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场所文化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时间:2019-05-14 22:0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场所文化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场所文化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第一篇:加强场所文化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场所文化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一个民族的魂。劳教(戒毒)场所的文化,是日夜奋战在教育矫治一线的司法警察的魂,是接受教育积极改造的劳教(戒毒)人员的魂。加强劳教(戒毒)场所文化建设,是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有力保障。

众所周知,劳教(戒毒)场所承担着教育矫治劳教(戒毒)人员的神圣职责,场所的文化建设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立足长远,搞好规划,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固本强基工程为抓手,以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为主旨,以培育人文修养为底蕴,以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为核心,以优化场所文化环境、建设场所公共文化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和谐发展,彰显特色,不断满足场所民警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劳教所步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也为劳教所推进基层基础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结合劳教工作实际,我从精神层、物质层、制度层三个层面浅谈我对劳教(戒毒)场所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精神文化,场所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包括民

警的执法素质和劳教(戒毒)人员的改造质量,这种提高不是外力的加强,而是内在的自觉,是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高尚的精神塑造,优秀的榜样鼓舞,多元的文化构建实现的。

(一)从文化修养上提高民警素质。

精神统领思想指导行动。在场所文化建设中,要从队伍的思想建设入手,汲取文化元素的多元性,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用科学文化丰富内涵、用多元的活动带动行动,通过营造浓厚的学习文化氛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中,要着重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听专题讲座、开座谈会、理论研讨会、主题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民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提高素质,凝聚精神。

(二)从文化理念上宣传榜样文化。

榜样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场所文化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方面,只有先进集体真正发挥了堡垒作用,先进人物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才能影响和带动大家共同进步,场所的文化建设才能更进一步发展。要通过评选先进集体、优秀个人、改造标兵等活动,为民警和劳教(戒毒)人员树立榜样,号召大家脚踏实地,向“身边的榜样”看齐,同时也能激励优秀个人、改造标兵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使先进的更先进,一般的争先进,后进的赶先进。

(三)从文化元素上设计多样文化。

文化的基本构成单位就是元素,要想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设场所文化,设计形式多样的文化元素必不可少,通过这些元素的打造一方面直观地展现场所文化,展示一种集体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熏陶民警及劳教(戒毒)人员,由点到面,形成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制作“道路引导牌”、“消防通道标识”等,不断健全“标识文化”;通过在墙上喷涂宣传画,充实“围墙文化”; 精心在走廊悬挂名人名句警示板,传统文化知识板,学习园地等,丰富“走廊文化”;通过为劳教(戒毒)人员制作爱心姓名贴,励志话语等,提升“宿舍文化”;通过种植树木、花卉及蔬菜等,拓展“绿色文化”;通过加强场所的日常维护工作,完善“设施文化”等。

二、物质文化

场所物质文化建设,是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具体实物,其所表达的意义不仅要体现场所教育矫治的权威性、独立性,更要展现场所精神、体现人文关怀。文化宣传交流平台是场所文化的一个有效载体,只有将载体搭建完善、充分利用才能将场所文化及时传播出去,才能将场所的精神发扬出去,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如省女所在搭建文化宣传交流平台中重点在信息文化、数字文化、艺术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开展。

1、打造信息文化。创建《信息资讯》报,每期根据主题不同设有期刊和专刊。截止目前,已发行专刊4期,期刊6期。《信息咨讯》报的编制突出体现三个特点:感悟平凡与树立榜样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呼应、知识积累与舆论引导相融合。设有“国学箴言”、“榜样的力量”、“理论研讨”、“经验交流”、“感悟”等专栏,突出反映女所工作重点、业务开展、各项活动和典型人物,不仅在知识、经验的积累上给大家启示,更充分发挥了它的舆论导向作用,使女所民警的精神凝聚在一起,力量融合在一起。同时结合场所工作转型,围绕戒治工作,创建“戒毒新干线”,极大地丰富了劳教(戒毒)人员的精神生活。

