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1、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D.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2、因为缺乏必要的交通保障,所以分封制成为西周的可能选择。照此逻辑,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A.秦朝修建驰道使郡县制的存续成为可能 B.隋朝大一统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唐朝政通人和促成了经济文化的大繁荣 D.明清专制主义的强化使学术风气很沉闷
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地位 D.标榜君权神授
4、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功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统一后实行无为而治政策 B.秦朝最早实施了影响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 C.司马迁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 D.司马迁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5、《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6、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根本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
1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
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
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
14、“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科举制
D.谏议制度
15、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
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16、元朝初年,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愈烦,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之,实行的措施是
A.设置三省
B.废中书省
C.设中书省
D.设置内阁
17、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18、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
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感
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
26、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与材料的看法一致的是
A.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B.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C.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27、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裁决军国大事
B.事实上行使丞相权力 C.草拟审批政令
D.记录和传达皇帝旨意
28、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
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29、下列史料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的是
A.“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30、《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段材料的主要含义是
A.明朝的内阁大臣就是宰相
B.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C.明朝宰相虽无相名却有相实
D.明朝的宰相称为“内阁”
31、中国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C.掩盖了日本的侵略性质 D.忽视了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
39、在清统治前期,民间抗清多用“反清复明”的口号,但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却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说明当时
A.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B.仍然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束缚 C.能正确区分国家与封建王朝的关系 D.对中外反动势力已有了理性的认识 40、任何人都难免有时代局限,相对于开明的林则徐也不例外。他在1839年9月的奏折中写道:“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这种认识
A.是对敌方作战能力误判的结果 B.是政治腐败的结果 C.是中国思想文化落后的结果 D.是长期闭关锁国的结果
41、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89-
第二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1.石陪华在《中国历史纵横》写道:“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材料说明
A.宗法制度为封建社会所沿袭 展
C.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腐败无能 步
2.学家钱穆认为:“西周三百年历史,最重要者为封建政体之创兴。”属于“封建政体之创兴”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D.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不利于传统科技的进
B.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3.战国以来,郡县制逐渐得到推广,但分封制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某些时期出现了逆袭。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君主专制影响国家制度变革 C.分封制利弊并存
B.郡县制度还不够完善 D.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等革命者认为:“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 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然而《临时约法》制定时,他们又赞同以责 任内阁制取代总统制。这一转变
A.是革命党人“因人立法”的产物
B.体现了革命党人向袁世凯的妥协
C.说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D.革命党人对中国国情有深刻的理解 5.“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 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 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清朝的专制统治被推翻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 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7.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被众多的历史学家称为“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对英国的历史进程产生
了重大影响,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一百多年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界标。有人评论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主要是因为()
A.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C.明确规定了限制国王的条款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取得了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
8.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 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定后多年来附有26条修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普选权
正案,迄今继续生效。下列 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②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原则
③反映了州权至上的精神 ④体现了 民主和分权权衡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
A.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 B.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C.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 D.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
10.春秋初期发生过“周郑交质”,郑庄公姬寤生先把世子(继承人)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
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这反映出
A.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 B.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破坏 C.同姓诸侯国恪守分封义务 D.周礼规范了贵族阶层道德
11.“《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
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
A.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C.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B.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D.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
12.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既定,天旋地转”,“东南诸宵所恃以„为藩篱者”,“拱
手而让之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允许外国军舰到长江各口岸航行
C.使列强获得在京津地区驻兵特权
B.体现了帝国主义阶段的侵略特征 D.使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的统治工具
13.自从鸦片战争后,清朝就被迫对列强开放了国内市场,但是到1860年时,西方各国在对华贸易上仍
然没有打开局面,他们吃惊的发现,除了那些通商口岸以外,中国几乎没有发生改变。究其主要原因
是()
A.闭关锁国的政策依然存在C.近代经济结构未发生变化
B.皇帝集权统治未受到损害 D.传统的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14.公元前399年,以“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判处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
刑的机关是()A.民众法庭
B.公民大会
C.五百人议事会
D.元老院 15.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一年多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
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16.《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A.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B.要解除地方割据
C.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要改革官制
17.《皇明祖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
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对此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成祖罢相,高度集权 B.都察御史,行使监察 C.权分六部,内阁统帅 D.废除丞相,政治清明
18.杜甫诗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召公之子受封于鲁 C.鲁国是因功臣受封
