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时间:2019-05-14 23:5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第一篇: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我主要从教材分、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或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该课作为新教材的开篇,是整个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不仅对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因此,本课具有启下的作用。另外,通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课教材中重点涉及的早期的王位世袭、分封制和宗法制,都是中国政治特色的表现。这些制度影响着以后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有些理念甚至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文明中。我国长期形成的尊宗敬祖、尊老爱幼、浓厚的亲情观点甚至民族的凝聚力,都与古代的宗法制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学习本课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另外,本课内容也为理解秦汉以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作一合理的铺垫,所以,学好这一课意义重大。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课标是: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⑵理解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⑶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宗法制的评价。⑷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⑴归纳商代内服、外服制度的内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含义、内容、特点、影响,初步了解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⑵简要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与商朝的内服、外服制度的不同及其利弊,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⑶组成学习小组,分别收集夏商周的建立及三个朝代,创建人的故事、考古勘察的报道等,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⑵通过对宗法制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人的政治智慧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加深对国情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四)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说学情: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对本课内容有过不少的接触,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但认识比较肤浅片面,侧重对历史现象的感性认识,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条理,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广度和深度。所以,上课时,把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历史图片,补充材料等方式,使之更生动形象,以增加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帮助他们系统深入地学习。

三、说教法

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谈话法、阅读指导法和直观演示法等进行教学。通过这些教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从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四、说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思考、生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说教具准备:自制的教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通过提问学生,你们的回老家的时候有没有去过祠堂,清明节或春节期间,有没有在祠堂参加过祭祖活动,参加过的同学请举手。(请一位同学跟简单介绍一下过程。)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宗法情节”,古代皇帝祭祖则是在太庙(幻灯片显示)。那从什么时候中国开始有这样的活动呢?(夏商周)。我们今天就学习与古代中国有关的政治制度,从而导入新课。

(二)展示课标及本课具体教学目标(见上)

(三)新课的学习

本课书共有三个子目,我主要通过四个步骤来完成这课书的教学。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1、在学习这一目时,我先向学生提问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以及政权出现的时间、建立者。在学生回答后,我向学生展示偃师二里头遗址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夏代的高度文明,以考古资料证明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接着展示《礼纪·礼运》里面的一段材料让学生思考夏朝建立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出结论:夏朝政治制度的特点:1.公共权力至上 2.“公天下”→ “家天下”(禅让制→世袭制)。

2、在学习商朝政治制度时,我用谈话法和阅读指导法的方式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商朝的政治制度,然后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内服和外服制度。经过理解该制度就使学生明白外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因此,商王还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就总结出了商朝的政治制度特点:1.内服和外服制度2.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3、学习“封邦建国”这一目时,我先向学生展示周公的画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用谈话法了解西周建立的史实和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并让学生总结出西周分封制的概念、目的、对象、内容、受封诸侯的义务和作用。然后让学生比较西周的分封制与商朝内外服制度的异同点,这样,学生既完成了本目的学习,又认识到通过分封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本目内容,有利于下一目的学习。

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在学习这一目时,需要让学生理解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我主要通过问题导学法,也就是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提示学生主动学习。问题如下:

1.实行分封制的同时,周初还实行了与之互为表里的宗法制。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2.结合教材第4页的《大宗、小宗示意图》,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大宗、小宗等关系。

3.宗法制度的作用。在学生讨论回答结束后,我再引导学生小结得出: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宗法制的了解。最后以各种图片和文字信息展示礼乐制度的内容,引导学生得出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从而感悟三种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课堂总结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得出:西周的分封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部落联盟时代遗留下来的分散和割据为特征的众国林立的局面,但却大大加强了周王对诸侯的统属关系,向着后来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迈进了一大步。

(五)达标测试:

1、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如果是现在,这位诸侯王的遗产又该怎样划分?(答案:妻子的小儿子)

2、西周的政治制度有哪些?有什么影响?

