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之我见.pdf(定稿)
饮水安全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年第7期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建后管理之我见
口李尊永(商丘市水利局)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以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方式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水利部门构建和
谐社会和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重要体现。加强工程运行管理,是确保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效益到位及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
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在工程建后管理方面,应遵循“注重效益,建管并重”的原则,建
立“谁投资、谁负责、谁受益”和“有偿供水,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管理机制。文章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水源保
护,节约用水,水质监测及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简要叙述,对工程建后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管理;保护;监测;服务
目前中国农村的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卫生部和水 利部的初步调查,全国1/4左右的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 题,氟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苦咸水、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成为 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利用,工程建
成后,按照建立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确定农村 饮水安全工程的所有权,切实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充分发挥工 程效益。在工程建设初期,即成立农民用水协会,使农民对工程 建设具有参与权和知情权,调动其对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并充分 发挥其管理能力。按照“建工程先建制度”的指导思想,对农村 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专门制订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下发
各项目乡(镇)及村,严格执行。
一、运营管理(一)运营管理机构
程运行管理。在有关单位监督指导下由行政主管部门移交给各 乡镇政府,各乡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承包给工程所在地的用水 协会或有威信有能力的村支书承包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 度,推行管理目标责任制,依法签订合同,规范管理和监督责任。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质检测体系,定期对供水工程进行化验。
(二)建设管理要求及管理制度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是目的。行政 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工程的运行管理,按照建立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管理机制的总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因地 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自愿、公平、公开竞争;坚持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之问的利益关系;坚持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 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下,对所建饮水工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明
晰产权,明确管护组织形式,划清责、权、利,确立供水设施的所 有权和经营权,建立起经营、管理、运行的良性发展新机制,最
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推行干群结合的合作办水机制,由行 大限度地发挥1二程效益。政主管部门代表和受益乡村群众代表组成供水管理站,负责工
饮水安全工程能否持续充分发挥作用,让群众吃上优质
水,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套 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式。管理单位应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
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的要求,制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作者简介:李尊永(1972一),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 程、土地整理项目设计、施工工作。维修、养护、用水、节水、水费计收、水源保护等各项管理规章
万方数据 《河南水利与南永北调》2010年第7期
饮水安全
制度。训,并建立培训制度,提高管护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确保工程 在管理组织上,对于不跨村的饮水工程,按照用户多少,以 运行安全。管理人员要热心为群众服务,尽职尽责,管护好工程 村或以户为单 元,成立用水者协会或用水经营户。跨村工程由 设施,按时抽水,负责抄表收费,不得私抬水价;发现问题及时
乡水利站和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确定饮水工程的管护形式,加 处理,做到群众满意。强对工程的使用管理。具体可采取以下两种管理模式:一是县
二、水源保护和节约用水 级水务局托管模式。工程建成后由县级水务局派出专职管理人 一是地下水源保护区和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内应根据水源 员,在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站的领导下具体负责该工程 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方式、开采水量和污染 的管理,水费由管理站管理人员统一收缴,工资由县级水务局 分布等情况确定,且单井保护半径应≥50—100m。二是在井的 统一发放。为了加强工程管理,增强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责任感,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应开凿其它生产用水井,不应使用工业废 更好的为用水户服务,供水站可建立工程运行、机电设备维修、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应修建渗水 水费收缴、会计核算、用水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用水户协 厕所和污水渗水坑、堆放废渣和垃圾或铺设污水渠道,不从事 会管理模式。在每处工程建设时就成立由县级水务局、当地政 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三是地下水资源匮乏地区,开采深层地 府和项目村村民代表参加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小组 下水的水源井应保证生活用水,不宜用于农业灌溉。四是任何 成员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成立供水站,单位和个人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征得供水单位的 移交给当地乡镇政府管理。当地政府在县级水务局的指导下成 同意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五是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宜种 立由当地政府和项目村村民代表参加的用水户协会,用水户协 植水源保护林草或发展有机农业。会具体负责供水站的管理工作,当地政府和项目村饮水安全工