B.鲁国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 D.鲁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19.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钱大家分,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
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与主人公如此感慨产生关联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20.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21.1693年英国议会提出《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该法案被国王威廉否决,以后如此多次,直到1707年才获得通过。下列对上述内容解释正确的是
A.英王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 C.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在渐进中完善
B.英国政体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倒退 D.英王最终失去了全部的政治权力
22.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针对那些不受欢迎或最可能成为僭主的人,为减少政治混乱,于公元前6世纪 创立了 A.五百人议事会B.民众法庭C.陶片放逐法D.平民保民官
23.公元前5世纪时,罗马法律的解释权操纵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力为贵族谋利益。平民经
过长期的斗争,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它的颁布 A.使习惯法过渡为成文法B.有利于帝国的扩张
C.使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D.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24.1901年正月初三日,内阁奉上論:此案祸首诸臣,昨已降旨,分别严行惩办,按照各国全权大臣照会,尚须加重„„・除载勋已赐令自尽,毓贤已伤即行正法,均各派员前往监视外,载漪、载谰均定为斩监 候罪英年、赵舒粗昨已定为斩监候,著即赐令自尽。据此可知
A.清政府重用反帝官员B.外交成为清朝头等大事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5.据日方统计,1931年9月至1937年9月,中国军队在东北嵬伤日本关东軍17.7162万人,年均近三 万人。这说明
A.日本刻意隐瞒军队减员情况B.局部抗战的地位不容忽视 C.分区域抗战是胜利的必由之路D.国民政府抗战成果显著
26.清朝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民族事务的管理,设立的中央机构是()A.军机处 B.理藩院 C.内阁 D.改土归流
27.张明在图书馆借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集权政治》《百年“文字狱”》三本书,计划写一
篇历史小论文,你觉得下列最佳论文题目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C.浅议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B.明清君主专制的发展演说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28.19世纪60年代中期,普鲁士政府提出军事改革议案,要求扩充常备军、延长服役期、增加税收与军费,遭到议会强烈反对。这一斗争反映出
A.国内市场不统一导致严重政治分歧
C.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民族统一领导权 争
29.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治
20、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B.普鲁士内部存在统一方式之争 D.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存在统一与反统一之
这主要表现在()
A.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政治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地方长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1)结合材料一,说明“周”与“秦”各自建立了什么制度?(4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种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材料三唐朝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的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变化了哪些制度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4分)政权部族界
省界 都城
辽 阳 行 省
材料四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这一政治结构的设计师是战国时代的韩非,韩非认为国家权力的运行与管理的实现,应当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4分)
32.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的具体表现。(4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政策,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清初,顺治曾
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成功经验来看,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而非武力的征服和领土的扩张;是国际体系的领导者和维护者,而非统治者和掠夺者。
——摘编自韩舁《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等
材料二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庚申之役后,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875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甲午惨败,清廷被迫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庚子国变后,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从夏至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外交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晚清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政府的应对举措及其影响。(10分)
34.从古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法制进程在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
材料二:
美国的宪法及不断发展完善的宪政才是美国其它一切发展的基础。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和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律文件,美国宪法集中表现了美国人民的民族特性和美国人的政治智慧,它创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开辟了人类社会追求民主,反时专制的历史新纪元。„„美国宪法是美国人民对世界政治的最大贡献,是奉献给人类最宝贵财
富,„„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
——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
材料三:
议会改革法案(1831年5月通过)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议席的重新分配可以视为一种对选举制度的修正,选举权的扩大不仅改变了社会等级制的旧原则,而且致力于把政治权利赋予新的社会阶层。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部法律?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指的是什么?概述美国1787年完法对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的影响。(8分)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这一法案的颁布对英国当时哪一“新的社会阶层”最为有利?(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价值。(2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 BCAAD 6——10 ACBAA 11——15 BBDAC 16——20 ABBBD 21——25 CCADB 26——30 BDBAC 31.(1)周:分封制。(2分)秦:郡县制。(2分)(2)行省制度。(2分)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6分,任答3点给6分)
(3)制度变化:①完善三省六部制度。②完善了科举制。(4分)(4)结构: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
32.(1)(6分)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明废丞相,设内阁,只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4分)表现: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吏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33.(1)①居于中心领导地位(形成朝贡体制);②以和平交往为主;
③注重思想与文化影响;④以周邻国家为主要交往对象;⑤是国内政治体制和政治理念的国外延伸。(8分)
(2)挑战:西方列强侵略,新式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原则强制输入。
评述:从排斥到逐步接受西式外交理念;派遣驻外使节,培养新式外交人才,设立近代外交机构,精简职能。
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一定程度上为民国外交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与保守性,未能真正实现对国家主权的维护。
34.(1)法律:《十二铜表法》;(2分)理解: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2分)
(2)原则和制度:三权分立;联邦制;共和制;(4分)影响: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起到保障民主、防止专制的作用(避免权力过于集中)。(4分)(3)内容:扩大选民人数、重新分配议席;(2分)工业资产阶级。(2分)
(4)价值: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保障民主,限制独裁;保证社会公平公正。
第三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荆轲之死 夏一刀
荆柯从秦武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 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荆柯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 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摇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 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 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 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 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柯久了,出不来, 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好打抱不平,这不,连起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柯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 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 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 晕晕乎乎,醉眼蒙昽,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 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武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 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始终拔不出剑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柯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柯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直延伸到细小的枝干,几乎所有的皮肤都被割破了,一个个伤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我在心里嘀咕:“漆树会不会死?那些外乡人要漆树的汁液做什么?”
