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个人分配制度的变革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是党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向分配方式多元化的转变,并不是党的集体或者某些人主观意志的随意选择,而是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这一理论的创新对我国今后分配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个人收入;个人分配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辉煌的30年。在此期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经济体制改革迈的步伐最大,取得的成就也最大。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渐趋完善。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实现了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向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格局的转变。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党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今天,回顾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历程,总结其演变的特点、必然性及其意义,作为我们今后改革的借鉴,仍然很有必要。
一、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历程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是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即以劳动作为唯一尺度,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改革开放前,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一直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其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理论。但是事实上,当时中国还是个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个人收入均等化程度很高,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马克思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也开始不断地突破和创新。这个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2):由突破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变革。
这一阶段最初是以切实有效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为特征。首先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既是经营方式的伟大变革,也是分配体制的深刻变革。由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分配单位由生产队缩小为家庭,因此作为人民公社生产队分配主要依据的工分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规定了国家、集体和农民家庭之间的分配关系,从而使农民得以自主决定劳动投入并以此获取合法收入,“多劳多得,少老少得”,农民有了支配自己劳动的自主权。这样,农村劳动者个人收入按劳分配的原则才得以逐渐落实。这一阶段,在城市,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对工资宏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国家对工资的管理由行政管制转为以经济手段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工资制改革,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少劳少得。1985年政府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实行了结构工资制改革,使按劳分配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
但是,由于分配领域遗留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由来已久,多劳还是不能真正彻底实现多得。为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分配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这一政策是我国分配制度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它使我国公民除了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外,其他一些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也得到了允许和保护。在十三大报告政策的指引下,城市国有企业的劳动工资制度进一步进行了改革,先是实行奖金制度,后又试图实行砸“三铁”的改革,但终因条件不成熟,国有企业破“三铁”工作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二阶段(1993年至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由于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对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了第二次重大理论突破:提出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就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市场公平原则结合起来,为个人收入分配的市场化奠定了政策基础。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党对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第三次理论突破。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认了这项制度,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新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但没有明确按什么要素进行分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分配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另一个重大突破是使效率与公平这两大基本目标的实现方式和程度更加明晰和具体化:它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调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这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理论突破,它体现了党关注民生、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前进的坚定信念。
至此,我国基本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一部分人凭借对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占有很快富裕起来,合理地拉开了收入差距。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大有两极分化之势。相信在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在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的政策下,这种局面会得到改观的。
党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一直很关注农民弱势群体的增收问题,非常重视农村分配制度的改革。从2000年起,开始在农村试行税费改革,先在安徽试点,然后2002年推广到21个省,将多达80项的收费统一为一项农业税。税费改革使农民减少上缴费用1 000亿元左右,每年农民人均降低负担130元。2005年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取消农业税,2006年全国取消了农业税。
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分配制度的变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项重大改革。它把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从实质上讲,税费改革是对农村利益关系的一种调整。它最直接的意义就是贯彻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总体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从而改善了党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特点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演变特点: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特征,保证了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指出,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体现按贡献分配的原则。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是个很大的问题”。“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1]。我国分配制度在演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而按劳分配实际就是按劳动者对生产的贡献进行的分配。因而坚持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特征,从而保证了分配制度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坚持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为基本依据来探索我国各阶段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指出,无论何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分配形式。“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是以各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为基本依据的,在生产力水平较低和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主要采取以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为主,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为辅的分配制度。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其相适应则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按劳分配为主和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要求,符合我国国情。
(三)更加注重效率和公平,体现以人为本的分配价值取向
