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版2015政治中考复习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角度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热点聚焦
材料一: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强调: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相关链接:习近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刘云山: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积极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材料二: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工程计划出版系列图书60册
2014年7月23日,“中国梦”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合出版工程项目启动,计划五年内出版系列图书60册,预计全球总发行
量不低于1亿册。工程采取卡通读物、动漫影视等形式,旨在提升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科技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三:上海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让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2014年9月1日,上海百万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很多上海中小学开学第一课的主题词。
各校精心准备,通过主题活动、思想政治课等多种途径,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狠下功夫,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相关链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精彩课堂。
材料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请你对此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国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立法保护,注重表彰宣传模范先进人物。
(2)社会: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
(3)家庭:家长要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法、正确的行动教育和引导孩子。(4)学校: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注重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的先锋带头作用。
材料二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质检出版社等单位启动了“中国梦”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合出版工程项目。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重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对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综合设问
青少年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1)记住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于心,铭刻大脑。(2)心有榜样:崇德向善,自觉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
(3)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老爱幼,热心公益,关爱社会。
(4)接受帮助: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父母、老师、同学的帮助,知错就改。
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应怎样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努力学习,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关爱集体,诚信做人。
(2)孝敬父母、关爱长辈,自觉承担家务劳动。
(3)树立规则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秩序,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4)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伟大时代的追梦人;②传递社会正能量,历史责任我担当;③弘扬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社会新风尚;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伟大时代的追梦人;②传递社会正能量,历史责任我担当;③弘扬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社会新风尚;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命题角度二
弘扬民族精神
热点聚焦
材料一:习近平出席“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4年7月7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习近平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
相关链接:甲午战争120周年海上祭奠仪式;刘奇葆: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旗帜。
材料二:设立烈士纪念日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并规定
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这是继全国人大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后,又增设的一个国家纪念日。
相关链接:9月30日全国公祭烈士。
材料三: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首次进入小学
2014年9月1日开学,南京全市小学生将拿到新发布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小学版。
该读本又名《血火记忆》,用“时间为线、点面结合”的叙述方式,以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中的关键人物为切入点,在总体概述基础上重点选编10个人物小故事,有侧重地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引导小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和对国家公祭的认识。
相关链接:光辉历程——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大型展览在香港开幕。
考点链接 ①__民族精神_____ 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承担历史责任、立志振兴中华
材料一
我国隆重开展“七七事变”纪念活动有何意义?
(1)有利于提醒国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珍惜、热爱、维护和平。(2)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3)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要学习抗日战争革命先烈的哪些优秀品质?
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②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④百折不饶、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甲午耻辱不能忘!为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请谈谈你的主张。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增强军队战斗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④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⑤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断进取;⑥在全民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⑦加强反腐倡廉;等等。
为什么要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旗帜?
①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旗帜,有利于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③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旗帜,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材料二、三
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是为了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什么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国将 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决心;②我国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尊严;③我国尊重历史,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使命;④我国坚决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坚定立场。
你打算怎样高擎先烈们的精神火炬,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1)认真学习并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崇尚先进,弘扬正气,增强社会责任感。(2)珍惜受教育权利,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勤奋学习,敢于创新。
(3)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作出贡献。
命题角度三
小人物汇聚中国正能量
热点聚焦
材料一:“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2014年9月9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了“最美乡村教师”名单。与往届更多聚焦在艰苦的乡村教育条件下坚守的老师相比,本次入围的获奖教师类型更加丰富,有回乡任教的外交官夫妇,有融入维族孩子的汉族老师,有带着孩子搞发明创造的能人老师,有精心呵护
梁维月、来自天津的许卓婧、来自辽宁的钟岳峰、来自湖南的游柘楠、来自安徽的袁德旗、来自湖南的向娜、来自黑龙江的吴金棋共10名少年获评2014年度“最美孝心少年”。
相关链接:“心系老年”孝心工程——“青春伴夕阳”孝心微行动。
材料三:“中国网事· 感动2014”第三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2014年10月20日,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 感动2014”第三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这10位(组)感动人物分别是:无私付出真情相助的“城市暖心人”河北爱心救援队;乐管“闲”事退而不休的“和事佬”刘卫平群体;心系公益传播青春正能量的90后大学生志愿者特木钦;扎根深山护林22年的“森林卫士”海南凤凰山护林队;惊涛骇浪中救起200多条生命的“看海老人”吴金峰;距离埃博拉病毒“最近”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医生
曹广;用爱呵护22个维汉脑瘫孩子成长的新疆库尔勒“爱心妈妈”早热古丽;不问代价寻访保护文化遗产的“文化独行侠”唐湘鹏;服务基层扶贫济困的“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为智障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的“助残”爸爸胡斌。
材料四:微公益 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微公益与公益的主要区别在于“微”字,即举手之劳,小事做起。微公益强调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草根性、迅速传播性,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不仅推动了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相关链接:“时代楷模”柴生芳和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编外雷锋团”;河南“板车哥”; 2014年7月25日,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举行;“夺刀少年”柳艳兵获授全国首个“中华见义勇为楷模”称号;羊倌冒死拦火车。
考点链接 ①尊敬教师 ②___孝敬父母_____
③责任意识 ④__人生价值______ ⑤热心公益 亲社会行为 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材料一
“最美乡村教师”的美体现在哪里?
