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尽管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好的,但具体执行起来,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党的十四大以来,针对原来分配领域平均主义严重影响效率提高的情况,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十七大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党的17大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没有缩小,仍在扩大。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尼系数在0.3左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0.42,但到了2010年,已经达到0.48以上。
.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居民收入的大致水平是有一个社会心理基准线的,一般来说,国立和公营部门的工资薪金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所以,政府公务员和公营单位的工资薪金水平往往成为收入调控的基准。在我国,目前国有公营单位的工薪标准尚待完善。其主要问题是,各国有公营单位之间的工薪水平本身尚不能充分显示出可比性和公平性。
收入分配不公有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市场造成的。市场把人的机会,人的能力,人的活动范围,所造成的收入差别很明显的暴露出来,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没有市场,能干的,不能干的,拿的钱都差不多。现在有了市场,差别就看出来了,我觉得市场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就是非市场的收入,比如贪污腐化,贩毒走私,各式各样非市场性的收入也导致了收入差距扩大。一般来讲,中国经济的开放度越来越高,收入分配不仅受国内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所以,进行收入调节也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的开放性。特别是要认识到:我国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居民收入差别的扩大本身,就与对外开放密切关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第二篇:浅谈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浅谈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所有制并存的分配制度”。而之所以采取这种制度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原则,是由下列经济条件决定的。
首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生活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主要是指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和支配,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是主体,在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对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决定劳动成果也应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凭借公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劳动。另外,在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所给予社会的,所能进行比较的,只有他们的劳动。劳动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也就成了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依据。
同时,生活资料的按劳分配也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是对按资分配的否定,没有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就失去了其经济意义,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就不能实现。
所谓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其意思只是说明,没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根本谈不上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但是,仅从公有制本身还不能充分说明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因为,公有制下也可实行平均分配,也可实行按需分配。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已非原始社会可比,而又远非具备实现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条件。在这种条件下,除了以劳动作为尺度外,不可能有别的选择。
其次,劳动分工,特别是旧式劳动分工的存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劳动分工,特别是旧式三大差别的存在,不仅束缚了劳动者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引起劳动差别的长期存在,这种差别在分配上应予以承认,并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反映出来,要求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再次,劳动是谋生手段也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劳动者不可能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人们要把劳动看作获取收入、维持生活的手段。因此,人们要把劳动同收入联系起来。
最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恩格斯曾指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生产的社会产品数量有限,能够用来分配的个人消费品也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采取对全体劳动者来讲都比较公平的方式,即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劳动量的多少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并以此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究竟怎样认识“按劳分配”?在理论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以说它还是一个相当不确定的“模糊概念”。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都是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理解为具体的付酬尺度。
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现阶段,“按劳分配”不只是一种具体的付酬尺度,而只是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它的最终完全实现是要通过我们无数代人艰辛努力才能完成的。
第一,从“按劳分配”的思想来源看,它是19世纪后期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品
分配趋势的一种“预见”。
马克思是这样来预见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分配趋势的:
在《资本论》中,他提出:“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仅仅为了同商品生产进行对比,我们假定,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他又进一步作了详细论述:“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例如,社会劳动日是由所有的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每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他在社会劳动日里的一分。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分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马克思对“按劳分配”表述最完整、对“按劳分配”思想表现最充分的就是这两段话。从这两段话里的“设想”、“假定”、“例如”等词及其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按劳分配”还只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分配趋势的一种“预见”。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集中了主要精力,而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情形的研究却比较少。所以,他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情形进行说明时,是非常谨慎的,总是再三声明,只是作一些“预见”、“设想”。他从不对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做过多的描述,不对未来社会作出什么结论。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产品分配问题,马克思同样也持这种态度,声明自己只是对未来社会产品分配趋势进行了一些“设想”或“预见”。
当然,马克思以社会主义所有制否定资本主义所有制、以按劳分配否定按资分配,这是符合规律的逻辑抽象。所以,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实行“按劳分配”的“预见”自然包含有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社会发展条件的成熟,这种“预见”必然在社会主义社会成为普遍现实。
第二,从“按劳分配”的内涵看,它反映的是与生产者“领回他给予社会的一切”相适应的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
按照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里的“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的说法,我们应该把生产者“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作为“按劳分配”的内涵。列宁把它概括为“按劳分配”,这是非常恰当的。
那么,这个内涵如何理解呢?生产者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获得这种内涵呢?
