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扬子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2014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2014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中学继续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学校全体师生的支持之下,在前几年平稳开展的基础之上,扬子中学心理健康工作小组走过了踏实求进的半年。综合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情况,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心育课堂阵地:本学期学校继续在高一年级开设常规心理课,每周每班一节次。为了巩固心理课的心育主阵地作用,丰富了心理健康活动课内容,探索出了一些教育教学新方法,增强了心育课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操作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专职教师罗吾民开设了校级心理公开课1次,参加了第五届上海市中小学心理教师基本功大赛,并在决赛期间担任教师评委;同时继续发挥县教学能手的辐射作用,组织开展了1次上沙片联合体活动和3次中心志愿者活动,活动效应良好。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本学期学校将着力从专职心理教师、普通教师、班主任团队两个方面来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举措主要包括:支持专职教师罗吾民参加“新农村”教心班、家庭治疗督导班、生涯体验项目研修班等专项内容的学习,累计超过100个时数;同时专项资金支持学校14名教师参加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崇明)班的学习,并在课务和事件安排上予以了便利,力争在专职心理教师之外培养一支深入学生、渗透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三、精致幸福心育研修:本学期学校的幸福心育校本研修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内容之一,是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特级教师方培君等开设专题讲座;内容之二,是在为每一位扬子中学教职工建立网上心理测评账号的基础之上,以“幸福加油站”崇明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平台,不定期开展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心理体验活动,本学期有近30余名教职工都到“幸福加油站”参与心理体验活动;内容之三,开展以“‘幸福能力’培育的心育主题教育课设计和组织”的班主任校本研修活动,本学期开展一轮专题培训、一次主题论坛,并计划在1月底与市一中学开展校际交流。如上措施有效地向班主任普及了积极心理学常识,而班主任们在一轮轮的活动中结合班级实际需求细化和精致了幸福心育的内涵。
四、规范个别辅导流程:本学校“幸福加油站”心理辅导室常规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继续开设了“高三航道”个别辅导时间;在工作模式上,提供面谈、信箱、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途径的咨询服务,共接待学生家长共计三十余人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个别辅导有效,学校在个别辅导的预约、记录、转介等项目上做了更细致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个别辅导流程。
五、积极配合县级工作:扬子中学“幸福加油站”也是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所在地,因此自中心挂牌之日起学校就就自觉以支持和分担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县进修学校德育室部署的相关工作。本学期参与和完成的部分工作包括心理中心制度建设、心理中心三项培训场地安排、留守儿童心理关怀项目申报、县咨询师协会成立筹备、公益心理咨询、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现场验收、全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筹备等项目;同时配合县教研员完成市级青年课题《农村学校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区域支持系统研究》的结题工作。
六、收获市县全面认可:本学期是辛苦耕耘的一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累积到1月中旬,学校获2014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上海市优秀组织奖、2014年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月崇明县优秀组织奖一等奖;专职心理教师罗吾民获2014年学校心理活动月优秀宣传品奖上海市一等奖、崇明县一等奖和二等奖,第五届上海市中小学心理活动课大赛三等奖、县德育案例评比三等奖,以及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2012-2014年先进个人。这些荣誉都为学校德育整体实力的提升提供了佐证。
第二篇:上海市扬子中学2014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上海市扬子中学2014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上海市扬子中学经过十年的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硬件优良、师资专业、形式多样、渗透全方位的心育环境和以“以心育心,培育幸福能力”为主要内涵的心育工作特色。2014年6月,学校获得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校长(书记)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荣誉称号,8月获得上海市教委认证的首批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荣誉称号。收获经验、展望未来,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系统部署,制定了上海市扬子中学2014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关于“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系统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的相关指示,结合《崇明县十二五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指导纲要》以及我校2014学年工作计划,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系统部署,制定了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一)完善心育管理制度,加强心育队伍中兼职心理教师团队和班主任团队的建设;
(二)深化“以心育心,培育幸福能力”的心育品牌内涵。
三、主要内容
本学期除保证、心理辅导、社团活动等常规心育活动的开展之外,要集中力量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设队伍,打造幸福心育立体方阵
本学年,学校将着力从普通教师、班主任团队、家长和“心之桥”联络员几个方面来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举措主要包括:
1、专项资金支持学校15名教师参加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崇明)班的学习,并在课务和事件安排上予以便利;
2、在为每一位扬子中学教职工建立网上心理测评账号的基础之上,以“幸福加油站”崇明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平台,不定期开展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心理体验活动,力争让扬子中学的每一个组室、大部分教职工都到“幸福加油站”参与心理体验活动;
3、开展以“‘幸福能力’培育的心育主题教育课设计和组织”的班主任校本研修活动,计划开展活动12次,并将在第一学期结束就“心育与德育”相融合为主题,与上海市第一中学展开研讨;
4、依托“幸福加油站”崇明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平台和“扬子家校一心”QQ群,在扬子中学家长中开展以““培养幸福学子的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沙龙活动;
5、继续加强“心之桥”联络员的校本培训。
与此同时,我校专职教师将继续参加新农村教心学习班和其他实现专业学习。
(二)优化课堂,落实“主动·有效”发展目标
我校“幸福能力培育”的心育发展思路与《崇明县中小学实施“主动·有效”课堂的指导意见》中培养“积极向上、主动进取、阳光健康”学子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但与考核标准有一段距离。因此在新的发展中,我们将从两个方面着手:
1、提升心理课程的品质,落实为“主动学而教”的发展要求。心理课作为课程,虽有基本的体系,但体系并不十分严密。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学生才能更有兴趣;没有考试的心理课如何评估“有效”;我们到底针对学生的什么心理困惑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我们心头。
为了破解这些困惑,我们设想在未来的一年中,设计课前开放式调查单和课中互动式学习单。课前调查单用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课堂学习单用以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多重评价。只有基于学情的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只有基于评价的教育,才会在切磋中双赢。