2、打造数字文化。一是配备电脑,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下一步工作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建立所内局域网。精心设计网页,不断丰富各版块内容,将重要通知、通报,各部门工作情况、活动开展情况、经验交流等及时更新到网上,便于民警了解各项情况,更好地开展工作。三是与省局网络—飞鸽联网。便于上报各类工作报表、情况汇报材料等,同时使民警能够及时了解上级精神,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3、打造艺术文化。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有计划、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乒乓球比赛、书法展、摄影展、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娱乐、文体活动,丰富民警文化生活。女所成立由青年民警组成的文艺团队。主要有舞蹈“军中姐妹”、配乐诗朗诵《鲜艳的旗帜》、情景剧等原创代表作

品,丰富了场所的节日文化,使民警在紧张工作之余,愉悦心情,缓解压力,同时文艺团队还带着女所的精神走向社会、走进军营,军警共建,展示女警与子弟兵和谐共进的风采。

三、功能文化,主业文化,体现人文关怀

提高劳教(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质量,是场所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平时的教育矫治工作中,民警不仅要注重提升自身素质、树立司法警察良好形象,还要不断强化劳教(戒毒)人员的身份意识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使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管教民警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应在场所全面推行了文明谦逊的“和”文化、道德渗透的“育”文化和人性关怀的“爱”文化。

(一)规范民警执法、劳教(戒毒)人员遵规守纪,营造文明谦逊的“和”文化。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只有场所的各方面都和谐了。达到劳教民警依法执法,文明管理,劳教(戒毒)人员认错悔改,积极改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充分发挥劳教(戒毒)场所教育矫治功能。要规范警察文明执法用语。及时组织学习“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执法工作规范用语”,注重实际运用,在民警中形成学好、用好规范用语的共识,确保每名民警入脑入心,切实做到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另外要强化劳教人员的身份意识、行为养成。应在充

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劳教(戒毒)人员日常行为规范》,注重教育矫治人员良好行为的养成。

(二)加强教育和管理,营造道德渗透的“育”文化。劳教(戒毒)所是一所特殊的教育学校,不仅要帮助劳教(戒毒)人员矫正恶习,更要帮助其重塑“心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的改造中,要加强课堂化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形式,组织观看《弟子规》、《于丹.论语心得》等国学讲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多尝试利用多媒体教学,形成图、文、声、影相结合的立体教育模式,增加劳教(戒毒)人员学习的兴趣。同时辅助开展系列活动进行教育。如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大队会、观看教育影片、歌唱比赛、队列比赛、健身舞比赛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和文体活动,使劳教(戒毒)人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接受教育、得到启迪,增强教育矫治效果。

(三)注重从优待警,完善劳教(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营造人性关怀的“爱”文化。

“爱”是场所文化的主旋律,只有每个人都将爱汇聚到场所建设上来,才能确保场所的和谐稳定,不断向前发展。具体表现在领导带着关爱“从优待警”,民警带着爱心感化劳教(戒毒)人员。“从优待警”从根本上说,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民警不出事,这是最大的从优待警。具体

可以落实到工作生活的各个细节。如:组织民警职工体检,关心生活上有困难的民警职工,改善值班住宿环境,就餐环境等。对劳教(戒毒)人员的关爱也是始终贯穿在教育矫治工作中,重点是对劳教(戒毒)人员的心理矫治。可以通过开展系列讲座、召开主题班会、收看心理影片等系列活动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提供设备完整、功能齐全的物质保障。完善人性化的心理咨询制度,通过制作心理咨询师展板、设立心理咨询申请箱和建立申请卡,使劳教(戒毒)人员对咨询师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可通过申请邀请适合自己的咨询师进行咨询,使心理矫治工作更具人性化,更好地体现“尊重、理解、沟通”的咨询原则。

