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语学习者误用中的た型误用(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23:0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日语学习者误用中的た型误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日语学习者误用中的た型误用》。

第一篇:浅析日语学习者误用中的た型误用

浅析日语学习者误用中的た型误用

[摘 要]很多人抱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学习日语的中国人,哪怕是到达了较高的水准,在他们的文章中还是会常出现现在式和过去式混用的情况。有的开头写的昨天,结尾用现在式,有的现在或将来的事却莫名其妙地用了过去式,虽然多数学习者在写作文时会格外注意首尾时态的一致性,但仍不能完全避免?`用。虽然感觉上很简单的时态,为什么会造成那么严重的误用呢?到底这其中的难点在哪呢?本文将对过去式的误用进行分析并考察过去式的提示方法。另外由于日语中的た型的用法不只是用来表示过去式,还有其他的效用,所以本文不使用“过去式”,而使用“た”,同样的,也不使用“现在式”而使用“る”。

[关键词]过去式;现在式;误用;态;提示法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31-02 材料的范围和研究的范围

本文为了研究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选取中国日语学习者日语作文中的病句和中国三十所大学中没有赴日留学经历的学习者的作文以及专八考试作文中的部分病句为研究对象。

一般认为,学习日语满两年者,算是基本完成了日语所教授的课程。所以本文选取数据中拥有两年以上日语学习经验的这部分学习者的作文,发现其中还是存在大量的结尾本应该用た型的却用了る型,或者是使役文和受身文在变形时没有考虑活用的现象。将一个词的词性限定为动词,不仅取决于他的体和态,还和词语本身有关系,所以明确动词的分类原则很有必要。另外,就句末忽略使役文和受身文的活用现象这一点,受语态,前后文义,复合动词变化等更复杂的因素的影响,本文暂时仅对其中的语态一方面(即る与た)简单考察,并以此为线索,对包含这些变化的误用句整体分析。动词的分类方法

工藤根据动词词义的不同,按照有无时间的限定,将有时间限定的动词分为三类,分别是运动、状态和滞在;将没有时间限定的动词分为四类,分别是存在、特性、关系和质。

关于动词分类的先行研究者诸如金田一和奥田等人还有非常多,从中可以看出今后的分类研究将不再局限于动词的分类,将会把动词以外的其他谓语一并考虑进来。另外,工藤的七个分类中,由于质是名词,特性特指ている型,所以本文实际研究的是其中另外五种分类。

另外,工藤将运动动词按照动词体的不同又细分为三类,分别是“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主体变化动词”“主体动作动词”;将状态动词分为四类,分别是“自然现象”,“思考状态”,“感情状态”,“知觉与感觉状态”。由于这种分类方式和句子的时间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本文对运动动词和状态动词的分析将采用这一分类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る型和た型的关系,所以将动词按一下三种原则进行分类:

①时态:将来/现在/过去

②动词的体:完成性/完全性/反复性

③动词的种类:运动(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主体变化动词/主体动作动词);状态(自然现象/思考状态/感情状态/知觉与感觉状态);滞在;存在;关系

3结果和研究

3.1误用的种类

从语料库中的误用例句的统计结果,按照上文提到的时态、动词的体和动词的种类三个部分来看,最多的误用是过去式?存在动词(29例),其次是过去式?完全性?运动?变化动词(28例),再其后依次是过去式?反复性?运动?动作动词(27例)、现在式?完全性?运动?变化动词(23例)、过去式?完全性?状态?思考状态(19例)、现在式?完全性?状态?思考状态(10例)、现在式?完全性?运动?动作动词(10例)、过去式?完全性?运动?动作动词(8例)、过去式?反复性?状态?思考状态(5例)、过去式?完全性?状态?知觉与感觉状态(5例)、过去式?状态(5例)、过去式?反复性?运动?变化动词(4例)、现在式?完全性?运动?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4例)、现在式?完全性?状态?感情状态(1例)、过去式?完全性?状态?感情状态(1例)、过去式?完全性?运动?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1例)、过去式?完全性?状态?自然现象(1例)。

