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国考A类真题及解析
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省级以上)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从青海源头,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沿岸。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蒿莱,劳动生息,创造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黄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密布如网的河流之水,涝有山冈丘峦可退。这里有第一个能显示华夏文明的夏王朝宫殿群,还有商王朝第一个有宫殿的都城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商王朝迁徙到安阳殷墟时,甲骨文字已是常用的规范文字。青铜器更显现了殷商王国政权的演化过程。文字和王权的出现,是黄河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中国”一词最早的所指也是黄河流域。
古往今来,黄河两岸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前进。黄河流域地灵人杰,涌现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优秀的军事家廉颇、卫青、霍去病,名垂千古的文化巨匠张衡、司马迁、杜甫、白居易、关汉卿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躯的杨靖宇、吉鸿昌„„他们如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推进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黄河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第一景观该是那闻名天下的壶口瀑布。黄河流经此地时,敛水成束,倾泻在三十多米深的石槽中,形似茶壶注水,正如古云“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在这里,黄河河床陡然收束并下陷,湍急的河水骤然被挤进狭小的空间,瞬时就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浪花飞溅,波涛奔涌,浑浊的河水被两岸的石壁无情挤压后,又反身冲向河水中央,形成了白色V字形的雪浪,翻滚着从壶口落下30多米深的谷底,愤怒的河水发出震天的怒吼,同时腾起了冲天的水浪和白雾。白雾中又幻化出了美丽的彩虹,若能在这里聆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你定会觉得空前庄严神圣,热血沸腾„„黄河在这里完成了她的交响乐中最华美壮丽的乐章。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浓缩了中华古都的繁华盛况,弥散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是世界绘画的瑰宝。陕西的秦腔、河南的豫剧承载着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唱出了
黄河儿女的心声与愿景,世代流传。屹立在孟门山上的大禹雕像又会令瞻仰者忆起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治水英雄业绩„„黄河之水从源头到入海口,汩汩滔滔,孕育着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
在黄河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大人民群众的治黄实践活动,是黄河文化发展的沃土和源泉,而黄河经济的发展又为黄河文化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2.“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60多年来,当代治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战胜了花园口1万至1.5万立方米/秒的洪水7次,1.5万以上的3次,确保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在黄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处,引黄灌溉已由解放前的1200万亩,发展到11000万亩,增长了8倍。黄河水的利用多达307亿立方米,为全国各江河利用率之首;60多年来,有计划地进行了三次人工改道,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口居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险恶局面;随着河口流路的稳定,黄河三角洲由过去一片荒凉变为富庶的鱼米之乡。黄河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回报。但黄河毕竟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广义地说,黄河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包含着对黄河的治理。为了抵御河患、造福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修建黄河大堤。黄河大堤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见证了黄河的沧桑,既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又记录了黄河以其自然破坏力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既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成就和精神,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化工和矿业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Ⅴ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提交了《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建议》,建议通过加大对黄土高原1.88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力度,来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改道26次。究其原因,主要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长期的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黄河底床比河南开封市地面高13米,比新乡市高20米,“一旦堤防决口,就是灭顶之灾”。
3.长期以来,美国对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活动主要是防洪和扩大航运,这两项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但水质问题却是影响着密西西比河全流域“健康”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美国地表水排放有毒废水量最大的有15个州,其中5个州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沿岸。这里很多河段都达不到美国政府1972年颁布的《清洁水法》中有关适于鱼类生存和人们游泳方面的水质标准。调查表明,排入上密西西比河的许多化学物质来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废水。虽然美国政府对密西西比河的治理十分重视,建设了大量工程,但计划中的工程仅完成60%左右,实际还只能勉强防御一般性大洪水。航运一直是上密西西比河重要的商业活动。明尼苏达州到密苏里州之间的河段建造了27座船闸和大坝,虽然极大地改善了航运条件,但很少考虑到这些大坝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航运与其他活动的相容性仍是密西西比河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泥沙淤积是上密西西比河的主要环境问题,过量泥沙使水生植物的光透射性减少,并淤填在上密西西比河的回水区。上密西西比河的渠化、一系列船闸、大坝以及通航水库也形成了一个拦截冲刷泥沙的系统。湿地减少也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各州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上密西西比河至今仍没有全面规划,近年才采取整体考虑的方式研究航运与环境的关系,但尚未根本解决整个上游流域的综合治理,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依然存
在。
科学家警告说,森林砍伐已经使亚马逊河众多支流的水文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干流受到影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亚马逊河的7000条支流正逐渐干涸,另外,肥料和农药也对这些支流的生态状况造成了很大影响。近年来,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速度较以前加快,一些森林开垦为养牛场,还有很多林区则开垦成农田,进行大规模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大豆的种植面积很大,而大豆如要在赤道地区生长则需要大量的肥料和浓度很高的农药,势必引发水质污染。为使亚马逊河免遭干涸的命运,巴西政府制定的一项法律规定,禁止农民砍伐沿河岸50米以内的森林;另一项法律则规定,只能伐20%的森林,其他80%的森林可以根据政府批准的林业管理规划有选择性地进行砍伐。但是,在这个面积超过整个欧洲的亚马逊地区,上述法律以及其他环境法规常常受到漠视。
埃及地处北非,是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曼扎拉湖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端,是一个长60公里,宽40公里的长方形湖泊,它对尼罗河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年埃及各地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几乎都通过5条水渠流入湖中。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因为人口激增,工业和农业及生活废水大幅增加,加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理,导致曼扎拉湖水质急剧恶化,湖里鱼类几乎绝迹,鸟类也大量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面对严峻的现实,埃及政府对这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得出了这样的认识:消除曼扎拉湖的污染,改善曼扎拉湖的水质,不仅对提高湖区周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埃及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曼扎拉湖治污工程于1992年开始实施,人工湿地的工程包括扬水站、污水沉降池、污水处理池、幼鱼池和养鱼场等,2001年工程全部完工。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污水已经基本消除了其中的污染物质,如富氧物质的70%、总浮游物的80%、氮磷总量的50%和粪便的98%都已不复存在。记者在参观这一人工湿地工程时看到,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第一、第二和第三沉降池,经过多次过滤和清污处理之后再引入幼鱼池,鱼池里的水清澈透明,鱼儿在池中悠闲地游动。经过鱼池流入曼扎拉湖的已处理过的水便不会再污染湖水。如今,这里的生态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4.“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是被广泛宣传的一句口号。黄河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呢?通常说法有四条,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初闻此话,似觉有理。但实际上这不能算做黄河自身的健康标准。从黄河的发育史上可知,在有人类之前的许多年,黄河曾是互相之间并不连通的四段,最下面的一段为三门峡所阻隔未能入海,那时它是一条内陆河,而此时黄河的生命非常健康,正处于它的蓬勃发育时期。在有了人类之后,黄河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因此,若舍掉人类存续与黄河的相互关系,单就黄河本身而言,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否则,也就不会有25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而这恰是几亿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194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决口,可谓“三年安澜”;其后几十年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成绩很大,但代价也很大,其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患。