四、制度层面

制度文化是行为法则、办事规矩。场所制度文化建设,就是要切实增强劳教人民警察的自律性。要加强以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直接管理为基本要求的执法规范化建设,在落实上级颁布的一系列规范制度和禁令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机制建设,坚持制度管人、制度育人,努力建立队伍管理教育和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制度建设首先要从根本抓起,从源头抓起。通过“废、改、立”,全面梳理,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干警应知应会的党纪条例和劳教工作制度法规以及《劳教人民警察行为规范》《监狱和劳动教养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行为处分

规定》发放至人手一册,用制度规范干警的言行,使其远离违法违纪行为。二是要大力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做到规范管理,明确职责,按工作流程办事,提高廉政风险防控能力。三是要建立执法档案。确保每名基层民警都建立《执法档案》,以周记载、月总结的形式,将日常执法工作中的重点执法环节和重点执法行为做好全面、及时、客观、准确的记录,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执法行为。四是要建立廉政警示教育室。不定期更新警示教育内容,通过组织民警进行参观学习,适时地开展宣讲活动,使民警对廉政有更深刻的体会,进而形成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良好风气。五是要深入开展所务公开、所长接待日及所政开放日活动,通过制作所务公开公示板、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印发《所务公开手册》、聘请执法监督员等方法,确保所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各项工作透明度,配合所务公开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所长接待日、家属开放日及社会监督员入所监督活动、劳教(戒毒)家属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做到有举报必回复、有问题必处理。

综上所述,加强场所文化建设,就是以凝聚的场所精神来开展各方面工作,透过文化建设来提高教育矫治质量,来推动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进而维护场所的安全稳定,

第二篇: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是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是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给我们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新机遇、新活力,也带来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高发、多发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的相互交织中做好群众工作、处理好社会矛盾纠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我们红眼川乡以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乡住村帮扶活动为抓手,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已先后组织开展了5次不同主题的干部下乡住村帮扶活动,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8111件,整理出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建议3624件,其中已整改落实2420件,正在整改和规划落实的有1204件。目前,全县农民群众心齐气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形势和谐稳定,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面对面”宣传,使群众充分了解党的方针政策

群众对政策的理解、拥护程度,决定政策的落实力度。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因群众不了解、不理解而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常常发生。广灵县是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全县农业人口占80%以上,受历史及客观因素制约,工业经济规模小不发达,农业生产要素分散效率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在贫困地区很具有代表性。在推进全县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县委定目标,政府抓落实,但真正实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全县每个乡村各有优势,影响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也不尽相同,面对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群众了解不了解,买不买账,他们在想什么,准备怎么做,具体到每个农村发展的亮点在哪里,中长期发展怎么规划,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全县总体发展目标的落实程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中,10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次都要在所帮扶的村住上几天,组织召开群众见面会,与群众面对面座谈,广泛深入讲解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将党的方针政策、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原汁原味、完完整整地交给群众,让群众及时了解、入脑入心,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共在农村开展政策宣传活动2700余次,宣传对象涉及 4.2万户、8万余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和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推动了党在农村多项政策的深入落实。

二、“心贴心”交流,使群众的所思所盼成为决策的依据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温家宝总理也指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在下乡住村中,全体下乡干部始终带着感情,真正融入群众之中,与群众说得了话,交得了心,干部与群众感情增进了,距离拉近了,关系密切了,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他们进村入户,了解民情,广泛收集社会信息,敏锐观察和分析社会热点、焦点和难点,及时捕捉和把握群众的呼声、需求、心理情绪以及各种负面的矛头倾向,获取群众所思所盼、所喜所忧的第一手资料,收集民意,倾听民生,汇集民智,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梳理归纳,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民主