从结果来看,前三位都占25个以上的误用,第四五位有减少但是差距也不大,但是从第六位就减少到第五位的一半左右,可见误用主要集中在前五类。由此可以推测这五种时态对于从初级到高级的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都是难点。

3.2动词使用偏误

除了上文所说的误用最多的五类之中的(过去式、反复性、运动、主体动作动词)以外的动词,也常出现使用偏误。例如①过去式?存在动词:常出现「いる」和「ある」的误用;②过去式?完全性?运动?变化动词:常出现「なる」「行く」「生まれる」「?浃铯搿购推渌?动词的误用;③现在式?完全性?运动?变化动词:常出现「なる」「?浃铯搿购推渌?动词的误用;④过去式?完全性?状态?思考状态:常出现「思う」「わかる」和其他动词的误用。

可以看出来,过去式的「ある」、完全性的「なる」和「思う」的误用频发,也应当重视。

3.3过去式和现在式相关误用

再来细看一下误用例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与现在相关的(即现在还保有状态或者是动作仍然持续的)、有表示过去词汇的、从文脉可以判断为过去式的。接下来,我想就这三个部分选取误用例文具体分析,选取的例子都是有明确前后关系且为复句的句子,其中句子中带括号的词汇均应使用た型,并在例句后注明例句的种类。

其中过去式?存在动词包含①与现在相关的(12例)②有过去词语的(7例)③文脉为过去式的(10例);过去式?完全性?运动?变化动词包含①与现在相关的(14例)②有过去词语的(5例)③文脉为过去式的(9例);过去式?反复性?运动?动作动词包含①与现在相关的(12例)②有过去词语的(15例);现在式?完全性?运动?变化动词仅有①与现在相关的(23例);过去式?完全性?状态?思考状态包含①与现在相关的(15例)②有过去词语的(3例)③文脉为过去式的(1例)。

3.3.1与现在相关的误用例句

这里指讲述过去的事情,但是现在仍有动作和状态的持续影响的句子。

例一:李さんが家でごろごろしていた。家でいるのはライオンだけでなく、妹と弟も(いる)。(过去式?存在动词)

例二:王さんはクラスで差?eされった。このような不公平な???荬沃肖潜摔涡睦恧颍ㄖ萍sする)。(过去式?反复性?运动?动作动词)

例三:彼は山?|省の人ですが、四?rの?rから河南省で住んでいます。今、A大学の交?Q生に(なります)。(现在式?完全性?运动?变化动词)

例一描写的是过去家里的状况,但是看到小李在家里无事可干是过去的事情,但是现在家里仍然有弟弟和妹妹就以为应该用る型。例二小王被制约不只是被歧视的现实,现在仍然制约着他的心理,所以也有人认为应当用る型。例三也是,学习者会认为他现在仍然是A大学的交换生,也应该用る型。

但是,如果认真考虑,虽然这些动作或状态现在仍然持续,但是毕竟说的是过去的事情,所以应当和现在区分开来,使用过去式。

例三比较特殊,虽然使用误用例句中的(になる)是错的,但是如果使用(である)却没有任何问题。例三不能使用现在式る型的原因是因为(なる)是变化动词,变化动词的る型不仅表示现在还表示将来为了表示现在已经发生了这种状态的变化所以必须使用た型。

现在式和过去式中常有完全性的误用,有时过去式可以用来表示现在的状态。

例四:先生の授?Iを通じて、日本の文化をいろいろ了解し、日本人の性格への理解も深く(なります)。(过去式?完全性?运动?变化动词)

例五:日本の文化を理解するために、授?I後常に日本の映画を?ました。本よりわかりやすいと(思います)。(过去式?完全性?状态?思考状态)

例四学习者会认为现在仍然保持理解的状态,所以认为应该使用る型。例五也是这样,学习者认为现在仍然方便理解,所以也应该用る型。例四虽然现在仍旧是理解的状态,但是用变化动词なる来表示状态必须要使用た型。例五中对思う的误用,是(过去式?完全性?状态?思考状态)中最常见的误用,虽然这一思考状态也表示现在的思考,但是只要是也提到过去的时间点,就说明这一思考是在过去的时段发生的,所以还是应该使用た型。