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是人们利益关系的大调整,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变革中既不能搞平均主义,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也不能使个人收入差距过大,导致两极分化。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由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演变过程中,国家加强了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力度,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到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的原则,再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分配制度的变革更加注重效率和公平相结合,更加关注民生,体现了改革中以人为本的分配价值取向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也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分配制度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必然性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向分配方式多元化的转变,并不是党集体或者某些人主观意志的随意选择,而是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
(一)原来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下,平均主义盛行,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旧分配方式的弊端要求实行分配制度变革
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由于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理解上的偏差,不能真正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因而按劳分配原则未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在分配中采取“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做法,把按劳分配等同于平均分配,既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又使按劳分配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分配方式,需要有其他的分配方式进行补充。
(二)是由国情和实践要求决定的,是人们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结合的产物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他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是以单一的公有制社会和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实行的分配方式。他指出,在这种单一的公有制社会里,“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只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的所有制结构。因此,马克思所讲的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已基本不复存在。另一方面,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劳动不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劳动产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卖出去,其劳动的社会性质才能得到承认,因而按劳分配的实现机制也不复存在。所以马克思的设想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不符,这必然要求人们不能固守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而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这样,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经过长期的实践,终于实现了由单一的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向分配方式多元化的演变。
(三)是我国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转变的客观要求
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历史规定的特殊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并由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所有制不同,对资料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分配制度也会不同。可以说,分配形式是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产物,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在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下,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是必然的选择,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关系上的实现。而后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在分配关系上必然要求按劳分配为主的前提下,分配方式向多元化转变。
(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分配制度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向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的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是由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发挥功能来推动。各种生产要素都有清晰的产权,生产要素所有者依法对生产要素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只有所有者依赖对财物的所有获得相应的报酬和收益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增加对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应该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由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转变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提供了体制环境和实现机制。
四、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意义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这一演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它既坚持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特征,又不盲目照搬和固守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这一社会主义分配的具体形式,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分配制度中的具体体现。这一理论的创新对我国今后分配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其次,这一演变也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多种分配方式下,不同分配方式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总之一句话,如果用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来衡量,这一演变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改革开放30年,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个别阶层还存在一些隐性收入、非法收入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必须要按照按劳分配的本质要求与时俱进地对分配制度继续积极探索其有效的实现形式,并把这项制度的改革推向深入。
第二篇:2018漳州事业单位经济知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018漳州事业单位经济知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经济知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察涉及领域比较广泛,对于经济的考察,也是考生容易失分的版块,需要考生把握“一解二记三运用”,在理解了相关概念和内涵后再去识记,才能真正在考试中灵活运用,轻松得分。本篇文章重在帮助考生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相关考点。
我国实施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一)按劳分配:
考点1.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
(1)按劳分配是在什么范围内:公有制范围内。
考题示例:(判断题)在外企工作所得工资也属于按劳分配的范围。
考题解析:外资企业不属于公有制范围,因此不按照按劳分配的方式进行分配。故本题说法错误。
(2)按劳分配中的“劳”指什么:按劳分配不是按劳动力消耗时间分,而是按照劳动力的贡献,即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来分。
考点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往往以多选题或者单选题识记类进行考察。
(1)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2)直接原因:劳动存在重大差别;(3)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考点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四大特点: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按劳分配是通过劳动券实现。劳动者从事劳动之后,得到一张凭证从而领得一份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那么现在我们国家的按劳分配是和马克思当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不一样的。
(1)按劳分配是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还存在按要素分配的方式及其他分配方式。(2)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只能在企业内部使用。(3)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4)必须采取商品货币的形式。考点4.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主要形式:城市采取的是工资形式,农村采取联产计酬形式;补充形式:奖金,津贴。
考题示例:下列不属于按劳分配的有: A.个体劳动的个人收入 B.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
C.私营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D.国有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的有:个体劳动的个人收入、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私营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故本题答案选ABC。
(二)按要素分配: 考点:实现形式。1.按资本要素收入;2.按劳动力要素收入;3.按智力要素收入:
(1)按技术要素(2)按管理要素(3)按信息要素(4)按风险收入和机会收入 4.按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收入。(三)其他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例如:个体经营的小生意者所得收入,国企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做网上商品代购所得收入。
