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1月襄阳市期末统考高三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2018年1月襄阳市期末统考高三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年末,“佛性青年”刷爆朋友圈。所谓的“佛性青年”是对一批“90后”青年的形象称呼。他们的处事原则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对于这种“佛性”的处事方式,有人认为,“这种看淡一切的生活状态其实是对生活的不走心,是没有上进心的一种表现”;有人认为,“佛性折射出的是年轻人面对生存压力的消极、怠慢、逃避的心理”;也有人认为,“人生在世,谁都不易!佛性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新时代青年内心的淡定和包容!”
人们对“佛性青年”的看法不尽相同,你对“佛性青年”有着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指导】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所选话题“佛性青年”也是近期较热门的一个话题。材料中对“佛性青年”的评价有褒有贬,所以考生表达对于“佛性青年”的看法也就比较自由,只要围绕着对“佛性青年”的看法,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材料恰当、新颖,论述逻辑严密,令人信服,都可以判高分。
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和要求,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角度一:可否定“佛性青年”的处事原则,指出其弊端及危害。
可参考的理由:“这种看淡一切的生活状态其实是对生活的不走心,是没有上进心的一种表现”,“佛性折射出的是年轻人面对生存压力的消极、怠慢、逃避的心理”,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角度二:可肯定“佛性青年”的处事原则,指出其合理性。
可参考的理由:“人生在世,谁都不易!佛性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新时代青年内心的淡定和包容!”。
有的“佛性青年”是假“佛性”,真“惰性”,自然该批判之;而有的“佛性青年”的“都行、可以、没关系”看似消极,其实是一种在生活重压下的自我调节,体现的是90后青年处事的淡定和内心的包容。“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背后,如果是对物质享受的淡然,对功名利禄的超脱,这样的佛性自然值得推崇。
角度三:辩证看待“佛性青年”。
比如:“佛性做人,狼性做事”,“对过程积极进取,对结果不妨‘佛性’”。
总之,针对这则材料,考生可以见仁见智。不论从以上哪个角度,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做到情文并茂,事理交融,就不失为一篇佳作。
【评分标准参考】 A类:54分——60分
立意上:思想倾向积极向上,观点十分鲜明,中心高度统一,就事论事,或就事论理,论证理由充分透彻,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并能联系社会生活深入剖析。
结构上:首尾呼应,文脉畅通,段落划分恰当,衔接紧凑,过渡自然,结构严谨。
表达上:语言流畅、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校标文:①《弃“佛”而上进,不负于芳华》 ②《勿用佛性掩饰惰性》
③《人生不易,请“佛性”》
B类:53分——48分
立意上:观点鲜明,中心统一,就事论事,或就事论理,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但较之A类文,或认识深度稍差;或论据不够充足,论证力稍逊。
结构上:文脉畅通,分段合理,结构完整。
表达上:文从字顺,可有一两处语病,但不影响表达。字迹清楚,卷面整洁。校标文:④《“佛性”之表难掩消极之实》 ⑤《佛性青年无可厚非》
⑥《七分狼性,三分佛性》(④⑤可判为B类上,⑥可判为B类下)
C类:47分——42分
立意上:有立场,有观点,中心比较统一,能就事论事,或就事论理,有理由,但不够充分。论证不够严谨,有一两处明显的瑕疵。
或对“佛性”的内涵认识不清,举例不当,论述不到位,如校标文⑦《“佛性”影射新时代下的从容》;或泛泛而论,空洞说理,如校标文⑧《拒绝佛性,拒绝消极》。
结构上:结构基本完整,层次不够清晰,逻辑安排上有不妥之处。
表达上:有三到四处语病,但对语意表达并无很大的影响,可视为“语言基本通顺”。字迹不够规范,但尚未能辨认,可视为“字迹基本清楚”。D类:41分及以下
或严重偏离题意,写作对象不明;或说理颠三倒四,东拉西扯,令人不知所云。
【注意事项】
(1)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切入分为45分。在此基础上,发现有亮点,将分数上浮。
(2)注意文体意识,文体特征要清晰。
(3)不能脱离材料的关键词,必须紧扣“佛性青年”这一关键话题。(4)关于字数的扣分说明:
①6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字扣1分,扣完4分为止)
②6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③200字以下的文章,5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⑤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
第二篇:高三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C.(A.樵-qiáo; B.技-伎隽-juàn;D.必-毕烩-huì)
2.B.(A.“澳门你好”应该用引号;C.问号应改用句号;D.去掉引文的句号,引号后可用逗号。)
