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发展经验论纲

时间:2019-05-14 23:0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中国60年发展经验论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中国60年发展经验论纲》。

第一篇:新中国60年发展经验论纲

新中国60年发展经验论纲

摘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行改革开放、不断壮大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努力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构建和谐社会等是新中国60年发展的主要经验。

关键词:新中国60年;发展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A849.1;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004―04

在热烈庆祝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后,冷静下来,深刻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鼓舞斗志,向着目标,团结奋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壮大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有56个民族和13亿多人口,思想观念丰富多样,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革命难以成功,建设难以发展,改革难以推进。幸运的是,有了人类思想的最大科学成果――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航船就乘风破浪走向胜利。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时概括了10条经验,第一条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这就启发我们,理解新中国60年的宝贵经验,第一条经验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指引方向,才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和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邓小平同志强调,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发展壮大。他指出:“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对共和国的缔造者、领路人――中国共产党――更加崇敬,更加拥护。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蓬勃发展。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7593.1万名,有基层组织371.8万个,其中基层党委17.9万个,总支部22.9万个,支部331万个。相比之下,国外共产党党员总数约有1400多万,其中越南、朝鲜、古巴、老挝等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员人数约有730万,其他国家还有共产党员约700多万。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党,力量之强,影响之大,举世瞩目。

我们党已经成立&8周年,在全国执政60年,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战略部署。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建设的改进和创新,必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三、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根本观点的表达。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战胜艰难险阻的法宝,是经受各种考验的法宝。我们之所以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后面有着坚如钢铁的靠山――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因此,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中获得前进动力”…。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智慧源泉和胜利之本。

四、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壮大的政权保证

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同志有一个简明的概括:“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60年来,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与实践。一方面,对人民实行民主,通过人民政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等多种组织、载体和形式表达人民的意志,反映人民的意愿,实现人民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敌人实行专政。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我国人民对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进行斗争。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问题时,首先强调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度。”这一重要论述表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前提和政权保证,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繁荣昌盛的政治前提和政权保证。

五、实行改革开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

一个国家能不能繁荣昌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是否有活力,有发展的动力。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两对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斗争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表现为改革的作用。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以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

通过改革,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通过对外开放,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六、不断壮大综合国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壮大的显著标志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共和国6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几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是:原煤3243万吨,原油12万吨,钢15.8万吨,粮食11318万吨,棉花44.4万吨。机械工业几乎为零,飞机、汽车、拖拉机、大型机械均不能制造”。再看2008年我国几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原煤23.93亿吨,原油1.90亿吨,钢材58488.1万吨,粮食52850万吨,棉花750万吨。飞机、汽车、拖拉机、大型机械,我们都能制造。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比较这些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变化发展极大。更为惊人的是,我国航空航天技术达到了国际高水平;过去生活中没有的东西,现在已成为人们生活基本用品,如彩电、电脑、手机,汽车也进了家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的变化发展更快。从1978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均GDP快速增长,2003年一举突破1000美元大关,2006年越过2000美元关口,2008年则超过了3000美元。人均GDP从1000美元升至3000美元,我国只用了5年时间。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也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方向,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全党全国人民更加团结,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七、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坚强保证

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站在国家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扎实贯彻,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坚持科技强军,提高信息化水平,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成功开辟,裁减军队员额任务顺利完成,军队武器装备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建设广泛推进,促进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军人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人民解放军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八、努力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全方位外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外部条件保证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我们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同发达国家关系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不断深化,同发展中国家传统友谊更加巩固。60年来,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全面推进。我国的建交国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现在的171个,形成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可喜局面。我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任务。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上升,进一步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九、社会和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壮大的社会环境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逐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上面概述的新中国60年的宝贵经验,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础和宝贵财富。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第二篇:2013新两纲”工作总结

X X乡2013年新“两纲”工作总结

XX乡位于南路西边,距县城45公里,总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11499人。其中女性5096人,占总人口的45%;17岁以下人口2980人,占总人口25%。新“两纲”颁布实施以来,在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县妇儿工委的具体指导下,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狠抓了新“两纲”各项职责目标的贯彻落实。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妇女参与决策与管理的影响不断扩大

乡党委非常重视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工作,对妇女干部的数量、主要部门的配备比例、培养目标都提出明确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女干部自身素质,加大对女干部的使用力度。截止目前,全乡女干部的配备情况是:乡党委委员、副乡乡长 名;中层干部 名,女村官 名;全乡8个行政村村、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农村两委干部44名,其中女干部10名,农村女干部中,女村委会主任2名。乡人民代表48人,其中女代表14人。妇女参政议政的层次和比例均得到了提高。

(二)妇女就业与劳动保护措施逐步完善

乡政府十分重视对妇女劳动权益的保护,积极为下岗失业女工广辟就业渠道。截止目前,全乡从业人员6040人,其中女性为2548人,占总数的42%;妇女就业领域广泛增加,妇女的各项劳动保护措施均得到较好的落实。

(三)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全乡妇女儿童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妇幼保健网络和保健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乡孕妇产前医学检查率81%,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0例,卡介苗接种率100%,脊灰疫苗接种率100%,白百破三联制剂接种率100%,麻疹疫苗接种率100%,乙肝疫苗接种率100%,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100%。今年参加婚检人数较昨年有很大提升,参加孕检的夫妇有50多对,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妇女儿童的健康。

(四)妇女儿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数量迅速提高。有1100多名农村妇女接受了实用技术培训。义务教育性别差距基本消除。全乡3-6岁儿童入园率95%,其中女童9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其中女童100%。初中入学率99%,其中女生97%;高中学生入学率80%,其中女生80%。全乡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教育设备、设施配备合格率均达到规定的目标。家教知识普及率达88%以上。

(五)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随着全乡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乡在8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有1个村达到“县级文明村”标准,共评选“八好星级文明户”39户。全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34%,沼气池普及656户。农村安全饮用水人口覆盖率55%。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电视入户率85%。

(六)妇女儿童法律保护网络全面加强

积极开展妇女儿童普法教育工作,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上法制课场,受教育妇女1200人,维护妇女权益法律法规知识普及率65%以上。建立健全妇女儿童维权网络,受援助的妇女儿童3人。创建了法律援助联络站,联络站设在乡司法所,积极搞好了法律服务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规范运作。一是成立领导机构。成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由分管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妇联主席为副主任,具体负责新“两纲”的贯彻落实,在全乡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统筹、部门负责、妇联牵头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坚持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根据新“两纲”的规划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与自身工作做好结合。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配合,共同发展儿童事业的工作体系。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围绕新“两纲”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和在新“两纲”实施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等方面内容,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活动。为全面实施新“两纲”奠定了政策思想基础,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在新“两纲”贯彻实施过程中,我乡针对在妇女参政、就业、教育、妇幼保健、妇女儿童合法维护权益等重点难点问题上,强化措施,重点突破。一是高度重视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广泛开展创新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定和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帮助下岗女工开拓再就业渠道。二是围绕提高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狠抓农村妇女技术员培训和城乡妇女岗位技能培训,努力为妇女学科学、学技术创造条件。四是大力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全乡形成以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站、卫生院为中心的预防保健网络,配齐配强,妇幼保健人员,是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住院分娩率、接生率等目标均达到或超过纲要目标。五是注重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压力打击惩处拐卖妇女摧残妇女身心健康等犯罪行为。妇联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维权。

