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状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22:0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留守儿童状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留守儿童状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留守儿童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状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3年7月6号

调研地点: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白鹿镇 调研对象:留守儿童

调研主题:白鹿镇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调研人员: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队

【摘 要】留守儿童是中国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挣钱生活而到城里打工,然而又因为在城市里,做为普通的农民工所挣得的薪水在城市里却显得薄弱,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生活或者其它的原因,他们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只能留在农村,过着远离父母生活的日子。

现在的“留守儿童”们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密切的关注他们现在的生活现状,关爱他们,希望他们能健康的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及教育等情况,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在白鹿镇的调研中发现有近68%的留守儿童与其祖父母住在一起,11%与其亲戚住在一起,还有21%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住在一起。由于父母不在身边,43%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监护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其中54%的留守儿童在处理矛盾时采取闷不吭声的态度,只有22%选择向父母诉苦。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只有43%的留守儿童对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持担心态度的,有49%的留守儿童觉得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缺少安全感的。在调查中,只有不到70%的留守儿童觉得社会对自己是关心的,超过1%的留守儿童觉得这个社会对自己一点都不关心。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

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被送到了当地的寄宿学校,有相对安定的学习环境。与祖父母住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虽然在生活上能够有所照顾,但是在学习上,年迈的祖父母给予不了任何辅导。49%的留守儿童遇到学习问题时,采取向老师求助的措施,自己解决的人数只占25%。只有46%的留守儿童在周末学习,玩的人数达到14%。在学校学习态度好的留守儿童只有48%,35%的同学写作业是出于老师的要求。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去父母的约束后,往往容易受到祖父母的溺爱,失行为散漫。一些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情绪忧郁低落。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自闭,对他人漠不关心,不接受他人善意关怀等心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上产生了严重的缺陷。诸如他们性格孤僻,情感相对冷漠;进取心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差,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等。68%的留守儿童认为如果政府努力帮助他们,他们的生活将会更好。

(四)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

留守儿童的父母忙于在外赚钱养家,无暇顾及子女,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即便打电话,关注的焦点也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的祖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很低,甚至有些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不了解孩子的思想,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况。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亲情缺乏、心态失衡

71%的留守儿童经常会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14%的留守儿童有时会想念父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留守的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90%的留守儿童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

(二)习惯不良、学习较差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调查中发现34%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目无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撒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发生。

(三)教育单调、安全难保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然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侵害后又无亲人倾诉,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加上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断点,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四)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调查中,不想读书,想自己去赚钱的留守儿童占12%,他们并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白鹿镇本身依靠旅游业经济比较发达,城乡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需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二)家庭原因

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而留在家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三)学校原因

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和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老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直接影响着部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未来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最为关注的是有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留守儿童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给予关爱。

(一)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文规定:“暂时或永久脱离家庭环境的儿童,或为其最大利益不得在这种环境中继续生活的儿童,应有权得到国家的特别保护和协助。”当前,要想真正有效地解决关爱“留守儿童”的这样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要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主导作用。具体建议如下:

1、各级党委、政府要完善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

2、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特定的职能机构,负责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工作;

3、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制度,综治、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单位应定期通报交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

(二)家庭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作为家庭,在关爱留守儿童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做法:

1、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委托监护制度;

2、家庭要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要强化家庭教育观念及其重要性,家长、特别是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学校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护

作为学校,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1、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负责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的指导。

2、要将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考核班主任工作中,有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的日常思想交流、学习和在校安全情况的监管,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沟通。

3、要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为农村学校配齐心理教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4、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差,很多甚至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功能无法有效发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的投入,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体投入,要尽量为不能有效地提供有利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四)社会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

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迫在眉睫。要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老教师、老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群体构成一张补缺拾遗的监护网络。有条件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都应设立图书室和活动室,让留守儿童有个活动的场所。要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在农村的作用,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关心督促留守儿童的成长,让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社会的关心对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育他们健全人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发现,目前留守儿童的各种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各级党委、政府能够真正的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方位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关护、关心,就能够达到真正关心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一定可以得到保障。

四、心得体会

这次的社会调查对于我来说,是一份很重要的人生经验。不但增加了人生的经验,更使得我学会了关于社会调查工作上面的一些基础的知识。并且,使我们这些学生们从课堂上的理论课程环节中走出来,走到生活中去,将它们通过已有的知识实践出来。真的很感谢学校在课程上安排了这样一个教学任务。在完成它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更加的深刻的了解社会基层的一些情况。同时,希望社会能对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注吧,帮助他们能在生活里健康的成长。