3.D.(“验证”,用实验证明;“印证”,证明与事实相符。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调控,调节控制。“反应”,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4.A.(A.曲尽其妙,表现的技巧非常高明, 曲折而委婉细致地将其中的奥妙之处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B.“不孚众望”是不能使群众信服,语意相反,应为“不负众望”。C.“评头品足”是贬义词,原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女人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D.“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5.C.(A.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原因是„„造成的”杂糅,或删去“的原因”或删去“造成的”。B.搭配不当,删去“问题”,或把“成熟”换为“解决”。D.成分残缺,“牢记”缺宾语,可以在“预防”后加上“的要求”。)
二、(9分,每小题3分)
6.C.(“和”与 “礼”是互为表里,互相作用的)
7.B.(“诸子百家”存在于先秦时期)
8.A.(“和谐的文化传统”说法错误)
9.选B。御:治理。
10.解析:选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A.连词,虽然;B.介词,比;D.介词,用。
11.解析:选C。都是介词,表被动。A.连词,假如、如果/副词,大概;B.连词,还是/形容词,抑郁;D.代词,你,你的/动词,是。
12.解析:选C。“老者”古今均译为“年老的人”。A项,“然后”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B项,“县官”古义:官府;今义:县里的行政长官。D项,“及其”古义:及,等到,其,他;今义:用为连词,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13.解析:选B。B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作名词。A项为形容词作动词;C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
14.解析:选A。A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定语后置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被动句。
15.解析:选D。①“匪”通“非”,③“耶”通“爷”,④“陇”通“垄”,⑦“田”通“畋”。
16.解析:选D。D项是判断句。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四、(24分)
17.(1)如果老百姓没有被爱护
(2)我们的丈夫,是我们所指望能相守过一辈子的人
(3)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18.(1)“阁中人”所见的景物是,傍晚,雨晴,碧池新绿,双燕归宿。(2分)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与下阙的内容形成对比反衬。或热景衬哀情。(2分)
(答题建模:“写了什么内容”的题目,一定要把景物写全。“有什么作用”的题目,一是从表现手法着眼;二是从与下文的内容感情比较着眼。)
(2)独倚,是独自倚靠。;从雨晴烟晚到黄昏,说明女主人“独倚”的时间很久,且睹双燕,更思亲人。(2分)全诗通过写暮春之景,春景与孤独心情形成对比,寄托了“阁中人”黄昏后寂寞、孤独之情。(2分)
(答题建模:一是解释词义;二是结合具体诗句,上下勾连,点明相关内容;三是结合全文通过表现手法,突出全诗感情。)
19.(1)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2)斗酒十千恣欢谑
(3)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4)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5)万里悲秋常作客 亲朋无一字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钟鼓馔玉不足贵
(7)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8)俯足以畜妻子 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
五、语言运用(12分)
20.②③①
(答题建模:做连贯排序题,第一步看提示句,看结尾句;第二步根据提供的句子信息推断。提示句“霞光”“淡下去”是重要信息,第②句解释了前面的句意“淡下去”;第③句“红光都消失了”,紧承第②句。第①句颜色变成“深蓝色的天幕”。结构是“绯红—消失—深蓝色”)
21解析:题中要求把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属于变换句式中短句变长句的题型。做此种类型的试题,关键是找到能够充当长句的主体句的那句话。如果以“《红楼梦》”为主语,那样主体句就是“《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其余两句以定语的形式镶嵌到主体句中。同样,如果以“曹雪芹”为主语,那样主体句就是“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其余两句以定语的形式镶嵌到主体句中。
答案:①以《红楼梦》为主语:《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七、(60分)