我后来知道那些外乡人来自四川,他们把漆树的汁液收集起来,经过几道程序,提炼出纯度很高的漆。这种漆不添加其他成分,又叫土漆、生漆。用这种漆漆过的家具,油光可鉴,而且不褪色,表面还耐高温。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
漆树的眼泪被提取后,却在家具的表面重生。每当我看见用土漆漆得光亮无比的家具时,总会想到苜蓿坝那一坝漆树的命运。人类为了撷取自身需要的东西,完全不顾植物的感受。
再次去苜蓿坝放牧时,原本以为死亡的漆树会大煞风景。但当我们纵着骡马来到苜蓿坝时,却看见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漆树,原来的伤痕处长出了厚厚的痂。我抚摸着伤痕,想象着漆树被割伤后,是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其中又有多少艰难。
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可是漆树被割破树皮提取汁液后还能生存下来。对割破树皮这件事,漆树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漆树的眼泪,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见证。(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交代漆树的生长环境和状态,其中“趴”写出漆树树皮紧紧裹着树干的情态,“咬人”用拟人手法写出漆液的毒性之大。
B.“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在家具的表面重生”,形象地写出了家具被漆过生漆后的光亮,突出了漆树的价值。
C.看到外乡人割破漆树树皮收集漆液,“我”怅然若失,因为漆树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故乡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
D.全文围绕着“漆树的眼泪”来组织内容,先后写了漆树的眼泪咬人、漆树流泪、漆树流泪后结枷重生,体现出漆树顽强的生命力。
5、请简要赏析文章画横线的段落。(5分)
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
6、作者从漆树树皮被人割开流出汁液这件事得到哪些感悟?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6分)
6.请简要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
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C.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D.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他八岁时写的诗就深得长辈称赞。
B.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C.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周确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怀疑该表文不是周确亲笔所作。
D.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他忧病而死后,后主下令长期供他儿子吃穿。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2)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6分)。
烦忧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11在这首小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分)
①黑板上的粉笔字迹或许终将褪去,但对听闻过这段留言的人来说,那透过文字震撼人心的力量永远不会消散,对知识的信仰将历久弥坚。....②当下,多边主义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保护主义言论甚嚣尘上,其行动也日渐增多,有些....人指责全球化带来的副作用造成了国际金融危机。
③数百名巴西民众聚集在马拉卡纳球场,高呼口号,批评政府慷慨解囊举办世界杯、奥运会....等体育比赛,却不关心如何改善贫民的生活。
④刘汉民老人苦心孤诣创研象形字书体20多年,他已成功创作出十二生肖、福禄寿禧等100....余幅作品,得到了国内外书法界的认可。
⑤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有关部委及各地正在抓紧开展建立征管协作机制、确定具体适用税额等前期准备工作,环保税开征,一触即发。....⑥海南侨乡儋州中和镇群众开展庆元宵舞龙舞狮巡游活动,龙飞凤舞闹元宵,一系列民俗表....演,把中和故城的龙年新春闹得异常欢腾。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B.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C.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D.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这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B.有人发现,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防止细胞衰变,促进大脑关键部位血管的生长,增加到达这些区域的营养物的供给量。
C.窗口服务行业,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的精神。
D.近年来,收视率造假现象屡次频现,其背后业已形成一条多方合谋的灰色产业链,成为业内“老生常谈”的敏感问题。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人注定孤独,①
,只有神灵或野兽才可能永远孤独。人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在被他人的思念中,才能体现生命的存在。②
,涟漪可能就不会出现;对我们来说,亲爱的人的思念,③
,让我们的灵魂从暗处显露,让生命的轮廓变得清楚。
20.某同学在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时,出一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请你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内容为素材,精心撰写一下联。(5分)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
21.在祖国即将迎来自己的70华诞之际,我班准备组织以“爱国”为主题的班会。你作为主持人,你设计一段开场白:(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小,行路也更轻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的人用大木头搭在沟壑上而有了桥,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
读了上面两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有所辨析,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011吃,家里的人都觉得这个孩子不同寻常。母亲王氏教他读《论语》《孝经》,读完便能背诵。八岁的时候,曾经写了一首题为《春日闲居》的五言诗,在朝里任尚书的本家舅父王筠觉得有很好的情致,就对他的亲人们说:“这个孩子将来可以成大器,至于像‘风定花犹落’这样的句子,已经可以赶上谢惠连的诗了。”十三岁时,就领会了《五经》的主旨,尤其精通《左传》,擅长草书、隶书、虫篆。十四岁的时候,遭逢父亲去世,号哭顿首于地,数次气绝后又复苏。(在这之前)他的父亲谢蔺因为母亲阮氏去世,绝食且哭出鲜血而死去。(谢贞)家里的人和宾客,都担心谢贞会与他的父亲一样(悲哀过度而亡)。本家的父辈谢洽和堂兄谢暠,就一起去华严寺,请长爪禅师对谢贞讲解佛法。禅师就对谢贞说:“作为一个孝子,你既然没有哥哥和弟弟,就极需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如果因忧伤过度而毁掉自己的躯体生命,谁来奉养你的母亲?”自此,谢贞才多少喝一点稀粥。