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水利建设,治理黄河更是他牵肠挂肚的一件大事。1952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出京视察的地方就是黄河。他不无忧虑地问:“黄河涨上天怎么办?”毛泽东在水面比开封城高出三四米的黄河柳园口,感慨地说:“这就是悬河啊。”毛泽东接着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是可以的。”南水北调这个雄伟的战略构想就这样被提出来了。毛泽东视黄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他敬畏黄河,审慎思考着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他没有留下“根治”之类的豪言壮语。在视察时只是殷殷嘱咐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53年2月,毛泽东在外出视察的专列上就三门峡水库建设的时间、库区移民问题、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以及南水北调等问题与负责水利工作的有关领导进行了探讨。1954年冬,毛泽东在郑州火车站的专列上专门听取了治黄工作的汇报,并着重谈了水
土保持和治理规划问题。1955年6月,毛泽东又听取了河南省委有关治黄工作的汇报。1959年,毛泽东在济南泺口又一次视察了黄河,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黄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对于黄河建设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和支持。1980年7月23日,他来到花园口视察黄河大堤,询问黄河的汛期流量和防洪措施,在黄河主航道旁,仔细观察了黄河主流的流量,就防止泥沙淤积的问题与有关同志交换意见,他感慨地说:“维持黄河的现状,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地区和人口在特大洪水出现时有危险,因此,还是要搞小浪底水库,解决黄河中下游的汛期防洪问题。”1999年6月21日,江泽民同志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他在讲话中指出,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古老的黄河焕发青春,更好地为中华民族造福。
在全国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治理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60年来,人民治理黄河事业成就辉煌,但黄河的治理开发仍然任重道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5.东汉永平十二年,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此前黄河已泛滥几十年)。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几十万兵士民工,修汴渠治黄河,历时一年,用费亿钱。自王景治河后,河行新道,维持了900多年未发生大改道,是时,汴渠成为东通江淮的主要水道。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据分析与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另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作用。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王景治河至隋代的500多年间,为黄河史上又一阶段,其特点是黄河下游河患相对较少,在此期间,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的记录较少,这一时期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床不断淤高,降低其泄洪能力。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并不是推论,而是有以下诸条事实,即在这一时期有关黄河水清的记载较多,且有“黄河清复清”的民谣。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安史之乱后,农牧界线又迅速北移到河套以北,大片草原又变为农田,又一次加剧了水土侵蚀,黄河下游灾害增多。五代、两宋至元、明时期,农牧界线一直游移于陕北和内蒙古之间,直至清乾隆之后,农田植被更逐渐推移至阴山以北,这时整个草原几乎全部为当年生栽培作物所取代,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陕北风沙加剧,黄河下游水患频繁。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他的治黄思路和做法很值得今人研究与借鉴。
6.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黄河污染给城镇居民供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2003年,黄河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蓄水变成“一库污水”。三门峡水库自规划修建之日起便承载着国人“黄河清”的千年梦想。由于黄河下游难得一清,古人把“黄河清”作为一种瑞征。南朝萧统编选的《文选》中首次提出“黄河清而圣人生”的说法,后来逐渐演变成“圣人出而黄河清”的祈盼。面对黄河这样一条“善淤、善决、善徙”、水旱灾害频仍的河流,人们盼望圣主的诞生,以便带来“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也本无可厚非。在封建社会,许多大臣曾上书奏称黄河变清,如清雍正年间的河道总督齐苏勒曾奏称黄河变清,雍正皇帝非常高兴。然而,由于黄河治理的复杂性,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清”从未真正实现,只是萦绕于人民心中的梦而已。当年,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之时,美国巨型大坝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胡佛坝、大古力坝相继而起,苏联也先后在伏尔加河、顿河流域上建起高坝大库。因此,很少有人怀疑这样的
构想:在黄河上建起一座大坝拦截泥沙,再附之以水土保持措施,从而既能让下游变清,又能综合开发。当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的1000多位代表面对修建三门峡水库这样一个承载着国人“黄河清”千年梦想的工程,一个“战胜自然的伟大计划”,一致欢呼通过,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1999年8月以后,我国从黄土高原开始,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退耕还草还林,停止了坡地开荒,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退耕面积约3.2亿亩。据估计,黄土高原要占到一半左右,这在治黄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大事件。回顾历史,在北宋年间,黄土高原上就出现了开垦坡地的记录,以后此况曾愈演愈烈,而在约一千年之后的今天,其坡地开垦终获停止,这无疑是一次惊天的大逆转,人们希望以往治黄的大困局将由此而全盘皆活。
7.为治理黄河而奔波半生的水利专家王化云同志在其回忆录《我的治河实践》中辛酸地叹道:“黄河不可能变清„„黄河也不需要变清。未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我认为应该建立在黄河不清的基础上。”资深黄河环保专家、1978年就曾经探访了黄河源头的Y指出,黄河源头长期屡禁不止的盗猎、金矿开采以及过度的林区资源开发,导致了黄河源头的“美丽童话”正渐渐消失,保护黄河,关键是治理黄河源头的水和沙,因而,对黄河源头的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假如黄河源头都受到污染,那么黄河的断流、污染就更难解决。文化学者R教授踏勘黄河源头时感慨万千,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黄河、了解黄河,是在寻找一种精神资源,寻找一种精神的依归;对于环保,R教授对“黄河区域的移民一定会带来黄河的污染”的说法则不予赞同,他说:“关键要看移的是什么民,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决定黄河未来的关键因素。”中国地理学会M教授的观点也很明确:要重新认识黄河,为此,他引入了“大黄河”概念。他说:“如果狭义的黄河文化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耕文化,那么广义的黄河文化就应从大黄河的概念出发,将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统一纳入黄河文化体系。”致力于黄河文化研究的Z博士提出了弘扬黄河文化的四个关键控制点:首先,深刻认识黄河文化的价值;其次,注重“黄河文化圈”的培育与维护;再次,注重将文化创意融入生态旅游的一站式体验;最后是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1.“给定资料4”写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给定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要求:(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3)本题作答不超过400字。
(四)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一、1、语句理解类: 【答题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淤”“决”“徙”所指的内容,然后根据题干“规律”一词,明白要在“淤”“决”“徙”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最后选择答题的结构——总分总。【参考答案】
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善淤”指黄河容易堆积淤泥,形成地上悬河;“善决”指黄河容易容易决口,三年两决口;“善徙”指黄河经常要改道,百年一改道。因“淤”而“决”,因“决”而“徙”,这就是黄河的规律。
2、概括类(原因): 【答题方法】
首先按最常见的外因(客观)和内因(主观)的方法找原因,然后对王景的做法和思路按照上述的原因分类法进行分类,最后选择答题结构——总分。【参考答案】
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分为主观和客观量个方面。主观原因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利用沿河大泽放於的工程,延长行河年限;客观原因有: 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少;黄河输沙量减少;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
二、概括类:
【答题方法】
主要用关键词法找出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然后不好的地方要反其道而行之,好的地方要借鉴;最后分别对其总结。【参考答案】
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的启示:
密西西比河:合理分配人财力;不折不扣完成工程;考虑大坝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减少泥沙淤积;保护湿地。
亚马逊河:禁止森林砍伐;减少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尼罗河:进行全面评估;减少废水排放;经常及时地处理问题。
三、【答题方法】
主要抓住各个主题的关键字,体现不同主题之间的区别。【参考答案】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从青海发源,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形成闻名天下的壶口瀑布
“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陕西的秦腔、河南的豫剧承载着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遵循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自身规律,为从古自今,无数仁人志士从未中断抵御河患、造福于民的行动。伴随着黄河的治理,黄河的水资源、旅游
资源也得到了开发。
“黄河精神万古传”:黄河精神为人们克服困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进取创新,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继续弘扬黄河精神,使其万古流传。
四、【参考答案】
弘扬黄河精神 创新民族文化
源自唐古拉山的黄河携“天上之水”奔腾不息地流经中原大地,形成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炎帝、黄帝在此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从此,炎黄子孙在这个摇篮里茁壮成长,在历史的长河里放出耀眼的光芒,为推进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积淀而成的黄河精神为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内在动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惊人奇迹。
