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7月12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含解析
2017年7月12日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参考答案】D 【解题必备】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先秦:世官制。世官制,又称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2.汉朝:实行察举制。
(1)含义: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2)途径: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3.魏晋南北朝:采取九品中正制。
(1)含义: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即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2)途径: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3)衰落: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无法继续下去,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正中制。
②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③中央政府掌握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④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著名学者工学泰指出,“士大夫”的含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及其以前,“士大夫”中的“大夫”和“士”是贵族的两个阶层,宋代之后的“士大夫”的含义是“文人士大夫”,是普通民众中的精英。唐宋之际“士大夫”含义的变化是由于 A.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B.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 C.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D.理学对文化大力推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以“孝”“廉”为重要标准,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
——《互动百科》
材料二 唐代的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百度百科》
材料三 “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稿》
材料四 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
——埃德蒙·伯克(英国近代政治家)
(1)根据材料一、二,从人才选拔的角度分析二者有何不同,以及对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2)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3)联系上述材料,如何理解埃德蒙·伯克的名言?
2.【答案】(1)不同:察举制,内容上以品德为主(或以孝廉为主),方式上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结合考察、考核等综合性因素;科举制,内容上以才学为主,方式上以考试为主。
影响:汉代,倡导社会讲究伦理道德,但是后来走向了片面化、极端化;唐代,强化了社会上读书的风气,但也增强了读书的功利性。(2)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学的传播和影响;近代工业发展,社会需要大批新式人才;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以教育改革(新政)笼络民心;八股取士的僵化等。
(3)教育的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前提;优秀的人才是国家强盛的基础;人才选拔的模式不能僵化,应与时俱进。
第(2)问,从清朝末年民族危机加深、西学的影响、近代工业的发展及文化和教育的状况来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从教育与人才培养、国家的兴盛等方面来分析。
第二篇:2017年8月20日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含解析
2017年8月20日 每周一测
1.从下图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国内时局示意图
A.沙皇改革推动了俄国民主革命的开展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一直是敌对关系 C.俄布尔什维克党承担起两个革命任务 D.俄国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2.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说,“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为实现革命的过渡,列宁要求 A.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沙皇制度建立议会制共和国 B.缔结真正民主的非强制的和约使俄国退出一战 C.布尔什维克党要适应这种特殊的条件开展群众工作 D.实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3.“从前我在法国接触了社会主义各种思想流派,深深为社会主义理想所吸引。今天这个理想居然在一个大国内开始实现了,心中感到无限兴奋和鼓舞。”上述认识的历史背景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中国民主革命胜利
4.1949年9月,周恩来说,“我们对它不得不更加谨慎。首先要扩大参加政协的成分、单位和名额”,“总之,决定全部代表人选是根据了人民民主革命的原则……使这次政治协商会议成为集中代表全国人民力量的大会”。该言论的主旨是 A.扩展政协代表的广泛性 B.尽可能增加政协的名额 C.继续强化政协的革命性 D.呼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5.毛泽东说:“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毛泽东这一论述的背景是 A.解放后共同筹建新中国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D.文化大革命中制度遭破坏
6.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是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7.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行修宪,有代表提出将全国人大分为两个院,分别叫做“地区院”和“社会院”。北京、上海等14个地方赞成设两院,认为这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使人大审议决定问题更加慎重、周到。河北、山东等11个地方不赞成设两院,认为这种体制集中意见很麻烦,不适合现实国情。这说明
A.两院制会降低全国人大的地位 B.大多数地区反对实行西方的两院制 C.政治体制改革呈现活跃的局面 D.一院制才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原则
8.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9.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建国初期的基层民主选举 B.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C.选民证见证了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D.选民证是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统一印制
10.香港回归十几年来,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政改纷争、“非典”及美国“9·11”事件的冲击,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的特色,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香港是全球最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为香港繁荣稳定提供宪制保障的是 A.“一国两制”的构想 B.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C.中英《联合声明》 D.《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30年之际,记者专访知名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请他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作简要回顾和展望,以下是部分访谈内容。
记者:您提出增量民主,民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就是存量。您认为中国民主观念和制度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存量?