太清之乱期间,亲属逃亡,谢贞在江陵与亲人失散。谢暠逃难到番禺,谢贞的母亲出家到宣明寺。等到高祖陈霸先取代梁朝建立陈朝后,谢暠回到故乡,奉养谢贞的母亲,将近二十年。太建五年,谢贞(从北方)回到陈朝。始兴王陈叔陵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引荐祠部侍郎阮卓担任记室,征聘谢贞担任主簿。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叔陵,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叔陵一向钦佩敬重他,不怪罪他。不久高宗去世,陈叔陵横行作乱,他部下的僚属多被拘捕,只有谢贞与阮卓没有受到株连而获罪。陈后主就下诏书令谢贞入宫担任管记,又升任(陈后主的次子)南平王的近臣。南平王府的长史汝南人周确刚被任命为都官尚书,请谢贞为他写了谦让的奏章。陈后主看了后觉得写得特别好,就在宴席间问周确:“您上的奏章是自己写的吗?”周确回答说:“我上的奏章是请谢贞代写的。”后主就嘱咐身边的秘书施文庆:“谢贞在(南平)王府上,没有固定的俸禄,可以赏赐给他一百石米。”
陈后主至德三年,谢贞因为母亲服丧而离职。不久,皇帝命令他回到南平王府任职。谢贞多次上奏皇帝坚决推辞。皇帝的命令说:“尽管知道你的哀伤孤独是在内心,可是国家的公务在等待得到有才能的人,应该尽快回府任职。”谢贞悲哀过度,损害了健康,形体羸弱,终究不能到南平王府任职。当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一起去看望谢贞,看到他瘦得已经只剩下了骨头,两人伤心叹息。吏部尚书姚察和谢贞交好,到谢贞病重的时候,姚察去探望他,问他身后之事。谢贞说:“弱小的孩子才刚六岁,感情难以割舍,愿把他托付给你。”谢贞就在当晚辞世。后主问姚察说:“谢贞还有哪些亲人?”姚察于是禀告说:“谢贞还有一个孩子刚六岁。”后主就下令长期供给他衣服和粮食。
11、诗人借“秋”和“海”两个意象(1分)营造了寂寞、辽远的意境。(2分)
3持对称。
参考答案①却又不能永远孤独 ②一颗石子如果不击破水面 ③就是那颗击破水面的石子, 20、答案:(示例)橘子洲头热血青年指点苍茫江山
解析:对联要注意词性相对,结构相对,下联最好用一声和二声结尾,上联是“状语+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状语、主语、宾语都是偏正结构。
21、称呼和礼貌用语(1分)+引入语(手法:引用、排比、比喻、对偶)(2分)+主题词(1分)+过渡语(1分)
2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两句话组成,写作要求是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任选择一句,将其内涵作为写作中心。可以展开联想,写自己的经历、感受,讲述身边的故事,等等。所以首先要理解两句话的内涵。第一句:记住,爸爸不能时刻保护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战斗,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试着自己拯救自己。其中关键词是“战胜自己”,由此可展开发散思维,思考几个问题。一是战胜自己的内容是什么,就是自己与自己的缺点,与身处的恶劣环境作斗争。如懒惰、懦弱、凶残、贪婪、嫉妒等缺点,如贫穷、病痛、尔虞我诈等恶劣环境。二是怎么战胜自己,战胜自己需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战胜自己需要“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勤奋,战胜自己需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持。总之,我们都应该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乐观地面对未来,平淡去面对利益,见利不熏心,不尔虞,不我诈,用一颗热情豁达随和之心战胜心中的恶念和懦弱,用优雅从容的心态,见证自律人生。三是为什么要战胜自己,战胜自己,是为昨日反思,今日涅槃,明日重生腾飞。战胜自己,才能够挣脱命运的枷锁,冲破思想的藩篱,通往成功道路。考生可结合以上几点,展开联想,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讲述身边的故事。第二句话:金牌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它需要爱心,努力,还有热情来浇灌。这句话的涵义重在阐述成功的必要条件,想要成功,必须付出一定的爱心,努力,热情等。以这点为中心写作要点可以结合第一句的第二个问题的要点来思考。无论考生选择哪句话,都要理解内涵,抓住中心。参考立意:
①由“爸爸不能时刻保护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战斗”,可立意为:不能依赖别人,要增强自己的战斗力,不断提升自己。
②由“战胜自己的恐惧,试着自己拯救自己”,可立意为:相信自己,依靠自己。
③由“金牌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它需要爱心,努力,还有热情来浇灌”,可立意为:成功是需要努力、奋斗的,正确认识成功,不断追求探索,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
5天空,我的心飞了,飞了……
以后,我屡屡获奖,每当面对老师的赞扬和同学羡慕的目光时,我总会暗暗为自己喝彩,为自己加油,露出我那最灿烂的笑容。
我常想,科学家如果不敢去尝试,就不会有伟大的成就。建筑工人如果做什么事都很胆小,就永远也造不出优雅的高楼大厦。农民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没有好的收成……当他们露出喜悦的笑容时,那笑容将会和我一样,是那样的灿烂。是的,没有敢于战胜自己的勇气,没有为之付出努力,哪来丰硕的收获?
爱因斯坦用自己的智慧来征服全世界,刘翔用飞猛的冲击力成为世界“飞人”,而我,却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战胜了自己。因为,在我的心灵深处,将永远有一束盛开的鲜花,很美,很美
第四篇: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51.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出现大量“书社”组织,“书社”中国家对人口和土地有着明确的统计和登记。“书社”的大量出现说明齐国 A.井田制最早瓦解 C.建立起郡县制度 B.管仲改革效果显现 D.率先使用铁犁牛耕
52.《读史举要》中说“他们一部分是从旧贵族下降而来,大部分则由庶人上升而成。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工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纷纷要求参加政治活动。此外,还有以当兵为职业的‘武士’,又有所谓‘隐士’和‘任侠’之士。”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士是分封制下的血缘世袭的统治阶层
B.士是各阶层的分化集结而派生出的一个知识分子阶层 C.士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D.士的形成标志着早期血缘政治制度的瓦解
53.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了“家风是什么”的节目,颇受好评。传统观念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A.“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
B.“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
54.据《墨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此材料表明 A.天子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 C.诸侯在自己封国内居大宗地位
B.地方权力已开始向天子集中 D.诸侯要向天子提供军赋力役
55.秦王赢政在兼并战争中,灭掉的第一个诸侯国和最后一个诸侯国分别是 A.赵国
魏国 B.楚国 燕国
C.魏国 赵国 D.韩国 齐国
56.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 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 D.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结合
57.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下选官的主要依据是()A.品行才学 B.家庭背景 C.个人声望 D.考试成绩
58.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表述不准确的是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
5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建立统一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开创皇帝制度
60.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
