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点[本站推荐]
2018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点
一、心理部分
1、正确认识自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自我的途径有:通过自我观察、他人、集体了解自己。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2、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3、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源泉是劳动创造
4、过渡性是少年期心理发展的根本特征。
5、最常见的四大情绪:喜、怒、哀、惧。情绪对人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所以情绪需要调控。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
6、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兴趣,是我们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要求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7、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克服考试焦虑的重要途径;
8、自尊就是自我尊重,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心理状态。
9、自尊的表现:知耻,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10、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而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而自负是过度地自我肯定。
11、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12、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13、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增强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把个人命运和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自信才有坚实的根基。
14、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投身于社会实践。
15、自强的含义: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向上,奋发进取。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这是自强的航标;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要有坚强的意志;
16、人生难免有挫折。造成挫折的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个人因素。挫折对人的影响有双重性。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结果。应对挫折的关键是采取何种态度,战胜自己.17、事实证明,人们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坚强的意志。
18、对长辈的思想言行,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不能无原则地服从。对公共传播媒体,学会选择是最重要的。对“社会流行”我们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二、道德部分
19、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0、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2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礼貌的要求: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
22、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将心比心,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它是一种理解、一种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其实质,就是关心、尊重、理解他人。
23、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4、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理解宽容的基础;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25、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决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26、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做人的基本要求;诚信的核心是“善”;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诺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27、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子女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成年子女)。其中最重要的是情感上敬重和爱戴父母;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让父母高兴。
28、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
29、当与父母发生矛盾,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30、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
31、在与异性相处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以及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32、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
33、竞争有利也有弊。合作与竞争相互依存,两者是统一的。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竞争的目的:超越自我,共同进步。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三、法律部分
34、法律的三个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5、我国法律的本质是我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6、我国法律和道德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但又不能互相代替,因此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统一起来。
37、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保护作用。
38、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39、按违反法律的类别分,违法行为分为四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违宪行为。
40、按违法程度,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属于一般违法。
41、所谓犯罪,是指具有: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刑法并③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2、犯罪的三个特征是: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最本质特征);②是触犯刑法的行为(或刑事违法性,是法律标志);③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或刑罚当罚性,是必然后果)。
43、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削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附加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
44、犯罪一定是违法,但违法不一定是犯罪!吸毒是一般违法,贩毒是犯罪。
45、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有本质区别。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很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46.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或青少年如何抵制不良诱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启示、教训、道理、感悟?)
①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②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③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制力,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④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教育。⑤谨慎交友,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47、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还不是犯罪行为。
48、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
49、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50、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
51、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权益的最后屏障;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52、诉讼途径即是打官司,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仲裁、复议、申诉等。
53、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54、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
55、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56、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和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57、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58、公民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否则构成侵权;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59、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60、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它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
61、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它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
62、我国保护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法律主要有: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63、义务教育是依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必须予以保证的公益事业。它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要履行的基本义务是: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要做到(1)按时入学;(2)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3)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64、我国公民的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65、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66、依照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67、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