(四)完善体系,强化管理

在充分发挥妇儿工委牵头、协调、组织作用的基础上,党委、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重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实施的积极性,加强了智能部门与群众团体等单位协调联动,确保全乡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配合、共同促进妇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据实分析报告,增强实施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

(五)开展活动,丰富妇女儿童生活

我乡结合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大型节假日,与学校一起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娱活动,丰富了妇女儿童的生活。我乡还结合新农村建设,文化书屋建设,全民健身活动,组织我们的妇女同志参加跳舞等活动。现居委会已经在全民健身中心开办了舞蹈班,并且参加县级比赛,我乡将继续在各村开办舞蹈班。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措施

XX乡贯彻落实新“两纲”以来,全乡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面临新任务、新形势,我乡的妇女儿童工作发展依然存在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工作开展不平衡。村之间、各部门之间,由于领导重视程度、工作基础、工作力度的不同,各项具体目标进展不同。各级各单位应进一步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各项目标的落实。

(二)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工作力度还不够。妇女参政指标中,村妇代会主任进村支两委的比例与目标要求差距很大。应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拓宽女干部选拔任用的渠道,加强对女干部的教育培训,积极培养女后备干部,不断提高我乡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和文化娱乐场所基础设施简陋,经费投入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四)“男女平等”等基本国策的贯彻和实施还没有“真正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男女平等的意识还没有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应进一步加大对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要向广大妇女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增强她们参与社会事务与管理和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日

第三篇:人生发展论纲

人生发展论纲

多察 多思 多问 多学 多练

能创想 能实现 能乐享 ;不自欺 不自弃 不迁怒

有大才 会小技

人可以通过把自然世界转化为一个人为世界,从而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得到满足。人的这种创造力量,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的潜能的发展。

人生发展研究所追求的是:努力使人在一生中的各个发展阶段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使人生发展达到最优化水平。在哲学层面上的人生发展研究,最为关注的是人生的自我发展、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以及人生发展的现实条件。

一个缺乏生命活力的人,不可能指望他有什么创造,全面发展是多方面的发展,是要使人多才多艺,在热情、性格方面也是巨人。

人生全面发展的内容包括身体与心理发展、情感与道德发展、认知与智力发展。

人生发展的现实条件主要有: 营养、环境与交往,科学、教育与职业,经济、政治与文化。1.营养、环境与交往

人生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吃饭。食物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全面,取食方式由生到熟、由无时无量到定时定量,都体现了人的智慧发展。一个人一生的营养好坏,直接影响其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而且与情绪也有关系。多吃鱼虾使人聪明,多吃蔬菜使人长寿,多喝牛奶使人长高,全面补充维生素使人抵抗力增强。好的营养是平衡、全面的营养。食物营养的合理摄取,是人生发展的首要条件。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生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是劳动生产的需要,也是感情生活的需要,更是能力发展的需要。人的系统是开放的,自我封闭必将自取灭亡。

2.科学、教育与职业

人类创造了科学,科学又促进了人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生的发展程度。

人类文明的延续,要靠教育,“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那部分的过程”。⑨教育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劳动创造了人,职业发展了人。职业既是谋生的手段,又是人生发展的途径。不同的职业对人生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人的能力不够全面,因此现在职业的选择尚不能随心所欲,受到的限制还很多。市场经济有利于职业流动性的增强、职业与人的合理匹配,这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能促进人生的发展。

3.经济、政治与文化

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生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现实基础,它造成了人的新的本质力量、新的需要、新的观念。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使人生摆脱了对狭隘的民族、地域的人际关系的依附,使人的社会性、普遍性、自主性进一步提高。

社会政治制度是人们生活的框架和秩序,构成人的现实世界,是导引社会发展的“软件”,是人生发展的平台。我们要消除束缚人生全面发展的制度弊端,发展民主政治,建立一种公平、规范、法治的社会生活秩序。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创造人。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文化之中,而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生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如先进的文化能够引导人健康向上,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因此先进文化的传播,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现实条件。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 卷,第85~86 页

情感对于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激化、动力功能。狄德罗说过:“情感淡泊使人平庸”“ 只有情感,而且只有伟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情感可生发为激情,使主体产生改造客体的欲望和能量。二是认识、预测功能。亚里士多德说过,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能力,它以特殊的情绪形式预见未来。情绪构成主客体分化的必要条件,也构成认识发生最直接的材料。

三是评价、选择功能。情感在评价过程中起着内部监控作用,同时直接控制着主体行为的选择。

四是享用、保健功能。快乐情绪可增强人的自信和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身体健康,享受到做人的乐趣。

五是艺术、审美功能。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审视自己、塑造自己、美化世界,使人的世界艺术化。艺术是交流人的感情的工具,是个体与类的沟通,是自己的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和人生理想的表述。人的审美情感发展了,使我们这个人的世界充满了缤纷的色彩,使生活更富情趣,这就是达到了艺术人生的境地。

审美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写道:“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惯。”[1]他认为通过美的熏陶,可以使青年形成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他们的“性格变成高尚优美”。(柏拉图.理想国[A].文艺对话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 44.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首先,审美能够解放人的本能欲望并使之提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会产生各种欲望、情感和需要,这些欲望、情感和需要受到抑制,得不到满足,会使人感到痛苦和压抑,如果长期郁悒得不到及时的宣泄,还会损害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因此,寻求满足,宣泄痛苦是人作为生物自卫的一种本能。但是这种本能欲望和需要的满足,却是以牺牲心灵的自由为代价,它常常伴随着现世主义和享乐主义,它用基于个体意义的快乐原则取代了具有社会意义的理想原则,它把世界看成一个纯粹的物的世界,人完全成为物的奴隶。而在审美活动中,情欲脱去了粗俗的外衣,超越了现实的利害关系,以审美意向的形式出现,以虚拟的形式打动人的心弦,从而使人的情感摆脱了本能欲望的压抑,得以正当的疏导、宣泄,无害地释放。同时,审美教育可以使人类的情感得到升华。审美活动使人的情感形式从生理的情感转化为审美的情感,使那些小我的、带有生物性的情感提升为渗透着理性和社会性的高尚的情感。

