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作文引领语文教育走向[模版]

时间:2019-05-14 22:0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高考语文作文引领语文教育走向[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高考语文作文引领语文教育走向[模版]》。

第一篇:2018高考语文作文引领语文教育走向[模版]

2018高考语文作文引领语文教育走向

2018年6月7日11时30分,高考语文科目结束,几乎在同一时间,各地高考作文题陆续公开发布,引发了热烈讨论。高考作文引领着语文教育的走向,也聚合了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切。

那么,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体现出哪些价值特点?

2018年全国高考总共使用八套语文试卷,一共9道高考作文题目,其中3道锁定了高考主角“00后”。全国I卷作文试题的题目是“世纪宝宝中国梦”。北京卷,作文题目之一是“新时代新青年”,浙江卷提炼概括“浙江精神”,引导考生思考未来人生。千禧一代的一个特点,可能恰恰是缺少了家国情怀或者时代责任感,因为他们是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成长的,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引导他们去思考对社会的责任。语文教育重在立德树人,这样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值得点赞。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最突出的特色是引导考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找到个人的意义,让考生把个人追求与时代发展、国家建设联系起来,把个人成长与时代变迁、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将思考人生与关注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避免了宏大叙事的空泛,强化了高考语文作文的导向功能。

从2017年开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就弱化了“励志”“抒情”的文风,转向接地气、说实话,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更多进入社会现实,进入文化与内心,强调学生的独立表达与思辨精神。这些作文题的命题材料大多以情境任务作为主要载体,不仅能帮助考生拓展思维空间,还注重让不同水平、不同地域的考生都能充分施展写作才华,突出了表达能力的考查,在区分考生的立意层次、写作水平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全国Ⅰ卷:世纪宝宝中国梦

全国I卷作文题达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新世纪出生的考生,从时间脉络上天然与新时代的中国共命运。他们置身于新时代中,思考自己的恰当定位,涉及价值观的根本问题。这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的是,引导材料的丰富性与往年相比又见提升。材料呈现了中国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大方向。如果稍加注意,考生便会发现自己正处于材料所展示的时间之中,材料既包含经历的过往,又在展望未来。这意味着思考维度应该是“回顾与前瞻”。在做了这些限制之后,题干拟定了阅读对象——“那时18岁的一代”,这又给了一个巧妙的暗示:你现在思考的未来,就是那一代的过往。

考生要达到基本要求并不难,但要吃透材料和要求,短时间内呈现这么多丰富的考虑,就要看平时的训练是否在向着真实的写作能力努力。如果只是僵化的套作或者宿构,很难应对这一多面向的作文题。

■全国Ⅱ卷:幸存者偏差

全国Ⅱ卷作文题属于近年流行的“新材料作文”,而材料的选择并未盲目追逐热点话题,而是有意拉开了距离,取材于“二战”期间的具体事件。考场作文命题最忌讳那种宽泛无边的“假大空”题。该材料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话题背景或言说情境,富有高考作文必需的限制性;同时,又具有开放性,辐射出多重意义或包含着多重立意指向,进而构建出多维度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各类考生写作潜能的发挥与检测。材料可以引发多角度的立意构思:比如要善于多角度思考,要善于反向思维;要相信自我,不随波逐流;看问题要抓住关键;要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题以一则具体材料作为构思的起点,旨在考查考生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的言语表达等多种学科素养,具有良好的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导向作用。

■全国III卷:改革开放三部曲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这三条标语、口号浓缩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极不平凡的历程。看似写作角度单一,实则丰富多样。考生可以通过观察社会,思考国家的发展之路,也可以聚焦个人,思考个人在时代变迁中应有的价值,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这道题处理不好,容易空泛。如能以小见大来写,更容易出彩。审题难度低的作文题目,“深度”和“亮点”是成功的关键。

■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或绿水青山图

北京卷作文题的特点是“大”,无论是“新时代新青年”还是“绿水青山图”都紧扣发展的大时局,立意宏大,贴近时代。无论议论还是记叙,都要从大处着眼,但又最好从青年视角出发,或者从“图”考虑,让“大”落到实在的小处。

