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昆一中金岸高考补习部高考政治备考——时政热点备考微专题七(五篇)

时间:2019-05-14 22:3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昆一中金岸高考补习部高考政治备考——时政热点备考微专题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昆一中金岸高考补习部高考政治备考——时政热点备考微专题七》。

第一篇:2017年昆一中金岸高考补习部高考政治备考——时政热点备考微专题七

2017届高考总复习政治备考——最新时政热点备考(热点+考点+精析)

微专题七 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背景材料】

2016年4月4日新华社北京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指出,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创新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机制,丰富方式手段;行政执法体制、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改革逐步深入,迫切需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同步跟进、有效衔接;文化市场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屡禁不止,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迫切需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进一步提高能力和水平。要高度重视文化市场管理问题,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更好地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意见明确了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并立足于当前文化市场现状和综合执法工作实际,提出适合文化市场发展和监管要求的改革措施。

【考点链接】

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与综合国力。在当前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促进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3.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4.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必须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承继与弘扬,这是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担当。

5.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

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

纽带。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

精神。

6.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

段。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中国好诗词》等一批颇有口碑的系列电视节目,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7.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运行机制,厘清综合执法机构与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不断增强孔子学院及中国文化年、文化节、欢乐春节等活动影响力,这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017届高考总复习政治备考——最新时政热点备考(热点+考点+精析)

8.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围绕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完善以内容监管为重点、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文化市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文化市场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不良文化产品和服务时有泛滥,损害未成年人文化权益等行为屡禁不止,广大人 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在推进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中,各地各部门要高扬改革旗帜,把握文化大势,加强系统谋划,加大政策保障。

3.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历史性等。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体制,加快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

4.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综合执法机构要认真落实各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和任务,及时反馈执法工作有关情况,形成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5.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具有普遍性,事物的发展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文化市场主体迅速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大量涌现,迫切需要创新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机制,丰富方式手段。6.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不同层级综合执法机构职责,确定工作任务和执法重点;针对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差异,科学设置综合执法机构;针对不同执法事项的特点,采取有效方式加强监管。

7.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意见明确了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并立足于当前文化市场现状和综合执法工作

实际,提出适合文化市场发展和监管要求的改革措施。

8.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和群众评议反馈机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增强综合执法工作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9.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通过有力有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传导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跟踪试题】

1.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说明

2017届高考总复习政治备考——最新时政热点备考(热点+考点+精析)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有利于

①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 ②开拓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③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必须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弘扬,这是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担当。为此要

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③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 ④运用各种有效教育手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中国好诗词》等一批颇有口碑的系列电视节目,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这意味着 A.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消失

B.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第2 / 5页

C.各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5.近年来,我国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运行机制,厘清综合执法机构与各有关行政管理

部门的关系,不断增强孔子学院及中国文化年、文化节、欢乐春节等活动影响力,传统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说明发展先进文化有助于

①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②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③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④展示民族形象,增强综合国力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在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实践中,完善以内容监管为重点、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文

化市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 ①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精神文明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③只讲奉献,不谈索取 ④自觉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7届高考总复习政治备考——最新时政热点备考(热点+考点+精析)

7.当下,我国文化市场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不良文化产品和服务时有泛滥,损害未成年人文化权益等行为屡禁不止,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向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客观规律 ④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在推进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中,各地各部门高扬改革旗帜,把握文化大势,加强系统谋划,加大政策保障。这说明

A.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B.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C.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9.综合执法机构要认真落实各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和任务,及时反馈执法工作有关情况,形成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这启示我们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C.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多种多样的

10.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文化市场主体迅速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大量涌现,迫切需要创新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机制,丰富方式手段。这说明

①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变化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强调,要针对不同层级综合执法机构职责,确定工作任务和执法重点;针对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差异,科学设置综合执法机构;针对不同执法事项的特点,采取有效方式加强监管。这启示我们要坚持: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12.《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和群众评议反馈机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增强综合执法工作评价的

第3 / 5页

客观性和科学性。这是

A.从社会存在的变化中去预测社会意识的变化

2017届高考总复习政治备考——最新时政热点备考(热点+考点+精析)

B.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认清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

D.用人的有目的的意识活动引领社会历史发展

13.《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强调,通过有力有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传导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难以统一 ③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不同的生态价值观 ④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4.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在强调健全考核机制时指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要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评价体系,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履职尽责。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对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社会服务效能等方面的监督和评估。充分发挥“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和网络平台作用,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和群众评议反馈机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增强综合执法工作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材料二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

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为全体人民提供昂扬向上、多姿多彩、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如何健全考核机制。(2)联系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艺工作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

向。

2017届高考总复习政治备考——最新时政热点备考(热点+考点+精析)

【参考答案】

品,包括经典的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严肃的和娱乐的,等等,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1.C 2.B 3.B 4.D 5.D 6.D 7.A 8.D 9.C 10.B 11.A 12.B 13.C

14.(1)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要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评价体系,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履职尽责。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对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社会服务效能等方面的监督和评估。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要充分发挥“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和网络平台作用,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和群众评议反馈机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增强综合执法工作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①文艺工作者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额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②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要根据人们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

第二篇:高考时政命题特点分析和时政热点备考策略

高考时政命题特点分析和时政热点备考策略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已经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和“现实问题立意”。也就是说,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政治科教材的很多内容又都涉及时事政治,并且需要与时俱进。而时事政治又往往反映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高考政治试题结合时事政治是理所当然和合情合理的。所以,我们平时的政治课教学,我们应对高考的政治课复习,都必须紧密联系时事政治。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自己的学习,都需要把政治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理解,结合起来研究,结合起来训练。