第二篇: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市位于湘西南部的雪峰山东麓,南岭山脉北缘,资水上游,地处邵阳市西南五县中心,总面积154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5万多人,且80%以上的人居住在农村,属于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户籍制度的放宽,许多农民外出进城务工,劳务输出成了农民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了他们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大人进城务工了,可孩子仍然留在农村,他们的现状令人担忧,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基本情况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长期外出进城务工,而孩子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目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调查统计,**市目前17个乡镇共有农村“留守儿童”11962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1%。按年龄段分布如下:0—5周岁33473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7.9%;6-10周岁35785人,占其总数的29.4%;11-16周岁50371人,占其总数的42.7%。

二、监护方式

根据农村世代相传的习惯,对孩子的看护及.教育,主要由父母亲承担。现在,情况出现显著变化,为了生计,父母亲要出去务工,增加家庭的收入,狠心把孩子留在家里,交给其他人进行监护。以**市的湾头桥镇、邓家铺镇两镇的情况来看,父母双方外务工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方式:隔代监护。主要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进行监护。这种监护方式主要集中在0-5周岁、6-10周岁两个年龄段的孩子上。也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方式。

第二种方式:上代亲戚监护。主要由孩子的叔叔、姑姑、舅舅、姨等进行监护。主要集中在6-10周岁年龄段的“留守儿童”身上。

第三种方式:同辈监护。采取家中年龄较大的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的方法。主要集中在由11-16周岁年龄段的孩子负责照顾0-5周岁、6-10周岁年龄段的孩子。

第四种方式:自我监护。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自我监护的最好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11-16周岁年龄段的孩子身上。

第五种方式:寄宿制全托。就是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老师或信得过的其他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代管家长”,这种监护方式,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且发展势头比较强劲。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父母外出务工后,由于上面五种监护方式各自存在不同的利弊,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生存状况、安全意识、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10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值得注意。

1、生存状况的缺失。父母外出务工后,只是不定期地给孩子寄钱。孩子在家收到父母的汇款,由于年龄小,缺乏计划性,有钱就毫无节制地乱花一通,没钱或少钱时就饱一顿饥一顿,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严重损害了身体的正常发育。这种现象在自我监护和寄宿制全托年龄段的孩子身上表现最为明显,几乎65%以上的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现象。

2、爱的缺失。父母双方和孩子长期不在一起,缺少沟通,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孩子自己作主,由于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大都表现出自私、偏执、冷漠的性格特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爱心、容忍心和正义感,甚至连中国最传统的“孝心”二字也不能理解。

3、安全感的缺失。就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而言,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外出给孩子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安全威胁。由于农村居住比较分散,孩子的自我防范能女弱、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被拐卖、意外伤害与意外死亡等问题时有发生。逃学、上网、早恋甚至违法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如邓家铺镇一“留守儿童”邓某,由爷爷、奶奶监护,每天早晨吃完早饭就背着书包和同学一起去上学,下午独学按时回家。老师见他一个星期没有来上学,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或者是生病了,上门家访,一探究竟,原来上学期间,中途他就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玩去了,让人哭笑不得。

4、心理的缺失。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健康人格与美好心理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中55.5%的人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对父母充满怨恨,21.6%的表现为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不愿与人交流等,18.3%的表现为盲目反抗、逆反心理强等,4.6%的表现为缺乏自信、心理负担重等。

5、思想品德的缺失。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的有效监护,其思想品德、行为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问题。调查发现,由于父母的外出,对子女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第三篇:留守儿童状况及需求的调研

本文原创版权归上传者所有 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及需求的调研

摘要:2011年7月22日至7月28日。在四川省青神县胡坝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并做了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需求的调研。调研结果体现了一些既知的留守儿童现在,也发现了,通过留守人口干预的活动,留守儿童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 需求

一、调研背景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农民工问题的伴生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2000多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健康的重要内容。留守儿童这一新的群体的出现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即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孤僻、失落、自卑、冷漠、多疑、脆弱、焦虑、极端、狭隘、冲动。这些字眼被用到他们身上。他们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等诸多突出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四川青神县是一个留守儿童问题突出且非常典型的地方,具有很好的调研价值。而在青神县胡坝村也是我们中国农业大学人发院的一个留守人口干预调查的基地,我们接去当地实践的机会,做了相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调查。

二、调研目的1、通过调研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动态及基本状况,找出一些问题,针对相应问题进行解决,疏导,让留守儿童的心理更健康。

