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原高中2017-2018第二次考试高一历史题
开原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命题人:崔青年 审题人: 于春喜
第Ⅰ卷 客观题(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3.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4.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6.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7.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8.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9.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10.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11.“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12.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13.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14.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15.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16.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17.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8.历史学爱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A.第一部成文宪法 B.多党制的议会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
19.19世纪60年代中期,普鲁士政府提出军事改革议案,要求扩充常备军、延长服役期、增加税收与军费,遭到议会强烈反对。这一斗争反映出
A.国内市场不统一导致严重政治分歧 B.普鲁士内部存在统一方式之争
C.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民族统一领导权 D.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存在统一与反统一之争 20.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21.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22.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23.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A.总统制 B. 联邦制 C. 君主立宪制 D. 责任内阁制 25.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2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27.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28.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29.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0.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31.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2.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33.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34.《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35.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 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 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
(2)据材料三 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37.阅读下列材料(15分)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开原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 CCABCDD 8-14 CDCACAA 15-21 DBBDBBC 22-28BCDACAD 29-35 CCDDDBC
二、材料解析题 36.(1)具体原因:乔治三世指使下院剥夺威尔克斯议员资格;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的惨败;
国王个人干预造成英国在处理北美问题上的重大失策。根源:乔治三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限制(2)使命:扩大选举权;进行议会改革。
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
影响: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7:
(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局处海嵎)。
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
(3)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第二篇:开原二高中读书笔记
用什么点燃激情
——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后感 看着封面上“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那一行字,我思索着:诚然,没有激情的生活,日子是平淡的;没有激情的爱情,婚姻是乏味的;没有激情的干劲,事业是平庸的……干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激情,演员有了激情,才会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苦练;学生有了激情,才会有“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的勤学;军人有了激情,才会有“一人坚守换来万家团圆”的忠诚……对于教师来说,也需要有激情,只有充满激情干工作,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才能更好地“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那么,用什么点燃我们的教育激情呢?我试着从《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中找答案。
一、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为了走进学生的世界,让学生接受他,罗恩主动接近学生,学跳女孩最喜欢的跳双绳,虽然在学生的面前跌倒,在学生面前显得笨拙,但依然坚持到底,最终跳的和他们一样棒。当他和最顽固不化的沙美卡一起跳的时候,他慢慢走进了他们的世界,让他们看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要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度过,是可以相信的人。
记得,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中曾经这样写道:“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也这样说:“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
中外教育家不约而同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我们首先是孩子的伙伴,是孩子的朋友,然后才是老师。与学生一起玩,保持共同的兴趣爱好,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教育的需要。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所以,就像罗恩老师在学生面前出丑,他用自己开始的笨拙和后来的熟练,用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艰难告诉学生,他们也会克服种种困难,取得成功的。他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是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就是教育激情燃烧的起点。
二、敢于在安逸时接受新的挑战
罗恩成为了连续四年成绩第一的教师。就在原学校为他举行庆祝活动的时候,他却毅然选择离开。他已经把事业做到了巅峰,为什么不留下来享受光环呢?傻吗?我问自己:如果我在他这个位置,我会怎么办?我可能继续留下来,因为原来的班级,我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因为之前的努力,学生的成绩也可能一直不错。或许我也选择离开,由于原来的成绩,有更好的学生向我抛来橄榄枝,我可以得到高就的机会,又可以给自己另一片的天地,也是勇于向自己挑战的表现。
想起我初中的一位体育老师,刚毕业时在我们中山中学干得不错,两年后自己申请到偏远的一个体校任职。一时间闲言闲语四处传播,几乎每个人都说他好傻。但我始终记得他临行前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体育于你们来说是课间休息,于那些孩子来说是改变他们命运的途径之一,所以,他们每天都会拼命给我惊喜,给我激情。
不断成功又不断放弃,而且享受这种成就感带来的激情。可是我们世俗中人又有几人能做得到呢?谁敢啊?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别人会嘲笑的!放着嘴边的肥肉不吃却去找骨头,什么样的话都会蜂拥而至,铺天盖地!令人无法招架!人言可畏啊!
