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美德伴我成长(共)
中学组征文:
中华美德伴我成长
人,因为美德而变美丽。社会,因为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为充满美德而五彩缤纷。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典故无不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国是一座文明之邦。但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美德就如同一颗璀璨明珠。中华美德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待人诚信、为人正直、尊老爱幼,尊爱师长等。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拥有了它那是一个财富。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无处不有。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有一次我从永川回来时,亲眼看到车上的座位已经坐满了,突然有一位老爷爷蹒跚的上车了。售票的阿姨叫到,请车上的好心人让个坐位。原本平凡的人们开始焦躁起来,有的人说我身体不舒服。有的人目瞪口呆并没有说什么,但他们却多了一种焦虑的表情。我虽然有点晕车,但我仍然毫不迟疑地站了起来。我说:“爷爷、坐这儿吧!”爷爷夸了我,但我却不开心,不是因为我把座位让给了爷爷,而是因为看到这么多人却没有一人主动让坐。我真难过。站了一会儿,我有点晕车似乎身体在往后倾斜。忽然一个叔叔拉住了我,说:“来,坐这儿吧!我们这 些经历风雨的人却还不如你!”我微笑起来,我终于得到了安慰,传统美德无处不在。让美德伴我成长吧!
记得几年前电视上有一个公益广告讲了这么一件事。有一位女士坐在公汽车上,当她快要下车的时候,便随手将一个空塑料瓶子扔在了车上,一位男士见了便将瓶子捡了起来,并随口说了一句:“真没素质。”可他却又把瓶子从车窗扔了出去。最后还是一位小妹妹见到了,把它拾起来,丢进了垃圾箱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素质的提高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就像故事中男主人公说别人没素质后,可自己的行为却并不比那位女士强多少。所以,提高个人素质就要像做任何事一样,要身体力行,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要将它进行到底,而不能像电视中的那位男主人公那样“半途而废”。如果这个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男士看到塑料瓶子捡起来,并一直握在手中拿到站,下了车后再扔进垃圾桶中,我想这样做不仅不会使自己有什么损失,反而会引起周围的人对你肃然起敬,刮目相看。
再说说我们周围的同学。某市中学的一名男生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班的另一名男生打了起来,这个时候班上的一名同学便上前劝阻,可是他劝阻的过程中出言不逊,言辞粗鲁,结果使事态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件事看上去劝阻同学打架做得非常对,可是由于他处理的方法不得当,个人的文明素质不高,不仅不能化干戈为玉帛,相反使事情变得更糟。由此可见个人的文明素养对个人的成长、国家的安定是多么重要。试想如果人人讲文明,有礼貌,就会创造出一个融洽和谐的良好环境,我们的工作学习就会得到更大的促进,我们的集体就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我们的事业就会充满生机,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就会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同学们,让我们从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律,努力做一个知识丰富,意志坚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文明中学生,以崭新良好的形象,出现在父母,老师,社会,世界人民的面前。
中华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来源于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朱冲还牛吧。
古人如此,今天亦如斯,只因美德在我心。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某些人总是感叹“世风日下”,在这个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道德是否真的一再贬值呢?我觉得不能这样简单的认为。毕竟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有着千百年来民族美德的沉积。对道德的认知与认同。因为美德在我心中,在每一个国民心中。
我们是21世纪的青少年,走在建设祖国的长征路上!任重而道远。我深深体味到,我们是中华传统美德规范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我们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因此我们要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 迹;中华美德都会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所有的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只要美德在人们心中,祖国就会欣欣向荣!
第二篇:中华美德伴我成长
让文明礼仪充满人间——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和平小学的尚文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礼仪充满人间》。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她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翻开浩瀚的历史,既有张良拾靴、孔融让梨、程门立雪这样千古传颂的典故,也有“不学礼,无义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代代传承的道理。正是这种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我们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崇尚文明礼仪,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传承文明,践行美德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一个人的品质与修养,道德与情操。无数事例也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就是要有高尚的美德。
作为小学生,更应该是文明的先锋,礼仪的标兵。看,在马路边,人们都自觉遵守信号灯;看,在公交车上,人们纷纷给老人、孕妇让座;看,在校园里,一位小学生摔倒了,大同学就主动跑过去,扶起他——到处洋溢着文明礼仪的气息。
文明,懂礼貌的现象虽然随处可见,但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某些不文明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总能见到与我们的美丽校园不和谐的纸屑、食品袋、糖纸随处乱扔,甚至有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宿舍里追
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还有部分同学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物这一举一动,无不表现出一种文明的缺失。“小而不为,老来何为?”作为学生,除去学习,学会做人更是重要的一课。文明礼仪就是做人的前提。如果人人都能讲文明,有礼貌,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其实,文明礼仪就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下课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
让我们把文明带进校园吧。学校是我们的家,这个家的整洁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来创造,这个家的美丽需要我们每个人来维护。让飘扬在风中的纸屑和校园告别吧,让我们用细心的呵护唤起学校的整洁和美丽吧。让“请”、“谢谢”、“对不起”响遍整个校园。
昨天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将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文明的小使者,文明传递,心心相传,用自己的行动,来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让文明的画卷布满整个校园吧!