2、打造心理服务平台,提高教师心理素养,提升学生学业幸福感。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实施,一是提高教师心理素养,通过《高中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学校心理咨询师班培训和教师幸福育人能力培训课程(沙龙)三条途径,促发普通学科教师对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再学习,在学习中促发对专业成长的再认识,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心理学素养和课堂实施能力。二是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试,把心理与课堂相融会。通过参与建平中学领衔的《心理仪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课题,把心理仪器和心理测试网络平台作为帮助教师实现“为主动学而教”的辅助手段,主要内容包括在学生电子心理档案建设的基础之上,增加“学习风格测验”、“学习适应性测验”等项目,形成学生入学认知发展水平与学业能力综合报告,并把部分测试结果面向学科教师开放,以形成因学科制宜、因班制宜落实“主动·有效”课堂的参考资料;同时,继续开放教师在线心理测试系统,以自我测试促发教师学习心理测验的解读,帮助每位教师找到课堂的心理着力点。
(三)研发课程,建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我校的心育活动新颖大胆、富有创意,但活动还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意识。鉴于此,接下来需要借助课程发展中心和教科研室的力量,把零散的活动资源进行提炼和整合,以规范化、课程化的形式,做成“幸福能力”培养系列课程。
除确保现有的学生心理拓展课和研究型课程的质量外,我校还将着力于教师队伍和家长队伍的课程建设。从而使课程体系渐趋完善,“人人都是幸福心育者”的理念渐以落实。
我们将开设的教师课程系列,包括面向班主任的心育工作技巧培训、面向学科组的心理仪器使用培训课程、面向全体教师的积极心理学推广课程、面向全体教师的心理测试解读课程和面向全体教师自选式心理游戏活动课程等。同时不定期开设面向全体教师的自选式心理书籍阅读沙龙活动。
我们将开设的家长课程系列,主要是“培养幸福学子的家庭教育”课程,分为高一至高三的三个年级。包括新生适应性家教辅导、高中学习方法家教辅导、高中生人际交往家教辅导、高中生亲子沟通技巧家教辅导、高中生生涯发展规划家教辅导、高中生考前心理家教辅导6个板块的内容。同时以“扬子家校一心”QQ群为依托,不定时开设的家教心理沙龙。这些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是专职教师、外聘教师团队、德育学科骨干和即将参加学校心理咨询师班培训的学科教师。
(四)研究课题,提升幸福能力品质内涵
我校培养“幸福能力”的“心育”活动,已经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但“幸福能力”还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中。我们现在所作的经验介绍,实际还停留在表象,理论的渗透还未到达深层。因此,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整合其他学科教师的科研能力,共同开展心理专题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扬子中学“文化立校”背景下的“幸福能力”品质内涵的研究;“幸福能力”培养能力的培育途径与策略研究;“幸福能力”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课程研发的实践研究;“幸福能力”培养在学科中渗透的方法与策略研究……以课题统整课堂和课程资源,明晰“幸福能力”心育活动的内涵,为学校教育新一轮发展奠定基础。
(五)示范辐射
此外,我校教师还是县心理学科中心组心理成员,同时兼任学科联合体上沙片(中学)担任片长,本学期将继续在区域内发挥辐射示范效应,并积极配合德育室研发心理健康教育师训课程,最终促进同行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第三篇:上海市陆行中学南校2012学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上海市陆行中学南校2012学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执行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落实推进上海市及浦东新区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精神,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其主要涵义可概括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视智力的片面发展;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统一模式的发展;学生在原来基础上可持续的终生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最根本要求,体现了教育工作最重要的规律。基于此,我们将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遵循主动、民主、合作、多样化的宗旨,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精神面貌、情感意志的全面和谐发展,增强教育教学中的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及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二、基本原则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严格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制定如下具体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面向全体,通过普遍的活动教育,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差异性原则
注意个性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主动性原则
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排解厌学、自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做到防微杜渐。
(四)活动性原则
以活动为主,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体验中得到成长与发展。
(五)尊重与理解原则
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和情感,营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工作目标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为:在不断加强与完善心理辅导课、讲座与个别辅导等基础教育形式的同时,努力发展、开拓适合本校师生心理发展状况的多样化教育方式,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为:预备年级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转变,积极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初一年级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变化,适应自我身心变化,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初二年级学生明确理想目标,构建和谐人际网络;初三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平稳度过中考。
四、途径及方法
(一)心理辅导课开设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展
1、针对预备年级开设心理辅导课。课程以活动和体验形式为主,指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正确对待学习成功与失败,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自弃心理,帮助其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的逐渐养成。
2、针对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开展每学期2次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
3、适当开展针对教师的专题讲座,内容可包括如何更好与学生沟通、如何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有效干预以及自身工作压力缓解等方面。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针对预备年级新生及问题行为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心理档案拟包括如下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成员、学习经历等。
第二部分:反应学生心理发展轨迹的开放式问题。包括成败经历、自我评价、遇到的困惑与烦恼等。
第三部分: 采用科学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量,暂选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MHT)》作为筛查量表。
(三)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工作。
1、推进心理咨询室建设工作
(1)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功能,提高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现代化标准,使之成为集心理健康指导,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信息采集,资料积累,个案研究等集众多功能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
