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发区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 实现新常态下新跨越
###开发区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 实现新常态下新跨越
###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三次创业”为新起点,促进开发区市场化、特色化、国际化建设,努力实现新常态下新跨越,打造升级版美好开发区。一、五个牢牢把握,谋划好新常态下新跨越的战略目标
一是牢牢把握转型创新这一时代要求。始终把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作为开发区“三次创业”最为鲜明的主题主线,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着力优化增长动力、发展路径、资源配置和空间组织。坚持错位发展、差异竞争,进一步调适产业结构、改善经济格局、加强自主研发、促进科技进步,努力培育开发区核心竞争力。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投入与产出、资源与环境等内在关系,把发展的速度、工作的力度与社会的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业务总收入达到7000亿元以上,GDP超千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百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0%以上。
二是牢牢把握“三重一大”这一总体抓手。“三重一大”是开发区“三次创业”的基石。毫不动摇地把“三重一大”摆在新一轮发展的头等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集中精干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广泛深入开展“四招四引”,切实抓出一批旗舰型龙头项目和高精尖科技“小巨人”项目,为“三次创业”提供源头活水和坚强支撑。一着不让地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一步不松地抓好在手项目建设,确保每年确定的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城建项目、重大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实施,以项目建设的新突破带动“三次创业”新发展。到2020年,培育千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5家、10亿级企业50家。三是牢牢把握产城融合这一发展大势。高度重视开发区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并进,统筹软硬环境协同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序推进城市配套、产业培育、社会管理和依法治区,加快建设对外开放的先导区、产业升级的示范区、创新创业的活力区和生态宜居的新城区。把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作为开发区“三次创业”的首要工程来抓,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坚决摒弃传统的梯次开发模式,宜商则商、宜业则业,宜游则游、宜居则居,确保建成生产生活生态同频共振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新贡献。
四是牢牢把握示范带动这一历史使命。坚持“总量指标进位、速度指标领先、结构指标提升、省内排位争先、全市贡献提高”,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竞争发展,瞄准新目标,增创新优势,更进一步掌握主动权,更快一拍抢占制高点,全力打造升级版国家级开发区。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引领作用,继续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到2020年,实际到账外资超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44亿美元,综合排名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中再前进两个位次以上。
五是牢牢把握求真务实这一思想原则。始终把解放思想贯穿“三次创业”全过程、全领域,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攻坚克难;始终把先行先试与立足实际、美好愿望与真抓实干有机统一起来,以更加科学的态度顺应时代、迎接挑战。既站高立远、勇于探索,又脚踏实地、一步一印。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继续倡导“不是招商人员,就是企业项目服务人员”的工作理念,建立完善“马上办、马上落实”的服务机制,坚持不懈地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企业服务零距离”工程和“千家企业评服务、千户居民评机关”活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推进。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紧扣一环抓,积小胜为大胜,久久为功;不逐虚名、不谋浮利,愈奋愈勇、敢于担当,确保“三次创业”步步为赢、健康有序。二、七个持续加快,落实好新常态下新跨越的战略目标
一是注重持续加快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坚持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转型,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大步攀升,重点发展新装备、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以及现代高端服务业,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新优势和整体竞争力。到2020年,力争先进制造业销售收入超3600亿元,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超3400亿元。
二是注重持续加快产城融合,努力打造现代化城市新片区。科学确定高铁生态商务区、东陇海产业带、徐贾工业走廊,工程机械产业园、中德(###)鲁尔产业园、清洁技术产业园、健康产业园、电商产业园、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等“一区两带六园”功能定位,快速推进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建设,高标准编制控制性详规和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高起点布局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总体建设“三年打基础、五年出形象、八年大变样”,力争到2020年建成形态美好、生态优良、业态科学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是注重持续加快对外开放,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毫不动摇抓牢招商引资“生命线”,始终把突破大项目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四招四引”,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主阵地作用。进一步突出抓好两链招商、推行多元招商模式、强化招商队伍建设。做精专业招商,做实驻点招商,做活敲门招商,做优以商引商。力争每年引进一批超亿美元外资项目和超10亿元内资项目,确保招商引资成为开发区“三次创业”的源头活水。四是注重持续加快改革创新,推动服务效能继续提升。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抓住列为市简政放权试点和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的机遇,用足用好政策资源,加快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和行政事业收费目录“两个清单”,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做到“目录之外无审批”、“目录之外无收费”,努力实现“开发区事开发区办结”。
五是注重持续加快科技进步,全面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坚持创新驱动,精心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积极推进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品牌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开发区制造”向“开发区创造”发展,全力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和江苏省创新型开发区。
六是注重持续加快生态建设,增创绿色发展更大优势。牢固坚持绿色增长、清洁生产、循环发展,强力推进环境保护,着力推进生态绿化,合力推进城市管理。加强产业生态化改造,落实“五大行动计划”,巩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成果,让开发区更加天蓝地绿、山清水秀,把生态环保打造成为开发区“三次创业”的新名片。
七是注重持续加快和谐发展,更加深入改善民生民计。大力促进增收富民、强化社会保障、推进依法治区。紧紧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一批民生难题、做成一批民生项目,进一步打造文明和谐开发区、平安法治开发区,让广大投资者、全区百姓生活更有幸福感和自豪感。三、三个强化,保障好新常态下新跨越的目标实现 一是强化思想解放。把解放思想贯穿“三次创业”全过程、全领域,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顺应时代、把握大势,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干事创业、攻坚克难。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开发区“三次创业”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抓好初期政策落实、权限对接、规划布局、体制创新等工作。落实“三次创业”的各项引导政策和扶持措施,制订重点领域、重要条线的发展计划,增强推动“三次创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倡导“不是招商人员,就是项目企业服务人员”的工作理念,建立完善“马上办、马上落实”的服务机制,深入查摆、整治“四风”问题。坚持不懈地深化“两零工程”、“双千评议”,严厉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