中国历史上的广大人民群众用治理黄河的实践行动向我们诠释了黄河精神的内涵:在遵循黄河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华儿女迎难而上的勇气、顽强不屈的斗志、敢于挑战的魄力。当前我国政府正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弘扬先贤之士给我们留下的黄河精神,传承并创新中华民族文化,我们任重而道远。
弘扬黄河精神,创新民族文化需要我们深刻认识黄河精神的价值。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承载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奋进的精神,孕育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黄河精神细数了黄河的记忆、黄河沧桑;记录了人类面对黄河以其自然破坏力给人类带来灾难和不幸时,人类治理黄河的事迹和成就;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积极践行先人的黄河遗志,不断地诠释先人留下黄河精神。在党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下,我们继续要传承和弘扬这种顽强不屈、自强不息、勤劳勇敢、敢于挑战的黄河精神,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努力奋斗。
弘扬黄河精神,创新民族文化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丰富黄河精神的内涵。文化的发展,基础在传承,关键在创新,不善于传承,创新就没有根基;不善于创新,文化就没有活力。传统文化的根基越深,文化发展的底子就越厚,文化创新的着力点就越多,产生的效应就越大。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摇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黄河不仅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孕育了丰厚的精神文明,形成了顽强不屈、自强不息、勤劳勇敢、敢于挑战的黄河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弘扬黄河精神,创新民族文化,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从而成为新时期鼓舞人民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黄河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因子,它对于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黄河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篇:2018国考面试:观点态度类真题解析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2018国考面试:观点态度类真题解析
首先我们看单观点这个类型。对单观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积极的观点、中性的观点以及消极的观点。接下来分别通过例题进行解析。积极的观点是观点态度当中考查最多的一个类型,意在告诉我们人生的一个哲理,在这里对两道真题进行解析。
积极的观点
例题1: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培根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认清过去,把握现在,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和解决今后的问题。“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传递给我们的哲理就是要思考过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问题,以史为鉴,解决现存的问题
第一,我们要尊重历史。“读史”的前提是我们要承认历史,尊重历史。
一切事物都是历史的延续,包括我们人类也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物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在与历史是一脉相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现实是从历史当中走出来的。唐太宗有这样的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这里“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就告诉我们以历史为镜子,可以吸取前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就意味着认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读史就是在承认现存历史的基础之上,通过思考过去,更好地把握未来。
第二,“读史”帮助我们用哲学当中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1/10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读史”,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才能更好地把握问题。我们所处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在事物的发展中,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通过“读史”把握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以更加符合历史规律、更加智慧的方法来处理。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领导干部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历史中认识和把握历史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读史”,之后,我们要引以为戒,有选择性地继承并发展历史,真正地做到“明智”。要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更好地把握未来、引领未来。例题2:有人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参考答案】对于“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困难我们不能一蹶不振,退缩不前。与此相反,无论生命经历怎样的艰辛,我们都要以一张朝气蓬勃的笑脸迎接每个清晨!只有这样坚持到底,我们才能够取得胜利。
从积极层面上来看。坚持,对于成功作用非凡。战国时期的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宋代的苏轼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
2/10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成功贵在坚持。如果不是坚持,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就不会在遭受腐刑之后,花费数十年精力写成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如果不是坚持,我们的革命前辈,就不会进行长征,也不会开辟敌后战场,更不会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如果不是坚持,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就不会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提炼数十吨煤炭焦油,也不会发现镭元素,更不会为人类科学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坚持的负面影响。正确的目标和决策,需要我们去坚持,因为坚持的最后结果就是胜利。但是错误的目标和决策,我们就不要去坚持,因为坚持的最后结果不是胜利,而是失败。比如,我们在以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片面强调发展的速度,忽视了环境所承受的限度,结果,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大自然向人类进行了无情的反击。所以,我们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忽视环境的做法,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
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正确理解坚持的含义,把握坚持的尺度,做到坚持与灵活变通的辩证统一,让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的需要。
中性的观点
例题1:教育学家黄炎培老先生赠给其子一句话,“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对此你怎么理解? 【参考答案】教育学家黄炎培老先生赠送给儿子的一句话:“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做人要像古代的铜钱一样,要做到外圆而内方。
3/10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首先,我们知道我国古代的铜钱的内部是方形的。这给我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做人和做事的过程当中,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要有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应该是方方正正、不可逾越的。结合到我们的自身就是我们要在物质、利益面前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不能只贪图市场经济条件下浮躁的物质需求而没有了做人和做事的底线。我们从小就要树立不为物质、利益动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古代铜钱的外部是圆形的。这给我的启示是在内部讲究原则的同时,我们在外部应是圆融贯通的。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要讲究灵活性。在工作和学习当中,我们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平和宽容地看待周围的人与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学会在为人处世的过程当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与事打交道。
最后,我们知道“方”与“圆”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个内在的统一体的。如果一个人只是冷冰冰地坚持做事的原则,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这个人就会像一块尖锐的石头一样,处处伤害别人;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太过于圆滑,八面玲珑的话,做人和做事缺乏应有的原则,那么相信这样的人也不会有真心的朋友。
“外圆而内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风格。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一定要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事的过程当中,在原则性面前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做到原则面前不动摇,同时对于具体出现的问题要具体分析。
负面的观点
例题:请你谈谈对“做的事情越多,犯的错误越多”这句话的看法。
4/10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答案】这句话说的是我们做的事情越多,犯的错误就会越多。无可厚非的是,按照概率论的观点,这句话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不能因为“做的事情越多,犯的错误就越多”而害怕做事。毛主席曾经说过:“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这些话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通俗的道理,那就是做错了事情并不可怕,怕就怕在我们不改正。我们不能因为做事情会犯错而不敢放手去做事情。这就告诉我们以下一些道理: 当我们还没有开始做事而事情处于谋划阶段的时候,我们要在思想上认真谋划事情,掌握较好的判断、推理能力。对于事物在进展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要能够未雨绸缪。只有在源头上对事物进行控制,我们才能做到做的事情越多,犯的错误越少。
其次,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唯有变化才是永远不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做事的过程当中,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只有掌握了随机应变的能力,我们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做事的过程当中要有一定的协调控制能力。