高尚的师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教书育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无怨无悔;富有爱心;坚强的意志;等等。
2014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有何意义?
(1)对社会:①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对个人:①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有利于传递积极的心态,使人们感受教育的美好;③有利于充分展示最美教师的自信、踏实、进取的优良品质;④有利于诠释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⑤有利于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全社会都在向最美乡村教师学习,集聚正能量,请你提几条建议。
(1)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2)政府:对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典型积极宣传并给予奖励。(3)社会:积极营造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奉献的社会氛围。(4)新闻媒体:对一些“最美人物”的行为及时予以报道宣传。(5)公民:要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
众多的“最美乡村教师”克服了许多环境艰苦,待遇极差的困难。为改善乡村教师待遇,请你提几条建议。(1)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2)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
(3)在农村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等。
材料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孝的传统,请列举历史上孝敬父母的典故和古语。(1)孝道典故:卧冰求鲤;扇枕温衾;百里负米;啮指痛心;亲尝汤药;怀橘遗亲;哭竹生笋;等等。
(2)孝道古语: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②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③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④香九龄,能温席,孝於亲,所当执;⑤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⑥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⑦首孝悌,次谨信。
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照顾父母?
(1)父母给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为家庭作出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应当得到爱的回报,受到我们的孝敬。
(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我们应如何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从精神、思想上敬重和孝敬父母。
(2)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小事上。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心系老年”孝心工程——“青春伴夕阳”孝心微行动)的举行有何意义?
(1)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尊自信品质及责任意识,培养青少年自立自强的能力。
(2)有利于增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构建和睦的家庭环境。(3)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4)有利于提高人们尊老爱老敬老的道德素质,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材料三
举办“中国网事· 感动2014”网络人物评选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⑤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
“中国网事·感动2014”第三季度网络人物评选,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1)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2)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3)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中国网事· 感动2014”人物、“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①要做勇于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人;②要做珍爱生命,甘于奉献的人;③要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重信守诺、学会感恩的人。
材料四
在学校里可以实施哪些“微公益”行动?
贫困生帮扶活动;为学生讲题;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参加校园环境美化行动,如:打扫图书馆,整理自行车棚等。
弘扬“微公益”会给社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1)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有利于弘扬真善美,有利于使先进模范人物形成示范效应,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3)有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等。
(4)有利于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5)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有利于传递和释放社会“正能量”等。
学习宣传时代楷模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哪一方面的内容?加强这一方面的建设对公民有哪些要求?(1)思想道德建设。
(2)公民应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向这些时代楷模学习?