(六)布置作业:课下查找有关文考古资料,说一说礼乐制度在西周社会的表形式。

六、板书设计

第二篇:历史岳麓版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说课稿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教材分析

作为高中历史教材的开篇,是整个政治文明史的开始,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本节课要求我们理解夏商的政治制度,掌握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图片分析法,比较法,简要比较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培养学生归纳史料的能力,注重启发式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亲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

(三)重难点

课标要求: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点是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难点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我将采用材料分析法,比较法,以及谈话法来解决重难点。

第三篇: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 一 - 副本

历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下面我将从6个方面来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是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第1册第1单元第1课的内容,在教材中处于统领的重要地位。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开端,也是中国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学习本课对学生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起着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分封制、宗法制等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特点,了解政治制度对国家形成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四、教法学法:

高一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参与意识突出,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基于以上学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体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建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将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发展。

我的教学设计具体流程如下:

环节一:激趣启思,导入新课,计划用时3分钟。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电视剧《封神榜》片段,把学生引入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向学生提问:在武王伐纣灭商胜利之后,仍旧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对新征服的商朝疆土,他如何才能实现稳固的统治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环节二:体验情境,自主探究,计划用时27分钟。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个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夏商的政治制度

这部分内容先组织学生依据教材自主学习,回顾“大禹治水”的故事,了解王位世袭制的内容;再向学生展示甲骨文图片,引用诗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诗句,让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商朝政治制度,强调内外服制度控制力有限和神权王权合一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夏商时期为什么会采取这种制度,存在哪些弊端?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教学活动2:西周分封制

这是本课重点。在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分封制的基础上,我投影西周分封形势图、晋祠等投影史料,带给学生直观感受;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分封制的确立、内容、特点和作用。通过设置和讨论探究性问题组,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脉络产生清晰认识:

问题1:展示周公平定三监史料,思考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都分封给那些人,有没有区别,在我们的家乡能找到例子吗?

问题2:西周诸侯国和王室间存在怎样的权利义务关系,有什么特点?分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否存在隐患?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史料,锻炼学生系统论述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水平。

教学活动3:宗法制的特点 对宗法制的认识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将先引导学生置身西周的历史情境思考一个问题:在分封制体系中,如何解决权力的分配和继承问题?

组织数名学生分别饰演周王、嫡长子、嫡女、幼子,以“周天子选继承人”为题扮演一幕微型历史剧,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宗法制的性质和特点;再向学生展示大宗小宗示意图等史料,让学生了解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关系,理解宗法制分封制互为表里的联系,归纳宗法制的政治作用。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周礼对礼乐制度的规定,让学生认识其等级壁垒森严的特点,引用论语中的典故,让学生理解西周礼乐不仅是艺术文化的体现,更是维护贵族等级制度的工具。

环节

三、归纳总结,升华认识,计划用时7分钟

首先引导学生梳理本课内容,明确主要问题,强化核心知识。然后让学生就本课学习心得体会讨论3分钟后进行交流。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特点,了解政治制度对国家形成发展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

环节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一是课内达标,布置一道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材料题,5分钟完成并讲评。二是课后延伸:在今天的风俗之中,是否还存在宗法制的缩影?类比礼乐制度,在生活中找出答案,写一篇作文。

六、说板书设计(略):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力图简单明了,突出重点,体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直观、系统地掌握本课知识。

纵观本课,我以情境体验、问题探究为主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学习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学习水平。课下我会对本课进行反思和改进,以利今后教学。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第四篇: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推荐)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 教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

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

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四、新课讲授

导言部分:

1、中国古代的朝代:

2、关于专题序言的处理:首先让学生阅读专题序言,让学生分析各段的大意,并相机诱导、指正。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西周雏形,秦朝形成,汉唐宋加强,元明清顶峰。

3、解释重要的概念:中央集权:权力的高度集中

导入新课:

导入1:在四大文明古国里,中国是唯一五千年文明传承没有中断的,但是对于远古的历史,我们只是从史书上得来,在以前,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是在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那么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的建立到前841年这一千多年是怎样更替的?中华文明五千年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这对中国史学界是一个考验,甚至有外国史学家不承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我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1996年开始,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领域的4名首席科学家,带领44个课题组的200多名专家,经过4年多的时间,使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研究项目——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工程取得重大成果,什么叫“夏商周断代工程”呢?简而言之,即把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每朝每代帝王的年代断清楚。同学们知道这项伟大工程使我国确切的历史年代往前推了多少年吗?从2800多年推到4000多年前。这项工程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解决了历史的悬疑问题。历史的发展也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例如在民国初年,我国考古学的严重落后,至使华夏文明的起源都有东来说,西进说等众说纷纭。你想了解夏商周的具体年代吗?你想知道四千多年年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吗?可以说,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中央集权制。那么夏商周的国家运作机制是什么呢?著名的史学家钱穆说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许多优良的部分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我们不能一谈到封建制度就觉得不如西方的民主制度,其实中国的考试选官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到后来鸦片战争前后英国东印度公司最早学习这一制度(西方是政党选举制度);户口调查制度,中国自周代以下,直到清代初期,都有户口调查一项;文武分职,军人不干政的制度,在中国又是古已有之,亦属中国旧制中一项优良的传统;宗教信仰,政教分离,又是自古已然,并亦极少有因民间信仰冲突而酿成宗教战争的。