2.福利性分配收入等。
例如:公费医疗、各种补贴等。
考题示例:下列属于福利性分配的有: A.高温假 B.孤儿院 C.取暖费 D.公费医疗
考题解析:福利性分配是指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公益性事业及为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提供的社会保障。福利性分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工福利。如举办各种集体福利设施,如食室、浴室、理发室、图书馆、俱乐部、托儿所等;建立各种补贴;取暖费、冷饮费、交通费等以及组织业余文化娱乐活动等。第二,社会福利。如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兴办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及市场建设、服务网点、社会服务等。第三、特殊福利。如政府或团体为残疾人举办的福利工厂、孤儿院、养老院等。故本题选ABCD。
以上是对个人收入分配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建议广大考生能够在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通过真题和模拟题的结合,深化巩固。
第三篇:专题五我国的分配制度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五我国的分配制度
一、知识体系
1、按劳分配
1)含义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的伟大变革。
3).地位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
2、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1)范围:个体经济
2)如何分配:扣除成本和税收
3)意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个体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加家庭和个人收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主要生产要素存在的形式: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b、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
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3)意义: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B、确立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4、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含义较宽泛,经济领域主要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
(3)怎么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第二、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第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加强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比较分析
1.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劳分配。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
第一,存在的范围不同。前者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后者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第二,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后者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
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
5、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生产力总体上水平较低,发展很不平衡,呈现出多层次的状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可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其客观必然性。
要全面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还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是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不平衡、总体不发达,是决定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关存的最终原因;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是以市场主体多元化为条件的。因此,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运行。发展市场经济,要使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以追求最佳效益。只有使各种资源所有者获得应有的收入,才能充分调动所有者主体的积极性。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三是实践证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劳动热情,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种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二、误区分析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
2、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2)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注意:按劳动成果分配)
(3)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注意:按劳动要素分配)
(4)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注意: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
三、好题
1.某国有企业职工2007年上半年的收入构成情况如下:工资9000元,奖金1600元,股息2800元,房屋出租1000元,其他投资2400元,合计16800元。这名职工的收入(D)
①与其投入的生产要素有关 ②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③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④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某“80 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 1 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C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
3、据上海高新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服务中心统计,全市1300家认定转化项目企业中,科技人员持股总量逾5亿元,人均近50万儿。科技人员的技术入股属于:C
A、按劳分配B、按经营成果分配C、按资本要素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
4.陈某在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工程师,月薪2500元。2007年5月,张某将自己的一项技术
专利以30万元卖给本企业,并将其中20万元购买了该企业的股票。2007年10月获得了5万元的股息,并按规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陈某的收入中,包含的分配方式有
(A)
①按劳分配②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 ④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5.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其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B
A.4万元、3万元B.5万元、2万元C.5万元、3万元D.4万元、2万元
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是我国当前处理分配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原则。据此回答12-13题。
6.居民投资股票、基金等获得的收入属于: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按资金比例获得的高利息收入③按股票收益分配获得的合法收入④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B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在杜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从生产关系上看是由决定的。D
A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状况B,我国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D.公有制为主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四、热点分析
十七大报告关于分配制度的主要观点:
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②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③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⑤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结合材料分析: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②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了社会公平。③由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所决定的。“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决定了她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这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决定的(具体略)。⑤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⑥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①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继续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拓宽投资渠道,稳定物价,创造有利于使公民财富保值、增值的政策环境,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④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材料一 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决心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⑴从经济制度和体制上看,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7分)
(2)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央决心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的必要性(8分)答案:⑴①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各种所有制在社会 财富增长中的作用。(2分)
