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时间:2019-05-14 22:5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第一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在习近平的心中,教育一直被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无论走到哪里,总书记讲得最多的,是中国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对民族和人民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听来让人倍感亲切、倍感鼓舞,必将激发起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极大热情。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就要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保障入学机会公平,关键要聚焦困难群体,解决他们上学面临的实际困难。要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全程促进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健康和教育发展。要积极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督促各地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并统筹做好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的政策设计与政策衔接。要解决好残疾人教育问题。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创造条件使残疾学生能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鼓励普通高校招收更多残疾学生。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就要补短板,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补短板”是针对性强、见效比较快的促进教育公平的办法。向薄弱学校倾斜,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向农村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中西部地区倾斜,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关于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总体部署,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用3至5年的时间,使这些地区的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标准,使学校教室坚固适用,符合抗震、消防等安全要求;配齐教学设施,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地等满足基本教学需要;配齐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等基本满足义务教育要求;办好必要的教学点,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就要上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从学校标准化建设、师资均衡、生源均衡等方面着手,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要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加快推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要重点抓好大城市的择校问题,破解择校难题。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可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个人梦是构成国家梦和民族梦的基础

我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根本在于我们祖国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是一个以公平正义作为重要价值目标追求的国家。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公平正义,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也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伟大时代。“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之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变为现实之时。实现这个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内在地提出了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和强调公平正义的要求。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不仅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更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目的还是要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就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而言,它归根到底就是人民梦。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理想,每个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与梦想。中国梦是一个“万花筒”,它由无数个五彩缤纷的个人梦所构成,其中充盈着无数个人的人生特写。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必然是这些个人的人生竞相出彩的过程。没有每个个人的人生出彩,就不会有中国梦的实现。要让每个个人都拥有出彩的人生,就必须使每个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受到尊重,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每个人人生出彩提供公平的机会和舞台。每个人的人生出彩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出彩。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中国梦的人民性,决定了这一梦想的实现过程,在本质上必然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过程。在当今中国社会,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是紧密相连、根本一致的。个人梦是构成国家梦和民族梦的基础,国家梦和民族梦为个人梦提供梦想成真的舞台。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和目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公平正义为本质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每个个人人生出彩提供了根本前提和保证。

把握机会、务实奋斗,方能抒写“出彩”人生

在当今中国和当今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并不等于人生出彩本身。要使自己的人生真正能够出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必须珍惜祖国和时代提供的宝贵机会,善于把握和利用好这样的难得机会。

有多大机会,便有多大希望。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每一个致力于实现个人价值与梦想的有志者的希冀与期待。有了这样的机会,就要万分地珍惜它,牢牢地抓住它,充分地用好它。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赤壁》这首诗中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脍炙人口的佳句。诗人在这里感叹说,倘若当年赤壁之战周瑜借不到东风的话,那么胜败双方就可能易位。也就是说,周瑜打败曹操,关键是他抓住了那天刮东风的难得机会,如果没有或者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拥有大乔和小乔两位绝色美女的就不是周瑜,而是曹操了。历史经验一再证明:人生出彩的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一个人的人生能否出彩,不在于他是什么身份,也不在于他居于何种社会地位,关键在于他是否肯为美好梦想的实现不懈奋斗。日前逝世的江苏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终生都是个农民,但他却以实干托起了华西人的共同富裕梦,成就了自己出彩的人生。2005年,他作为封面人物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吴仁宝的出彩人生启示我们,一个人的出彩人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甩开膀子干出来的。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一切期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有所作为的有志者,都要把个人梦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到时代潮流中去,同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紧密结合在一起,甩开膀子,务实重干,用奋斗抒写出彩人生的壮丽华章。

努力为每个公民的人生出彩提供保障

全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也就是全国人民公平地共同分享这样的机会。如何使全国人民能够共同分享这一机会,就有一个如何保障人们的共同享有权问题。

人生出彩,机会固然重要,个人的努力打拼与奋斗也必不可少,同时还需要国家和社会为人们平等地享有机会、靠努力打拼与奋斗能够梦想成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为人生出彩提供必要保障,使每个人都有条件梦想成真,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社会身份如何,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拥有的财富多寡,只要是合法公民,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享受的权利是完全平等的。宪法和法律赋予人们的基本权利,不能因为出身、职业、财富等附加条件不同而被区别对待。正如李克强同志所说:“我们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不论是怎样的财富创造者,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靠诚信公平竞争,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

政府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机会,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在当今中国,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加快推动科学发展,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创造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要以敢于啃硬骨头、勇于“割肉”、不惧涉改革险滩的精神,全面深化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领域的改革,坚决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拆除堵塞平民阶层上升通道的樊篱。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要在统筹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为每个人都能享有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机会提供制度保证。⑥5

