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题(范文模版)
26.一些欧洲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以来,不断传出针对中国充满矛盾的声音,“中国应该救欧洲”、“中国向欧洲提出‘恐怖要价”’„„欧债危机阴霾迟迟不散,中欧关系也随之变得微妙复杂。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新形势下中欧双方应如何推进中欧关系。(5分)
答案:中欧双方要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1分)在国际社会中,享有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1分)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中欧双方要基于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2分)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双边关系发展。(1分)
28.“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政府“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期公布“三公”经费,禁止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三公”支出。
(1)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国务院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公开“三公”经费。(8分)公开“三公”经费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为民”、“福民”。传统民本思想也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但其目的是“治民”、“驭民”;党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立足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创新的知识,简要分析传统民本思想到党的以人为本思想的转变。(8分)
答案: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要坚持对人名负责的原则。(2分)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地方政府要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2分)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2分)公开“三公”经费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公众监;有利于发扬民主,化解社会矛盾。(2分)
(2)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2分)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就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概念,确立新概念。(2分)以人为本思想是对传统人本思想的批判和发展。(1分)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2分)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繁荣起会到推动作用。(1分)
第二篇:历史题
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复习卷
(总分50分,时间50分钟)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0.5分,共15分)
1.“国家危难,救国意坚,广东禁毒,虎门销烟”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
A.林则徐
B.洪秀全
C.魏源
D.张学良
2.右图是中国一著名的皇家园林被洗劫、焚毁后所剩的断壁残垣,造成这一恶果的外国军队是(C)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3.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为划久安长治之策,纾(shū)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设立
(D)
A.台湾省
B.青海省
C.甘肃省
D.新疆省
4.光绪皇帝诗句“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驾驶下图军舰撞向敌舰的民族英雄: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邓世昌
D.曾国藩
5.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右图是李鸿章在签订这一条约时的情景。这“最后一个”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6.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第二次攻占北京发生在(D)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句话揭示了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A.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的统治过于残暴
C.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
8.1895~1945年台湾曾离开祖国怀抱50年。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D)
A.开商埠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
10.1898年9月28日,“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丢掉幻想后的爱国者发动了
(B)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11.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华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C)
A.詹天佑
B.康有为
C.张謇
D.严复
12.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后期所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13.维新变法运动中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不仅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兼具当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B)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国立清华大学
D.国立中山大学
14.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闸门的是
D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5.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是(A)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7.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C)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C)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19.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C)
A.辛亥革命
B.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0.“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胡锦涛)。“这个伟大 的事件”是
(B)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1.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A)
C.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D.大别山根据地
22.2006年10月,一学校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展,搜集到了下面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
①遵义会议会址
②泸定铁索桥
③红军过草地
④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纪念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23.下列党的会议中,第一次独立地解决了党自身的重大实际问题,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C)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C)
A.南昌起义的爆发
B.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的爆发
25.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B)
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6.为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而召开的会议是
(B)
A.八七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八大D.遵义会议
27.“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达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下列哪次战役后抒写的(D)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8.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陈谢兵团开辟豫陕鄂解放区
C.三大战役
D.转战陕北
29.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C)
A.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B.辛亥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30.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A)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奏定学堂章程》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0.5分,共5分)
1.中英《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F)
2.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T)
3.1875年,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F)
4.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和混战的局面。
(T)
5.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F)
6.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的“德先生”“赛先生”就是民主与科学。(T)
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F)
8.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章程和纲领,并选举李大钊为中央局书记。
(F)
9.1948年,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徐州、淮海三大战役。
()
10.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鸦片战争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运动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近代史上,日本通过
马关条约
(条约)割占台湾,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
抗日战争
之后。
3.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兴中会
,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
同盟会。
4.洋务派以
自强
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以
求富
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5.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化学家
,经刻苦钻研终于制出纯碱。
四、综合题(共25分)
1.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1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4分)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从这段历史中,你能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吗?(2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