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
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68、所谓智力成果,主要是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技成就、发明创造及文艺作
品等。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①著作权;②专利权;③商标权;④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
69、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70、消费者享有:①安全权;②知情权(知悉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⑤依法求偿权;⑥结社权;⑦获得教育权;⑧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⑨个人信息得到保护权;⑩监督权等十大权利。
71、消费者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途径有:(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新
闻媒体曝光。(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2、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劳动权、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不仅要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依法履行义务。
73、为什么说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我们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又如何自觉履行公民义务?A.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要做到:①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B.自觉履行义务要做到:①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四、国情国策部分
74、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75、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最基本国情,(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一百年)。具体表现在(原因)是:①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7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面对主要矛盾,我国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77、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7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原因.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79、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关键抉择、必由之路。
8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8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
8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83、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8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85、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8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87、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88、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有直接的关系。
89、我国的资源国情(特点)是: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我国面临严峻资源形势。
90、我国面临的环境国情(环境总特点)是:从总体是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原因)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91、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92、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9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办法是统筹兼顾。
94、我国的教育状况(教育国情)是: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民族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95、我国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国情是: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96、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7、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98、我国的基本国策有:①对外开放;②计划生育;③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我国的发展战略有:①科教兴国战略;②人才强国战略;③可持续发展战略。④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99、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100、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必要保证。
10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102、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不包含普通法律,也不是普通法律的总和);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被撤销或宣布无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所以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103、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最高的行政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0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职权有:①修改宪法;②监督宪法实施;③立法权;④任免权;⑤重大事项决定权;⑥监督权。
105、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方式)有: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10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07、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0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09、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110、公民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上互相帮助,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111、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简称“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112、国家安全包括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11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14、公有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5、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
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包括外商经济)。116、我国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它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117、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18、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19、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即“五位一体”,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
12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1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即“两大”素质、“四有”公民)
12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首要的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12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内容,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教育科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25、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26、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27、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具体表现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意义: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1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可以概括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对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公民个人)】
1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意义:a.它是兴国之魂。b.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c.它能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130、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有差别,但没有优劣;
131、对待各国不同的文化采取客观、平等、尊重、包容的态度;不能全盘否定、一概抛弃,也不能全盘肯定、照抄照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32、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文明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不仅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的推动具有重大意义。
133、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特别是发达国家中那些为现代化所需要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成果,促进文化创新;
134、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
