎样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成为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文化概述 1.1
企业文化的定义
纵观国内外的学者给企业文化下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定义侧重或着眼点各有不同,涵盖面也不尽一致,但从整体上看,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上,他们都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与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共同培育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观,企业精神,优良传统,行为规范等。表现形式包括企业文化教育活动,职工行为准则,企业规章制度等。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 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它就好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1.2
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70年代末,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注意到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其中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是真正对企业长期
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八十年代,企业文化的研究以探讨基本理论为主。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威廉·大内出版了他的专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该书提出了"Z型文化"、“Z型组织"等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容的; 1982年特雷斯·迪尔(Terrence E·Deal)和艾兰·肯尼迪(Allan Kennedy)出版了《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一书,他们提出,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1)企业环境;(2)价值观;(3)英雄;(4)仪式;
(5)文化网络。其中,价值观是核心要素。同年,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托马斯·彼得斯与小罗伯特·沃特曼合著《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研究并总结了3家优秀的革新型公司的管理,发现这些公司都以公司文化为动力、方向和控制手段,因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三本著作与帕斯卡尔·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被合称为企业文化研究的四重奏,这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企业文化的研究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已经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工业 组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也被称为管理的企业文化。2
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也意识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纷纷致力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并且在一些大型企业中初显成效,但是从我国大多数企业状况来看,企业文化的发展尚处于较低层次,“企业文化战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文化的培养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企业文化存在较多的缺陷和错误现象,在实践中表现为以下几个误区。
2.1
无文化管理
在我国一些企业中,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国有企业,由于对管理本身的不够重视,企业对于文化建设不屑一顾。这样的企业没有特定的企业文化理念。虽然有十分系统和严明的各种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规定了员工必须怎样做和不能怎样做,但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疏于对员工的 教育与培训。企业组织与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没有成型的符合企业发展利益的关系模式,成员之间以自发的交往为主,易形成有悖于组织目标的非正式团体,增大企业内部摩擦,制约企业效率的提高,而成员与组织之间接近纯粹的利益交换关系,没有组织归属感,也难以使员工具备较高的责任感。2.2
文化空想现象
与无文化相反,另一种具有迷惑性的现象是文化空想。这一现象表面上看企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理论体系,但又不能对企业发展提供应有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有:
1.企业文化理念过于空泛,远离企业实际,给人以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 2.企业文化内容掺入了非企业的因素,即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经营特点与文化主体行为的提炼,而是从企业外部“赋予”了企业任务,超越了企业的承载范围; 3.为了“文化”而文化,企业管理者热衷于企业文化氛围的创造,却忽略了对企业实践的总结,使企业文化丧失了针对性和生存基础,华而不实。
2.3
全盘西化现象
企业文化在中国入世之后,许多西方管理理论大量被中国企业所采用,一时间好像只有西方的管理才是最好的,中国企业的出路就是要按照西方管理理论来运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割裂,没有看到传统文化的精粹之处,仅仅看到了西方的企业文化的优点,一味地盲目遵从,照搬教条。2.对外国的成功经验的借鉴更多地集中在企业文化的最终表现上,仅仅喊几句口号而已,没有更好的研究其形成的背景和机制,作的只是表面文章,因而难以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创建中国的企业文化模式,不可否认外来文化的作用,但其过程并不是全盘美化,或全盘日化,或全盘欧化。因此,重建的中国企业文化必然是吸取了外来文化精华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亦即形成中外文化优化结合的企业文化模式。
3.1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 企业文化是一定民族文化的背景下的产物,任何人都无法随意的选择一种文化异想天开的臆造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有民族性的。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深远的文化传统,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也最重要的便是儒家文化了。因此,我国 企业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倾向是不可避免的。
