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出“好”与“差”的误区 ——浅谈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走出“好”与“差”的误区 ——浅谈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摘 要:在职校中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环节,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三个方面具
体谈了有效转化后进生方式方法。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活动育人
我们职业学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要的人才“生产”基地。由于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上职业学校,从而导致从招生起就先天不足,生员质量普遍较低,这给我们职业教育工作带来不可避免的难题,也是我们班主任老师需要探讨思考的问题。
笔者担任07级驾驶班班主任以来,把转化后进生工作作为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切入点。在平时班务管理工作中做到“三多”,思想上多与学生交流,学习上多与科任老师沟通,生活上多关心。通过一段时间摸索,有一个体会,对学生不能以简单“好”与“差”来划分。“好”与“差”之间到底有多大距离,很难把握。教育得法,“差生”可以变成好学生,反之亦然。走出“好”与“差”的误区,这也是有效转化后进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用诚心来感动学生
精诚所至,金石可镂。做好班主任工作注重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1.要待之以诚,动之以情,明之以理。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尤为重要。优秀的学生是一样的,“差”的学生各有各的不同,不同的表现有的厌学,有的散漫,违章违纪,有的染有不良习气,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等等。针对这些现象进行调查摸底,分析查找原因,主动找这些学生谈心沟通,和他们交朋友。同时,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在班会上表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与自尊,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2.坚持“三心”。对待学生要热心,教育要耐心,转化工作要有恒心。雷锋日记上有这样两句话:对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般火热。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两句对班主任工作仍有指导意义。对学生要像春天一样温暖,对职业教育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这也是做好后进学生转化的前提。用热心去感动学生,用友情去凝聚学生,用制度约束学生的同时,还要有诲人不倦的耐心和锲而不舍的恒心。不要希求学生一下子就会改正缺点错误,要让学生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给他们坡度,一步一步地让他们上来。我班有一位学生,由于频繁接触社会闲杂人员,把一些不良的风气带到班里,做了一些越轨的事,造成不良影响。我利用晚自习或业余时间,经常找他谈心,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背景,帮助他分析这些行为的厉害关系,鼓励他改正错误,不能“好罐子”当“破罐子”摔。这位学生通过和我的交流,也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破罐子”,决定痛改前非,各方面都严格把握自己,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现已成一名优秀的班干部。
二、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凝聚学生 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是有效转化后进生,做好班主任工作一个重要途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我实现”作为人的需要五个层次中的最高层次。所谓自我实现,是一个人潜在能力和天资的不断实现,简而言之每个人都有自我进步的愿望,青少年学生更渴望实现自我,证明自我。作为班主任,怎样为他们提供实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条件,是班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我班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差,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平时注重营造宽松活泼的氛围,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时间,结合班级的特点,把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开展各种活动。我班部分学生父母在外打工,缺乏亲情关爱,用现在流行话说是“空巢”家庭,中秋节我们开展“中秋寄语”主题联谊活动,让学生抒发思念之情,表达不辜负父母的愿望,认真学习,遵纪守法,争做优秀学生的决心。同时把一些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和行为编成小品、相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节目,欢迎和动员有类似现象和行为的学生自编自演,在欢笑中,自己受到了教育,也教育了他人。通过军训、运动会、各种比赛激发学生争先进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体验成功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奋发进取。以我们系最近组织的拔河比赛为例,我班选手的体力在12支代表队伍中只能属于中等,通过激烈、艰苦的拼搏,最终取得中专组第一名。面对强手靠的就是团队协作,敢于拼搏的精神。13局的比赛,同学们从心理没底到信心十足。不畏强手,过关“斩”将,为了班级荣誉一直坚持到胜利。15名同学团结一心,手上拔出了血泡,血和汗水浸湿赛绳,没有一人愿意退出比赛。有的同学用社会上近乎江湖的语言说“渠老师,不管对手多强,为了07驾驶班就三个字:办得了!” 我班有位平时怕苦怕累经常旷课的同学也用已经沙哑的嗓子说“我不累,我能拔”。这次比赛全体同学在激烈的对抗中迸出的团队协作的精神,不畏强“敌”的信心,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尤其令我震撼,也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进行品德教育时,形式和方法的重要性。赛后,我及时进行总结和表扬。并希望他们发扬比赛中拼搏精神。在今后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能像拔河比赛中说的一样“办得了”,同学们在笑声中得到了感悟。
三、用创新理念改变旧的观念