61.唐朝改革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主要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三司使
62.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 A.郡、县 B.路、州、县 C.道、州、县 D.路、府、州、县
63.“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文中的“今世”当指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64.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实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 A.汉代的内外朝制 C.明代的内阁制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D.元代的一省制
65.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的推行 B.丞相制度的废除 C.内阁地位的上升 D.军机处的设立
66.《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描述:“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若给这一章回加题目,应为 A.“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B.“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C.“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D.“寿恰红群芳开夜宴”
67.《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占领中国某岛,在岛上推行“皇民化运动”,强迫中国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时令节气等方面仿效日本。日本占领的是 A.黄岩岛 B.台湾岛
C.海南岛
D.崇明岛
68.爱国诗人丘逢甲率绅民上书清政府:“和议割台,全台震骇。……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台誓死守御。……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唯有开仗。”以下符合丘逢甲践行其誓言的行动是
A.驾舰撞向“吉野”,不幸中鱼雷与舰同沉 B.率领黑旗军,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伏击日军 C.组织领导义军,在新竹、台南等地痛击日军 D.淞沪抗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迫使其三易主帅
69.“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材料不能体现的原则是
A.人民主权 B.天赋人权 C.分权制衡 D.人人平等
70.从刘邦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的“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已发生根本的转变 B.两位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C.人民大众与统治者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D.从“家天下”走向“公天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71.1912年1月1日,孙文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地方为一国,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这表明 A.“五族共和”的思想被抛弃 B.激进民族主义者的单一民族建国思想
C.孙中山重视维护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 D.从法律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的确立 72.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民主宪法D.结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实现独立 73.“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以下对这一《宣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布于1919年 B.得到中国共产党指导 C.受到工商界响应 D.体现了反帝爱国性质
74.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75.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各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守为攻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D.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76.下列战役属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
77.从《告台湾同胞书》到邓小平的多次谈话,“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逐步形成。其基本内容就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大陆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C.大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大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港、澳、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78.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两岸“三通”的实现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D.“九二共识”的达成
79.下图为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的照片。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历史性的握手时间长达70秒左右。“习马会”翻开了两岸关系新的一页。能够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的最重要前提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
80.下列不属于新时期新型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是 A.村民自治 B.城市居民自治
C.职工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据材料“书社中国家对人口和土地有着明确的统计和登记”反映这是一种户籍制度,不能体现私田现象增多,井田制瓦解,故A项错误;齐桓公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在采取“相地而衰征”的征税制的同时,实行制国、制鄙和“正户籍”等制度,故B项正确;郡县制度是在秦代确立的,故C项错误;“率先”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52.B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崛起,其来源于没落的旧贵族及上升中的平民阶层,依靠他们的知识才能活跃于当时的政治、军事舞台,可见士是春秋战国时期各阶层分化而集结派生出的知识分子阶层,故选B。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与西周时期依据血缘世袭的统治者阶层中“士”不同,故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士形成于西周时期,且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兴起并不能反映血缘政治的瓦解,故D项错误。5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忠君思想”与儒学有关;“孝”与宗法制相关;“耕”与农本思想相关;通过“读”获取功名与科举制相关,根据题意本题选A。54.A 【解析】本题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地方权力开始向天子集中是在秦朝以后,故排除B;诸侯在自己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涉及的是宗法制,与题意无关,故排除C;诸国对周天子承担相应的义务,但与题干主旨无关,故排除D;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诸侯不对周王履行相应的义务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说明周天子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故选A。