3.1.1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其基本内涵是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从本质上说,每个人都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社会价值系统不过是个人价值体系的扩大。反之,社会价值系统理所应当地能够规范和调节个人的价值体系。人不仅是情感化的,而且是社会化的。
纵观工业文明,人的地位经历了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综合素质人的变化;管理思想由见物不见人转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企业文化的研究对象由个体到群体,由基层组织和技术到深层次的价值系统和道德规范。
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恰恰是人本思想的回归。儒家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与人力资本理论和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吻合的。
3.1.2
儒家的“人文关怀”是企业凝聚力的源泉
儒家认为:“上下同心,其力断金”、“上下同欲者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圣人所贵,人事而已。”儒家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中恕之道等观念,突出强调了处理人际关系中互相以对方为重的基本原则。显然这一原则对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强大的内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贵在人和,不忘人文关怀,同样地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家只有关心、爱护员工,才能受到员工的信任和爱戴,才能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远非奖金、福利所能及的。
3.1.3.儒家的“诚信”思想是提升企业价值的根本
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诚信思想历来受到世人推崇、儒商遵从。“诚实守信,对自己,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对他人,是一种交往的道德,是一种气魄和自信;对企业发展,则是一种精神,是无形资产,更是管理价值的有效提升。”
忠于诚信不仅能使人际交往更加长久和谐,而且能使企业间的合作更为持久深入。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信用经济,不讲诚信的企业,其市场寿命往往短促;而一个融“诚信”于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诚信为本贯穿于始终的企业,在复杂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往往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长胜将军”。从这个角度出发,海尔的成功与其说是企业经营的成功,毋宁说是海尔文化的成功。诚信是立人兴业之根,是企业文化建设之本。当今成功的大型跨国公司如通用、微软、沃尔玛等,无不视诚信为企业生存、发展之根,进而以其优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打造出优秀的品牌,创造出优秀的业绩。
3.2
合理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
我们在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还应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因为世界是开放的, 文明是可以共享的。
3.2.1
合理引入美国“英雄主义”式的企业文化
美国企业崇尚英雄主义,把其誉为美国企业文化的三大特征之一。韦尔奇、比尔·盖茨的传奇经历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熟知,就是美国树立英雄人物的成功案例。我国一直有喜欢树立楷模、榜样,并号召向其学习的习惯,虽然树立的人物大部分不是商界的,但在这一点上却与美国的“英雄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国的企业可以大胆地借鉴美国企业的做法,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就可以适时地树立本企业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通过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来传播企业的价值观,而不是通常所借助的正规的书面程序来实现的,他们的经历会对企业的职工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这种激励比物质性,外在性的激励具有更大的作用,能更大程度地激发职工的热情,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2.2
合理引入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著名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认为传统公司是权威控制型组织,但是最成功的企业,是那些具有学习型组织的企业;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这与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学习的思 想相吻合。孔子作为儒学的鼻祖其在传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时,就是运用学习和推行教育的手段,四书的开篇《大学》也是指儒家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学说,也是要靠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的。因此,我国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如果能将二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就会创造出一种融合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全新文化理念,而且这种理念也易于被广泛的接受。
企业文化建设要有时代特色
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按科学管理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传统思想中一些不合时宜的价值观进行更新,体现时代的进步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要求。
3.1
儒家价值体系中应注入更多的理性色彩, 正确处理义利关系