23.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第三篇: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C(A项读音依次为:ɡē/ɡā、qiào、lì/shuò; B项读音依次为:mó/mú、zài、qínɡ/chè;C项读音依次为:shā/chà、xiù/chòu、ɡuǎng/kuànɡ;D项读音依次为:chàn、màn/wàn、qì/qiè)
2.(3分)D(“南辕北辙”,指自身的行为和目的相反,与欧美两方语境不符)
3.(4分)示例:人生前期因为畏难而放弃(2分),那么后来就有可能错过、失去(2分)。
4.(5分)(代表作1分,颁奖词4分,其中修辞2分,表达2分。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示例:
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致文学》
之一:是缘分,也是幸运,30篇作品入选实验教材。是汗水,也是智慧,60部集子成就文学人生。之二:他是一个幸福的老师,学子们诵读他的散文犹如千树万树的梨花开放。
余秋雨:《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山居笔记》。
之一:借他一生文化苦旅行无疆,寻觅中华笛声何处叹千年。
之二:他因创造文化的历史而载入历史;他因反思历史的文化而唤醒文化。
梁晓声:《年轮》《雪城》《今夜有暴风雪》《我的老师》《父亲》《母亲》
之一:他在那片神奇的土地里追逐青春的年轮,他在当代沉静的雪城中反思生活的暴风雪。
之二:他既是平民代言人,更是灵魂工程师。
史铁生:《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
残缺的身体与健全的心灵交织出的是绚烂的人生。他用文学超越一己之生命苦难,又以苦难点亮他人的心灵之灯。
肖复兴:《早恋》《母亲》《青春梦幻曲》《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学会感恩》。
他用视野宽阔的思想引导教我们学会感恩,他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指导带我们感悟青春。
秦文君:《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她的作品是寒冷季节里最让人感动和温暖的礼物,她用爱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幸福的快乐童年。
黄蓓佳:《心声》《作文上的红双圈》《派克式左轮》
她用思想引领孩子感知世界,她用深度启迪孩子发展人生。
曹文轩:《前方》《草房子》
他是研究文学的大学教授,是精品迭出的高产作家,更是亲近生活的青年文学教父。
铁凝:《会飞的镰刀》《永远有多远》《哦,香雪》《麦秸垛》
她在文学的梦幻里寻找永远,她在飞翔的天空中捕捉童真。
韩寒:《三重门》《长安乱》《杯中窥人》
犀利的语言,是铁肩担道的社会担当;率直的性格,是向往自由的心灵追求。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B(旧事,往事。“迹”意为事迹。)
6.(3分)B(①思想不受束缚,③臧否古人,率性而为,不受束缚,⑤衣着随意体现其不受束缚。②言其善谈,④言其为人节制、自尊、坦荡,⑥言其爱洁净)
7.(3分)C(“呜呼,仁哉!”是作者赞叹江吟香的话。张冠李戴)
8.(10分)
⑴(3分)帆山子读经书(古代经典)都能通晓(明白),终究不被(受)前代儒士观念的束缚。(“卒”1分,“为……所”1分,基本意思1分)
⑵(4分)善于做学问的人,一定要推求(探究、探求)大道理而顺乎人的性情来实施教化。(“为学”1分,“务”1分;“究”1分,“设教”1分)
⑶(3分)寄居在某人家时,偶尔有不如意(不适合心意),脸色马上就表现出来了。(“假馆”1分,“可”1分,基本意思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3分)①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②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③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每点1分。没有具体分析不得分。)(2)(3分)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3分)(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把握。每点1分。)
(3)(4分)(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明确认可的用字,给1分;用自己的语言对句子进行解读,给1分;准确表达出用字的效果作用,给2分。如仅答出认可的字,没有具体解析则不得分。)
参考答案一:“犹”字好。(1分)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1分)“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2分)
参考答案二:“空”字好。(1分)“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1分)“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雕阑玉砌应犹在(2)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
(3)抱明月而长终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任重而道远
(7)孤陋而寡闻
(每空1分,有误则不给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11.(5分)
(1)心理:有人分了地就认为地里的树就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并担心政策反复,政府会把田地收走。(1分)品质:看重私利,缺乏信念和坚守。(1分)
(2)心理:不忍砍掉那棵还没有真正长成的树,期望它再长长。(1分)品质:父亲的善良和对信念的坚守。(2分)
12.(6分)