2、通过调研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及其监护人和外出打工的父母现给予其的心理关怀的程度,把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反映给其父母和监护人,更好地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3、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更加有利于志愿者们开展针对性的活动,以疏导留

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调研内容

1、直接对留守儿童的调查,了解他们以下方面的心理状况: ①对待父母外出打工的心理情绪;

②希望得到的父母和监护人在心理方面的关怀;

③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情况;

④人际交往、调节情绪等各方面的能力养成情况;

⑤对待自身负面情绪的方式(包括态度及解决方式)。

2、通过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间接调查,了解以下情况:

①监护人所了解到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的表象;

②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怀的方式;

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视程度;

四、调研形式

1、对留守儿童的调查采用两种方式:

根据对留守儿童调查的主题设计问卷,主要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其中可利用支教的机会进行较大规模的问卷发放填写。

2、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调查采用以下方式:

针对对监护人的调查方向设计问卷,主要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其中利用上门服务留守老人的机会进行问卷的填写及回收;

五、调研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1年7月22日至7月28日。

六、调研结果

1.留守儿童现状

此次问卷调查中,被调查的留守儿童男女性别占得比重相当,分别为45.8%和54.2%;年龄段分布均匀,在调查的所有留守儿童中,7岁以下占20.8%,8-10岁占25.0%,11-12岁占25.0%,13-15岁占20.8%,16及以上占8.3%。

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多为只有父亲外出打工54.5%(这也是造成当地有许多留守妇女的原因之一)而只有母亲外出打工的比例只有22.7%,还有22.7%的比例为父母都外出打工。而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的频率集中在半年一次(36.4 %)和一年一次(36.4%),一周一次(13.6%)和一个月一次(9.1%)的比较少,出

去数年才回来的就更少(只占4.5%);外出打工的父母与孩子联系的频率为一周几次(66.7%)的比重最大,由此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父母的联系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还有部分留守儿童语外出父母联系较少,每周联系一次的占20.8 %,几周联系一次的占8.3 %,几个月才联系一次仅占4.2%。

对于留守儿童,主要是母亲照顾(58.3%),父亲照顾的占4.2%,爷爷奶奶照顾的占25.0%,外公外婆照顾的占 8.3%。

下面是有关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及及需求的一些调查结果:

①留守儿童对待父母外出打工的心理情绪;

对待外出的父母多数的孩子只是表示有点想念(62.5%),少数孩子表示十分想念(33.3%),不想念的仅占4.2%;而在对待父母外出打工所持态度上16.7%的留守儿童表示十分不愿意,66.7%的留守儿童表示理解,16.7%的儿童表示无所谓。

由此可以看出,多数留守儿童对待父母外出打工的问题上是接受并理解的,但是仍有部分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感到十分不适应和不接受。

②希望得到的父母和监护人在心理方面的关怀;

首先,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留守儿童并不认为自己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心理上的困难(心理上的困难仅占39.1%),而更多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最大的困难是学习(52.2%),还有4.3%的留守儿童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生活。

大多数留守儿童还是认为身边的人关心自己,监护人理解自己的内心的,但是还有留守儿童缺乏监护人的主动跟其交流谈心的机会的还是很多的。

由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更多需要心理很学习上的帮助,另外,他们也一样需要肯定和鼓励。

③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情况;

由调查结果看出,多数留守儿童对这个社会的认同度都是很高的,对自己的未来也是充满信心与希望的,对学习的重要性是能够充分认识的,并对他人有爱心和同情心,有正确是金钱观,和价值观。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仍有一些相当一部分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没有希望,价值观偏离了正轨。

另外,设计问题“你最感激的人是谁?”不是为了了解他们感激的人是谁,而是了解有没有感激的人,最后结果表明,没有孩子选择“没有感激的人”,说明,孩子几乎都是有感恩之心的。

④人际交往,及抗击挫折等各方面的能力养成情况;

在人际交往上,多数孩子都有比较多的朋友,仅有4.2%的孩子表示没有朋友,而且在交往中出现矛盾,也是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的,愿意融入环境之中不惧怕陌生人。但是仍有约30%的孩子是害怕陌生人或喜欢呆在角落的,这是缺乏

安全感和交往能力的表现,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遇到挫折后,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

⑤对待自身负面情绪的方式(包括态度及解决方式)。

在调查“如果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时,表示会哭闹,发脾气的孩子占13.0 %,表示会不理人的孩子占 21.7%,表示过一会自己就没事了的孩子占43.5%,表示会通过看书,看电视或找一些事做来转移注意力的孩子占21.7%。由此可以看出,仍有部分孩子是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的。

