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制度题库

时间:2019-05-14 23:5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身份识别制度题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身份识别制度题库》。

第一篇:身份识别制度题库

身份识别制度题库

一. 选择

1.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至少同时使用(A)两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如有疑问,则选出生年月、性别、就诊卡号、住院号等任一种方式增加查对。

A.姓名+年龄 B.姓名+床号 C.姓名+性别 D.姓名+住院号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者新入室时,责任护士向患者说明佩戴腕带的目的和意义,并帮助患者正确佩戴。

B.患者在院期间应始终佩戴腕带,出院时由护理人员协助取下。C.有创诊疗、输液输血、抢救、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必须佩戴“腕带”,用以识别患者身份,其他患者可以不用佩戴

D.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同样需要佩戴腕带。3.在进行下列哪些情况需要进行者身份确认(D)A.标本采集 B.给药 C.输血或血制品 D,以上都是 4.哪些科室之间的患者转接需填写交接记录单。(D)A.急诊、病房 B.手术室、ICU C.产房、新生儿室之间 D.以上都是

5.如何进行身份识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核对时应让患者陈述患者姓名

B.意识不清的患者,核对时应让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 C.核对患者,只需和腕带认真核对即可 D.特殊环节如给药、输血或血制品等,在操作前、中、后均需进行患者身份识别,确认患者。

二. 填空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 身份识别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应至少同时使用 两 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患者外出检查前 腕带佩戴在位,并携带检查单 便于检查时确认身份并核对。

3.在重症医学病房(ICU、CCU、SICU、RICU 等)、新生儿科、手术室、急诊室等部门,以及意识不清、有创诊疗、输液输血、抢救、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必须 佩戴“腕带,用以识别患者身份。4.腕带信息 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 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5.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至少同时使用 姓名、年龄 两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如有疑问,则选出生年月、性别、就诊卡号、住院号等任一种方式增加查对。

三. 问答

1.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①在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做好患者身份确认。②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如有疑问,则选出生年月、性别、就诊卡号、住院号等任一种方式增加查对。

2.患者转科交接时身份识别

①患者转科交接时应进行身份识别,尤其是重点患者,包括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等。

②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患者转接需填写交接记录单。

第二篇:身份识别制度

(二十)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接待新入院病人时实行首诊负责制,按照“流程”进行确认并登记签名。

2、护士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手术及实施各种介入与有创诊疗时,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唯一识别的依据。

3、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蓝色“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血型,手术室护士核对,病人麻醉清醒后回病房,由病房护士核对。

4、在病房、ICU、NICU、血透室、产房对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不能言语或语言障碍及危重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红色塑料“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并按要求做好腕带上患者身份信息记录。

5、在急诊抢救室腕带用于患者身份识别和病情程度判断,具体措施如:第1优先等级是危急组,红色腕带标记;第2优先等级是紧急组,黄色腕带标记;第3优先等级是轻伤组,兰色腕带标记;第4优先指已确认死亡的伤员,黑色腕带标记。腕带具体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血压、脉搏、呼吸、血型。

6、核对患者身份时采用开放式提问,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如:请问叫什么名字”。

7、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二十三)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实施必要的救治,同时通知医师,并配

合抢救。

2、参加抢救的护理人员分工协作,迅速、正确执行抢救医嘱和操作规程。

3、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执行后及时记录执行时间、药品剂量、给药方法;抢救结束后由医师及时补写医嘱于医嘱单及病历上;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根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5、详细、及时、正确记录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h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每班之间详细交接病情、抢救经过、各种用药及护理问题与措施。

7、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器械用后及时清理、补充、消毒、物归原处,处于备用状态。

(十五)、危重病人安全转运管理制度

1、送检前,遵医嘱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拟查项目的准备完成情况。

2、医生应评估病人病情,以判断病人:

(1)是否可以转运:在下列情况发生时,禁止转运。A 心跳、呼吸停止;

B 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C 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但未使用药物。

(2)是否必须转运,是否需要该转运程序,如需要,则将医嘱书写在病历上。

3、转运病人前按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氧气枕。

(2)开通留置的静脉通路;对于大出血病人,应保持两路以上的静脉通路。

(3)心律和血压监测仪器。(4)指脉氧血氧饱和度监测。

(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应用带蓄电池的注射泵,以保证连续给药。(6)型号合适的简易人工呼吸器。(7)根据病情配备急救器械与药品。

3、运送前,预先通知检查(接受)科室,做好准备工作。

4、运送病人前必须检查轮椅、平车、电梯等用具和设施的性能,确认完好方可使用。

5、危重患者外出检查、转科、手术必须有医护人员陪送,并做好交接。

6、运送病人途中及检查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应急处理和记录。

7、负责保管好病历等文件资料,不能擅自将病历交给病人及家属。

仪器维修保养制度

1、仪器设备由专人管理,贵重仪器操作人员需经专门培训,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2、保持仪器零配件配套完整,不得随意拆卸。保持清洁,防止尘土、污染、摆放整齐、防止碰砸。每次移动时要防震,避免因剧烈震动造成接头部件松动。