尽管考题的指向明确,考生也有充分的素材准备,但如何构建从小到大的论证,却有难度。干巴的议论,生硬的叙述可能呈现出司空见惯的老套图景,能否避免,就要看考生的生活经验与洞察能力了。

■上海卷:被需要

上海卷作文题延续了近年的命题传统,直面社会现实,着意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关注自我心灵世界的成长。试题提供一种真实的“社会现象”与“常见心态”——“被需要心态”。它让每一个考生都可以基于生活感悟展开思考,甚至可以从“需要”与“被需要”的角度展开思辨;还要富有思辨性地去考虑“被”“什么样的需要”。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独立存在。这样,“被需要”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层次;在多角度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更引领考生去关注“被他人”“被社会”所“需要”的人文情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种基于“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积极展现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学生培育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情怀。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天津卷:器

天津卷作文题的传统文化和语文味道都很浓厚,考题巧妙地结合不同词语,从“器”的不同面向来展示不同的认知角度,从中可以探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可以阐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故事、道理,还可以谈到胸怀、责任等等,其背后更深的哲学背景就是“词与物”。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浸润在自己的文化之中,而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是如何思考“词与物”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待“物”的态度凝聚在各种词语之中,当青年人开始自觉从自身的体验来考察这些态度时,就走在了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了。考题的难点在于考生能否通透识别这一“词与物”的关系,把自己的经历、思考过程生动地展现出来。

■江苏卷:语言

江苏卷作文题围绕各种“语言”来命题,没有追逐热门话题,而是立足于语文学科特色的彰显,立足于语文学科命题学术品位的坚守,是八套试题中最能反映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题目。这里的“语言”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交流沟通以及学习、了解其他事物的各种媒介工具。“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这为考生创设了广阔无限的构思空间。

但是,整体来看,题目似乎过于宽泛,开放性有余,而限制性不足。殊不知,必要的限制性恰恰正是选拔性考试不可缺少的重要属性。

■浙江卷:浙江精神

浙江卷作文题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回望历史,提炼与概括“浙江精神”,紧贴时代主题和地方特点,引导考生站在人生新起点,在宏观视野中思考个人价值。宏大主题需要从小角度切入。立足个人,放眼浙江,站位高落点小,才能写得好。提示语中突出“体验和思考”,导向明确,可以用故事来诠释、演绎,深度论述自己的认识思考。近几年,浙江卷作文题一直比较注重思辨性。

第二篇:走向生活的语文教育论文

教育,究其本质是人社会化的过程。语言文字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是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还是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离不开它。语文教育在人的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大纲开篇第一句就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社会交往的工具和技能,涵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句话,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社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课程。

翻阅了《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笔者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深化。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将树人、育人为宗旨的人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几近于苛求的解释词语、写近义词、反义词之类的训练,美其名曰训练用词的准确性,千篇一律的分段、概括段意、提炼中心,貌似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实质将最具有灵性、最有生活气息的语文教育引入了枯燥乏味的训练,使语文教育成为“折磨人、束缚人、摧残人”的一件事(钱梦龙语)。从教育到教学再次到训练,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教育术语和教育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可怕地消失了。语文与生活,与人社会化的需要完全被无理地割裂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改探索已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些方法,技巧的革新,而应深入到语文教育的观念之中了。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

3、联系家庭,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教师可以信手拈来,所有适合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资源、内容都可以随时进入语文课堂、进入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这样的教师,就可以称得上是“大教师”!所有的课程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只有真正为学生所喜欢的、所乐意接受的课程,才可能产生意义和价值!为学生选择的,并不一定是学生所迫切需要和喜欢的;学生所喜欢的,也并不一定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在这两点上发现联系,寻找到契合点,就需要我们对语文、对学生、对生活有真切的体认。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对课文内容,我们常常进行发掘、解读,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意义、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精妙。这就是我们对教材、对于课程的一种纵深的开掘和创造,以求得深刻。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视角,从横向上对课程做一种拓展和延伸,让我们的学生能沿着教科书提供的水流去寻找大海,甚至到生活中去寻找语文的丰富营养。这样的创造也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而这样的创造,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对语文课程及教学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和进程,编写灵动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应该是课程真正的创生者!假如我们语文教师不阅读、不思考,就会造成语文教学的僵化,就会失去鲜活的语文课!仅仅咀嚼几篇课文,不管它有多么丰富的营养,毕竟是有限的,毕竟是单一的。嚼烂了,所剩下的就只能是渣子!不断地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语文阅读内容,不断地丰厚我们的语文课程,将我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读的厚起来,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第三篇:2010高考语文作文精选