从这些例句中看出,由过去生发出的动作,哪怕是现在仍有动作或是状态的持续,还是应该用た型。

3.3.2有表示过去词汇的误用例句

这里要介绍一些虽然句子中有表示过去的词汇,但是仍然有学习者使用る型。

例六:以前の日本には男の名前は二つの?N?(がある)。(过去式?存在动词)

例七:原始社会では、人?gは群がって生?bして??bを(得る)。(过去式?反复性?运动?动作动词)

有些人认为如果是表述客观事实的情况,就应当使用る型,所以例六后面的文章可以使用る型,但是这一事实是在过去发生的,所以应当使用た型。

很多日语初级学习者们认为只要是句子里有表示过去的词汇,就应该使用た型,但是有时句子太长,结尾常常忽略开头表示过去的词汇而忘记时态。但是这些看似简单的时态问题,有时难以避免,反复出现。所以我们不仅要留意表示过去的词汇,还要注意这些表示过去的句子和现在时态的关系。

3.3.3从文脉可以判断为过去式的误用例句

有时判断为过去式的方式不仅是依靠特定的表示过去的词汇,有时也需要结合句子前后的文脉来判断时态。

例八:日本には日本特有の地理や?L俗があります。その中で日本人の性格が(生まれます)。(过去式?完全性??动?变化动词)

例八的错误原因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认为这是表示客观事实,二是这句话的前句话使用的是る型,结果把这句也错误的使用了る型。

夏目漱石の作品を?iんで、?Wは日本へ行きたいと(思います)。(过去式?完全性?状态?思考状态)

可以看出,即使句子里没有表示过去的词汇,如果还是描述过去的事情,哪怕句子是和现在有关也要慎用现在式。总结

本文所谈论的学习者关于日语た型的误用,不仅是中国人,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也是一大难点。但是在当下的中国日语教学中,对于初级学习者的时态的专项教学虽然也有涉及,同动词的体以及其他方面的教学相比明显少得多,但是其复杂程度却不能小觑。所以应该多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和练习,注意る型和た型的区别。

本文选取中国日语学习者作文中的た型的误用,虽然这次只研究了句末的时态问题,但是接下来我想从这些误用例句中考察复合动词、复合句等更多方向的问题,并希望可以把研究更加详尽完善。

参考文献:

奥田靖雄《アスペクトの研究をめぐって?D金田一的段?A?D」 『国 ?Z国文』8

奥田靖雄(1985)『ことばの研究?序?h』むぎ??房,pp.85-104 に再?h])

工藤真由美(1995)『アスペクト?テンス体系とテクスト?D?F代日本?Zの?r ?gの表?F?D』 ひつじ??房

工藤真由美(2014)『ひつじ研究???第 111 ?? ?F代日本?Zム?` ド?テンス?アスペクト?』 ひつじ??房

金田一 春彦(1950)「国?Z?釉~の一分?」 『言?Z研究』15 pp.48-63

奥田靖雄 《关于日语动词形态的研究》 1977

工藤真由美 《动词的形态和时态与教科书》 1995

金田一春彦 《国语动词分类》 1950

第二篇:成语误用

成语误用

第一类:望文生义 1.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2.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3.拍手称快

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4.不足为训

足:值得。训:准则,典范。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5.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6.目无全牛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不能误用作贬义词。7.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8.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9.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10.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11.久假不归

假:借。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12.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13.炙手可热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14.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不能误用作褒义词。15.巧夺天工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16.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 1 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17.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

磨盘,磨的底盘,凿有许多齿形道。比喻办法多,门路广。不能理解为“有很多条道路”。18.细大不捐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19.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20.危言危行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21.豆蔻年华

豆蔻:一种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孩。22.罪不容诛

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恶。不能理解为“罪恶小,不应该诛杀”。23.大快人心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24.休戚相关