第二篇:开启科学发展新征程 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
开启科学发展新征程 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 为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社会和谐的新潜山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潜山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卓 晓 静
(2011年6月10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潜山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喜迎建党9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历史盛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启科学发展新征程,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为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社会和谐的新潜山而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潜山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五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追赶跨越、崛起争先”主题,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群,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胜利完成了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抓发展、促崛起、创和谐的壮丽篇章。
——这五年,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的五年。“十一五”经济发展目标全面超额完成,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较“十五”末均实现了翻番或多倍增长。五年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4.9%、25.7%、37.2%和20.8%。工业振兴工作跃居全市先进行列,“十强”、“二十佳”等一批企业群体加速成长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9家增加到127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8%,全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2%,工业化率由34.2%提高到47.5%。旅游开发成效显著,天柱山相继迎来吴邦国、回良玉等十余位国家领导人密集视察,全县游客量由98万人次增至239.4万人次、年均增长19.6%,旅游总收入由2.8亿元提高至9.37亿元、年均增长27.3%。农业特色产业加速扩模增效,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4家发展到33家,省级龙头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5家。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发展活力得到新提升的五年。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林权制度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集体工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非公经济比重显著提高。五年间,累计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8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个,2010年招商引资工作获全市考核二等奖;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9043万美元。县开发区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征迁安置和项目建设提速推进,建成区面积达10.2平方公里、净增企业70家,华茂纺织二期、卫康医药产业园等一批牵动发展的项目正抓紧建设,区内工商税收由1400万元增加到8965.2万元,核心增长极作用不断增强。旅游度假区建设取得进展,建成国家网球训练基地、皖镇综合项目。源潭、黄铺等一批乡镇工业聚集区不断发展壮大,入区企业累计达160个。建成运营4个农民工创业园。
——这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的五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26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净增8.8平方公里。相继建成老城区广场、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40余项市政重点工程和一批城市地标性建筑,完成城区4条主干道路景观整治和5条河道疏浚治理,开通新型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组建运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功引进华润苏果、苏宁电器、新百百货等知名商贸流通企业入驻,城市日益增大、长高、变美。小城镇建设在全市“宜城杯”竞赛中屡创佳绩,城镇化率由34.6%提高到42.8%。源潭镇被列为全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荣获“中国刷业基地”、“全国文明村镇”和省产业集群专业镇称号。6个国家和省级土地整理项目、11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实施。建成“村村通”公路663.3公里,完成3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省“江淮杯”竞赛中连年获奖。六潜高速潜山段建成通车,县城南外环正在抓紧建设,农村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以水吼燕窝为代表的一批村庄整治建设新亮点不断涌现,“两镇二十六村”新农村示范村镇建设稳步推进。
——这五年,是以人为本狠抓投入,人民群众增添新福祉的五年。先后实施38项民生工程,完成47件实事工程,分别累计投入资金11.5亿元、12.6亿元。发放涉农补贴资金4.8亿元、各项政策性农业保险金2174万元。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4%。争取获批建设廉租住房4066套。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108个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减少贫困人口4.2万人。新农合覆盖率达99.1%,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9.8%。我县成为全国第二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建设取得新成效的五年。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县职教中心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新增省市示范高中6所,投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6457万元。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开发专利产品达109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医改成效初现。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力度加大。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所,完成1902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我县先后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4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综治维稳工作连创佳绩,获评省级平安县。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防汛救灾等突发应急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这五年,是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的五年。扎实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大力加强“设岗创星”、“双培双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五个好”党组织创建等载体建设,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全县党组织发展到1022个、党员发展到22803人。着力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146个,村干部待遇明显提高。充分运用“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成果,出台14项选人用人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干部活力工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持续加大机关效能建设力度,群众和市场主体满意度不断提高。扎实开展“小金库”、招投标、工程建设等领域专项治理,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连年位居全市优秀等次。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人大和政协工作得到加强。县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武装、统战、群团、党史、档案、老干部等工作创出新业绩。