(1)使用比喻手法,(1分)以“雪”的惨白阴冷比喻树桩的“白”,给人一种触目刺眼的感觉,形象传达出父亲看到树被砍伐后心理上的疼痛和伤感。(2分)
(2)使用拟人手法,(1分)“树桩的沉默和蔑视”是对人性贪婪和人们失去敬畏之心的无声控诉。(2分)(如从“岁月的灰黑色”答题,只给1分)
13.(6分)(1)像旗一样直立挺拔的树象征(或比喻)父亲高大的形象及淳厚的美德。(2)“旗”象征“信念或信仰”,旗一样的树不断被伐掉,说明人们逐渐失去了信念或信仰。(3)以“旗”喻“树” 意在说明乡村伦理中的人性与品德能够荫庇后人,可敬可畏,不容亵渎。(每点2分)
14.(6分)
(1)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表明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2分)
(2)改革开放的时代,“钱”似乎左右着一切,人人一心想着致富,作者对失去坚守美德信念的担忧。(2分)
(3)对朝令夕改的政策的忧虑。(2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15.(3分)B(B项“在深层意义上也伤害了学术”,理解正确。A项中“诬陷肖传国,并且„报假案‟炒作自己”是肖传国的说法,不是方舟子遇袭的原因;C项与原文“与其说是错误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不如说是重“头衔”轻成果的学术体制将肖传国推向了悬崖”句不符;D项“保障学术伦理免遭侵害”更有效的措施应该是完善学术监管体系并切实发挥作用。)
16.(6分)学者的道德底线沦陷、学术伦理缺失;学术功利化(浮躁和名利化);学术机制的扭曲;监管
体系形同虚设。(每点2分,答出3点满分)
17.(6分)学术争鸣正常,要尊重学术伦理,坚持道德操守,不可使学术之争成为意气之争和争强斗狠;坚持真理之辩,要实事求是,作风严谨;学者要反躬自省,通过完善自己的成果来消除质疑;建立科学的学术体制,完善学术监管体系。(每点2分,答出3点满分,意思对即可)
第四篇:导学案 高三期末统考作文讲评
导学案
高三期末统考作文讲评(教师版)
使用日期:3月18日
主备人:刘岩
审校人:于丽华
【讲评重点】
1、了解高考作文的特点,重点掌握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2、通过训练,提高高考作文的立意构思能力和选材组材能力。【讲评重点】
提高作文的立意构思能力和选材组材能力。【讲评过程】
一、统考作文写作分析 【材料】
一位养蜂的农人,每次收完蜜后,总是随手采摘几片“野菠萝菜”的叶子,蘸上蜜,递给围观的孩子们,孩子们就愉快的吮吸着绿叶上的蜜汁。当他们要将吮吸干净的绿叶扔掉时,农人便笑着说:“把叶子扔到羊圈吧。”孩子们不解,农人用慈祥的目光看着他们,说:“羊儿会从你们手中的叶子上品尝到甜蜜,会感激你们的。”以后孩子们就不用农人的提醒了,有的孩子还故意多留一些蜜汁,让羊儿和他们一起品尝蜜汁的甜美。
农人走了,一片片“野菠萝菜”叶子却成了孩子们心中抹不去的最亮丽的风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审题:
①本材料中,“递给”“扔到”“多留”“一起品尝”“愉快”“感激”是关键词,是写作的重点; ②由果溯因:“一片片‘野菠萝菜’叶子却成了孩子们心中抹不去的最亮丽的风景”的原因是孩子懂得了农人所说的道理——多给予,多分享,可以收获感激和快乐。
③立意时也可以抓住材料中的几对主要关系入手:农人与孩子——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孩子与羊儿——分享与被分享的关系。这样也可以轻松立意。
2、最切合的立意:
①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②为生活植入分享的根 ③独享不如分享(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
④分享也是一种收获 ⑤分享——最亮丽的风景(分享是一种美丽的行为)
⑥给予是快乐的 ⑦传递爱(善良、温暖)
3、跑题偏题立意
①助人为乐
②让幸福的花儿绽放
③关心(善待)他人
④爱、善良、温暖
⑤感恩
⑥传递甜蜜,芬芳满心
⑦奉献 【简析】
跑题和偏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立意或抓不住关键词(关键词常在材料末或者为材料中的主要动词)如①——④;或不能立足于材料的整体,只抓住材料的只言片语,如⑤;或将带有寓意性的材料过度写实,如⑥;或将近义词混淆,不能仔细区分,如⑦。何为“奉”?常用于对自己所尊奉的对象,如:对父母,对祖国。农人对孩子、孩子对牛羊则不涉及此关系了。
4、其他问题
①记叙文缺乏线索,文章杂乱无章,流水账。②入题太慢,照抄材料,缺少概括。③观点不明确、含糊。
④议论文缺乏条理,结构混乱。
⑤材料不能恰当证明论点,堆砌材料。
⑥行文时丢弃材料不用,与材料结合松散。⑦文面乱画,标点不清,有错别字和语病。
5、素材金库
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一次,亲戚送给他家两筐桃子,一筐是刚刚成熟的,一筐是已经完全熟透了的。小潘基文建议父亲说:“我们最好把这些桃子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桃子了。”父亲满意地同意了小潘基文的建议。
②有一位农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外地换回了一种小麦良种,种植后产量大增,他喜出望外而又忧心忡忡,因为他害怕别人知道并种上这种良种,于是他就想方设法为其保密、隐瞒,想一人独自享用良种带来的这种大收获和大欢愉。可是后来的结果却比他设想的要糟糕得多。他渐渐地发现他的良种不良了,种到后来,甚至于连原来的种子也不如了,产量锐减、病虫害增加,他因此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对于这种情况他百思不得其解,经请教专家后才明白:因为良种周围都是普通的麦田,通过花粉的相互传播,良种发生了变异,品质下降了。怕与别人分享,结果却因此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个农民的教训是多么的惨痛啊!