一、高考时事政治的命题特点

1.时事政治与教材知识密切结合。

既是时事政治的重点,又是教材的重点问题,往往是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的重点。如2008年的简答题、分析说明题、论述题。

现在的高考试题无论是政治单科试题中还是综合试题中,都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重大时事。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运用所学原理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所学知识与时政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分析思考,不仅仅是热点复习时候的事情,应该是经常性的工作。比如,中国举办奥运会,圆了百年梦想,我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取得了突破性成绩,这是一个可以从多方面考查的热点问题。政治常识方面,本次奥运是有史以来参加国家和地区数目最多的奥运会,不但可分析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两大主题”的观点,还可透视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这一理论知识。经济常识方面,举办奥运可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生活与哲学方面,可分析出“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等原理,还可分析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文化生活方面,举办奥运会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2.重点关注国内重大时事政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越来越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而对国际热点考查较少。但这并不是说,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

因此,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很多重大时事,我们都必须认真关注。如: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我国取得抗震救灾伟大胜利、中共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的

召开、全国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峰会、两岸三通问题等。

3.注重时事热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各个时事热点不是孤立的,不能就事论事地理解和把握,有些热点问题共同反映了同一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将这些时政热点进行归类、整合,从而以一个典型的热点来统帅众多的热点,如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都体现着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着人民根本利益,并能统帅很多时政热点,对其学习,不但要明确其内容本身,而且要知其背景、原因、意义和影响。

4.不忽视多年来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本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有关我们的生存环境、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如,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问题、“三农”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绿色GDP、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公民意识、对外开放的国策、国家统一、国家主权、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都是多年的热点,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只是在每年的高考中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这些热点要多关注,复习时要注意这些持续性热点的时事背景。

5、时政热点试题可以是“一材多题”的客观性试题,也可以是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考察的主观性试题。

6、时政热点问题既可以直接切入也可以间接切入。

直接切入,即对于人们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直接命题,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和考查目标,直接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

间接切入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考查不易察觉,一般较为综合和间接地反映命题人的意图。由于政治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更为重视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对重大时事问题直接命题外,命题人常常会间接选取较为深层次的出题点,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时政热点备考策略

1、夯实学科基础,提高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不是不要基础知识,也不是不要知识体系。考察时政热点问题,也不是不要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必须时

刻不忘基础知识,千万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去搞热点。我们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范围,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要融会贯通,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同时要解决好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知识体系。我们在体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为分析和解答实际问题、热点问题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调动知识,是指在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能将接收到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的知识内容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是考生根据试题信息和要求对已储备知识的选择和提取。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知识的重组、迁移能力。只有夯实学科基础,特别是熟练掌握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和内在联系,才能准确、灵活地调动和运用知识。

2.关注时政热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高考命题所运用到的信息,往往很多都是时政热点信息。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问题,常常以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为题材,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我们对热点问题的分析,主要是要引导学生提高调动运用知识,判断、阐述、探究、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老师没有必要对每一个热点问题都做系统全面的分析,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我们可以提供材料信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我们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查找材料信息,再进行探究、讨论。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既要从一般意义上对热点进行分析,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又要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热点问题并不需要我们去死记硬背,关键是学会分析思考,通过热点专题复习,降低高考试题的陌生度,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信心。

我们平时在进行热点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热点问题的复习思考,提高自己的能力,养成分析思考的习惯,掌握分析热点问题的方法。

对于热点问题,我们分析思考的一般程序是:

(1)认真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

要弄清材料共有几层意思,读懂每层的大意;要把审材料和审设问结合起来,从每层材料中概括出隐含的观点;要综合归纳出各个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思想;要弄清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特别注意标题、首尾句,还要注意标点。要抓住设

问中的关键词、中心词、限定词;要弄清题目要求运用的知识范围;要弄清题目设问的具体要求,包括答题的方面、角度、范围等。

(2)确定论据,进行构思

要根据材料的中心观点、论点,回忆教材及时政中与此相联系的理论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筛选,确定答题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要在动笔前先在头脑中进行构思,明确答题的要点、层次,以确保条理清晰。

(3)真组织答案

要把基本理论准确表述出来;要把基本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理论;对材料的分析要把握本质;要注意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我们要把时政热点复习当成一个手段,通过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热点问题进行综合性解读,来达到提升能力、巩固知识的目的。

3.加强分析综合,提高解答时政热点问题的能力。

时政性选择题一般是直接以时政内容为切入点,题目和备选项都围绕这些主题设计,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或考查目标,直接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考生在解答时,要全面、认真地审题,弄清楚题意和题干的规定性,弄清每个选项本身是否正确,将其确定后再与题干相联系,区别共性和个性、可能与必然,选择与题干相吻合的选项即可。

时政类主观题一般要求结合材料组织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解答过程中,先仔细阅读题目所给背景材料,边读边联想其可能涉及和考核的课本知识点,要开拓思路,注意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评价这一时政材料。有些时政题还会借助图表来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解答这类考题要先审读图表材料,包括审标题、图表和注释,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规定了材料论述的方向,是材料的中心意思,对我们审题和答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有助于考生回答题目所问的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所有的图表都是想通过对比来说明一件事、一些道理和原理。因此审图表的关键在于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些考生在审图表题时,往往会忽视注解,这对正确地读懂图表十分不利,注释是图表类论述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常是图表信