⑥从监护人的观察的留守儿童的状况;

由调查数据看出,在监护人眼中孩子的一些生活心理的状况比例与孩子自己反映的状况比例基本相似。

而从整体来说,在监护人眼中,孩子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几乎都在正常情况以上,只有少数孩子的身体状况不太好(10%),总体说来,孩子的精神状况比身体专状况还要好。

2.2监护人对待孩子的状况

从监护人方面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父亲的占20.0%,是母亲的占55.0%,是爷爷奶奶的占20.0 %,是外公外婆的占 5.0%,比例与对孩子的调查结果几乎相同。

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没有读过书的占20.0%,上过小学的占35.0%,上,过初中的占35.0% 上过高中的占10.0%,在调查的人中没有大专以上学历的。

监护人的年龄段还不算十分高,20-39岁的占40.0%,40-49岁的占35.0%,50-59岁的占5.0%,60-69岁的占 10.0%,70以上占10.0%。

而在照顾小孩精力方面的分布比例呈正态分布,表示精力充足的4.8%,B表示有比较多精力的占23.8 %,表示精力一般的占33.3%,表示精力比较少的占28.6 表示没有精力的占9.5%。

以下是监护人对待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结果:

①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怀的方式和效果;

通过调查,大部分监护人对待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还是基本正确的,但有一些家长采取相对粗暴不合适的方法教育孩子,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②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视程度;

通过调查,多数监护人,还是重视孩子的成长的。但是有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监护人不够重视孩子的教育,不参加家长会,不过问孩子在校的情况;特别的,在对待孩子心理问题方面,有更多的家长不能做到足够重视,很少于孩子沟通交流。

七、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及分析

1.留守儿童

①留守儿童缺乏关心与交流

留守儿童通常只有父母一方在家照顾甚至父母都已外出,在这种情况下,其必然缺失了部分亲情,每年父母都在身边的时间很少,且父母在家时也不可能把很多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因此留守儿童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心与交流比非留守儿童要少许多。这也就造成了许多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孤独感。

②留守儿童对学习辅导的渴望

小学学习过程中,由于自学能力比较差,儿童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辅导。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不在家,就很难找到人辅导,尤其是跟着祖父母生活的儿童,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一般非常低,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在学校,由于农村师资匮乏,老师少学生多,因此学生并不能从老师那里得到足够的辅导,所以,他们极其渴望能够有人辅导其学习。

③儿童所在的心理成长期

留守儿童所在的年龄段,正是心理逐渐成长成熟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正是心理问题频发的时期,而且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差,对于不良情绪的调节还做不好,遇事的处理能力也较差,所以留守儿童的情绪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2.监护人

①对孩子的辅导不到位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很难做好对孩子的功课的辅导,一是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所限,在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现阶段作为家长的这批农民,很少有高中的文化水平,上过初中的有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只是小学毕业就开始务农了。以这样的文化水平,辅导起孩子来很不容易。

第二个原因是监护人要负责农田的劳动,并且留守的监护人要干超出一个劳动力所做的农活,因此很多时候无暇顾及到孩子的功课。

②与孩子缺少交流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比较少,一方面也是由于监护人比较忙,空余时间比较少,从而少于孩子交流。另一方面,监护人的自身素质还不够高。由于其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比较高等的教育,再加上长期在农村的生活习惯,使得家长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同孩子交流的重要性,其主动交流的意识也相对较差。③干预活动的作用

由于当地是一个留守人口干预调研基地,所以,在当地开展了很多关爱留守儿童等的活动,取得了比较良好的结果,所以,这次调查也显示出来,当地的留守儿

童的心理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这也是干预活动取得的成效。

八、建议

1. 学校老师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学习的关心和辅导。

2. 监护人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正确疏导孩子的情绪。

3. 监护人应该多学习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的教育孩子。

4. 活动中心应该给孩子组织各种活动,最好能帮助孩子的学习。

5. 另外,活动中心也应同时加强注重留守老人的问题,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老人能够互相交流,娱乐,排解寂寞。

第四篇: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天长市新街小学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辈或亲友监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多半属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地打工的情况,我校也把单亲家庭孩子划归为留守儿童。有资料显示,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隔代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我校统计留守儿童人数为47人,监护类型为隔代监护较多。