③新东方老板俞敏洪深谙分享之道,他在创业初期,接到的第一单生意赚了4000元,当即就分给讲课的两位老师每人1800元,自己只留了400元,并说只要跟着他干,以后这样的课时都是这样拿报酬,两位老师欢天喜地,缝人便说老板的好,很快他的事业做大了,很多人都愿意跟着俞敏洪干。结果随着新东方的蛋糕越做越大,俞敏洪虽然一直恪守着自己的诺言,每人规定的课时都拿1800元,但事实上,他自己赚的也不少。他们的成功实践一再为分享做出了极好的注脚。
④历史往往惊人地巧合,而正是在这种巧合中创造奇迹。贫困潦倒的年轻人独自伏在简陋的书桌前奋笔疾书;德高望重的文学权威暗自苦叹灵感枯竭。原本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在魏玛城划出一道完美的相交弧经。于是,文学界多了两颗璀璨的星星——席勒与歌德。偶然的相遇,却有相见恨晚的感慨。歌德不顾地位悬殊,年龄差距,毅然与席勒分担风雨,分享阳光。在长者的指引下,席勒演绎了短暂而完美的文学传奇。在年轻人的鼓舞下,歌德亦文思泉涌,灵歌再现。魏玛城的风风雨雨见证了这段传奇佳话,谱写了分享的千古颂歌。
⑤美国作家叶慈夫人,二战时在珍珠港一家医院养病,严重的心脏病,让她一天24小时要在床上躺22个小时,偶尔下床走一走,也要有人小心地搀扶。病痛,使她几乎完全失去了快乐。日军袭击珍珠港,这里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一些人被炸死炸伤。叶慈夫人从床上走下来,去照顾那些死难者的家属,尽她所能,把安慰给予他们,把微笑给予他们,把快乐给予他们。一天24小时,除了睡眠8小时,其余时间差不多全用在为别人做善事上。这样,她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的病痛,而工作的兴奋与给予他人所获得的快乐却悄悄地溢满了自己的心灵,折磨她多年的疾病也奇迹般的好转了。
6、学点名言名段
①古人云:“意欲取得,必先予之。”给予与获得,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②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舒婷《致橡树》)③比尔盖茨曾说:“当你分享出自己的财物时,你会收获的更多。” ④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
⑤去分享,那是幸福的铺路石,是你快乐的源泉,是你思想的美丽。去分担,不仅减轻自己的压力与痛苦,也可以帮他人舒缓压力与痛苦。去分享,那是一种思想的深度。去分担,那是一种博爱的境界。
⑥给予与获得是一对孪生兄弟,世间万物有给予就有获得。太阳给予大地能量,获得了大众的膜拜;秋风给予人们清爽,获得了无数的赞许;大海给予天空坦白,获得了美丽的蔚蓝;花蕊给予蜜蜂甜浆,获得了自身的繁衍……正是这无数的给予与获得,才换来了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
二、写作有法,课堂反思
1、审题立意有方法
①由果溯因
②抓取关键词
③抓取对象关系或主要对象之间的矛盾 ④抓取命题者的感情倾向
⑤立足主要对象
⑥立足材料整体
2、选材组材有方法
展开联想:由课内到课外,首先打开思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正面写到反面,由自己写到别人,由古代写到现代,由中国写到外国,由动物写到植物,由自然界写到人类社会,由学习写到生活,由社会活动写到思想认识,由文学写到艺术,由体育写到军事,由凡人写到伟人„„
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课本素材。不要只是堆积材料,要简要叙述,精当评析。思维敏捷开阔,关注社会生活,富有时代责任感。感情真挚美好,弘扬真善美,摈弃假恶丑。
3、文章写作有方法
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像什么。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不喊口号,情真意切。记叙文要生动,就一定要有细节描写。
写议论文要注意观点明确、题目优美、结构清晰、事例贴切、论据丰富、关注现实、说理方法多样,要做到首尾呼应,时刻关照材料。
要学会经常品味高考优秀范文,学习借鉴写作方法。【附2013辽宁高考优秀作文】
平,亦可不凡
羽,固然轻盈,却可助鹏鸟扶摇直上,笑傲九天;叶,固然卑微,却可使雨林生机盎然,绿荫锦簇;煤,固然污浊,却让城市万家灯火,温馨安然。普,亦可非常,平,亦可不凡。
珍珠固然光彩夺目,而沙滩上平庸的黄沙,却可以筑起雄伟的大厦,令人不禁仰目感叹!