在做事结束的环节,如果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我们应该吸取做事的经验和教训,为下次做类似的事积累经验。但如果我们没有取得比较好的结果,也就是我们犯了错误,那么我们就要尽可能将事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看看能否尽最大努力来使该错误造成的后果最小化,既然错误已然发生,那么及时处理好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们应该意识到:犯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因为害怕错误就不再做事。有这种想法是万万不可的。我们不能因为犯了错误而降低工作的积极性,相反我们要以高涨
5/10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的热情继续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当中。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或许我们要做的就是对于已发生的错误,找准原因,力争下次不犯类似的错误!双观点的题目也是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经常考查的一种题型,下面以两道题为例进行解析。
例题1:某市委书记在一次会上说“要和群众一样,同时又要和群众不一样,才能让群众满意,信服。”你怎么理解“一样”和“不一样”? 【参考答案】某市市委书记在一次会议上说我们公务员要具备两个方面的特征,公务员既要和群众一样,同时又要和群众不一样,这样才能让群众满意、信服。乍看这两句话,我们会觉得很矛盾。但是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会发现这两句话其实是一个内在联系的共同体。
首先,公务员要和群众一样,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成为人民群众当中的一员。公务员要贯彻群众路线,要从人民群众中来,再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因为公务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水情”,公务员是鱼,群众是水,鱼离不开水。我们不能因为是公务员就认为自己的位置高高至上,我们不能搞任何特殊,走后门关系。其次,公务员要和人民群众不一样,也就是说公务员要特别能吃苦,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真正地做到温总理要求的:民之所思,我之所忧;民之所忧,我之所行!上面的阐述,用最普通的语言描述了公务员与人民群众的内在关系。这就揭示了当今的公务员要坚持群众路线和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
6/10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第一,公务员要和人民群众一样,要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要深入贯彻群众路线。这就要求公务员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识到“公务员”这三个字的深刻含义。“公”就是要求公务员要立党为公,“务”就是要求公务员要为人民群众服务,“员”就是要求公务员要成为人民群众当中的一员。公务员手中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所以公务员绝对不能搞任何特权。孟子说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间也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俗语,这就告诫我们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尊重群众,热爱群众。
第二,公务员要起先锋带头的作用,要特别能吃苦,要做人民群众的领头兵。真正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要同群众一样,迎难而上,群策群力,做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和发展生产力的带头人。
总之,公务员只有与人民群众一样,同时又与人民群众不一样,才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政治强、业务精、思想硬的公务员!例题2:有人说要知足常乐,又有人说不知足才是进步的阶梯,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有人说要知足常乐,但是又有人说不知足才是进步的阶梯。对于这两句话,乍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经过深入的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两句话是一个内在的统一体。
首先我们要知足常乐,这个知足指的是我们在物质利益诱惑的面前要知足,我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卧八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即便拥有再多的财富,真正需要的也无非就是三餐果腹之食和八尺夜眠之地。这句话就告诫我们要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和利益观,要淡泊名利,力戒贪欲,真正地做到知足常乐。
7/10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我们也要知道,不知足才是进步的阶梯。这也就是告诫我们在工作当中要不知足,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要像鲁迅说的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知道从神州1号的顺利试飞到现在的神舟7号,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这些都是我们科学家呕心沥血、不断开拓创新的成果。我们要注重创新精神,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唯有创新,我们才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要在物质利益面前知足常乐,在工作当中迎难而上,勇于开拓。真正地做一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务员。
在公务员面试当中,名言俗语也是经常考查的一种题型。
例题:改革开放让很多人富起来了,有人说,“改革开放就是为了让腰包鼓起来”,也有人说,“改革开放不但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余年不平凡的路,历史和实践都强有力地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富口袋”与“富脑袋”正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特征。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辩证的统一体。具体来说: 第一,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的富足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精神文明搞好了,大家齐心协力、精神振奋,物质文明才能全面兴盛。
8/10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第二,我们同时也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能仅仅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做到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我们首先要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第三,在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主义文明程度软实力的标准。我们知道富足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文化的多元化,我们的文化要在多元中保持主流,在主流中保持多元。真正地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总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既要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只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兼顾,才能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快。
在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当中,经常也会考查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发言,接下来以一道题为例,进行真题解析。
例题:李源潮说:初入仕途的公务员如“一袭白袍”,一旦白袍点墨终不可洗净。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李源潮提出新官要珍惜“一袭白袍”,因为新衣污染了,怎么洗都难恢复原样。这句话告诫公务员,特别是初入仕途的公务员要珍惜自己的名誉、人格、形象。我觉得这句话既是善意的提醒,又是警世的洪钟。
9/10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有副对联说得好:“吃一点,喝一点,贪一点,拿一点,早晚毁在这一点;勤一生,廉一生,干一生,学一生,多么幸福的一生!”说明在任何时候,新官都要把好“苗头关”,守住“第一次”,遏住“萌芽时”,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如果在初入仕途时就沾染上不好的习气,贪图小利,那么以后会愈演愈烈,最终成为大的贪官。比如河南省内乡县委原常委、组织部长丁甲珍任职5年间,被腐败点墨污染,先后多次“卖官”,收受他人现金200余万元。结果,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最终受到法律严惩。
因此,作为公务员,应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切实守住清廉底线不放松,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平和之心对待利,以廉洁之心对待欲。如果我有幸成为一名公务员,无论何种时候何种情况,我要珍惜机遇,爱惜新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廉洁奉公,做好自己的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同时,我也相信,随着党风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各项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贪污腐败现象一定可以得到有力地遏制。
2018年国家公务员成绩查询|面试名单|面试资料下载:http://nmg.huatu.com/guojia/
10/10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第三篇:2018国考面试:社会现象类试题真题解析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2018国考面试:社会现象类试题真题解析
这个环节我们来回顾一些历年考试的真题,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在课下举一反三地进行同类问题的练习,以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首先我们来看两道具有代表性的积极类社会现象题目。
例题1:省委下发文件,要求各市机关单位的干部要多读书、读好书,对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省委下发文件,要求各市机关单位的干部要多读书、读好书。我认为,省委下发这个文件是非常及时的,这是政府注重学习、倡导建立学习型政府的具体体现。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读书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历来各位名人都非常注重学习。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古人也非常重视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说读书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多读书。因为作为一名未来的公务员,要具备多种多样的技能。仅仅掌握一种技能很难适应现在的工作岗位。现在社会突发事件比较多,我们要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多积累一些应急应变的知识。通过向书本求知、向实践求真,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1/7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我们在多读书的过程当中,也要读好书。当今市面上图书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我们要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读一些高质量的好书,不能被市面上低俗、庸俗、媚俗的书所诱惑。要身体力行地做好人民群众的榜样。