决策、依法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和修缮了学校,减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书本费、住宿费;投资2.6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45个,在9个乡镇新建了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实现了校舍安全全覆盖;招聘特岗教师300余名,充实了师资力量。全县学校软硬件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教。同时,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了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手牵手”帮扶,使群众的困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我党从建党之初就舍弃特殊利益,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党的根本宗旨。这不仅是党始终高扬的一面旗帜,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住村帮扶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千方百计解群众疾苦、帮群众急需、化群众忧愁、为群众办实事,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与180个行政村建立了定点长期住村调研帮扶对子,针对群众遇到的各种困难实行“手拉手”帮扶。在春耕备播时组织了“千人万户大调研,关注民生促发展”主题活动,入农户,摸实情,做好规划;在夏初遭遇旱灾时组织开展“保播种,保民生”万人抗旱活动,干部与群众心连心,冲锋在前;在秋后农闲时组织了“抓农廉、强党建、千人住村谋发展”主题活动,规范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农历岁末年初组织了“进万家门,解万家难,暖万人心”帮扶活动,逐户访寒问暖,总结当年,谋划来年;在“十二五”开局之初又组织了“弘扬右玉精神,争创时代先锋”主题活动,在帮助群众、服务群众的同时增强干部的群众观念,设身处地多为群众着想,遇事不是站在群众之上,而是站在群众之中,不是站在群众的对立面,而是站在群众一边。在下乡住村帮扶中,每年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0余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脱贫难等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四、“肩并肩”劳动,使群众的艰难、艰辛成为干部转变作风的砥砺石

我们党90年来的历史,就是党同人民群众共克时艰的奋斗史,是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发展史。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也正是在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只有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群众才会从心底相信党,拥护党,各项工作才能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干部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要求下乡住村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下乡住村的县乡干部在与群众肩并肩劳动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群众是衣食父母”,也深深体味到了群众的艰难、艰辛,思想真正受到了触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牢固了,锤炼了党性,转变了作风,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群众高兴地说:“老八路的作风又回来了!”过脑经心的亲身劳动体验,是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换来了干部由衷的爱民情怀和服务意识。干部们争先恐后结对帮扶全县142名孤儿,两年来帮扶款物折款共20多万元;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累计捐资439万元建成了涉及6乡镇、总面积4159平方米的16所农村康乐院,现已供养农村五保户126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五保户的生活状况。

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干部下乡住村这一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方式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在推动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和力戒形式化方面下功夫。

第一,干部下乡住村要常态化。干部下乡住村要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坚持不懈,长期开展。既可根据季节安排,又可按照要求安排;既可普遍安排,又可根据专项任务安排;

既可逐村进行,也可根据特殊情况在部分村进行。总之,要使干部下乡住村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去,哪些村急需就先去哪些村。既不能为“装点门面”而敷衍应付,也不能时断时续、半途而废。

第二,干部下乡住村要系统化。一要上下联动。既需要县乡干部下乡住村,也需要上级领导干部抽出一定的时间下乡住村。这样能使各级干部及时了解群众衣食住行、体察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从而增强各级领导决策的针对性、准确性。同时,也使各级领导干部在教育群众、帮助群众、鼓舞群众中得到锻炼,转变作风,增强履职的主动性、有效性。二要进行延伸。将干部下乡住村这一做法延伸到住厂、住校等等,把做好群众工作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群众工作全覆盖。

第三,干部下乡住村要制度化。一是建立长期定点住村帮扶制度。将住村地点、人员,帮扶的目标任务,不同层级干部住村的时间、具体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特别要强调坚持“四要四不”:即要坚持住在农家,不住村委会;要坚持轮流在农家吃派饭,不在村集体吃;要坚持住村时间,保证时间不减少;要坚持办好事、办实事、真办事,事事有记录,不敷衍了事。二是建立干部下乡住村督查制度。成立专门的督查组,采取抽查、听取汇报等形式,随时对住村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防止个别干部图形式、走过场、敷衍应付现象的发生。三是建立干部下乡住村评比表彰制度。对下乡住村坚持得好、实事办得好、群众工作做得好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并优先提拔重用,对下乡住村表现差的干部严厉批评。