平,亦可不凡,一个普通工人成为活雷锋。郭明义,鞍钢的一名普通工人,却在十几年的时间中,义务献血数十次,所捐献的血液几乎是他全身血量的2倍。他与工友们自发创立了“郭明义爱心助学基金”,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儿童。“有人说我是郭傻子,而我只知道,做好事,人活在世上才有价值。”郭明义这句话尽管简单朴实,却早已成为很多人的信条,成为人们争相学习和效仿的楷模。平,亦可不凡,即使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也能用自己无私奉献的方式,昭告世人,一粒普通的小“沙子”,却能支撑时代精神的大厦,彰显出他平凡中的伟大。
平,亦可不凡,贫民窟中飞出的流行歌后。已故美国流行歌后惠特尼?休斯顿,自幼生活在贫民窟中。父亲嗜酒如命,又染毒在身,家中仅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计。父亲死后,家中的生活更加艰难,正巧母亲在教堂做一名黑人歌手,于是在工作闲暇之余,母亲便教惠特尼唱歌,惠特尼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用了三年的时间,自学完成了高中全部课程,并用做平面模特的报酬,参加了当地电视选秀节目,一举夺魁。经过多年的努力,惠特尼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满载荣誉成为了与麦当娜、杰克逊齐名的天后级人物。平,亦可不凡,惠特尼虽生于贫民窟,却可以用努力,创造了不凡的业绩和人生的辉煌,使自己倍受世人的敬仰与膜拜。
平,亦可不凡,逃学的孩子也能成为大师。高晓松大二那年,认为学习永远成就不了自己的出路,于是,做出了逃学的决定,并付诸行动,正式成为街头艺人。开始了他人生最为艰难的阶段。经过几年的艰难打拼,他制作出了多首经典的优秀作品,并成为了娱乐圈里公认的大师级人物。一个逃学的孩子,尘世中的一粒普通的“沙子”,却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为了被人称道的音乐大师。其实在现实社会,平凡之中更能蕴含伟大与不凡的影子。
平,亦可不凡,件件小事细微之处见精神。你看,暴雨如注,车子熄火,马路上一位交警迅速上前,冒雨帮忙推车;马路上,一位老人跌倒,好心的路人将其扶起;铁轨旁,铁路工人挥汗如雨,游客双手送上一瓶水……这些平凡的人,用着不同却都平常的行动,述说着平凡之中的不凡。
伟大固然可敬可爱,平凡之人亦可被人尊敬仰慕,平凡之事亦可被人长久地称道诉说。平凡与伟大之间,其实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可逾越的界限。青年朋友,想成为不凡的人吗?那就行动起来吧,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平,亦可不凡。
我是一粒沙
得到承认与尊重的,不一定是珍珠。——题记
我命不好,投胎时误作了一粒沙,不过佛祖答应我六世轮回时,可连作两次珍珠,倒也划算。
现在我要做的,便是将我这“沙生”快快熬过去。
有一天我正与众沙友晒太阳,当然我是不屑于同这些命中注定为沙的朋友们交谈的,我正迷迷糊糊犯困,忽然听见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增分理由:排比句式娓娓道来
“我做人做事尽心尽力,可为什么得不到承认与尊重?”是一个沮丧的男人的声音。
我刚想回答说:“因为你太平庸啊。”话还没出口,就被一颗珍珠砸中,疼死啦!我连忙召集周围的沙友上前,将嫌疑人捉拿!
