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践归来话收获”团组织生活策划书
重
庆
理
工
大
学
111060104 团组织生活
“实践归来话收获”
策
划
书
活动时间:2013年3月11日19:30 活动地点:重庆理工大学新1教601 主办单位:111060104团支部全体成员 重
庆
理
工
大
学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2012年1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为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高校学生“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寒假生活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并在全校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热潮,鼓励和引导青年大学生了解国情、关注民生、奉献社会,将专业只是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增长才干,校团委决定开展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话收获的团组织生活活动。此外,回顾寒假的亲身经历,每个人都有实践的感言与收获,为了总结收获和分享经验,也为了响应学校组织的“走基层,看变化,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题的团组织生活,我们111060104团支部也开展了“实践归来话收获”的团组织生活。重
庆
理
工
大
学
二、活动主题:
“ 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之“实践归来话收获”
三、活动时间:
2013年3月11日19:30
四、活动地点:
重庆理工大学新1教601
五、活动对象:
111060104团支部全体成员
六、活动前期准备:
1)小组成员的分工 2)团支部内的宣传 3)策划、PPT的准备 4)教室板报的布置 重
庆
理
工
大
学
七、活动具体流程(亮点:学习十八大精神三句半和诗歌朗诵,三句半由一人领读,其他成员重复跟读后面的三个字。)
1)由负责人清点人数,做好应到实到记录; 2)分发团徽并佩戴好团徽;
3)全体成员起立并一起高唱团歌;
4)主持人开场白,引出本次团组织生活主题“实践归来话收获”。5)互动:
主持人宣读节目引导词(为了更深入的学习十八大精神,下面由XX同学引领为我们吟唱学习十八大精神的三句半,并朗诵学习十八大精神的诗歌),由XX上台表演。
由此引导大家积极发言,谈谈对十八大的看法以及寒假实践的亲身经历并总结收获和分享经验。重
庆
理
工
大
学
6)奖励环节:由主持人为以上诵读诗歌和分享寒假实践收获和经验的同学佩戴小红花,并给予相应的小奖品。
7)讨论环节:由主持人引导大家积极发言,谈谈自己对实践的看法并讨论实践经历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8)主持人做最后总结:强调本次团组织生活的主题“实践归来话收获”,总结以上同学讨论的有关实践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同学们要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生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八、活动后期工作:
1)活动结束后做好教室清理 2)活动结束后筛选照片归档
3)活动后期负责人做好新闻稿总结
九、活动注意事项:
1)教室布置依旧全部参与; 重
庆
理
工
大
学
2)演职人员的训练及朗诵诗歌题材的准备; 3)互动环节大家的配合程度;
4)团组织生活活动中的秩序要维护好; 5)团组织生活活动中的各项衔接环节要提前先走走场,避免活动时出现问题,给全体同学及相关评审人员留下不好印象。
十、活动经费预算:
教室布置及奖品购买:大约25元人民币
十一、活动相关负责人:
策划书:XX 主持人:XX PPT制作:XX 板报设计: XX 教室布置:XXX组全体成员 拍照及新闻稿:XX 团组织生活总结:XX
第二篇:实践归来话收获
实践归来话收获,科学发展报祖国
——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开展庆祝建国60周年社会实践交流活动
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社会实践,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及时总结实践成果,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在08级和09级学生中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科学发展报祖国”社会实践交流活动。
首先,袁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我院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并鼓励同学们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增长才干,锻炼能力;随后,我院两支校级重点团队“赴莱州新忠耀社会实践团”和“赴甘肃社会实践团”的代表李守彬和齐国丞同学,结合自己的实践收获和实践成果进行PPT展示和典型发言,他们分别从社会实践如何选题、立项、答辩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同时又就如何处理学习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如何培养科技创新的兴趣,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等问题讲了自己的体会和感触,他们的经历各有特色,语言风趣幽默,现场气氛活跃,掌声此起彼伏。在学兄学姐的引导与鼓励下,08、09级学生也逐渐参与到交流中来,畅所欲言,倾吐入学以来的喜悦与收获,生涩与迷茫,并就目前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向学长进行了请教并给予引导与指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总结交流,大家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有效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第三篇:实践归来话收获