第四,干部下乡住村要力戒形式化。坚持做到一不兴师动众。不论哪一级干部下乡住村,都要轻车简从,只做事不扰民,除必要的引路、介绍情况人员外,杜绝前呼后拥、层层陪同。二不蜻蜓点水。要严格执行下乡住村制度,真下乡、真住村,沉得下、住得稳,不搞应付、不走过场。深入了解群众所想、所思、所盼,真正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三不增加负担。既不增加乡村负担,也不增加群众负担;吃住在农家,足额付餐费、住宿费;搞活动、办事情,不摆架子,不劳民伤财,简单行事,实在办事。四不虎头蛇尾。每次下乡住村活动,都始终如一地高标准、严要求,做到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有奖惩,有头有尾、善始善终,不前紧后松、半途而废。

第三篇:夯实基层综治工作基础

夯实基层综治工作基础

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9月28日,中山路街道党工委肖书记参加了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会后,及时召开了管区综治委主要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传达了电视电话会议的主要精神,对目前乃至今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街道综治办要尽快吃透上级精神,结合管区的实际,马上开展调研活动,推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拓宽街道综治中心的工作平台,充分发挥了基层综治组织在平安建设以及社会管理中维护稳定和保障民生的双重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基础建设,注重在调整和充实“六位一体”的基层综治组织上下功夫

街道以社区工作站为依托,成立了社区综治工委,并在旅游景区成立劈柴院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社区综治工委下辖调解、帮教、普法、巡逻、消防、国家安全、安全监管和治安信息“八位一体”基层综治工作组织,劈柴院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是以劈柴院景区为平台,涉及劈柴院、火车站广场和栈桥三大区域的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社区综治工委和劈柴院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在街道综治委的领导下,负责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街道大力推进综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发挥社区工作站的力量,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和备勤机制,完善了社情监测和研判协作机制,拟建立履行职责和治安状况评价机制,完善配套保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

三、积极发动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工作

由街道综治办公室牵头,由六个社区综治工委和劈柴院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为抓手,深入辖区单位和居民片区进行调研。积极听取辖区单位和居民对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辖区单位和居民代表的紧密联系,定期召开有辖区单位和居民代表参加的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积极发动辖区单位和居民代表参与日常综合治理工作。

四、积极协调辖区职能部门参与社会管理工作

街道综治办公室以居民民主议事会为抓手,定期组织居民座谈,及时发现民事纠纷和潜在的民事纠纷苗头,与公安、司法、劳动、城建、计生和民政等部门联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发生的民事纠纷及潜在的民事纠纷苗头,共同协商解决,为存在民事纠纷的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了“统一受理、归口分流、催办督办、跟踪回访”的运转流

程。

五、以关注民生和保障稳定为目标,开展社会管理服务工作

街道立足于老旧城区困难居民多和紧邻青岛火车站流动人口的现实,扎实推进“明锁换暗锁”等惠民工程和“平安中山”综合治理行动,积极吸收困难居民参加社区治安巡逻队伍,并发放一定的巡逻补贴,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治安巡逻力量。

六、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安综治工作,实现由“被动管理”向“主动自管”的转变

街道以六个社区综治工委和劈柴院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为抓手,深入辖区单位和居民家中宣传社区治安综治工作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支持或参与社区治安综治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辖区单位、社区居民与社区综治工委良性互动的群防群治组织。

七、加大社区治安巡逻力度

街道综治办公室积极动员社区居民、离退休人员、低保人员和流动人口等参与社区治安巡逻队,严格按照每一万人口巡逻力量不低于15人的标准,由社区综治工委负责组建了6支社区治安巡逻队伍,全面建成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八、全面做好“三大群体”的管理服务工作,抓好社会