中央电视台十套节目有一段公益广告说:“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要达到这三个“度”就必须不断的创新。班主任班务管理需要创新。本学期笔者在班级文化营造上作了一些探索。确定了本学期奋斗目标,强化了班集体团队意识,形成了班级精神。实行“每周一星”评选,包括学习、文明、劳动三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都可成为“星”,并将评选结果上墙。设立安全教育专栏,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这些措施对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2009年4月4日晚8:00左右,本班王琦同学奋不顾身、见义勇为,将一落水少年从水流湍急的废黄河中央营救上岸,之后,他又使用安全知识对生命垂危的溺水者进行及时施救。为120的抢救争取了时间。王琦同学在危难面前的文明举动和表现出的良好综合素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省市多家报刊电视等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学院召开“王琦同学见义勇为表彰大会”,对其进行精神和物质表彰,并号召全体师生向他学习。淮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来我院慰问。王琦也先后被表彰为学院“见义勇为好青年”和“淮安市市级机关优秀团员”。笔者经 1 常提醒学生一句话:“你们迈进职校的大门,同时也迈进了社会。”对部分学生的教育转换管理方法,鼓励他们注重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在校教育有机的结合。平时管理中,模拟社会,注重激励,不仅是精神方面,还应包括物质方面。院运动会取得较好的成绩,每名运动员包括后勤服务人员每人奖励两块肥皂;劳动周被评为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每人奖励5元;期中考试设一、二、三等奖并发了奖金。虽然几块钱微不足道,但精神鼓舞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自尊以及今后他们走上社会的适应能力。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细心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虚心向学生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我们班里有位学生。成绩不是很好,但在体育方面很突出,院举办第三届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三项第一名。在体育方面,正是我这个班主任的弱项。我让他担任体育委员,他积极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成为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同时也促进了他的学习成绩的提高。系里本学期对班主任工作水平调查,在创新处理班级事物方面,班级有不少学生给笔者打80分,面对这些客观的评价,笔者查找自己的不足,反思还有20分的差距,迫使不得不“充电”,提高综合素质和班级管理能力。
有句俗话:“只要心诚,石头也能开花。”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只要辛勤耕耘,盐碱地也能长庄稼。班级、学校、家长、社会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坚信:同学们一定能走出学习中的沙漠,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邓如陵 汤舜.第八章 个性(上).心理学.2000年8月第1版:(232-233).[2]倪敏.班主任管理的“四要”、“三心”.怎样做好班主任.2007年4月第1版(113-114)
本文论点及文字材料均为本人所有
第二篇:如何转化好后进生?
后进生转化计划及措施
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后进生,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后进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在于他们普遍存在着一种失败者心态,自信不足。导致学习动力丧失的原因在于学习进程中反复经历失败,产生了消极心理状态。所以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全体发展。本学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后进生的特点将做几项工作: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转化“后进生”的切入点。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学生自己提高。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发自心底的爱,教师要以热烈的爱关心“后进生”的生活和学习,让后进生感到老师没有歧视他们,进而帮助后进生分析他们的心理品质,向他们说明差距主要不在智力,而关键是他们缺乏对自己的信心与对未来的希望,从而增强“后进生”的信心。
2、正确对待由不同情况造成的学生个别差异。
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对上课不认真听课,思想老开小差,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做到了严格要求不放松;对基础较差的做到有的放失的耐心补偿;
3、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简单问题,多给基础差的学生。给他们布置一些和优生不一样的简单的作业;课下多辅导,以优帮差。主要提高这部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不畏困难的精神,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听讲认真、答问井井有条,以及课前自觉预习、课中主动参与、课后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5、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从小学会学习,这既是未来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我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实际*作、直观感知、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
6、多一点帮助与引导。
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也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第三篇:浅议如何走出“有效教学”的误区
浅议如何走出“有效教学”的误区
淮安市泾口镇第二中心小学 王建兰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文化运动,随着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如关注课堂观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和教学效能等)。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还是无效的。“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标准,通俗地说就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有效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教学”的宗旨是希望通过教师有效的课堂与训练,让我们的学生更轻松地获得知识与技能,减少无效的课堂活动和无效的训练,减轻学生的负担。这样的课堂与训练才是有效的教学活动,甚至是高效的教学活动。
可以说,“有效教学”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前所未有的真实,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更丰厚的语文知识。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有许多教者伴随着“有效教学”走入了误区。