导入2:同学们,你们的回老家的时候有没有去过祠堂,清明节有没有在祠堂参加过祭祖活动,如果有同学参加过请你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同学介绍)那么皇帝祭祖则是在课本上见到的插图太庙。那从什么时候中国开始有这样的活动呢?(夏商周)那我们今天就是要学习有关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夏:原始社会末期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2070——1600年,那时已经出现管理部落族人和其他部落的臣民的公共权力或者说已经形成了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政治制度。那么这一政治

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呢?——凌驾于公共权力之上,带有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

商:商部落首领成汤于前1600年带领部落族人灭夏,又征服周围的小方国,这样以商部落方国为中心统治周围的小方国,建立了一个方国联盟(即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存在于前1600——1046年。

请考虑几个问题:

1、假设你是商朝国王,你对本族部落和对其它部落小方国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王权?(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就是商内部区域的管理制度,外服就是其他方国的管理制度。)

2、商与其他方国是什么关系?(从殷卜辞反映的情况看,殷王国与其他方国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特征:一方面是相互平等关系“比”,另一方面殷王国又凌驾于其他方国之上“令”,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方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商王可以要其他方国交贡物,巡狩盟国,促裁争端,惩罚方国。控制力是有限的,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会发生战争。)

3、为什么商朝充满神权色彩?(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征服的有限。殷人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氏族,其他方国还在图腾信仰的时候,殷人就有了祖先的宗教,依靠这种信仰的主观因素,殷人全族出征,常战胜了方、土方、马方等部落,因此,祖先神显然比动植物图腾的旗帜是更有力的观念武器。殷王是占卜的主体,也是庙祭活动的主体。王既是人,也是神,是方国联盟的首领,又是群巫之长。以神支配人,以神权强化王权,神权和王权合二为一就是商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4、现在让时间老人把我们带回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假如当时河水泛滥,良田被毁,饥民如潮,商王心急如焚,而你又是当时的一名官员,请你设计一句在早朝时的对白或一个动作。由学生各抒已见

5、二、封邦建国

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周邦推翻殷邦的统治之后,建立了一个新的方国联盟——周王国。就大局而言,周王国与殷王国的不同主要在于“共主”的换替:周由小邦上升为“共主”,殷由“共主”沦落为普通的邦国。可初建的周朝出现了动荡,周公平定了三监叛乱,采取了一系列制度才得以稳定局面。那么首先采取什么制度以克服商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呢?即分封制。不管哪一种制度,周王一个目的是巩固王权和本族势力。

大家首先清楚西周的基本情况,大家有没有看过《封神榜》,在这部小说中,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事,那一个强大的周朝建立以后,如果让你来治理怎么进行?当时没有先进的联系和交通工具,你可以做什么?(分封制)把什么进行分封?(土地和人民)

提问讨论:

1、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目的是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

2、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受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周邦取得“共主”地位之后,迅即与既存的方国确立了联盟关系,后人将此一过程称为“褒封”。《史记·周本纪》说:“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当时,这样的方国极多,可见,所谓“褒封”不过是周王以天下共主的名义,与既存的异姓方国建立一种名分关系,组成新的方国联盟。分封异性功臣贵族是为了奖赏其功勋,并使其继续为巩固统治效力;分封先代帝王后裔是利用先代帝王的名望维护社会稳定。如果周王只分封异姓邦国,那便与商代没有两样了,他们的区别在于,与此同时,周王还“封建”了一批同姓邦国。周人为什么分封同姓方国?传统的说法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也与部族人口的不断衍生相关。)(内容:周王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诸侯要要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要继续分封。)

3、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开疆拓土,开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4、(选择)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对大的独立性。诸侯掌握了封疆内的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使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随着诸侯与周王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必然结果。)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的新的生命诞生,自然就和他们的父母、长辈、兄姝、晚辈之间建立了同宗关系。“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关系之人(父母、兄弟等),人生且将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活(不能离社会),如此则知,人生实存于各种关系之上。此种种关系,即是种种伦理。伦者,伦偶;正指人们彼此之相与。相与之间,关系遂生。家人父子,是其天然基本关系;故伦理首重家庭。父母总是最先有的,再则有兄弟姊妹。既长,则有夫妇,有子女;而宗族戚党亦即由此而生。„„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79~80页,学林出版社,1987。)