综观五年来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大家感同身受。尤其可圈可点的是,五年来,我们在强县的征程上迈出了新步伐。与“十五”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从31.96亿元增至77.88亿元,翻了一番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续跃过三个亿元台阶,从1.36亿元增至4.23亿元,一批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群体正在崛起,全县财政收入迈入年亿元增长期。县域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全市县域经济综合考核,我县动态指数排名晋升至第一方阵第2位、荣获表彰奖励,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五年来,我们在富民的实践中取得了新成效。与“十五”末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10元增至3989元;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10134元增至29160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从3336元增至831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0.62亿元增至27.26亿元。电脑、汽车走进普通百姓家庭。五年来,我们在构建和谐上实现了新进展。“十一五”末,全县享受新农保69898人,城乡低保27193人,农村五保5119人,计生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2449人。五年间,累计兑付新农合补偿资金1.74亿元,支出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资金1288万元,发放农村贫困学生资助金2326万元;全县260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各类住房保障,3500户农村家庭危房得到改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五年来,我们在聚能蓄势上开创了新局面。相继成功争取获批省级天柱山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源潭经济开发区;天柱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即将迎检,打造了“天柱山瓜蒌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潜山新名片,望东高速潜山(南)出口、下浒山水库等牵动县域发展的重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县开发区扩区、县城跨河发展等重大规划即将付诸实施。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工作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实力偏弱、产业层次偏低和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应对区域竞争的压力仍然在增大;经济社会发展受土地、资金、人才等制约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发展要素制约仍然较为明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较重;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仍需进一步改进,工作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重点抓推进,克难攻坚求突破,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五年来,面对发展中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我们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不动摇,突出强工、兴旅、重农、建市和改善民生等主攻方向,着力推进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和旅游经济提速提质发展,全县正向着风景区、开发区、度假区“多区并举”,工业、旅游“两翼齐飞”的跨越发展格局加速迈进。实践证明,发展才有形象,发展才能得到尊重,发展才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
——必须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第一抓手,以招商引资汇聚资源,靠项目建设壮大总量,全力争创加速潜山崛起新优势。五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借力发展,不断硬化手段和措施,加快构筑承接产业转移大平台,全县省级园区发展到3个,催生了一批重点乡镇园区;强势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吸引了华茂纺织、华润苏果等一批品牌企业相继投资潜山,培育壮大了卫康、华业等一批产业龙头,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践证明,扩大开放是推动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发展,潜山的各项事业才能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脚踏实地干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潜山长远发展的实事好事,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五年来,我们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办成办好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和实事工程,谋划推进了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国家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县、环大别山土壤侵蚀防治区等一批事关民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实践证明,只有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记心中,坚持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才能营造出广大群众支持发展的氛围;只有注重打基础、利长远,才能不断蓄积能量、积累动力,潜山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注重在改革发展中确保社会稳定,在稳定的环境中促进改革发展。五年来,无论是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矛盾,还是处置持续强降雨、低温雨雪等自然灾害以及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我们都能及时应对、有序疏导、有效化解。实践证明,只要始终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建立完善综治维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平安潜山建设,就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必须坚持把加强党建作为第一保障,不断优化政治生态,凝聚发展合力,为推动潜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五年来,我们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以实绩论英雄、按贡献排座次、为发展配干部,不断完善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领导领衔推进机制,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在全县努力营造了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政治生态。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大兴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求真务实之风,只要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同频共振,不断巩固优化良好的政治生态,潜山就一定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就一定能稳步前行、阔步前进。