息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只有把标题、图表、注释三者综合起来考虑才能正确地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思想,轻松地回答问题。

论述题值得注意的是:①“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与“材料是怎样体现有关道理的”,两种问题的回答要求不同。前者是从个别到一般,后者是从一般到个别。“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所给材料如果只体现单一角度道理,回答时把道理说出来就行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针对多角度的复杂材料问“体现了什么道理”,通常要求在回答所体现的有关道理时也要结合对应的材料作简要说明。“材料是怎样体现有关道理”要求一定要把材料所体现的有关道理与相应材料结合起来回答,而不能离开材料简单罗列道理。②“几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道理)”,与“几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道理)”,这两种问题的回答要求截然不同。前者要求对几则材料进行共同概括,而后者则要求必须就每一则材料分别加以说明;③“材料是怎样体现有关道理”与“结合材料(根据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这两种问题的要求是根本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

大多数时政类论述题都是“材料在书外,观点在书中”,但也有极少数题目答案隐含在材料之中。真正熟练灵活地掌握时政题的答题技巧,还应该多练习、多总结、把握规律,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要做好政治主观性试题,特别是时政热点问题,必须做到“一扣三结合”:必须紧扣题目要求,必须结合教材,必须结合材料,必须结合时政。

4.正确掌握方向,精选好的复习资料。

每年政治高考所涉及的热点是十分广泛的,出题角度和设问方式也灵活多变。目前,时事复习资料也品类繁多,搞得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指导学生精心筛选,严格把关,挑选一种比较理想的资料,作为复习参考。选资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选用正式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这种书的质量一般能得到保证。(2)资料不宜太厚。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时政背景材料的了解上,关键是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

(3)资料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高三政治考前复习仍然要“回归书本,紧扣考点”,因此,所选用的复习资料也要体现这一要求,并且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点拨要富有科学性和启发性。

(4)政治高考对时事政治考查的要求是“内国内外重大时事”,这就要求我们买复习资料不宜过早。

第三篇:2008年高考政治备考十一个重大时政热点典型问题

2008年高考政治备考十一个重大时政热点典型问题

1.物价·宏观调控

材料一:专家分析:我国这一轮物价上涨有国内外多种因素。一是国际粮油价格普遍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二是中国存在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目前主要是猪肉、油料等价格上涨带动其它食品价格的上涨。三是投资膨胀、固定资产投资过高,也推动了物价上涨。四是原油、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又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新增力量。五是有些不法企业以成本增加为借口联合涨价,操纵市场价格。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谈如何防止我国经济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大力发展粮食等农副产品生产,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抑制物价的进一步上涨;正确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抑制投资过热,扩大消费需求;发展科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降低成本,降低能耗和物耗。

(2)专家对CPI上涨原因的分析坚持了哪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专家对物价上涨原因的分析坚持了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专家具体分析了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坚持了联系多样性的观点,因果联系的观点,也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3)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党和国家要把“两防”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原因。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政策实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通过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来实现科学执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应此,要做好两防工作,维护好人民利益。

国家: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搞好宏观调控,来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应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好“两防”,不仅可以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还能稳定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嫦娥工程

材料一:12月12日,庆祝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在会上作了讲话,他指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材料二:美国“阿波罗”计划实施几十年后,人们为它算了一笔帐:历时10年,2万家企业以及2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派生出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成果,带动了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计算机、通信、测控、火箭、激光、材料和医疗等高科新技术全面发展。当时用于航天的笔记本电脑、医疗用CT机等一批技术,正广泛服务于日常百姓生活。有人估算,“阿波罗”计划每投入1美元,就会产生4—5美元的回报。

材料三: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与创新积累了以下宝贵的经验:第一,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探月工程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的直接探测,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第二,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带动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若干领域深入发展,促进了众多技术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第三,坚持多部门协作,形成科学高效系统管理模式。首次探月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勇挑重担,刻苦攻关,是工程研制的中坚力量。他们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开展月球探测工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经济意义: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嫦娥工程的开展有利于带动高新技术发展,推动我国生产力的不断进步;②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③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我国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④有利于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和其他空间资源,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⑤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政治意义: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振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③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④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2)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体现了国家的什么职能?

参考答案:对内对外职能,主要是对内职能。具体略。(3)运用哲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

答题提示:从哲学常识四个模块进行思考:

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的反作用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联系的普遍性、整体部分联系、因果联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理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前进性曲折性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特殊性。

认识论:实践的特征、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人生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等。

3.大国关系·对外开放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电 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于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作为两国元首特别代表共同主持对话。本次对话是在更为广泛的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研究中美经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次对话的主题“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既有战略高度,又立足于现实的经济问题,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反映了中美两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也体现了中美两国妥善解决经济关系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深化合作的共同愿望。

材料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具有积极贡献,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8%,仅次于美国的29.8%,排名世界第二。

(1)加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其中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的对外职能。③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

参考答案:①我国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 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②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从经济常识的角度看,应如何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参考答案: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②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③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⑤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⑥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⑦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⑧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⑨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4)根据材料三,运用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国际社会的有关理论,分析“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让国内企业平等地参与国际竞争,能形成外在压力,可以促进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突破国内市场狭小的界限,可以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达到我国和世界的共同繁荣。