俞可平:所谓存量,就是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30年来,中国民主发展积累了可观的存量。……这些民主实践,给我们在观念和制度层面留下了财富。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民主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存在“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情况。
俞可平:这是一种偏见和误解。一些人习惯按照西方多党制、全民普选和三权分立的标准,来衡量改革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认为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基本没有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包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记者: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民主的期望值很高,有人期待民主政治一蹴而就。
俞可平:中国的民主改革将以存量为基础,即以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为前提。发展民主政治的速度和力度,要与既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中国的民主政治将在渐进发展中有所突破,它不能离开先前的历史轨道,不可能发生整体的突变性改革,但在某些领域将不时会有一些突破性的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层面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前“民主存量”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用史实论证“一条腿短、一条腿长”是一种偏见和误解,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改革间的关系。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香港”是“香港地区”的简称,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英国殖民者使用战争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先后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让和租借去的。
——《邓中夏思想研究》
材料二(1943年开罗会议上)罗斯福向丘吉尔表示希望英方“大大方方”地把香港归还中国,再由中国宣布香港为自由港,“一视同仁地向世界开放”。……但丘吉尔根本不肯放弃英国任何殖民利益,他以沉默表示对罗斯福建议的拒绝。11月26日,在德黑兰的一次晚宴上,丘吉尔以蛮横态度对罗斯福和斯大林表示,英国虽得不到任何新的领土和基地,但打算“保持原来他们所有的一切”,“不通过战争就不能从英国夺去任何东西”。并特别提到香港。这样,由于英国殖民帝国主义的本性,香港问题没有达成协议。
——《开罗会议上的中英之争》
材料三 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国耻家仇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民族英雄林则徐后裔凌青在香港回归后所写的抒怀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英国是如何霸占我国香港的。
(2)材料二中,罗斯福是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吗?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中华民国政府为什么不能解决香港问题?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什么能打破丘吉尔的断言,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了沙皇制度,1917年《四月提纲》发表时这一任务已经完成,列宁不是要建立议会共和国,排除A;《四月提纲》没有提到退出一战,排除B;材料提到了这个过渡的特点及群众对资产阶级政府的态度,列宁在《四月提纲》中 指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不给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任何支持”,故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群众的要求,而不是“实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排除D。3.【答案】C 【解析】材料“今天这个理想居然在一个大国内开始实现了”说明社会主义理论成为现实。《共产党宣言》发表,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飞跃,故A项错误;法国巴黎公社起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没有成为现实,故B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成为现实,故C项正确;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是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中国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错误。4.【答案】A 【解析】材料“扩大参加政协的成分、单位和名额”“使这次政治协商会议成为集中代表全国人民力量的大会”,强调的是政协代表要尽可能代表不同的阶层、群体,故A项正确;材料虽然提到扩大名额的问题,但是材料强调的是扩展所代表群体的广泛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政协革命性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信息,故D项错误。5.【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政协职权发生变化,由代行人大职权转变为统一战线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故B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政治体制改革。据材料“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使人大审议决定问题更加慎重、周到”可知,全国人大分为两个院并不会降低全国人大的地位,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14个地方赞成设两院”“11个地方不赞成设两院”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14个地方赞成设两院”“11个地方不赞成设两院”反映了政治体制改革呈现活跃的局面,故C项正确;据材料“设两院,认为这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使人大审议决定问题更加慎重、周到”可知,主张实行两院制也是为了发扬民主,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原则,故D项错误。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共同纲领》是临时宪法,而“八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故A项错误;“依法治国”写入宪法的会议是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可得出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故C项正确;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故D项错误。9.【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图片反映的是1953年第一次全民基层普选,A不符合题意;选民证被普通市民收藏,可见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B不符合题意;《选民证》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凭证,是我国政治民主化的体现,C不符合题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故D符合题意。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香港回归的认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施有赖于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这种保障从根本上说就是香港基本法。基本法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度化、法律化,是香港的宪制性法律,而维护香港社会的持续发展、繁荣稳定则是基本法的主要目标之一。
11.【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订和颁布1954年宪法并不断地进行修订完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改进人民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快法律建设,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选举建设等。
关系:二者都属于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二者相辅相成。
(3)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与国情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道路;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要有创新的精神。第(3)问,应从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与国情的关系以及不断进行创新等角度分析即可。
12.【答案】(1)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租借新界,这样英国完全占领香港。