有时,也要学会放弃

坚持,意味着成功。但是有时,也得学会放弃。放弃,不代表着懦弱,而是代表着内心的豁达。就如大家所熟知的陶渊明,他历经磨难才成为彭泽县令,但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余日就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这才是属于他的生活,他所喜爱的生活。虽然做官是他一生的梦想,但是放弃才显示了他的豁达。

放弃并不显示着懦弱。鲁迅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而他的事迹大家也都熟知。在1904年初,鲁迅觉得医术只能拯救人的身体,文学可以医治人的思想。而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鲁迅先生就是想利用文学的力量改变中国的国民性。鲁迅先生之前学医时时想把西方的医学带到中国,所以后来他弃医从文。他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这是鲁迅的坚持也是鲁迅的放弃,正是因为他放弃了医学才造就了他之后的文学。

正如文中的小孩抓糖一事说起,如果在不能成功的前提下还不放弃做这件事,那必定一事无成。

在希特勒进行闪电战时,因为时间的耽搁,他其实已经想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但是他依然毅然反顾的选择攻打俄国。在他已经接近成功时,他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并未放弃那他明知希望不大的事。所以他失败了,法西斯战争也从此转折。

在故事二中我们看到了员工托尼的成功,虽然他最终只得到了1万元的奖金,但是他还是成功了。他懂得放弃了一部分金钱而换来了这一次的成功,他是位赢家。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充分说明放弃的道理。就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吧。有的同学在考试的时候,遇到难题,舍不得放弃,致使耗费了大量时间,最终成绩很不理想,致使自信丧失,沉沦一世;有的同学则遇到难题先放弃,争取把容易的题做好,最后,如果有时间,再去啃难题,这样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分数,也找到了自信,一天一个新台阶,逐渐跃入了优秀生的行列。

由这些例子,我们应该已经知道了放弃的重要性。有时,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它也意味着成功。

第四篇:高考语文作文及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写作指导及范文

【试题回放】请以“绿色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试题解析】

(一)什么是绿色生活: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2、我的绿色生活,表层的可以写你在具体的生活中的举措,深层的可以写心灵的绿色。

(二)绿色生活的方式:

1.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不追求过度的时尚; 3.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4.使用节约型水具;5.拒绝过分包装; 6.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 7.一水多用;

8.随手关闭水龙头;

9.节约粮食; 10.双面使用纸张;11.垃圾尽量分类入箱;12.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3.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三)中国十大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 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 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绿色生活》

海德格尔的命题“人,诗意地栖居”原存于哲学家自成一派的理论体系中,但其究竟有着丰富的可阐释性,提及它,不同的人在头脑中展开的图景也是迥异的。但对我而言,它恰恰勾勒了未来的绿色生活形态:

一片人造植物叶———凸出在像的右下角。从仿生学的角度看,喊了很多年的口号“改造自然”改为“敬畏自然”或“师法自然”更妥帖些。植物则被人类的福祉既光合作用,而弱化甚至消除光能这个作用前提,无疑将掀起一场绿色革命。以人造植物为首,大批仿生产品将腾越出世,大自然则成为技术产业无尽的创新之源。

一块优质稳定的水源地———浮动在像的中央。“因地制宜”是都市生态建设的要旨,定量规划上海水,努力复原天然林。黄浦江在供水队伍中不再一枝独秀,大容量高稳定性水库的建成将令市民欢欣雀跃;青葱中隐映着勃然生机,人工林将脱掉“绿色沙漠”的恶名。