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活动
一、活动主题:
暑期归来话成果。暑期已经结束,但暑期社会实践带给我们的经历仍旧历历在目,它在无形中为我们增添了一笔财富。暑期经历的时间虽然是相同的,但是每个人经历的事情、得到的经验却是不尽相同,我们希望通过主题班会这样一个机会达到资源共享,以互相交流的形式让经验最大化传播,让资源透明化,使我们更加进步,为明年的社会实战添砖加瓦。
二、活动内容:
主题班会
三、活动参与人员:
14级计算机班全体同学
四、活动具体时间:
9月19日
五、活动地点:
六、活动预想成效:
1、暑期社会时间经验资源共享
2、同学经验互补
3、总结经验
4、规划未来职场战略
七、活动实施过程
1、暑期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
2、由实践不同岗位的同学讲述自己的实践经验
3、由同学自由向讲述者就他的实践经验提问
4、假设就业情景模式模拟职场练习
5、总结活动经验
6、结合未来职场做规划
八、活动感想:
暑期社会实践是我们正式步入职场前的实战演习,它为我们正式进入职场奠定了实战经验,让我们懂得了职场一些所必要的准则,让我们可以更快、更好的适应职场生活。我们通过此次活动让大家更准确、更全面的了解各行各业所会面临的种种可能,为我们进入职场做足前期准备,为克服初入职场恐惧心理注射强心剂,让我们的职场生活拒绝输在起跑线上,为未来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实现了资源共享化,资源最大化利用,彼此交换经验、探讨心得为未来奠定基础,我们有理由我们的未来会因暑期社会实践给予我们的经验为我们创造一个美好的职场生活。
第四篇:暑假归来话实践策划书
12物理团支部团日活动策划书
——暑假归来话实践
一、活动主题:看见社会,参与世界
二、活动背景:在假期中,同学们走出象牙塔,积极参与到暑假社会实践中。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不再充当不识愁滋味的懵懂少年,不再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熟视无睹,而是真真切切地参与到了有血有肉的生活中去。
三、活动形式:班级交流会
四、活动目的:看见,指的是用心去看,用理性去看。在过去十几年的学生生涯里,我们常常桎梏于被大人们格式化的生活,桎梏于自己的无意识。往往是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认为,忽略了要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而在暑假社会实践中,我们真正地参与到了社会中,也看到了社会的各种现象。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话实践活动,能让同学们学会去辨认社会上那些蜂拥而来的善恶美丑,学会在繁琐的生活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只有用心去看了,只有看清楚了,我们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坚定从容地走下去。
五、活动时间:2013年9月22日晚上7:30~9:30
六、活动地点:理科楼20
2七、活动对象:12物理学全体同学
八、活动前期准备:
1、9月11日和团干讨论本次团日活动的主题,讨论后初步拟定本次暑假归来话实践的主题为“看见”。
2、9月16日和班干们讨论 活动的形式、流程及各种具体事项,并分配相关工作。本次话实践沿用上学期的方式,加 入歌曲、游戏环节,以此带动同学们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度创新,增加了互动交流的环节,让更多同学能够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
3、9月16日在实践论文中选出部分同学上去话实践。所选的同学尽量做到实践类型多样,话实践的同学与上个学期的不重复。然后提前与这些同学联系,向他们深度剖析本次活动主题的含义,并让相关班干跟进他们的准备工作。
4、9月17号在中秋假期前和同学们说本次活动的形式和目的,让同学们在假期中有足够的时间准备,鼓励同学们参与本次活动主持人的选拔。
5、9月18日出海报、微博宣传。拍摄采访视频6、9月19日剪辑制作采访视频,确定主持人。
7、9月20日请辅导员出席本次活动
九、当天活动流程:
1、负责布置现场的同学提前半个小时去布置会场,要用到PPT的同学提前去试PPT2、由班长发飞信通知同学们准时到场,纪检委晚点名,提出纪律要求
3、主持人请同学们集体起立,奏唱团歌
4、播放采访视频
5、主持人解读本次活动的目的,宣布本次活动正式开始
6、请徐雅平、张研、李丽玲上台话实践,并与同学们互动交流
7、开始互动游戏环节
8、请黄夏扬、王清、农艳宁上台话实践,并与同学们互动交流
9、老班长对本次活动总结,提出对新班干的要求
10、活动结束,团支书黄莹总结本次活动。
11、主持人宣布活动正式结束,班干留下来整理现场。
十、活动意义:
看见,是摆脱混沌,摆脱蒙昧的过程。真正的看见,是不必再去追随别人目光,不必去附和那些浮夸的讴歌,也不去申诉那些空洞的忧伤彷徨。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初涉社会,我们会看见很多光怪陆离的现象,或美或丑,或善或恶。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尝试用洗刷了偏激的眼光去审视这社会的一切,用清明的心去辨认那些蜂拥而来的善恶美丑。让我们一起用心 去看,拒绝人云亦云,拒绝虚与委蛇,看见社会,参与世界,真诚地去学习生活。
十一、活动负责人:黄莹、何兴昌
十二、活动分工
十三、紧急情况和应对措施