三、水质监测体系建设与水质保证措旅 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一般自动转为用水户协会成员,协会主任 一是供水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水质检验制度,配备检 由当地政府任命(多为当地政府主管农业工作的副职),协会成 验人员的检验设备,对原水、出供水站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水 员经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并且县级水务局将长期负责所有供 质检验,并接受当地卫生部门的监督。二是水样采集、保存和水 水站的技术指导工作。供水站在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下,各项 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一5750)的规 开支由用水户平均分担,所以增加了用水户自我管理的积极 定,也可采用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卫生部门认可的简便方法和 性,减少了维护费用,在供水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增加了 设备进行检验。三是供水单位不能检验的项目应委托具有生活 供水站收益。况且用水户协会成员多为项目村村民,水费收取 饮用水水质检验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四是当检验结果超出水 比较方便,工资水平相对于县水务局专职管理人员相对较低,质指标限值时,应立即重复测定,并增加检验频率。水质检验结 各项管理费用也相对较少。果连续越标时,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人体健康
在管理形式上,依据工程规模的大小,采取承包、租赁、拍 造成危害。卖及股份合作 等,确定工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四、技术服务
为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依据谁投入、通过项目实施,可解决项目区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充分 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合同的 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素 约定下,扩大工程的辐射效应,推动饮水工程的综合开发、立体 质就成为搞好供水工程管理运行的关键。一是建立用水户档 开发和深度开发,使经营者获得收益,从而加大对饮水工程的 案,熟悉管网,加强工程维护。二是对工程管理人员实行岗前培 管理收入,实现饮水T程效益的可持续发挥和利用。训,并 建立培训制度,提高管护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确保T程
确定饮水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确权发证,是一项政策性 运行安全。强、涉及面广的新工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T作,切实加
五、结束语 强领导,使该项工作走上规范化、正规化的道路,建立起饮水工 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是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程的良性循环新机制。建设的好坏,关键在管理,过去一些工程重建轻管或者是只建
(三)运营管理和工程保护范围及管理设施 不管,结果发挥不了工程效益,更不用说造福人民。为此,我认 工程投入运营后要及时建立用水户档案,熟悉管网,加强 为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只要将建后管理落到了实处,它将惠及 巡查与检漏,检查管网及闸阀 的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 子孙万代,永远造福于入民,同时为实现人水和谐奠定良好能 维修,同时做好管网运行的技术档案T作,认真填写巡检表,对 基础。每次维修认真做好记录并归档。对_T_程管理人员实行岗前培 收稿日期:2010-05—11
万方数据
第二篇: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保障农民饮水安全
门世祥
2006年以来,我区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到2010年底,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4处,解决了29.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投资1.15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
一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节约了劳动力。为缺少安全饮用水地区农民提供了可靠稳定安全的水源保证,使广大农民群众告别了千年来肩挑、手提的用水历史,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生产。
二是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拉动社会消费。通了自来水后,一些农户还购置了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用上了冲水式厕所,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既拉动了社会消费,又为促进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三是有利于农民的身体健康。群众因用上了清洁、卫生、方便的自来水,控制了介水疾病的传播,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四是有利于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村村容整洁,改善了农村环境,使农民
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普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誉为“民心工程”、“幸福工程”和“德政工程”。
随着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工程长远效益的建后管护问题日显突出,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饮水工程建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后运行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机构亟待加强。随着饮用水工程的建成投产,主要工作已由工程建设转为水质监测、水源保护等建后管护内容。建后运行管理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工作面广量大,又涉及千千万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迫切需要加强管理力量,落实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和编制。
2、建后运行管理资金未落实。因农村群众居住相对分散,用水量相对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加上农村供水水价低,所征收的水费不足以维持饮用水工程的运行费、维护费,难以做到“以水养水”。迫切需要当地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日常运行管理。
3、管护队伍素质不高。目前各水厂的维护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整体素质不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较低,难以适应日常的管道维护和饮水卫生安全管理的要
求。
4、水质监测制度和网络刚刚建立,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目前,区卫生部门组织制定了《2011年临潼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方案》,对20个集中式供水站进行水质监测,这项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饮水安全工程面广量大,目前我区卫生部门的监测设施和监测力量还不能完全满足饮用水水质监测的需要,难以实行全面定期水质监测。
5、水源保护较粗放。农村供水工程大多没有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水源地保护工作尚待加强。影响农村水源的因素复杂,水质易受农田农药、人畜粪便、生活生产污水排放等污染源的影响,水源保护较为困难,安全保障率比较低。