矛盾的源头预防

街道在建立健全了城市边缘群体、犯罪高危和社会特殊人群“三大群体”的动态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三大群体”管理服务的新思路,由街道综治中心牵头,司法、信访和公安等职能部门积极参与,深入“三大群体”人员家中进行谈心,从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进行帮扶,力争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

九、加强综治信息员队伍建设

街道以社区综治工委为依托,由每个社区的治安巡逻队员兼任综治信息员,为每一名综治信息员配备一个小本子,在开展治安巡逻的同时开展综治信息收集,及时记录并上报存在的治安隐患,实现了综治信息员队伍建设由单纯的增加人数,向适度扩大队伍与注重工作质量并重的转变,切实加强了综治信息员队伍建设。

十、强化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实现“六个进一步”目标 街道在加强水管理职能探索工作上,不断加强社区综治工委建设,扎实推进社区治安综治工作,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维护和谐秩序能力,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维护社会治安的能力,力争在两年内实现“六个进一步”目标。

中山路街道办事处

第四篇:努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努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为及时、准确了解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践证明,我国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促进世界人口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密切相关,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全党务必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负责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做好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我国农村生产力还不发达,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群众生育意愿尚未根本转变,基层基础工作发展不平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缺乏有效手段,稳定低生育水平面临诸多困难,人口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愈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农村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将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开创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

第五篇:夯实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夯实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创先争优提升党建服务水平

(创先争优活动征文)

我们根据省委、市委、区委以及街道党工委深入开展以“三比一推进”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文件精神,结合社区实际,大力加强社区党建基础工作,积极创新、注重实效,探索新党建工作新模式,着力强化基层党建的实际效果,使社区的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进一步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地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一、领导重视、健全网络,提升社区党建新格局。自从成立社区以来,社区党组织起着致关重要作用,在基层,党组织成为上传下达的桥梁。上级党组织也十分重视,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

1、把握方向、完善议事制度。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旧城改造、拆迁及企业改制的加速,大量社区实务工作来到基层,要使我们政党有凝聚力、向心力,人民群众才对我党有信心。我们党组织要慎重解决人民的问题,把握方向,完善议事制度,重大问题社区党组织一定亲自过问和处理,不要让问题激化,维护我们政党执政基层。

2、健全网络,确保工作开展。社区要成立党组织,将党支部建在小区,在有条件的楼栋设有党员楼长,确保社区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如社区自从有了党员楼长后,信息传递

速度加快了。以前社区开党员大会、放映电教片或有什么大的活动,均由社区党员干部到每个楼栋去逐户上门通知党员,现在只需电话通知党员楼长就能很快落实到位。

3、注重投入,完善党建设施。社区党组织要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除了社区党组织自身要主动找准位置,有所作为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作保证。社区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同时要向上争取工作经费,着力改善社区的党建硬件建设如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等,做到党员有阵地、有自己活动场所,确保社区党建工作开展。

二、党员带头,服务居民,创建和谐社区环境。

社区党组织提供良好的服务,不仅是社区党组织凝聚群众的有效方式,而且是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矛盾的重要途径。为此,社区党组织注意引导党员,从服务群众入手。

1、关爱困难群体,建立帮扶机制。社区党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对社区内的贫困对象进行逐一排查,公平公正地做好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到了“应保尽保”。针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多的实际,社区党组织召开招聘会形式安置就业、通过政策引导如小额贷款帮扶他们兴办企业、调动社区资源联系乐于助人的企业主为特殊困难人员实施救助等,解决他们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从而把党对困难群众的关怀通过社区党组织充分地体现出来。

2、举办文娱活动,丰富居民余业生活。社区党组织积极创建活动载体,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引导居民群众融入到活动之中。社区可以组建的秧歌队、、舞蹈队、书画协会,还可以依托社区文化广场、文明市民学校、社区活动室等教育活动阵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通过开展多种载体活动,丰富居民余业生活。社区党组织还结合社区实际先后开展了如“邻里节”等形势的主题活动,党员电教“四进四送”活动,纪念“七一”表彰活动,老党员上门慰问活动等一系列的党内活动,使党组织的生命力与活力通过上述系列活动的开展不断得到体现。