其次,审美能超越利害关系,提升人们的生存境界和人生态度。功利和超越历来是构成人的生存方式的重要元素,它表现为是以某种物欲尺度为核心、以现实功利生活为目的的生存态度,还是以精神尺度为核心、以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为目的的生存境界的追求。功利生活是一种基于生物需求基础上的生活方式,它具有不可取消的合理性,功利生活的追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功利生活的追求也是历史进步的动力,黑格尔所谓的“恶”的历史作用就是这个意思。但功利生活追求的毕竟是一种世俗的幸福,并非人的终极幸福感,更无法使人进入高尚、纯净的精神领域。审美之所以能够提升人们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态度,就在于它使人的活动超越利害关系。康德在“美的分析”中通过对审美判断质和量两方面的考察,提出对美的鉴赏是不以利害关系和不需要凭借概念而普遍使人愉快的判断。这样,他就把超越欲望和理性强制的“自由愉快”当作审美判断与科学和伦理判断的区别。当然,康德并不否认审美判断的“目的性”,但康德强调这种目的性只能从“在那构成我们生存的终极目的、道德使命”中去寻找。[6]席勒也提出审美乃是人对世界的观赏,观赏意味着不带功利目的,无所为而为之的直观对象。在这种审美的观赏中,人不再以功利的态度对待对象,人性不再是片面的、单调的、分裂的人性,人才真正拥有了一个属人的世界。正如王国维所说:“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美可以使人忘记利害,进入高尚、纯洁的精神领域。蔡元培在《美育与人生》一文中提出:“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之见,又有超脱性以透出利害的关系;所以当着生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7]蔡元培身体力行,把美育作为现代性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以美育代宗教,让美成为中国现代性的人生境界。(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49-150.[7] 文艺美学丛书编委会.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221.再次,审美活动中的同情和共鸣,能够缓解和消除现代文明中的紧张和冲突,从而改善人的生存状态。随着后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冲突、宗教冲突愈演愈烈。知识霸权、技术统治不仅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强大压力,而且在种族之间形成了新的不平等,严重危害到整个人类的普遍生存状态。当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但从审美方面来看,审美活动中的同情和共鸣蕴含着沟通、理解和对话,在消解种族间的紧张和对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审美活动能够突破语言和功利的限制,可以使人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平和使个体意识到人类在情感上的相通,可以消除自我和他人的界限,理解他人的体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审美化、诗化的人生态度和境界中,精神的品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升华,生命的价值得到完整的体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借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来表达这种生存境界。所谓“诗意地栖居”就是审美的生存。学会了美的活法,进入了美的境界的人,就会超越物利的困扰和人生际遇的羁绊,即使处于困境,也悠然自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物喜,不以己悲,犹如老庄哲学所追求的恬淡寡欲,返朴归真。正是在这种心境下,才能具备美的心境,美的人格,才能活得洒脱,进而使人发现宇宙人生诸多新鲜有趣的东西而使生命充满活力,使人从“自然的限制”超脱出来而摆脱低级趣味,达到较高的人生境界。

自我决定论

自我决定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在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

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

如果人们感到自己是优秀的、有归属感和自主感,就产生自主性如调节。人们只有处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遵循自己的意愿、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上都不受外界束缚的环境时,才能对外在规则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个具有高水平自主定向的人倾向于表现出自我创新、寻求有趣的和有挑战性的活动,勇于承担责任。控制定向是指一个人倾向于受报酬、限期、结构(structures)、自我卷入(ego-involve2ments)和别人指令的控制。一个具有高控制定向的人对报酬或别人的控制易形成依赖性。他们更容易与别人的要求而不是自身的要求取得一致。具有高控制定向的人容易把财富、荣誉和其他一些外界的因素放在极端重要的地位。非个人定向是指一个人相信对满意结果的获得是个人无法控制的,这些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幸运或运气的产物。他们是漫无目的的,价值观和智慧合在一起决定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周泓等:斯腾伯格的智慧平衡理论述评

智慧的心理加工基础

就加工的执行次序而言具有循环性和可变性。这些加工是斯腾伯格已讲到过的思维元成分,它们包括: A)认识到存在着的问题;B)定义问题的性质;C)表征关于问题的信息;D)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E)合理分配解决问题的资源;F)监控问题解决;G)评估与问题有关的反馈。

青年发展

新白领的“新”是相对于他们的前辈———姑且称之为传统白领的。改革开放后最早获得高收入的外企雇员,是中国最早的白领阶层,眼下的“传统白领”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他们的延续。当外企雇员以其新鲜和独特的身份拥有清新的工作环境和相对较高的收入时,在人们眼中,他们的特征往往外化为:整洁的衣着,自信的笑容,快节奏的步伐以及相伴于他们的身上的信用卡、VIP卡、手机包等等,此外还表现为另外一些消费品:比如价钱不菲的高档时装、时装杂志,手提式电脑、商务通乃至私人轿车之类,这些东西代表了一种高级、时尚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品质。人们关注传统白领的眼光,侧重于表象的物质层次,侧重于中国人最初受西方影响的“西化”的生活方式。

而眼下人们关注新白领的视角则已经逐渐“由外而内”,物质层面的东西淡化,更多朝向他们特立独行的品格和异于往常的价值取向,朝向他们的有些尖锐的行事方式。他们选择职业像结交朋友一样凭个人喜好,并且在心底里为这种独特而自豪,藐视权威和领袖;传统和稳定是可笑的“老土”观念;形式化的东西似乎总与他们作对,他们崇尙自由、快乐、平等,有选择地接受西方文化;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做事目的直接;追逐时尚,但不照单全收。他们看起来比传统白领更自我,更享乐,更现实。打个比方,传统白领像个衣冠笔挺的绅士,他们给自己的定位可能是“高雅”、“高尚”之类的。而新白领则有

点像不羁的艺术青年,气质前卫,挺生动。

新白领所从事的职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科技含量、较复杂的职业技能、较高的收入等特点。具体来讲,新白领主要集中在以下职业范围;

1知识创新、科学技术业。包括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管理、制度、组织的创新活动等。

2人力资本形成业。包括教育、培训等。

3知识制造、传媒业。包括图书出版、报纸期刊、广告、文学、艺术、曲艺、影视、戏剧、音乐、广播电视、通讯、信息机械、打字机、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自动控制系统、信号装置等。