6、运行安全存在隐患。农民饮用水工程标准不如城市水厂,蓄水池安全防范设施也极为简陋,易被极端分子所利用,比如人为投毒等,运行安全存在隐患。
7、村民缺乏饮水安全的正确消费观。普遍存在农民的安全用水和有偿用水意识不强,有的老百姓把看上去清洁的水等同于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认为自来水要交钱还不如喝自家的井水和原来自己接的自流水,导致饮用水使用量远远低于设计供水规模和水费征收难等情况。
二、农村饮水工程建后长效管理对策和建议、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机构。水行政部门为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主管部门,增设管理科室和落实专职人员。同时,要明确卫生部门为水质监测的责任部门,环保部门为供水水源保护的责任部门。、落实管理主体。农民饮用水工程的管理根据工程投资渠道、工程规模等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做到产权清晰,管理主体明确,责任落实,权利和义务清楚。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可由乡镇政府落实机构管理或明确其他管理主体,其他单村工程或由单村工程延伸的工程可由村委会确定管理方式。
3、建立管理队伍。由水利部门统一发放饮用水管理和维护人员上岗证,并会同卫生、环保等部门经常性地组织举办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方面的培训班,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的安全饮水。
4、落实专项管护资金。由于有部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成本高,运行费用高。按完全成本收费农民负担重,不按成本收费建成的供水工程难以良性运行。建议财政部门设立农村饮用水专项管护资金,用于管理运行维护、水质监测、水源保护等。财政专项管护资金每人每年应不少于10元。
5、实行有偿用水,科学制定水价。切实做好水费收缴工作有偿供水,实现“以水养水”。集中式供水工程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水价;对于分散式供水工程以保证工程日常运行、维
修和更新为前提,按照供水成本计收水费,由受益村村委会或用水户协会按“一事一议”方式自主管理。经济困难的地方成本水价一时不能到位的,应确保运行费和维修费,采取乡村集体经济补贴和政府财政补助的措施,以确保饮用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6、加强水质监测和运行安全保护。卫生部门要建立水质监测网络,落实农村饮用水水源地选择、检测和建后水质的经常性检测措施,公开、透明发布水质信息;要做好与监测相关的技术培训工作,逐步使农村水质监测工作达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在目前监测力量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可根据不同建设模式实行不同标准的水质监测,如对集中式供水的工程,分区域设置监测点,加强对水源水、管网末梢水的定期监测;对分散式供水工程,每年进行1-2次检测,确保水质优良。为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在饮用水入户前端设置生物监测设施,保障饮水安全。尽快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机制,一旦发生饮用水安全重大事件,保证组织、技术、物资等方面形成快速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
7、施行水源保护。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根据水源类型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保护区内严禁存在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和污染源。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落实必要的防护措施,并落实专人巡查。同时制定供水处置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和供水水质保护应急预案。
根据农村实际,在水源保护区或管护范围,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
8、明确职责,加强沟通,形成合力。饮用水建后长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水利部门是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和建后长效管理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安排长效管理专项经费;卫生部门负责供水水质的定期检测,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饮用水消毒和水质改善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环保部门负责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对农村水源的污染监测及控制等工作。
9、加大宣传,树立正确的安全饮水观。充分利用电视、新闻报纸、宣传册、宣传单、宣传栏、现场会等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大力宣传健康科普知识,积极做好农民饮水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着力提高农民对饮水安全的认识水平。逐步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饮水方式,树立水是商品的正确消费观,让保护饮用水源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自觉行为
第三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初探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初探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能够有效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农民能够饮到用安全放心水的关键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问题,有效的建后管理,能够保障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本文通过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 饮水安全工程 建后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是保障饮水安全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工程的建后的管理,进而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率,保证农民群众的用水安全。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建设,轻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因此,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但是由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后,后期的供水面积大、管理的难度大,并且再加上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以及管理资金的不到位等,从而导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管理不完善。
2.后期管理投入大于收益,降低了各级政府以及管理者的积极性
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后,由于后期的维护成本高于建设的成本,因而降低了管理着的积极性。根据调查显示,通常供水时的用电价格为每度0.5~0.6元,电费支出占整个饮水工程成本的一半左右;现阶段的水价为每平方米1.6 ~1.9元,而制水的成本为每平方米2.5~3元,导致制水成本高于用水的价格。此外,再加上管理人的工资、工程设施的维护费用等,导致在管理过程中投入大而收益比较小,进而无法有效地实现对工程后期的管理。3.后期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晰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饮水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存在着村、乡、县三级管理模式,然而对工程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由于管理权责不清晰,导致无法对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型的饮水工程,通常是由乡(镇)交由村主任管理。并且由于缺乏固定的工程管理人员,导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和保养,从而加速了工程设施的老化,影响了农民的日常安全用水。