2.阅读有关五四运动的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右图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的情景。
材料二
1919年6月5日某地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也举行了罢市……
材料三
青春作伴,激情飞扬,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放歌四海,奉献爱心,播洒希望,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诞生85周年。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2004年5月4日)
请回答: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移向工人
(3)五四运动有怎样的历史影响?(1分)
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引自红军一段歌谣)
(1)回答这段歌谣涉及到哪三个历史事件?(3分)
(2)下图就是歌谣中提到的井冈山,从这里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2分)
(3)1934年10月以后,红军被迫离开了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其中的原因是什么?(1分)
4.在民主革命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回答:
(1)写出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的时间和选举产生的中央局书记。(2分)
1921年,陈独秀
(2)长征途中(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什么会议?此次会议确定军事上由谁(两位)负责指挥?意义是什么?(5分)
遵义会议
毛泽东、周恩来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在哪里?(1分)
延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CDCC
DACDB
CABDA
DCCCB
AACCB
BDACA
二、判断题
BABABABBBB
三、填空题
1.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2.马关条约
抗日战争
3.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4.自强
求富
5.京张铁路
侯德榜
四、综合题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
2.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提案,遭到和会拒绝(或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移向工人。
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4.1921年,陈独秀
遵义会议
毛泽东、周恩来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延安 ]初二历史(上册)单元
第三篇:历史材料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2分,27题12分,共24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
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 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马克思
材料二:“我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我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鲁迅
请回答:
(1)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是经过哪条中西贸易要道、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4分)
丝绸之路阿拉伯
(2)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具体地说,“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4分)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3)三大发明在中国遭到冷遇甚至来搞封建迷信,在西方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于相同的科学技术却带来不同的命运,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的看法。(4分)
科学发明能否产生巨大的威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等.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蒸汽机。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 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2分)它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2分)
蒸汽机蒸汽时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环境污染问题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4分)(只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3.为什么说阿拉伯商人 “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8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他们的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例如:阿拉伯人在印度人创造的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阿拉伯数字”,他们还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启示: 科学和知识源于生活,人们必须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坚持探究、敢于创新,才有可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4.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题“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
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请你根据自己所知,说说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2分)担任大陆军总司令,(2分)采取灵活的战术,克服困难,英勇作战,终于取得胜利,赢得人民爱戴。(4分)
他拒绝称王、拒绝一切虚夸的称号和赞誉之词,亲自主持制订了美国1787年宪法,(2分)然后被选举为美国第一任总统。(2分)后来,他严格遵守宪法的规定,坚决不参加第三次总统竞选,为后人树立了言行一致、维护民主的好榜样。(2分)
5.从14世纪到19世纪初,世界范围内反封建进步思潮经历了从思想到法律,再从法律到政治实践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14到18世纪末,反封建进步思潮主要有哪两个?文艺复兴(或人文主义)、启蒙思想
(2)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法律实施,请列举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或革命后所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
(2)英国:《权利法案》 法国:《人权宣言》或《法典》
(3)1787年美国宪法也体现了上述思潮,根据该宪法1789年美国举行大选,谁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当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民族独立。
6.19世纪中期,阻碍美国、俄国和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各是如何解决的?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至少两点)
(1)①美国:南部的奴隶制度;俄国:封建农奴制;日本:幕府的封建统治(2)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3)国家统一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7.结合17世纪至18世纪的有关史实,分析说明英国是依仗哪些方面的优势,在18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至少四点)
.①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②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于世界各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并且这些殖民地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③英国是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他们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8.回答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问题。
(1)下列哪一项是当时探险者的梦想?()。A.寻找刺激 B.挑战世界 C.追逐金钱 D.扩张领土
(2)美洲长期以来与世隔绝。把它与世界开始联系起来的转折性历史事件是()。
A.迪亚士远航B.哥伦布远航C.达伽马远航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3)写出因哥伦布的发现而命名的土著居民的名称。(2分)
(4)有人把新航路的开辟称为“世界的发现”。你认同此观点吗?请说明理由。(6分)
同意。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9.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摘自北师大版《历史》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萨拉热窝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2分)一战的爆发。
(3)第一次世界大战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大战涉及欧、亚、非三洲,双方阵亡840万人,伤2100万人,战争中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学习本课以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6分)
世界大战的发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的罪行;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社会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10.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到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1)材料中“帝国”指哪一个国家?该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罗马帝国,屋大维
(2)帝国存在了约多少年?帝国都城是今天欧洲哪个国家的首都?约500年,意大利
(3)帝国初期两百年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哪个朝代?两国间贸易通道叫什么?中国古代称该国为什么?东汉,丝绸之路,大秦。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1858年,林肯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三.内战前,林肯又说:“没有其他选择,只好动用政府的军事力量,用武力来抵抗推翻政府的武力,用武力保卫政府。”
材料四.林肯说:“我利用我的职权,正式命令并宣告„„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1)材料一所引用的文件是在哪一次战争中发表的?美国独立战争
(2)材料二中,林肯所说“裂开了的房子”是指什么意思?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3)材料三中,林肯主张用什么方法解决“裂开了的房子”的问题?武力(或军事力量)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什么文件?文件中“那时”指的是何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3年元旦
(5)分析上述材料中所提到的两次战争各在美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2.日本历史上有哪两次重大改革?分别出现在何时?对日本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7世纪中期的大化改新,19世纪60年代末的明治维新。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也使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启示:勇于创新,善于学习外来先进事物。
1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它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灾难?