三、打破常规,不断尝试巧妙的教学方法
罗恩的学生毕竟起点太低,用常规的方法教给他们知识,测试成绩始终不理想,这也再一次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和信心。罗恩老师想法设法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听讲的积极性、学习的热情。为了吸引学生安静认真地听自己讲课,他承诺,只要学生安静地听,每过15秒钟,他就喝下一瓶酸奶。为了看老师出丑(呕吐),也为了好奇,学生真的安静地听老师讲课。当有人说话时,大家群起“嘘”之。一节课下来按照30分钟计算,老师喝掉了4×30=120瓶酸奶。难受吗?当然难受,但是,老师让学生看见了自己要他们学习知识的毅力和决心。为了让学生记住美国的总统和历史事件,老师自编了说唱,配上音乐,边跳边唱。当学生从惊奇、雀跃、参与中平静下来之后,他们必定感受到了老师新颖的教学方法带来的神奇变化,更感受到了老师为了让他们学习好,所付出的努力。当克拉克累倒以后依然没有忘记学生,在自己家里让朋友帮着把要讲的知识录下来给学生播放,学生此时也适应了这种学习方法,并逐渐随着老师的热情学习进步了许多。
回想自己在课堂上,除了讲授、练习,我还采用过哪些调动学生兴趣的、由我自己思考出的、吸引学生眼球和心灵的、对学生学习切实有帮助的办法?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愧疚。因而,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要探索适合自己学生特色的教学方法。我想,只要我们能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找他们的兴趣点,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用什么点燃激情?罗恩告诉我们的很多,需要慢慢体味。“人要去追求人生中最渴望的东西,敢于做梦,敢于冒险。”这是罗恩告诉孩子们的话,也是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渴望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的爱戴,学生的尊重,最终获得教师的尊严。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因材施教、坚忍不拔、聪明机智,富有爱心,点燃孩子们的学习激情,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成就我们的教育梦想吧!
谭险锋
第三篇: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总结
历史学科第二次月考总结
高一第二次月考已经结束,现对于本次月考情况作如下总结: 1.命题思路方面:
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的内容已学过半,通过前两次的考试情况不难看出,学生们对于已经学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并不理想,尤其是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们也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状态。所以本次月考针对以上情况并结合学生具体实际,本着夯实基础,提升素质,难易结合的思路,对本次考试进行命题。
2.学生答题情况:
此次试题题量并不大,16个选择题每题3分,1个材料题12分,共60分。学生们在答题过程中审题不够认真,每题均是从已经学过的单元出题,其中还有平时讲过的练习题。可是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仍是犯以前犯过的错误,历史事件的时间断限模糊不清,各朝代政治制度史实混淆、理解掌握不够透彻,就连平时做过的练习也能做错。材料题是刚刚讲过的辛亥革命,问题非常基础,没想到学生们在这道题上丢分最多!可见学生们平时学习历史这科的学习态度。3.下一步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组通过讨论,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改善教学方法,狠抓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在落实基础的前提下,提升能力,拓展视野;培养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教会学生审题,如单项选择题教会学生抓材料和问题的关键词,关注肯定项和否定项,非选择题,教会学生提炼材料,找要点结论,注意时间断限。在完成余下的教学任务同时,边讲边巩固。指导学生制定详尽的期末复习计划。做好差生提质工作,同学间进行互助,教师及时检查督促,课堂多提问。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反思总结,不断调整,才能达到和学生共同发展,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第四篇:高中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
【教学课题】:导言课:走近历史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过程与方法: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实现初中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了解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被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吸引,产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欢迎大家来到X中学习,X中是一所人才辈出的百年老校,从这里走出了十六位两院院士、四十余位教授、二十余位科技精英、五位驻外大使、一大批闻名海内外的作家、书画家和艺术家„„在做的各位将来也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所以,能在这样一所环境幽雅,充满希望的学校给在坐的各位上历史课,我感到无比荣幸。
说到“历史”,似乎是一个谁都会用的概念。比如我们会说“自己的历史要靠自己书写”,或者说“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这已经成为历史”等等。“'历史'究竟是什么意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近历史。
一、历史是什么?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历史,能不能告诉我历史是什么呢?