二、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的策略 1.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期管理的资金投入
首先,加强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保障能力。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对饮水安全工程承担着大量的管理权,而并没有过多的财政权力,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管理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进而导致无法切实有效地发挥工程的效益。因此,国家应当对现有的财政体制进行改革,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的财政权力,使各级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后期管理。
其次,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资金投入。国家应当要继续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实现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逐步增加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确保资金投入的幅度和总量有所提高。各级政府还应大幅度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信贷资金,对符合中央财政贴息规定的工程贷款给予财政贴息。通过高额度、低利息、长期限的优惠政策,发挥政策性贷款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期管理的扶持作用。
最后,充分依靠市场,积极吸收管理资金。各级政府可以在财政信用的基础上,对经营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市场融资。可以通过股份、公债、税收等制度等积极利用社会资金,从而扩大管理资金的吸收渠道,进而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2.通过多方参与,实现对工程后期的有效管理
由于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因此,为了是实现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期的有效管理,必须要保证卫生部、农业部、水利部以及环保部等多个部门的充分参与。并且还应当同用水协会和企业等社会组织相互协作,通过多方参与,进而提高后期管理的效率。
第一,建立合作机制,保证各部门之间进行充的交流。通过建立多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使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工程后期的管理上来。多部门可以通过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期管理小组,对工程后期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进而解决相关的后期管理问题。并且多部门可以定期举办座谈会,相互沟通,经验共享,切实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管理水平。
第二,举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研讨会,吸纳社会人员广泛参与。多部门通过举办研讨会的形式,邀请社会上的企业、各方面的专家以及村民参与其中,广泛听取企业对工程后期管理的意见,在考虑到企业利益的同时,与企业达成工程后期管理的共识;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保证工程后期管理的科学性;最重要的是要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想法,鼓励农民参与到工程后期管理,实现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从而有效地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后期管理的效益。
第三,多部门分工负责,相互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管理中,各部门应当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对其他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使各部门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管理。
3.明确国家、村民、企业的权利范围
为了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期管理水平,必须要分清政府、村民以及企业间对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所有权,确定工程的管理主体。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明确工程的所有权,确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主体。如对于农民个人所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并且由乡(镇)为农民发放产权证书;对于国家或者是集体所有的农田水利工程,由国家委托机关单位、集体或者个人对工程进行管理,产权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对于经营性的农田水利工程,由企进行管理,工程的产权归企业所有。
其次,明确工程的使用权,确定工程的服务主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目的是保障农民的饮水安全,所以不论在任何时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都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确保工程的使用权归农民所有。同时农民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益。
最后,要明确工程的经营权,确保工程运营的主体。通常工程经营权的主体不同,既有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也有水利部门的下属机构,还有一些是企业。然而,为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应当将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将经营权委托或者是授权给一些具有经营能力的企业或个人,并且在授权或是委托时,要严格依照法律以及合同的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管理,保证农民的饮水安全。
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社会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是保障饮水安全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发挥工程的效益,从而充分保障农民的用水安全。
参考文献
[1]丁东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见后管理之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2]李仰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利,2010.[3]周雅.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见后管理的新途径[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
第四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探讨
摘 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很重要,但是建设后的运行管理更重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工程管理、模式管理、节水管理、质量管理等管理要求,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0(c)-0129-01