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是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是产业发展最为迅猛、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社会进步最为明显的时期,也是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最具成效的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扎实苦干,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十二届县委,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未来五年正值“十二五”时期,是潜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我们将面临国家继续促进中部崛起、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皖江示范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和扩权强县等诸多机遇,我们将相继迎来望东高速潜山(南)出口、下浒山水库等一批对潜山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建设,我们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将不断增强。所有这些,都是支撑潜山在未来五年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积极因素。同时,我们也面临县域发展竞争更为激烈、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重大挑战。总体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大有可为。只要我们善于抓住用好战略机遇,积极主动应对挑战,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凝聚一切力量,我们就一定能把潜在机遇和有利因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黄金机遇期”成为“黄金发展期”,推动潜山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更长时期的发展。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追赶跨越、加速崛起”主题,围绕“十亿财政和撤县建市”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生态立县和城镇化四大主战略,牢牢把握改革创新、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四大主抓手,突出工业产业、特色农业、旅游升级、城市建设、民生改善五大主攻点,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努力建成皖江城市带生态产业承接示范县和皖西南风景旅游城市。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以上、人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增速快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十亿财政和撤县建市”目标如期实现,进入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加大力度推进实施七大战略性举措: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上实现新跨越。坚持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引进合作、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着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支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打造百亿优势产业。围绕培植“亿元项目、十亿企业、百亿产业”,加大产业发展推进力度,主攻机械机电制造、医药化工等优势产业,加速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打造县域跨越发展增长极。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举,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改造步伐,着力推进产品技术升级,优化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全力争取各级财政引导资金支持,加快引进和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一批新的增长点。力争“十二五”末,打造百亿产业集群2个、50亿元产业集群3个,实现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
培育强势企业梯队。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骨干企业翻番、中小企业成长等计划,推进以“十强”、“二十佳”为重点的企业内生式成长、裂变式发展,奋力锻造工业脊梁。力促卫康医药产业园、精科大马力拖拉机、华业香料工业园、中合机械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早日建成达效。着力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力争“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6家以上、超亿元企业5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250家,2家以上企业成功上市。鼓励企业创新创优创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群体,积极培育中国驰名商标,力争每年新增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3件以上、省质量奖企业和省级技研中心各1-2家。
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积极申报省“861”项目和点供用地项目,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深化银企合作,创新金融服务,组建运营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积极引进县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紧密联系企业用工需求,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力争建成一所高等职业学院。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多渠道解决企业职工住房困难。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强化工业用电保障。
(二)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在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推动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15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以上,跨入中国旅游强县行列。
以大品牌赢得旅游客源大市场。进一步提升天柱山5A旅游区品牌,确保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一举成功,积极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强势推进天柱山主题形象宣传和重点客源市场营销,推进天柱山与国内外大旅行商和周边大景区无障碍旅游协作,打造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节庆品牌,大力巩固和拓展长三角、港澳台、俄罗斯等境内外客源市场。加快天柱山风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步伐,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力促天柱山旅游发展公司改制上市,加速旅游市场化进程。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外来资本和民营资本投资旅游开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推进景区创A、乡镇创佳、旅行社创强、宾馆和农家乐创星,全面做大做强旅游市场主体,努力实现天柱山旅游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以大统筹促进旅游资源大开发。加快建成大龙窝索道、大型交通换乘中心、东关新游线、三祖寺二期、虎头崖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俄罗斯休闲疗养基地等项目。积极推进天柱山后山开发,建设梅城—龙潭—茶庄旅游公路,力争建设积翠谷索道,构建景区游线大循环。进一步完善全县统一的大旅游管理格局,推动天柱山景区与县城、度假区及周边涉旅乡镇一体发展、联动发展,统筹推进孔雀东南飞、大小乔、程长庚、张恨水、薛家岗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争每年都有新亮点、新卖点。推进山水观光、生态休闲、度假养生、宗教寻根、地质科考、体育健身、戏曲民俗等特色产品集群发展,实现旅游产品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抓住下浒山水库建设机遇,以提高旅游可进入性为突破口,打造天柱山—浒山湖—金紫山—板仓新游线。顺应旅游消费升级大趋势,统筹“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配套发展,开发更多富有潜山特色、便于携带的高品位旅游商品。以大旅游带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结合推进城镇开发和城镇改造,科学规划建设多功能现代商业街区,加快商贸流通专业市场建设。以度假区为主平台,大力创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文化旅游创意示范区。积极引进家乐福等知名商贸企业,建成“全能国际物流园”、皖西南粮食交易中心和农村物流配送中心,着力打造皖西南物流配送集散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流通服务业态,支持发展信托、典当、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优先发展咨询、评估、广告、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力争“十二五”末限额以上企业达80家以上。完成商务、粮食、交通等系统企业改革改制。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上实现新跨越。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发展面貌显著改观,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抢抓国家加大“三农”投入尤其是大兴水利的政策机遇,积极谋划、争取、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型灌区配套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抗旱水源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引导组织农民兴建和管护小微型水利设施,大幅提升农业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高标准实施“国家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完成45座水库除险加固。