一个减量再生的循环经济———废弃物处理器赫然在目。回收网络连通生产者、商家和消费者,政府和民间力量集合而成,将每天制造的垃圾分类填埋、焚烧、亦或再利用。吞吐电池的鸭嘴箱、清洁化肥合成机、“三废”即时处理系统等推陈出新,专门绘制一幅生态地图,使设备齐全的维护点明晰可查。一言以蔽之,高效轻质的GDP将同环保比翼双飞。

我素来喜读科技文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惨烈角斗,便如同两个旋转相扣的齿轮,在平面媒体上碾过留痕。于是又了上述所想,三面一体。暑假初放,上海科技馆为学生深化科学与人文素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决定去第二遭,“科技创造绿色生活”主题展馆给“未来科学家”提供了畅想和实验的平台。走近展区所设的生态小屋,竹木外构气质亲切,形态古拙;太阳能内臵气息冷峻,外现代化。

坐在拥有“环保内芯”的电脑前,随奇妙的向导软件来一番操作,亲手“阻止酸雨的形成”,“整治温室效应”。先前我储备了些生态知识,却在这里捉襟见肘。

我曾思索:称科学为“真、善、美的统一”是否过誉?偶然的机会,在一份语文试卷上 得到了这样的答案:符合自然本质、具内在研究价值、有艺术美感,科学之真善美,正在于此。我无语。而科技馆独具匠心的展览,又以一种朴素得逼人的美感,教我眼见为实———绿色乃万色。

主题展的观者,倘沉下心来,会产生强烈的时空交错感。想那“人与自然”,洹古的母题,也在精神与物质世界中被轮番地折磨,连着未来,牵绊着过去,推着现在。“雕刻时光”照搬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自传名,它催人琢磨。我们揣着三分憧憬、七分忧患,游历了一番“绿色”,而与艺术家伟大而寂寞的心灵,竟也靠近了一些。插上翅膀的想象等待成熟,“雕像”与现实终有相合的那一天。

绿色生活

近几年,“绿色”已成为一道最亮丽的色彩,什么“绿色食品”、“绿色住宅”、“绿色装修”、“绿色服饰”等应有尽有。绿色生活是一个绿色的信号,它刺激着企业界去发展绿色的技术;绿色生活是一个绿色的要求,绿色生活是一个绿色的承诺,它提醒当代人去保障后代人生存的权利。

晶莹的蓝天和深沉的黄土地孕育出清新透亮的绿。绿色这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生命之色。看群林披翠,万山青葱,那一片片绿带给我们的尽是欣欣向荣的美感。

何必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夕阳西下,群林尽染,“绿”是一道永不褪色的亮丽的风景线;何必惧怕严寒酷暑的降临,那层层叠叠的绿为我们抵挡炎炎烈日和冰冷刺骨的寒风,无论白昼,无论夏冬。就更不用说什么氧气的制送、水源的储积、气候的良性循环之类的份内之事了。

“绿”不仅仅只装扮我们的家园!

大自然是大方的,但也绝不是一只可以随意扭捏的软柿子,如果我们不好好地珍惜,必定遭到残酷的惩罚。河水的暴涨,泥土的松塌,河床填高,河堤的坍垮,就足以吞噬我们衔泥结草好不易建起来的家园,这是一点就明的道理,更不用说其它的远期或隐形损失了。

可是,仍然有人:树,照样滥伐;矿,照旧乱采;烟囱,依然吐出那墨色的浓烟;工厂,依旧排放那混浊的污水。一些整日生活在水泥圪塔之中的城市居民,他们在自己的阳台上种上一丁点儿的绿,那是一种何等的渴盼啊!而在农村,毁林毁田,“如弃草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意境则会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瞧,甚至于只能成为一抹遥远的记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向大自然无休止地贪婪地索取,绝不是能真正摆脱贫穷与困境的良策“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朝一日,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愚蠢加倍地付出:土地沙化、资源枯竭、地球“裸露”、“酸雨”肆虐,等等不一而足。让我们目睹一下一些可怕的事实吧:由于滥砍滥伐,全球每年减少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五分之一的物种濒临灭绝;每天约有25000儿童因缺水而死亡每年往海里倾倒20余顿生活垃圾,其中包括不少可立毙海洋生物的有毒物质;每年生产3.3亿顿有害物质;大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到3.3%。1988年9月,60多头鲸鱼冲到澳大利亚海边集体自杀。鲸啊,你是自绝于海洋的污浊,还是自绝于人类的凶残?