我们知道,生产者(包括体力生产者和脑力生产者)所创造的产品价值中,一部分是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原料等转移过来的价值(C),一部分是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在生产劳动中所耗费的社会必需品的价值(V)。这两部分都是对生产中消耗掉的物力和人力的补偿,生产者在其中并没有给予社会任何东西。那么,他们“给予社会”的是什么呢?这当然要从这两部分价值以外出寻找,那就只能是剩余价值(M)(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过去把它叫“利润”)。剩余价值经过市场交换得到实现,并且作了社会必需的各项扣除之后,在生产者之间按照他们在生产劳动中所作的贡献进行分配,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权利和所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意思。也就是说,生产者对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和他们的劳动贡献构成正比例关系。“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所表述的含义,就是全部剩余价值归生产者所有,这才是“按劳分配”的真正内涵。
生产者获得“按劳分配”的这种内涵,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在生产
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资本所有者和生产者才能合为一体,成为生产劳动过程的唯一主体,以致只需根据劳动贡献便可以进行合理的分配,而根本不必要考虑资本、技术等等其他要素的贡献。显然,“按劳分配”反映的是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换言之,生产者“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给予社会的一切”的首决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根据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家企业能够实行这种分配方式。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很低,远没达到“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的条件。因此,“按劳分配”还只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按劳分配”的要求和发展趋势来实行和规范自己的行动。
第三,从“按劳分配”的依据看,它依托的是生产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性质。
“按劳分配”的实现,不仅要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且还必须实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全面结合的社会生产方式性质。
马克思总是把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与分配方式相联系,认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参与分配的前提和依据,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他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中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中,按劳动量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只有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实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全面结合,生产者的劳动可以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按劳分配”才能实现。生产者直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者个人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没有差别,这对生产者个人而言,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就失去了作为分配尺度的意义。由这种生产条件分配结果所决定,就只能以“劳动”这一因素来作为分配的尺度了。
目前全世界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家企业存在“按劳分配”所依托的这种社会生产方式性质。在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即使是公有制,也还是处在较低发展阶段。所以,全体生产者直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一生产条件也就不存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产者个人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是有差别的。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的这种差别对个人分配而言,是一种有意义的现存尺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分配方式还必须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
我们的这种“按劳分配”显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它的内涵和依据与完整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因为现实中生产者劳动后所得到的并不是“作了社会扣除后”的全部劳动成果,而是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是必要劳动。它体现的是生活资料与劳动力的交换关系,这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有差别的。我们还没法实现生产者“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的分配方式,因此,对“实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全面结合”的生产方式性质而言,“按劳分配”只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是要通过我们多代人的艰辛努力才能最终完全实现的。
综上所述,目前阶段我们无论是在“按劳分配”反映的内涵方面,还是在它依托的社会生产方式性质方面,都还达不到它的实现条件。因此,“按劳分配”现在不只是一种具体的付酬尺度,而只是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坚持这种认识,在理论信仰上,它就如同“共产主义”目前不能实现但代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样,可以继续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理想和信念,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纲领,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柱;在实践上,它就可以与现有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相适应,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它就可以与市场机制相兼容,借助市场机制逐步来实现。如
果我们硬要把它理解为一种具体的付酬尺度,在每一具体场合,都要按劳动量付酬,那它就会很难具体操作,反而会显露出过时与落伍的迹象,渐渐为人束之高阁,为人所淡忘。
第三篇:中国现行分配制度与贫富差距
中国现行分配制度与贫富差距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
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12届
药学一班 陈海强
201214140101
第四篇:我国现行税收制度
浅析关于我国税收制度的缺陷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现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论文从税制结构、立宪、环保3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税收制度经历了数次改革,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税制结构的缺陷
(一)税种结构不科学
经过多次税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以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为辅助税种的多层次、多环节的复合税制体系,且现行税制已经实现了与世界接轨。
但是,从主体税种的收入上看,所得税收入近几年仅维持在20%的低水平;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近几年一直维持在近70%的高水平。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在充分发挥收入功能、保障税收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弱化了所得课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此外,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薪阶层,而来源高收入者的比例还很低。2002-2004年,来自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当年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35%、52.32%、54.13%,3年平均为50.93%。据统计,2001年中国7万亿元的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比例,其所交个人所得税却不及总量的10%。如今,这一情况并未得到改变。
(二)主要税种存在的问题
以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为例: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优化中应该格外注意的一个税种。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人、分所得项目分别征收方法,不同项目之间的税率不同,税负轻重不一,存在问题很多。在整个税制结构中,个人所得税是纳税人偷逃税范围最大、各方面干扰最重、征收难度最大的一个税种。而增值税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增值税的设计与征管环境不配套,致使偷税、避
税、逃税现象大量存在。从我国目前的法制建设水平和税收征管环境状况看,增值税征管成本较高,税收损失严重。
(三)税负结构不合理
与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相比,我国增值税的税负设计明显偏高,个人所得税税负设计虽然不算高,但由于税收级距较小,实际起到的调控作用倾向于一般收入水平者,边际税率水平显得偏高,从实际税负水平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占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产业税负不公平,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中,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四)征管方面不合理
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征管环境不完善,征管手段落后,征管人员素质偏低。
自1994年新税制运行以来,随着征管模式的变革,各地都在征收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从实际运行状况看,许多地方还停留在征管大厅的建设层面,计算机的配置既不能满足需要,使用效率也不高,在税收干部队伍中,征管人员能力偏低,征管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扭曲现象。由于各级政府存在着事权与财权的划分,过于关心本级政府能使用的税金的现象普遍存在,越权减免税、截留、拖欠中央税收,鼓励多入地方金库的做法相当普遍,从而使现行税收管理体制的正确执行大打折扣,税收弱化问题相当严重。
二、税收立宪的欠缺
目前我国宪法中只有第56条对税收进行了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从税收立宪的起源及其本质来讲,税收立宪重在规范国家征税权、保护人民的基本财产权和自由权,而我国宪法的这一条规定显然是从维护国家权利、保证人民履行义务的角度出发的,很难说我国已经进行了税收立宪。
我国宪法关于税收立宪的缺失导致了我国税法领域行政法规占主导,而法律
占次要地位的局面,这一立法现状在世界各国都是罕见的。在我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之时,大力加强税法领域的法治建设势在必行。
三、环保设计的缺陷
我国现阶段补偿环境侵害、调节污染者行为、筹集防治污染资金主要是通过排污收费制度现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污染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千方百计逃避监管。排污费的征收主要是集中于大中城市的企业,大量小型企业和非企业污染主体,由于涉及面广,监控难度大,缺乏有效的监管。排污费的征管主要由地方环保部门负责,实施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
目前资源收费政策着眼于微观环境,征收主体偏重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收费标准低,征收面较窄,渠道单一;征收管理混乱,主管部门职能交叉,部门利益冲突严重。
我国目前的税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已不能与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形势相适应,我们应认真研究当前的问题及形势,从而扎实有效地完善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制度。