抓好粮、油、棉核心示范区建设,稳定种植面积,建设高产稳产标准粮田20万亩。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六大特色产业提质提效发展,着力培育、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加强农产品品牌整合与创建,全面形成“有生产基地、有龙头企业、有营销组织、有特色品牌、有流通市场”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强农产品标准、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进超市。因地制宜发展城郊型农业。五年内,力争山区乡镇人均拥有茶、桑等多经园2亩以上,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省市级龙头企业40家以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0家以上,培育省名牌农产品8个以上。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整合资源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切实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做大做强农民工创业园,以创业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和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培育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新的增长点。积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参与土地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发展规模种养大户,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工作,减少贫困人口3万人,完成9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
力促乡镇经济竞相发展。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分类考核,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自我积累,加速自主发展。五年内力争乡镇财政收入翻两番,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引进建设一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逐步培育一批骨干企业群体,培植一个特色凸显的主导产业,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充满人气、富有商机、富有魅力的城镇经济功能区,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旅游名镇、商贸重镇和农特产业之乡。比照省扩权强镇试点政策,扶持重点乡镇加快发展,力争涌现更多扩权强镇新成员,倾力培育1-2个财政收入超亿元经济强镇。
(四)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实现新跨越。瞄准建设皖西南风景旅游城市、安庆次中心城市和撤县设市目标,坚持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张相结合,加速构建以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支撑,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星罗棋布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做大做靓风景旅游城市。以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为引领,按照“一带五区五节点”的空间架构,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成桃园路棚户区改造、原种场地块综合开发、北门河综合改造、客运中心、县城至黄铺快速通道等骨干工程,合理布局特色街区,全面做好“增绿”、“添亮”、“活水”文章。加快建设市民广场、二乔公园、雪湖公园和潜水一河两岸景观长廊等休闲景观,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优化旅游城市环境,努力打造生态良好、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极具文化元素的魅力之城。坚持核心起步区优先、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聚集人气项目优先、公共配套服务优先的原则,推进县城跨河发展,加速形成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居住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大运作力度,力争早日撤县设市,使潜山真正成为皖西南“天蓝、地绿、水清、城美”的璀璨明珠。
做强做优小城镇群体。突出前瞻性、科学性,完善小城镇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园区、专业市场、生活小区等功能区,提高小城镇产业和人口综合承载力。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坚持建管并重,努力建成产业集聚区、人口集中区、和谐社会示范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集群。力争源潭建设镇级市。
做精做美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重点建好40个新农村示范村镇。积极推进基础设施、环境监管、新型公交、公共文化服务向村级延伸。科学编制实施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引导村庄整治、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等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推出一批新的村庄整治精品,高标准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配套、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农村新型社区。
(五)大力推动开放发展,在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坚持自主增长和借力发展并举,平台建设、招商引资、环境打造并重,奋力推进皖江示范区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新活力。
着力在平台建设上求突破。致力于打造实力园区、特色园区、生态园区、高新园区,进一步强化政策统一、流程规范、公开透明、管理一体的征迁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县开发区“园区倍增”计划,推进建成区功能整合和“腾笼换鸟”,实施西进北拓工程。致力于打造沿国省道工业经济走廊,推进源潭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工业聚集区扩容升级,培育一批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专业化园区。到2015年,县开发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0家,实现工商税收4亿元;源潭开发区税收超亿元,3个以上乡镇工业聚集区税收超千万元。致力于打造依山连城傍水、内涵丰富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抓紧建立健全度假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标准编制实施各功能板块控制性详规,做到以好的规划引导优质项目、广泛吸引国内外投资,以超前的征迁安置加速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建成国际商务旅游度假中心、温泉养生度假中心、皖文化园等大型旅游综合体,显示出“养生之城,休闲之都”的强大市场吸引力,真正实现与天柱山风景区互动互补和一体化发展。
着力在招商引资上见实效。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树立“招大引强”的鲜明导向,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交流合作,力争在引进中国和世界500强上取得突破。准确把握产业转移新动向,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突出产业、资源、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招商,坚持挑商选资,以科技含量、环境影响、投资强度、产业效益为标准,提高引进项目档次和质量。根据县域产业基础和发展需要,编制、包装、推介一批精品项目,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大型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城镇、新农村和社会事业建设招商引资上取得新进展。积极寻求与发达地区政府、商会、企业集团共建园区,争取县开发区成为省级合作共建试点园区,推动产业组团式承接、园区联接式发展。切实提高外贸外资外经工作水平。着力在环境打造上创优势。狠抓硬环境改善。立足于提升皖西南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地位,极力争取合九铁路复线、阜景铁路通达潜山,力争天柱山至花亭湖等周边景区旅游公路获批建设,重点推进安庆—天柱山快速通道项目,谋划争取安庆至天柱山轻轨项目。建成望东高速潜山(南)出口,完成105、318国道潜山段改造改线和209省道拓改,大力实施县乡干线通畅工程,完善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全面加快水、电、路、气、信息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狠抓软环境提升。进一步消除各种有形无形壁垒,支持全民创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效能问责,从速从严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全面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接轨国际的商务环境。