人类最初的权力是用强力取得的,是原始人群中的强者取得管理权,宗法制是人类告别动物时代的文明产物,是老幼有别、尊长有别、父子兄弟有别的产物。是血缘关系的自然取得方式。是血缘关系的自然取得方式。黄帝时代是华夏族人口大爆炸时代,也是政治制度--宗法制社会管理方式的延伸爆炸时代,但是,随着人口的迅速扩张,完全自然的大宗管理小宗的宗法制已不能有效地管理华夏族,因为大宗不一定发展得最好,不一定最有管理能力,血缘关系的自然权力取得形式发生了变化,禅让制产生了,这就是尧舜禹时代。禅让制是承认华夏族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内成员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的产物,或者说,华夏族成员品德既好,又有管理能力的人都可以当领导。禅让制是领导提名的代议制公推公选制度,由于推选范围的局限性,领导提名的局限性,随着华夏族人口群的进一步扩大,用禅让制取得领导权的方式,已不能使许多枝族信服,由于通讯和交通的限制,又不能建立民主选举制度,同为华夏族的各枝族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开始了,夏启第一个夺得最高领导权,宗法制政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三代,政治制度的宗法制主要是确定继承权力的一种制度,如嫡长子继承制度等。这种继承制度由于以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确定,划定等级地位,防止了同族对于权力、地位、财产的争夺。

正是因为有了分封制,才会有宗法制,在讲述宗法制之前,先请同学们当一回青天大人,判决一件遗产案件。此案是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学生阅读后进行分析,爵位应该归妻子生的儿子,家业主要也留给妻子生的儿子,大儿子也能有一定的家业。从而让学生理解嫡长子孙继承法则,并理解这是因为分封之下的产物。因最上层向下分封,下层为上层进行保障。你认为这种做法合不合理,如果是现在,刚才的遗产案又怎样判?(大小儿子和女儿平均分配,体现平等和赡养义务)。的确,在宗法制下,就是因为你是出生的不同决定你不同的命运,这是不公平的,所以也有人试图改变这样的现状,你知道有什么例子吗?(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二子,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兄而成为皇帝,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儿手中抢到皇位)虽然宗法制有不足之处,但他还是有很大作用,请你分析一下其作用。(保证贵族垄断和特权地位,内部的团结和稳定。所以宗法制一直以来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提问:

1、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宗法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嫡长子继承制)

3、结合课本11页的大宗小宗树状示意图解释大宗、小宗。

4、宗法制度的作用是什么?(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5、纳说明宗法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什么关系?(在周代,周天子(周王)为天下共主(中央最高领导人),王位(最高权力)由嫡长子继承,世为天下大宗,是同姓族的最高家长。其庶子被封为诸侯,爵位亦由嫡长子继承,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以国名等为氏。诸侯之庶子被封为大夫,亦由嫡长子继承其位,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族内为大宗,以官名、辈份、采邑名为氏。大夫与士的宗法关系同上。各级嫡长子都称为本家族的宗子,掌管全族的财权和祭祀,管理本族成员,统治领地内人民。)(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6、宗法制怎样来维护?(贡赋与礼乐制度。)

7、讨论:西周的封国和商代的方国有何不同?

最后通过学习这些早期的政治制度,请同学们归纳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早期的政治制度既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又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同时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第五篇: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

课题:《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设计

学校:新泰市第二中学 学科:历史 教师:杨金华

2012-08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宗源于夏、商,分封起自西周。本课故此从夏、商讲起,但重点在西周。第一目重点介绍商朝以“服”为核心的“内外服联盟”政治制度的建立;第二目“封邦建国”,讲西周在商朝“服”,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封制度”;第三目“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讲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并与分封制密切结合的宗法制度。

本单元 内容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即:

一、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变;

二、中央集权和专制皇制权的不断强化。其中第1课主要进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种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分析