我们通常使用的历史,实际上不止一种意思。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过去的事,第二种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第三种是人们意识中的过去。
(1)历史是过去的事(史实)。这个“历史”是本来的历史,客观存在的真实的历史。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历史。大到宇宙、生物的起源。人类社会的发展,或一个国家的历史。小至我们我们一中也有建立,发展的历史。即使你们个人也有16、17年成长的历史。
(2)对过去的事的记载(史料)。过去的历史已经不存在了,过去的东西是无法还原的。我们该如何了解那个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本来的历史的?只有通过对过去的事情的记载。第一,我们说的历史记载,不仅包括文字,也应包括图象和语言,如口头叙述、录音、图画、照片、电影、电视、光盘、数码等等。第二,历史记述之外,还有实物,即留存下来的过去的遗物。如遗址、墓葬、建筑、器物等等。
过去历史的“载体”。史料不等于真实的、本来的历史,他有真有假,但它总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我们认识历史的凭借。例如,过去有关于鬼神的记载,并不能证明鬼神的存在,但这种记载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过去人们的信仰、心态、生活。(3)人的历史认识
我们正是通过这种史料,了解那一去不返的客观存在的历史,形成了我们的历史认识。历史是一种“过去”。历史是一种“记忆”。历史是一种“解释”。“过去”其实很难再现。“记忆”总有个人色彩。“解释”同样很难客观。回望历史,最为需要的是辨认和思索
二、历史有什么用?
①可以增加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我们的爱国心。
我们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如诸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等,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我们学习历史,可以体会近现代志士仁人酷爱自由,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壮志情怀,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蓄须明志的梅兰芳等。学习这些,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近年来一些当红艺人对历史的无知非常引人深思? 台湾当红艺人————杨丞琳
在一次直播的电视节目里,在谈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吴宗宪问她抗日战争打了几年。杨丞琳说,好像11年吧,吴宗宪告诉她了8年,她居然说:哇!才打了8年耶!我不知道她她怎能样看8年的,一个人又有几个8年。
台湾著名歌星————周杰伦
周杰伦大家都比较熟悉,2007年7月8日,周杰伦做客《鲁豫有约》,据报道当时演播厅的观众创记录坐满了。周杰伦的号召力可想而知。但在谈话中,谈到不同时代偶像对青年的影响,谈到雷锋,周杰伦居然不知道雷锋,还反问“他会不会唱歌”这件事被网友批为“杨丞琳第二”
我不是要对这些明星进行人身攻击,他们的歌,他们的电影,我也非常喜欢。但是看到这些场景,我却感到很痛心。影星只是一个缩影,代表新一代年青的中国人在渐渐地淡忘、遗忘历史,忘记历史,我们如何对得起那些为了民族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如何对得起那些被侵略者含冤负屈的亡灵?清代学者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日本占领台湾和东三省后推行奴化教育,就是要灭掉中国人在历史文化上的“根”,不知道自己根在何处的人是不知道如何爱国的,是很可悲的人。②“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
我们学习历史不是要研究“死”的历史,把自己变成“老古董”、“四脚书橱”,而是要研究“活”的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让历史为现实服务。比如汉吸取秦亡教训,唐吸取隋亡教训,我国改革开放吸取近代闭关锁国教训等等。唐太宗名臣魏征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牛顿名言:“如果说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努力探究,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的智慧。
③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修养,丰富人生。
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如蒙学中的“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故事,教育人尊敬兄长、孝敬父母。明朝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为国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育为官者的良好素材。另外,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进而拓宽我们的视野和心胸。“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神游于古人或者来者的世界,与古人神交,达到一种超凡脱宿俗的崇高境界。学习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如旅游、收藏、观看电视、与人交往等等。如果你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底蕴,就能更好地领略其中的乐趣。④学好历史,以“冷门”获取高分,决胜高考。
历史学科被很多学生列为“冷门”,大错特错。都重视的科目你要重视,不要被别人落下。都不重视的科目你更要重视,这是你获取高分,决胜高考的机会。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门槛,考上好大学与次大学受教育的质量、人生发展的可能性差异很大。
三、怎样学好高中历史?
1、高中历史要学习什么?
我们历史学科要学三门必修课、二门选修课。教材采用模块加专题方式编排,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必修课包括历史1——政治文明历程;历史2——经济成长历程;历史3——文化发展历程。选修课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必修一。请看目录:第一、二单元:讨论古代政治制度(农工文明时代的中西政治制度)第三、四、五单元:讨论近代政治制度及相关事件(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及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遭受侵略、反抗、探索的历史)第六、七单元:讨论现代政治制度与政治格局。
2、历史课堂的要求
教师问:同学们在初中时有哪些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吗?