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主语不能用于人物以外的其他事物。25.涣然冰释

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能用来描写冰雪融化。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1.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2.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3.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4.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5.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6.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7.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8.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9.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10.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1.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2.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第二类 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⑽、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第三类 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这是个贬义词,例句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褒词误用贬义的主要有: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词误用褒义的主要有: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对象误用的主要有:

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7.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8.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1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4.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1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1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18.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19.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5.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了。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6.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缺误。7.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处心积虑: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8.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费尽心思:挖空心思,想尽办法。9.开山祖师: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10.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第四类 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类似这种毛病的词语还有:

⑴'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⑵'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⑶'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⑷'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⑸'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6)'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4.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褒义)

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2.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第五类 表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

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⑶、百姓生灵涂炭

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 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

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

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⑼、众多的莘莘学子

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12)、目前当务之急

(13)、妄自菲薄自己

第六类 误用字面意义

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3.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5.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6.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7.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8.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9.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10.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11.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12.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七类 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类似的词语还有:

⑴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⑵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谦虚。⑶蓬筚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⑷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⑸心向往之:用于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⑹一得之见: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

第三篇:误用成语

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洛阳纸贵:比喻作品有价值,广为流传。洛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常用此语。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鸿篇巨制:鸿:巨,大 篇:篇章。制:写作,也指作品。规模宏大的长篇或大部头的著作。力透纸背:力:笔力;透:穿过。用毛笔写出来的作品,在宣纸的背后,能够看到写字运笔时笔锋留下的墨线。形容写字、画画技巧精湛,力道十足。形容诗文等作品运力巧妙,内涵深刻。

倚马可待: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倚:靠。东晋豫州刺史谢尚发现袁虎文才很好,就把他推荐给大司马桓温。桓温让他负责府内文书起草工作。袁虎作《东征赋》赞扬东晋许多名士。他跟随桓温北伐前线,在前线,桓温让他写讨伐檄文,他靠在马背上一会儿就写了七张纸,而且写得很好。一挥而就:就:完成。形容文章、写字、绘画很快就完成。

“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猜:猜疑。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表明天真、纯洁的感情长远深厚。后人就以青梅竹马称呼小时候玩在一起的男女,尤其指之后长大恋爱或结婚的。至于从小一起长大的同性朋友则称为“总角之交”。

耳鬓厮磨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男女相恋的亲密情景。

第四篇:标点符号误用34例

标点符号误用34例

一.顿号误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 [点拨]这儿‚

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不能缺顿号。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

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10.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点拨]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11.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点拨]完整的直接引用(句号在引号内)前应该用冒号。12.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点拨]‚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

三、分号误用

13.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点拨]‚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分号改冒号。误用原因同12,属未搞清前后关系。

14.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踏实;三是耐得住寂寞。[点拨]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如12。15.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

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点拨]分号同句号换位,明确层次关系。

四、冒号误用

16.句中短暂停顿误用冒号

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17.同一句中误用两个冒号。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扬,二是……

[点拨]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18.部分引用前误用冒号。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点拨]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20.同一人话语未完误用冒号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点拨]‚二字‛后用逗号,冒号应换为逗号,因为句中‚张老师‛的话分前后两部分说的。冒号管的应是一句独立完整的话。

五、问号误用

21.非疑问句用问号。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点拨]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才用。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用问号。该句前一问号应为逗号,后一问号应为句号。22.选择问句多用了问号。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点拨]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注意:这里强调的句子是一个。

23.选择问句句群少用了问号。

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点拨]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以上由三个问句构成。

24.倒装句之间误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点拨]引号内属于成分倒置,是一个句子,因而只能有一个句末点号,否则会造成句子结构的不完整。且只能用于句末。改法:问号改为逗号,‚同志们‛后用问号。另外,感叹号、句号使用也存在这一错误,如:①多美啊!济南的冬天。(主谓倒装)②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没精打采的。(定语和中心语倒装)都属误用。

特别提醒:反问的语气强烈时,可以用叹号而不用问号。如,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

六、省略号误用 25.与‚等‛并用。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点拨]表列举的省略号功能和‚等‛‚等等‛相同,只能保留其一。