“你能找到这颗珍珠吗?”是一个老者的声音。
“当然。”年轻男人不假思索地说。
“啪!”
又是谁打了我!好在这次不是珍珠,是沙友。他们正好将刚才被“捉”的珍珠盖住。
“你能找到这些沙子吗?”
“不能,当然不能。”年轻男子继而恍然大悟,“谢谢您的指点!”
我可就气着啦!这老头子什么意思?不就是不承认我们沙子的价值嘛。我倒想问问他,在一堆珍珠里扔一颗珍珠,不和沙子里扔一粒沙子一样吗?都找不到。在一堆珍珠里扔一粒沙子,不也一样轻易就能找到吗?
没过几天,城里的路就修到了我们这里,掘土机轰隆隆地响,工人们哈哈地笑:“这一堆堆沙子金灿灿的,真是太美啦!这沙子踩在脚底下真舒服!”他们说,“用这种细沙去搅混凝土是最合适的!”
我听了这话,连忙跳进了工人的铁锨,被一同带来的除了沙友,还有那颗珍珠。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工人爽朗的笑声,现在我已经不只是沙子了,我和其他沙子在一起,成了一条宽广的水泥路。
老年人拄着拐杖说:“这路好啊,下雨天不再泥泞,晴天不硌脚。”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甚至能感受到在我身上一蹦一跳的孩子的欢乐。
身旁的珍珠不停地流泪,总是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心情不太坏时,他也会和我讲讲他做珍珠时的幸福。鲜明的对比反而让我觉得自己误投的“沙生”是幸福的。
夜里,大地归于寂静,耳边是不断的蛙鼓,夏夜的清风化为千手,推移月亮,梦中,佛祖微笑着跟我说:“明日,你将可重新做回珍珠,万众瞩目。”我惊呼:“万万不可!将自己当作珍珠,就有被埋没的痛苦,还是将自己当作一粒沙,让众人将我铺成一条路。”
佛祖说:“有如此志向,值得肯定。”
“对,得到承认与尊重的,也可以是沙。”
我含笑说,眼角却滚出一行热泪,化为一串串珍珠。
三、修改本次作文
四、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匹狼被洪水卷进了大海,它抱着一根木头漂到了一座小小的荒岛上。这是一个兔岛,岛上可以填饱狼肚子的只有兔子。
“这么多兔子,多好啊!”狼垂着长长的馋涎自语,“我要把它们通通制成腊兔,等太阳把海水晒干后,带回去慢慢享用。”于是它就不停地干起了捕杀兔子的工作。
兔子们非常恐慌,兔王冒着生命危险去跟狼谈判。它们希望狼每天只吃一两只体弱的兔子,这样,兔子的数量不会减少,狼也永远不会挨饿。狼坚信海水会被太阳晒干,根本听不进兔王的话,反而把兔王也变成了腊兔。小岛上很快就没有了兔子的踪迹,狼天天吃着腊兔,等着太阳把海水晒干。过了两年,狼储备的腊兔全吃光了,可海水还是可怕地包围着小岛。不久,狼终于变成了小岛上一堆闪着磷火的白骨。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统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作文评分标准:(四年级)
一类文(27—30):
1、字迹工整。
2、写作文题目。
3、语句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4、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写作要求把意思表达清楚,能进行生动而细致的描述。
5、能合理地分段写作。6、350字以上。二类文(23—26):
1、字迹比较工整。
2、写作文题目。
3、语句较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4、内容比较具体,能围绕写作要求把意思表达得较清楚,描述较生动。
5、能合理地分段写作。6、300字以上。三类文(18—22):
1、字迹欠工整。
2、写作文题目。
3、语句基本通顺流畅,基本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4、内容欠具体,中心基本明确,缺乏生动的描写;
5、层次不够清楚;6、250字以上。四类文(14—17):
1、书写不够认真。
2、语句的完整性和通顺程度不够,句子的表达不完整,错别字较多。
3、内容比较简单,中心不明确,文章的意思表达不清楚。
4、层次不够清楚。5、200字以上。五类文(13分以下):
1、字迹潦草辨识困难;
2、语句不通顺、不完整,病句多,错别字多;
3、内容很简单,没有中心,记流水帐,重复啰嗦,不知所云;
4、跑题;字数少。
5、如只写作文题目,得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