第二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重要基础

李克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重要基础 有助于纵向流动 会上,教育部、科技部主要负责人分别作了汇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围绕下一阶段教育、科技发展和改革进行了深入讨论。李克强对近年来教育、科技工作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始终把教育和科技放在全局性、战略性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视。李克强说,教育是民生改善的来源,传承文明的载体。让孩子受教育并且受到良好教育,是几乎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掌握知识让人们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有利社会文明得以延续、道德规范得以遵循。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三大任务,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要缩小中国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和区域这两个最大的差距,就要培养更多服务中西部和农村的人才。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倾斜,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要加强东中西部教育协作,尤其是国家重点高校,要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鼓励优秀教师以多种方式到中西部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公平上要多想办法、多做实事。东部地区要创新理念和模式,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李克强指出,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关键是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并以创新和创业为导向。要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围绕大局,瞄准世界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大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扣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使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活力、创新能力迸发出来,使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效益,让科技造福人民。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都要沿着这个方向加大力度。

李克强强调,无论是推进教育公平,还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关键还得靠改革。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年从恢复高考入手抓教育,就是一项改变千百万人命运、深刻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当前深化教育和科技领域改革,仍然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抓紧推出既利当前更利长远的重要改革举措,务求取得更大成效。李克强最后指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用好“人口红利”,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红利”。这就必须一靠教育、二靠科技,两者有机结合,使中国创造财富的能力得到巨大提升,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他要求加快推进教育科技领域的重大任务,围绕完善投入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推动资源开放共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广科技人员创新激励政策等,提出措施、抓好落实,使全社会创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第三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

论当今教育的不公平及解决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事。教育公平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平等。过去的人们的要求是“人人有学上”,现在的要求则是“人人上好学”。但是看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由于教育政策滞后、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受教育机会和接受教育不公平的。

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分布得不均匀,个人获得教育的机会存在严重不均等。而教育的这种不均衡发展已经成了制约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根源,甚至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城市和农村,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教学设施、师资水平不一样,从小学开始,一个台阶赶不上,个个台阶都赶不上。在当今时代,一个人在受教育机会和权利方面的竞争,就是其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竞争,好的工作职位、优厚的工薪报酬,还有令人向往的职业前景,都主要取决于高层次教育。这实质就是一种教育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最后就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最需要教育资源的地方,却最缺乏教育资源;最需要接受教育的群体,却离教育资源最远。普通老百姓想要摆脱世代为农的命运,只有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于是他们舍身卖命,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可是他们就是倾其所有,也享受不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例如,许多农村孩子至今还不会说一句英语,至今还没有见过电脑。这让我们听来或许感到不可思议,但现实就是这样。温总理在访问贫困地区教育时,中学就反映没有外语教师,学生高考吃亏。学校缺乏外语师资,外语教学水平很低。而城市的孩子在课堂上接受的教育就胜于农村孩子,可后还花钱请家教。这样的形势带来教育的极端不公平,即城市的孩子受到的教育永远优于农村的孩子。

另一方面,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除了城乡分配不均衡外,还有就是高考录取的不公平。现在许多本科院校,虽名义上是全国招生,但实际上本地考生已超过70%。外地的学生想要跻身于首都的大学,他们必须以高于北京学生及十分的成绩才可以。

对此,我们的政府应该承担起更多的教育责任,完善教育制度,加大教育财政性投入,充分运用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来制约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而使教育日趋平衡。对于农村教育问题,国家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以及大学生“上山下乡”,优化农村师资力量。相信这样,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育压力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这无疑也会大大有利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教育政策“缺席”

所谓教育政策“缺席”是指,在特定时空下需要教育政策来进行管理的事务或活动没有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和引导。我们的教育政策往往都是应付式的,常常是等教育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考虑政策制定。一方面,问题从潜隐到显现、从轻微到严重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即使政策制定后,从颁布到实行、从实行到起效也存在时滞问题。这个从无到有、从存在到有效的过程中,政策都是“缺席”的。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政策的不均衡现象不仅仅表现为教育政策的供给不足。有的时候,政策过多、过剩也是一个问题,同样会扰乱或限制教育实践的良性发展。教育政策“无能”

所谓教育政策“无能”是指,当前的教育政策不能获得预想的效果,对实践起不到规范和管理的作用。教育政策“无能”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由于问题的特殊性、政府能力、政策方案、政策工具、目标群体的接受程度等原因,教育政策有其自身的能力限度。二是指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主观犯错的倾向,这种犯错倾向往往是因为人们或过于信奉理性、或过于感情用事、或急于办成某事、或追求某种特殊利益而不能从现实出发来考虑问题。

三、消除基础教育不公平的对策

正视我国目前存在的基础教育不公平现象,目的在于找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力争尽早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克服“应试教育”重智育、轻能力;只关注少数“精英”,而忽视多数学生成才的“升学教育”倾向,转变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全面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面向世界,着眼未来,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培养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二)普及义务教育,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

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短时间内实现教育完全公平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解决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突出矛盾,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两基”目标的实现、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要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强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充分利用发展中西部的机遇,加大对中西部的教育投入,增加中央政府用于保证普及义务教育的教育拨款,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

(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合理配置师资,切实解决城乡、区域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是目前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又一关键因素,问题的解决一靠政策,二靠资金。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对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关键是贯彻落实。

要加大中央和各级政府对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教师的经济和生活条件。教育投入和政策法规是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两翼,缺一不可。