4专业服务、咨询业。包括金融、法律、工程、建筑、物业、医疗保健、会计、审计及档案储存、贸易谈判、专门策划建议等。

5体育、娱乐、旅游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有条件参与体育、娱乐和旅游活动。

由此可见,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科技、知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的社会,是一个商品价值创造由体力劳动为主向以脑力劳动为主转变的社会,人才和智力劳动的价值将会凸显,因此,这是一个年轻的时代。在知识呈几何级增长及迅速老化的时代,经验已经不再居功至伟,善于学习与创新,敏于接受新知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为需要的素质。

第四篇:新闻采访学复习题纲(新)

新闻采访学复习提纲

(2011/01/02修改)△关于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对象,要明确三点:

一新闻采访学是以新闻采访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二新闻采访学是以记者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三新闻采访学是研究记者采访规律的科学。

△关于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二者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不同阶段。

△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于1923年,又名《新闻材料采集法式》,是我国国人著的第一本新闻采访学专著。

△为什么学习新闻采访学?把学到的关于新闻采访的系统知识用以指导我们的新闻采访实践,搞好新闻报道,做好记者工作。

△中国现代报纸的祖宗,是古代的邸报。

△最早记载邸报的是唐代孙可之《读开元杂报》。此文表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即有类似邸报的政府官报出现。这份“进奏院状”便成为现存最古老的一份报纸了。那些办邸报的人——在中央政府供职的官员和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的邸吏,就是后来记者的前身。记者的起源,当不会晚于唐代中叶,即公元8世纪。

△1815年8月5日创刊于马来亚马六甲的《察世俗每月传统记传》,是近代第一家中文报刊,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的开始。

△“记者”这种称谓,是从国外引进的。最早见于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第七、八期刊出的《时事十大新闻汇记》一文。民国初年,“记者”这一称谓已普遍被新闻界人士接受。

△马可波罗的故乡——意大利威尼斯,是资产阶级报纸的发源地,也是资产阶级职业记者的诞生地。正是在15世纪的威尼斯,开始出现带资本主义性质的手抄小报。

△今天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日报,相当一部分是19世纪创刊的,如美国号称“三大报”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

“无冕之王”出于19世纪英国

《泰晤士报》三大主笔时期。当时,被称为“大力神”的《泰晤士报》成为英国舆论领袖。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称他们为“无冕之王”。

△100多年中,许多杰出的无产

阶级记者。首推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是无产阶级第一批记者的杰出代表。

△1922年9月13日创刊的党中

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响导》,主编是蔡和森同志。

△1925年6月,党创办的第一个

日报——《热血日报》问世,瞿秋白同志任主编。

△1949年10月1日,新华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讯社。1952年10月,还成立了为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服务的新闻机构——中国新闻社。

△为适应社会对新闻媒体越来越

多的要求,记者内部又出现了分工,有专业记者、机动记者、特派记者、特约记者、地方记者、驻外记者等类型。

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

领域的记者。

△记者共同的职责,一是采写新

闻报道,二是反映情况,三是做群众工

作。

△从新闻工作的特性和要求出

发,记者最基本的修养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政治修养、理论修养、知识修养、专业修养、道德修养。

△新闻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这种性质,决定了记者应有较高的政治修养。

记者应该着重从哪些方面来提高

政治素质,加强政治修养呢?

一政治立场。

二、政治方向。

三、政治观点。

四、政治纪律。

五、政治鉴别力。

六、政治敏感性。

七、政治远见。

△毛主席说:“搞新闻工作,要政

治家办报。”

△记者的理论修养,是指记者要

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即马克思主义水平。

△记者知识修养的标志,主要看

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所谓合理,既要博,又要专。博,是新闻工作的需要。记者工作接触面广,各行各业,无所不包;记者采访的对象,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无所不有;记者采访的足迹,通者大邑,穷乡僻壤,无所不到:记者碰到的问题,层出不穷,欲要知晓,无所不问。诸如此类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记者的知识要博,记者应该是“通才”。

△受众意识的核心问题,是为受

众服务

△从记者工作的需要出发,我们

把记者要博的知识结构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层次:文学知识。历史地理

知识。经济学知识。法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

第三层次:自然科学知识。第四层次:新闻业务知识。第五层次:外语知识。△记者专业修养包括的内容主要

是:一要学好新闻学;二要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一专多能,是业务上的多面手。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

△新闻行业的道德,是一定的道

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通过新闻职业特点的体现。

西方新闻界体现“自主制约”的新闻道德准则,最早是由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长威廉博士于1908年提出的《记者信条》。

△1991年1月中华新闻工作者协

会第四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性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

《准则》,六条:

一、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二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五、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这六条,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准则,全体新闻工作者都必须遵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准则》的第一条,也是《准则》最根本的一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记者怎样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

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落在实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第三,在采访和日常生活中,心中要装着群众。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中生有,损害了他人的名誉,犯了诽谤罪。这样的记者要负有法律责任。

记者揭人隐私,既是不道德的,又触犯法律,为法律所不容。

抄袭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也是一个既不道德又触及法律的问题。

△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在“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方面,首先要坚决反对有偿新闻。

△关于国家秘密包括的事项,该法第八条列了七个方面:

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以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其他经国家保秘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为什么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记者职业道德的核心?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怎样落在实处?

△记者的采访工作,必须从调查研究开始,又结束于调查研究,采

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

记者是为传播新闻信息,搞好新闻宣传报道去进行调查研究的。

△由于新闻宣传的特殊要求,必然赋予记者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具有种种特点。这些特点表现为:

1.新闻性。2.政策性。3.全局性。4.广泛性。5.时效性。6.连续性。7.公开性。

△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作用,用一句话来表述,即:采访决定写作。

△处理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既要深入采访,又要精心写作,二者都不能偏废。

△人们常说“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1)采访是新闻作品产生的依据。(2)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3)采访是防止报道失实的每一道防线。

△在采访任务中,包含着五个要素。这就是:

(1)拿到事实。(2)拿到真实的事实。(3)拿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4)拿到典型的事实。(5)迅速地获取事实。△采访的八个步骤是:(1)获得新闻线索。(2)确定报道选题。(3)采访的策划与准备。(4)联系访问事宜。(5)建立融洽的访问气氛。(6)提问。(7)现场观察。(8)结束采访。

△记者调查研究与其他职业的调查研究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怎样正确处理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重写轻采”会产生什么后果?