政治: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4.十七大· 和谐·分配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命题。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里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1)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

参考答案:①和谐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和谐文 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说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③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自身的心理和谐,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材料二: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参考答案:①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②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了社会公平。③由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所决定的。“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决定了她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这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决定的(具体略)。⑤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⑥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从经济常识分析怎样才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参考答案:①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继续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拓宽投资渠道,稳定物价,创造有利于使公民财富保值、增值的政策环境,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④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5.节能减排

材料一:2007年12月3日-5日召开的中央政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指出,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

材料二:2007年6月6日至8日,入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德国北部海滨小城海利根达姆召开。与会领导人讨论了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一系列全球问题,并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举行对话。胡锦涛主席表示,中国没有责任为发达国家过去的错误“埋单”,减排的责任应该按照历史总排放量为基础负担。而要求中国承担远大于自己应负的责任,这显然是一种歧视。中国愿同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开展广泛合作,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愿加强交流、取长埠陋,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峰会最后在“世界经济的增长与责任”这一包罗万象的综合议题下取得了共识。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好“节能减排”的工作?(从经济生活知识呢?)

参考答案:政治:①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讲,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国家要进一步加强有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管和调控,保护公共环境,防止污染,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②从公民个人角度讲,增强公民意识,增强主人意识,不浪费能源。必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节能减排”上,要自觉树立义务意识、节能环保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使节能减排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积极参与节能减排,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经济提示:主要考虑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开源: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开展对外能源合作。节流:总的一点既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具体有:国家应如何做?企业应如何做?个人应如何做?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第五课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参考答案:①国际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有共同的利益,所以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最终“成功”取得了共识。②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积极履行相应的义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都应尽自己的职责。③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一系列全球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气候变化等国际化问题上,我国本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自主地决定我国的态度和对策,积极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6.十七大·就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要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目前,不论是学有所长的大学毕业生,还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年轻打工者,就业时多数都是托亲靠友,很少有人主动地去创业、去办企业。勇于创业,是实现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要鼓励全社会劳动者,特别是精神旺盛的青年人大胆创业。

(1)我国劳动者就业难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④劳动者就业观念陈旧。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破解我国就业难题?

参考答案:①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②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搞好国企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劳务输出。③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让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④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

(3)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应怎样发展和谐劳动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劳动法律制度,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监察,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改善劳动条件,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费;③工会组织要适时发挥功能,切实代表工人利益,同侵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④劳动者要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签订劳动合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在青年人积极创业实现就业的过程中,辩证唯物论的哲学道理对他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在创业的过程中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勇于创业。

(5)为鼓励青年人大胆创业,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政府要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政治要履行好经济职能,发展经济,规范市场,为创业良好的经济和市场环境。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完善行政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策,从政策方面提供有利支持。7.文化

材料一: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让我们看到了摆脱尴尬境地的希望。材料二:近年来,韩国的影视剧及小说等大量涌入中国,风靡一时,形成所谓“韩流”。一些青少年摹仿韩剧中人物的行为举止,成为“哈韩”一族。而从部分韩国影视剧中,我们却能十分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韩国的影响。高丽大学《韩国民俗大观》指出:“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也占有绝对的比重„„韩国人所具备的纯韩国人式的性格、思考方式、行为规范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

(1)材料一对我们发展传统文化有何辩证法启示?

参考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对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运用矛盾的观点,谈谈如何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参考答案: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各种文化都具有其特殊价值。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十分必要。②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对外来文化要善于分析,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文化交流中要善于利用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

(3)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

参考答案:①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投资文化产业。③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④尽快建设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其支柱作用,提高文化竞争力。⑤加强文化产业的对外交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4)结合政治学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参考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视“文化竞争力”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党的性质亦可)②重视“文化竞争力”,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党的地位亦可)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的国家职能,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能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④“文化竞争力”也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8.十七大·和谐社会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28年来,社会建设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

材料二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材料三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1)结合有关公民的知识,谈谈你对”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认识。参考答案: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平等享有和谐社去的成果是公民的权利。同时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②促进社会的和谐要求国家必须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保证公民平等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③促进社会和谐要求公民正确地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承担建设和谐社会责任的同时,享受和谐社会的成果。

(2)运用有关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知识,谈谈如何才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全社会的团结和睦?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①激活社会活力,促进团结和睦,首先要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②激活全社会的活力,必须充分尊重和维护不同社会群体与个人的正当利益,调动社会成员的主观能动作用。③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睦,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求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集体利益。④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睦,要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人、主动关心人、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3)运用有关经济学知识,说明解决上述材料三中的问题应怎样发挥财政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财政收入;②发挥财政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大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③发挥财政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和提高人民生活的作用。调整财政支出的重点和方向,加大对教育、医疗、环保、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④健全和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地使用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如果从尊重纳税人权利,提高纳税人监督财政 资金使用的权利意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等角度回答也可)9.民主政治建设·党建

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1)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中,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了哪些规定? 参考答案:①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接受人民监督;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代会产生并受其监督;③宪法赋予我国公民对人民代表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④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司法活动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法律监督;⑤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我国的各级人民政协对国家法律的实施,重大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在执政党内还要完善党员对党组织及领导干部的监督。

材料二: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建的主线。

(2)简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参考答案:内涵: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意义: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使我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3)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体现,请简要分析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参考答案:突出党的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10.民主政治建设·党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 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