讲文明,与美德同行;美德,与文明共创。一个有文明的地方就有美德;一个有美德的地方就有文明!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新世纪、新时代的文明美德之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与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而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华美德伴我成长
中华美德伴我成长
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立身之本,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对于我们每个人乃至中华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幸福生活还有一个小环境要依赖。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周围的人发生联系。在和他人相处时,需要彼此和睦相处、团结互助。2008年5月12日14时,一个平常不过的下午。阳光透过窗子,撒在袁文婷身上。26岁的她正值花样年华,性格活泼开朗,因此和孩子们很聊的来。此时,他们正在教室里一起准备迎接上课铃声的响起。14时27分,正在上课时,教室地板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地震了!大家快跑!”袁文婷喊道,她年幼的学生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呆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袁文婷迅速地把学生一个一个抱出去。一个、两个、三个......袁文婷奋力救出了十三个学生。当她再次冲进教室的时候,只听见“轰”的一声,楼板掉了下来,整座房子垮塌了......8小时候,搜救人员在废墟中一块厚厚的水泥板下找到了袁文婷。当水泥板被移开的瞬间,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袁文婷生命的最后时刻保持了这样的姿势,它定格在人们心中:袁老师背向门口跪在讲台上,她瘦弱的双臂撑得很开,形成一个保护伞的形状,在她的手臂之下,藏着九名学生。26岁,花一样的美丽青春,就这样永远被掩埋在了废墟之下。
我们现在正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每个人只有在此时积极进取,努力奋进,争取早日成才,才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到鞠躬尽瘁,弘扬职业道德,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接下来,我要讲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位女法官宽容、理解、耐心、尊重是她在审判实践中练就的职业品格。她常说:“法律是公正和善良的艺术,唯有如此,才能让当事人接近你,与你沟通,接受你的观点。”她,就是人民的好法官——宋鱼水。她可是真真正正算得上是公平公正的了。宋鱼水刚担任海淀法院经济审判庭副庭长的那年冬天,老家突然来了一个亲戚。看到老家的人,宋鱼水很高兴,新乡:自己上学时全靠乡亲们资助,如今老家的人来北京,一定要好好招待他,想办法让他玩好、吃好。谁知,老乡一开口就让她为一件案子说情。这可让她为了难:老乡难得求自己帮忙,如果是其他事,自己会毫不犹豫的去办;如果自己是律师,也会尽全力去帮助家乡的企业诉讼。可自己是法官呀,法官怎么能徇私呢!她拒绝了老乡的请求。最后,老家的企业输了官司。
家庭是整个社会肌体的细胞,是个人成长和民族延续的重要依托和基本方式。每个人都从家庭中起步、成长,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依赖与家庭的和睦美满。家,并不是有四面墙构成的“火柴盒”,也不仅仅是在里面吃饭、睡觉的冰冷空间,家是我们灵魂的安居所,是我们精神的避风港。在家里,我们可以开怀的笑,也可以放声的哭。最令我感动的是母爱。有一种爱,血脉相连,温暖着儿女的心。有一种爱,瞬间迸发,震撼着无数的心灵。这就是母亲的爱。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我不记得了,但我记得,看完那篇文章后,我流泪了。那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一次大地震,人们在救援时发现了一位被倒塌的房梁压死的母亲。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人们发现,在她身下躺着一个孩子,被包在小被子里,只有三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庇护,孩子毫发未伤。人们发现,被子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包括整天见证生死离别的医生。
个人品质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其道德行为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管得到的特点和倾向。它的内涵十分丰富,简单来说,一个自尊、自爱、自省、自强和诚信谦虚的人,就是一个个人品德高尚的人。在我认为,个人品德高尚就是做好分内的事情。例如我,就要做好照顾弟弟、做家务、做好班干部等等一系列我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了分内的事情,我不也算得上个人品德高尚吗?我觉得,人的自尊来自于人的自爱之心,这是人之常情。自爱是人提高自身修养的前提,它和自私自利完全不同。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如何去爱他人和国家。自省是一种自悟和自觉,是对自我本身所处的状态、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欠缺的东西的自我感知。自强是努力再向上,是奋发进取,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是一种在艰苦的环境下知难而退的勇气和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