本课程是在高一年级开设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相关内容,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建构能力,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但对模块式教学比较生疏,对问题的探究尚缺乏系统认识,对问题的理解有时容易偏激。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熟悉商、周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1.归纳商代内服、外服制度的内容,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与影响,初步了解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2.简要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与商朝的内服、外服制度的不同及其利弊,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3.组成学习小组,分别收集夏商周的建立及三个朝代,创建人的故事、考古勘察的报道等,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2.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分封制的实行不仅是国家统治的需要,也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认识到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并且正确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周礼与周朝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教学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一发现问题一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一教师引导、解决问题一延伸问题一课下探究、研讨。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各学习小组通过在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电视等媒体上的搜索和浏览,找到与夏、商、周有关的特别是与这一时期政治制度有关的资料。

2.阅读本课教材的内容 3.分类和整理搜集到有关史实。

4.思考课后解析与探究。

(二)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导入1:在四大文明古国里,中国是唯一五千年文明传承没有中断的,但是对于远古的历史,我们只是从史书上得来,在以前,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是在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那么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的建立到前841年这一千多年是怎样更替的?中华文明五千年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这对中国史学界是一个考验,甚至有外国史学家不承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我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1996年开始,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领域的4名首席科学家,带领44个课题组的200多名专家,经过4年多的时间,使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研究项目——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工程取得重大成果,什么叫“夏商周断代工程”呢?简而言之,即把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每朝每代帝王的年代断清楚。同学们知道这项伟大工程使我国确切的历史年代往前推了多少年吗?从2800多年推到4000多年前。这项工程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解决了历史的悬疑问题。历史的发展也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例如在民国初年,我国考古学的严重落后,至使华夏文明的起源都有东来说,西进说等众说纷纭。

你想了解夏商周的具体年代吗?你想知道四千多年年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吗?可以说,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中央集权制。那么夏商周的国家运作机制是什么呢?著名的史学家钱穆说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许多优良的部分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我们不能一谈到封建制度就觉得不如西方的民主制度,其实中国的考试选官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后传入西方各国;户口调查制度,中国自周代以下,直到清代初期,都有户口调查一项;文武分职,军人不干政的制度,在中国又是古已有之,亦属中国旧制中一项优良的传统;宗教信仰,政教分离,又是自古已然,并亦极少有因民间信仰冲突而酿成宗教战争的。

导入2:同学们,你们的回老家的时候有没有去过祠堂,清明节有没有在祠堂参加过祭祖活动,如果有同学参加过请你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同学介绍)那么皇帝祭祖则是在课本上见到的插图太庙。那从什么时候中国开始有这样的活动呢?(夏商周)那我们今天就是要学习有关的政治制度。

导入3: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遗产继承吗?有谁知道遗产继承的一般顺序是什么? 生:(略)

师:一般而言,除了遗嘱外,遗产继承的顺序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来进行的。那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继承顺序?这与历史有没有关系?此外,既然个人财产可以作为遗产来继承,那么当国家成为财产后可不可以继承呢?这样的继承关系又是怎样的?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古代中国是何时开始“家天下”?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又是如何统治和管理属于自己的“天下”?通过探讨,不是仅仅希望各位同学记住书本上的知识点,而是要通过探讨来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特点的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是否又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不过,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的问题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即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导言4: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早期的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形成夏、商、周三代政治格局。随着秦朝统一的完成,宗法制、分封制又被中央集权制度所取代。事实证明,一个旧制度的破坏和一个新制度的确立,都需要经过许多的坎坷和曲折。那么我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演变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呢?

(三)教学结构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

2.商朝的内外服联盟

3.王权与神权

二、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

2.分封制的确立与结果

三、以嫡长了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2.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礼乐制度

(四)教学过程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课堂设问一:

相传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通过民主推选产生的。这种方式被称做什么? 提示:古代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方法称做禅让。(演示)“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含义,老子以“水”喻道,“上善若水”。治水与政治在中国远古时期甚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不同地域的人类因水而发生了普遍联系,至今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大禹治水的故事。图1:大禹治水图;图2:戴冠冕的夏禹;读图,请思考:根据图

1、图2,大禹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这些变化对后来启的王位有无影响呢?

(演示)禹死后,启及其支持者杀死益,启建立夏朝。早在原始宗教时期,古代中国就有了一次政治干预宗教发展的先例,部落联盟首长成为最高祭司,垄断了祭天神的特权。由此我们看出,在神话、宗教、哲学、政治四大结构在整个民族文化所占有份量的比较中,古代希腊是众神的天空,古代印度是宗教的天空,古代中国却是政治的天空。夏朝的建立

时间:夏代约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

特点: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一般是指由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先例的权力),但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如最高统治者称为“后”(当初的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的意思),以祖宗的身份来行使统治权力、号令各个部族,表明它刚刚从氏族社会组织中脱胎出来,还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商朝的建立

时间:商王朝大约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 特点:是一个以商部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注:

1、方国联盟的含义

远古时期,人们把活动在一定区域、血缘纽带牢固的部族集团称为方国,若干个方国联合起来组成方国联盟。什么是内服、外服?