(1)说明胡锦涛提出“四个坚定不移”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参考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四个坚定不移”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成果的高度概括与总结,符合我国实际;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我党为什么要牢牢把握“四个坚定不移”? 我们党应怎样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参考答案:A: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②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③科学发展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和谐也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④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实践“三个代表”和党的宗旨的客观要求。

B:①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②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④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⑤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⑥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1.新农村建设

材料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2006年12月22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现代农业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是一项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示范性意义的战略决策。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解放农村生产力,而发展现代农业则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抓手。

材料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不少大型企业瞄准广大农村的资源和这个巨大的市场,纷纷到农村寻找发展的机遇,到农村办厂,利用当地土地、农产品和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产废弃物、有机垃圾等农林废弃物,以及当地低廉的劳动力,发展生产,增加收益。

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以下问题(1)如果请你调查本地区新农村发展的现状,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获取有关资料? 参考答案:(1)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查阅文献等方式获取有关资料。(说明:只要言之有理,并且方法不止一条,该题目即可得满分)

(2)请你就如何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拟定一个研究性课题,并写出拟定这一课题的经济依据。

例:课题:面向市场,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依据: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课题: 参考答案: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 依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材料一中关于现代农业的论述体现了哪些哲学思想方法?

参考答案:①发展现代农业是关系全局性的战略决策,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立足整体,抓好部分这一思想方法。②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发展的前瞻性决策,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抓好现代农业是具有示范性意义的战略决策,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思想方法。④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抓手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

(4)从经济常识的角度看,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答题提示:课本知识+课外补充,具体答案略。

(5)材料二中企业到农村发展有什么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快自身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6)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实行农村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及如何发展农村民主

参考答案:必要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行农村民主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如何发展:①发展农村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统一。②要坚持党的领导;③要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每个农村居民都应发扬主人翁精神;④要从实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管理制度;⑤要使民主管理制度法律化,保证农村居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第四篇:潍坊市2015年新课程高考备考政治二轮研讨会材料 高考热点复习七、全面从严治党

七、全面从严治党

滨海中学

李振清

郑晓燕2015年3月28日 潍坊市2015年新课程高考备考二轮研讨会材料

(一)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 加强作风建设无尽期

【重大背景】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对调研、会议、简报、出访、警卫、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提出具体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由此起步抓作风转变。作为改进作风的后续动作,从2013年6月到2014年10月,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保证。习近平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加强作风建设无尽期。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本要靠坚持不懈抓常、抓细、抓长。

【时政术语】

1.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2.以思想建党为根本,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3.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4.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5.作风建设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热题回顾】

材料一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出台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强调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材料二

上班“淘宝”、炒股、打牌,午休时间和朋友小酌几杯,端午发串粽子、中秋发盒月饼……这些曾被认为是司空见惯的“小事”,如今却成为广大干部严守底线的“行为禁区”,甚至可能会因此被中纪委官网点名曝光。自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施行以来,官网已通报批评了上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不少干部慨叹,“官不好当了”。有的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态,不收礼不吃请了,但该做的事也不做了;有的以差旅费报销太严为由,该出差的不出了,该下乡的不下了;甚至有的离开宴请吃喝,就不知道该怎么工作了。不贪不占,但也不干事了。一些人觉得“当官没劲了”。

有网友评论:“当干部不容易,事业才会有希望;当干部不舒服,老百姓才会更舒服。”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网友观点的合理性。(12分)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有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让老百姓更舒服”。(4分)②管理与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克服懒政、怠政,我们的“事业才会有希望”。(4分)③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可能会让一些干部感觉“不舒服”,但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事业有希望”,“老百姓更舒服”。(每个要点4分)

(二)“拍蝇、打虎、猎狐” 保持反腐高压态势

【重大背景】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2014年,反腐行动在规模、密集程度、深入性以及制度探索方面,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态势。***等“大老虎”的落马,将“刑不上常委”规则打破,同时海外“猎狐”、追逃追赃等新招狠招更让贪官无处可逃。

材料一

2014年的“打虎”力度空前。当年中央纪委查处省部级以上干部40人,平均每个月有3名省部级干部被查。尤其是***、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的落马,“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

材料二

相对于高官腐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官大贪”案件具有公开性、可见性和群体性,直接侵害人民群众利益,更易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恶化社会风气。能源、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 成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重点领域,一些“小官巨贪”也先后落马。例如河北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家中被查出现金1.2亿元,黄金37公斤,房产手续68套;广州市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总经理张新华涉案金额近4亿之巨被判死缓;河南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科副科长严进冒领386名学生合计63.2万元国家助学金等。这些“苍蝇”被揪出,无疑更能让老百姓直接受益。

材料三

“打虎”“拍蝇”之余,中国还多渠道参与国际反腐合作及追逃工作,对内全面清理“裸官”,对外追捕外逃“狐狸”成为今年反腐的力举。代号为“猎狐2014”的全国公安机关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开展135天以来,先后从60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外逃经济犯罪人员428名。

【时政术语】

1.强化社会力量在反腐败工作中的作用,将社会监督机制化和制度化。

2.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3.反腐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4.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

5.“小官大贪”案件具有公开性、可见性和群体性,直接侵害人民群众利益,更易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恶化社会风气。

6.中国多渠道参与国际反腐合作及追逃工作,对内全面清理“裸官”,海外全面追讨追赃成为反腐力举。

【热题回顾】

习近平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反腐的根本之策在于完善制度。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必须加强反腐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当前应怎样加强制度反腐?(12分)