中华美德包括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这些道德品质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华美德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在这本《中华美德颂》中我看到了这些。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悟到了真理,还生发了爱国情怀,增强了美德意识。
第四篇:中华美德伴我成长
中华美德伴我成长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具有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史,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其中,始终贯穿着中华儿女优秀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道德品质,这些可以被统称为中华美德。正是这许许多多优秀的品质在一代一代传播继承,才让中会文明没有中断,生生不息,并积淀了厚重影响全世界的独特的历史文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曾经一度以为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优秀品质被遗失了,有一些不好的品质短暂的社会上停留,看了《中华美德颂》这本书,再细细回味新闻、网络报道,其实中华美德就像脊梁,一直支撑着人们挺胸抬头,像号角一样鼓舞人们前行。
2008年5月12日14时,一个平常不过的下午。在四川省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位26岁的女教师正在上课。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就是“最美女教师”----袁文婷。就在当天14时27分,突然地震了,她顾不上多想,将可爱的学生们一个一个往外抱,当教室中还乘9名学生时,她正冲进教室,楼板掉了下来!她将手臂撑得很开,形成一个保护
伞,护着那些稚嫩的学生,学生们得救了,而她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用生命诠释职业的责任与担当的“最美司机”----吴斌就是一个有毅力的人。2012年5月29日中午,吴斌正和以往一样驾驶大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11时39分24秒,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一块大铁片从前方飞来,击穿挡风玻璃,越过方向盘后像炮弹一样击中了吴斌的手臂和腹部。生命的最后时刻,吴斌强忍住剧烈疼痛,用坚强的信念完成了自己生命中最后一系列精准的停车操作动作,挽救了车上24名乘客的生命,而他自己却壮烈牺牲了。
说到毅力,已有90高龄的杨升奎爷爷就是一个好例子。自从2003年秋天搬到了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大道781号院,杨爷爷就坚持义务打扫大院。多年来,杨爷爷从不抱怨,他说:“打扫大院就像做运动,做完运动擦个澡,我就觉得很舒服!”除了每年春节杨爷爷才会给自己“放假”,“放假”归来,杨爷爷会把大院扫得一尘不染才肯回家。
单腿女孩----汪涓也很有毅力。她有着快乐的童年,但在13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她的一条腿,但是,坚强的她并没有放弃生活。1994年,汪涓被选入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的轮椅击剑队和田径队2008年,她被选入跳远队……只有一条腿的她,走出了人生----她获得过30多枚金牌,9次打破世界纪录,还考上了自己梦想的大学。
而有孝心的孟佩杰为了照顾患有重病的养母,不辞辛苦,感动了天地。还有“中国阿甘”—郑心意、拾金不昩的老奶奶和一名普通的水电修理----“活雷锋”徐虎……这些是被记者发现了报道宣传了的,我们身边还有无数没有被报道宣传的、无数的身边小人物小故事,他们在不断的传递着正能量,传递着中华源流长的美好品德,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学习,激励我们前行。
2013年10月21日
第五篇:让中华美德伴我成长
让中华美德伴我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中华美德伴我成长》。
人,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美丽;国家,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然而,真正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什么呢?
语文老师回答说:“中华美德”是待友诚信、为人正直;尊老爱幼、尊敬师长。
数学老师回答说:“中华美德”是一条长长的线段,它连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过去,艰苦奋斗创造灿烂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美术老师说:“中华美德”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它的颜色是光芒而又耀眼的。
音乐老师回答说:“中华美德”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动人,它激励着所有中华儿女努力拼搏。
是啊!中华美德就像蓝天一样博大,像大海一样深远。
毛泽东是伟大的人民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父母的坟前,寄托自己对父母的思念。第二件事,就是去看望自己的老师毛宇居老先生。吃饭时,毛泽东把老师让在首位,亲自给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老师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同学们!
伟大的华夏大地,孕育了厚重的中华美德。我发自内心的想要为我亲爱的祖国做点什么,那我就从尊敬师长开始吧!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中华美德发扬光大,让老师因我自豪,让祖国为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