(六)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着力构建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让全县人民永享青山绿水,永沐碧水蓝天。坚持以规划引领生态建设。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科学制定生态县建设规划。坚持循序渐进,把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生态产业融入具体项目中,放大“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品牌效应,积极向上寻求项目资金支持,分期发展一批生态产业,打造一批生态园区,创建一批生态村镇,以项目化、时序化和制度化,确保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坚持以创建促进生态改善。围绕“城市、生态、人文”主题,推进“山、水、城、绿”融合,加强城区生态建设,注重保护、建设好城区及周边地区饮用主水源,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日处理5万吨污水处理厂,力争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扎实开展生态村镇创建活动,统筹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村庄环境整治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切实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力争进入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县行列。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的规划管理,建设一批生态型、节能省地型住宅小区,适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坚持以生态文明推动社会文明,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以产业支撑生态发展。积极鼓励发展特色种植、生态养殖等优势生态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林业,逐步实现种植基地化、养殖小区化、经营产业化。强化政策导向,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低消耗、少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生态工业,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染整治和生态化改造,为科学发展腾出更多环境容量。加快推进石材加工、砂石开发等资源型产业向“两型”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做好生态旅游业整体规划,推进生态型景区景点规划建设,加快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深入推进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生态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55%。持续跟踪落实县城防洪、大别山生态屏障功能区等重大项目,力争新增更多政策资金支持。
(七)大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在推进和谐潜山建设上实现新跨越。全面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最大程度地增加群众福祉,让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更加享有尊严,更加心情舒畅。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拓展提升民生工程和实事工程,坚持每年办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完善养老、医疗、优抚安置、救济救灾等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城乡社保一体化。积极探索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三保合一”,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力争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达70%以上。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高度关注和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解决1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努力防止房价等物价过快上涨。
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和学前教育,优化调整教育布局,完成二中搬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引进一批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发展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结合推进政务新区建设,统筹建设综合性为民办事中心和各类活动中心。建成县综合档案馆。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
更加注重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积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推进村级文化活动室、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工程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黄梅戏演艺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传媒业,努力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强县。
更加注重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做好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工作。落实“六五”普法,扎实推进依法治县。继续推行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公开,高度重视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统战、武装、工青妇、工商联、民族宗教、对台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更加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综治维稳信访工作,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着力解决好征迁、安置、劳资纠纷等领域凸显的矛盾和问题。加快构建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强化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监管措施,努力把潜山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稳定的县份之一。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县,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必须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潜山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一)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灵魂。面对“十二五”发展中的众多机遇,面对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和加快发展、加快转型的双重压力,面对发展中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凸显的社会矛盾,迫切要求我们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紧密联系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紧密联系推进潜山转型升级、富民强县的重大实践,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务求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要在形成科学发展共识上见实效。立足于发展仍然不足的最大县情,顺应全县58万人民的愿望和期盼,切实增强又好又快的使命感、能快则快的紧迫感,更加注重发展特色经济,更加注重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维护社会稳定,更加注重保护生态,坚定不移地推进加快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改革创新上见实效。充分用好用活皖江示范区先行先试权,敢于推进发展,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勇于善于破解发展要素瓶颈制约,解决好征迁安置、项目推进、维护稳定等方面的难题,推进好重点领域改革,绝不能在左顾右盼、患得患失中贻误发展良机。要在提振精神状态上见实效。始终保持立大志、创大业、争一流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政治生态,紧紧围绕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和立足安庆县域发展第一方阵,自加压力与强者争,自寻对手与快者赛,抢抓机遇,提质提速,奋力赶超,努力保持跨越发展的强劲态势。