(1)自觉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2)树立助人使人幸福、奉献使人快乐的幸福观,追求高尚人生价值,弘扬利他精神。
(3)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模范的实践者。(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向见义勇为的先进模范人物学习?(1)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和坚定崇高的理想 信念。
(2)学习先进典型,积极宣传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和先进事迹,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
(3)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4)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会见义智为。命题角度四
积极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热点聚焦
材料一: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出台
2014年7月1日新华社消息:近日,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材料二:7月1日零时起对“老赖”实施惩戒措施
自2014年7月1日零时起,凡被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老赖”,将无法购买机票乘机。据统计,仅7月3日当天,民航售票系统就拦截400多名“老赖”购票,拦截次数4481次。
材料三:中国广告法修订草案:明星代言虚假宣传要担责
2014年8月25日,中国广告法修订草案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草案增加了广告荐证者的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这意味着明星在代言时将有更多规范,不得为未使用过的商品和服务作证明。
相关链接:中国互联网协会倡议:打造诚信网络,建设信用中国。
考点链接 ①___诚实守信_____
②法律意识 ③承担责任
材料一
请你谈谈我国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2)当前我国社会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影响了社会公正,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更加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妨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3)加强诚信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请你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诚信社会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各类不诚信行为,建立和完善诚信惩戒机制。加大惩处力度,使失信者无利可图。
(2)社会:大力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3)学校: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诚信的重要性。
(4)家庭:应以身作则,做子女的诚信榜样。(5)青少年:恪守诚信美德,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践行承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等。
材料二
当前社会中存在哪些“老赖”的现象?
考试作弊;制假售假;虚假广告;虚报政绩等。
7月1日零时起对“老赖”实施惩戒措施表明了什么?
(1)不讲诚信会失信于人,会产生信任危机,使个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2)不讲诚信的行为会影响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会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3)不讲诚信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阻碍经济的发展。
我国出台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对“老赖”实施惩戒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1)有利于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责任意识。
(3)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热点新题预测
2014年9月16日,李源潮在青年文明号开展20周年交流展示活动上的讲话指出:青年文明号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基层一线岗位开展的青年职业文明创建活动,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胡小丽
(D)
①履行了见义勇为的义务
②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
③延伸了生命的价值
④是为了得到回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材料一:2014年9月13日,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京召开,揭晓本届“五个一工程”评选结果。共186部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本届“五个一工程”评选,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工作成效的一次重要检阅,是对优秀文化产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为新中国成立65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获奖作品具有以下四个突出
特点:一是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题。二是题材样式丰富多彩。三是作品质量上乘。四是群众广泛认可。材料二:2014年8月26日中央宣传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刘伦堂、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的先进事迹。“时代楷模”发布活动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现场发布了刘伦堂、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的先进事迹,播放了视频短片,现场展示了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创作的反映他们先进事迹的楹联、诗词和小传。材料三: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和守岛民兵王仕花夫妇,为了五星红旗每天冉冉升起,28年如一日,以海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为伴,在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默默坚守、矢志不渝,把人生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用信念和执着书写了精彩人生,不愧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
【发现美】(1)“时代楷模”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服务人民,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②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③爱党爱国、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把国家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⑤不言代价、不图回报,不计个人得失,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⑥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深探讨】(2)国家举办“五个一工程”有什么意义?“时代楷模”给我们哪些启示?
举办“五个一工程”的意义:①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能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
“时代楷模”评选启示我们:①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②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③成就有意义的人生,常常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④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提意见】(3)为了有效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国家:①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②开展“三下乡”活动;③全社会范围的爱心慈善公益活动;④帮助残疾人活动;⑤“全城无假货”等诚信活动;⑥加强对优秀模范人物的评选和表彰,树立学习典范;等等。
学校:①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②开展精神文明主题班会;③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④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等。
【我行动】(4)感动不如行动!你打算如何以实际行动向模范人物学习?