材料二

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借鉴中外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之中。发挥文化馆、纪念馆和廉政教育基地等的作用,加强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扬真抑假、扬善抑恶、扬美抑丑,培育良好的民风社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共中央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求的理解。(12)答案:(1)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分)

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和监督职能,制定和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其它国家机关的监督;(3分)

③坚持和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反腐问题上的民主监督作用。(3分)④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参与途径,预防和揭露腐败行为。(3分)(2)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分)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预防腐败需要发挥文化馆、纪念馆和廉政教育基地等的作用。(3分)③惩治和预防腐败需要立足实践,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廉政文化,又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还要博采众长,积极借鉴国外优秀廉政文化成果。(3分)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的活动之中,会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3分)(说明:从其他角度分析且言之有理 的,视其内容应酌情给分。)

(三)反腐新常态:中央巡视走向制度化

【重大背景】

材料一 巡视制度则是十八大以来着力强化的制度反腐。反腐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明政治纪律和干部选任,是巡视的“四个着力点”; 巡视制度成为发现歪风邪气、发现腐败问题的一条制度渠道,也成为社会公众敢于反映问题的一条“合法”渠道。

材料二

2014—2015年中国反腐在制度建设上亮点纷呈:除了各级纪委完成以回归本职为目的的机构调整、常规巡视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目标,专项巡视成为新常态。中纪委向中央机关增设派驻纪检组、专项巡视、落实主体责任等也成为巡视制度建设的“新鲜血液”。与中央巡视工作同步,各地省委巡视组也提出对地方巡视全覆盖的时间表,并加码巡视组织制度建设。

【时政术语】

1.巡视制度则是十八大以来着力强化的制度反腐。反腐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明政治纪律和干部选任,是巡视的“四个着力点”。

2.巡视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3.专项巡视工作强调主要盯住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专项巡视将成为巡视工作的“新常态”。

【热题回顾】

材料一

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为配合反腐工作,十八大强调要更好地发挥巡视制度的监督作用。中央巡视组开展巡视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是发现问题,第二是反映问题,第三是推动解决问题。接受来电、来信,是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的重要渠道。从来电、来信的情况看,大多数都是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的,也有一部分反映涉法涉诉问题的。对于直接反映领导班子成员的问题的来电、来信,中央巡视组都会直接处理的。属于其他问题,包括本地区或本单位领导干部问题的,巡视组建议直接向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信访部门及司法机关等相关部门或单位反映。中央巡视组的职责是发现问题和反映问题,一般不直接处理问题。这是落实以法治的思维、法治的方针进行开展巡视工作的表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分析说明在反腐工作中,社会各方应如何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0分)

材料二

李克强指出,今年简政放权的力度不能减,要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要把那些含金量高的、管用的,真正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直接放给市场、放给企业。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10分)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3分)

②全国人大要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坚持科学立法,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监督法律的实施。(2分)

③政府要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2分)

④公民要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的实施。(2分)⑤司法机关要坚持公正司法,加强司法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分)(2)①发挥市场在资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配置(2分)②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2分),激发企业的活力。(2分)。③有利于政府依法加强宏观调控,提高政府科学调控的能力(2),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分)

【新题演练】

一、选择题

1.开展专项巡视,要突出“专”的重点,不求面面俱到,盯住重点人、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精准发现,定点突破。要深化“专”的成果,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查找体制机制和制度漏洞,推动解决共性问题。这一原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②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③个性寓于共性之中,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自十八大以来,中纪委“打老虎”马不停蹄,展现了纪检队伍强悍的战斗力。据统计,截至10月底,18万“老虎”、“苍蝇”一起被打,55名副省部级以上官员被查处。腐败高官被依法查处,这 ①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推动了公平正义,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③表明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④表明我国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这体现了党 ①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政水平

②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人权

③坚持从严治党,增强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④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推进国家生活法制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2014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教育实践活动要确立一个较高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抓部署、抓落实、抓检查。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重视自身的先进性建设 ②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③党的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

④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根据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再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纳入第二阶段清理范围的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期间中共中央制定的411件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160件被废止,231件宣布失效,20件继续有效。清理与修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是中国共产党 ①与时俱进,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举措 ②勇于开拓,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的中心环节 ③统筹兼顾,将党内法规上升为国家法律的措施 ④从严治党,规范权力行使,提高执政水平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相关部委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高管限薪的细则。对央企高管限薪的依据在于

①公平与效率具有一致性

②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③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7.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抓作风建设为切入点,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以抓作风建设为切入点的依据是 ①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 ③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②二者都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③国家法律依靠党的政策实施

④党的政策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政党都不可能保证自己的肌体没有细菌;也不可能保证自己的肌体不受到政治微生物的侵染。这里的关键就是,如何保持肌体自身的抵抗力,使肌体内的健康分子能够扑灭病毒。材料告诉找们 ①要把握联系的客观性,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②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应着重抓住事物的内部矛盾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习近平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②事物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④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材料一

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进程

时间 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作用和意义

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十五大 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实现了从法制向法治的历史性转变

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建设目标。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

走向全面法治阶段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十六大

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提出推进依法行政。

十六届确立了党的“科学执四中全政、民主执政、依法执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 会 政”执政原则

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确立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目标

中国的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走向全面法治

十八大 十七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十八届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制四中全主义法治国家