“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动的区域。这里的所谓内服,是指聚集在国王周围的官吏;外服的指臣服于王朝的地方诸侯。在某种程度上,“外服具有一定的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与王朝直接控制的地区共同构成国家的地方政权,这种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称为“服制”。地方诸侯根据与王朝关系的远近,形成不太牢固的臣服和贡纳关系。“外服”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臣服于商族的部落,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

3、商王靠什么来强化自己的权力?

另外,商王还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正因为方国只是在商五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与之结成臣属关系,方国的服从与否随着中央力量的强弱而变化的,所以商王还不得不依靠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以此加强控制方国联盟的能力。夏、商两代政治制度如此,周代又如何呢?

【提示:

也可以随堂灵活多样提问题:僻如请考虑几个问题:

1、假设你是商朝国王,你对本族部落和对其它部落小方国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王权?(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就是商内部区域的管理制度,外服就是其他方国的管理制度。)

2、商与其他方国是什么关系?(从殷卜辞反映的情况看,殷王国与其他方国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特征:一方面是相互平等关系“比”,另一方面殷王国又凌驾于其他方国之上“令”,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方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商王可以要其他方国交贡物,巡狩盟国,促裁争端,惩罚方国。控制力是有限的,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会发生战争。)

3、为什么商朝充满神权色彩?(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征服的有限。殷人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氏族,其他方国还在图腾信仰的时候,殷人就有了祖先的宗教,依靠这种信仰的主观因素,殷人全族出征,常战胜了方、土方、马方等部落,因此,祖先神显然比动植物图腾的旗帜是更有力的观念武器。殷王是占卜的主体,也是庙祭活动的主体。王既是人,也是神,是方国联盟的首领,又是群巫之长。以神支配人,以神权强化王权,神权和王权合二为一就是商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4、现在让时间老人把我们带回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假如当时河水泛滥,良田被毁,饥民如潮,商王心急如焚,而你又是当时的一名官员,请你设计一句在早朝时的对白或一个动作。由学生各抒已见】

二、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

情境营造:用西周镐京沪京遗址的照片和周公的画像等图像营造下种情境。

课堂设问一:西周由何人建立于何时?都城在哪里?

时间: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课堂设问二:西周的政治制度系由何人制定?由哪几部分组成?

提示: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起维系作用的礼乐制度。它是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而制定的。西周的政治制度 A、分封制(a)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周王室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封赐给臣下,广建子国,用以拱卫周王室。

(b)分封对象:受封的主要是亲族、功臣、先代贵族等(c)目的:拱卫周王室。(分封的目的是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

(d)作用:首先,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将与广大的国家。其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再次,分封制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巩固了统治,但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为解决矛盾,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相结合的制度。

(e)分封制的局限性: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对大的独立性。诸侯掌握了封疆内的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使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随着诸侯与周王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必然结果。【注:思考】西周的诸侯国与商王朝的方国有何不同? 提示:。西周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 比商代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设计意图:关于西周的分封制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可将问题分解细化,使学生对分封制能有一较完整的了解。后一个问题是教材自我测评里有的,在这里让学生进行比较,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接受。

也可以随堂灵活多样提问题:僻如请考虑几个问题:

1、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受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周邦取得“共主”地位之后,迅即与既存的方国确立了联盟关系,后人将此一过程称为“褒封”。《史记·周本纪》说:“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当时,这样的方国极多,可见,所谓“褒封”不过是周王以天下共主的名义,与既存的异姓方国建立一种名分关系,组成新的方国联盟。分封异性功臣贵族是为了奖赏其功勋,并使其继续为巩固统治效力;分封先代帝王后裔是利用先代帝王的名望维护社会稳定。如果周王只分封异姓邦国,那便与商代没有两样了,他们的区别在于,与此同时,周王还“封建”了一批同姓邦国。周人为什么分封同姓方国?传统的说法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也与部族人口的不断衍生相关。)(内容:周王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诸侯要要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要继续分封。)

3、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开疆拓土,开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4、(选择)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对大的独立性。诸侯掌握了封疆内的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使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随着诸侯与周王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必然结果。)