①弘扬社会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②发扬优秀传统精神文化,远离、拒绝不健康、消极的精神文化;③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④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第二篇:浅谈中考政治复习
浅谈中考政治复习
【摘要】中考试题题量大、题目新、材料广、答案活,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学生思想觉悟的考查„„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政治课具有时政性的特点,这也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最大特点„„中考命题注重试题的实用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体现情感品质,关注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个性特征„„
【关键词】政治中考复习
政治作为一门中考必考科目,各个学校的师生都很重视,都希望能在中考中能取得好的成绩,因为政治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个中考成绩,影响到学生的升学。加上现在的中考试题题量大、题目新、材料广、答案活,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学生思想觉悟的考查。而如何做好考前的复习工作对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怎样的复习才是理想的复习呢?本人认为做好中考前的复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中考要制定复习计划,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以便做到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点知识点,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
(1)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可采用比较法,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划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记忆。
(2)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学生。
(3)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地讲解。
(4)利用好手中的复习资料,特别是时政热点材料,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党的“十八大”;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最美人物,感动你我;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施科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学习榜样人物,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扩大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平安校园;预防沉迷网络;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抗击自然灾害,建设美好家园;严厉打击手机淫秽色情网站,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民生,促和谐;破解三农难题,城乡统筹发展等等。
3、第三轮复习:创新深化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回归教材、学生自由复习、并进行考试方法的指导。
二、是要注意复习的方法。
1、即多练:复习中的“多练”并不是搞题海战术,使学生负担加重,而是通过多种题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础知识。“多练”要求我们首先要精心选择题目,由浅入深,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口头回答、讨论、试卷分析等。在复习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一些模拟现实问题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和理解。多练要注意练习的题目要对应中考,中考试题大致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客观题是单选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 和分析说明题等。其次,要培养临场经验,经过平时考核和模拟考试,力求把题答准答全,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知识水平。
2、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政治课具有时政性的特点,这也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最大特点,不仅考查知识,还考查运用知识分析国内外重大时事的能力。
如:聚焦“十八大”,这里面考查的知识点就比较多,它可以从以下知识点去考查:
(1)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请你简要谈谈对顺利完成这次党代表换届选举意义的认识。
(2)代表人选的推荐提名和代表的选举过程符合程序规定,坚持了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这反映了我国哪一项政治制度?实现这一政治制度有何意义?
(3)假如你是一名新当选的十八大代表,你怎样做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呢?
(4)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反腐倡廉工作?
(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2020年实现什么社会目标?这一目标的远景蓝图是什么?
这就要求同学们经常收听或收看新闻,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热点、焦点问题,同时联系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理论水平。
3、整理归纳、查漏补缺。随着中考的临近,教师与学生愈发感到时间的紧迫,在中考冲刺阶段要让学生自己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把零散的知识点理成“线”再织成“网”,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使自己能灵活地掌握知识,及时补缺堵漏,不留后患。①抓平时复习中的薄弱点。复习时根据学生实际查一查知识的薄弱点,对症下药,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②抓思维易错点。通过对一些典型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错误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③抓规范训练。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做题,在解题中提高分析能力,特别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解题技巧策略
1、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1)选择题是中考的主要题型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它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步骤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有四个步骤:
①审对题意,把握题眼。题意是题干内容的规定性,审清题意就要全面、准确的把握题干的特定内涵;题眼是具体体现题意的关键性字词或句子,它决定选项的取舍。因此,审清题意,把握题眼,是解题的关键。
②审视选项,明确大意。四个选项一般说明四个方面的内容,在逐个审查中,要领会每个选项所表明大意。
③上下结合,有所取舍。根据题干和选项各自的内涵,把一致的挑出来。要注意选择最能够体现题意的,既选择最佳项。
④理顺思路,注意复查。选出答案后,还应检查一下解题的思路是否正确。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否成立,以确保选择的正确性。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最常用的就是“排除法”、“优选法”和“比较分析法”。
(2)主观题是中考题常见的题型。题目设计灵活,角度多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但万变不离其宗,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从形式上看,大多采用了设置情景材料的方式,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答好此类题目,必须仔细阅读题目所给背景材料,边读边联想其可能涉及和考查的课本知识点,思维要开阔,分析要透彻,表述要完整,并有所创新。
①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命题指向。一是在认真阅读情景材料的基础上弄清材料包含哪几层意思,然后归纳出各层的意思所提示的中心。二是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角度,按设题角度要求组织答案。
②用所学知识联系材料,准确组织答案。忌知识与材料“两张皮”。一析(剖析材料)、二联(联系材料)、三解(解答问题)是做好主观性试题的三大步骤。具体求是:观点原理要准确,紧扣题意来表达,事理交融要要点全,扼要简明层次明。
2、把握中考命题的规律、趋向遵循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联系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把握命题动向。具体来说,应把握好以下中考命题的趋向:中考命题注重试题的实用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体现情感品质,关注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个性特征;提供材料考查同学们从中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强调试题同社会实际和同学们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发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鼓励抒发真情实感,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中考前的复习方法,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究竟如何是最佳的复习方法,是对我们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的新的挑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武泽涛《广西2013年中考面对面》
第三篇:知识点归类复习-新人教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7、目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科教兴国。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再加上开发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15.我国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16.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资源和环境 17.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18.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霸权主义是美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战略。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8、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9、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各国的共同发展
10、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是:艰苦奋斗
12、奉献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爱岗敬业 13.实现权利的基础——义务
14.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或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5、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6、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7、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18.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19.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0.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指导地位。