度化、法治化的引领

(1)结合材料一,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进程(6分)

材料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不尊法、不守法的现象,违反平等、公平、诚信等原则的市场交易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应如何落实“法治”要求?(8分)

12.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这一活动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意义。(9分)

(2)根据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说明党的群众路线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部署的哲学依据。(9分)

【新题演练】参考答案 选择题:CDABB ABBCD 非选择题: 答案:

11、(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人士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从1997年至今,我国立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不断完善依法治国理论,有力促进我国的法治建设。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依法治国理论不断完善,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依法治国理论不断深化发展,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依法治国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不断向前发展。(6分)

(2)①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加强诚信建设,完善市场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4分)②企业要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究社会效益。(2分)③每个经济活动者都要学法尊法守法,当权利受到侵害时要通过合法途径加以维护。(2分)

12、(1)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四风”有利于增强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分)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四风”有利于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分)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有利于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分)(2)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体现了矛盾的特 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1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休分析。(2分)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分)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分)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这一重点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1分)

第五篇:15届高考政治备考:三大社会热点——原创题及答案

15届高考政治备考:三大社会热点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

一、【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 就业创业: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

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00万,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就业难”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

今年两会上,总书记多次深谈科技创新。近日,李克强总理又强调“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大众“创业潮”契合政府经济转型的“创新潮”,共同汇聚成一股充满活力的时代洪流。新华网网民“乐天派”表示,“创业带动创新,编织‘小我’梦想的同时,也在实现大时代的希望。”如何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将备受关注。

材料二 让各类主体创造潜能充分激发释放出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动局面

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 外国组织。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 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 地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材料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青岛高新区重金支持“创客”

2015年3月5日,“创客”一词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工作回顾中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青岛高新区一直以来牢牢抓住平台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引入高端创新要素,着力打造全市创业服务中心,人才资源、研发平台、创业载体、科技融资、国际合作平台等创业服务全面推进,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承载力显著增强。

据了解,规划到2016年,青岛高新区将建设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载体500万平米,人才公寓200万平米,科技商务总部200万平米;到2020年,实现产业产值2200亿元以上,成为山东半岛蓝色跨越的创新引擎和通往全球的创新港湾。

二、【时政术语提炼】

1.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

2.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地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带动创新,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

三、【热点题目回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 9月30日 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 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 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生活依据。

材料二 李 克强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关键是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科技创新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三 文 化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某地大力推进文化科技攻关、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文化标准化建设、文化品牌打造四项行动,组织实施文化和 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文化科技企业培育、文化数字化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文化、科技人才集聚六大工程。重点支持数字、网络、云计算、虚拟现实与仿真、新型显示、新型广电传输、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重大文化科技攻关项目,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3)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三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4)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但是,仅靠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就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吗?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1)①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科学执政的具体表现。②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③政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履行组织经济建设 和文化建设的职能,也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具体体现。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党和国家高 度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2)①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科学文化 素质,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① 在文化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大力推进文化四项行动,组织实施文化六大工程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组织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在示范中得到推广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抓好典型示范作用。③重点支持数字、网络等重大文化科技攻关项目,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 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

(4)①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企业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掌握新技术,吸引人才。②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同时,国家要落实科学发展 观,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支持企业的发展创新。③劳动者要努力学习,提高劳动技能和素质,发挥劳动者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人翁精神。④坚持对外开放,引进、消化和创新国际先进技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一、【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按 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在总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 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材料二 山东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4连增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文件,自2015年1月1日起我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85元。

据悉,此次提高标准实现了我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4连增,直接惠及1353.4万参保居民,是我省继统一缴费标准、建立丧葬补助金、提高缴费补贴、实行个人账户余额全部继承、调整个人账户计息后的又一惠民举措,对引导广大城乡居民“早参保、选高档、连续缴”,进一步推动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三 中国政府网2015年1月14日下午公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

材料四 春节期间,备受关注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省人社厅厅长韩金峰对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据悉,我省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留出10年过渡期,期间退休将确保原有待遇水平不降低。意见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

养老保障“双轨制”引发制度改革。改革的范围涉及全省三类工作人员,离休人员除外。缴费方式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待遇水平: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 中人逐步过渡。建立职业年金制度,退休后按月领取年金待遇。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不挂钩将返还。

二、【时政术语提炼】

1.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

2.推动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

4.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5.养老保障“双轨制”; 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三、【热点题目回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 年产业也称银色产业,是指生产老年人的用品以及与老年人相关的保险、老年住宅、医疗护理、文体健身、旅游咨询、再就业服务等方面的产业。目前,居民消费严 重不足原因主要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收入水平长期低下。中国老年人由于受到生理、心理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消费能力通常要低于成年人,同时 中国老年消费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还不完善,这也造成了当前老年消费需求的严重不足。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参 考答案: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国家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重视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培 育新的消费热点和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经济发展。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可以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龄居民的消费能 力。③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还有物价水平、消费环境和主观因素等。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老年人的消费信 心。

材料二近段时间,网络上关于质疑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声音较多,尤其是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后,部分网民还出现了恶语中伤的言论。事实上,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也是目前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如在美国,法定退休年龄到2027年将延长至67岁;在日本,政府1986年就已经颁布了《高龄者雇用安定法》,为老年人就业提供立法支持,2004年又对该法案进行修订,提出对于自愿继续工作的劳动者,允许企业将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到65岁。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公民参与政治的认识。