3、仪器设备一月至少保养一次,一周检查一次,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使用蓄电池供电,蓄电池应严格按说明是进行充电,放电后的蓄电池应及时充电,存放久的蓄电池应定期充电,防止减小蓄电池容量甚至无法重新充电。每月检查蓄电池蓄电时间并在仪器上注明。

4、仪器设备应经常通电,要防潮、防震、防锈、防霉、防损坏,确保正常使用。如有异常应立即报修,注明故障情况,不得“带病”运行。

5、贵重仪器设备应建立保养检修记录,每次维修情况需详细记录在《仪器维修保养记录册》上。

6、仪器设备维修工作由设备部负责。仪器报修,应填写“仪器设备修理单”,写明损坏原因和部位,并备案,送设备部修理。

7、新购置仪器要开箱检查、核对、试用,如发现破损,配件缺少或不能正常使用,应立即和采购部、设备部联系。

8、仪器每次使用应登记,用完后,应及时消毒、擦去表面灰尘、污渍、放置在固定位置。

9、长期不用的仪器,每月要接通电源开机一次,开机时间约半小时,以出潮气,防止仪器内部短路或击穿。

10、仪器出现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请修理人员修理。不可随意乱动,以防故障扩大和发生事故。

第三篇: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使住院患者权益及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院部特制定本制度。

1、医务人员在给患者用药、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采集血液和其他标本、为患者提供其他的诊疗操作之前均应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准确无误后方可从事诊疗活动。

2、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

3、对患者身份识别采用患者姓名、住院号和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识别,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特别注意在使用患者姓名进行识别时,不可以问患者“你是XXX吗?”,而是要询问患者“请问您叫什么名字?”,让患者回答,然后将患者的回答与手中的信息进行核对。

4、对所有来诊患者均要进行身份识别,相关工作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收款依据上准确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5、无有效证件证明其身份的患者,接诊医生要求患者本人亲自填写姓名、年龄等;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患者要在病历上注明原因,待明确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规范补写。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7、进行有创诊疗前,施术者要亲自与患者(或患者亲属)面对面沟通,并把沟通内容简明扼要记录在病历上。

8、要求各科对无法有效沟通(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等患者)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建立使用“腕带”标识,作为住院患者的识别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要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9、“腕带”记载患者信息包括: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等,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负责填写。

10、要求所有重症监护室、急诊抢救室、分娩室(新生儿)、所有进入手术室患者以及所有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均要佩戴“腕带”,以便身份核对识别。

11、“腕带”上填写的患者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要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12、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产房之间的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13、关注重点环节的患者身份识别,细化识别流程。

岳阳市长炼医院

2017-5-18

附一

重点环节的身份识别流程

手术患者识别: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

1、手术前一天由病房主班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主管医生进行手术部位标记。

2、手术患者核对:依据手术通知书和患者病历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

3、接患者之前: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还必须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确认。

4、麻醉之前:手术医生、麻醉师与手术室巡回护士还必须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再次的确认。昏迷及神志不清患者:应通过“腕带”及与陪伴家属进行查对。

5、手术者切皮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提请手术者实行手术“暂停”程序,经由手术者与参与手术的其他/她工作人员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最后的核对确认之后,方可切皮手术。

6、病人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室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生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7、在手术安全核对表上按要求规范填写,入病案保存。

输血患者身份识别:采用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

1、根据医嘱,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请单,病房护士需经二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

2、检验科须经二人核对输血申请单和配血血样,同时检查采集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后进行交叉配血。

3、病房护士检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因子)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聚。

输血前需两人带病历、交叉配血单到床头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含Rh因子),无误后方可输入。

血液透析患者身份识别:对每一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前必须进行身份识别,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治疗。

1、长期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可留取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采取三种方法识别: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⑵核对患者身份证明;⑶患者家属确认。

2、临时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取两种方法识别: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⑵患者家属确认。

3、透析室工作人员双人核对并签名。

急诊科、病房、产房之间的患者身份识别

1、患者出急诊科进入病房,由急诊科人员、病房值班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与“转科病人交接认定表”中。

2、产妇出产房进入病房,由妇产科双人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于护理记录中。

3、其它转科病人按“转科病人交接登记本”的要求规范填写。

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手术患者、新生儿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的手段,并在全院各病房、急诊室实施,并按要求做好记录。护士在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人核对并签名。

门诊患者使用患者姓名识别,患者出生日期、住址、电话号码作为患者识别的补充信息,当医院管理实施信息化后,使用患者姓名和就诊卡识别。

END

第四篇: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住院患者必须佩带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或遗失需补戴,确保腕带 佩戴完好

2、在为患者进行各种操作、治疗、护理、检查及转运前,严格执行查 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2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 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3、在核对患者姓名时,请患者自己说出姓名;昏迷、语言障碍等无法 沟通的患者请家属说出患者的姓名,确保核对无误