135、中华传统美德(特点):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136、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137、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互相承诺,138、人在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是:作为子女,要孝敬父母;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作为朋友,要忠诚、互助、互谅;对于陌生人要扶危济困;作为普通公民,要“位卑未敢忘忧国”,要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
139、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140、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是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141、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个体也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有无穷的力量;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互相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保障个人利益有利于维护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是集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即二者关系怎样?)
142、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143、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奉献精神就是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
144、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公平是维系良好合作的重要前提,社会稳定和发展都需要公平,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公平总是相对的而没有绝对的;
145、(1)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2)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146、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147、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14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9、人生需要理想。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150、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151、中国形象: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但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
152、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国家的兴旺、富强也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我们要把和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5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54、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1)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2)学习本身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作为有志气的一代,我们理应担起学习的重担。
(3)我们了解学习压力,不是要消除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而是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4)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155、怎样缓解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
①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我们了解学习压力,不是要消除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而是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②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从容面对考试。
③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④要增强自身实力,这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156、考试焦虑的影响: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未来的道路我选择
157、生活充满选择,选择要慎重
①生活充满选择。一方面,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我们的需求不断扩大,自主能力不断增强,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前人相比,我们选择的机会更多,选择面更大。多种多样的选择对我们的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②漫漫人生路,有无数的选择,但关键的只有几步。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旅途中出现的岔路口,慎重地进行选择。
158、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
①首先,在做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②其次,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
159、树立正确的选择观念,做选择的主人,在选择中成长
①正确的选择观念: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相应的后果和责任;要有勇气为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
②选择的原则:自己作出选择,在选择中成长。学会自己作出选择,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选择时,享受成功的快乐;学会自己作出选择,才能在作出错误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
160、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新要求
①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②团队精神。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③科学文化知识。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没有具有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很难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
④开放的胸怀等
16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①终身学习的意义(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能使我们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因此,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总之,终身学习,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人人学习,成就祖国辉煌的明天。
②终身学习的要求(怎样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第一,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第二,终身学习要求我们不管升学还是就业都要努力学习。从学校走向社会后,终身学习有助于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更有助于我们不断开拓新的发展天地。
第二篇:2011中考政治、历史复习要点
政治
注意区别题型作答
单选题黄金四选法
面对单选题,常用“黄金四选法”即排谬法、排异法、排正法和最佳选择法。排谬法,是排除错误的选项;排异法,即排除无关的选项;对于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题,可采用排正法,即排除正确的选项;最佳选择法,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非选择题四审三答
对于非选择题,总的指导思想是“四”审“三”答。
第一,审准“主题词”。第二,审准“疑问词”。常用疑问词的命题述语为:1。原因、意义、影响、道理=为什么;2。途径、措施、建议、点子=怎样做;3。评述、认识、看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第三,审准“关键词”。第四,审准“分值”,看分值决定答案的简详。
答题思路三原则:一是逻辑原则,答题条理清楚、分点回答;二是优先原则,最符合题意的答案优先写;三是联系原则,紧密联系材料作答,切忌教材知识点和材料信息“两张皮”。
五大题型解题思路
选择说理题:对这类题,首先认真审题,捕捉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分析,做出正确选择。其次,根据题意回归教材,寻找试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明确试题所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选准切入点。第三,结合材料,准确点题。组织答案的基本原则是既体现教材中的知识,又体现材料中的信息,教材知识和材料信息有机统一;既打开思路、多角度答题,又紧扣设问、切中要害,做到题中之意不能少、题外之意不能有;答案表述要条理清楚、分点回答、语言规范、表达准确。
辨别分析题:关键抓“三点”:
一、找出辨点。认真审题,通过判断和分析将观点找出来。
二、明确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对试题中的观点作出判断,提出正确看法。
三、定准考点。通
过认真审题和对试题材料的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考点。考点是否明确、有无偏差直接决定答题的质量。一般按照“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怎样做”三个环节来答,保证答案的完整性。
材料分析题:
1。读:读懂题意,找准题中所涉及的教材中的原理或观点,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题材中的“人物言行”或“事件事实”。
2。析:理清思路,多角度答题。组织答案时,应“道德、法律、国情常识”多角度发散性思维,灵活运用,争取做到全、精、准。
3。结:谈自己的启示或总结自己的回答
图表分析题:
1。“四看”:①看图表标题;②看漫画画面和表格的行标和列标;③看图表的语言文字数据;④看漫画的夸张之处,这些往往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2。弄清图表的表面现象后,以图表标题为切入点,把它与教材知识相对照,思考出哪些基本观点或原理与图表寓意相吻合,然后总结图表的引申义。
3。明确作答范围和设问角度,紧扣题意,依题作答。图表的设问总体分三类:a揭示漫画所蕴含的道理即 “是什么”(包括漫画反映的道理或问题等);b分析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即“为什么”(包括析现象、谈认识、说看法等);c提出解决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或问题的措施即 “怎样做”(包括提建议、说做法等)。
活动探究题:
这类题根据课程标准和时政热点,结合学生活动实际而设计,是答案多元的命题形式。答好这类题需注意:
1。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确定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试题所要求的是什么。
2。审清题目后,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涉及课本哪些知识,将问题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
3。根据设问的指向及与课本的结合点,确定回答问题的下手之处。从最符合题意的有关理论知识中选出答题最需要的有关知识要点,确定答题思路,列出答案提纲。
4。准确完整作答:注意依据题中设置的多个小问题的题型规范作答。