就我个人而言,我自身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在书中我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我对这句话的感触非常深,这告诉我们把简单的事做好并不简单。作为未来的公务员,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简单的事情做起,这些小事、简单的事就是人民群众的大事
!例题2:“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案,公务员要骑自行车上下班,对此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案,公务员要骑自行车上下班,这是关系公务员作风建设的一次新尝试,我们知道公务员的作风建设问题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要求公务员骑自行车上下班体现了公务员要从人民群众中来、再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因此对于题目中的做法,我认为出发点是好的。
公务员骑自行车上下班有其积极的意义: 第一,公务员骑自行车上下班,是公务员群体响应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次有益尝试,我们知道低碳经济就是要求我们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骑自行车上下班响应了国家的绿色出行号召,真正践行了国家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
2/7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第二,公务员骑自行车上下班有效地减少了交通的压力,给广大人民群众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是实行“公车改革”的有益尝试。我们知道公务员的公车费用在行政管理费用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骑自行车上下班也节约了行政成本的开支。
第三,公务员骑自行车上下班,紧密地联系了公务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了公务员从人民群众中来,又回到人民群众中去的理念,同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对于党风廉政建设来说也是具有积极的支撑作用的。
第四,公务员骑自行车上下班,对于公务员自身来说,也是一种锻炼。我们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成就任何一番大的事业都要有健康的体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公务员骑自行车上下班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如果仅仅以公务员骑自行车上下班作为作风建设的标准难免会有治标不治本的嫌疑。同时我们知道如果公务员的单位离家比较远,这样做无疑增加了公务员的负担,而且公务员工作比较琐碎、比较繁忙,如果出行只能骑自行车将会降低公务员的工作效率。
因此,要想做好公务员的作风建设,我们党和政府需要从源头上努力。首先从思想上对公务员进行教育,同时在制度上做好建设工作,在公务员队伍当中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管理,加大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力度,使公务员真正成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人民公仆。
学习完积极类的答题方法之后,我们再来学习消极类的答题方法。
例题3:社会上有种说法:有的机关干部“给了好处乱办事,不给好处难办事”。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3/7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答案】首先,实事求是地讲,这种现象在某些部门和个别人身上的确存在。对此,我们不能回避,关键要看如何对待,如何处理它。因为尽管这种现象是少数,但是已经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阻碍了经济发展。如果得不到有效制止,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次,深刻认识它产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原因: 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些人,特别是少数公务员受物质利益诱惑,背离了自己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向钱看”,在物质利益面前禁不住诱惑。
第二,我国制度建设滞后,在管理上出现了一些漏洞,给某些人提供了牟取私利的机会。
第三,单位内部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使某些错误或腐败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从而产生了一些破坏作用。
我们党和政府已经高度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危害,并采取了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管理和完善机制等多种措施来制止和杜绝这种现象的蔓延,反腐倡廉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而且从干部队伍总体上看,这种现象毕竟是少数而不是多数、是局部而不是全部、是支流而不是主流,因此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现象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最后,作为一名未来的公务员,我们要真正地做到在物质利益面前禁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争取做一名政治强、业务精、思想硬的公务员!例题4:春节期间,部分旅游景区出现了天价宰客现象,顾客投诉之后,相关监管部门却说他们没接到投诉,你怎么看?
4/7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答案】春节期间,旅游市场天价宰客事件上升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五菜一汤9560元”之类的天价宰客事件令游客瞠目结舌,叫苦不迭,相关监管部门却表示他们没有接到此类投诉而敷衍了事,其表现着实让人揪心与失望。
旅游的原本目的在于满足游客自身发展和享受的精神需要,而天价宰客事件不仅侵害了旅游者的经济利益,更违背了旅游消费需要的初衷与期望,负面的旅游体验无疑会大大挫伤未来游客消费的信心与热情,旅游客源市场的前景也将岌岌可危。有关部门的消极应对,只会让此类事件愈演愈烈。
事实上,长期以来,国内许多旅游景区都多多少少存在着此类宰客现象。如此恶劣的消费生态环境不是一天形成的,是长期累积的结果,根源在于旅游衍生产品市场规范缺失,监管机制亟待完善。监管的缺位,商家诚信的缺失,不透明消费,从而滋生了此类天价宰客事件。
当前,相关部门首先要端正态度,转变其消极被动的监管模式,可通过“中国旅游”等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充分与游客互动,积极收集舆情,设立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发现问题。同时,旅游监管部门应积极创新,构建旅游纠纷化解平台,加强旅游部门与司法、公安、质监、工商等部门的横向协作,以更快、更好、更及时地解决各类旅游矛盾纠纷,维护旅游行业形象,为旅游业保驾护航。
最后我们来看辩证类社会现象的答题方法。
例题5:江苏一富二代不靠家人资助,自己贷款上学,你怎么看?
5/7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答案】我们知道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人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一部分人凭借自身的勤劳和苦干,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当中积累了大量财富。这些民营企业家的子女就是人们今天常说的“富二代”。
当今社会对富二代褒贬不一,或许贬义的色彩要重于褒义的色彩。而对于题目当中的这个问题,富二代不靠家人资助,自己贷款上学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不应该简简单单地说是好还是不好,我们要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这个富二代不靠家人资助自己贷款上大学,体现了这个富二代拼搏、独立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认可和学习的。这也表现了我们80后,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垮掉的一代”,我们也是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
第二,在我们对这个富二代独立、拼搏的精神进行赞扬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国家设置助学贷款机制的目的是让更多贫困的、需要助学贷款的学生上学。而富二代家庭条件富裕,经济实力雄厚。如果富二代申请助学贷款的话,占用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就会使更多贫困学子与大学校门失之交臂。
第三,这个富二代能够申请助学贷款成功,也表明了我国助学贷款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贷款规范、审批流程以及贷款发放标准和资金监督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管理规范的话都不能使这个富二代顺利地申请到助学贷款。
第四,我们知道如果想自己上学、不靠家人资助的方法有很多种。体现拼搏性、独立性的做法也有很多种,比如说申请大学里设置的勤工俭学岗位,也可以积极寻找各种兼职来体现自己自力更生的决心。或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当今人们对于富二代的偏激看法
6/7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2018年国家公务员成绩查询|面试名单|面试资料下载:http://nmg.huatu.com/guojia/
7/7内蒙古华图官网:nmg.huatu.com
第四篇:2017国考申论真题解析
2017国考《申论》真题解析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2”,阐述(简述或概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15分)要求:(1)准确、精练,条理清晰;(2)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1.城市水系起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等功能。2.繁荣和发展城市,承载城市的历史。城市之间的天然隔离带,具有生态和文化功能。3.是廉价有效的净化城市污水的天然场所4.能培养乡土感情,是判断城市生态良好的标准之一。5.是城市最美好的公共空间,具有多种美学功能。6.保护城市安全,生活用水的备用系统、防灾系统。
二、依据“给定资料2”,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城市水系对于打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性。城市水系有多种美学功能:动态美、人文美、和谐美,如果将美学功能凝聚在城市的治理上,成就城市的美丽。比如丽江古城三条弯曲流动的溪水。这就要求城市管理的决策者要提高美学修养和情操,在城市里造就人工环境和保护自然景观结,打造最美的公共空间。
三、假如你是某报社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写一篇报道。(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全面;(2)语言流畅,有逻辑性;(3)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B县积极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之城”
水是万物之本,利用水资源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题。B县积极朔造县城的水系空间,打造多样的公共空间,实现“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里”的美好愿景。为此,B县县委书记W提出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之城”。
第一要保证水清。水清的核心就是治理好穿城而过的南河。采取“河外截污、河内清淤、中水回用、生态修复”的模式,强化治污方略,将取缔多家污染企业,加大对水系的保护力度,巩固治理成果。
第二要让水活。即让城内有活水。通过三河治理工程畅通水流渠道;建设和完善各级水库保证活水有源头;建设水网达到水城水网密度标准。
第三要水美。通过水与文化融合作为精神寄托。增色添彩让城市有宁静与自然。通过水美发展旅游等相关第三产业,增加百姓经济收入。
B县的水清、水活、水美的是依次递进,目的就是让B县这座城市充满活力!B县的发展正是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写照!