△现代新闻采访报道的基本意识,即:信息意识,受众意识,监督意识,未来意识,竞争意识。

△新闻和信息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也不是传播所有的信息,它只传播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传播信息是新闻的基本功能 △又多又快又准又好地传播信息应成为新闻工作的追求。记者在开

发和传播新闻信息中的具体运作,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广辟新闻信息源。2.增大新闻信息量。3.传播正确的信息。4.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5.让信息增殖。6.快速传递信息。7.重视信息反馈。8.加强对信息的综合利用。

△受众意识的核心问题,是为受

众服务。

为受众服务得更好的几个基本

点:

1.报道要看读者对象。2.报道要满足读者正当需要。3.报道要对读者负责。4.报道要引导读者。5.报道要重视读者参与。△新闻舆论监督是由新闻媒体的职能决定的,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使命。

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批评

性报道,其突出特点是公开性、揭露性、扩散性。

批评性报道,要讲究效果。除了

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增强大局意识外,还要十分讲究批评艺术。

△记者竞争的方方面面和很多,可以在独家新闻上竞争,可以在新闻时效上竞争,可以在不同的新闻视角上竞争,可以在新闻创新上竞争,等等。

△依靠地方各级党委或政府,也即依靠领导,是新闻采访工作的组织原则。

△要遵循一条正确的采访路线: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记者在采访工作中,怎样才算是

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

一、要下决心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

二、要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要不要坚持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是衡量记者是不是真正贯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的一个重要标志。

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从根本上说,就是记者直接接触新闻源。这是记者认识采访对象,掌握第一手材料的需要。

△记者采访中最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是座谈会。

△为什么说贯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是记者采访工作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为什么要强调记者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

△新闻事件一发生,记者迅速赶到现场,尽快播发消息。这体现了新闻采访的突击性。

△一般情况下,记者进行访问的过程中,获得新闻事实材料的重要阶段是沟通阶段。

△采访作风,是记者的工作作风,也是记者的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在采访问题上的综合体现。

记者应该具备哪些采访作风呢?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的作风、战斗敏捷的作风、不畏艰险的作风,是记者最需具备的几种采访作风。

△怎么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首先,记者走到哪里,应该主动去接近哪里的群众,和他们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运、不自恃特殊。其次,记者联系群众,要讲究方法,有一套接触群众的本领。第三,联系群众,还要广交朋友。

△发稿快的有效办法:1.在采访过程中打腹稿。2.多写短新闻。3.分段发稿。4.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设备。

△新闻采访的方式很多,最基本的几种是;直面采访、视觉采访、书面采访、体验采访、电话采访、因特网上采访。其中又以直面采访和视觉采访为最基本的基本。

直面采访,是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或称面对面采访。

要搞好直面采访,要把握和实行三个原则:

一、平等。

二、因人而异。

三、主动权。

△所谓主动权,主要是指要紧紧把握采访意图,主动提问,因势利导,步步深入;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能沉着

应战,机智处理;恰当地掌握时间,等等。

△什么叫视觉采访?简言之,就是用眼睛采访。

认识和发挥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 1.接收信息。2.发现线索。3.识别美丑。4.辨别真伪。5.洞察本质。6.捕捉情景。

△书面采访,是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

△怎样在因特网上采访:1.了解最新信息。2.拓展消息来源。3.运用网络进行调查。4.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采访。5.收集背景资料。

△交叉采访:记者到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采访,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往往可以发现好几个新闻线索。在采访第一条新闻的同时,就顺便为第二条、第三条新闻搜集材料。待到第一条新闻采访结束,第二条、第三条新闻的材料已搜集了一部分或大部分。叫作交叉采访。

△抽样调查方法在新闻领域的运用,主要目的着眼于调查对象的数量,向受众提供科学的数据。

△新闻姓“新”。采访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呢?应该放在抓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新动向、新事物、新成就、新经验、新人物、新问题上。这是采访的重点,也是报道的重点。

△在选题时怎样做到把研究受众的需要和党的需要统一起来?怎样做到“两头”满意?

△什么叫新闻线索?新闻线索是提示新闻的信号。

△什么叫新闻敏感?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简言之,新闻敏感是记者识别新闻的敏说能力。

△思维活动有多种类型,其中对记者发现新闻最有用的是:

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几种。

逆向思维,另外,比较思维(纵向

思维与横向思维)、超前思维,对记者发现新闻线索也很有帮助。

△发现新闻线索有哪些渠道? △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在“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方面,首先要坚决反对有偿新闻。

△新闻策划是不是制造新闻。△作为实施者与参与者的作用:记者在新闻报道策划中,既是实施者,又是参与者,这种双重身份,要求他在两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努力去完成总编辑和部主任在关新闻报道的策划;另一方面,开动脑筋,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抓住有意义的主题,精心策划,同时又关心全局,对整个媒体的新闻报道策划提出积极建议。记者无论是作为策划的实施者,还是作为策划的参与者,都是可以发挥大作用的。

△新闻报道策划要把握的环节:1.要有一个好的创意。2.要有一个实现策划的好环境。3.要会公关。

△采访准备工作有临时性的和经常性的两种。

△搞好访问,首先要分清访问类型与选准访问对象。

△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随机应变。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种:1.正问。2.侧问。3.反问。4.设问。5.追问。6.故问。7.借问。8.激问。

△对观察的基本要求,有六点:要锐敏,要独特,要准确,要抓要害,要抓特点,要深刻。

△追踪采访的种类:

一、人物追踪采访。

二、事件追踪采访。

三、其他追踪采访。

事件,分两类:突发性事件和非突发性事件。

非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人们预知的,安排好的,在正常情况下发生的事件。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突发事件的种类:1.突发的自然灾害事件。2.突发的政治军事事件。3.突发的恶性交通事故。4.其他,如火灾、劫机、爆炸等。突发事件的特点:1.突发性。2.异常性。3.破坏性。4.紧迫性。

△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报道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一般而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记者重视:

1.关于急报、缓报、不公开报的问题。

2.关于如实报道的问题。3.关于从积极着眼报道的问题。4.关于连续报道的问题。5.关于“后来居上”的问题。△显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一定的采访任务而亮明自己的身份和意图的一种采访方式。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

从实践看,隐性采访大约有三种类型:1.侦察型;2.体验型;3.验证型。

隐性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隐性采访应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暗访与明察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勇于冒险与善于保护自己的关系。

隐性采访确有显性采访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也不能滥用。它要受两个制约,一是法律制约,二是道德制约。

批评、表扬性的稿件一般适合用隐性采访。

△记者亲自动手积累资料,首要目的是为采访报道服务。

第五篇:共青团及其青年事务发展论纲

共青团及其青年事务发展论纲

在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的架构中,共青团担负着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主要执行者,双重的职责决定了其在青年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的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正在进行根本性的转移,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青年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变化趋势,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共青团组织也必须与时俱进,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的方向,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继续谱写青年事业的新篇章。