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普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有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的起、修不起、用不起、用不久”,因管理问题没解决好,往往是一年建,二年修,三年废。由于产权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致使水费无人收缴,损毁无人维修,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效益的发挥,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供水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做好管理工作须有针对性地做好工程管理、模式管理、节水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工程管理。1.水源工程:由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规划要求寻找合适的水源地,可以通过电测、打探孔等方式了解选定的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情况,为以后的决策打下科学的基础。严格按规范打水源井,成井后,取水化验,水质必须合格,不合格要马上整改或采取其他处理措施。2.材料工程:水利部门通过统一招标购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既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还节省了时间。保证了所建工程的规范统一。
二、模式管理。根据对聊城市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情况调查,目前有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模式、水利部门直管模式、“能人”融资管理模式、用水协会管理模式、村集体管理模式、自建自管模式等多种类型。
1、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县城自来水公司的供水管网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网对接,自来水公司按协议提供足量合格的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机构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网维修、水费收缴等工作,并负责按时交纳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费用。这种管理模式能及时解决工程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并能保证水质和水量。水费收缴率和服务质量也比较高,群众满意率也高。城乡供水一体化能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是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是解决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最佳选择和根本出路。应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式发展。
2、水利部门直管模式:对跨乡镇的较大的供水工程由水利部门设专管机构管理,负责水源、水井、干支管道的维修养护和水费收缴任务,由水利部门招聘站长,站长招聘站员,完成目标任务的享受全额工资,超额完成任务的实行激励机制,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服务水平,摆脱了农村供水工程长期以来电费靠贷款、工资靠补贴、工程修理费用无积累的困境,解决了就业问题。使农村自来水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经营化方向迈进。也是符合发展方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
3、“能人”融资管理模式:水利部门在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由于由农民负担的一部分投资,农民由于经济原因实在拿不出,这部分资金可以由“能人”投入,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由“能人”进行管理,收取水费,按照经营年限以盈利的方式收回投资。水利部门对其供水质量和收费标准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可以利用社会上的资金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4、用水协会管理模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交由农民用水协会管理。其优点是产权明晰,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用水协会是深化村民自治,提高村民自治能力的产物。其产生不仅是一种组织机构上的变化,也是一个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将过去主要依赖政府改变为由用水户及其代表自主管理,从而增强农民用水户的参与意识。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是联村和单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的主要模式。
5、村集体管理模式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村集体行使管理权,由村领导班子或村民代表决定具体管理方式。可以指派专人管理,由村集体付给报酬。也可以采用承包、租赁等形式。这种模式适用于村集体领导能力较强的村。
6、自建自管模式: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由村集体或村民及其他人投资建立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投资人经营管理,水利部门对其供水质量和收费标准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小型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三、节水管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在一些农村、家庭用水不是计量收费的,随意开关水龙头,甚至是长流水,农村的自来水来之不易,为了节约用水,充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须从以下几点做起:
1、广泛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利用标语、横幅、宣传画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在宣传水的作用、水和人类密切关系的同时,更要着重于宣传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让人们意识到节约用水势在必行,使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2、计量收费,采取经济手段进行干预,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用水户采取的是按人头收费,即每一个人每月或每年上交一定的水费,水可以随便用,因此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安装水表,实行计量收费,采用经济手段进行干预。既便于收费,又便于管理。
3、分时供水,有的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创了每天定时供水的供水模式,虽然对用水户的用水造成了一点不方便,但节水效果还很明显,也得到了用水户的理解和支持。
4、采取必要的节水措施 在农村推广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淋浴器、节水型洗衣机等。家庭用水要尽量做到串联使用,一水多用。
四、质量管理。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大部分都是都是直供的水源水,没有净水设施,极易在输送过程中受到污染,或者地下水由于抽取一段时间后水质也可能有变化,因此水质检测尤为重要。农村水厂必须做到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有条件的水厂最好能上化验设备自行监测,这样既方便快捷,又可以减少成本支出,保证供水的安全。
总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实践,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效益的发挥,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好事做实,实事做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第五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之研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之研究