提示:从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及导火线、开始标志以及各国迅速参战(战争由局部走向世界范围)等几个方面分析一战,其中萨拉热窝事件是重点。关于一战带来的灾难,可以从一战范围、规模、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方面来分析。
第四篇:历史题
2013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整理
1、中日关系问题
(1)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
A、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B、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大捷),(2)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原因。
A、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客观);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军纪败坏(主观)。
B、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主要原因);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援;
(3)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日本是否承认侵华罪行)。(4)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
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5)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 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
(6)你认为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
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或:日
本政要不能正视侵华历史。)
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7)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
发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19
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8)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
时俱进,改革创新。(9)青少年应怎么做?
A、牢记历史,珍爱和平。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C、呼吁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历史,深刻反省,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
民拖入战争泥潭。
2、关于西藏问题
(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元朝:课本七下 清朝:课本七下
(2)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川藏、新藏、青藏公路(课本八下)。
(3)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3、关于台湾问题
(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①元朝时,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③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④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2)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
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均势。②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③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④有“一国两制”等正确的方针、政策。⑤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有能力实现祖
国统一。
(3)历史上两次被割占及回归: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4)今天台湾与祖国不统一问题的由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
(5)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6)今天祖国统一的阻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最大威胁);外国
反华势力的干涉。
(7)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式: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必要时不
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8)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
①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4、中美关系
(1)第二次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1922年,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方便。
(3)二战中联合打击法西斯;二战结束后的扶蒋反共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遏制中国的冷战政策。
(5)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
现阶段美国对台军售、维护台湾“不统不独”等问题的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战
略。
5、改革问题
(1)奴隶制改革:伯利克里改革。(2)封建制度改革:商鞅变法。
(3)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
福新政。俄国1861年改革
①背景: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时间:1861年
③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④评价:a.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
个重大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
①背景: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危机。
②时间:1868年开始
③措施:a.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
力发展教育。
④评价:a.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c.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⑤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他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中国造成了巨大伤害,如甲午中
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⑥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围绕改革开放、向他国学习这个主题
(4)社会主义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6、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三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①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
(2)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
战国商鞅变法,关于土地问题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
钱赎买这块份地。
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允许土地买卖。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弊端: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3)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④调动农民积极性。
7、江泽民十五大报告中所讲的“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三次飞跃”是指哪些事件?(三位走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1)孙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推翻了清朝的统
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毛泽东,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1956年建立起社
会主义制度。
(3)邓小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8、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1927年,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邓小平,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9、执政党建设(党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2)中共七大(1945年4月,延安)。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
体。
(4)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十四大:1992年,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二大~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形成历程。