(四)改革和完善教育经费的拨款制度,加大对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教育的投入,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差别

我国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加快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地方对教育的投入差别很大,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显著,导致了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设施、实验条件、图书拥有量等办学条件的极大差别。

目前基础教育投资主要有地方财政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和社会集资三条渠道。由于经济落后地区财政困难,使基础教育财政拨款缺乏基本保证,拖欠教师工资现象时常发生,教育费附加征收的条件和数量有限。国务院减轻农民负担(不超过5%)和治理“三乱”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率降低(据国家督学团1993年调查,一些县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仅为10%),社会集资办学基本被卡。

必须加强中央政府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经费统筹与管理力度,加强对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当然,也不能“吃大锅饭”,不能给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减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在确保教育经费占地方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比例(全国尽可能统一)的基础上,由中央政府按全国基础教育经费的平均水平补贴或转移支付其不足部分,交地方教育部门统一分配和使用,中央加强监管,确保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真正实现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公平提供经济支持。这样既充分调动(或者说是强迫)地方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又照顾到城乡、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现实。果真如此,教育公平之梦在基础教育阶段必能实现。

(五)改革财政制度是增加教育投入,确保“两个比例”“三个增长”指标落实的保证

增加教育投入,要靠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各级政府为此尽了很大的努力,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增大,但我国目前的财政制度中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NP的比例却逐年下降[11],远低于低收入国家23%[12]的平均水平,因此,出现了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逐年提高而占GNP的比重持续下滑的反向运动,国家财力匮乏,财政职能弱化,教育投入力量不足,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宏观调控困难。尽而影响到教育的公平。解决教育投入长期不足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据推算,如果我国财政收入占GNP的比例达到25%,从中拿出15%的资金用于教育,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GN4P4%[13]的目标,因此加大财税制度改革力度,增强政府财力,确保教育投入增加,提高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能力,是消除城乡、区域之间教育不公平的重要保证。

(六)实施城乡、区域之间的校际对口支援政策

限于目前国家的教育投资制度和财政实力,中央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宏观调控困难,实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校际对口支援政策,是改善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办学条件的又一可行的办法。实施校际对口支援,需要国家的宣传、鼓励,但更重要的还应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条例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避免流于形式的短期行为,使之真正在师资培养、教师交流、硬件设施(图书、仪器)等方面支持和帮助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教学条件的差距。

(七)制定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教育助学贷款政策

《教育法》第37条规定:“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国家为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助学政策,如教育储蓄、教育保险、助学贷款、奖学金等制度等,各项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解决贫困学生的困难,但关键是进一步完善和贯彻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细则等便于操作的具体方法,以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另外,基础教育中性别不公平现象,随着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城乡、区域之间教育不公平现象的解决,贫困助学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中劳动用工制度的完善,教育中的性别间的不公平现象将会得到解决。

第四篇: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述要“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者围绕如何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会者指出,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正确地理解公平的 涵义,才能明确和谐社会的目标。政治经济学视角中的公平主要是指分配公平。要正确把握公平的科学内涵,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公平是经济关系的观念化的表现,讨~平问题必须研究社会经济关系。其次,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公平的标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社会制度的统一的、亘古不变的标准,更不能用“永恒的公平”、“公平的分配”等臆想的标准去评价社会生活、制定具体的社会经济政策,而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把握公平。第三,不能仅仅从伦理道德观念出发去评判公平。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唯一公平的分配制度,因而既不能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理解为平均,也不能放任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公平是在尊重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基础上能够保护困难群众的公平,它承认差距的存在,但这种差距应是合理的、适度的。与会者认为,维护公平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积极推进改革,着力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阻碍公平实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失业问题、政府社会保障能力有限问题、土地征用带来的失地农民问题、环境污染带来的生态保护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说需要通过改革体制、健全机制来解决。有学者指出,在企业中建立由生产资料所有权、社会力量、劳动和知识等因素共同参与企业决策的现代产权制度,是维护公平的有效手段之一。二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切实把提高效率与维护公平有机统一起来。

第五篇: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

文章标题: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述要

“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者围绕如何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与会者指出,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正确地理解公平的《

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

下载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推手

    信息技术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推手湖北省安陆市棠棣镇百花初级中学 周朝发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资源的公平配置、合理管理、充分利用以及潜力的深入挖掘,可以使之成为教育公......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推荐阅读)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诉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把社会公平问题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将这一问题的解决......

    教育公平

    怎么看教育公平安徽铜陵,一个以盛产铜矿而得名的城市,近年来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广受关注。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铜陵市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创造了一个“学......

    浅谈教育公平

    浅谈教育公平【摘要】 教育公平的内涵 《辞海》对“公平”是这样定义的:“作 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指按照一定的 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 序合理地待人处......

    教育公平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成为城市里的“农民工”。许多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也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沿海和地......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 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90年、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

    如何正确理解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如何正确理解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公民的合法权利理应受到保护,尊重和保护人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化解人民内......

    公平教育总结

    大岚寺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现开设17个教学班,有中小学生800多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校普及区范围内,聚集了大量进城的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