历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如何使学生会记、记熟,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技巧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活学活用,做到举一反三,就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
一、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1.清朝有十位皇帝,其中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可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例4.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
二、谐音法。基本方法同于“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例2.八国联军侵华的八个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可以编为“奥匈帝国,饿(俄)得(德)没(美)法,依(意)靠英日”
例3.我国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可以编为“生(深圳)猪(珠海)三(汕头)下(厦门)海(海南岛)”
三、奇特联想法。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例1.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一边想“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例2.军阀割据时,冯国璋、曹锟、段祺瑞控制的地盘及其支持者可联想为“曹锟靠在一棵日本梨树(直隶、江苏)上饿(湖北)得快干(赣)了,段祺瑞端着一大碗(皖)卤(鲁)面(闽),这(浙江)应(英)该很美呀。”
四、歌谣法。即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反复挑选排列,使之成为形式对仗,合则押韵的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歌诀记忆法就是把识记材料编成便于记诵的富有韵律和节奏的歌谣或口诀进行记忆的方法。
例1.**早期有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一大;1922年7月,二大;1923年6月,三大;同期国民党有一次,1924年1月,一大,可编为“一大21、7,二大22、7,三大23、6,国民党一大24、1”
例2.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编为“
32、3 傀儡建”
例3.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长征。编为“
34、10(念壹零)36、10(念壹零),红军长征,翻山越岭。”
例4.1935年瓦窑堡会议和1937年洛川会议的时间和内容很容易混淆。可编为“瓦早洛(落)后”及“瓦窑堡,**方针好;到洛川,定全面抗战”
例5.抗战过程中的几件大事,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0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变。可分别编为“
37、9 林彪吼,38、3 拉锯战,40春 汪伪成,40下半 百团大战,41九千(人)皖南事变”。
例6、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可编为:“土改完成,工商调整,经费节省”。
例
7、文革爆发的导火线和全面发动的标志可编为“一个导火线,两会两文件”。
例
8、文革中的主要建设成就可编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
例
9、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1964年和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可编为“57武汉,桥通天堑;64、67,惊世两弹;1965,牛胰岛素;1970,人造卫星。”
例
10、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提供如下口诀:“废三省,设三司,丞相职权六部分,五军都督掌军旅,殿阁学士当顾问,八股取士选奴婢,设置厂卫动杀机。”根据这个口诀,学生只要稍加联想,便能回忆起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具体内容。
五、排比法。又称浓缩记忆法就是紧紧抓住历史知识的关键性字眼,将繁杂的记忆内容压缩为最简单的词或词组,并加以记忆的方法。即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或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适用范围很广。
例1.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赔款和开口岸 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有的内容。
“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例2.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可总结为“一转正、两解散、三修改”。
一转正: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二解散:1913年解散国民党,次年又解散国会。三修改:废《临时约法》改为《****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改总统选举法(改选举为推举,改有限任期为连选连任)。
例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
例4.辛亥革命后“实业报国”思潮的代表人物,可总结为“南张北周和二荣”,类似的还有**建党先驱“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
例5.1927年**三大起义的意义,可总结为“三个第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军队。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例
6、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钢无缝钢管厂、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机床厂。
例
7、隋唐时期杰出的科技成果便可压缩为“五个一”:即一座桥(李春建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一卷经(世界最早雕版印刷的《金纲经》);一条线(唐朝僧一行最早测得子午线的长度);一本书(世界第一部药典《唐本草》);一部药方(孙思邈编写的《千金方》)。
六、重复记忆法。重 复记忆法也称作尝试回忆记忆法,即对识记材料边阅读边尝试着背,背不出来再看书,看了书再背,直到全部背熟为止,过一段时间再复习,以巩固成果。但背的时候不能像背诗歌、古文、定理公式、英语单词那样一字不漏地背,只要求背提纲、重要的历史知识。背的时候,眼看、嘴念、脑想、手写并举,记忆效果最佳。
七、关键字记忆法。关键字记忆法就是找出识记材料的关键字词,或用某些关键字词概括出某段文字的内容,然后把这些关键字词按一定顺序排列,只要记住这些关键字词及它们的顺序,便容易回忆整个材料。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就可以用“爆发、建军、建国、失利、转折、胜利、和约”作为关键词来记忆。
八、表格记忆法。表格记忆法就是把零散的材料集中起来,将相关历史知识的各要素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以便于区别和联系的记忆方法。如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根据它们涉及的各个方面,可以设计如下表格:
九、比较记忆法。比 较记忆法就是对不同的识记材料,特别是易混淆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弄清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记忆方法。这种方法往往和表格法结合 起来运用。比较既可以是横向比较,如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也可以是纵向比较,如秦亡汉兴和隋亡唐兴的比较。通过比较,能抓住重点,理清线 索,增强记忆。
1、《南京条约》开辟的五处通商口岸:宁上广州,不下福州
“宁”指宁波,“上”指上海,“下”谐音为“厦”,指厦门,加上广州、福州恰好五个。
2、《天津条约》开辟的十处通商口岸:南汉九头镇,烟台淡营州
分别指“南京、汉口、九江、汕头、镇江、烟台、台湾、淡水、营口、琼州” 3、5个经济特区:一头猪三下深海
分别指“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海南”
4、沿海14个开放城市:大晴天,烟青连,南上宁波游三州,占北海。
分别指: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福州、湛江、北海14个城市。
5、太平天国永安建制所封五王:东洋消息,南风在北纬十一度。
“东洋”谐音为“东杨”,指东王杨秀清;“消息”谐音为“萧西”,指“西王萧朝贵”;
南风谐音为“南冯”,指南王冯云山;“北纬”谐音为“北韦”,指北王韦昌辉;“十一”
谐音为“石翼”,是指翼王石达开。
6、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柳叶煮粥喝
分别指:刘伯承、叶挺、朱德、周恩来、贺龙。
7、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和建立者:鳄鱼缓缓向前
徐向前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敌人来攻,彭想干(敌人),腾想恶干(一场)。
彭德怀建立湘赣革命根据地 腾代远建立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小平云逸韦拔群,左右江上显神通
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8、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天上有星星
该句中从人名和书名中各取一个字连接起来,记忆效果好。
9、记俄国侵占我国北方的领土的区域:岭南江北 湖东南 江东一岛
1858年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的《北京条约》割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的《北京条约》以及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10、记忆洋务派开办的洋务企业的地点:“安江福天”轮开上汉阳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物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
其中,前面四个为军事工业,后面四个为民用工业。
第三篇: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法律(十二)
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法律(十二)(权利和义务、生命健康权)
一、考点分析:
考点1:权利与义务。(第一单元,应用)1.什么是权利、义务:(1)权利、义务的含义:
①公民权利: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②公民义务: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所谓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2)基本权利、基本义务的含义: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义务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普通法律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3)公民的权利具有广泛性。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多方面。
(4)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3.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4.如何履行义务:(1)道德义务:
道德义务的范围十分广泛,履行道德义务,每个人责无旁贷。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方方面面的道德义务。
(2)法定义务: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考点2:生命健康权(了解 八下第三课)
1.生命健康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2.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1)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和民族未来。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童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2)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重要任务。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加以保护。
3、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意义?