②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3分)③发挥市场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同时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社会公平。(2分)
⑵①“金字塔型”收入分配格局的弊端十分明显,由于利益分配不平衡、不公平引发的利益分化,必然激发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分)
②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等收入者多,两极人数少,能让绝大多数人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其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结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再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最后,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构建和谐社会。(6分
第四篇: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主要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当前改革思路:
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完善政府财力分配制度一是通过完善税制,加强征管,规范收费,建立财政收入与GDP合理比重增长机制,不断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二是按照和谐社会的各项目标,依法制定、完善政府财力的预算管理体制、财力配置结构、预算执行有序的规范理财机制,保证各级政府存量、增量财力用于解决和谐社会的薄弱环节和发展中的利益失衡问题。三是建立转移支付财力规模增长机制和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保证增长的责任机制
3.完善税收调节分配制度。一是通过直接、间接两种税收模式调节垄断行业超额利润,可考虑实行法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二是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计征办法,调整消费税,同时,加强税源、税基管理,认真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三是对高收入阶层的财产分配、生活消费两大行为设计行为调节税,适时开征遗产税、赠予税、财产交易税、房地产超面积使用税、高消费行为的消费税,建议提高累进所得税率,对最高收入者税率可达80%,严格申报制度,加大逃税处罚力度,强化管理,由此缩小与低收入者的悬殊差距;四是实行社会保障费改税。改依规交纳社会保险费为依法交纳社会保险税,确定税基,统一税率,同时,建立社会保险税全社会统筹机制。
4.完善转移支付分配制度。一是明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年增长,困难领域、困难地区、困难群体与先进领域、先进地区、富裕阶层实现利益同步增长的政府法律责任,建立公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法律机制;二是明确价格转移支付对垄断行业、高收入阶层收入的调节作用,以此发挥对政府转移支付的补充作用。政府通过制定价格政策,引导价格收入所产生的价格收益用于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消费利益;三是运用利率分配可以承担转移支付的功能,探索实名制存款限额差别利率政策,用以调节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群体间在存款收益上出现的分配差距。
5.完善社会保障分配制度。
6.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第五篇:浅谈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浅谈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所有制并存的分配制度”。而之所以采取这种制度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原则,是由下列经济条件决定的。
首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生活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主要是指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和支配,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是主体,在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对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决定劳动成果也应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凭借公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劳动。另外,在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所给予社会的,所能进行比较的,只有他们的劳动。劳动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也就成了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依据。
同时,生活资料的按劳分配也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是对按资分配的否定,没有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就失去了其经济意义,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就不能实现。
所谓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其意思只是说明,没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根本谈不上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但是,仅从公有制本身还不能充分说明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因为,公有制下也可实行平均分配,也可实行按需分配。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已非原始社会可比,而又远非具备实现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条件。在这种条件下,除了以劳动作为尺度外,不可能有别的选择。
其次,劳动分工,特别是旧式劳动分工的存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劳动分工,特别是旧式三大差别的存在,不仅束缚了劳动者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引起劳动差别的长期存在,这种差别在分配上应予以承认,并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反映出来,要求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再次,劳动是谋生手段也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劳动者不可能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人们要把劳动看作获取收入、维持生活的手段。因此,人们要把劳动同收入联系起来。
最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恩格斯曾指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生产的社会产品数量有限,能够用来分配的个人消费品也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采取对全体劳动者来讲都比较公平的方式,即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劳动量的多少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并以此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究竟怎样认识“按劳分配”?在理论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以说它还是一个相当不确定的“模糊概念”。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都是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理解为具体的付酬尺度。
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现阶段,“按劳分配”不只是一种具体的付酬尺度,而只是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它的最终完全实现是要通过我们无数代人艰辛努力才能完成的。
第一,从“按劳分配”的思想来源看,它是19世纪后期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品
分配趋势的一种“预见”。
马克思是这样来预见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分配趋势的:
在《资本论》中,他提出:“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仅仅为了同商品生产进行对比,我们假定,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他又进一步作了详细论述:“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例如,社会劳动日是由所有的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每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他在社会劳动日里的一分。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分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马克思对“按劳分配”表述最完整、对“按劳分配”思想表现最充分的就是这两段话。从这两段话里的“设想”、“假定”、“例如”等词及其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按劳分配”还只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分配趋势的一种“预见”。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集中了主要精力,而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情形的研究却比较少。所以,他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情形进行说明时,是非常谨慎的,总是再三声明,只是作一些“预见”、“设想”。他从不对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做过多的描述,不对未来社会作出什么结论。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产品分配问题,马克思同样也持这种态度,声明自己只是对未来社会产品分配趋势进行了一些“设想”或“预见”。
当然,马克思以社会主义所有制否定资本主义所有制、以按劳分配否定按资分配,这是符合规律的逻辑抽象。所以,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实行“按劳分配”的“预见”自然包含有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社会发展条件的成熟,这种“预见”必然在社会主义社会成为普遍现实。
第二,从“按劳分配”的内涵看,它反映的是与生产者“领回他给予社会的一切”相适应的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
按照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里的“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的说法,我们应该把生产者“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作为“按劳分配”的内涵。列宁把它概括为“按劳分配”,这是非常恰当的。
那么,这个内涵如何理解呢?生产者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获得这种内涵呢?