四、假如你是L市水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就L市构建城市
生态水系的规划特点及其可行性,写一份材料,供领导参阅。(15分)
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2)层次分明,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关于L市构建生态水系的调研报告 一 L市构建生态水系的规划特点:
突出山水城市的主题。与黄河治理和保护相结合;挖掘文化历史内涵,注重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国家级积极平台和黄河两地的优势。定位好,起点高,突出黄河文化特色和路网水系并重理念。政府重视,强调决策科学性。尊重民意,强调民众参与。
二 L市构建生态水系具备的可行性:
1.山水格局丰富,基础良好。水资源量巨大,东西落差大,流域面积广,河道宽;南北山河相对高差大,局部形成崖、坪、滩、沟等地貌。
2.黄河流域的治理与保护提供大量湿地与绿地。促进地下水良性循环,减少从黄河提水的扬程。
3.能够通过国家级平台承接东中部的产业转移,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项目。
4.搭建建设城市生态水系的机制,政府重视,保障措施得力。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团队。邀请专家顾问组。
5.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使社会各界认识到L市河湖水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5”结尾划线句子“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审题立意】
句子理解写作文,核心是要确定本文的写作主题与论点。所以,首先应该明确这句话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上下文中的含义。
“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句子简化一下:我们要向水学习,来提高我们的智慧和情操。
回到上下文,发现这句话只是尾句的后半句:
水有这么多的美德值得我们人类虚心地去学习和感悟,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所以,补充完整:
我们要向水学习它的美德,来提高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审题到这里,大致的论点就已经出来。为什么是大致的论点呢?因为这句话中还有几个要素要明确。
首先,必须明白 水的美德 到底是什么,这是本文写作的起点。要谈水的美德,就必须认识水的特性,或者对水的认知要有一个辩证又深刻的认识。其实材料五也告诉我们:
水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在伟大的思想家眼中水还是真善美的化身,是哲学的本喻,是道德的载体,是智慧的展现。
至少材料告诉我们 水是真善美、是道德载体、是智慧展现。
其次,向水学习。正是有了对水的美德的理解,才可能去谈向水学习。在这一步的时候,水已经成为一种意向,架构在我与学习之间。比如:《爱莲说》中谈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已经不是莲花,莲花是一种品德的象征一样。
前面两点紧密相连,构成因果,也是理解题意的基础。
最后,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回答学习水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水是要提高我们的智慧和情操的。提高我们的智慧和情操是干什么的呢?这儿的我们既可以理解成独立的个人,当然也应该是当前的政府。提高我们个人的智慧和情操,无非就是做一个高尚的、遵守社会公德的公民;提高政府的智慧和情操,无非就是提高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或者叫社会治理的能力。
既然向水学习是要提高智慧和情操,那么作为考生,必然要思考当下中国,还有那些事情是需要政府提高智慧去解决的,还有那些领域是当前政府治理的不够理想的。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难题的出现,才让我们拜师学艺,向水学习!
【参考文章】
治国理政需要学习水的智慧
金标尺教育独家解析
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一动一静,水常常表现出来的两面,引发我们对水无尽的思考。一滴水的力量是很小的,但水滴可以石穿;水是至柔的,但是洪水比猛兽可怕;水是那么的平常,但水又是生命之源。水以哲理形式的存在蕴涵做人做事、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值得学习!
水往往透露的智慧昭示做人的道理。庄子作《秋水》是在告诫我们不要学河伯“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的自以为是。老子的《道德经》则是让我们学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水所蕴含的智慧依然是当代青年严于修身的内容。学习水柔的一面,便少了现实中冷漠;学习水的包容,便少网络上的互喷;学习水的处下,便少了交往的傲气。总之,为人处世要学习水的智慧。
水有时候爆发出可怕的破坏力,对水的治理往往含着更深的哲理。大禹面对滔滔洪水,改变以往“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终将洪水制服。李冰父子修建著名的都江堰,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面对洪水,充分的利用水流的规律,因势利导将水转化为服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利国利民!这样的智慧历久弥新,对当前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把握规律,因势利导既是先辈治理水的经验更是智慧的结晶。全面深化改革三年,许多两难问题亟待破解:我们还来不及回味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喜悦,就要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调结构要大刀阔斧地去产能、去杠杆,可保民生又要守底线,稳就业;去除行政审批体制的痼疾需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可转变政府职能还得讲究程序正义、于法有据„„矛盾重重,剪不断、理还乱。这个时候,政府的治理往往会陷入焦头烂额的迷茫,越是迷茫,越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系统治理、法治治理,避免出现一刀切、拍脑袋的胡乱决策。
古语讲:江河不折细流方能成其大。从一滴水到汪洋大海,这中间是融合的结果。小溪汇入小河,小河汇入大河,大河汇入海洋,浩浩汤汤,滔滔不绝。唯有这融合成就了海洋的大。融合是水教给我们的又一个智慧。融合意味开放,改革开放我们与世界融合,乘上发展的快车。融合就意味着更多的包容,更需要一种共识。互联网的世界,融合是一种必然,但是贴吧、论坛上的唇枪舌战常常变了味道。政府治理必须认清融合是大趋势,积极面对融合,划好线上线下的同心圆。
水自高向低流淌,不管地势险要还是平缓、无论烈日还是极寒,无论前途遇到多少挫折,都不会改变流向大海的方向和决心。这是一种不忘初心的坚守。在改革的征程中,无论遇到多少问题,政府治理问题、服务为民的初心不改,这也是向水学习的智慧!