55.D 56.B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是对前代分封制的否定,所以A项不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故排除;夏启破坏禅让制,继承他父亲夏禹的王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确立,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逐渐形成,所以B项符合设问要求;C指的是西汉初年推行的郡国并行制,这与材料无关;秦朝创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所以D项不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故选B项。57.A
【解析】据材料“孝廉”“才学出众”“贤良方正”“孝悌力田”等信息,可以判断其主要标准是品行才学,故答案为A。
58.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它并没有恢复丞相的职权。故本题选D。59.B 【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政治制度。“秦,虽死犹存”强调的是秦朝创立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故B项最合乎题意。6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二府三司制。西周推行分封制、宗法制,A项不符合题意;秦朝推行三公九卿制,B项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可知是指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故C项正确;清朝设军机处,D项不符合题意。6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6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秦汉地方行政机构;C为唐代地方行政机构;D为元代地方行政机构;B为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故选B。6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宋初年,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文人治国”,宋代开国帝王做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选择,将士大夫群体作为唯一可信赖依托的对象,故C项正确。
64.C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的内阁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朱棣为减轻皇帝沉重的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即“虽无相名,实有相职”;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即“既有相职,却无相权”;内阁首辅是皇帝直接任命并且担任皇帝的最高幕僚即“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故选C。6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军机处的设立。注意题目中的时间是清朝。材料信息“乾纲独揽”主要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元朝开始推行行省制,排除A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排除B、C两项。故答案为D项。66.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突出宁氏家族的地位,“宁荣二祖遗像”“贾敬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可见是宁国府的祭祀礼,A项符合题意,正确。庆元宵不用祭拜,B项排除。庆寿辰以寿星为最大,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男子的地位高于女子,D项与材料旨意不符,排除。67.B 【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对台湾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尚书省下设六部,其中的户部掌握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排除B项;门下省负责审核,排除C项;三司使出现在宋朝,排除D项。
地实施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B项说法正确。A、C、D三项根据所学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68.C 69.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了君主专制,主张主权在民,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故A项错误;“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体现了天赋人权原则,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故C项正确;“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体现了人人平等原则,故D项错误。70.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刘邦、孙中山并不是普通民众,故A项错误。民本思想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辛亥革命时期又缺乏群众基础,而 “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也无法说明人民大众与统治者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是在强化君主专制,体现出“天下为家”;材料中的“敢有帝制自有为之,天下共击之”,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体现出“天下为公”;而这反映出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故本题选D。71.C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材料关键信息“……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地方为一国,是曰民族之统一”“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表明孙中山重视维护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C符合题意。7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功绩。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项正确;A项“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是1952年新中国土改的基本完成;B、D两项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故选C项