21.根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2.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23.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2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因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25.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26.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始终没有动摇过,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的根本原因。
27、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5.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7.正当防卫的实质——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8.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经济竞争的实质又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又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9.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10、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政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最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12、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 人才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
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
产党。
7、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什么)
10.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8.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核心。9.“强权就是真理”,这是霸权主义的核心思想。
十一、“关键”类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4.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科学技术 5.能否成才的关键——自己勤奋努力
6.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的关键——科技创新
7.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敢于和善于创新
8.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科学技术的竞争
9.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十二、“目的”、“目标”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发展。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材P118“六个更加”。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7、发展先进文化的目的是: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9、人类追求的目标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10、共产党人追求不息的人生目标是(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11、、爱岗敬业的最终目的是:奉献社会
13、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8、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9.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10.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十四、“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
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4.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5.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6.我们在把握成才目标时,首先,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正确选择成才目标的前提和标准。其次,要从实际出发,这是选择成才目标的出发点
十五、“保证”、“保障”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政治文明。
3、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精神文明。
4、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十六、“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
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
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9、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自身实力
十七、带有“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十八、带有“二(两)”的知识点:
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2、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3、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4、公有制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5、“两种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九、带有“三”的知识点:
1、三次科技革命:P772、三个代表: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P674、基本国情的三个方面: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P90-92。
5、实行计划生育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人口现状的三个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7、控制人口数量的三个具体措施:晚婚、晚育、少生。
8、三步走战略:P117
9、“三下乡”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城市“创三优”: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10、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1、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2、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团
结和共同繁荣。
13、新型民族关系的四个特点: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4、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二十、国策(战略)类
1、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对外开放
2、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
3、我国实施的重要战略有: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4、我国治国的两大方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二
十一、途径类
1、党的基本路线的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或目的)
3、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4、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艰苦奋斗
5、克服考试焦虑的主要途径是: 培养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二
十二、方针类
1、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什么方针?(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对待文化成果的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即把批判与继承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二十三、九、要求类
1、科教兴国的要求: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正转移到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让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依法治国对公民个人的要求: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已,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实到实处。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个人有什么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要求:(1)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3)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营养;(4)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倶进,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当代中学生立志报国的基本要求:(1)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已任;(2)既要反对否定其他国家的特长、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盲目崇外,妄自菲薄,甚至主张“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3)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同分裂和一切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言行作斗争。
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是:爱岗敬业
10、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 二
十四、归根到底类
1.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四篇: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1 新人教
说明文阅读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说明文的一些知识。
2、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三、教学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通过练习,探究,再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
四、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说明的一般常识——对象、特征、顺序、结构、语言、方法及作用。[复习目标]
1、能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结构。