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原因:这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
4、如何行使生命健康权:?
A、珍爱自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B、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①任何人都有不得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尊重他人就是保护自己。
②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二、核心观点
1、主要观点: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次要观点:①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②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2、主要观点:具有权利观念 次要观点:①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3、主要观点:具有义务观念 次要观点: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④其他(履行的义务)
三、感悟材料,对应观点
1、在我国,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越有保障,就越能促进我们自觉地履行义务;公民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越强,国家、社会更加富强,人民自由和权利就越有保障,这说明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A.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 B.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C.彼此结合,完全一样的 D.互相分离,毫不相干的
2、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权利可以放弃,权利观念不重要
B、权利义务具有一致性,要增强权利和义务观念
C、享受多少权利就尽多少义务
D、先享受权利才能履行义务
3、“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B.只有履行了义务,我们才能享有权利
C.自由和法律是对立的,法律限制我们的自由
D.只要我们尊重了其他人的权利,我们就可以做一切事情
4、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A.人身自由权 B.名誉权
C.生命健康权
D.人格尊严权 5、5月19日下午14时28分起,中国全国人民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3分钟。各地汽车、火车、舰船笛声长鸣,防空警报在各城市上空鸣响。体现了对遇难者 的尊重。
A、生命健康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合法财产权
6、某媒体虽然不断接到恐吓电话,但还是一直致力于明查暗访黑心豆制品作坊并坚持予以曝光。因为他们维护的是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 B.批评建议权 C.公平交易权 D.隐私权
第四篇:宿迁政治中考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2013宿迁政治中考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第九板块 崇尚法律(考点27、39)
第十三教时
一 复习内容
考点2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考点39 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树立法治观念。二 教学过程 考点解析
考点2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的地位: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八下P53、54、56 答: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第一,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宪法也被称作“母法”,普通法律又被称着“子法”。)第二,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八下P57 答: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 ②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树立宪法意识,要求我们青少年怎么做?八下P57 答: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考点练习
1.【2008宿迁】该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012宿迁】2012年1月1日,我国新的《居民身份证法》正式实施,制定这部法律的依据是()
A.宪法
B.刑事诉讼法
C.中国共产党章程
D.合同法 3.【2012南京】“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我国宪法 A、与普通法律是子法和母法的关系B、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C、所规定的内容时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2012梅州】 “六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集中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这是因为()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是我国所有普通法律之和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宪法的理解中不准确的是()
A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是所有普通法律的总和
5.在我国,任何一部普通法律,均应以宪法为准。这是因为()
①宪法规定的内容比普通法律更全面、更具体
②宪法具体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④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比宪法更加严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十七大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说明宪法()
A.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是最高行为准则
C.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D.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7.【2010广东卷】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首都各界隆重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切实保障宪法的贯彻实施。这是因为(A)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宪法规定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具体法律问题 C.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D.强公民的宪法意识是保障宪法实施的思想基础
8.【2010广东卷】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从内容上看,它规定的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③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犯罪和刑罚的种类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10广东卷】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D)A.有法可依
B.执法必严
C.违法必究
D.依宪治国 10.【2012广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05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到2011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多年来全国法制宣传始终都把宪法作为重点,大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
请运用宪法和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宪法作为法制宣传的重点。
答案:(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考点39 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树立法治观念。考点解析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九年级P76 答: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什么?九年级P77 答: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九年级P77 答: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九年级P77 答: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实现依法治国还必须加强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5.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八下P57 答:依宪治国。
★6.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九年级P76、78、79 答:(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3)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7.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经济领域出现了不少混乱现象,为此,我国依法开展打击经济违法犯罪活动,这说明了什么?如何理解? 九年级P78 答:(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本质是法制经济。(2)市场经济只有用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引导和制约人们的经济行为,保障人们合法的经济权益,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8.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九年级P80 ①法治和德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量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②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③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9.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九年级P80 答: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
10.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九年级P81 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11.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重要性)九年级P80、81 答:(1)文明的社会离不开法,合格的公民不能不懂法。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司最起码的责任要求。
(2)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12.依法治国对青少年提出什么要求(青少年如何树立法治观念)?九年级P80、81、82 答:第一,公民必须守法。第二,勇于依法维权。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法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第三,守法必须懂法。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就必须学法、懂法。