3、丰富居民需求,提供便利生活环境。社区党组织积极创新服务方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如开设社区便民服务网点、成立治安巡逻队、开展计生宣传、公开社区热线电话、提供就业指导、修理、加工、保洁等社区服务项目。还可以通过建立党员服务岗延伸服务领域,为居民提供便利生活环境。

三、拓宽领域、整合资源,巩固党执政基础。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何,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定和巩固。社区党组织拓宽基层党建服务领域、整合资源,巩固党执政基础。

1、扩大党组织在“两新”组织覆盖面。近年来,涌现出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集中于社区,党的影响力

和渗透力能否在这些领域得到体现,更多的要靠社区党组织发挥作用。为此,社区党组织要承担起领导和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职责,不断加大在“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力度。

2、做好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社区在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是以专题学习引导和党课教育形式,组织党员系统学习。二是可以抓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以这种党员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为平台,使广大党员通过丰富的学习内容与立体的画面相结合而产生的视觉效果,在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知识。三是对社区流动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中党员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既是社区党组织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社区党组织切实改变原有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探索多种党员教育管理途径。实现了由单纯管理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大大提高了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过程中,可以将流入党员就近编入参加组织活动。对流出党员,经常性与其家属取得联系,了解他们在外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困难与需求。社区劳保服务站还通过QQ热线与流动党员进行联系,帮他们了解家乡的有关惠民政策及所需要的信息,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发挥辖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作用。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是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为充分发挥其

作用,社区党组织,要依托社区党建联席会、党员联络服务站等载体,扎实开展社区共建工作,帮助社区解决问题。通过发挥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的作用,使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发挥辖区单位党组织作用:一是社区要逐家上门,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见面认识,为今后的联系沟通,具体服务奠定了基础。二是社区党员联络服务站负责人坚持上门服务,发送资料、交流信息、探讨问题。三是利用社区计生、综治、卫生、民政等系统均与辖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服务关系。如开展“和谐楼栋”、“五好家庭”评比活动,社区积极与辖区单位联系,广泛征求他们意见,争取辖区单位支持,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发挥在职党员的作用:一是与在职党员协商能从哪方面为社区服务,发挥他们特长。二是与在职党员单位联系建立考核机制,强化为民服意识。三是针对社区难点问题与在职党员建立联动解决机制,为居民办实事。

钟楼社区:刘会锐供稿

下载加强场所文化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场所文化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夯实基层信访工作基础

    如何夯实基层信访工作基础 乡镇(街道)是整个信访工作的基础,只有从制度化规范化入手,才能夯实这个基础,提高治本控源和超前化解矛盾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减少群众重复访、越级访、集......

    夯实基础工作(本站推荐)

    夯实基础工作打造过硬团队 2008-01-04钻前公司安装五队 我们安装五队现有干部职工 105人,下设五个安装班、五个电工班和五个基础班,主要承担第五项目部22个钻井队的井架拆卸安......

    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基础1

    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基础,推进教育追赶跨越式发展 ——柴河林业局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综述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是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根本组织保障......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高明区委组织部近年来,高明区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紧密联系本地实际,抓重点、强创新,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

    加强五个基本建设 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加强“五个基本”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延边教育党建网2012-08-14 08:41:44 作者: 来源: 文字大 小:[大][中][小] 珲春市教育局郎伟辉 我们珲春市共有公办学校35所,教师......

    “三个明确”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三个明确”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基层党建工作头绪多,为了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应坚持“三个明确”,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首先......

    重视基层 夯实基础(5篇)

    重视基层 夯实基础全力打造“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巫山县妇联尊敬的兰主席及各位领导、姐妹们:大家好!近年来,巫山县妇联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配齐配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