一、核心价值理念和新的发展观

1、团结和带领青年与时俱进跟党走,体现了共青团组织的本质规定性和时代精神,是新时期青年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共青团八十多年的成长历程表明,只有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紧紧围绕各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始终坚持对党负责和对青年负责的一致性,团的事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而要做到永远坚定地跟党走,团组织必须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地研 究新的情况,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永保组织的生机与活力。着眼于继往开来的长远战略,共青团工作新的发展观应该概括为:让党放心,保持先进性,推进共青团队伍建设的革命化;让青年满意,突出服务性,推进共青团组织管理的人本化;让团旗高扬,扩大公共性,推进共青团工作模式的社会化;让组织发展,增强开拓性,推进共青团变革转型的现代化。

2、让党放心,保持先进性,推进共青团队伍建设的革命化。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肩负着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时代重任。保持组织的先进性,是团的性质、宗旨、任务的本质要求,也是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竞争力。而先进性的保持来源于团队的革命化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上要坚定,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统揽新时期青年工作的全局;团结青年,努力培养一代“四有”新人,发挥在青年组织团体中的核心作用;团要管团,从严治团,用党的建设带动团的建设,团干部和团员要当好青年的表率;顺应时代潮流,在继承中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团的自身改革。

3、让青年满意,突出服务性,推进共青团组织管理的人本化。社会转型打破了原有的两极社会结构,中间层次的 群体大量涌现,组织成为一个以满足内部成员需要和谋求自我发展的自主单位。随着青年群体的分化与流动加快,青年对组织团体的选择出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新趋势。青年能不能跟团走,关键在于能不能确立以人为本的团队理念,提高团组织的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其主要内容包括:把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青年的成长需求,为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铺路搭桥;要敢于代表青年的权益,经常反映青年的呼声,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使每个人的潜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把是否服务到位作为团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软环境和硬环境,让团组织真正成为青年所喜爱的家;团干部要克服行政化和短期行为的弊端,转变思想工作作风,做青年的知心朋友。

4、让团旗高扬,扩大公共性,推进共青团工作模式的社会化。进入新世纪共青团组织,要完成两大跨越:一是由计划经济体制的工作模式向市场经济的工作模式转型。二是由单一的青年政治型组织向复合式青年社会组织转型。从封闭走向开放,通过与外界的交换和汇流,不失时机地向我国尚未发育成熟的第三部门拓展,成为公共性社会空间的新生力量,是团组织适应未来小康社会架构的必然选择。而出路在于社会化的工作走向,其主要内容包括:确立“小团委、大服务”的指导思想,放开搞活,甘当配角,不断扩大青年 工作的社会活动领域;要强化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的职能,代替政府管理青年事务,通过有效渠道参政议政;建立以市场为坐标的运行机制,依托各类中介组织机构,按照相关规则吸纳和开发青年工作资源;与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培育“青字号”的品牌项目;从单一的政治组织逐渐向生产经营、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进军,不断扩展团组织的复合功能。

5、让事业发展,增强开拓性,推进共青团变革转型的现代化。开拓进取是发展的先导,关系到共青团的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共青团组织要以推动事业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不断增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通过思维创新和工作创新,准确把握组织的社会职能定位,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完成自身的现代化。其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是人的理念现代化,加强团队成员角色意识的自我更新,主动适应外界的变化,成为学习型组织;按照现代社会的价值规则,坚持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以德治团和以法治团,成为民主型的组织;破除传统“金字塔”式的行政化管理手段,建立平等、快捷、互利、灵活、流畅、弹性、变通的新路径,成为网络型组织;推动团办实业向集团化发展,整合系统内资源,把事业做大做强,成为实力型组织。

二、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

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情、国情、党情、团情、青情,都要求共青团组织必须紧紧抓住有所作为的战略机遇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贯彻落实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为契机,把创新务实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大胆探索新模式,积极拓展新领域,不断创造新业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中,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共青团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开放、动态、系统和持续的过程,要在团中央的统一规划布置下,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

7、思想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是团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勃勃生机的决定性因素。要从现实的工作需要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的错误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观察事物,用当代最新的科学知识丰富智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昂扬奋进的状态。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速度,思想解放的范围决定着发展的空间。其主要内容包括:克服对市 场经济新体制的种种模糊认识,真正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面工作;克服自我封闭和无所作为的消极情绪,树立迎接挑战的危机意识和必胜信念;克服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自我满足,积极探索适应小康社会和市场规则的新规律;克服行政化“大一统”的工作模式,构建团的工作全面活跃的新机制;克服“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在参与社会竞争中增强自我生存能力,等等。

8、理论创新。在团建八十多年的历史上,围绕如何处理好党与团的关系和团与青年的关系的基本问题逐渐形成了团的组织理论、团的工作理论、团的建设和改革理论、党团关系理论、团与其他青少年组织关系理论,以及由此抽象概括出的若干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团学理论框架体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团的理论建设也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伟大的实践。按照入世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回答和解释“新世纪要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和怎样建设共青团”的重大课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团的新的发展目标和模式;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理论框架,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思维的新境界;突破影响发展的陈旧教条,为团的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架构支撑;学习执政党建设的新经验,探讨团的建设新规律;研究国内外其它青年群众组织团体的发展状况,及其理论借鉴,等等。

9、机制创新。传统的行政化工作机制,对进入新世纪的共青团工作产生阻碍作用。要从自我封闭,独家经营的小圈子走出来,通过法制化的规范,市场化的运作,社会化的举措,产业化的发展,逐渐形成符合时代前进方向的社会化工作新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自觉地把团的工作纳入整个社会发展轨道和渗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社会化保障机制;探索市场经济与青年工作相结合的新路子,扶植品牌项目,发展中介机构,依托青年社团,建立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研究互联网和现代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切实加强对社会网络和媒体的监管力度,建立安全可靠的社会化教育机制;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了解青年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反映青年的呼声,建立经常有效的社会化维权机制;寻求青年工作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吸纳各类资源,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化运行机制,等等。

10、结构创新。整齐划一,层次分明,管理僵化,运转缓慢,统辖力集中,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团组织突出的结构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结构性的矛盾日见突出,需要根据正在变化的新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其主要内容包括:布局结构要趋于协调合理,形成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各类社会性、行业性、区域性、异向性、多样性的青年组织和团体为外围的新格局;组织结构要灵活弹性,根据实际需要设 置机关各部门的构成及其基层组织不同类别的存在形式;载体结构要同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相适应,不断扩大青年工作体系的覆盖面;模式结构要向尚未发育成熟的社会第三部门转移,开辟新的空间领域,发挥非营利组织的独特功能;内容结构要突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开展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等等。