7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本题用排除法较好,题中材料“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可知,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五四运动的口号判断,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B项。7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显示了伟大力量,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向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故本题选C项。【备注】无
75.D 76.A 77.A 【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故A正确。B、C、D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78.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时间。结合图中紫荆花旗、米字旗和五星红旗可知,它们代表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和中国。香港的回归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关。故本题选B。其他说法与台湾问题有关,故不选。79.D 【解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而非两党平等谈判,故B项错误。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预不是台湾问题的最重要的前提,故C项错误。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重要前提,故D项正确。
80.D 83.(1)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制衡;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科举制,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2)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阻挠破坏;群众基础薄弱。
(3)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政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国的真正民主;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体制。(只要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发展变迁。
第(1)问,依据对材料“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理解,结合隋唐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相关知识,概括得出隋唐时期中国“自根自生”的两项制度为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结合所学概括分别说明两者的意义。
第(2)问,依据材料“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为后来中国革命和建役积累了经验和教训”,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的实验”包括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等。依据对材料“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的理解,联系辛亥革命相关知识,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分析概括其失败的原因。
第(3)问,依据材料“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理解认识“特殊的民主”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新中国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综合三则材料的信息,认识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别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及不同的命运,概括总结在中国人民探索民主政治的历程中得出的启示。
第五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 A.5万亿元 B.6万亿元 C.7.5万亿元 D.10万亿元 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图1所反映的信息相符合的是
A.卷烟税率上调,导致卷烟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动 B.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C.银行利率下调,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
D.汽油价格上涨,导致天然气价格和销量的变动
3.沿海某县近年来大力发展河蟹育苗业。由于幼蟹特别喜欢在水草上栖息,农民要在蟹棚放置大量水草,因此水草需求量猛增,该县一年的水草需求量在400万千克以上,于是水草身价倍增,每千克水草卖到2、3元,出现“水草价格赛韭菜”的现象。这里的水草
A.是商品,因为人们需要它
B.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水草是在水中自然生长的D.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4.2014年5月,中伊达成协议,伊朗接受销往中国的部分原油用人民币结算,这是近年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又一重大进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发展,有利于 ①推动人民币稳步实现国际化 ②降低中方在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风险 ③加快人民币取代美元的步伐 ④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用信用卡消费。有专家指出,中国开始从“现金付款时代”向“信用卡时代”转型。信用卡和货币 A.都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B.都能在任何一个交易场所使用
C.都能用于国际贸易
D.都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6.下表是 2015年03月27日某市油价调整表:
汽油价格变动会引起燃油汽车需求的变化,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下图中(P表示汽油价格,Q表示燃油汽车需求量)表示正确的是
7.外币的汇率变动会带来商品进出口数量的变动。2015年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97元,2015年1月3日为6.1039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动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与下列四幅图中所示状况对应正确的是