我们知道,生产者(包括体力生产者和脑力生产者)所创造的产品价值中,一部分是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原料等转移过来的价值(C),一部分是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在生产劳动中所耗费的社会必需品的价值(V)。这两部分都是对生产中消耗掉的物力和人力的补偿,生产者在其中并没有给予社会任何东西。那么,他们“给予社会”的是什么呢?这当然要从这两部分价值以外出寻找,那就只能是剩余价值(M)(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过去把它叫“利润”)。剩余价值经过市场交换得到实现,并且作了社会必需的各项扣除之后,在生产者之间按照他们在生产劳动中所作的贡献进行分配,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权利和所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意思。也就是说,生产者对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和他们的劳动贡献构成正比例关系。“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所表述的含义,就是全部剩余价值归生产者所有,这才是“按劳分配”的真正内涵。
生产者获得“按劳分配”的这种内涵,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在生产
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资本所有者和生产者才能合为一体,成为生产劳动过程的唯一主体,以致只需根据劳动贡献便可以进行合理的分配,而根本不必要考虑资本、技术等等其他要素的贡献。显然,“按劳分配”反映的是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换言之,生产者“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给予社会的一切”的首决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根据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家企业能够实行这种分配方式。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很低,远没达到“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的条件。因此,“按劳分配”还只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按劳分配”的要求和发展趋势来实行和规范自己的行动。
第三,从“按劳分配”的依据看,它依托的是生产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性质。
“按劳分配”的实现,不仅要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且还必须实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全面结合的社会生产方式性质。
马克思总是把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与分配方式相联系,认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参与分配的前提和依据,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他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中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中,按劳动量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只有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实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全面结合,生产者的劳动可以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按劳分配”才能实现。生产者直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者个人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没有差别,这对生产者个人而言,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就失去了作为分配尺度的意义。由这种生产条件分配结果所决定,就只能以“劳动”这一因素来作为分配的尺度了。
目前全世界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家企业存在“按劳分配”所依托的这种社会生产方式性质。在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即使是公有制,也还是处在较低发展阶段。所以,全体生产者直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一生产条件也就不存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产者个人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是有差别的。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的这种差别对个人分配而言,是一种有意义的现存尺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分配方式还必须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
我们的这种“按劳分配”显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它的内涵和依据与完整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因为现实中生产者劳动后所得到的并不是“作了社会扣除后”的全部劳动成果,而是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是必要劳动。它体现的是生活资料与劳动力的交换关系,这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有差别的。我们还没法实现生产者“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的分配方式,因此,对“实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全面结合”的生产方式性质而言,“按劳分配”只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是要通过我们多代人的艰辛努力才能最终完全实现的。
综上所述,目前阶段我们无论是在“按劳分配”反映的内涵方面,还是在它依托的社会生产方式性质方面,都还达不到它的实现条件。因此,“按劳分配”现在不只是一种具体的付酬尺度,而只是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坚持这种认识,在理论信仰上,它就如同“共产主义”目前不能实现但代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样,可以继续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理想和信念,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纲领,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柱;在实践上,它就可以与现有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相适应,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它就可以与市场机制相兼容,借助市场机制逐步来实现。如
果我们硬要把它理解为一种具体的付酬尺度,在每一具体场合,都要按劳动量付酬,那它就会很难具体操作,反而会显露出过时与落伍的迹象,渐渐为人束之高阁,为人所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