第五篇:2013国考真题地级市(材料)解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 论》
1.退休职工满师傅是回民,家住北城。他每周都要去一次改建后的牛街,先是转着古老而年轻的清真寺漫步一遭,然后再到牛街清真食品超市采购,“那儿的牛羊肉都是按穆斯林规矩宰杀出来的。”满师傅赞不绝口,“牛肉炖着吃可以挑‘肋条’、‘腰窝’,酱着吃有‘腱子’。切好片的‘小肥牛’小包装,红里透白勾人馋虫;涮羊肉讲究‘三叉’、‘黄瓜条’,那儿的货又多又新鲜。”牛街给满师傅家节假日三代人聚餐带来了方便和欢愉。
有千年历史的北京市南城牛街地区是北京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目前,这里仅回族居民就有1万多人。改建前,街巷狭窄,市政基础设施落后,低矮破旧的危房连街成片,人均住房面积只有5.1平方米。1997年牛街地区危改工程启动,这是北京市政府在全市最先实施的危改面积最大、拆迁户数量最多,少数民族比例最高的危改小区。2004年两期工程胜利完成。
迁入新居的老住户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穆斯林们最满意的是新房里有了浴室,每天进寺礼拜前可在家中沐浴,改建后的牛街,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住宅无论高矮均采用穆斯林习用的黄色加绿边装饰。始建于公元996年的辽代千年古寺──牛街清真寺周围环境也焕然一新。寺院周围出现了万米绿地,原来门前8米宽的道路拓宽到40多米,门前那座历史悠久的“大影壁”,整修后巧妙地横亘在主干路之间的绿化隔离带上,既保持了清真寺建筑布局的完整性,更成为一 道独特的景观。全长670多米的街道两侧分布着商住房,经营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多家回民老字号餐馆和小吃店里的正宗清真菜肴,各种地道的牛街小吃令人怀旧,吸引着京城、外埠乃至海外的穆斯林食客。晚上处处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牛街老住户白奶奶常说:“如今在咱牛街走走,跟上长安街差不多。”
牛街街道工委干部告诉采访记者,牛街不仅是“民生一条街”,也是“民族文化一条街”。通过利用现有条件和历史文物资源,修缮了牛街礼拜寺,扩建了回民幼儿园、回民小学,改造了民族敬老院,设立回民殡葬处、社会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卫生站等服务场所,社区数字化管理日趋完善。牛街还是白猿通臂拳的诞生地,而今在小区里经常能看见白猿通臂拳第六代传人钟教练指导孩子们习武练拳的场景,因其具备“历史性”和“传承性”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目前有关部门已将白猿通臂拳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这也是让牛街人足以自豪的事儿。
2.某报报道了乡村放映员王其伟的事迹,他从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用一台放映机、一张大银幕为家乡61个村庄的农民送去欢声笑语。累计行程达25万公里,放映电影近万场。
王其伟高中毕业时面临两个择业选择:当中学老师或者乡村电影放映员。从小爱看电影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那时候,农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乡亲们看场电影就像过年一样,一个村庄放电 影,附近村庄的群众也都会早早赶过来占座位,银幕两面的空地上围的满满当当,还有人爬到了房顶和树上。然而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在农村越来越普及,农村电影放映的进了低谷,但为了心爱的电影,也为了那些喜欢看电影的乡亲们,王其伟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说起放电影,给老王的印象最深的还是帮助村民学习农业科技事。姜家村有100多亩果园,品种老化,坐果率低。村支书找到王其伟,请他去放点苹果管理的影片,接到委托后,老王精挑细选了《苹果树的修剪》、《果树嫁接》等十几部科教影片为果农们放映,结果果园当年便获得了大丰收。到了秋天,王其伟再到这个村放电影的时候,果农们一下子把他围了起来,纷纷拿来大个的苹果让他吃。他们说:“老王,尝尝这苹果甜不甜?这里面可有你的功劳啊!”看到乡亲们发自内心的笑容,王其伟有说不出的高兴。
和尚庄村有养猪的传统,但前几年村民不懂防疫,猪长到五六十斤常常病死,损失很大。王其伟就找来20多部生猪养殖方面的影片,连续给村民放了一星期,还自己掏钱买资料赠送,把兽医站的技术员请来讲课示范,帮助村民掌握养猪技术,现在这个不到200户的村庄已经发展养殖户120多个,每户年收入4万多元。因为这事,王其伟在这个村里的威信很高,每次去,村民都拉着老王去参观他们的养殖场,争着请他吃饭,乡亲们都说:“老王可不光是电影放映员,他都成我们的科技顾问了!”
3.菜市文化管理部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与会者交流农村和社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心得,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下是几位与会者的发言摘要:
A(大学生村官):要提高乡亲们的文化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村风民风,我觉得鼓励他们把花在打牌、闲聊上的时间用在读书上很重要,也很有效。我到村里后积极地提议和向上争取,创办了全县第一家“农家书屋”。我帮助购买图书,筹集资金,添置设施,动员群众参加读书活动,有空还给他们上课,有时还请农业大学老师、农科院技术员来开讲座。现在,农家书屋已成为我们村一大亮点,省市县领导多次来视察和调研。如今村民们有空就到书屋来看看书,读读报。打牌的少了,闲聊的少了,文化生活丰富多了。
B(大学生村官):我们村本来就有一个文化站,里面也有不少图书,但是利用率不高,钥匙别在村支书的腰里,哪个农民提出要看书什么的,村支书就去开门,要是没有人提,那个门就天天锁着。我去了以后,主动向村支书提出保管钥匙,将文化站重新布置了一下,办了墙报宣传栏,里面摆上茶水,添加了不少新书,制订了文化站管理制度,按时开放,按章管理。现在,我们那个文化站天天村民络绎不绝,有时候里面坐不下,有人捧着书坐到门外的空地上看。
C(社区工作者):社区街道文化站的建设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难题。我们那文化站备有不少图书,但没有什么人来读。我作过调查,我们街道很多人平时没事,要么凑桌人打麻将,打扑克,要么守在家里看电视,不愿与人交往。不过我发现早晚在小区里散步、锻炼 身体、跳舞的人倒不少。我就动了脑筋,在小区的路边,健身场地旁边,竖起很多宣传栏,里面内容定期更换,除了宣传国家大事,介绍社区里的好人好事,普及防火防盗卫生常识,还用来传播一些传统文化,比如《弟子规》、《论语》、《二十四孝》等,配上漫画和导读文字。人们在散步和锻炼的时候顺便就可以看到,慢慢引起他们读书的兴趣,现在到文化站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多。
4.小签原是某大学法律系学生,大二的时候就以高分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本来想出国,但是家里舍不得它这个宝贝女儿独自去外国打拼,去年硕士毕业应聘进入一家大型国企做行政助理。
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小签感慨万分:“家里为了培养我,当初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花了好多钱,上了我们那最有名的双语幼儿园。从那时候开始,父母就再三告诉我学好外语有多么重要。上了小学和中学,除了要完成紧张的功课,我还上过各种各样的英语辅导班,大多是父母替我报名的。高考的时候,我的英语成绩差3分满分,是我们市的英语单科状元。可惜我的语文成绩拖了后腿,要不然我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学,花那么大功夫学外语,现在工作了,英语没怎么用得上,倒是每天处理各种各样的文件,写稿子,对我的汉语写作能力要求很高。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给我们领导写一篇讲话稿,被领导狠狠骂了一顿,因为里面好几个错别字,还有用词不当的地方。我现在真的认识到,我是中国人,学好自己的母语是首先的,必须的。”
记者问她:“你现在是不是特别后悔当初花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还花了很多钱去学习英语?”
小签说:“后悔谈不上,英语学好了还是很有用的。有一次我们单位收到一份外文资料,第二天开会要用,碰巧我们单位专门负责英语翻译的同事生病住院了,领导很着急,我就主动接过来翻译了,领导很满意,还表扬了我。特别是最近我刚刚在网上看到一篇对国内某着名大学陆教授的访谈,对我触动很大。他说我们对于语言,要有一种尊重、敬畏、护卫、热爱。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先重视学好汉语。”
记者问她:“如果让你用一句话送给那些正在拼命学外文的学子们,你会怎么说?”