★12.青少年为什么要学法懂法(青少年学法懂法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九年级P83 答:①青少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②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已,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③广大青少年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当遇到非法侵害时,有人会采取下列情形,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忍气吞声,息事宁人(2)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3)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答:分析:(1)这种方法不正确。这种方法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会纵容违法犯罪分子的气焰,损害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2)这个办法不正确。因为这不仅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能有效的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而且也会使自己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
(3)这个方法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是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有效地打击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也是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表现。考点练习
1.【2011宿迁】醉酒驾驶行为已经以危险驾驶罪写入了刑法,这表明我国坚持()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人才强国
D.科教兴国 2.【2009湖州】 下列事件能直接体现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是()①全国集中开展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正式施行
③我国举办了“2009年中国国际减排和信能源科技博览会” ④某地方政府为逃避法律责任瞒报矿难事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2湖州】2012年3月,全国人大再次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刑事诉讼内容更加丰富、指向更加明确,推进了我国的法律建设。这说明()①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
②我国加强了依法治国 ③全国人大具有监督权
④我国坚持了依法行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2年山东滨州】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决定(草案)》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做出了八处修改,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上述材料表明B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③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
④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09.呼伦贝尔】2008年是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由民政部负责的有关社会民生的立法项目有44项之多,其中包括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促进法在内的法律6部,行政规章16个,部门规章22个。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在依法治国过程中,正在切实做到()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前提是()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以德治国,发扬民主 C.崇尚科学,反对迷信D.以宪治国
有法可依
7.在我国,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相结合,实行依法治国。这是()①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③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
④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8.九年级(3)班几个同学就有关“依法治国”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建设法治国家,就要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②实行依法治国,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③生活在法治国家,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④依法治国是大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十分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实施以德治国。这是因为()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代替 ②道德的约束力比法律更权威,具有更高的效力
③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守法、护法
④法律和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10.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这说明(D)①道德比法律更加有效
②法律比道德更加有效 ③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④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在第八个法制宣传日来临之前,团中央、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举行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网上普法知识大赛,该大赛()
①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②有利于推进我国普法规划的落实
③能彻底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④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09宿迁】材料一:漫画《守护》
材料二:2009年3月26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全案,驳回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等人的上诉,维持一审判处田文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468.7411万元的判决。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2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法律具有哪些显著特征?(2分)(2)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1分);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分)。
(3)有人认为:有了《食品安全法》的“守护”,就能杜绝食品安全问题了。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需要法律的守护,还需要政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1分);生产经营者要诚信守法(1分);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维权(1分)。(本小题共4分。如果在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仅从消费者角度回答并说出维权途径也可 得分,但不得超过3分)三 课后作业 背诵带★的问题 四 教后反思
第五篇:中考政治复习指导要点总结
中考政治复习指导要点总结(共四个模块)模块一:心理
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①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②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是弱势群体,其生命健康权极易受到侵害;③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现象仍大量存在,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
2、作为未成年人,应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①首先要懂得生命的价值,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②要多学一些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要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纠正不良行为;④当遭遇危险情境、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胁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
3、有意义的生活表现在哪些方面?(目标、贡献、创造)
①都有明确的进取目标。②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③需要敢于创造。
4、怎样做情绪的主人?
我们要尽量利用情绪的积极一面,克服情绪的消极一面,让情绪为我们服务,调节情绪的方法有:意志控制法、注意转移法、认识改变法、合理发泄法、尽情倾诉法、情绪升华法等。
5、挫折具有双重影响,或者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或者给人以一种教育和磨练,使人奋起和成熟。
6、怎样战胜挫折?①以乐观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②增强耐挫力;③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7、有教养的人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有教养的人懂礼节,有礼貌;②有宽广的胸怀,不盲目自大;③懂得尊重别人;④注意生活细节;
8、习惯有何影响?习惯不是小问题,它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与幸福。
9、中学生必须养成的好习惯有:①有计划消费、②勤于劳动、③节约时间等。
培养好习惯必须:①有完善可行的计划;②有实际行动;③有毅力;④改掉坏习惯。
10、学会生活自理是我们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学会生活自理包括两个方面:(1)要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2)要提高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①要克服依赖心理;②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③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④善于听取父母、老师及他人的意见。
11、什么是从众心理?有何积极和消极作用?如何对待?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一方面,从众心理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缺点;另一方面,从众心理有可能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所以我们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不固步自封;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盲从。
12、如何对待好奇心?