看图阅读“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回答问题:

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军事设施。史载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sì)。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后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guó)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烽火台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属的狼狈样,果真“扑哧”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企图招集兵马时,却无人来救,都城镐(hào)京沦陷,周幽王被杀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自此,历时长达二百七十多年的西周灭亡了,从而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请回答: ①周幽王为何知道烽火点燃,诸侯必至? ②上述现象反映了西周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③你认为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何种关系? 参考提示: ①因为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政令,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交纳各种贡赋等。②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具有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特点。③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西周末年,王室的衰微与诸侯势力的膨胀;但根本原因是周幽王的政治腐败。过度

过度:西周的分封制仅仅是形成了统治秩序,但是并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为此又催生了另一种新制度的诞生 B、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课堂设问:什么是宗法制?什么是大宗、小宗?宗法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呢? 含义: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至周代逐渐完备。)

大宗、小宗体系: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其余庶子有的被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后世地主阶级长期利用这种制度,以巩固政权、神权、夫权。

注: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并非是绝对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评价:

(1)作用: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2)局限性: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过度】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周朝还制定了礼乐制度,称为周礼。C、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礼乐制度

课堂设问一:什么是礼乐制度?它是由谁制定的?起了什么作用?

含义:礼乐制度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制定者:周公

作用: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安其分;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不同等级、身份的人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共同欣赏,以使上下“和同”。探究

1、西周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规则,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而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有巩固的血缘关系②具有浓厚的专制神话色彩

③有继承性和发展性④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也可以随堂灵活多样提问题:僻如请考虑几个问题:

1、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宗法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嫡长子继承制)

3、结合课本11页的大宗小宗树状示意图解释大宗、小宗。

4、宗法制度的作用是什么?(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5、归纳说明宗法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什么关系?(在周代,周天子(周王)为天下共主(中央最高领导人),王位(最高权力)由嫡长子继承,世为天下大宗,是同姓族的最高家长。其庶子被封为诸侯,爵位亦由嫡长子继承,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以国名等为氏。诸侯之庶子被封为大夫,亦由嫡长子继承其位,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族内为大宗,以官名、辈份、采邑名为氏。大夫与士的宗法关系同上。各级嫡长子都称为本家族的宗子,掌管全族的财权和祭祀,管理本族成员,统治领地内人民。)(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6、宗法制怎样来维护?(贡赋与礼乐制度。)

7、讨论:西周的封国和商代的方国有何不同?

最后通过学习这些早期的政治制度,请同学们归纳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早期的政治制度既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又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同时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考一考: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如果是现在,这位诸侯王的遗产又该怎样划分?(答案:小儿子)对宗法制度的评价:

1、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3、但是,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课后探究: 材料1:

2003年,一位教授在一次讲座时说:“德国教师来到会场,都大大方方先往前排和中间坐,中国教师到会场大多畏缩地先往偏僻角落。”请从宗法礼乐制度等方面解释这一现象。材料2(图片)海归人士情钟汉婚周制婚礼尽显高贵;一场汉族传统周制风格婚礼在北京举行。周制婚礼以神圣典雅为基调,传统的玄纁色系布景、恢弘的编钟古乐、古朴别致的铜灯门楼,令在场的三百多名宾客深深为之吸引。

材料3(图片)展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典礼: 图景1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图景2周公与孔子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中国礼乐文明的秩序与和谐理念,是通过人文奥运奉献给世界的一份富有价值的思想,它将展示中华文化的东方神韵,并向世界传递中国人民维护和平,与各国人民共同发展的美好心愿。

图景3缶为中国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图为2008名演员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而歌,欢迎来自全世界的朋友。

图景4礼乐中的乐舞则类似现在的体操,人们在音乐中且歌且舞,行进跳跃,从而追求躯体与灵魂的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图景5礼乐的表达需要有一定的形式,古代的“乐”是歌乐舞三位一体的,欣赏盛美的仪式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耳目之欢,更重要的是要体会礼乐文明引领人向善的本义。

图景6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问答:看了上述图景你对待中国传统的礼乐制度有什么样新认识? 课后探究答案:

历史发展至今,宗法制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观念依然浓厚。宗法制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结合材料,请你分析一下它在当今社会现实中的积极和消极表现。教学总结