小签想了想,“还是陆教授说得好,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
5.据统计,目前全世界75%的电视频道是英语节目,85%的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是英语,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80%的电子邮件是用英语传递,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普通话”。对于英语语言的主导地位,美国某未来学家曾说过:“美国目前所具有的第一大优势是语言。英语是在数十个领域内通用的世界语言,全球各地数以亿计的人口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掌握英语,从而使得美国的思想、作风、发明和产品能够畅通无阻的走向世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信息强势者手中,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利益纷纷采取文化保护政 策,建立防范机制,维护本民族语言安全。以色列为了建国,决定恢复希伯来语作为日常通行语言,过去希伯来语只在宗教仪式中才使用,现在不仅已成为耶鲁撒冷大街小巷人们交流的工具,而且也逐渐成为美国纽约犹太人追寻文化根源的凭借。马兰西亚为了强调其民族的统一性,坚持以马来语作为国语;俄罗斯则把保护俄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
6.眼下,在某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外来语,尤其是普通话夹杂着英语单词,被认为是一种时尚的说话方式;一些国产商品的取名和在媒体宣传时任意洋化的现象十分严重,纯粹的国货也要起个不知所云的洋名;在学术论文中照搬命题,袭用概念,大量引用外文。对外文的盲目使用甚至到了迷信程度,而西方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流行,也导致不少充满淫秽、暴力色彩的词汇被制造出来,严重污染了汉语生态环境。
某学者尖锐批评道:某些部门在招生、聘用、晋级等方面,往往把是否掌握、能否运用英语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而能否说好汉语、写好汉语文章反而退到其次,甚至根本不作为衡量因素。他认为,强制性的普及英语教育让学生学习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超过任何一门课程,从幼儿园到大学,英语都是主课,大学语文在很多高校被边缘化,这是一种很令人担忧的倾向。
他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意简化汉字,任意生造字,滥用省略语等现象屡见不鲜。年轻人对汉古典文化资源的舍弃和漠视现象随处可见,不读古代经典,不懂文言,再加上大量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受到 年轻人的追捧,对汉语形成巨大冲击,消解着传统汉语的尊严和韵味,割裂着文化传承脉络,威胁到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但也有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
7.报载,法国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一批法国着名影星冲进巴黎圣日耳曼大街的几家电影院,抢出《侏罗纪公园》的拷贝在街头焚烧;电影工作者还在埃菲尔铁塔下示威抗议好莱坞的“入侵”。法国某官员因为在一次国际会议中用英语发言,遭到全法国人的诟病,要求其向全国人民道歉并辞职。许多人都还记得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普鲁士占领法国,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迫使法国国民放弃法语学德语。都德将一堂普通的法语课上升为向祖国的告别仪式,失去母语如同失去祖国。这个悲哀的情节已深刻的烙印在每一个看过这篇小说的读者心里,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
作为世界着名的文化大国,法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法国文化部主管文化产业发展,是法国政府中支出最多的部门之一,这在西方国家中是不多见的。
1993年,欧洲议会采纳了法国政府“文化例外”的主张。在法国人看来,文化产品有其特殊性,不能与其他商品等同起来,任其自由流通。因此,他们联合欧共体其他国家一道,拒绝华盛顿让欧洲取消美国影视产品“配额限制”的无理要求,在贸易谈判中采取了毫不妥协的立场。
1994年法国政府在座谈会两院通过法令,严格限制法语中使用 外来语尤其是英语,法国政府还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在法国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译成法文。
1996年起生效的一项法律还要求全法国1300多家电台在每天早6时30分至晚10分30分之间的音乐节目必须播送40%的法语歌曲,各电视台每年播放法语电影不得少于40%,违者处以罚款,并以之资助民族文化。
为了增强本土文化的竞争力,扶持本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法国提倡在自由竞争的同时,积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广泛收藏和展现世界各族优秀文化作品。面对近年来英语文化的逼人态势,法国颁布了支持电影业发展计划,在力求维持法语地位的同时,也向英语文化的优势项目如好莱坞电影发起了冲击。
从1992年起,法国外交站、文化站、法国艺术活动协会及在法国的外国文化中心集中介绍外国文化艺术的活动,展示文化的多样化,加强这些国家与法国的文化交流。除了驻各国使馆的文化处外,法国目前已在近百个国家建有一百多个文化中心,每年选择一两个国家作为重点,推介本国文化。
法国的企业和各类专业协会也是宣传法国文化,向世界推介法国文化的重要力量。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均可参与赞助,而作为补偿,企业可获得政府减免税收或者享有冠名权等各种不同的回报。
8.下面是H县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搜集的10则材料:
(1)美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曾经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2)美国《混合语》杂志揭秘: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发展中国家那些保护和振兴本民族文化的人。而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的《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则披露:为了渗透美国的霸权思想,中央情报局在文化领域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输出活动: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助学者互访等。
(3)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被他人利用,比如《孙子兵法》成为某国谍报人员的必读书,大量中国元素、中华民族文化符号进入国外影视作品,很多中国风景区成为外国拍摄影视作品的外景地等等。甚至国外还有盗用中国文化资源的现象,比如源于中国的端午节就被某国以“江陵端午祭”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已经被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立场多在于强调求同存异,鼓励和加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文明对话。第一个海外孔子学院诞生于2004年,中国目前已经开办孔子学院和语言文化学院,传播 汉语和中国文化,影响越来越大。
(5)国外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进行否定甚至掠夺。比如某国学者以他们发现据称刊印于公元706~751年的文献为世界最早的印刷品,强调他们国家才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甚至呼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邀请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参加,要求国际社会予以公认。其实,早在1906年于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卷子本雕版印刷品《妙法莲花经》已经证明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1974年在西安西郊出图的单页雕版印刷品《梵文陀罗尼咒》(公元650~670年)再次证明中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
(6)直到今天仍有西方人坚持认为,活字印刷(铅字印刷术)是德国人古登堡15世纪创造的,有人甚至怀疑毕昇的存在,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记载的只是一个传说。造纸术方面,除了一些在18~19世纪西方传教士认为纸是文艺复兴时期(14~15世纪)德国人或意大利人发明的,还有造纸术是“埃及发明的”,“印度发明的”等种种说法。
(7)有人戏言,美国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占美国GDP的25%左右。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面临巨大“文化逆差”的尴尬,文化商品进口数量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同类出口商品。中国网民数量为世界第一,然而中国的网络基础建设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率还无法和这个世界第一相称,中国网民不断抱怨网速慢、不稳定、服务差、价格贵。同时中文网页数量在世界互联网中仍只能 占据很少的比例,中国网民很大程度上是外界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互联网信息的主动提供者。
(8)新闻媒介反映出来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公民的行为,与国家形象关联最直接,新闻媒介的报道是否客观、公开、透明,体现了新闻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硬功能。相对而言,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国家形象,具有更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中国的功夫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以及京剧、民俗、民间文化等,都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手段。
(9)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一个文化事件,它的华丽、丰富、恢弘,特别是对中国“和”文化精神及中国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的解释,对于塑造一个文明灿烂、文化独特、改革开放、求新求变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仅震撼了世界,而且也使一些对中国国家形象比较负面的评价发生了改变。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闭幕词中指出,“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10)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中国作家莫言,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的体现。
三、作答要求
(一)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请你谈谈“给定资料1~3”对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哪些启示。(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7”,指出法国在保护本国文化方面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10分)要求: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300字。
(四)假如你是H县文化局的干部,要在有村官和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上做一次关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讲座,综合“给定资料8”中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应该重点讲哪几方面的内容?(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分条作答,观点明确,有针对性,不得摘抄原文。不超过300字。
(五)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35分)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字数800~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