一方面,我们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其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克制那些超越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好奇心,防止其消极影响,这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模块二道德
1、诚信的作用是: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
2、为什么说承诺是金?
承诺,给别人的是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份义务。许诺之后,不努力地去实现承诺,不仅要受到心灵上的拷问、道义上的谴责,有时还要受到法律上的惩罚。
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学会承诺,就必须在作承诺时量力而行;在承诺后尽力而为。
3、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必须对人守信;必须对事负责;必须说老实话;要尊重隐私,保守秘密。
4、为什么要严守国家机密?怎么做? 严守国家机密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是爱国的基本要求。在对外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又要遵守有关纪律;既要珍惜友谊,更要维护国家利益。对一切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人和事,要及时举报。
5、怎样理解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平等,是指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任何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6、如何学会尊重别人?
首先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认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是尊重别人的前提;必须做到不能以家境的贫富、智力的差异、父母的职务地位的不同来论人,绝对不能把这些差异作为我们另眼看人、不尊重他人的理由;还必须做到不凌弱欺生;必须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习惯。
7、为什么要帮助他人?
人生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上,而且也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上。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使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满足和道德的升华,我们的人生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8、合作的价值(意义)?
合作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合作可以扬长避短,最充分、最有效的使用人力和资源,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
9、学会合作(方法)?
善于合作,必须做到合理分工、科学计划;有效指挥、相互配合;自觉承担责任和义务;相互沟通、真诚合作;公平公正、共享成果。
10、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孝敬父母长辈表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
11、代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由于我们与父母在生活经历、角色身份、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代人对许多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我们要尽力克服烦躁与不安,以感激的心情、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要谅解父母的过失,试着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真诚地听取他们的劝告,做到有话好好说。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
13、为什么要尊敬老师?怎样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尊重老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让表扬与批评成为我们与老师有效沟通、增进感情和不断进步的动力;让表扬与批评伴随我们健康成长。
14、树立公平意识,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才会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
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我们所能;另一方面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们公平的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
15、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维护正义?
基本要求:一是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二是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维护正义,要有一颗同情心。维护正义,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在面对直接危险时,应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如拨打
110、在安全的情况下大声呼救、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等。既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
16、判别是非的依据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17、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在“随大流”的时候,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面对“权势”的时候,能够不委曲求全;在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勇于主持公道,维护正义。为人正直意味着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人正直不会让良知泯灭。
18、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集体?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
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沃土;只有融入到团结的集体之中,才能享受快乐;才能获得成功。个人才能茁壮成长、焕发生机;集体激励人们不断自我完善,鼓舞人们乐观自信。
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19、如何发挥集体的力量?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必须有共同的行动。20、行为的分类,行为和后果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从行为的性质可分为:合法和非法行为。
从法律上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不作为实质就在于应当履行义务而不履行)
(2)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
(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需要在行为前预见与选择,行为中自律与自控,行为后自省与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上。
21、责任的来源于社会道德、习俗及法律等方面的要求。
22、承担责任的意义?(或:青年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意义是什么?)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长大成人的基本标志;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对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既能给我们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我们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抗拒不良的诱惑。
23、怎样亲近社会?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要遵守社会公德;善于明辨是非。
24、如何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还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25、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要做到临阵不乱、临危不惧。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有能力才能负责任。
26、请你简要评价志愿者的行为?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向志愿者们学习?
志愿者的行为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表现;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关爱社会的表现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模块三法律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
离开了秩序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只有自觉遵守规则和秩序,才能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2、如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1)首先要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强化公民的诚信意识;(2)要加强法治,依法惩治那些不守规则、不守秩序的行为;(3)还必须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3、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三个特征)
(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特征。
4、法律的作用:法律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5、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公共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划分为违宪行为和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
7、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8、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处罚。区别:一般违法行为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尚未触犯刑法,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而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
9、刑罚的种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又称基本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
10、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表现?(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2)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2、评析“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大事,因此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着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的确规定的是国家大事。我们要认真学习和了解宪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同时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因此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13、为什么说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主要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年龄小,发展还不成熟,其权利更易受到忽视甚至侵害;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保护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法律为保护未成年人的主要法律
14、对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其中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司法保护是一种专门保护
15、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①未成年人应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自觉与社会各方面的保护相配合,②面对不良社会风气,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注意培养自己对真与假、是与非、美与丑的分析和辨别能力;其次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不进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不乱交朋友。
③依法进行自我保护,要求我们在面临险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冷静、沉着、机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以自我保护为借口,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6、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
17、怎样维护隐私权?(或:如何使个人信息得到更好地保护? 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和适度的情感距离;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要学会依法维权。
18、如何正确对待绰号?