2、能辨析、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品析重点词语含义及其表达作用,体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金点巧指]:
1、说明文分类:
(1)根据说明文对象与目的的不同可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2)根据语言不同特色可分: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3)根据表达方式不同可分:实用性说明文、科技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
2、说明特征:
(1)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2)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3、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一般来说,说明事物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的,用逻辑顺序。另外,事物说明文更多用的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事理说明文更多用的是逻辑顺序。
4、说明结构:
(1)总分式:总 → 分,分 → 总,总 → 分 → 总。(2)并列式、递进式
(3)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一层一层剖析事理。
5、说明方法及作用:
(1)常用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等。
(2)主要说明方法作用分析方向提示:
①下定义: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作用。
②分类别: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能够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③举例子: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④列数字: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
教学课件
事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
⑤作比较: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⑥打比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
⑦画图表:对文字说明起到辅助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直观性,使事物的特点一目了然
6、说明语言:
(1)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最基本特征。
(2)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对说明对象进行精确的修饰、限制补充的表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副词上。
(3)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要打破思维的惯性,不要只认为精确的语言或数据才是准确的(如确数),更应认识到有时模糊的语言和数据(如约数)会使说明更客观、更符合实际,更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一般而言,下定义、列数据、分类别和用图表时语言比较平实、简明;打比方、举例子、摹状貌、引用时语言往往比较生动、具体、形象。[中考例析] 汉文读物的特质
①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文读物。它时包括古今,地涵盖中外,型不分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字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独具的特质。②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汉字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自甲骨文以来,汉文字体虽几经变易,都没有使文字出现断代情况,更没有产生新的文字系统。正因如此,才使历代典籍得以流传并保留至今。今天的汉文读者依然能读得到并大部分读得懂先秦的典籍乃至四五千年前的甲骨文章,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③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相对很高。同拼音文字读物相比,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相同内容的一篇文章,汉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书要比汉文的书厚许多。在联合国使用的五种工作文字文件中,汉字读物总是最薄的一种。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④汉文读物比起拼音文字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汉字由象形开端,终于大部分演变成会意,占汉字90%的形声字,不仅形旁有表意作用,大部分声旁也有表意作用。象形和会意是汉字联想的两扇大门。汉字的词语也往往引起读者的联想。汉语中不少词汇、成语、典故本身就是前人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状等形象思维创造的言语成果,当读者读到这些词时,就不是仅仅对字面义的直接摄入,而自然会更广远的词语义域展开联想。例如,“萤雪”一词是刻苦读书的意思,但它立即会使人联想到晋代车胤以萤火虫的微光照书夜读和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的情景。这样的联想无疑会加大思维的广阔度和读解的深刻度。
⑤汉文读物在形式上具有审美特点。首先,汉字形体的图像性先天具有一种审美基因,加之书写工具的不同,笔墨运用的变化,布局结构的安排等,使字体显得千姿百态,神采飞扬,气韵生动。其次,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语、句子,如果结构类型相同,字数相等,位置一致,就会形成平行、整齐的句式结构,看上去悦目,使人产生一种句式均齐的美感。再次,汉语音节乐感很强。如果利用押韵、叠音、双声、叠韵、反复、回文等手段,让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在语流中有节律地重复再现,在听感上就会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婉转的音乐美。汉文读物语言的音律美,为诵读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⑥汉文读物内涵渊深,处延博大,纵贯古今,深入人心,熏陶了一代代读书人。
教学课件
1、通读全文,概括汉文读物的特质。
① ② ③ ④
2、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的说明方法,要说明的是。
3、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的“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请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第④段画线句子所举的例子,并说说举这个例子有什么表达作用。
(5)“萤雪”一词能使人产生联想,请你再写出一个词语,并简述由此联想的情景。[解析] 第1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第2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辨析理解能力;第3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分析能力;第4题考查语言概括能力和对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第5题考查语言积累和联想能力。
教学课件
第五篇: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2 新人教
说明文阅读
[复习内容]:说明文阅读——内容概括;材料信息筛选、提炼、再表述。[复习目标]:
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层意和段落。
2、准确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金点巧指]:
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层意和段落
(1)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段中的中心句和说明的内容。
(2)方法:如果有中心句,直接摘取中心句;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同时注意说明文段中的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2、准确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再表述。
(1)过程:a、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b、合理地整理、组合概括信息;c、能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2)“重要信息”具体指:a、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内容;b、体现文章的主要观点、反映作者态度主张的内容;c、表述新信息的内容(新发现、新概念、新进展)等;d、对新发现、新概念等新的知识进行解说的内容。[中考例析]:
迷雾探踪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称为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雾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的雾称为浓雾。大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饭的时候,大家肯定能看到锅上方总是有雾气产生,大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反之愈少。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河面、湖面和海面上航行的船舶等,都因雾天能见度差导致交通事故增多。另外,雾对农业生产也有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少光照,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据测定,雾滴中含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几十倍。所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既然大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大雾呢? 针对大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工人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雾可以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除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如机场跑道等,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三,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的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的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是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1
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
1、请根据文意,用一句话给“雾”下定义。
[点拨]本题考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要懂得什么是下定义,怎样下定义。
2、请认真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的思路。
→ → → [点拨]本题是对全文行文趋向的把握,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各处的相关内容,并要精心组合语言,写出简洁、通顺而又合乎题目要求的答案。
3、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除暖雾的方法?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说明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其实就是对信息的捕捉、筛选、理解、加工。
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其中两种方法的作用。[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说明方法理解运用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开放性,注意与文章内容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