可以毫无夸张地说,每一次污染,就增加一次死神对人类的召唤!每再增加一次污染,便使这种召唤以滴血的方式更加浓烈!

生命要永恒,绿,必须永恒!

绿色生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1.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题:最美的青春

最美的青春

青春的美丽既是刹那的辉煌,也是明媚的忧伤。---题 记 青春是美丽的,青春又是短暂的;青春是是永恒的,青春也是遗憾的.青春是一扇无形的门,当你跨入青春的门槛时,总有几分对往日的怀念;青春是一座神圣的宫殿,当你走进青春的殿堂,总有一丝对未来的憧憬.青春总是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用真诚广结好友,品味友谊;青春总是充满梦想与追求,我们用坚强努力拼搏,实现梦想;青春总是充满成功与希望,我们用自信挑战机遇,收获成功.----正值青春的我们有的是万千的思绪,有的无限的感慨.再回首,曾经的我们欢乐过,也烦恼过;曾经的我们甜蜜过,也伤心过;再回首,曾经的我们成功过,也失败过;曾经的我们拼搏过,也放弃过.我们有时开心的像春天的花朵,灿烂的笑容在脸上尽情绽放;我们有时悲痛的像秋天的落叶,伤心的眼泪从脸颊无情流下.李太白叹人生易老,发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样的感慨;而曹孟德却认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杜甫叹岁月无情,发出“白头搔更短,浑玉不胜簪”这样的感叹;而苏东坡却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年轻的我们像早晨初升的太阳,散发出无限的光芒.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短暂易逝的青春年华,不能在青春留下遗憾;我们要好好品读这有滋有味的青春时光,不能在青春留下忧伤.青春的背影在街道上并不耀眼,但这份独有的清涩与美丽是世间最美的感觉.让我们散发青春独特的激情与活力,向着人生的目标奋勇直前吧!

2.2010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幸福是____”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唐朝的锦绣诗篇,情致高雅;幸福是大宋的缤纷词韵,精简传神;

幸福是元代的曲乐风味,细致优秀;幸福是明清的小说震憾,感时伤怀。

而在今天,幸福就是一个人静静地看书,没有其它杂念,只是一个人沉醉在书海里。在今,最流行的一句话,莫过于“Reading is most graceful”(读书是最美的姿态。)

在书中,我看到了海的女儿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看到了爱穿新衣的皇帝的愚昧,看到了夸父追日的执著追求,看到了精卫填海的坚韧不拔,看到了人间的真、善、美,揭露了人间的假、恶、丑,看到了我们亲人对自己深深的爱。当看完一本书时,我的身体充满了一种名为“幸福”的气体,弥漫在我的心中,使我陶醉在其中。

每当我拿到一本好书,总会坐在桌前静静地看。简〃爱在她舅妈家的悲惨生活与厨房传出来的饭香味形成对比;高尔基悲惨的童年与我桌上的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形成对比;鲁讯在“三味书屋”无味的学习与现在的趣味课堂,电脑讲课形成对比……我是多么地幸福,每读一本书,“幸福之树”就在我的心中长高一分。

幸福是妈妈在我生病时焦急的目光,爸爸在我失败时激励的话语。幸福也是书带给我的香甜的精神食粮,不同的幸福给我不同的滋润。书打开了我得思想,塑造了我得灵魂。是我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的人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人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人生。幸福就是我的人生,而读书,是使“幸福之树”成长无可替代的重要营养。

读书,能在书海里自在地遨游,这就是幸福。

三、2010天津高考作文题:《我生活的世界》

《我生活的世界》 该怎样形容我生活的世界呢?头顶着的是飘忽不定的云朵,脚踏着的是坚实宽广的土地。心中所怀念的是随河流奔向天际的曾经,意识所抵挡的是与狂风卷向身边的未来。又该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个世界呢?或坚定,或迷茫;或沉稳,或浮躁;或充实,或空虚。在不尽相同的每一天中,又在这相同的世界下,用那不同的词语来演绎相同的自己。那么,什么才是这世界的最真摸样呢?