误区一:以为课堂上,教师灌得越多,课堂就越有效.曾一度,我们的课堂热闹非凡。音乐、美术、表演、小组合作等诸多形式,将我们的课堂装扮得有声有色,静下来思考后,才发现,这样的“闹”,过于浮华;这样的课堂,学生收获甚微。于是,我们醒悟,有效的课堂、有效的训练何等重要。“有效教学”使喧闹的语文课得以“降温”,但这样的降温在部分学校、部分班级似乎已达“冰点”。表演退出了课堂这个舞台,小组合作不敢再轻易尝试,而“填鸭式”这种曾经深恶痛绝的教学方式又一次卷土重来。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上教师灌得越多,课堂就越有效,学生便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变得谨小慎微,生怕遗漏了哪一个重要的字音、字义的训练落实。于是乎,语文课真正的静下来了,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一次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又一次消失了。
误区二:认为练得越多,教学就越有效。
什么是“有效训练”?笔者认为适度的、有价值的训练才能称得上是“有效训练”。而当今,许多教师将训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反复抄写生字词;大搞题海战术;频繁的考试„„确实,学生的错别字减少了,答题的能力加强了,但这与“减负”背道而驰的机械训练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恶果。无聊的抄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繁重的作业让学生苦不堪言;频繁的考试让学生更加茫然„„其实,这样就仅仅强调了练习的“量”,而忽视了练习的“质”,事倍功半。练习中练习方式的陈旧、呆板以及大量无味的重复练习的存在,结果是,学生缺少一种灵性、活泼、有趣的语文学习,而是倍感语文学习的枯燥,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最后,训练变得收效甚微。
误区三:部分教师认为高分就是有效。
如何评价语文教学的成效?学生、家长、社会舆论主要从考试成绩、升学率的角度
评价语文教学,这就导致了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本来考试作为教学全程的环节之一,其价值主要应该是对教学的检测、评价和反馈。如今在家长急功近利的升学心态和社会畸形用人制度双重压力下,分数自然成了考核学校、评价教师、将学生分门别类进行排队的寒暑表。于是考试便异化为指挥棒,考试指挥着平时的教学,教学变成了考试的附庸,课堂教学变成了训练考试技巧的演练场。在提倡“ 有效教学”的今天,这根指挥棒似乎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它的作用。然而,语文的学习主要是一种文学文化修养的提升和人文审美精神的充实,许多东西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和熏陶才能达到,决非一张试卷所能立刻体现的,更不能进行简单的量化。有些人却看不到语文的这一特殊性,总认为成绩等于水平,知识就是能力,考分高就等于语文学得好,用评价自然学科的尺度来评价语文。于是标准答案代替了多元解读,解题答问代替了读书感悟,千人一面代替了个性创造,急功近利代替了精神陶冶。为了学生考高分,为了证实自己的教学工作的有效程度,用主要学科随意挤占常识课学科的现象较普遍存在。
作为教师应怎样实施有效教学?
1、在高效的、有生命张力的课堂中提升有效教学。
笔者认为,除了学校的有效管理,教师的有效的辅导、有效的备课、有效的作业、有效的评价外,至关重要的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深深懂得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怎样去教学才最有效。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主题。大教育家张伯苓说得好:“要教活孩子,而不是教死孩子”。课堂教学蓄含着巨大的生命力。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孩子引导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遨游。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敢问。悬念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好奇的心理,冲突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好胜的心理,操作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好动的心理,实践式问题能激发学生好用的心理,使课堂教学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增益其所不能?我们为什么又何乐不为呢?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粉笔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真正的自由,学生的讨论是自发的讨论。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益的有效教学。另外,我们得把时间和欢乐还给学生,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地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2、在适度的、有价值的训练中提升有效教学。
如果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是在反复、枯燥的训练中才提升,那么,只能说这样的训练是无效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同样也不是依靠题海战术才得以发展的。真正有效的训练应该是适度的、有价值的。特别是学生课后的练习,怎样才是有效的呢?有效的练习贵在举一反三,训练精要而答题能力有显著提高。反之,练习做得再多再难,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与能力提高。所以在设计训练习题前,首先作为教师要对小学阶段全部教材体系、课程标准有明晰的把握,把练习看作是深化课文学习的有效载体。其次,我们应拓展思路,把对学生的语文训练适时延伸、拓展到课外,和生活接轨。再次,要明确平时练习的目的,它毕竟不是用来为难学生,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都能有所巩固、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因此训练题不应当偏、难、怪,最好是富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试题。最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各科作业限时限量,防止师生都被作业拖垮,以至挤占了正常教学精力和时间。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当我们把课堂这个舞台真正交给学生;当我们教师摈弃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当我们的教学一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而服务时,我们的教学活动便真正高效了。
第四篇:浅谈有效的后进生转化
浅谈有效的后进生转化方式
-------小组合作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有些后进生也常常是家庭的主要负担。他们若纠集在一起,还会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能不能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级的荣辱和社会的风气。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者如何教育好这些后进生尤为重要。
然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用什么方法最有效呢?小组合作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小组合作就是把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他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他更有利于转化后进生。小组合作如何转化后进生呢?