三、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

11、充分发挥好受政府委托管理青年事务的职责。共青团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社会支柱,在我国政府部门中没有专设处理青年事务机构的情况下,承担着政府委托管理青年事务的责任。青年事务是指关于青年教育、就业、劳动、社交等成长成才、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及青年群体生存与发展状况,政府和社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在行使青年教育、监督、管理、保护、发展等职能过程中所涉及的综合性服务事项。青年事务具有主体性、时代性、国际性、多样性、复杂性、特殊性等特点,需要政府的行政力量介入,通过控制、规范、强化、适应,将其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目标体系,调动积极因素,减少负面影响,促进新一代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共青团组织在新世纪的全局工作中,要抓住管 理青年事务主渠道的有力地位,不失时机地参与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运用政策和行政的手段推动事业发展上新的台阶。

12、明确委托管理职能的范畴。青年事务的内容广泛丰富,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职能上划分它既有政府计划、司法、劳动、教育、文化等部门的部分职能,又有社会组织的相关职能,同时还与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的工作内容相交叉,因此需要划分清楚各负其责地履行职能。从拾遗补缺的角度,团组织承担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积极推进政府部门将青年事业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争取确立若干个促进青年事务发展的政府项目;制定和完善地方性青年政策法规体系的形成,使青年和青年工作有法可依;建立青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定期发布性的青年生存和发展状况白皮书;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和协调青年的教育、培训、服务、保护等项工作;组织实施除学校以外的全方位社会青年公民教育;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净化监管工作,指导青年闲暇文化生活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承担青年和青年事务专项课题的调研工作,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对策性的建议;履行对青年组织社团及中介机构的管理职责,使其按照要求规范性运作;开展对特困及不良青年的关心、教育、帮助、挽救工作,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组织青年的国际间的文化交往与合作活动,等等。

13、参与制定青年政策法规的工作。政策法规具有导向性、稳定性、制约性、权威性和保证性的功能。着眼于青年的全面发展,参与青年政策的制定,加快青年事务法律的进程,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青年问题,促进团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司法的角度,阐述党和国家关于青年事务的基本立场和总体构想,明确包括青年和青年组织团体应享有的社会地位,权利和义务,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处理青年事务的办法规定等,可以使青年工作有所遵循,团的组织能够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和青年群体的合法权益。在已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础上,各地共青团组织还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地方性青年法律体系的建设,把过去大量分散零乱的青年政策系统化,形成政府的立场和行动。

14、协调和解决青年问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青年领域因其主体成长发展的高度动态化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给青年带来优越享受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使他们处于困惑和弱势的境地,甚至被推向边缘地带受到威胁和伤害。因此青年群体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同时也是需要接受特殊保护的对象。特别是对青年成长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共青团要协助政府给予关注和解。这些问题包括:健康问题,青年的身体状况因营养不足或过剩 及缺少保健知识和措施呈逐年下降趋向,尤其是心理的成熟度相对滞后,各种心理疾病呈上升趋势;教育问题,青年的思想、品德、知识、养成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职业技能培训都存在着差距,其教育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急需得到改进;就业问题,人口膨胀和产业结构调整,使青年群体就业和再就业矛盾尤为突出,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掌握技能本领,走上工作岗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环境问题,青年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需要得到不断的净化,青年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居住权、健康权、社会福利权及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需要得到有力的保护;青年违法犯罪的问题,通过共青团组织的参与,在法律框架内促进全社会的关注,从违法犯罪原因入手采取预防措施,并对两劳释放人员提供改造帮教服务,等等。

15、探索参与管理青年事务的新途径。承担政府职能,参与管理本国和本地区青年事务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潮流,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政府里都设有管理青年事务的机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沿海开放地区在基层组织中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借鉴他山之石的做法,积极探索开辟管理青年事务的模式和渠道。其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人大、政协中青年委员的优势,围绕青年事务中的项目和问题,提出专题议案,为各级政府决策和促进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争取在政府内设立类似具有青年事务协调 委员会、青年议事会职能的机构,主管青年政策、规划、指导、设施、训练、交流、公共关系与合作以及专题研究等事务;处理日常事务的办公室应放在共青团机关,负责对全省青年事务的发展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做出评价和提出建议;在基层大力扶植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事务署、青年法律咨询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等形式多样的中介机构,依法办事,逐渐形成门类齐全的服务体系;加强对共青团参与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理论研究,提出系统的操作方案,使这项工作尽快与时代和国际接轨。

四、推进新世纪“青字号”重点工程的实施

16、“青字号”重点工程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青字号”的物质文明工程、精神文明工程、政治文明工程和青年人才工程的创建活动,是青年工作全面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共青团组织未来发展的重点项目。物质文明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精神文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政治文明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向着有利于本阶级需要的 方向发展。三个文明创建工程集中在青年工作的根本目标上,就是要努力培养一代“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造就千百万劳动人才大军。因此,全省“青字号”的四项创建工程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统一体,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

17、青年物质文明创建工程。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战场上做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先锋。主要项目包括:实施青年创业行动,弘扬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投身创业实践,在创业中建功立业,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做贡献;实施青年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促进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落实科教兴省的战略目标;实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行动,认清严峻形势,制定明确目标,强化培训和服务手段,帮助求职和下岗青年转变观念,掌握就业和再就业技能,为社会的稳定承担责任义务;实施企业青工岗位能手行动,开展技能练兵比武,攻克技改难关,推进新技术应用,加快产品结构优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实施农村青年增收创效活动,培养星火带头人,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和养殖培育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奔小康;实施青年绿色行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组织青年自愿者活动,植树种草绿化家乡,倡导文明生 产和资源循环利用,防止各种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等等。

18、青年精神文明创建工程。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增强现代文明意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中做发展先进文化的尖兵。主要项目包括:构建青年的主导价值观体系,以爱国主义为价值基础,以集体主义为价值核心,以“三个代表”为价值取向,对新时期的价值观念给予新的提炼和概括;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诚信教育为重点,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倡导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完善由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服务站和服务队构成的志愿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以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社区发展规划和富有活力的新机制;推广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以发展社区服务项目为重点,组织青年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秩序,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城市文明建设;举办乡村青年文化节,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推广科技,传播文化,引导农村青年移风易俗,树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健康文明新观念;宣传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做好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十佳少先队员等奖项的评选、表彰、宣传工作,等等。

19、青年政治文明创建工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现代 政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先进青年组织的政治规定性要求,共青团的政治属性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得到充分的体现。主要项目包括:办好学习共产主义的大学校,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为实现新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而奋斗;创新组织的文化价值理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按着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对组织的思想哲学、理论体系、目标宗旨、传统基因、核心能力、内化工程、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进行新的吸纳和改造;推进青年组织和团体的民主化进程,倡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化,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带领青年积极参与社会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明确每个社会公民的权益和义务,坚决地同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法行为做斗争,促进社会政治文明氛围的形成;依法保护青年的权益,在代表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要关注青年成长中的切身利益,对各种侵权伤害行为,要运用法律的武器给予维护和纠正,等等。