如何实现儒家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化,即如何由单向的价值关怀转换到兼顾效率原则? 这是儒家在应付现代化挑战时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里的关键是通过价值关系的重新宣传与观念调整,以及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现代文明中的工具理性及效率原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儒家思想对义利关系的根本观点。尽管在理论上儒家并不完全排斥利,但它所关注的利,主要是普通的整体之利,相对而言,个体之利,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整体之利被抽去了具体的内容,因而带有抽象的性质。
这种排斥具体的个体之利而崇尚空洞的整体之利的趋向,极大地限制了个体功利意识 的形成。这是造成历史上我国个人功利意识淡薄的思想根源。而在现代管理中,正是讲求效益和注重利益的功利意识才有助于现代企业精神的形成。离开了利益杠杆,现代社会的经济秩序便难以维持。面对今天市场经济的现实,我们需要极大地调动每个企业、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因而注重对个人合理利益的确认,利用功利原则在现实管理中的杠杆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3.2 儒家
“和为贵”思想中应注入更多的竞争意识,为现代管理提供内在的激活机制。西方管理思想的显著特征是突出个体的原则,强调个人的创造性是其基本要求。与个人创造性相联系的,是竞争意识。竞争的集体目标固然带有功利性,但它同时又能激发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创造性。正是这种竞争意识,构成了现代社会内在的激活机制。而在群体原则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说中,个体原则主要表现为自我德性的完善,与权利意识的淡化相应,儒家更多突出个体的责任、义务,而对责任、义务的强调又进一步强化了群体原则,抹煞了个性,表现为“和为贵”的思想。这种思想极易限制个性的独立。如果说,与群体保持一致
(群体认同)的思维定式往往使人较少关注个体的独创性,那么,当个体的权利意识为履行群体义务(责任)所涵盖时,竞争机制便失去另外存在的根据。我国企业中的奖励制度往往
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是极好的例证,儒家的这种突出群体的价值取向与崇尚创造与竞争的现代人格,显然有难以协调的一面。因而,根据现代管理理论,倡导个人的创造性,培养对自我能力充满自信,排斥对传统的依赖,勇于开拓与创新的独立人格,是建立富有竞争意识的现代企业精神的重要精神资源,这种资源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内在激活机制。
企业文化建设要体现个性
纵观优秀企业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们有一系列与众不同的并为全体成员所接受的独特的文化特质。任何一个企业与其它企业相比较,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体现企业自身的特性,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这就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塑造个性鲜明的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也是这种个性的精确形象的反映。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都是根据本企业某一方面的特点,如传统、行业、地理、先进典型、企业名称、产品、商标、顾客对象等,来构建本企业的特色文化。诸如索尼公司的“豚鼠精神”,松下公司的“自来水经营”,海尔集团的“日清日高 管理法”,联想集团的“办公司就是办人”,均体现了企业各自的独特追求与创见,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个性化了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本企业的文化。才是管理的无形财富,否则文化与管理实践仍是“两张皮”。
我们可以看出,那种人云亦云,缺乏个性的企业文化很难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要使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从企业自身的具体条件出发,在认真分析企业属性、职工素质、产品构成、企业环境等的基础上,选择和培育既体现现代企业特点,又能为每个企业成员所接受的价值观来指导信念,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从20世纪80年代产生到现在,企业文化理论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的企业文化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界人士和学者们开始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实现自身的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立身于社会所必需的精神支柱,它不仅能够解释企业内部的运
行情况;更重要的是他还向企业家、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的员工指出了企业文化才是企业最重要的问题。
第五篇: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篇一:
企业文化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发展。
首先,企业文化塑造是为了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企业文化塑造中,主要通过共同价值观及理念的贯彻落实来增强对内部的凝聚力。在天元,你总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你不用担心自己学不到东西,得不到重用。做大做强做优企业的追求不断地昭示着我们进取不息、追求卓越。追求卓越的核心思想就是创新。追求卓越表现了天元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作为天元的一员,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
其次,企业文化是为了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企业文化要能够“看得见”,我们要让天元企业文化出现在全公司的各个角落。不但要有能够体现公司文化的办公环境、建筑和设施,在办公区、会议室、板报、内刊等传播媒介和公众场合,更要注意时时宣传和阐释我们公司的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理念;企业文化还要让员工“感受到”,员工的感受来自于切身的工作,与其相关的因素有领导风格、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团队关系、培训体系、制度和规范等。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培养学习的文化,形成学习的氛围,提倡团队合作,经常与下属沟通和交流,定期进行反思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到文化的真谛;企业文化更要让员工“自己做”,必须让员工行动起来,即使是带一定强制性的,但必须按照要求做,也就是进行“文化体验”。在体验时,是否考虑能够给员工一些利益,如轻松的沟通环境、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这些细节可以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好比我们在促销中的“尝一尝”。