1、视频无法播放:事先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去。如果实在无法播放,则暂时取消。
2、音响设备出问题:提前去试设备,并和技术部的人联系好。
3、游戏环节场面失控:班干配合主持人维持好现场秩序
4、同学们到了,工作人员还没准备好:班干必须提前半个小时去,并且快速布置会场
十四、经费预算
12物理团支部2013年9月14日
附:游戏细则
拍七令
游戏规则:多人参加,从1-99报数,但有人数到含有“7”的数字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下一个人的肩膀,下一个人继续报数。如果有人报错数或拍错人则接受惩罚;若有人数到“11”、“22”、“33”、“44”、“55”、“66”,则会获得相应的奖品。惩罚内容:多种液体混合物的黑暗料理 奖品:月饼、橘子
第五篇:“实践归来话收获”活动总结
共话实践情,归来叙收获
——文学院“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响应校团委“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号召,更好地总结社会实践的经验,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效果,鲁东大学文学院2010级各团支部在院团总支书记、暑期实践指导老师苏琦老师的指导下大力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
特色团日活动一:“大家谈”—— “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宣讲
文学院10级各班团干部主持本次主题宣讲,首先由团总支书记苏琦老师对暑期实践做了简单的总结,随后同学们紧密结合“实践归来话收获”这一主题,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对自己的亲身实践经历作了生动风趣的演讲,在宣讲过程中,同学们针对酒店、企业、工厂等不同岗位,以及社区、医保、农村建设、留守儿童等相关民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解读了自己撰写的调查报告,另外2010级三班和八班部分同学针对“三下乡”、医院见习、乡镇卫生院考察、工厂打工等多个实践项目,讲述了自己在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分享了在暑期打工的不平凡经历,每个人都恰如其分地安排PPT、音乐、伴奏等辅助程序,还有的同学读了自己参加“三下乡”实践的日记,畅谈了社会实践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同学们纷纷表示,身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大力贯彻党的实践精神,更多地着眼于社会实际,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实践活动,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特色团日活动二:“走出去” ——“将实践进行到底”校园走访 2010级六班“将实践进行到底”,全班同学在团干部和班干部的积极带领下,走访文学院09级三个班级以及数学学院2010级的两个班级,互相交流实践心得,虚心向他人请教在实践岗位中遇到的难题,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大家在交流过程中获益匪浅,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实践困惑,也丰富了他人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将社会实践精神进一步发扬,随后文学院2010级其他班级也纷纷效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色团日活动三:“大明星” ——“实践再回首”即时情景剧大比拼
2010级八班和编导一班、编导二班联手举办了一场情景剧大赛,由各班团支书担任主持人,团总支书记苏琦老师以及各班班主任担任评委,每一个小组抽到要表演的实践岗位之后现场发挥,并且要接受评委们的各种刁难。在活跃的表演氛围中,产生了许多“实践大明星”,充分体现了在工作岗位中同学们的应变能力。大家既享受到了表演的乐趣,又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内涵,同时,老师们鼓励和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深入基层,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
文学院各团支部举办的“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在全体师生的热情参与下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实践归来话收获”团日活动给同学们建立了一个交流暑期社会实践感想的一个平台,动员组织全校青年学生投身于基层,激励了许多未参加过实践的同学投身于社会实践,消除他们身上的惰性。其次,此次活动对各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很好的培训,教育大家积极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切实加强同学们的实践意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社会实践的水平。再次,“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斗志,让同学们认识到作为中华儿女,就应该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凭借着当代大学生的智慧和才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大学期间努力拼搏,为今后投身社会、回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学院团委
2011年11月24日