环境税发展才刚刚起步,严格说来,还不存在真正法律意义上的环境税。与环境有关的税费有消费税、车船使用税、资源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现已暂停征收)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在资源税方面,其性质被定位于一种级差调节手段。一方面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量或自用量,而不是开采量,客观上鼓励了企业对资源滥采滥用,造成了资源的积压和浪费。另一方面,税率过低,税率之间的差距没有拉开,缺少以引导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目的的专门税种,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过窄。优惠措施注释单一,主要限于减税和免税,受益面比较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了实施效果。
也正因为如此,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这一战略构想。将这一战略构想付诸实施的基本路径,就在于通过税收改革,在保证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减少间接税,增加直接税;减少由企业缴纳的税,增加由居民个人缴纳的税,从而建设一个融间接税和直接税、企业法人纳税与居民个人纳税为一体的大致均衡的税收体系格局。
第五篇:专题五我国的分配制度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五我国的分配制度
一、知识体系
1、按劳分配
1)含义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的伟大变革。
3).地位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
2、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1)范围:个体经济
2)如何分配:扣除成本和税收
3)意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个体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加家庭和个人收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主要生产要素存在的形式: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b、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
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3)意义: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B、确立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4、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含义较宽泛,经济领域主要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
(3)怎么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第二、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第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加强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比较分析
1.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劳分配。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
第一,存在的范围不同。前者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后者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第二,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后者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
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
5、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生产力总体上水平较低,发展很不平衡,呈现出多层次的状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可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其客观必然性。
要全面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还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是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不平衡、总体不发达,是决定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关存的最终原因;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是以市场主体多元化为条件的。因此,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运行。发展市场经济,要使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以追求最佳效益。只有使各种资源所有者获得应有的收入,才能充分调动所有者主体的积极性。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三是实践证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劳动热情,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种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二、误区分析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
2、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2)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注意:按劳动成果分配)
(3)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注意:按劳动要素分配)
(4)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注意: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
三、好题
1.某国有企业职工2007年上半年的收入构成情况如下:工资9000元,奖金1600元,股息2800元,房屋出租1000元,其他投资2400元,合计16800元。这名职工的收入(D)
①与其投入的生产要素有关 ②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③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④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某“80 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 1 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C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
3、据上海高新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服务中心统计,全市1300家认定转化项目企业中,科技人员持股总量逾5亿元,人均近50万儿。科技人员的技术入股属于:C
A、按劳分配B、按经营成果分配C、按资本要素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
4.陈某在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工程师,月薪2500元。2007年5月,张某将自己的一项技术
专利以30万元卖给本企业,并将其中20万元购买了该企业的股票。2007年10月获得了5万元的股息,并按规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陈某的收入中,包含的分配方式有
(A)
①按劳分配②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 ④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5.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其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B
A.4万元、3万元B.5万元、2万元C.5万元、3万元D.4万元、2万元
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是我国当前处理分配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原则。据此回答12-13题。
6.居民投资股票、基金等获得的收入属于: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按资金比例获得的高利息收入③按股票收益分配获得的合法收入④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B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在杜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从生产关系上看是由决定的。D
A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状况B,我国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D.公有制为主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四、热点分析
十七大报告关于分配制度的主要观点:
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②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③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⑤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结合材料分析: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②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了社会公平。③由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所决定的。“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决定了她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这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决定的(具体略)。⑤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⑥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①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继续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拓宽投资渠道,稳定物价,创造有利于使公民财富保值、增值的政策环境,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④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材料一 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决心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⑴从经济制度和体制上看,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7分)
(2)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央决心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的必要性(8分)答案:⑴①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各种所有制在社会 财富增长中的作用。(2分)
②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3分)③发挥市场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同时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社会公平。(2分)
⑵①“金字塔型”收入分配格局的弊端十分明显,由于利益分配不平衡、不公平引发的利益分化,必然激发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分)
②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等收入者多,两极人数少,能让绝大多数人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其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结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再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最后,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构建和谐社会。(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