通过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和对这些儿童谈话了解,目前我校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隔代监护,爷爷、奶奶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辅导存在较大困难,有些儿童回去作业有没有,爷爷奶奶都不能真实了解情况,再加上爷爷奶奶大多存在疼爱过度,使得小孩不怕爷爷奶奶,在教育上存在教育无力的情况,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贪玩、任信、不服从管教。,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学习成绩基本与一般儿童无异,学习动机也基本良好。在处理学习上的难题上,他们不能向父母询问,因此相当一部分儿童选择问邻家的哥哥姐姐,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在学习习惯上的表现还存在欠缺,有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多是只完成老师布置的硬性作业,自己更是很少主动去预习、复习。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照顾孩子,不在孩子身边,感到欠孩子很多,很愧疚,就会在经济上多给与孩子方便,多让他们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也因此可能会养成乱花钱的习惯。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经常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甚至于别人攀比玩具等。这种现象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容易形成嫉妒等各种不良的心理,因此父母在给予孩子零用钱的时候要多嘱咐监护人,不能养成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平时更要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可以通过写信或电话的方式。

对于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主要存在着资金不足、设施过少、人员不够等方面的困难。虽然在启动建设时,上级有关部门给予了一定的资金,但远远不够,图书过少、过旧、没有新颖和新意,引不起儿童兴趣,娱乐设施过少,几十个人无法能同时娱乐,活动时间也不能保证,因为人员不够,而且大部分时间要占用老师的休息时间,老师感到很累,也没有补助,老师的兴趣、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当前存在的问题,学校也无可奈何。如何让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人员能安心工作,是否有制度作保证,比如可以让老师专职做留守儿童工作,可以算老师工作量或给予经济补助等。

对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允许这些子女享受和城里学生一样待遇,不存在借读什么的,更不可以另外收费,但现在这些还依然存在,致使这些子女不得不在家读书做留守儿童,如果有一天这些障碍没有了,也就没有留守儿童这个称呼了。

第五篇: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朱仓乡中心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朱仓乡中心小学现辖8个自然村,总人口5400余人,辖区内在外务工人口近1000人,在校留守儿童12人,女6人,占在校生学生的3.5%。8个自然村都有分布,给管理带来很多的不便。

为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我校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每年开学时我校都会组织专门人员深入村、街、社区对留守儿童现状及监护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并把调查数据汇总在学校的开学报表上。现结合此次调查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现状

1、留守儿童分布较分散。在这次调查中,我校的12名留守儿童都是父母外出务工,有的是单亲家庭,家庭条件不富裕唯一的亲人也要外出务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很少的一部分被托付给亲友。

2、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绝大多数都是父母一起在外务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很少的一部分被托付给亲友。

3、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70%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很辛苦,约8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是9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

4、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25%,中等占4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看电视等不良现象的约占30%。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亲人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再加上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文化程度低甚至是文盲也就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很多孩子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无助、学业失控、道德失范、心里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时照顾等困难和问题。

1、学习成绩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3、性格发展不健全。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三、对策与措施

1、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调配负责人的班主任教师任他们的代理家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2、积极沟通尽量从各种渠道对家庭贫困的在经济上给予帮助,缓解家庭的压力使父亲或母亲一方有些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子女。

4、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学校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去关心他们,让他们获得家的饿温暖。

5、学校各科老师,主要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疏导教育,达到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

6、大力开展校园活动。这几年,每年学校都要开展大规模的校运会、广播体操比赛、庆祝六·一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了校园生活乐趣,对“留守儿童”也是有吸引力的,缓解他们的厌学情绪。

7、实施制度化的家访,逐步建立起了学校与“留守儿童”照管者共同支持的教育模式。

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留守儿童”常见的问题得到有效制约,没有发生 “留守儿童”辍学的现象。

四、建议

由于没有社会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变得吃力,“留守儿童”离开校园后接触不良社会风气,家庭教育又不到位,他们又是恶习重犯,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首先,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

其次,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

第三,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的联系。

第四、学校方面要重点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1、要求各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学生登记备案,专门管理,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

2、充分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3、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4、重视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

第五、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形成对留守学生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下载关于留守儿童状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留守儿童状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的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也日益凸现。作为农民工......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

    关于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今年暑期做过一项关于留守儿童的调研,调研的结果很是令人担忧。调研结果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以下突出问......

    关于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课程形势 与 政 策课题名称环境保护调查报告学号所在班级姓名高 晓 雪起止时间第10周至13周思想政治教学部 2013年5月关于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随着我县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随着增多,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所以"留守儿童"的......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抽样调调研报告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意见》(剑府发[2007]27号),以及剑委办《关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