(2)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预约制度和登记制度。(3)通过心理辅导课、心理健康教育橱窗、心理讲座及团辅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大对全校师生宣传力度,提高心理咨询室知名度和利用率。
2、针对学生、教师及家长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工作
(1)对主动来访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与援助,做好个案跟踪并记录归档;与政教处等有关部门合作,对于特殊学生、问题学生等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解决学习及行为问题;对于心理健康筛查中发现的存在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进一步诊断与鉴别,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正与治疗,必要时进行转介。
(2)对来访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及辅导,帮助其明确学生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发展任务及应对策略。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将融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中,我们将通过广泛宣传,讲座辅导,课程建设等多项举措,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积极为广大学生搭建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舞台,整合学校各方力量,促进师生的全面心理健康发展,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后续的进一步做精做强奠定基础。
第四篇:2013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2013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社会不断发展,学生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有赖学校、家庭、社会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其中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起主导的作用,我校就这些方方面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民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漠视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必须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语文、思品课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自然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里着重指出,我校充分利用思品教材:这门课程是从德育的高度,以非智力因素的品质修养为主,集品德和心理知识学习、培养能力于一体,重在心理训练和行为指导的课程。
2、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
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3、充分利用其他的各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①我们还利用各种报刊杂志的有关文章,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如某日报《谨防“黃”从口出》一文告诫人们不应看黃色书刊和录像,更不应嘴巴扩散黃色病毒,败坏社会风气。这对一些爱说粗口的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或利用报刊杂志上的心理测试韪,进行测试,使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②开设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可由各年级优秀学生组织成小记者的咨询小组,共讨成长中的烦恼,通过师生之间的朋友式的交流,既解决了学生因学习方法、成绩等方面产生的困惑,又增强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并通过建立“悄悄话”信箱,学生们如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把自己的心里话或疑问以书信形式投入信箱,并很快能得到咨询回复,引导学生、疏导学生,或接受个别咨询。
③学校还努力建设好校园文化阵地,做好宣传广播,校报“心灵之约”版块,办好宣传栏、黑板报等,使学生时时处处受教育得鞭策。宣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欢迎学生来信、来电,询问身心困惑,为其解答释疑,共同度过阳光灿烂的每一天,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个人成长经历,个人维护心理健康例子的天地,起到共鸣和共同借鉴参考的榜样教育效果。
④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适时适机地组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展览、有奖征文、现场心理测试与咨询、心理电影展播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同时组织、指导他们在各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讲、个案访谈、小型团体辅导等活动。
实践证明,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华舍实验学校 “心灵之约”心理辅导室
2013年12月
第五篇:09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大古坳小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校许多学生在教师耐心的指导和家长的大力协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有了较大的进步,心理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下面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总结:
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看,各科的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因此,我们要求各科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渗透有关的心理教育知识,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也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由取得心理健康教育C证的唐交八负责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辅导和答疑。
二、深入学生当中,帮助学生。
我们发现,学生常出现暴躁、自卑、孤僻等不健康的心理行为,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又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以致心理出现偏差。因此,我在辅导时,通过讲故事、让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的方式,使他们在快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要求各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出现不良行为的原因,对症下药。这学期,我们利用家长来学校领生活补助金的机会,让各班主任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及时向家长汇报,并与家长交流。我们还由学校主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家长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平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三、学校与家庭结合,共同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长得壮、不生病,那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作为父母,在关心子女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不够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我们在发现学生心理有缺陷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时进行矫正,注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在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实践要求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教师必须融入学生当中,倾听学生的心声,为他们快乐而快乐。要想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教师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要努力掌握好心理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认真总结经验;要多与家庭和社会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0一0年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