同学们的很多方法都非常棒,我们高中阶段的学习仍然可以借鉴。现在老师对大家提几点要求。
(1)课前:预习。注意几要素:四个W:what,when,where,why。通过预习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到课堂上寻找答案。(2)课堂:静听、快想、速记、热论。(3)课后:作业、记忆。一天一周一月
3、历史记忆诀窍
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学生历史学习更要不断总结记忆的窍门,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乐趣无穷。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记忆方法。
顺序记忆法: 是最普通的记忆方法,它是指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规律记忆法:农民起义的原因多为“天灾人祸”。
谐音记忆法:1851年(一把武艺)金田起义,1914(一揪一撕)一战爆发.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
压缩记忆法: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把内容压缩成少数几个字的记忆方法(答题时应还原)。”;《中英南京条约》记住“赔款、开商、割地、关税”;如“新文化运动”可浓缩为“一个口号,两个阶段,三项内容,四位代表人物”等。联想记忆法: 脸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例: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忆方法为“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讲解记忆法: 给其它同学、家长,邻居的小弟弟小妹妹,讲述历史事件,记忆效果比一个人自己记忆要高几倍。且信号储存时间长。
比较记忆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通过对《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比较,可以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复记忆法:艾宾浩森遗忘曲线
第五篇:高中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
【教学课题】:导言课:走近历史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过程与方法: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实现初中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了解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被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吸引,产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欢迎大家来到X中学习,X中是一所人才辈出的百年老校,从这里走出了十六位两院院士、四十余位教授、二十余位科技精英、五位驻外大使、一大批闻名海内外的作家、书画家和艺术家„„在做的各位将来也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所以,能在这样一所环境幽雅,充满希望的学校给在坐的各位上历史课,我感到无比荣幸。
说到“历史”,似乎是一个谁都会用的概念。比如我们会说“自己的历史要靠自己书写”,或者说“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这已经成为历史”等等。“'历史'究竟是什么意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近历史。
一、历史是什么?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历史,能不能告诉我历史是什么呢?
我们通常使用的历史,实际上不止一种意思。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过去的事,第二种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第三种是人们意识中的过去。
(1)历史是过去的事(史实)。这个“历史”是本来的历史,客观存在的真实的历史。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历史。大到宇宙、生物的起源。人类社会的发展,或一个国家的历史。小至我们我们一中也有建立,发展的历史。即使你们个人也有16、17年成长的历史。
(2)对过去的事的记载(史料)。过去的历史已经不存在了,过去的东西是无法还原的。我们该如何了解那个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本来的历史的?只有通过对过去的事情的记载。第一,我们说的历史记载,不仅包括文字,也应包括图象和语言,如口头叙述、录音、图画、照片、电影、电视、光盘、数码等等。第二,历史记述之外,还有实物,即留存下来的过去的遗物。如遗址、墓葬、建筑、器物等等。
过去历史的“载体”。史料不等于真实的、本来的历史,他有真有假,但它总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我们认识历史的凭借。例如,过去有关于鬼神的记载,并不能证明鬼神的存在,但这种记载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过去人们的信仰、心态、生活。(3)人的历史认识
我们正是通过这种史料,了解那一去不返的客观存在的历史,形成了我们的历史认识。历史是一种“过去”。历史是一种“记忆”。历史是一种“解释”。“过去”其实很难再现。“记忆”总有个人色彩。“解释”同样很难客观。回望历史,最为需要的是辨认和思索
二、历史有什么用?