20、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开发青年人力资源为着力点,以实践三个文明建设为载体,造就合格的劳动者和青年高级人才队 伍。主要项目包括: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突出理想和信念教育,增强肩负时代重任的使命感,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把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实施精英培养计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拔有潜质的优秀青年,进行高级人才的专项培训和锻炼,为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一批政治精英、科技精英和管理精英;大力开展青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配合社会有关部门,利用系统的优势和资源,提高青年的职业技能素质,在个人与市场的结合点上找到位置;深化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不断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逐步实现青年岗位能手由适应型向开放型、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推进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与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与农民技术职称晋升制度相配套,广泛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服务工作;落实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长见识和才干,为未来的职业生活和参与社会竞争做好准备,等等。

五、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21、用党的建设带动团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完成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根本性转变,共青团组织要在党的带领下,加快自身的变革和转型。主要内容包括:用党 的改革带动团的改革,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统一研究,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用党的思想建设带动团的思想建设,始终把握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作全局,充分发挥团组织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以党的组织建设带动团组织建设,根据社会转型和团员青年队伍的新变化,做出积极的改革和调整,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的队伍建设带动团员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团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强化推优入党和推干荐才的环节,为党组织不断地输送后备力量;以党的领导班子建设带动团的各级班子建设,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各级团的领导班子,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以党的作风建设带动团的作风建设,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党性观念和自律意识,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22、构建团的新时期工作体系。思路决定出路,要以广阔的视野,开放的姿态,按照现代社会的发展走向,规划和完善团的工作系统架构。主要包括:组织构成体系,建立以共青团为核心,青联和其他青年团体为外围,面向基层、服务社区、参与社会实践的多层次、多类型、纵横交错、富有应变弹性的集合体;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建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 融合,符合新时期青年成长规律的社会主流价值导向系统;建功实践体系,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舞台,带领青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锻炼成长,建功与育人相结合,奉献与成长相配套;社会服务体系,以阵地、媒体、中介机构、培训网络为载体,根据青年成长中的需求和实际问题,提供功能和手段更加完备的社会化服务;社会活动体系,以“青字号”为特色,策划和实施在全社会有影响的重点品牌形象工程,在基层和青年中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活动;工作保障体系,以各级党和政府的支持为中心,以同社会各界协作为依托,通过政策导向及各类青年组织团体的参与,保证青年工作的任务落到实处。

23、整合系统资源。按照市场新的游戏规则,分类重组团内资源,创建能够参与社会竞争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是团组织走向未来的战略选择。主要内容包括:整合政治资源,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各个时期的文献和政策,国家政权建设重要支柱的地位,都需要很好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整合组织资源,团的遍及城乡各条战线的网络系统,具有极强的组织动员参与能力,通过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就能重现昔日的辉煌;整合物业资源,把团的培训、报刊、旅游、文化活动场所以及经济实体等产业,合并重组为集团化的公司管理模式,为将来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整合信息网络资源,要对“青字号”网络体系的建设做出整体 的规划和规范,使系统能够按照统一的要求联网合作,确保团内的信息资源得到快速有效地利用;整合品牌资源,共青团在社会活动中创造的“希望工程”、“青年自愿者行动”、“科技创新行动”、“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等品牌项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具有进一步深度开发和推广的价值;整合人才资源,共青团这所大学校曾培养出大批各类人才,现在的团内外青年人才群体也需整体开发,要建立有吸引力的合作平台为其发挥作用提供服务。

24、抓基层打基础。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终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团的基层建设新问题。重点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要加强基层团的领导班子建设。配合党的组织部门,通过民主选举的严格程序,把那些热情高、能力强、有威信的青年领袖推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党性、党风教育,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监督协管机制,保证基层团组织的核心战斗力。二是积极调整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按照与经济社会结构相协调,与青年分布相适应的原则,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小城镇团组织为重点,因地制宜地调整团的基层组织设置。三是以社区团建为突破口,大胆探索新的运作方式,通过建立社区团的工作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等形式,吸纳资源,凝聚青年,参与社区建设,形成新的格局,进而带动非公有制企业,民办学校等方面的团建工 作,使团的基层工作走向全面活跃的新阶段。

25、管好两支队伍。团干部和团员队伍是团组织建设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团的生命力,要结合新时期的新变化,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对团干部队伍的建设要按团中央的统一要求进行,坚定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信念,自觉地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确立服务人民、服务青年的角色意识,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增强开拓创新的责任感,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同时要加大团干部的培训力度,明确各级团委的培训职责,发挥好团校培训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关心团干部的成长,建立培养、使用、输送制度化的机制,解除他们转业难的后顾之忧。团员队伍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要增强组织的价值认同感,使成员愿意在先进的群体里接受训练和锻炼成长。通过团籍登记注册、入党培养推荐、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进行制约。创造人性化的环境氛围,提供其他团体无法提供的各类活动,满足不同兴趣爱好成员群体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成长需求。

下载新中国60年发展经验论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中国60年发展经验论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好党员发展管理教育工作(纲)

    做好党员发展管理教育工作党员的发展、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与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有对党的事业高度......

    林木种苗发展纲要与长远规划

    林木种苗发展纲要与长远规划 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 二OO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露水河林业局林木种苗发展纲要与长远规划 一、前言 21世纪,中国林业已经进入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

    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背景资料范文大全

    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背 景材料 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国民休闲汇活动 情况介绍 7月25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贯彻实施《......

    发展新团员

    在2012年亳州五中团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邓书杰 各位团支部书记: 按照2012年我校团委的工作计划下周要发展一批新团员,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作,我想强调几点: (一)各位团支部书记要高度......

    课堂要变革:新课堂建设论纲(5篇)

    http://www.xiexiebang.com/shihao/ 课堂要变革:新课堂建设论纲 当前,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被视为决定素质教育之成败、新课改......

    抓纲务本创新创业 解放思想谋求发展

    抓纲务本创新创业 解放思想谋求发展 ——在201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4日 ) 郑立武 刚才对2011年度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下面就今后一个时期和2012年的主要工作,讲......

    新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复习题纲

    新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复习题纲 1.对比色 红-绿 黄-紫 蓝-橙 和谐色 蓝-绿红-橙 紫-红 2影响画面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因素很多,除了色相的对比之外,还有色彩的纯度·明度·面积......

    Yxwloa新大教育纲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A优势:网站平台可以深度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