记得那曾经成功的时刻。喜悦混着每滴血液从心脏迸发出来,涌向整个身体。于是坚定的小苗从心田上破土而出,被时间浇灌的日益强壮,最后,在这世界的广阔天空下伫立起了一棵挺拔的大树,给我方向,告诉我坚强。于是,我的世界中便有了坚定。坚定地奋斗,坚 定地前行,坚定地呐喊。

记得那曾经懵懂的时刻。固执的眯着眼睛望那刺眼的阳光而说她温和。稚拗的说数清了天上的星星而说自己伟大。倔强的和父母辩论,最后以失败告终而说自己坚持真理。这一切的一切如同曾经的梦境,记不起具体情节却知道它所真实存在过。于是,渐渐的也便发现自己的世界中又出了一个新的词语:迷茫。迷茫的固执,迷茫的稚拗,迷茫的倔强。

就这样在我的世界中以不同的方式涌出了不同的字眼,告诉着自己不同的答案:寂寞的,空虚的,欢快的,忧愁的,轻松的……那么,什么才是这世界的最真摸样呢?

在渐渐的疑问中,我终于可以渐渐地肯定了世界的真实摸样。我想那便是充满希望的吧。无论每天我用怎样的词语来演绎自己,但一定都应该是充满希望的生活。忧愁中有了希望才会坚强。浮躁中有了希望才会沉着。坚定中有了希望才会越加向上。它像太阳一样悬挂在这世界的最上方,把希望的光线洒在每一角落,提醒着我低落时不消极,空虚时不惆怅,迷茫时不忧伤。此时,我也终于可以肯定地说出我世界的最真摸样是充满希望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着各不相同的世界。或坚定,或迷茫;或沉稳,或浮躁;或充实,或空虚。但无论怎样都应该是以积极充满希望的心去面对。让自己活在一个希望的世界中,又该是怎样的惬意。我想此时你也会领悟到更多的生活真谛。

这便是我生活的世界,迷茫过,坚定过,沉稳过,浮躁过,充实过,空虚过。但我知道,希望才是她的最真摸样。

我生活的世界,希望的世界。

四、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梁恕俭

温总理曾作过一首《仰望星空》的诗,他还告诉大学生: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是啊,仰望星空,寥廓而深邃的天空会让我们忘却俗世的狭隘与浅薄;仰望星空,庄严而圣洁的真理会洗涤心灵的芜杂与烦躁;仰望星空,那凛然的正义,让人充满热爱、感到敬畏;仰望星空,那博大的胸怀,让心灵栖息、依偎。

尽管空气质量不如从前有碍观瞻,尽管室内的诱惑让人留连无暇看天,尽管生活的压力累得人只想睡眠……别忘了,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即是净土。更何况,能休尘境是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仰望星空固然美好,如一味地仰头看天,不屑低头干活,甚至沉迷于天境的完美,对俗世心灰意懒,更是可怕。如果说仰望星空是抬头看路,那么脚踏实地就是埋头拉车。我们需要抬头看路,更需要埋头拉车。

不仰望星空,车子就会迷失方向南辕北辙;不脚踏实地,人们就易好高骛远水月镜花。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也要理解温室气体的超标排放,从而释怀水不绿天不蓝,进而为低碳生活脚踏实地。我们应该想到思想的多元变换,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而任其自然借境调心,进而为和谐社会脚踏实地。我们还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相信历尽坎坷是从容,从而为左右逢源上下求索而脚踏实地。

不脚踏实地,理想就是泡影。纵凭夜夜仰望星空,也换不来自由富强文明。忧劳兴国,逸豫亡身,仰望星空虽免不了五一二的汶川地震;多难兴邦,殷忧启明,脚踏实地却能让青海玉树劫后重生。我们的国家需要温总理这样仰望星空高瞻远瞩指点江山的领导,也需要有勤奋好学追求上进脚踏实地的莘莘学子。我们需要常常仰望星空,更需要时时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脚踏实地,它是那样地勤勉而执着。