第三,企业文化是为了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延长。我们要在狠抓公司各项管理的进程中,始终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其中,开展职工演唱会、诗歌朗诵、体育比赛等系列活动,帮助职工陶冶情操、娱乐身心。商战无情,随着外来超市的不断进入,零售业竞争硝烟弥漫。我们天元连锁要在挑战面前审时度势,要迎难而上、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力求从商品、企业,服务三个方面做大自己的品牌。以“高品质,多品种、低价位”为经营宗旨,以“创石家庄人自己的连锁品牌,做石家庄人自己的低价卖场”为己任,打造连锁超市的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同时构建科学管理机制,成功的把打造学习型团队、培育现代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素质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之源。这样既增强了企业的团队精神和文化品位,形成了天元特有的向心力,凝聚力,又激发了员工以企业为荣的学习力,创造力。
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员工在企业中的成长,经常举办业务培训,将经营中总结的经验和学习心得与他们分享,并采用外出参观、跟班学习、组织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发展提供平台。同时通过培训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使他们严格自律、刻苦学习、踏实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因为只有具备智慧和激情才能让我们的员工魅力持久。没有文化支持的企业干不成大事,不去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很可能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很好结合起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在这样一种企业文化的氛围中,我们天元人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努力“学习新知识、创造新业绩、倡扬新风尚、建设新生活”,使大家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心情舒畅地得到发展、得以创新,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将企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形象做优。
篇二:
企业文化的作用在哪儿?说到底,恐怕在于提高企业的品位、提升员工的素养。这就要求企业文化要重“三品”,即品质、品格与品行。
企业文化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价值理念。价值理念即价值观。价值观是个“总开关”。它不仅反映一个企业立身处事的信念、倾向、主张与态度,而且对企业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企业的这种价值理念,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企业要奔向哪儿、目标是什么?员工要成为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愿景是什么?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纲”。只有纲举,才能目张;只有企业品质好,才能经得起风吹浪打,耐得住时光磨砺。
企业文化的品格,主要反映在企业的精神支撑。精神支撑即企业的精神。精神是一种意识。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所以,精神具有能动性,其表现在于有活力,即“龙马精神海鹤姿”;其本质在于能超越,即“今胜于古,后胜于今”;其最高境界在于“与天地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企业发展与“绿色”共行。企业的这种精神,源于企业走过的路,发展于企业正在走着的路,同时,又激励着企业将要走的路。这种精神,是一个企业的品性风格,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精气神,预示着一个企业的明日兴衰。
企业文化的品行,主要彰显在企业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即企业员工行为的准则或原则。无疑,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既有其传统的行为或遗传的行为,又有其情感的行为或即时的行为,更应有其目标的理性行为或价值的理性行为。要保证企业既定目标的实现,就应该制定并遵循目标的理性行为规范;要保证企业价值理念的实现,就应该规定并执行价值的理性行为规范。这种目标与价值的理性行为规范,既表现在立身处事上,又表现在行动举止上,还表现在姿态风度上。这种行为规范,是企业价值的心灵取向,是企业心灵的外在表现,是企业要达目标的理性选择。
要使企业文化的品质、品格、品行得以实现,仅仅靠知晓并提出企业的价值理念、精神支撑、行为规范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应的方式方法。这个方式方法,不是靠让广大员工死记硬背某些提炼出来的概念、条文,而是要让广大员工理解并能自觉执行这些理念、精神与行为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员工最喜闻乐见的是靠大家“化”大家,即从员工中挖掘出典型案例、提炼出典型格言,从而用讲故事的方法、用员工格言的方式使价值理念形象化、精神支撑口语化、行为规范具体化,以达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人提升身边的事的效果。这种方法,就如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讲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个故事,靠张思德、白求恩、愚公三个典型,宣传并普及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情的青于竹、翠于松的品格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行为准则;这种方式,还似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喊出的格言“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那样,短短一句话,浓缩万千情,展现出的是中国石油工人不畏困难、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这种“故事+格言”的方式方法,是普及企业价值理念、张扬企业精神支撑、深化企业行为规范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企业文化的品质、品格、品行,一言以蔽之,是企业的品位。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同时,作为社会上的一个单位,又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是经济组织,就要赚钱。赚钱要有道。黑心钱、昧心钱不仅不能赚,还要与之作斗争。是社会组织,就要负责。不仅对企业内的员工负责,还要对与之关联的供货商、分销商、社区负责,更要对养育自己的消费者和使自己安身立命的国家负责,做到既要承担好公认的职责,又要勇挑各方期待的职责,从而使企业“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也就是说,通过重企业文化的“三品”,不仅使企业强,更使企业“香”,且香“飞”千里,行得远、走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