①可以增加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我们的爱国心。
我们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如诸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等,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我们学习历史,可以体会近现代志士仁人酷爱自由,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壮志情怀,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蓄须明志的梅兰芳等。学习这些,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近年来一些当红艺人对历史的无知非常引人深思? 台湾当红艺人————杨丞琳
在一次直播的电视节目里,在谈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吴宗宪问她抗日战争打了几年。杨丞琳说,好像11年吧,吴宗宪告诉她了8年,她居然说:哇!才打了8年耶!我不知道她她怎能样看8年的,一个人又有几个8年。
台湾著名歌星————周杰伦
周杰伦大家都比较熟悉,2007年7月8日,周杰伦做客《鲁豫有约》,据报道当时演播厅的观众创记录坐满了。周杰伦的号召力可想而知。但在谈话中,谈到不同时代偶像对青年的影响,谈到雷锋,周杰伦居然不知道雷锋,还反问“他会不会唱歌”这件事被网友批为“杨丞琳第二”
我不是要对这些明星进行人身攻击,他们的歌,他们的电影,我也非常喜欢。但是看到这些场景,我却感到很痛心。影星只是一个缩影,代表新一代年青的中国人在渐渐地淡忘、遗忘历史,忘记历史,我们如何对得起那些为了民族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如何对得起那些被侵略者含冤负屈的亡灵?清代学者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日本占领台湾和东三省后推行奴化教育,就是要灭掉中国人在历史文化上的“根”,不知道自己根在何处的人是不知道如何爱国的,是很可悲的人。②“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
我们学习历史不是要研究“死”的历史,把自己变成“老古董”、“四脚书橱”,而是要研究“活”的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让历史为现实服务。比如汉吸取秦亡教训,唐吸取隋亡教训,我国改革开放吸取近代闭关锁国教训等等。唐太宗名臣魏征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牛顿名言:“如果说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努力探究,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的智慧。
③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修养,丰富人生。
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如蒙学中的“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故事,教育人尊敬兄长、孝敬父母。明朝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为国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育为官者的良好素材。另外,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进而拓宽我们的视野和心胸。“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神游于古人或者来者的世界,与古人神交,达到一种超凡脱宿俗的崇高境界。学习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如旅游、收藏、观看电视、与人交往等等。如果你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底蕴,就能更好地领略其中的乐趣。④学好历史,以“冷门”获取高分,决胜高考。
历史学科被很多学生列为“冷门”,大错特错。都重视的科目你要重视,不要被别人落下。都不重视的科目你更要重视,这是你获取高分,决胜高考的机会。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门槛,考上好大学与次大学受教育的质量、人生发展的可能性差异很大。
三、怎样学好高中历史?
1、高中历史要学习什么?
我们历史学科要学三门必修课、二门选修课。教材采用模块加专题方式编排,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必修课包括历史1——政治文明历程;历史2——经济成长历程;历史3——文化发展历程。选修课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必修一。请看目录:第一、二单元:讨论古代政治制度(农工文明时代的中西政治制度)第三、四、五单元:讨论近代政治制度及相关事件(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及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遭受侵略、反抗、探索的历史)第六、七单元:讨论现代政治制度与政治格局。
2、历史课堂的要求
教师问:同学们在初中时有哪些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吗?
同学们的很多方法都非常棒,我们高中阶段的学习仍然可以借鉴。现在老师对大家提几点要求。
(1)课前:预习。注意几要素:四个W:what,when,where,why。通过预习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到课堂上寻找答案。(2)课堂:静听、快想、速记、热论。(3)课后:作业、记忆。一天一周一月
3、历史记忆诀窍
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学生历史学习更要不断总结记忆的窍门,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乐趣无穷。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记忆方法。
顺序记忆法: 是最普通的记忆方法,它是指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规律记忆法:农民起义的原因多为“天灾人祸”。
谐音记忆法:1851年(一把武艺)金田起义,1914(一揪一撕)一战爆发.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
压缩记忆法: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把内容压缩成少数几个字的记忆方法(答题时应还原)。”;《中英南京条约》记住“赔款、开商、割地、关税”;如“新文化运动”可浓缩为“一个口号,两个阶段,三项内容,四位代表人物”等。联想记忆法: 脸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例: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忆方法为“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讲解记忆法: 给其它同学、家长,邻居的小弟弟小妹妹,讲述历史事件,记忆效果比一个人自己记忆要高几倍。且信号储存时间长。
比较记忆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通过对《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比较,可以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复记忆法:
是记忆知识简单而有效的基本方法。知识通过不断地重复,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熟练,由熟练到灵活运用,这便是重复记忆法的精髓。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通过实验,发现了人们的遗忘规律,也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我们要根据这个规律合理安排复习时间。1小时,1天,1周,1个月,巩固效果是最好的。
各位同学,今天这节课我们简单的了解了历史的概念和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够学有所成。下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