参 考答案:①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和依法履行政治义务。公民具有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可以就相关话题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监督权,但也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 务,不能恶语中伤。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和遵循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坚持这些原则保证有序 参与政治生活。

(三)关注教育公平,实现理想人生

一、【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 2015年2月22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15年40项工作要点。其中之一要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

材料二 2015年3月1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三大任务。”如何促进社会公正?首先捍卫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甚至被称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欲促进或实现教育公平,应输送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让贫困孩子读上书,读好书。

二、【时政术语提炼】

1.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2.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

3.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

三、【热点题目回顾】

2015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他说,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纵向流动的通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依据。

参 考答案:①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教育公平是政府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②这是公民权利具有真实性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推进教育公平有利于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实现。③它符合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有利于维护宪 法和法律的尊严。④这是政府更好的履行文化职能的需要,教育公平更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原创新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15年3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样做能够:

①推进城乡的均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②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④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化建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按照我国《最低工资规定》,各省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27日,全国共有19个省市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全国最高,分别达到了1820元和17元。此举:

①旨在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有助于促使企业走出经营管理的“低成本陷阱”

③是为了更好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回答3~4题。

3.《意见》明确提出“全科覆盖”“不分文理”“严格公示”等措施。这些措施: ①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及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 ②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不同需求 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和调整就业总规模 ④可以转变劳动者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针对《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专家指出,考试招生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哲学角度来看,上述材料旨在强调:

①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能够决定整体的功能

②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事物性质和主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4年10月1日,一张能让消费者享受山东文化消费便利与实惠的山东文化惠民卡在山东剧院演出现场正式对外发行,市民凭卡观看商业演出可以享受5折到8折的优惠。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实现文化惠民,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

②目的是放大文化的经济功能,增强文化市场活力

③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培育扩展演艺市场

④变革了文化传播方式,满足了人们的多元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4年10月28日,北京市发改委召开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本次听证会参加人员由消费者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组成。相关部门认真分析听证参加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价格调整政策,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这表明:

①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②获取民意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

③公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得到了尊重

④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许多重大部署和改革方案陆续出台,这些部署和方案能否落地生根,取决于推进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能否彻底打通。下列与“最后一公里”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欲速则不达 B.行百里者半九十

C.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D.君子耻于言而过其行

8.2014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该条例最大的转变是,把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合同关系”,打破终身制,通过岗位来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一转变:

A.表明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B.说明当前我国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互为前提

C.有利于劳动者树立竞争意识,提升个人素质

D.说明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针对严峻经济形势,我国继续调整经济政策,发展企业,惠及民生。回答9~10题。

9.在现行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的基础上,我国从2014年10月起,将月销售额2—3万元的也纳入暂免征税范围。这是因为小微企业:

①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②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③免征税增强了公有制主体地位 ④免征税能调动生产积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国务院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这一改革表明政府:

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创业政策

②保证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③要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④要减少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宏观干预,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推动科技创新,成为一道彰显政府智慧的考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立科 技服务中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取消和下放科技类行政审批项目,简化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向社会力量购买科技服务,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

材料二 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这就是我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要增强信心,积极应对新常态,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应如何提高服务水平。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财政应怎样支持科技创新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

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00万,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就业难”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

今年两会上,总书记多次深谈科技创新。近日,李克强总理又强调“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大众“创业潮”契合政府经济转型的“创新潮”,共同汇聚成一股充满活力的时代洪流。新华网网民“乐天派”表示,“创业带动创新,编织‘小我’梦想的同时,也在实现大时代的希望。”如何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将备受关注。

材料二 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 外国组织。李克强总理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 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进一步解 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地处处充 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1)结合材料一,从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角度分析如何实现个人的“草根”创业梦想?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地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表1 2001-2013年我国与美国最终消费率变化对比情况

注:最终消费率又称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占当年GDP的比率。最终消费率反映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多数发达国家消费率在70%-80%之间。

图表2 2001-2013年我国与发达国家部分经济数据的对比

材料二 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专家支招有三:第一,让居民“有钱可花”。要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第二,让居民“有钱敢花”。要建立高水平、高层次、高保障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敢于消费。第三,让居民“有钱共花”。这并不是要搞平均主义,而是要缩小收入差距,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

(1)分别说明材料一中图表

1、图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二,运用“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的知识,谈谈专家支招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1~5 CCAAB 6~10 CBCDB

11.(1)加强经济调节,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服务能力;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服务体系,同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扩展服务空间;坚持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效率。

(2)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减免科技创新税费,有利于调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财政投入,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12.(1)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实现个人创业梦想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才能,全面提高素质;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坚定理想信念;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在奉献中实现个人创业梦想。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享有广泛真实的民主;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责任;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本小问若答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可酌情给分)

13.(1)①图表1表明2001—2013年,中国消费率呈总体下降趋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减弱趋势;美国消费率除在08年有较大下降外,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我国消费率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远低于发达国家。②图表2表明2001—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远超过发达国家,但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低于发达国家。③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低于发达国家,是导致我国消费率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

(2)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调整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收入,让居民“有钱可花”,从而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建立高水平、高层次、高保障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居民后顾之忧,让居民“有钱敢花”,能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注重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下载2017年昆一中金岸高考补习部高考政治备考——时政热点备考微专题七(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昆一中金岸高考补习部高考政治备考——时政热点备考微专题七(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