(二)坚持干事创业导向,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要牢固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注意选拔经过实践锻炼和重大考验的优秀干部,注意选拔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优秀干部,真正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继续深化拓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工作,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大力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注重对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使干部在多岗位、多方面锻炼提高。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议事决策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团结共事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推动工作落实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考评机制,既要考核招商引资、园区突破、项目建设等经济发展的“显绩”,也要考核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维护稳定等社会进步的“潜绩”,并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广大干部一门心思干事业、抓落实、促发展,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具体实践中增长才干。
(三)着力巩固执政基础,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不断创新“三级联创”活动载体,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难点村”专项治理。切实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非公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建设,探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办法,不断夯实党组织的基层基础。推进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的融合共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让那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留在基层、留在群众中间。以乡镇领导班子和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理出科学务实的新思路、选出奋发有为的新班子、换出风清气正的新气象,特别是要把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和带头人作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守信用、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干部队伍,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潜山跨越崛起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要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创新群众工作方式,健全群众工作制度,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要做到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注重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切实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绝不能以口号代替行动,以会议代替贯彻,以文件代替落实。要力戒浮躁之气、浮夸之风,努力从文山会海和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建立健全重要工作、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领导领衔、一线会办、督查督办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的良好风气。
(五)健全完善惩防体系,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是一项事关党的形象和生死存亡的重要任务。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继续加大源头防腐工作力度。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党员干部讲操守、重品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努力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境界高尚,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切实防止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招标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执纪审批、管人管钱管物等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和日常教育管理,努力使干部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坚持和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强化干部权力运行监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努力营造政治清明、政风清廉、政通人和的良好环境。
同志们,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共进,奋勇者当先。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我们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加满怀深情地热爱潜山,更加满怀干劲地建设潜山,更加满怀信心地发展潜山,在具有灿烂历史的潜阳大地上,续写改革的新篇章,再铸发展的新辉煌,为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社会和谐的新潜山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
作为“关键少数”怎样带头做好新时代答卷人?我认为“关键少数”首先要带头做老实人、谦虚人、干净人。一是为人要厚道,脚踏实地做个老实人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管是做事做人,遇到困难或麻烦的问题不敢面对而绕道走,不去主动解决问题承担责任,怕到树叶子掉下来会砸着脑袋,喝口水都怕噎着自己,这种人当然不是我们提倡的“老实人”。真正的老实人应当是耿直豪爽,善恶分明,待人热情,聪明能干,大智若愚,埋头苦干,这样的人才是受人欢迎和尊重的,这种老实人不但能做事,也能成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想老实事、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才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为领导干部中的关键少数,你为人诚实,班子成员及下面的部属就觉得你可靠,就会看重你,觉得你可信,就会尊重你,朋友觉得你可交,就会把你当知己。如果你做人虚伪、狡猾、口是心非、做事出格、自私、霸道,就会出现正直的人处处事事防着你,你会失去领导的威信。失去同事的支持,失去朋友的帮助,而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就会仿效你的模样,会投你所好,拍马屁,不务正业,成为腐朽之人,成为害群之马,给党的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说“关键少数”为人是否厚道,是否脚踏实地做个老实人所起的作用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结果。二是为人要宽容,严于律己做个谦虚人
领导干部中的关键少数要放下官架子,要谦虚谨慎,宽以待人而不骄傲自满,除加强自身修养外,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夹着尾巴做人,要以平常心做平常人,要以谦虚的态度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所谓处理好上下左右关系,并非是左右逢源、好人主义。首先要处理好上级关系,对上级要尊重和听招呼,只要上级做得对,要求正确,都必须维护其权威,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即使上级某些方面不如自己也要服从和守规矩。这种服从是组织纪律所决定的,而不是哪个人的行为。尊重和服从上级,不是唯唯诺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低三下四,随声附和。对同级之间的不同意见要认真考虑,不可武断。无论是上级也好,同级也好,还是下级也罢都有短处和长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正是这个道理,大家在一起共事就是缘分,一定要珍惜,要虚心向不同层次的人学习,在工作上讲团结,讲大局,及时补台不拆台。作为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要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头脑清醒讲原则。对待下级要经常换位思考,平等相待,对下级在工作上要严格要求、多支持;在个人的成长进步上要多加爱护、关心;在个人生活出现困难时要多送温暖、多帮助,让你的关爱化为有形的魅力和无形的动力而让部属心悦诚服,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的干好工作。如果,关键少数搞上欺下瞒,对上阳奉阴违,鬼鬼祟祟,搞小动作,对下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自以为是,骄傲自满,自命不凡,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认为自己是主要领导,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傲气十足,对他人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忽悠别人,耍小聪明,可想而知,这样的“关键少数”迟早要出事的。不仅自己要出事,而且带坏了一班人。所以,领导干部中“关键少数”严于律己做个谦虚的人是何等的重要。