仰望星空,那永恒的炽热,让人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脚踏实地,那不懈地追求,让玉宇澄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直到永恒。

第五篇:2017高考语文作文

沧海横渡,何惧怒涛霜雪

——我看高考

北京师范大学广安实验学校 蒋新强

1977年,作为时代拐点标志的高考,为中国梦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劈开了一条康庄大道。40年来,高考在变革和完善中迤逦前行,虽有风雨,但也常伴虹霓。于国于人,高考肩负的意义都不言而喻。此刻,接受考验的900多万学子正可谓沧海横渡竞风流。我想,不管能否抵达彼岸,都要有“何惧怒涛霜雪”的气魄。

高考是为国选才的重要通道,但绝不是唯一通道。毕竟,“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时代已往矣,“条条大道通罗马”的今朝正当时。技工学校里也能走出巨匠,保安队伍中也能产生才俊,创业天地的弄潮儿,绿色军营的报国心,只要向上,处处都是垫脚石。君不见,北大学子卖猪肉,海归高才隐山林,伟大的时代,总是带给人无限的可能。

高考是十年寒窗的馈赠,但分数绝不是唯一的收获。学习,是知识的激增,更是品性的历练。“书橱”式的呆子并不会因为撞进了象牙塔就成就了金刚身。那些一言不合就拎刀的大学生,不就是分数障目的可怜虫吗?当初心被分数的子弹击得千疮百孔,那就把高考的意义狭隘化了。哪怕待到放榜日,未遂凌云志,只要问心无愧,又有何憾?“上国每年春草芳”,沧波还在,何需惆怅!

高考是圆梦时刻,但绝不是梦碎就万劫不复的泥淖。莘莘学子,背负师长重托,胸怀少年意气,跌倒了都要抹着泪奔跑,面对没有硝烟的战场,有人笑傲群雄就有人折戟沉沙。既然如此,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蒲松龄屡试不第,还不是画狐状妖自成一家。李修平几次落榜,最终也春风得意入主央视。高考未捷,不该万念俱灰,不该羞愧难当,江东父老还要见,妈妈的饭还要吃。

高考,是一次有趣的人生体验;高考,是一场公平的两军对垒。为目标,闻鸡早起,笑迎晨曦,磨枪砺剑,不惧兵临城下;为理想,踏月晚归,梦别星辰,卧薪尝胆,胸怀凌云壮志。享受过程,清淡结果。比尔盖茨说:“难道坐头等舱的会比坐经济舱的率先达到目的地吗?”漫漫人生路,暂时的荣耀终会冷却,暂时的失意也终将消散。风景长宜放眼量,当自身的境界大了,身外的负累也便小了。高考,是群贤毕至的盛筵,也是青春激荡的成人礼。高考,你好!

2017年6月7日

下载2018高考语文作文引领语文教育走向[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高考语文作文引领语文教育走向[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语文作文专题

    又是一年高考季,经过昨天的激烈战争之后,大家每年最为关心的各省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已经出炉,下面有宁理之声为恁一一解析今年各省的,各种新奇的作文。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以下......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模板 1、告诉你一个七段法 首段 引出话题 展示文采 二段 说理,对话题进行发散 三段 举例说明观点态度 四段 承上启下,并再一次出现话题原词原句这样就不会离......

    2015语文高考最新作文材料[范文]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大全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模板 1、七段法 首段 引出话题 展示文采 二段 说理,对话题进行发散 三段 举例说明观点态度 四段 承上启下,并再一次出现话题原词原句这样就不会离题 五段 再......

    高考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非 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

    语文高考

    1.2014浙江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

    语文教师专业书籍引领

    语文教师专业书籍引领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目送》《野火集》《大江大海》《倾听》 南怀瑾《论语别裁》《金刚经说什么》 沈从文《湘行散记》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浅谈如何引领学生快乐学语文(最终定稿)

    浅谈如何引领学生快乐学语文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但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