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给人取不雅的绰号,其实质是取笑别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起绰号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
19、公民的个人信息有哪些?出售这些个人信息有何危害?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1)家庭住址、通讯地址、银行账号、电子邮箱、个人收入和财产状况等。
(2)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侵扰公民私人生活的安宁和安全,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3)公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公民要树立隐私意识,要保护和尊重他人的隐私;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要学会依法保护;国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20、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21、为什么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系统地掌握现代科学知识,那么,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公民自身发展和国家要求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一项基本义务。在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21、青少年应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认真履行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等义务;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2、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
继承遗产时,要遵循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和睦团结、互谅互让的原则。
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第一继承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继承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3、为什么要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何意义?
(1)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保护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既要引进先进技术,又要让我们的产品走向世界,两者都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保驾护航。(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激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24、作为消费者应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
25、消费者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6、如何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或:消费者应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应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进行消费后,主动索要发票;尽量到正规的商店购物,少购买流动摊点的物品;要善于识别各种消费陷阱,提防上当受骗。
27、评析“只要商家加强行业自律,就会有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
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需要商家加强行业自律,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也需要国家依法治国,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需要政府依法行政,在新闻媒体监督的同时,还需要消费者履行维护市场秩序的义务,做个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模块四国情
1、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
2、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5、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6、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8、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9、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及做法?
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是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不做伤害民族团结的事情,当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
10、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工程有: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1、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资源,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12、如何正确对待外国的文化和习俗?
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平等相待,既不要只认可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强加于人,也不能对别国别民族的文化习俗一概排斥,一无所知。我们不能简单模仿,全盘照搬,应该坚持原则,明辨是非,13、如何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4、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15、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6、列举我国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主要原因。
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17、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8、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20、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和直接手段。
21、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重要意义?
渠道有:当面打反映、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向人民代表反应、通过媒体反映等。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22、依法治国的含义、为什么实施?、本质、根本目的及基本要求?
含义: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为什么实施?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怎样实施?①国家立法机关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②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③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广大公民必须增强法治观念,做到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3、怎样理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4、实施依法治国,树立法治观念对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为什么? ①青少年必须守法②守法必须懂法。③勇于用法维权。
青少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6、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7、国有经济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28、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及地位作用?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为何能得到很大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股份制企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增强居民收入;有利于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又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9、党和政府为何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措施:取消农业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大战略等。
30、应如何促进收入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和谐的大局。
3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3、为什么说现代生活离不开科技?
我们的衣食住行用都凝聚着科技发展的成果。科技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面貌,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34、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要性?(科技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也越来越决定着各国在全国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尊严。
35、创新的重要性?
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潜能,造就有用人才;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6、我国的人口形势: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稠密,西部稀少;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不高;人口素质偏低。
37、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基本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38、我国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资源形势?如何保护有限的资源?(1)我国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全;(2)人均占有资源量严重短缺;(3)资源存量地区差异较大,组合错位;(4)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国家颁布一系列法律。还应该强化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加强科技开发和创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9、什么是环境问题?我们接触较多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如何保护环境?
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等。此外,还有生态的恶化,森林草场的减少等。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0、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养成低碳生活习惯,青少年能做到哪些?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青少年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41、如何看待“走向世界的中国”? 当今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已经表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4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3、理想的内容分,包括社会、道德、职业和生活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44、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
45、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实际行动:青少年要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责任意识和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47、作为青少年怎样才能学好本领,立志成才?(1)要有理想信念和责任感;(2)要有坚强的意志;(3)要有竞争意识,发挥创造潜能;(4)要认清时代要求,立足自身实际,争取找到最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岗位;(5)要服从祖国需要,以人民利益为重。
49、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5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的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总布局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55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6、爱国主义的核心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57、教材中体现维护人民利益的观点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4)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