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后进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能力。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习程度、性别比例、兴趣爱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一般取前后座四人为一组,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听讲,还要和同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与他人共同参与活动的品质,这对于后进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习中提高交往能力,促进学习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我设置了小组合作学习,我布置下任务“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看哪个小组里的方法最多,问题一出,小组里人人参与,个个踊跃。原打算用四种方法证明,结果同学们想到了八种方法,并且下课了,同学们还想继续展示。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既调动了中上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拉了后进生一把,更重要的是使这部分学生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后进生的表达能力。
后进生因为平时没有学习自觉性,读书少,无论是朗读能力还是口头回答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后,也最怕举手发言。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因为面对的不是老师和全班同学,而是自己熟悉的几个人,所以胆子也大了。我发现每组里的后进学生已一改平时的只做听众的习惯,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他们的发言的内容有些还不是非常正确,但他们那种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精神却很可取。从他们自身来说,能跟平时不在一个档次的优等生平起平坐,共同探讨和争论问题,就已经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为了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还注意题目的梯度,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时我还故意在课间把课上将要讨论的问题透露给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这样一来,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同时为了调动后进生发言的积极性,我还加大了后进生班内展示的加分力度。
三、小组合作更有利于后进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对于后进生,单凭教师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最有效的办法是为每个后进生找个“负责人”。所以四人小组里,我又根据学习成绩把每个组中的好、中、差学生编号为A、B、C、D。A负责C,B负责D。形成“一对一”的模式,这样后进生学习上有问题时,能得到即时的帮助,后进生在违纪时有人提醒他。这样不仅提高后进生成绩,而且也规范了他的行为。
当然,由于后进生的缺点是长期形成的,因此对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有时甚至还有反复,对此我们教师应该要有清醒的认识。后进生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有恒心和耐心,以耐心抓反复,在反复中求进步。
第五篇:让后进生走出尴尬-后进生转化
让后进生走出尴尬
文/刘霁虹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并且到现在仍然深信不移:“每节课都应该是每位学生的成长历程。”
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作为现在的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和发现“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中,有时候课堂氛围虽然很好,基本上都是优等生在和教师“互动”,而后进生却坐在一旁,无所事事,在分组讨论时,他们无话可说,在分组教具制作中时,他们无从下手……偶尔有机会起来发言,也是胆战心惊,语无伦次,生怕自己的回答会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一旦回答错了,有时还要面对老师的批评,你说,下次他还有勇气举手回答问题吗?更多的时候,教师们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为了顺利的上完一节课,也不会在这些学困生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就这样,他们在“放任自流”中度过一节课,逐渐远离群体,无法得到发展。这样怎能实现课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目标呢?学生怎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呢?怎么还能有学习的自信呢?所以我觉得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坦然的面对这些问题,并采取的一定的方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下面是我采取的一些方法,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有成效的。
在自主学习或者是分组实验的活动中,我总是有意的把一些后进生安排、掺插在其他各个小组,让其他组的优秀生带动这些后进生,给他们自信,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给他们自己动手做操作的机会。这样,在小团体的合作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升。就能让他们找到自身的价值,渐渐地找回自信,除此之外,还能感受到小组合作的效率和实验探究的乐趣。更加热爱学习。
在“自主”与“合作”学习中对后进生的关注,这样,课堂上没有被老师遗忘的学生,只有无数渴望学习的学生,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交流,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学习差的后进生,让他们能主动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及时纠正。自觉的向优秀生学习。
每个班几乎都会有这么几个后进生,他们一般都坐在班里最不起眼的角落里,不容易被人发现,其实不一定是因为他们笨,也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懒,也许只需要我们老师们多关注他们一些,多给予他们一些关爱,他们就能够发现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他们就能够走出只有自己的那个圈子,走进班集体,走进学习中,融入班集体,融入学习。
在这里我想请所有老师们给后进生们一个台阶,让他们走出学习的尴尬。积极的投身于学习生中去,对学习充满更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