8.右图中A1和A2为某商品的供给曲线(P为价格,Q为数量),假设该商品需求曲线A3不变,当该商品供给曲线从A2左移到A1时,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①该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②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③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减少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2014年8月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767元。而2014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2897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这种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是(图中虚线表示变化后的状况)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20.2014年春节,微信凭借“微信红包”功能终于在一直以来由支付宝垄断的手机支付领域成功抢夺了一部分市场和客户,2015年春节,微信与央视春晚合作“摇一摇得红包”,根据微信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10.1亿次。下列关于“微信红包”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说明有时候不需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③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 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右图反映的是在特定背景下,商品的销量变化与其价格变化的现象相关性。下列情形中,最不可能引起这种现象的是 价格
销量
A.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B.该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持续上涨 C.该商品需求因灾害蔓延持续增加 D.政府提高了对该商品的消费补贴 22.希腊债务危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拖累欧洲,也必然会殃及中国。其传导路径是
①欧元区经济下滑一欧元贬值一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减少 ②欧元区经济下滑一欧元贬值一欧元区赴华旅游人数下降 ③欧元贬值一中国人赴欧旅游成本降低一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减少 ④欧元贬值一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减少一,中国人赴欧旅游成本降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3.小张父母决定在小张参加完2015年高考后带她去普吉岛旅行。他们通过支付宝在网上成功订购了哈尔滨——普吉岛的机票,并预订了宾馆,费用从他们的借记卡中扣除。这一支付过程包含的经济学现象有
①转移支付 ②电子货币 ③转账结算 ④信用透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2015年6月中国银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银联卡全球交易总额达到11.8
29.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能成立的是
A.由于林则徐在1839年采取禁烟措施,从事鸦片贸易的外国商船只能转航东南亚,致使1840年春孟加拉、新加坡等地鸦片价格暴跌
B.《管子.轻重篇》提出“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揭示了货币流通量的多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反比例的规律
C.有统计表明,1700年~1900年间,随着营养价值、热量、人均产出更高的土豆在欧洲大陆逐步推广,农村劳动力得以解放,因此,在控制其他因素后,越适宜种植土豆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越多
D.有研究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英国,是因为当时英国的工资水平很高,因此蒸汽机等节省人力的发明得以大规模推广
30.经济外部性,是企业或个人的某一经济行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的非市场化影响: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正外部性);使他人或社会受损,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负外部性)。下列事例体现经济外部性的是
①某同学购买一双名牌运动鞋,价格非常昂贵,但是穿起来感觉很舒适 ②某同学自费注射了流感疫苗,避开流感疫情,其他同学感染机会减少 ③某钢铁厂超量排放工业废气,加剧空气污染,政府依法对其进行罚款 ④某人购买一只爱夜间叫的狗,排遣孤独寂寞,可邻居为此购买安眠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甲乙两国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去年甲国W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20单位货币,出口到乙国时,用乙国货币表示为20单位货币。若今年甲国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同时乙国通货膨胀率为25%。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看,今年甲乙两国间的汇率为
A.4.8:1 B.5.5:1 C.6:1 D.4:1 32.我国某出口企业生产M商品的成本价为人民币30元/件,若1美元可兑换6.5元人民币,按10美元/件的价格出售该商品。一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20%,其他条件不变,为保持该企业相同的利润和售价,则应将M商品的成本价格控制在 A.17元/件 B.43元/件 C.19元/件 D.47元/件
33. 某国2014年货币供应量为20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5万亿元。若2015年该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5年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大约是
8②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一一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一一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增强 ③企业科技水平提升一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一一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④企业科技水平提升一一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一企业产品的价值量降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 我国从2007年起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由于收储价格每年上调,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玉米连年增产,导致库存巨大。2016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宣布取消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图中(P1为政策调整前价格,P2为调整后价格)能反映政策调整后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变动的是
43.由于目前津巴布韦主要流通美元,其央行又不能“印美元”,加上西方经济制裁,津巴布韦美元储备不足,尤其农村地区的老百姓常常因为没有美元而进行原始的“物物交换”。这种“物物交换”
①不必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②不需要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 ③是古代商品流通形式的回归 ④“买”和“卖”是同一个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7.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跑赢”同期GDP年均增速,居民消费也更加追求品质。传统的生存型、物质型消费让位于发展型、服务型消费,炫耀型品牌消费转变为关注个性、个人素养的品质消费,铺张性消费转变为绿色消费,我国大众消费进入新时代。适应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企业出现个人定制、柔性化生产新趋势,大数据所驱动的产销互动效率持续提高,让精准生产和“低库存经济”成为可能,它为
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