10、中国近代化探索
(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资产所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感悟(结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
懈的探索精神。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经济变革——政治变革——思想文化变革)
11、列举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和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1)秦朝:焚书坑儒。(2)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
(3)明朝:八股取土。(4)清朝:文字狱。
近代:
(1)新文化运动。(2)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3)欧洲思想启蒙运动(伏尔泰等)。
12、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作的斗争(从抗击外来侵略和防止民
族分裂方面归纳列举)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
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防止分裂的史实:
(3)加强对西藏管辖:中央政府册封**和**,1727年设驻藏大臣。
(4)加强对新疆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5)乾隆帝欢迎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13、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工业革命)
1、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5、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用,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7、主要发明: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蒡芬孙→火车机
车。b、美(富尔顿)→轮船。
8、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9、影响: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a、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4、主要发明:a、德: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b、美:爱迪生→电灯泡;莱特兄弟→
飞机;
6、影响:a、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b、政治: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c、外交(国际关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裂,矛
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2、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取得重大突破
3、地位:规模、深度、影响超过前两次
4、特点:a、科技对生产的推动力加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c、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
中最活跃的因素。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
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3、科技革命的启示:科技是把双刃剑
第五篇:文学历史经典题
趣味国学知识讲座专题活动(试题)
1、杜牧的七绝佳作甚多,如()A、《赤壁》 B、《望山门北》 C、《夜雨寄北》 D、《出塞》
2、古人创作讲究精益求精,唐代诗人贾岛就曾有过辛苦的创作经历,他“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两句诗是:()
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3、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最高成就的作家是()A、苏轼 B、王安石 C、范仲淹 D、欧阳修
4、“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出自《史记》中的()A、《苏秦列传》 B、《张仪列传》 C、《吕不韦列传》 D、《汲郑列传》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用了()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对偶 C、夸张 D、互文
6、“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A、《塞下曲》 B、《凉州词》 C、《送元二使安西》 D、《马诗》
7、“诗仙”、“诗圣”分别是指?()A、李白、杜甫 B、李白、杜牧 C、李白、柳永 D、白居易、李白
8、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一书。A、《尚书》 B、《论语》 C、《周易》 D、《孟子》
9、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伍子胥 B、范蠡 C、屈原 D、范仲淹
1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谁的传世名言?()A、张载 B、周敦颐 C、邵雍 D、程颐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A、黄山 B、泰山 C、峨眉山 D、嵩山
12、下列关于《大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儒者将其单独抽出,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B、《大学》认为人应当务求圣贤之道,包括修身、齐家、治国等各方面的道理 C、《大学》认为做什么事都要先把握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借以修身为本” D、《大学》的作者是是孔子的孙子子思
13、“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出自()A、《朱子家训》 B、《颜氏家训》 C、《诫子书》 D、《曾国藩家书》
14、“弱冠”是指男子多少岁?()A、十五岁 B、十三岁 C、二十岁 D、二十三岁
15、“竹外桃花三两枝”的下一句()。A、春江水暖鸭先知 B、寒食东风御柳斜 C、朵朵花开淡墨痕
16、“同明相照,同类相求”出自《史记》中的()A、《淮阴侯列传》 B、《苏秦列传》 C、《商君列传》 D、《伯夷列传》
17、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C、《天工开物》 D、《山海经》
18、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 C、方位分布 D、笔画多少
19、《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A、秦朝 B、清朝 C、汉朝 D、唐朝
20、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强调哪几个方面相结合?()A、道、术、势 B、法、术、势 C、道、法、势 D、道、法、师
21、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A、《咏史》 B、《拟咏怀》 C、《咏怀》82首
D、《咏怀》8首
22、北宋是我国古代纂书、修书的繁盛时期,最能代表这一时期书籍事业成果的是四大类书。下列哪部书不是四大类书之一?()A、册府元龟 B、太平御览 C、太平广记 D、佩文韵府
23、“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琵琶 B、二胡 C、马琴 D、竖笛
24、陆游《关山月》中,与“笛里谁知壮士心”在意义上构成对比关系的是()A、三十从军今白发 B、沙头空照征人骨 C、遗民忍死望恢复 D、朱门沉沉按歌舞
2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的是()的景色。A、泰山 B、黄山 C、华山 D、嵩山
26、《诗经·绿衣》曰“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 A、曷维其已 B、曷维其亡 C、俾无忧兮 D、实获我心
2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A、月亮 B、姻缘 C、友谊
28、中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9、古人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 B、中午 C、傍晚 D、晚上
30、“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 B、距离二月二最近的节气是立春 C、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
D、“龙王行雨”是传说,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31、我们常把结了婚的夫妇称为“结发夫妻”,“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D、把头发都剪掉
3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是()A、月亮 B、露水 C、玉珠 D、桂花
33、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34、剧本《长生殿》的女主人公是?()A、西施 B、昭君 C、杨玉环 D、貂蝉
3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
3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请问:下列选项中不是“子规”名称的是哪一位?()A、青鸟 B、布谷鸟 C、杜鹃鸟 D、鶗鴃
37、“将上堂;声必扬”出自《礼记》中的()。A、《檀弓》 B、《曲礼》 C、《月令》 D、《王制》
38、柳永的词作虽然一直很受欢迎,但是却不为士大夫所看重,甚至为他们所不耻,因为在他们看来,柳永的词很是俚俗。苏轼也对柳永持贬斥态度,但是柳永有一首词却受到苏轼的推崇,以为“高处不减唐人”,这首词是()A、《望海潮》 B、《八声甘州》 C、《雨霖铃》 D、《满江红》
39、“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出自《史记》中的()A、《李斯列传》 B、《伯夷列传》 C、《李将军列传》 D、《淮阴侯列传》
40、“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元好问 B、柳永 C、晏殊 D、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