(2)材料二中罗斯福不是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他的真实意图是要求英国放弃对香港的单独占领,以便美国势力进入香港。原因: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变;中国的国力落后;帝国主义的殖民本性。(3)原因: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一国两制”的指导;香港同胞的爱国精神及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第(3)问,考查“一国两制”构成的运用,现代中国能解决香港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构想的推动,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等。
第三篇:2018年1月7日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含解析
1.汉代《盐铁论·水旱》中说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说明汉代 A.农民具有少劳作也必须多收获的意识 B.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C.灌钢技术加速了铁农具的推广普及 D.铁农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
2.“(中国古代农业)尽量利用生产者自发地工作意愿来代替从上而下的监督工作,这里,家庭农场就发挥了特长,因为家庭农场靠家庭成员为劳动力骨干,具有最大最可靠的激励机制,只需最低限度的监督工作。”作者旨在说明
A.家庭经营方式的存在有其必要性 B.生产监督对小农生产至关重要 C.家庭农场有利于克服小农经济弊端 D.家庭经营是最有效的生产形式
3.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在官府压制艰难发展 D.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4.南宋末年,松江“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元初,崖州黄道婆在松江府“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人既受教,竞相作为”,松江逐步成为全国性的手工棉纺织业中心。这说明 A.棉纺织技术决定商业水平B.元朝商业贸易中心移至南方 C.手工业进步依托技术革新 D.元朝私营纺织业优势超官方
5.市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市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但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
A.政府对市镇分布进行合理规划 B.地域性商帮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C.重农抑商使市镇经济陷入停滞 D.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6.史料记载,清乾隆以后在外来商船的刺激下,四川省在稻米等传统粮食优势作物之外,形成了棉、桑、蔗、茶、果等专业种植区,甚至一些府县多种植烟草,“邑人业烟草者甚多,良田熟地种之殆遍”屡见不鲜。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已经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经济作物获利大于粮食作物 D.商品生产结构变化受市场影响
7.纸币在中国出现较早,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成为主要货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
A.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 B.大量国际金银流入中国市场 C.民众缺乏对纸币价值的认可 D.纸币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
8.史载,明代棉花的种植已在北方地区得到推广,山东、河南、河北都是重要的产棉区,山东东昌府的“棉花转贩四方”,“民赖以利”,兖州府的棉花也有“商贾转鬻江南。”这说明明代 A.形成南粮北棉的生产分工 B.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高 C.海运畅通促进山东棉花外销 D.形成初步联系的国内市场
9.清蓝鼎元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主要反映了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恶果 B.抑商政策的弊端 C.清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 D.闽广地区的蛮荒
10.乾隆二十年,一些原在广州贸易的英国商船来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
A.清初注意防范中外交往 B.中外贸易冲击着原有的管理体制 C.清初为了增加收入开放 D.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已被打破
1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朝的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能力转向内部,慎重地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导致“中国人转向内部”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 B.新航路开辟带来殖民扩张 C.明朝以后中国落后于世界 D.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 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材料二(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材料三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的经济政策因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的“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
1.【答案】B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中“家庭农场就发挥了特长,因为家庭农场靠家庭成员为劳动力骨干,具有最大最可靠的激励机制,只需最低限度的监督工作”可知,我国传统的家庭式的经营方式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生产监督对小农生产的重要性,故B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家庭农场就是小农式的经营,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其他经营模式,因此不能得出家庭经营就是最有效的生产形式,故D项错误。3.【答案】D 【解析】材料“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描述的是赡创造了墨,并发明和胶法,但因其女婿早亡,未能流传于世的故事,说明了手工技术传承具有不外传的特点,即手工技术的传承具有封闭性,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官府对于私营手工业的干预,也没有体现产品和市场之间的联系以及官营、私营之间的发展情况的对比,故排除A、B、C三项。4.【答案】C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来看,农业的发展对市镇的兴起有促进作用;从材料“但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来看,农业的现状对市镇又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市镇的兴起与商帮无关,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6.【答案】D 【解析】“外来商船的刺激下”导致专业种植区变化,说明当时商品生产与市场需求有很大关系,故D正确;A中已经放弃说法不符合事实;材料中没有比较南北方经济水平,故B错误;材料没有比较二者获利的信息,故C错误。7.【答案】A 【解析】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于是出现了纸币。明清时期纸币未能取代金银成为主要货币,这说明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商品流通中对货币的需求量不大,故A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C、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8.【答案】D 【解析】材料提到北方地区的棉花转贩四方,转鬻江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明朝商品经济发达,形成了南北联系国内市场,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南粮北棉的生产分工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海运畅通的条件,故C项错误。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解答时注意关键信息“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海禁”政策给民众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即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与封建土地私有制无关,故C正确,A、B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英国商船来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可知,材料表明中外贸易冲击着原有的管理体制。A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表述与题意相符,正确;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是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的规定,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11.【答案】D 12.【答案】(1)表现:区域间长途贩运业发展较快,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经济发展,商帮出现。(2)现象:财富主要用于购房置地;供应子女读书。政策:重农抑商。(3)观点一: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