三是为人要正直,清正廉洁做干净人
在物欲横飞,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前,首先作为一个社会自然人追求物质的享受欲也越来越强烈,各种腐朽、腐败的东西也仍然在不同程度的滋生滋长,领导干部要做到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去腐败、最终不会腐败,就必须从思想灵魂深处筑牢防腐堤坝,从行为深处关紧贪欲闸门。作为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更应如此。有的人总认为,收受下属平时节日上千元小礼金微不足道,算是领受别人一番心意,理所当然在情理之中,其实,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完全颠覆了自己的灵魂,只要你破戒收受了那么一点千元小礼金,在被送者的心里,你就是一个不干不净的人,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者,你就是行职务之便,贪个人之利的伪君子。贪,不论大小都是贪,都是一种不光鲜、不磊落的腐败行为。所以,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一定要带头干净做人,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要的坚决不要、不该做的坚决不做。注重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警自律,洁身自好。做一个精准、合格、老实、高尚、忠诚、干净的人。
第四篇:站在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 实现新发展
以促进全民创业为重点,全力服务发展市场主体。进一步细化“准入门槛能降则降、审批权限能放则放、办事手续能简则简、办理速度能快则快、指导服务能优则优、服务效能能高则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放宽市场主体准入限制,最大限度地优化市场主体准入服务,最大限度地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市场秩序,更加积极有效地促进市场主体多生、快长、优育。
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服务招商引资。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坚持超前服务,突出“先”字;坚持特事特办,突出“特”字;开辟绿色通道,突出“通”字;坚持“三通”服务,突出“快”字,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为企业发展赢得先机。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招商”;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做好“引商”;改进工作作风,真诚实现“亲商”;积极排忧解难,全面体现“安商”。
以商标品牌战略为重点,全力服务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把商标战略作为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培育发展、争创宣传、重点保护、跟踪服务、扩大利用”一条龙的工作思路,培育全国驰名、全省著名、本地知名商标“三个方阵”,分梯次规范发展。同时,以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专用权质押等有效方式切实解决融资难等企业运作难题。
以服务民生为重点,全力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食品、生活用品等,强化食品安全和重要商品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保护广大市民消费安全。严厉打击传销,维护社会稳定。着力完善12315申投诉处理网络和各项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消保维权进社区、进农村、进商场、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及时
为消费者做好维权服务。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站在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
实现新发展
岁末年初,回顾一年走过的历程,我局先后荣获的“山东省文明机关”、“青岛市学习型机关党组织”、“平度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优秀单位”等等一个个辉煌的成就鼓舞人心;展望未来,崇高的使命催人奋进。站在新的起点,全系统上下必须在青岛市局党委和平度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在解放思想、高点定位中统一思想,在只争朝夕、狠抓落实中见诸行动,突出创新发展总基调,以效能建设为中心,主动、高效、科学的应对新挑战,迎接新任务,回应新期待,不断把工商事业推向前进。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立足职能,服务大局,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牢记服务发展是工商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不懈地创新和完善服务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必须尽职尽责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潜心研,精心谋划,努力构建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效能建设,就是进一步转变职能,全面加强服务发展、市场监管、消费维权、依法行政和基础保障的效能建设。只有紧紧抓住效能建设这个核心,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工商行政管理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突出创新发展总基调,推动全市工商事业不断前进。我们要勇于创新,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精神,不断深化对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在谋划思路中有新意,在推动工作中求亮点,在破解难题中抓深化,不断改进服务发展和监管执法的方式方法,使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成效不断适应工商事业的发展。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着力打造正气之家、团结之家、和谐之家、工作之家、人才之家,为工商事业的发展夯实基础。要坚持抓好各级班子建设,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要坚持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要强化典型模范示范作用,在全局上下营造争创一流当先锋的良好氛围。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树立良好的工商形象;要加快基层规范化建设步伐,致力于在规范中出亮点,在亮点中出创新,在创新中出品牌,努力实现“基层有看点,所所有亮点,全局有特点” 的工作目标,以全新的形象诠释平度工商“团结聚力、奉献增志、进取生辉”的工作理念,展现平度工商“解放思想、高点定位、只争朝夕、狠抓落实”的工作精神。
第五篇:新时代新征程新跨越
新时代 新征程 新跨越
对当前的形势怎么看,明年的工作怎么干,公司今后怎样发展,这些关乎着金驹命运、未来的发展大计,时刻牵动着全体员工的心,随着公司4号文件的出台和发布,给出了及时而明确的答案,也让员工吃了定心丸,开启了金驹大发展、大跨越的新篇章。
12月20日下午14:30,总公司组织炭素公司所有后勤管理人员在会议室集中,有公司常务副总张保献经理宣布了公司4号文件和上午公司董事长主持的重要领导会议情况,传达了文件精神和董事长的重要指示。
一、指示提出,根据公司以前的有关文件精神,该退的退,选拔一些年轻有为年富力强的年轻梯队,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对人事进行了适当调整,宗旨是更换一批年轻化知识化的管理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和梯队建设,炭素公司新任田亚涛经理宣誓就职,决心在新的岗位上,不断熟悉业务,增加自己的知识水平,与炭素员工一道,团结在董事长总经理的周围,齐心协力,完成公司的目标任务。
二、会议指出,调整后的炭素公司各部门,要密切配合,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增加修养,牢固树立团队意识,加强凝聚力,驱动各部门的工作有序进行,推动公司的工作有效地向前推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为适应当前形势,改进以前的生产模式和工作理念,会议提出,今年的生产以“环保指挥生产、技术指导生产”的方针,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法律法规,保护一方百姓,造福人民,彻底做到达标排放和按要求排放,各在线监控数据准确、无误、及时上传,确保公司正常生产。同时,作为一个生产制造型的企业,狠抓质量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提高我们的产量和利润指标。公司自建厂以来,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才稳定了金驹这个品牌的长效发展,为保持品牌永立同行潮头而坚持不懈。
四、会议指出,对2018年的目标任务及管理方案进行了重申,制订务必切合实际,对考核落实的几个要点,要明确、合理、人性化,该奖的奖,该罚的罚,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用好的制度去约束人、管理人、无为而治的效果,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五、会议最后,新任炭素公司副总经理邢新献对近一段的工作进行安排、布置。要求,在停产期间,各车间的设备设施必须在25日以前,进行全部的检修一遍,确保开机时,安全、完好的运行,对煅烧工段脱硫塔的制作工作继续进行,争取往前赶,月底前制作完毕,向新的一年的到来献上一份贺礼。
光阴流逝,岂容我待。2017年即将过去,充满希望和无限美好的2018年就要到来,让我们携起手来,为金驹的更大辉煌加油、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