西周的地分封制度,在当时对巩固国家政权、扩大经济范围,都起子重大作用,发挥了显著效能。但作为早期政治制度,它其无法避免的弱点和弊端。到西周末年,这套制度就出现了问题。下一节课我们再研究有关内容。巩固训练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主要原因是(C)

A.家天下局面的出现

B.国家机器的发展需要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历史人物的个人能力

2.商朝初年的伊尹辅佐商汤灭夏,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力,商朝末年的姬昌是西部方国首领,请问伊尹和周文王最可能被商王赐予什么官名(C)A.师、侯

B.卿士、王 C.相、伯

D.师、伯

3.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D)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敌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4、下列对分封制表述不准确的是 ①收封者有王族、功臣两类

②受封者获得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③周武王实行分封制,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

④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在分封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下列对“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理解正确的表述是(B)A.西周采取分封诸侯的办法建立了封建制度 B.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建立军事屏障拱卫王室 C.分封的对象局限在周王室的宗族姻亲范围 D.分封诸侯削弱了西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 6.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C)

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9、对于春秋时期发生的“楚王问鼎”事件,正确的认识是:A 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②春秋时期,周王的权威地位日益衰微 ③春秋时期,分封制受到冲击,难以维系④春秋时期,社会统治秩序发生动荡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 10.按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列不一定能成为相对血缘关系范围内的大宗的是(D)A.周天子的嫡长子、嫡长孙

B.卿大夫的嫡长子、嫡长孙 C.诸侯的嫡长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D.诸侯正妻所生育的儿子

11、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B ①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地位的制度 ②它用来确定贵族的等级,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③宗法制度是分封制的基础④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周礼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

D 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有绝对的控制权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左传》

材料二(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二所述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说明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2)根据材料概括诸侯有何义务(不得摘抄材料原句);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 答案:(1)周初的分封制。“屏周”,巩固周朝的奴隶主政权。

(2)保护周王室;保卫封地,忠于职守;定期朝见周天子并述职。诸侯服从天子。(3)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分封制崩溃,造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国家分裂。教学后记与反思:

1、精彩:利用课件,较为准确的指明了夏商政治制度与西周政治制度的联系,使学生能了解对分封制与方国制、宗法制与王位世袭制的关联,并能在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之时能够在了解宗法制为核心的特点之外还能自己指出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另一个特点。还有,就是备课时设计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遗憾:首先是时间问题,本课所花时间为一课时45分钟,也就是未能在一课时内完成本课教学设计。在学习夏商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制度时未能点明教材上仅以周朝为例,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茫然感。此外,授课时还没有完全摆脱以往的教学模式,自己认为老师讲的还是太多,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内容不够。虽然自己认为尚处于摸索实验阶段,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尽快改观。

3、疑惑:宗法制的概念及运用规则究竟是什么,本课仅仅点到为止,未能深入,还需今后弥补。其次,教学中究竟如何处理内容与课时的关系,也需逐步摸索。

由于本课是本册教材的初始课,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学生的情况也不甚了解,因此定得比较泛。尤其是能力目标第三点,上第一节课之前就要求学习小组收集夏商周的建立及三个朝代主要创建人的故事、考古勘察的报道痴笑等,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在教学中,商代的内、外服制度是一大难点,不适合学生课堂探究,必须由教师具体阐释。而宗法制则可采用“宗法制动画示意图”来演示,以便于学生理解。依据《课程标准》,本节课只要将方国联盟、宗法制和分封制讲述清楚即可,其余内容的讲述可视剩余的时间而定。新泰市第二中学杨金华

下载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1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从内外服到封邦建国》,课型属于新授课,课时需要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反思)等五......

    岳麓版高一必修1 1.1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

    岳麓版必修1 《政治文明里程》(2009年出版)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教案 【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一、基......

    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Kaiser丷[★]

    Kaiser丷制作 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的制度:(1)建立:公元前2070年 (2)特点:①出现了公共权力 ②王位世袭制 2.商朝的制度:(1)建立:公元前1600年 (2)特点:......

    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高一历史编写:张楠审定:马启臣、李立2012年8月23日 学习目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重点:西周的分......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A教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学科必修一导学案 编号:01(A)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 层级编码: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主备人:张宣 审核: 年级主任: 使用时间:2017.09 第1课 夏商制度与......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学案7]

    高一历史学案●《政治文明历程》 设计人:使用时间:2012年9月 编号: 0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列. 3.宗法制度 第1课 西周政治制度 .目的:为巩固____________形成......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型属于新授课,我将从教材分析......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