4、在各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具体措 施和记录(本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执行)附1住院患者身份识别腕带管理规定

1、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营造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患者

在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一般戴于患者右手腕部

2、填写腕带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3、身份识别腕带信息包括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4、医务人员应充分告知患者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保证腕带的完好

5、确保一人一碗带唯一对应,是保障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最重要的条件

6、患者出院时,病房护士为患者安全剪断腕带,按生活垃圾处理 对床头卡的使用制度

床头卡是准确识别病人的有效信息,填写床头卡上的内容要字迹清晰、准确。对护理工作者床头卡的填写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情诊断、入院日期、护理级别及给予的饮食情况,一目了然,更直接、准确的了解病人。对患者床头卡的填写内容破那个包括科主任、科护士长、主管医生及主管护士,告知患者有需要时能够更快的找到执行者。

第五篇: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使住院患者权益及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院部特制定本制度。

1、医务人员在给患者用药、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采集血液和其他标本、为患者提供其他的诊疗操作之前均应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准确无误后方可从事诊疗活动。

2、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

3、对患者身份识别采用患者姓名、住院号和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识别,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特别注意在使用患者姓名进行识别时,不可以问患者“你是XXX吗?”,而是要询问患者“请问您叫什么名字?”,让患者回答,然后将患者的回答与手中的信息进行核对。

4、对所有来诊患者均要进行身份识别,相关工作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收款依据上准确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5、无有效证件证明其身份的患者,接诊医生要求患者本人亲自填写姓名、年龄等;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患者要在病历上注明原因,待明确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规范补写。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7、进行有创诊疗前,施术者要亲自与患者(或患者亲属)面对面沟通,并把沟通内容简明扼要记录在病历上。

8、要求各科对无法有效沟通(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等患者)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建立使用“腕带”标识,作为住院患者的识别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要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9、“腕带”记载患者信息包括: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等,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负责填写。

10、要求所有重症监护室、急诊抢救室、分娩室(新生儿)、所有进入手术室患者以及所有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均要佩戴“腕带”,以便身份核对识别。

11、“腕带”上填写的患者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要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12、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产房之间的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13、关注重点环节的患者身份识别,细化识别流程。

岳阳市长炼医院

2017-5-18

附一

重点环节的身份识别流程 手术患者识别: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

1、手术前一天由病房主班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主管医生进行手术部位标记。

2、手术患者核对:依据手术通知书和患者病历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

3、接患者之前: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还必须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确认。

4、麻醉之前:手术医生、麻醉师与手术室巡回护士还必须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再次的确认。昏迷及神志不清患者:应通过“腕带”及与陪伴家属进行查对。

5、手术者切皮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提请手术者实行手术“暂停”程序,经由手术者与参与手术的其他/她工作人员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最后的核对确认之后,方可切皮手术。

6、病人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室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生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7、在手术安全核对表上按要求规范填写,入病案保存。输血患者身份识别:采用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

1、根据医嘱,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请单,病房护士需经二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

2、检验科须经二人核对输血申请单和配血血样,同时检查采集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后进行交叉配血。

3、病房护士检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因子)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聚。

输血前需两人带病历、交叉配血单到床头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含Rh因子),无误后方可输入。

血液透析患者身份识别:对每一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前必须进行身份识别,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治疗。

1、长期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可留取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采取三种方法识别: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⑵核对患者身份证明;⑶患者家属确认。

2、临时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取两种方法识别: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⑵患者家属确认。

3、透析室工作人员双人核对并签名。急诊科、病房、产房之间的患者身份识别

1、患者出急诊科进入病房,由急诊科人员、病房值班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与“转科病人交接认定表”中。

2、产妇出产房进入病房,由妇产科双人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于护理记录中。

3、其它转科病人按“转科病人交接登记本”的要求规范填写。

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手术患者、新生儿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的手段,并在全院各病房、急诊室实施,并按要求做好记录。护士在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人核对并签名。门诊患者使用患者姓名识别,患者出生日期、住址、电话号码作为患者识别的补充信息,当医院管理实施信息化后,使用患者姓名和就诊卡识别。

下载身份识别制度题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身份识别制度题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患者必......

    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 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二、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二)在实施任何介......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 目的 全院所有参与患者服务的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服务时均应采用本制度规定的2种身份识别方式核对患者身份,保证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杜绝因身份识别而导致......

    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范文大全

    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目的:建立和完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最大限度减少诊疗操作错误。 一、来院就诊患者一律实行一人一卡一册就诊制度。患者在挂号、就诊、付费、各种辅助检查......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精选合集)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护理核心制度)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给药、输血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及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病人身份识别制度 一、住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 1.确认住院病人身份的唯一标识是:住院号;所有住院病人均应按要求佩戴腕带,腕带信息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诊......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医院对就诊患者使用病历号(门诊病人为门诊号,住院病人为住院号)作为唯一标识。同时,医保参保人可以用医保卡号,享受公医病人用公医卡号。 2、医护人员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