七、破折号误用

26.与‚即‛‚就是‛等词并用。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点拨]此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即‛‚就是‛等意思,只能保留其一。27.少用了破折号

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点拨]‚秦山第二核电厂‛是解释前面的,且属于句子的有机构成部分(否则用括号),前面应加‚──‛,去掉引号。

八、书名号误用

28.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点拨]书名号表示书报、文章、剧作、歌曲等的名称,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却不属于此,乃机构名,可用引号表示强调。2004年广西卷‚《幸运52》节目‛也含此错。

九、括号误用

29.非注释语误用括号。

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点拨]括号里的话是用来注释前文的,判断其使用是否恰当,要看括号的文字是不是在注释前面的内容。此处‚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不是注解‚详细地址‛的,不应使用括号,应删去,在‚地址‛后面加逗号。

30.括号位置错误。

①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②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点拨]括号里的文字如果是注释句中的一部分,括号应紧贴被注内容之后,如①句的句号应后移至括号完;如果是注释整个句子,应放在句号外,②句的句号应提前到‚成了路‛后。

十、引号误用 31.滥用引号。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点拨]根据《标点符号引用法》引号的加引范围可知,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加引不当,属于滥用,应去掉。32.非直接引用误用引号。

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点拨]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33.加引范围不清。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点拨]此题有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另一处是‚俗话说‛后冒号应删去。

34.引语末标点位置错误。

①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②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点拨]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故①②恰好用反。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如,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徒!‛;引号中还有需要引用的再用单引号,如32。

当然,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有较高的综合性,往往是多种标点的综合考查。但只要对以上错误了然于胸,区区考试岂奈我何!

第五篇:书名号的误用

书名号的误用

一、误用于课程、学科和课题名称

*(1)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有幸聆听李赋宁教授亲自讲授《英语史》课程。……所以,当我读到李先生赠送的《英语史》时,喜悦的心情不言而喻。

*(2)10年来,先后开设了《图书发行学概论》、《图书发行企业管理》、《图书市场信息学》、《图书储运学》、《对外图书贸易》等十几门专业课,培养了各类学生2900余名。

*(3)和平乡计划对全乡乡民进行一次以《社会公德》、《环境卫生》、《建立文明幸福家庭》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培训。*(4)关于《书籍编辑学》的几个问题

*(5)1998年12月9日,浙江省财政厅会议室,《关于“两保两挂”的多视觉理论思考》联合课题立题会在此召开。

课程不同于课本、教材,不能用书名号。例(1)的第一个《英语史》是课程名,要把书名号去掉,第二个《英语史》是书名,使用书名号是对的。例(2)五门课程名称外加的书名号要去掉。例(3)三个书名号内是培训的主要内容,不是培训教材名,书名号可改为引号。例(4)是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内容是谈论书籍编辑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建设问题,“《书籍编辑学》”会使人误会是一本书的书名,书名号可去掉或改为引号。例(5)课题名称还只是一个研究题目。不是研究成果名称,书名号可改为引号。至于讲座的名称,则可用书名号,因为讲座有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可作为作品看待。例如:

(6)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先生将主讲《20世纪中国画概述》,对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情况、艺术流派等予以总结和归纳。讲座于每周日上午9时开始。(《北京晚报》1999.4.3)

二、误用于征文活动名称

征文活动名称不是作品名称,可用引号,不宜用书名号。例如:

(1)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中华读书报于5月份开始,联合举办“书与人的故事”征文活动。(《光明日报》1997.05.27)

*(2)北京市教委与《中学生》杂志社联合举办《迎接建国50周年》征文(《北京晚报》1998.12.23)

*(3)《素质教育进我家》征文启事

本报教育部与天津教育杂志社《家长》编辑部共同举办“素质教育进我家”征文活动。

例(1)征文活动名称用了引号。例(2)“《迎接建国50周年》”、例(3)“《素质教育进我家》”的书名号要改为引号。

三、误用于调查活动名称

*中央电视台还通过调查网,运用问卷的形式进行了三次专项调查,分别是:《专栏节目调查》、《栏目设置专项调查》、《“十四大”电视宣传效果调查》。例句中的三个书名号要删去,所讲的是三次调查活动,不是三篇调查报告。