论据 农业: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手工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商业: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银)作用越来越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等)。
观点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论据 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没有重大改进。手工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经营方式陈旧);生产手段没有重大突破。
商业:商业资本积累不足(商人大多用财富购房置地,供应子女读书);海外市场拓展不够。
【解析】第(1)问,由“(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可知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经济发展;由“上自帝京,远连交广„„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可知区域间长途贩运业发展较快。第(3)问,注意要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论证严谨。
第四篇:2017年8月21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含解析
2017年8月21日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7年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测)针对2016年5月20日以来大陆游客赴台湾人数大幅下降的事实,《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了一幅漫画。下列表述符合漫画内涵的是
A.“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交往的政治基础
B.“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 C.大陆游客是推动两岸交流的主力军 D.台湾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陆游客 【参考答案】A
【解题必备】台湾问题和海峡两岸的发展 1.台湾问题的由来(1)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
内战结束后,国民党退往台湾,由于国共两党在阶级本质上的差异,造成了台湾与大陆的分裂。(2)国内外分裂势力的影响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插手台湾海峡事务,干涉中国内政;台湾内部的“台独”势力极力主张分裂等进一步加剧了台湾与大陆的分裂态势。2.实质
中国的内政问题。3.基本方针政策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
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逐渐缓和,并有了新的发展。
{误区警示}
(1)台湾问题不能等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一国两制”下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不同是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2)台湾问题也不能和德国问题、朝鲜问题相提并论:德国问题、朝鲜问题,是二战后的国际协议造成的,属于二战的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内战造成的,属于中国内政。
1972年8月,周恩来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过去23年,只是向金门、马祖打炮、广播,号召官兵起义,实际上我们对台湾的工作做得很差。”1973年6月,他指示新华社:《参考资料》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 A.海峡两岸的沟通主要在民间 B.中国外交手段呈多样化特征 C.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 D.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两岸关系缓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
(3)依据材料三指出,香港、澳门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
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故选C。材料部分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故A错误;台湾问题属于 中国内政,不属于外交问题,故B错误;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应在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后,故D错误。2.【答案】(1(2)相同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
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观点(或明确提出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分别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具有稳定性。
(3)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可以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4)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第(3)问,从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这一角度回答。第(4)问,抓住设问限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史论结合回答即可。
第五篇:2017年7月13日雅典民主政治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含解析
2017年7月13日 雅典民主政治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参考答案】D
【解题必备】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2)内容
①依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个等级公民均可入选。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3)意义
①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②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⑤实施陶片放逐法。
(3)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3.伯利克里改革
(1)时间:公元前5世纪。(2)内容
①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改革五百人议事会,其职能进一步扩大。
③改革陪审法庭,使其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从各部落30岁以上男性公民中,选出法官审理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并参与立法。
④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和接受文化熏陶。(3)作用
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机构运作方式
1.公民大会,全体公民参加,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2.五百人议事会,抽签产生,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监督官员执行大会决议,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3.陪审法庭,抽签产生,负责各种诉讼,日常司法机关。
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这样的社会里,五花八门,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得到同等对待,社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柏拉图意在表明 A.雅典民主追求人人平等 B.雅典民主存在明显缺陷 C.雅典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D.雅典民主导致了社会动荡
“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阉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据此材料分析当时雅典的
A.民主政治尚未形成保护公民权利的机制 B.公民私有财产实际上为城邦所有 C.雅典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民主政治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B【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问题。由材料中柏拉图所说的雅典“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得到同等对待,社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可见雅典民主政治过分突出公民的个人地位和平等,导致社会处于忽视法律、秩序的无政府状态,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的缺陷,故选B。A、C项所述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