丁东良(河南省鄢陵县水利局)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是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但一直是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的、不好解决的问题,对水利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新课题,本文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点建议。
关键词:饮水安全建后管理
2000年以来,国家加大了解决农村居民饮水问题的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从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单纯的水量到水量、水质、保证率、方便程度一并考虑,在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项目区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工程建设质量良好,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已建工程效果显著,深受广大受益农民的热烈欢迎,被广大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通过对近5万农户的问卷调查显示,96%以上的受访农户对工程建设和管理表示满意。但从近年来也发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大部分工程实际供水规模仅相当于设计规模的1/3,日供水量偏小,导致平均管理成本过高;维护资金不到位,不明确从那里支出,导致维护不及时,工程难以良性运行,不能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对饮水安全认识不足,部分水厂建设因陋就简,部分水厂的消毒设施、水处理设施形同虚设,水质检测也难以落实;对水厂的管理缺乏经验,没有成熟的案例,不知道怎样管理,那么为什么还会存在这些问题呢?本文认为应该从多视觉来分析这些问题。从思想层面分析主要表现在重建设轻管理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农村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一项民生水利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都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敢懈怠,水利部门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水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加上上级部门的不断检查、评估、督促,所以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方面,无论是在管理方面,还是在技术、质量方面做的都还比较到位,但是在建后管理方面由于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管理难度大,相当一部分农村供水工程产权不清,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不到位,维护资金不落实,成功的、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模式还正在探索之中,建后管理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不少乡村饮水工程总是一包了之。从经济层面分析主要表现在建后管理投入大收益小
运行成本过高,自我维护能力不强。从调研情况看,供水工程用电电价在0.41-0.72元/度,电费支出占工程运行成本的50%左右;现行水价大幅度低于制水成本,制水全成本在2.3-3.5元/m3之间,而现行水价多在1.5-2.0元/m3之间,再加上人员工资,设备维护费、管理费,所以在建后管理上投入大收益小,各方面的积极性不高,从管理层面分析主要表现在人员杂效率低
饮水安全工程涉及面非常广,以一个县为单位,就人口数量来说,它关乎着几十万,甚
至上百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就供水厂数量来说少则有十几个,多则有几十个,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一个高质量的管理队伍,他们还必须是全才,既要会管理还要懂技术,既要会电子还要懂化学,既要有理论还要会实践,然而考虑到人员工资、交通、吃、住等各方面的因素,聘用这样一个高水平的人员并非易事,据调查,现在不管是单村供水厂,还是多村集中供水厂的管理人员多数是从当地农村聘用的临时性的兼职人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参差不齐,要想让他们来保障供水系统安全地,稳定地,长期地运行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想把工资做的好一点,还需要一个对这些人的管理、监督、培训队伍或机构,否则就会出现该供水的供不上水,该进行设备维护的不维护,该进行水处理的不处理,该进行水质监测的不监测,这样就很难保证让农民喝上真正的“安全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是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但一直是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普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分析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的模式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经过作者调查研究,本文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与读者共商之。1 由县(市)水利局成立“农村供水公司”,对全县的饮水安全工程统一管理,公司采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技术队伍,建立一个精炼的管理队伍,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机制,在水价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企业规模化经营和内部挖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除了承担社会责任,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让农民喝上真正的“安全水”,还要追求更大的利润,保证企业(农村供水公司)能可持续发展。提高供水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提高供水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供水厂的自动化水平,达到无人值守的程度,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管理成本。二是提高远程监控的自动化水平,将全县所有的供水厂的工作状态,图像,技术数据(如管网压力、水井水位,清水池水位,流量,电量,余氯,PH值,水的电导率,含氟量等)召测到监控中心,坐在监控中心,就可以实时掌控全县所有的供水厂的工作状态。并且还可以在监控中心发送指令,控制各水厂的各种设备的开启。同时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异常情况报警,历史记录查询,报表曲线打印等。实现水厂管理现代化、信息化。这一方面又可以进一步大大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管理成本,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大大提高监管质量,防止漏测、漏检、漏报。
结束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是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但一直是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的、不好解决的问题,对水利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新课题,我们一是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克服畏难情绪,加强调查研究,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找到一条高效的、科学的农村饮水安全建后管理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