四、误用于培训班、学校、出版社等文化教育机构的名称

*(1)开设《高等电子自控专业班》 *(2)联合举办《行知艺术函授学校》

*(3)苏联《真理》出版社1985出版计划草案

三例的书名号要删去。我国书刊中常常看到苏联和俄罗斯出版社的名称。俄文

原名有时用引号(《》)标示社名,不能照样移植于中文译名中。例(3)中的“真理”是出版社名,不是报刊名称,不能用书名号,改用引号(“”)也不符合我国习惯,把书名号删去即可。

五、误用于奖品、奖状名

*(1)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美》《卡拉OK》等6个奖杯 *(2)荣获《第五届全国发明奖》和《北京儿童用品优秀产品奖》

例(1)的书名号可改为引号,例(2)的书名号可删去,或改为引号。

六、误用于商标名

*(1)《华光》牌光胶片 *(2)《圣塘山》牌绞股蓝茶

商标名不用书名号,以上两例的书名号可删去。

七、作品和出版物名称该用书名号而未用

*(1)三年前,一位美国人和一位新西兰人合写了一本书,书名是《学习的革命》,副标题是“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

*(2)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全诗共分三篇,由“地狱”、“炼狱”、“天堂”组成。

*(3)历史剧《东周列国》分“春秋篇”和“战国篇”,各30集。*(4)由李先念题写片名的“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宣传图片将出版发行 *(5)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有许多风格独特的雕塑品……。图左一为墨西哥城科技馆前的雕塑“出壳”。左二:“起跑”。左三:“太阳神和月亮神”。

(6)1989年,何鄂的另一件代表作《绣花女》在第七届全国美术展上获“刘开渠雕塑艺术基金奖”。(《光明日报》1999.01.05)

*(7)昨天,我国1999-2“汉画像石”特种邮票发行。该套邮票共6枚,由“牛耕”、“纺织”、“舞乐”、“车马出行”、“荆轲刺秦王”和“嫦娥奔月”

组成。(8)虎年作为“虎头”的《戊寅年》生肖邮票设计得虎虎有生气。(《光明日报》1999.01.07)

例(1)书名正题用书名号,副题也应当用书名号。例(2)的三个篇名、例(3)两个篇名的引号要改为书名号。例(4)图片名“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改用书名号。例(5)三个雕塑名要改用书名号,如例(6)。例(7)邮票名的引号改为书名号,如例(8)。

2007-05-22 选自林穗芳著《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下载浅析日语学习者误用中的た型误用(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日语学习者误用中的た型误用(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褒词误用贬义

    专项训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褒贬误用 褒词误用贬义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

    易误用成语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成语当中也有谦辞、敬辞之分,高考熟语设题也涉及到了这一点。,如......

    成语误用类型

    不能带宾语de成语 高考语文试题考查成语误用的类型中有这样一种情况:某些成语从语法功能或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上看不能带宾语,命题者却让它带了宾语,导致使用不当。像名词性成......

    成语 尊卑误用

    【敝帚自珍】【抛砖引玉】【贻笑大方】 【无功受禄】【敬谢不敏】【忝列门墙】 【一孔之见】【才疏学浅】【德薄才疏】 【班门弄斧】【德薄能鲜】【雕虫小技】 【绵薄之力】......

    标点符号的误用

    标点符号使用误区 1.顿号误用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三四”中间没有顿号。) (2)并列数字间缺顿号。如: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

    !褒贬误用的成语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一、贬义成语: 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选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高考成语误用——褒贬误用

    复习备考 ★ 高考成语误用——褒贬误用 ★ “褒贬误用”是高考考查成语误用类型中一种常见的情况。成语从感情色彩的角度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有褒奖、赞扬色彩,用于正面、......

    初中常见成语误用

    初中常见成语误用 第一类 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